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应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让教师在激情和享受中教,让学生在欢乐和入迷中学。完整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和老师这对“共同体”的共同发展,课堂将是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精神乐园。
一、让学生在趣中学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措施。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从教材的特点、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创设有趣、逼真的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品尝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我在教学《数学广角》时,先让学生听故事:从前,矮人国里有一位非常善良而美丽的公主,传说与她握手的人会变得很聪明,所以她无论走到那里,都深受人们的欢迎。巫婆看到她长得漂亮,又深受人们喜爱,就很嫉妒她,于是施展魔法,把她锁到一个魔宫里。魔宫里安装了一道密码门,只有解开密码,公主才能得救。听完故事,老师问:你愿意救公主吗?芽你想变得更聪明吗?芽这样引入,便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学习。
这节课我重组教材,把教学内容溶于猜魔门密码?眼两次?演、为公主解手铐、搭配餐点、搭配衣服这五个教学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2.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这些复杂抽
象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我教《圆的周长》,在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两次运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其效果是传统教法难以达到的。
第一次,以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三个圆的周长。
观察: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何关系。
第二次,屏幕上出现大小不同的圆。各滚动一周,得到圆的周长,然后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点,再让学生任意输人圆的直径画圆,在屏幕上加以验证。
这样的直观动态演示过程,由多媒体呈现出的独特的声、光、色、形等强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教师教的兴趣,提高了使用多媒体的自觉性。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设计新颖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经过近三十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兴趣易降低。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特别注意练习的趣味性。
我在讲“认识人民币”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老师将5件动物玩具剪纸贴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价钱和购买要求,老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进行买卖活动。这一游戏,把认识与使用人民币结合起来,十分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探中学
探——指自主探索,《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取,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让妙趣横生的数学活动走进课堂。数学课堂应是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的课堂,应呈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动手做一段,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用水,有的用米把空圆锥装满,再倒入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很快地发现了倒三次能把圆柱装满,然后,讨论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从而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锥=sh÷3。学生在这种富有趣味性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形象地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知识,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
2.让丰富多彩的数学生活走进课堂。教师是“创造未来”的特殊雕塑家,教师的劳动不是机械地传承知识,照本宣科地演绎教材,而是艺术的创造过程。
发现是创新的先导。教师要让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创新的意念和灵感。教学圆锥的体积之后,学生能根据给予的条件计算出不同的圆锥的体积。我要求学生不止是会做题,而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又让学生随便拿出一个圆锥体,在不知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出它的体积。这可要想办法了:怎样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条件呢?芽学生马上想到了测量,于是纷纷动起手来,在交流测量的时候,同学们各抒已见:有的学生认为应测量底面直径和高,理由是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有的认为应测量底面周长和高,理由是测量直径时尺要来回动几次才能测出,而周长只要用线绕圆锥底一周即可得到。听到这里我欣慰地笑了,同学们的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他们有了一自己的思维,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逐步提高,同时,在发现和探索中也体现了创新。
3.在求异创新中尽情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求异,就要让学生不死守书本,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在教学8+7=?芽时,老师先引导学生看图数出得数,然后开展小组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多数学生习惯于从左往右看,看大数拆小数;也有学生从右往左看,看小数拆大数;有的学生甚至从推理的角度思考:9+7=16,8比9少1,所以8+7=15,学生通过讨论、探索、研究,多种解法接踵而至,充分展示了他们思维的独创性。
三、让学生在协作中学
协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已有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新颖的操作实践,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培养能力,激活思维,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学《认识角》时,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的关系是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认识角后,我让学生选择材料做角,再让学生讨论:想让角变大该怎样做?芽想让角变小又怎样做?芽最后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没关系。整个过程让学生动手,互相协作,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2.合作交流,让学生实现“再创造”。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二年级《剪一剪》时,我设计了很多环节让学生折、剪、拼,小组合作时,先指导各组进行分工,学生都为本组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