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笔记Ⅲ(一次通过全部高手上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本人2017年一次通过一级建造师公路四门考试。本人爱记笔记,将知识点及自己考试练习易错点全部都记录总结下来。现在愿意和大家分享,但是毕竟也是个人成果,望大家支持且给我动力。本人公路实务笔记共计四部分,这是第三部分 隧道篇。还有公路、隧道、其他(包括考试易考图形及一些施工原理如桥缆吊索装、隧道施工工艺原理图等)。本人现挂第三部分,下载量达到45上传第四部分。
只要好好看我的笔记绝对能一次过一建,我还有法律、经济、管理笔记。本人有信心! 希望大家支持,也可留言。
(山岭隧道);软土隧道(水底和城市立交)。
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等。
洞门:防止洞口坍方落石、保持仰坡和边坡稳定。仰坡脚到洞门墙背不小于1.5m ;水沟沟底至衬砌拱顶外围高度不小于1m ;洞门墙顶高出仰坡脚0.5m ;洞门墙设伸缩缝、沉降缝和泄0.5m 。
交叉,但又不宜做立交桥时,通常应设置明洞。
明洞类型:拱式明洞(整体性能好、对地基要求高,可加设仰拱)和棚式明洞(地形条件限制、侧压力较小,外边墙可为墙式;刚架式;柱式;悬臂式);棚式明洞由顶盖和内外边墙组成,
(两侧都有填土);半路(防水、防潮、防围岩风化)。
、直墙式和连拱式。
围岩分类主要考虑:围岩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地下水情况。 在分类指标主要是岩石单轴饱和抗压极限强度b R ,以b R =30MPa 作为软、硬岩的分界指标。
(适用各种隧道);物探法(长、特长隧道,地质雷达、红外等););超前导洞法(平行超前导洞和隧道内超前导洞法);TSP(
VI 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测量;拱顶下沉测量。
测点应距开挖面
(观测、地质罗盘);周边位移;拱顶下沉(水
(水平仪、水准尺、钢尺)。
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所确定测量目的进行编制。(没)
(少用,钻爆法开
)(明挖法、地下连续墙、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水底隧道施工。
新奥法:采用锚杆和喷射砼为主要支护手段。初期支护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再二次衬砌。
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中隔墙法(CD法)(中隔墙为弧形或圆弧形,Ⅴ~Ⅵ级围岩)、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双侧壁导坑
用此方法。
钻眼爆破掘进是一般山岭隧道最常采用的掘进方式。(隧道开挖就是爆破)。掘进速度快,少占作业循环时间。
(
挖断面形状,布置主要是最小抵抗线约为炮眼间距的
(0.1~0.2m)
50%以上孔痕,无明显爆破裂缝;爆破
→辅助眼→周边眼→
早强
地下水丰富、范围有限,地质条件特
)。对浅埋隧道可从地表向隧道区域打辐射状或平行状钻孔注浆;对深埋长隧道,设平行导坑,由平行导坑向正洞钻孔注浆。
((承载能力大、钢拱架(与喷射砼粘结不好,可作
)、格栅(
采用钢纤维喷射砼时,长度为20~25mm,不超过25mm,钢纤维含量1%~3%。
喷射混凝土:干喷(隧道内禁止、回弹严重)、潮喷(粉尘和回弹量少,较多采用)、湿喷、混合喷(喷量大和大断面用)。
干喷和潮喷砼强度可达C20;湿喷和混合喷砼强度可达
(台)。
(拱架架设在墙架立柱上)顺序连续浇筑。纵向分段长度
如人字坡采取水泵抽水;
应达到70%方可压浆。
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时,防排水结构物的断面形状、尺寸、位置和埋设深度应符合
或留核心土
开挖法;围岩完整性较好
(压力式、抽出式、混合式。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巷道
);风墙式通
)。
(机械凿岩必须使用),水风钻分为旁侧供水和中心供水(经过机体中心水针)。
400/230V,动力设备380V110V
220v,一般作业地段照明电器12~36V12~24V
(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1~2循环进尺);
,至少超前1~2
个循环进尺);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注浆段长度30~50m,
);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黄土段降水深3~6m
间距25~35m、
;喷出;突出。
隧道衬砌裂缝防治:(1)
能力;(2)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及时变更设计;(3)
锈、清污处理;(4) 砼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控制水泥用量,合理选用外加剂,降低水灰比;
(5)衬砌背后如有水囊,应对围岩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6) 衬砌施工时应
作用后,生成相应钙盐。
Ca(OH)
2
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穿越断层或破碎带;穿越底层覆
(2)隧道设计考虑不周:选隧道时地质调查不详,未查明可能塌方因素;缺乏隧道地质和水文资料引起施工方案失误;(3)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施工方法和地质条件不适应;喷锚支护不及时;没按规定测量或信息反应不及时;爆破
清渣前支护陷穴口,地表锚杆,
根簇联的可采用同段两个雷管确保起爆;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