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资源科学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
为解决当代复杂而严峻的人口膨胀、粮食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许多学科彼此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批边缘学科,资源科学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是在已基本形成体系的生物学、地学、经济学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简言之,资源科学是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环境、经济发展之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进。
§1.1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与主要任务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社会资源;既包括全球资源,又包括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既包括现实资源,又包括潜在资源;既包括单项资源,又包括复合资源和一定地域的资源系统、资源生态系统和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其研究的着重点,则在于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物质基础的自然资源和与之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本、科技与教育等社会资源。
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仍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
地球结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一系列不同理化性质的物质圈层(大气圈、土壤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等)所构成,每个圈层都有相应的资源:①大气圈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
大气层,特别是大气对流层中的光照、热量、水分,甚至空气都是重要的气候资源,其中的太阳能、风能还是重要的新能源。
②土壤圈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生物。
土壤圈的主体资源是土地资源,还包括一定的生物资源;③岩石圈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括部分液态、气态物质。
岩石圈的主体资源是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还包括地下水资源。
④水圈主要由液态水组成,还包括溶解和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以及部分气体和水生生物。
第一章 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六、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稀缺性 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关系的核心问题。 2)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 个整体系统。 3)地域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
24
4)多用性 5)变动性 ★增值性:自然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不断 增值。 ★报酬递减性:当对一定量大自然资源不断追 加劳动和资本投入时,很快就会达到一点, 在这点以后每一单位的追加投入所带来的产 出将减少并最终成为负数。 6)社会性 自然资源上附加的人类劳动是自然资源 中的社会因素。
东北师范大学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自然资源学
natural resources
讲师:陶岩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
第一章 自然资源学发展概述
2
一、人地关系演变与资源科学的产生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 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11
三、自然资源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任务
★自然资源学概念: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 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相 互关系的科学。
12
研究的内容: 自然资源系统之间、自然资源系统与 社会经济资源系统之间、自然资源系统与 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 系。 研究的目的: 寻求协调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 间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资源的永续 利用、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 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 境。
3
地理环境
人类系统
人地关系正从早期的自然属性为主向人为化渐 强的趋势转化。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资源科学导论
自 然 资 源 稀 缺 性
地缘政治造成的
经济原因造成的 环境问题造成的
整体性: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统。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 联表现出来的。 联表现出来的。
地域性: 地域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 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地域性使稀缺性有了更丰富的体 现。
自然资源的类型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作物资源 ┌可更新资源┤草场资源 可更新资源┤ │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 └基因资源 └基因资源 ┌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 │ │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非消耗性金属)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 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化石燃料)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 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 ┌太阳能 ┌太阳能 │ ┌恒定性资源 ┌恒定性资源┤潮汐能 恒定性资源┤ │ │ └原子能 └原子能 │ │ │ │ ┌风能 ┌风能 └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 │ └降水 └降水 │ │ ┌大气 ┌大气 └易误用、易污染┤ 水 易误用、易污染┤ └自然风光 的资源
资源是文化的函数的函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同一客体的两个方面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同一客体的两个方面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其他其他资本性或储存性资本性或储存性流动性或收入性流动性或收入性风景空间风景空间利用后就变利用后就变可循环利用可循环利用直接太阳能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地热能地热能性或毁灭的性或毁灭的的资源如的资源如资源如化资源如化金属矿物金属矿物地球物理过程地球物理过程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石燃料石燃料如风潮汐如风潮汐水流水流短期的短期的长期的长期的如一年生如一年生如木材如木材作物作物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自然资源的类型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森林资源作物资源作物资源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草场资源草场资源动物资源动物资源基因资源基因资源耗竭性资源耗竭性资源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可重复使用的资源非消耗性金属不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不可重复使用的资源化石燃料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太阳能太阳能恒定性资源恒定性资源潮汐能潮汐能原子能原子能风能风能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亚恒定性资源降水降水大气大气易误用易污染易误用易污染的资源的资源自然风光自然风光不可更新资源
资源科学导论
上篇1、资源:狭义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会经济条件下,能过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2、资源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属性。
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差别,资源的权属与流转的特性。
3、林德曼定律,即“十分之一定律”。
又叫“百分之十定律”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从绿色植物开始的能量流动过程中,后一营养级使用的能量均为前一营养级能量的10%,其余90%的能量因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而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还有小部分未被利用。
4、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规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地域分异规律,资源价值与价格规律,区位论原理。
中篇1, 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
它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表现为面积有限,利用永续,位置固定,质量差异。
3,土地资源的经济特征表现为供给稀缺性,用途多样性,土地价值的增值性以及报酬的递减性。
4,土地资源的分类是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
中国目前采用的分类体系主要是三大类:按照土地自然属性进行的分类(土地类型分类),按照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的土地分类(土地利用分类),按照土地利用功能进行的分类(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5,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目的,对土地资源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
它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土地经济评价。
6,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是,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较低,耕地退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水资源1,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
2,水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从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循环性与流动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多用途性;利弊两重性。
资源科学概述
自然资源学第一章:资源科学发展概述1、资源科学: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变、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以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其研究目的更好的利用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促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在传统的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信息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资源系统(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资源管理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 1)、阐明资源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2)、探索资源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平衡机理研究内容:3)、揭示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不同时期资源的保证程度和潜力4)探索人类活动对资源系统的影响5)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6)新技术新科学在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遥感.遥测与计算机的应用)2、资源科学发展的基本原理:能量转化与守恒、物质循环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原理、因地制宜原理、自然节律原理、生态平衡原理、林德曼定律、最低因子限制率原理、系统论原理、价值规律原理3、资源科学分支: 1)综合性研究: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法学2)专门性科学:气候、生物、水、土地、矿产、海洋、旅游、能源、药物资源学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新理论支柱:自然资源生态学理论、自然资源地理学理论、自然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地质学理论5、研究方法※ 5、3s技术及其应用:3S技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获取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RS用于实时地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信息发现地球表面各种变化,及时对GIS进行数据库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GPS用于实时的快速的提供目标包括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
第1章资源科学概论
资源研究要充分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生产、消 费以及消费后全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转化特性。
C的循环
水分循环
有机界的生物循环
(3)地域分异规律原理
地理学基本原理: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自然综合体,按照确定 的方向发生分化(异),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 称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导致这种分异的原因即 是地域分异因素。制约或者支配这种分异的规律,称为 地域分异规律。
(4)定量化:从定性转向定量、半定量,日益模式化和数量化; (5)现代化: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
日益现代化.
2.资源科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领域
(1)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特别是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等。
(2)资源信息研究
包括检测与观测系统、高效全球通用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时期资源的保证程度与潜力。 (4)探索人类活动对资源系统的影响。 (5)研究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6)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
中的应用。
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 基础
一、资源科学的学科 体系
二、资源科学的理论基 础
(一)十大基本原理
(1)能量转化与守衡原理;(2)物质循环原理; (3)地域分异规律原理;(4)因地制宜原理; (5)自然节律原理; (6)生态平衡原理; (7)林德曼定律原理; (8)最低因子限制律原理; (9)系统论原理; (10)价值规律原理
(10)价值规律原理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资源本身具有使用价值,不构成商品,但在开发
后,有了人类的劳动,变成生产和生活资料,进 入经济流通领域,不仅有使用价值还有价值。 价值规律调节资源生产-消费、分配-资源开发的关 系。
资源的科学开发
资源的科学开发资源的科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可持续发展,以往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的基础上的。
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是生态系统更新和平衡能力短缺的表现,污染则是环境自净能力短缺的表现,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广义性资源短缺。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化、草场退化、工业“三废”、耕地质退等方面;社会因素方面表现为人口、教育、就业、贫困地区间的贫富差别。
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则互为影响。
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必须采取“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和“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以长远利益为主的方针”,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要树立增长意识、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而这些意识的结合,即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
为此,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保护扩大到对整个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上来,搞好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三废”污染,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计。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在以以往的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现在的一些资源已经在以往的过度开发中所剩无几了,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提供足够的资源光以现在我们探明的资源储量是不够的,而现在资源含量最多的可以说是海洋了。
在20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就曾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时代”。
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普遍共识。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剧增”三大威胁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难题,这种态势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
据科学家估算,世界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
资源科学概论第一章
浇灌胡杨林
浸润林草地
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困扰
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 雨 的 危 害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水污染
海 洋 污 染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有效途径
保护自然环境 创造良好生存条件
资源科学的产生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 议。 ——提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主 题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 馈式
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传递规律
资源生态学
资源经济与伦理
第五章
第六章
资源遥感与制图
资源法学
第七章
资源安全与管理
资源的概念
广义: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 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 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人需 要, 加以 利用 经济 技术 能力
自然 物质
有价值
开发利 用其价 值
资源
物质的:土地、水、生物、大气等,自然资源;
1.3.1
资源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资源的发生、演化规律及时空规律性 资源各要素之间、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 作用机制与平衡原理 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
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 利用中的实践与应用
资源科学导论考点整理解析
资源科学导论第一章资源概念资源的广义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精神上所需求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和技术等“初始投入”均可称为资源。
资源的狭义理解:“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
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的场所(辞海)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
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及其林木、草地、矿产和海洋等,后者则指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机能、地球物理化学循环机能等(英国大百科全书)自然资源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自然资源是针对人类利用而言的;自然环境属于环境的范畴,它是针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系统作为中心而言的外部自然要素的总和。
资源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数量与质量的差别(绝对、相对)、权属与流转的特性环境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利与害的差别、公益与转移的特性第二章资源科学发展简史资源科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短缺;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全球性。
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水分过少和土壤贫瘠成为影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环境限制因素生活水平提高对自然资源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资源的消耗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高收入国家对资源的人均消费量远远大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
汽车的发明显著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显著地增加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区土地严重退化;化肥的广泛使用,在导致全球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的同时,其导致的污染也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资源植物概述
青藏高原区-包括西藏、青海南部、以及四川的 甘孜和阿坝两州。 华中区-指泰岭-滩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云贵 高原以东的中国广大亚热带地区。 云贵高原区-云南高原、贵州高原和广西盆地的 北部 华南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 云南、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省福州以南的沿 海狭长地带及台湾南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广义上,人类在生产、 生活、精神上所需求 的物质、能量、信息、 劳动力、资金和技术 等皆属于资源范畴。 根据资源的特点,人 们通常将资源分为自 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狭义上,资源仅指自 然资源。资源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 质和能量基础,人类 社会发展史在某种意 义上可以说是人类不 断认识资源、开发利 用资源的历史。
第一节资源植物与植物多样性 一、资源植物的定义 根据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对资源植物的定义, 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中国著 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将其定义为一切有用植物的总 和,这是资源植物的狭义概念;而广义上则认为 资源植物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资源植物是 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某个地区的资源 植物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⑸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又称海芥菜。作为食用海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在一定的时间, 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 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资源 自然资源 潜在资源
地球上存在的层位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自然资源类型 利用限度和资源特性 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 圈层特征 利用方式
⑶石莼(Ulva lactuca),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植物体为黄绿色扁平的
1 自然资源科学绪论
自然资源学的专业基质
自然资源学
综合自然资源学
理论 自 然 资 源 与 社 会 自 然 资 源 生 态 学 自 然 资 源 经 济 学 研究方法 自 然 资 源 调 查 自 然 资 源 信 息 学 资 源 系 统 分 析 应用 自 然 资 源 的 微 观 管 理 自 然 资 源 的 宏 观 管 理 土 地 资 源 学 水 资 源 学
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与前沿
3.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指向 世界资源研究所近年来主要关注4个重要领域: (1)森林和生物的变化; (2)能源、污染与气候; (3)资源经济与资源政策; (4)资源环境信息。
二. 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结构与时空尺度
1.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结构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 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 ,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 、保护和管理等。 2.论题维、空间维与时间维 米切尔(Mitchell,1989)在Geography and Resource Analysis一书中把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归纳为论题 维、时间维和空间维。
退化草场面积:
1980年代1.6万hm2
2004年的190.5万hm2
每个羊单位的可利用草场:
1980年代0.38 hm2
2004年的0.27 hm2
玛曲草地退化
草地被开垦(玛 曲)
鼠害留下的黑土滩 黄河边的沙化草地
沙化草地
黑土滩
发达国家百年环境问 题中国20年集中出现
我国环境污染欠帐
水资源紧缺
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 环境科学 – 国土经济学 – 人类生态学 – 地球系统科学
– 可持续性科学
资源科学导论考点整理.
资源科学导论第一章资源概念资源的广义理解: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精神上所需求的物质、能量、信息、劳力、资金和技术等“初始投入”均可称为资源。
资源的狭义理解:“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
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的场所(辞海)指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
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及其林木、草地、矿产和海洋等,后者则指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机能、地球物理化学循环机能等(英国大百科全书)自然资源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自然资源是针对人类利用而言的;自然环境属于环境的范畴,它是针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系统作为中心而言的外部自然要素的总和。
资源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数量与质量的差别(绝对、相对)、权属与流转的特性环境的属性:空间与时间属性、利与害的差别、公益与转移的特性第二章资源科学发展简史资源科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短缺;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有全球性。
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资源产生的压力:水分过少和土壤贫瘠成为影响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环境限制因素生活水平提高对自然资源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资源的消耗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高收入国家对资源的人均消费量远远大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
汽车的发明显著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显著地增加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环境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干旱区土地严重退化;化肥的广泛使用,在导致全球粮食产量显著增加的同时,其导致的污染也越严重;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第1章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3 中国资源科学的发展过程
•20世纪以前的 漫长的封建社会
时期
1) 初始阶段—零星记载、描述时期 •20世纪初至
新中国成立
• 2) 萌芽阶段—科学调查的萌芽时期 •新中国成立
后至改革开放
• 3) 发展阶段—大规划资源考察与单项资源研前究时
期
• 4) 逐步形成阶段—理论形成与蓬勃发展•时改放期革后开
•
研 究 方 法
•定量研究法 •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资源科学研究内容多,涉 及面广,只有将资源系统模 型化、数量化、信息化, 才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各因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
•“3S”技术
制约的变化过程,从而从根 本上揭示开发利用的基本
规律。包括数学方法、系
统分析方法、模型方法等。
第1章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以存在某种共 同概念框架或 系统框架为整 个研究的基础
考虑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背景,按自然规律办事。
•(5)自然节律原理:自然资源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
节律性,是适时、适地、适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依据之
一。
第1章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6)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漫长的进化过
程中形成的存在于其内部各组分间的相互补偿和自动调节的能 力。
•(7)林德曼定律原理:资源的“升值传递”。 •(8)最低因子限制律原理:一个区域初始生产力的获得,只
第1章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尖 锐化,国际合作得到了更大发展。60年代以来开展 “国际生物学计划”,70年代开始“人与生物圈计 划”。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问世。从1972年 的“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标志着人类对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逐 步深入并走向成熟。
自然资源学本科生讲稿1
2、稀缺性 (scarcity)可以度量 1. insufficient supply: an insufficient supply of something 2. rarity: an in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something 自然资源在一定时 期、一定地域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水平下,人类社 会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范畴以及资源的适宜程度均有一定的限制 性。从而构成了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在: 资源量有限 矿产 空间有限 土地 自净极限有限 生态 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的概念 资源的有限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技术因素 悲观与乐观之争 实质为消费与技术之间的竞争与赛跑 3、整体性 系统的实质 艾尔尼诺现象,地理学的整体性: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表现在存在的生态系统和开发利 用的经济系统两方面。 生态地理系统的统一性 自然要素 土、生物、气候资源间的关系 地理社会经济的统一性 经济要素 石油涨价与电能、水能、火 电间的关系
一 自然资源的特点
1、效用性 可以度量 (utility) 1. usefulness: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useful for something 2. something useful: something that serves a useful purpose 3. . See public utility 4. service provided by public utility: a service such as 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that is provided by a public utility 5. satisfaction derived from consumption: the amount of satisfaction or pleasure that somebody gains from consuming a commodity, product, or service. In classical economics this was considered to be an absolute measurement, but in modern economic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matter of relative public utility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 a government-regulated company that provides an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 such as water, gas, or electricity. Also called public service corporation Utilitarianism believing value lies in usefulness: relating to, typical of, or advocating the doctrine that value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usefulness 2. practical: designed primarily for practical use rather than beauty 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开发利用价值,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资源的共 同特点是资源的价值,即对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
称”。
第3页,本讲稿共75页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社会效应性。任何资源都对人类的发 展和生活条件的维持、改善有极大的保证和 促进作用。 二是稀缺性。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在量和
问题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在解决这三大世界性问题时,中国应承
担这样的责任?
3.作为个人你认为自己应有怎样的作为?你 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此类教育?
第38页,本讲稿共75页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时,人类臣服于大自然的淫威之下, 对自然顶礼膜拜;
进入农业社会后,自然成为人类的认识对 象,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 关系较为和谐;
资源的定义: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 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 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条 件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 。
第6页,本讲稿共75页
二、 资源的分类 (一)根据属性的不同,资源可分成自 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 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
第28页,本讲稿共75页
(二)资源退化枯竭对社会发展的制 约
1.土地资源退化 土地资源在人口的压力下,不仅后备 资源短缺,而且处于退化之中。由于土地 退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载畜量和粮食产 量在大幅下降,严重威胁着世界粮食的安 全性。
第29页,本讲稿共75页
2.水资源短缺
由于世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 ,也由于环境污染使很多淡水资源被破坏 而不能使用,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水 资源缺乏情况十分严重。水资源匮乏已成 为目前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五、资源科学体系
资源科学
综合资源学
部门自然资 源学
社会资源 学
资 源 地 理 学
资 源 生 态 学
资 源 经 济 学
资 源 信 息 学
资 源 法 学
气 候 资 源 学
生 物 资 源 学
水 资 源 学
土 地 资 源 学
矿 产 资 源 学
能 源 资 源 学
药 物 资 源 学
海 洋 资 源 学
旅 游 资 源 学
可作为营养的有机物质 活的有机体、残体
化石作用
不可作为营养的有机物质 煤、石油、泥炭
吸收、 呼吸、分解、排泄 光合
可作为营养的有机物质
侵蚀、化石燃料燃烧
分化、侵蚀 沉积岩的形成
不可作为营养的有机物质
大气、土壤、水
岩石中的矿物质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影响物质循环速率最重要的因素
循环元素的性质: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太白山植被垂直分布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等级
全球性规模的分异规律:如全球性的热量带
大陆和大洋规模的分异规律:如横贯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
区域性规模的分异规律:如在温带从沿海向内陆因干湿度变化而产 生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地方性分异:系列性地域分异; 坡向上的地域分异
人 力 资 源 学
资 本 资 源 学
科 技 资 源 学
教 育 资 源 学
……..
区域资源学
……..
……..
……..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六、基础理论
(一)资源科学发展借鉴的基本原理
• 1.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
能源资源的浪费,全球石油 (能源)危机,新能源利用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最基本、 最普遍的规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传递规律 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规律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形式
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如太阳辐射吸收量
经度地带性:大地构造和大地形引起的地域分异,如降水分布
垂直地带性:山地高度引起的
地方性分异: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下水埋深不同引起的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
产品
垃圾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呼吸
呼吸 呼吸 次级消费者
呼吸 三级消费者
… …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植物)
(食草动物)
(小型食肉动物) (大型食肉动物)
分解者
结论:一个食物链中能量利用效率 与食物链长度成反比。
资源科学
2.物质循环原理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物质不灭定律: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差别; ► 资源的权属与流转特征。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资源:资财的来源 • 资源科学:资源科学是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变、 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认识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保护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资源和环境 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 转化。资源科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科学,是在传统的地理学、生态 学、经济学和信息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门新兴学科。 • 从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子 系统
经济资源子 系统
社会资源子 系统
能 源 资 源
矿 产 资 源
水 资 源
土 地 资 源
气 候 资 源
资 金
科 学 技 术
固 定 资 本
劳 动 力
文 化 素 质
城 镇 化
……..
……..
……..
…….
…….
…….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2.研究任务: • 阐明资源系统的发生、演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 探索资源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平衡机 理 • 揭示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 探索人类活动对资源系统的影响 • 研究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 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科学研究会资源开发 利用之间的应用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循 环 经 济
保 护 资 源 环 境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产生的需要
如何将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向“持续发展”的
战略轨道
如何以新型的流量技术大规模的使用非耗竭资源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的产生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 议。
——提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主
题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开始
2002年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里约+10”会议。 ——世界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二、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利用资源的过程
• 1.人类的由来: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变为草原,致 使古猿下树直立行走。 • 2.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50Ka BP • 特点:将简单加工的资源(石器)当作工具。 • 3.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 特点:利用经过较精致加工的资源当作工具。 • 新石器时代是农业文明的开始。
资源科学
刘希华 资源与化工学院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黑色郁金香
日本蓝月季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美国红枫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日本改良樱花
资源科学
斑 竹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浇灌胡杨林
浸润林草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困扰
气候变暖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资源科学
少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酸 雨 的 危 害
资源科学
循环元素的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
的方式;
生物的生长速度:
生物对物质的吸收速度和物质在食物链中 的运动速度;
有机物分解的速度: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三、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 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 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狭义资源:指自然资源,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 济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效益,以提 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和 自然能量的总和。
♠ 自然资源具有动态特征;
♠ 自然资源具有各种政治属性。
资源科学
资源的属性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资源的空间属性:自然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是 不均匀的;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4.分学科进行自然资源研究的时期 归纳——演绎 科学——格致——格物致知 5.资源科学的形成和蓬勃发展时期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6、人地关系演变与资源科学的产生
• 6.1 人地关系的发展
• 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 作用。“人”指在一定地域、一定生产方式下从 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指与人 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
资源科学 越王勾践剑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 5.铁器时代 • 特点:金属资源的利用 • 铁的的特点:较之青铜熔点较高,冶炼困 难;地壳内铁元素丰度高,易于得到;能 与C参杂制成生铁、熟铁、钢铁等,强度更 高,韧性更好,更加易于锻造。 • 6.工业革命之后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水 口 水 葫 芦
浒 苔 让 山 东 青 岛 海 滩 变 草 原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参考书
• 《资源科学概论》,刘成武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7年) • 《资源科学导论》,史培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年) • 《资源科学导论》,封志明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4年)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 学术期刊《资源科学》。
资源科学 铁剑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乾隆御用“出云”剑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蒸汽机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资源科学
第一章 资源科学发展概述
三、资源科学发展
• 1.概述 西方自然科学的起源——希腊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 政治经济学、美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鲸是哺乳动物。
资源科学产生的可能
关于资源和资源利用的科学资料和知识日益丰富 生态学的发生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系统论、计算机、遥感、地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