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胀 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中内肺胀详解ppt课件
或黄粘不爽 脉细滑数
或伴痰鸣
抽搐
治法:涤痰,开窍,
熄风
方药:涤痰汤,安宫
牛黄丸,至宝丹
(半夏、茯苓、橘红 、胆南星、竹茹、石 菖蒲、人参、甘草)
5) 肺肾气虚
症状:
痰白如沫 咯吐不利 声低气怯 心慌汗出舌脉:舌淡或暗紫 白润治法:补肺纳肾、降
气平喘
脉细虚数无力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
散
面色晦暗 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 尿后余沥
1. 有慢性咳喘病史,老年多见。
2. 典型的临床表现以 咳 、 痰 、 喘 、 悸 、肿 、 胀 、 黯 为特征。严重
者可出现喘脱、神昏、动风或出血等危 重症候。
3. 病常因外感而诱发,其次是过劳、暴怒、 炎热也可诱发。
4. 病程缠绵,时轻时重。 5. 体检可见桶状胸,闻及肺部哮呜音或痰
鸣音及湿性罗音,且心音遥远,胸部叩
(人参、黄芪、茯苓 、甘草、蛤蚧、五味 子、干姜、厚朴、陈
皮)
咳则小便自遗
6) 阳虚水泛
症状:
舌脉:
咯痰清稀 舌胖质暗
面浮下肢肿 苔白滑
甚则一身悉肿 脉细滑或
腹部胀满有水 结代
尿少、心悸
脘痞、纳差
面唇齿青紫
怕冷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
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
(附子、桂枝、茯苓、白 术、猪苓、泽泻、生姜)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标本虚实 本病总属 本虚标实
– 感邪发作期----偏实。 – 平时缓解期----偏虚。 – 病程较短-------偏实。 – 病程较长-------偏虚。
标实----痰浊、瘀血 (早期痰浊为主, 渐而痰瘀并重)
兼见气滞、水饮错杂为患。 本虚----正气虚衰 (肺脾肾心虚)。
《中医内科学》肺胀 ppt课件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心肝。 本虚标实。
ppt课件
10
久病肺虚
肺 脾
肺 痰
失 浊
宣 郁
降 肺
肾 迁延不愈
肾
阳 水 心
不
虚
纳
水
气
泛
感受外邪
心 虚
饮上凌心肺 血 瘀 喘 阻 脱
心 肾阳 衰
咳痰喘
悸肿胀暗
热 动肝 风
痰 蒙心 窍 热迫血妄行
ppt课件
抽
神 出
搐
昏 血
11
诊
2. 以 典
断
型 、 的 咳临 、 、
本虚----正气虚衰 (肺脾肾心虚)。
气虚
ppt课件
阳虚
18
辨 浊、 热
病 邪 性 质 偏实者 ---- 属风寒、风热,痰 水饮、痰 、 血 瘀 。 偏虚者 ---- 属气虚、阴虚、气 两虚或阴
阴
阳两虚。
ppt课件
19
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发作期--------治其标
(外邪、痰浊、水饮、瘀血)
缓解期--------治其本 (补肺、脾、心、肾之气、阴阳) 正虚邪实者--------标本兼顾
ppt课件
20
分型施治
ppt课件
21
1)
外寒里饮
舌脉:
舌体胖大 舌质青暗
治法:温肺散寒,
涤痰降逆
症状:
痰白稀量多 呈泡沫状
方药: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干姜 、细辛、半夏、甘草 五味子、白芍、)
口干不欲饮
ppt课件
8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胀36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胀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医内科学课件-肺胀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肺胀PPT演示课件
肺胀
1 1
授课内容 3学时
一、 概述:含义、沿革、范围
二、 病因病机 三、 诊断 四、 鉴别诊断 五、 辨证论治 六、 转归预后 七、 预防护理
22
中医内科学.肺胀
一、概 述
1、含义
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
能敛降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
10
五、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胀
(一)辨证要点
辨标本虚实
标实为痰、瘀、水饮(内阻)、(复感)外邪 本虚为肺、肾、脾、心虚(气虚或气阴两虚及阳虚)
辨脏腑阴阳
以肺、脾、肾虚损为本,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 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
11
五、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胀
(二)治疗原则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4、痰蒙神窍
证候
神识改变或肢体抽动 咳、痰、喘、满 舌质暗红或淡紫, 苔白腻或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
涤痰汤 安宫牛黄丸 或至宝丹
还可用 醒脑静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17
中医内科学.肺胀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5、肺肾气虚
证候
咳、痰、喘、满 声低气怯,心慌, 形寒汗出,面色晦 暗,或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或尿后 余沥,或咳则小便 自遗。 舌淡或黯紫,苔白润
观察,做好急救准备。 5、痰蒙神窍证神志昏迷者,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痰液阻塞气
道;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警惕内闭外脱等危笃病情出 现。
21
22
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
至昏迷、抽搐、出血、喘脱。
3
1 1
授课内容 3学时
一、 概述:含义、沿革、范围
二、 病因病机 三、 诊断 四、 鉴别诊断 五、 辨证论治 六、 转归预后 七、 预防护理
22
中医内科学.肺胀
一、概 述
1、含义
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
能敛降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
10
五、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胀
(一)辨证要点
辨标本虚实
标实为痰、瘀、水饮(内阻)、(复感)外邪 本虚为肺、肾、脾、心虚(气虚或气阴两虚及阳虚)
辨脏腑阴阳
以肺、脾、肾虚损为本,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 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
11
五、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胀
(二)治疗原则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4、痰蒙神窍
证候
神识改变或肢体抽动 咳、痰、喘、满 舌质暗红或淡紫, 苔白腻或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
涤痰汤 安宫牛黄丸 或至宝丹
还可用 醒脑静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17
中医内科学.肺胀
五、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5、肺肾气虚
证候
咳、痰、喘、满 声低气怯,心慌, 形寒汗出,面色晦 暗,或腰膝酸软, 小便清长,或尿后 余沥,或咳则小便 自遗。 舌淡或黯紫,苔白润
观察,做好急救准备。 5、痰蒙神窍证神志昏迷者,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痰液阻塞气
道;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警惕内闭外脱等危笃病情出 现。
21
22
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甚
至昏迷、抽搐、出血、喘脱。
3
《中医内科学》教学课件-肺胀
肺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许建华
目的要求
了解肺胀的概念、病因病机及临床 表现。 掌握肺胀的病理因素及辨证论治。 熟悉肺胀与哮证、喘证的鉴别及它 的预后转归。
一.概念、历史沿革
1.概念:
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 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
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 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 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 等。
[证候分析]肺脾肾阳气衰微,气补化水,水 邪泛滥则见☆症;水饮上凌心肺故见☆症; 脾阳虚衰,健运失职则见☆症;寒水内盛 见☆症;阳虚血瘀见☆症;舌苔脉象为阳 虚水停之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证候分析]痰迷心窍,蒙蔽神机,故见 ☆症;肝风内动则见☆症;肺虚痰蕴 见☆症;舌苔脉象为痰浊内蕴之征。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 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 黄丸或至宝丹。 涤痰熄风----半夏、茯苓、橘红、
胆星 清热化痰利膈----竹茹、枳实 化痰开窍----菖蒲
④肺肾气虚
[临床表现]呼吸短浅难续,声低气怯,甚
➢②辨脏腑阴阳
肺胀的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 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 以肺肾心为主,或阴阳两虚。
❖2.治疗原则:
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 于正虚的不同,有侧重的选用扶正 与祛邪的不同治则。
3.分证论治
①痰浊壅肺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 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 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 脉小滑。
哮是反复发作性的一个独立病种。 喘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从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肺胀可以 隶属于喘证的范畴,哮与喘病久不 愈又可发展成为肺胀。此外,肺胀 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 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许建华
目的要求
了解肺胀的概念、病因病机及临床 表现。 掌握肺胀的病理因素及辨证论治。 熟悉肺胀与哮证、喘证的鉴别及它 的预后转归。
一.概念、历史沿革
1.概念:
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 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
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 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 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 等。
[证候分析]肺脾肾阳气衰微,气补化水,水 邪泛滥则见☆症;水饮上凌心肺故见☆症; 脾阳虚衰,健运失职则见☆症;寒水内盛 见☆症;阳虚血瘀见☆症;舌苔脉象为阳 虚水停之征。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证候分析]痰迷心窍,蒙蔽神机,故见 ☆症;肝风内动则见☆症;肺虚痰蕴 见☆症;舌苔脉象为痰浊内蕴之征。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方药] 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 黄丸或至宝丹。 涤痰熄风----半夏、茯苓、橘红、
胆星 清热化痰利膈----竹茹、枳实 化痰开窍----菖蒲
④肺肾气虚
[临床表现]呼吸短浅难续,声低气怯,甚
➢②辨脏腑阴阳
肺胀的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 主,病位在肺脾肾,后期气虚及阳, 以肺肾心为主,或阴阳两虚。
❖2.治疗原则:
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 于正虚的不同,有侧重的选用扶正 与祛邪的不同治则。
3.分证论治
①痰浊壅肺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 短气喘息,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 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 脉小滑。
哮是反复发作性的一个独立病种。 喘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从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肺胀可以 隶属于喘证的范畴,哮与喘病久不 愈又可发展成为肺胀。此外,肺胀 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 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
中医内科学肺胀ppt课件
• 证机概要:痰蒙神窍,引动肝风。 •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胆星、竹茹、枳实、
菖蒲、远志、郁金。
20
•4.阳虚水泛证
• 症状: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 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 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 细。
肺虚不能化津 脾虚不能转输 肾虚不能蒸化
早
期
日久
从阴化为饮
痰
水饮
痰
浊
潴
肺 心阳虚衰
由肺及心
血瘀
9
• 4.病理性质: • 本病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肺脾肾三脏功
能的亏虚。标实为存在许多病理因素。肺胀的 病理因素主要为外邪、痰浊、水饮、气滞与血 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本虚与标实之间常相 互影响。 • 在病变的不同时期,病理产物的表现各有特点, 一般而言,初期以痰浊为主,继则痰瘀并见, 后期则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
12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 •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它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
等也可诱发。 • 3.典型者有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
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 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 • 4.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
二.沿革
• 1.《内经》载有肺胀的病名及临床表现。 • 2.《金匮》对肺胀的证治论述颇详。 • 3.隋唐时期,各医家对肺胀之机理的认识。 • 4.后世医籍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发展。
3
三、范围:
• 1.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相类似。肺性脑病则常见于肺胀 的危重变证,可参考本篇内容进行辨治。
菖蒲、远志、郁金。
20
•4.阳虚水泛证
• 症状: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 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 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 细。
肺虚不能化津 脾虚不能转输 肾虚不能蒸化
早
期
日久
从阴化为饮
痰
水饮
痰
浊
潴
肺 心阳虚衰
由肺及心
血瘀
9
• 4.病理性质: • 本病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肺脾肾三脏功
能的亏虚。标实为存在许多病理因素。肺胀的 病理因素主要为外邪、痰浊、水饮、气滞与血 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本虚与标实之间常相 互影响。 • 在病变的不同时期,病理产物的表现各有特点, 一般而言,初期以痰浊为主,继则痰瘀并见, 后期则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
12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 •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它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
等也可诱发。 • 3.典型者有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
闷如塞,胸部膨满,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 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烦躁不安。 • 4.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
二.沿革
• 1.《内经》载有肺胀的病名及临床表现。 • 2.《金匮》对肺胀的证治论述颇详。 • 3.隋唐时期,各医家对肺胀之机理的认识。 • 4.后世医籍的认识不断有所充实发展。
3
三、范围:
• 1.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相类似。肺性脑病则常见于肺胀 的危重变证,可参考本篇内容进行辨治。
《肺胀》PPT课件44页PPT
06.08.2021
中医内科学
12
▪ 一般来说,因本病多属积渐而成,病程缠绵,经常 反复发作,难期根治。尤其是老。者,发病后若不 及时控制,极易发生变端。
▪ 故《证治汇补·咳嗽》说:“若肺胀壅遏,不‘眠, 喘息鼻煽者难治。'’
▪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上 气,面浮肿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中医内科学
5
病因病机
06.08.2021
中医内科学
6
▪ 肺胀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 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 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06.08.2021
中医内科学
7
病因
▪ 1. 久病肺虚
▪ 如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肺系慢性 疾患,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 是常,还于肺间,日久导致肺虚,成为发病 的基础。
06.08.2021
中医内科学
10
▪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痰 的产生,病初由肺气郁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渐因 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益潴留, 喘咳持续难已。
▪ 久延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从阴化为饮为水,饮留上焦, 迫肺咳逆上气,凌心则心悸气短;痰湿困于中焦,则纳减呕 恶,脘腹胀满,便溏;饮溢肌肤剜水肿尿少;饮停胸胁、腹 部而为悬饮、水臌之类。
▪ 痰浊、水饮、血瘀三者之间又互相影响和转化。如痰从寒化 则成饮;饮溢肌表则为: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则 血郁为瘀;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但一般早期E浊 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
06.08.2021
中医内科学
11
▪ 病程中由于肺虚卫外不固,尤易感受外邪而使病情 诱发或加重。若复感风寒,则可目外寒内饮之证。 感受风热或痰郁化热,可表现为痰热证。
中医内科学肺胀课件幻灯片
▲本虚:肺、脾、肾、心亏虚。 ▲标实:为外邪、痰浊、瘀血。
外感者:兼有表证; 痰浊者:痰多苔白腻; 瘀血者:紫绀明显。
肺胀辩证要点
➢ 标实:早期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后期痰瘀壅 盛、多兼水饮、多兼外感。
➢ 重症者:痰瘀壅盛、兼夹水饮、正气虚衰,本虚与 标实并重。
肺胀辩证要点
2.辨脏腑阴阳
▲肺胀以肺、脾、肾虚损为本。 ▲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喘证: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 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 疗的重点。
➢ 肺胀 : 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 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 喘证,迁延日久,可发展为肺胀。
第四部分 辩证要点
肺胀的辩证,以虚实为纲。
1.辨标本虚实
▲肺胀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时偏于标实,平 时偏于本虚。
诊断与鉴别诊断
➢ 3.体检:可见桶状胸、肺心病等体征。 ➢ 4.辅检:x线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气分析有
助于本病诊断。
桶状胸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中医鉴别诊断:
➢ 1.哮病 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 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
➢ 肺胀:以咳、痰、喘、满为特征。
➢ 哮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可发展为肺胀。
△《丹溪心法·咳嗽》提出痰瘀阻碍肺气 的 病 理 机 制 : “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 气而病。
肺胀沿革
• 《证治汇补·咳嗽》指肺,气逆而胀 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第二部分 病因病机
肺胀的病因不外乎久病肺虚、 屡感外邪。
肺胀早期,病变在肺,继则影 响脾、肾,后期累及肝、心。
肺胀病因病机
外感者:兼有表证; 痰浊者:痰多苔白腻; 瘀血者:紫绀明显。
肺胀辩证要点
➢ 标实:早期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后期痰瘀壅 盛、多兼水饮、多兼外感。
➢ 重症者:痰瘀壅盛、兼夹水饮、正气虚衰,本虚与 标实并重。
肺胀辩证要点
2.辨脏腑阴阳
▲肺胀以肺、脾、肾虚损为本。 ▲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喘证: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 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常为某些疾病的重要主症和治 疗的重点。
➢ 肺胀 : 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喘 咳上气,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
➢ 喘证,迁延日久,可发展为肺胀。
第四部分 辩证要点
肺胀的辩证,以虚实为纲。
1.辨标本虚实
▲肺胀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时偏于标实,平 时偏于本虚。
诊断与鉴别诊断
➢ 3.体检:可见桶状胸、肺心病等体征。 ➢ 4.辅检:x线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气分析有
助于本病诊断。
桶状胸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中医鉴别诊断:
➢ 1.哮病 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 病,迅速缓解,且以夜间发作多见。
➢ 肺胀:以咳、痰、喘、满为特征。
➢ 哮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可发展为肺胀。
△《丹溪心法·咳嗽》提出痰瘀阻碍肺气 的 病 理 机 制 : “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 气而病。
肺胀沿革
• 《证治汇补·咳嗽》指肺,气逆而胀 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第二部分 病因病机
肺胀的病因不外乎久病肺虚、 屡感外邪。
肺胀早期,病变在肺,继则影 响脾、肾,后期累及肝、心。
肺胀病因病机
肺胀(新教材)ppt课件
8
病因病机
(三)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 不同。 1、发作期多偏于标实,内邪痰浊、痰热、痰饮、 瘀血,外邪为风寒、风热。 2、虚实错杂,互为因果。 3、虚实错杂,互为因果。
(四)转归
病程缠绵,难期根治。正虚邪实者易生变端。
肺胀(新教材)
9
肺胀病因病机示意图
慢性咳、喘、哮、 肺痨等。
④ 面色青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者,加桃仁、红花、丹参、 当归等活血化瘀。
肺胀(新教材)
16
辨证论治
2.痰浊阻肺证
主 症:胸满,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短气喘 息,稍劳即著。
兼次症:怕风易汗,脘腹痞胀,纳少,泛恶,便溏,倦怠 乏力。或面色紫暗,唇甲青紫。
舌 象:舌质偏淡或淡胖,或舌质紫暗,舌下青筋显露。 苔薄腻或浊腻;
脉 象:脉小滑或带涩。 治 法:化痰降逆。 方 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胀(新教材)
17
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1)根据肺胀病人心肺脾肾亏损,痰浊、血瘀、水饮内停
交阻为患,痰多而动在喘息,舌紫脉涩,呈“上盛下虚”之候, 与咳、喘、哮的痰浊阻肺略有不同,因此,临床上逢此证候时可 选用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选加人参、黄芪、蛤蚧、沉香、紫 石英、胆南星、竹茹、丹参、地龙、桃仁、红花、赤芍、水蛭 等。
1、病变首先在肺
2、日久累及脾肾
子夺母气
由肺及脾
母病及子
由肺及肾
3、终末病及于心。肺病日久,治节无能,宗气不
能行血脉,导致心脉瘀阻。
肺胀(新教材)
6
病因病机
(二)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为本病的主要因素 1、痰为本病的主导因素
病初: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化而成。 日久: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以蒸化, 痰浊潴留,成为难以蠲除之病根。痰可寒化成饮,痰热化而 郁肺,痰阻气道,浊气滞留,痰蒙神窍而见嗜睡、昏迷等。
中医内科学肺胀病培训课件
桂枝:温阳化饮,
紫菀:宣肺祛痰,款冬:润肺止咳,
石英:温降肺气,止咳逆上气,
杏仁:宣肺降气,除风治咳,
羊肺:通肺气,止 咳嗽,利小便,退肿。
综观上方,本方对治疗肺胀“虚满而喘
咳”主症的用药组成,完全符合治疗原
则。
中医内科学肺胀病
21
钱XX,男,76岁医。 案 一
有吸烟史近50年,30年前曾有左上肺结核史, 并经正规抗痨治疗后病灶钙化自20年前开始经 常反复咳嗽、咯痰,甚则气促难续,每年发作 3~4次,每次持续2~3个月。近4年来动则气喘, 喘息不止,两侧胸膺部膨满,咳嗽痰多,痰呈 白色泡沫,咯吐不爽。一星期前不慎着凉后患 者喘息加剧,胸部憋闷如塞,口唇青紫,心悸, 面浮,下肢浮肿,脘痞,纳差,尿少,怕冷。 舌质暗体胖,苔白滑,脉沉细。
︶ ︵ 阳心 虚衰 水水 泛肿
︶
缓解期: 肺肾气虚
︵ 喘心
衰 脱重
症 ︶
中医内科学肺胀病
15
辨证论治
主证:肺部膨满,咳喘痰多 分型症状: 痰浊壅肺:主证+痰浊症 痰热壅肺:主证+痰热症 痰蒙神窍:主证+神志症状+痰的症状 阳虚水泛:主证+(肾)阳虚症+水(肿) 肺肾气虚:主证+肺肾气虚症
中医内科学肺胀病
22
第一步:诊断是什么证
1、根据患者20年前开始经常反复咳嗽、 咯痰,甚则气促难续,每年发作3~4次, 每次持续2~3个月。说明次病是一个慢 性疾病。
(2)老茶树根,每天30—60克,对改善肺心病症状 有一定效果,可连用1—2月。
(3)葶苈子:每用5—10克水煎服。 或研末3—6克, 每天分三次饭后服。用药后3—4天尿量增加。浮肿 渐消,2—3周后心衰症状可显著减轻或消失。
中医内科学肺胀PPT课件
▪ 2. 感受外邪
▪ 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每易乘袭, 诱使本病发作,病情日益加重。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10
病机
▪ 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 于心。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 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 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以致肺之宣降功能 不利,气逆于上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 久则肺虚,肺之主气功能失常,影响呼吸出 入,气壅滞,还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张 缩无力,不能敛降。
▪ 如痰浊壅盛,或痰热内扰,闭目道,蒙蔽神窍,则 可发生烦躁、嗜睡、昏迷等变证。若痰热内郁,热 动肝风,可见颤,甚则抽搐,或因动血而致出血。 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且多以标实为急。
▪ 外感诱发时则{邪实,平时偏于本虚。早期由肺而 及脾、肾,多属气虚、气阴两虚;晚期以肺、肾、 JI主,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但纯属阴虚者罕见。 正虚与邪实每多互为因果。如阳虚卫j固,易感外 邪,痰饮难蠲;阴虚则外邪、痰浊易从热化,故虚 实诸候常夹杂出现,每致愈频,甚则持续不已。
肺胀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 徽 省中医院
呼吸科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1
学习提纲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2
▪ 肺胀的定义是什么? ▪ 肺胀证候特征是什么? ▪ 肺胀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 如何诊断肺胀? ▪ 肺胀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与辨脏腑阴阳,其主要
内容有哪些?
▪ 肺胀治疗原则是什么? ▪ 肺胀分几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主证、治法、方
▪ 痰浊潴肺,病久势深,肺虚不能治理调心血的运行,“心 主’’营运过劳,心气、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脉,则血行 涩滞,可见心悸,脉结代,唇、舌、甲床紫绀,颈脉动甚。
▪ 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每易乘袭, 诱使本病发作,病情日益加重。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10
病机
▪ 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 于心。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 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 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以致肺之宣降功能 不利,气逆于上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 久则肺虚,肺之主气功能失常,影响呼吸出 入,气壅滞,还于肺间,导致肺气胀满,张 缩无力,不能敛降。
▪ 如痰浊壅盛,或痰热内扰,闭目道,蒙蔽神窍,则 可发生烦躁、嗜睡、昏迷等变证。若痰热内郁,热 动肝风,可见颤,甚则抽搐,或因动血而致出血。 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 且多以标实为急。
▪ 外感诱发时则{邪实,平时偏于本虚。早期由肺而 及脾、肾,多属气虚、气阴两虚;晚期以肺、肾、 JI主,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但纯属阴虚者罕见。 正虚与邪实每多互为因果。如阳虚卫j固,易感外 邪,痰饮难蠲;阴虚则外邪、痰浊易从热化,故虚 实诸候常夹杂出现,每致愈频,甚则持续不已。
肺胀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 徽 省中医院
呼吸科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1
学习提纲
2020/9/30
中医内科学
2
▪ 肺胀的定义是什么? ▪ 肺胀证候特征是什么? ▪ 肺胀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 如何诊断肺胀? ▪ 肺胀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与辨脏腑阴阳,其主要
内容有哪些?
▪ 肺胀治疗原则是什么? ▪ 肺胀分几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主证、治法、方
▪ 痰浊潴肺,病久势深,肺虚不能治理调心血的运行,“心 主’’营运过劳,心气、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脉,则血行 涩滞,可见心悸,脉结代,唇、舌、甲床紫绀,颈脉动甚。
肺 胀ppt课件
19
谢谢大家!
苏子降气 汤、三子 养亲汤、 六君子汤
苏子、前胡、白芥 子、半夏、厚朴、 陈皮、白术、茯苓、 甘草。
痰 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 痰浊内蕴, 清肺化 热 胀睛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咯。 郁而化热, 痰,降 郁 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 痰热壅肺, 逆平喘 肺 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 清肃失司 证 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越婢加半 麻黄、黄芩、石膏、 夏汤、桑 桑白皮、杏仁、半 白皮汤 夏、苏子。
痰 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躁 痰蒙神窍, 蒙 烦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 引动肝风 神 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咳 窍 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黄 证 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15.03.2021
涤痰、 开窍、 熄风
15.03.2021
15
【结语】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后期转归而成。 临床以喘咳上气,胸闷胀满,心慌等为主证。病久可见面唇紫
绀,身肿,甚或昏迷、抽搐以至喘脱等危重证候。根据其症状 表现与咳喘、痰饮、心悸、水肿、喘厥等证有关。 病因以久病肺虚为主,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 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 病理性质多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病程中且可形成 痰、饮、瘀等病理产物。标本虚实常相兼夹或互为影响。最后 因邪盛正虚,而致发生气不摄血,痰蒙神窍,或喘脱等严重变 端。 治疗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正虚的不同,有侧重地 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法。
15.03.2021
10
15.03.2021
11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标实本虚,分清主次
感邪时——偏于邪实,分清痰浊、水饮、血瘀的偏盛;
平时——偏于本虚——区别气(阳)虚、阴虚的性质, 及
中医内科学-肺胀ppt
分证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外寒里饮证
肺 临床表现:
胀
(主)
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咳 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
恶寒,周身酸楚。
辨
(兼) 或有口干不欲饮,面色青暗
证
(舌脉) 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
论
滑,脉浮紧。
治 治 法:
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提问:肺胀病人的形体一般如何?
肺胀诊断(概括)
1.有长期慢性喘咳病史及反复发作史,以喘、 咳、痰、胀为特征。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甚或喘脱等危重证候, 病重可并发神昏、动风或出血等症。
3.常因外病
喘证
区别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 哮 是 呈 反 复 发 喘是多种急慢
病因
肺
胀
1. 肺 病
内伤久咳、支饮、 喘哮、肺痨等
痰浊潴留, 壅阻肺气,
迁延 肺系慢性疾患,
肺气出纳失常,
病
迁延失治
肺不敛降,肺气胀满
因
2.六淫 乘袭
六淫可导致久
咳、久喘、久 哮、支饮等
六淫外邪
每易反复 乘袭
日久导致肺虚, 成为发病的基础。
诱使本病发作, 病情日益加重。
3.年老 体虚
体虚不 能卫外
疾病日久积渐而成, 作 性 的 一 个 病 性疾病的一个
除咳喘外,尚有心悸,种 , 以 喉 中 哮 症状,以呼吸 唇甲紫绀,胸腹胀满,鸣 有 声 为 特 征 ;气促困难为主
肢体浮肿等症状;
要表现。
联系 肺胀与哮病、喘证均以咳而上气、喘满为主症,有其
类似之处。从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肺胀可以隶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诊断与鉴别诊断】
13
(一)诊断 1.典型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
满、憋闷如塞等。
2.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病久可见面色、唇甲青紫, 心悸,脘腹胀满,肢体浮肿,胸水,腹水,甚至喘脱 等危重证候。严重者可见昏迷、抽搐或出血等症。
3.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及反复发作史。常有诱发因 素,如外感、过劳、郁怒等。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9
(二)病机
肺胀病变早期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外 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
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则肺虚不能主气。若肺病
及脾,子盗母气,脾失健运,则可导致肺脾两虚。肺虚日久,
金不生水,肾气衰惫,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吸入困难,
2020/10/8
6
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硅沉着病、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合并肺气肿、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与肺胀相似者,均可参考 本节论治。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病因病机】
7
本病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致痰瘀潴留,肺气壅滞, 气不敛降,还于肺间,胸膺胀满而成,逐渐损及脾肾 与心,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疴慝发作或加剧。
气短不续,动则益甚。脾肾阳虚,气不化津,生痰化饮成水,
水饮又可迫肺凌心,泛溢肌肤,停留胸腹。肺脾气虚,气不
摄血,可致咳血、吐血、便血。肺与心脉相通,肺虚治节失
职,损及心之阳气,血行涩滞,循环不利。心脉不利,肝失
疏调,血郁于肝,瘀结胁下,则致癞积。宗气贯于心肺,心
阳根于命门真火,故肺肾虚弱,可进一步导致心之阳气虚衰, 而呈现喘脱危候。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8
(一)病因
1.久病肺虚内伤久咳、久哮、久喘、肺痨等慢性肺 系疾患迁延失治,痰浊壅肺,日久导致肺虚,成为发 病的基础。此外,长期吸烟、吸人粉尘,亦是损伤肺 脏,肺失宣降的重要因素。
2.屡感外邪久病肺虚,痰瘀内结,卫外不固,易 致六淫外邪反复乘袭,是肺胀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 六淫之中以风寒、风热多见,尤以风寒常见,故肺胀 在冬春寒冷季节最易复发。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16
(二)治则治法
治疗当根据感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的不同, 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 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 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祛瘀,甚或开窍、 息风、止血等法,或酎隋数法兼用。本虚者,当以补 养心肺、益1肾健脾为主,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 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虚实夹杂者, 应扶正与祛邪共施,根据标本缓急,扶正与祛邪当有 所侧重。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10
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痰饮的产生,病初由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 成;渐因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 浊潴留益甚,喘咳持续难已。瘀血的产生,主要因痰浊内阻, 气滞血瘀;或心之阳气虚损,血失推动、脉失温煦所致。病 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转化,如痰从寒化则成饮,饮溢肌表 则为水;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瘀阻 血脉,“血不利则为水。”但一般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 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
2.喘证喘证与肺胀均可出现喘促、呼吸困难表现,喘证可 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成,部分肺系疾病造成的喘证日久可 发展为肺胀。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辨证论治】
15
(一)辨证要点 肺胀辨证以虚实为纲。一般感邪时病情活动偏于标
实,平时病情稳定偏于本虚。标实为外邪、痰饮、瘀 血,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并可兼见气滞、 水饮错杂为患。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应辨脏 腑阴阳之偏重。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后期气 虚及阳,或可出现阴阳两虚,或阴竭阳脱之证,以肺、 肾、心为主。重症患者痰瘀壅阻,正气虚衰,本虚与 标实并重。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17
(三)分证论治
1.外寒里饮
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量多, 呈泡沫状,胸部膨满,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周身 酸楚,头痛,恶寒,无汗。舌质黯淡,舌苔白滑,脉 浮紧。
病机析要:痰饮阻遏,肺气壅滞,肺气上逆,则胸
肺部体格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血气分析等有助于0/8
14
(二)鉴别诊断
1.哮病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常突然发病, 迅速缓解,以夜间发作多见。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 膨满、憋闷如塞等为临床特征,二者有明显区别。部分哮病 长期反复发作,可使肺脾肾受损,痰瘀互结,肺气壅滞,肺 体胀满,不能敛降而发展为肺胀。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11
肺胀的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 不同,且多以标实为急。感邪则偏于邪实,平时偏 于本虚。本虚早期多属气虚、气阴两虚,由肺而及 脾、肾;晚期气虚及阳,以肺、肾、心为主,或阴 阳两虚,但纯阴虚者罕见。正虚与邪实每多互为因 果,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痰饮难蠲; 阴虚则外邪、痰浊易从热化,故虚实诸候常夹杂出 现,每致愈发愈频,甚则持续不已。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 肺系病症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八节 肺痿
第七节 肺胀
3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2020/10/8
12
由于痰浊水饮、瘀血内阻,肺、脾、肾虚弱,脏腑功能失调, 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故易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和加剧。 正虚感邪,痰浊或痰热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意识朦胧、 嗜睡甚至昏迷;肝火夹痰上扰,气逆痰升,肝风内动则发生 肢颤、抽搐;热迫血行,则动血而致出血。病情进一步发展 可出现肢冷、汗出、脉微弱等元阳欲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