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案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旨在让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等较为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气候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难点:气候类型成因的理解,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候分布图、PPT及相关案例资料。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3.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讲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地球上的各种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气候形成的原理,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逐步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2.掌握气候形成的原理。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形成的原理。
2.难点:气候形成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
2.讲授法:讲解气候形成原理。
3.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和气候形成原理的课件。
2.教学案例: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实际案例。
3.教学道具:地球仪等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结合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如: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为什么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地地区?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5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自学过程:1、阅读P57图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__________要素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知识小结: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
(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A、B、C、(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B、C、D、(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表2 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4)读图3.23,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学效检测:1、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2)此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3)此气候类型是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学生在掌握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深入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提高对气候现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标准和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气候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气候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
3.图示教学法:利用图示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4.分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探讨气候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实例和图示,制作PPT。
2.准备气候类型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天气预报节目引入气候话题,提问:“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发气候类型卡片,让学生根据实例和图示,判断所属气候类型。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 教案

《世界的气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高环保意识,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的气候千差万别,热的地方可以在石头上烙大饼,冷的地方呼出的气可以变成冰,干旱的地方近百年享受不到滴水之恩,湿润的地方天天都下雨。
世界上的气候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阅读】课本P62页第一自然段。
【板书】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板书】家乡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阅读】课本P62页“阅读材料”《柯本和他的气候分类法》。
【板书】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3.28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分析,认识某一种气候的分布、特点,并养成一定的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归纳得出:(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主要介绍了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及分布,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气候知识系统认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天气和气候有初步的认识。
但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像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2.运用图像资料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
2.准备气候分布图和各地气候特点的资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方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气候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的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种气候类型的案例资料和图像资料,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气候特点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填写气候类型的特点表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_教学设计_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
读图,发现不同自然景观的区域气候要素的差异,做好学习准备
堂动课活
一、分析气候特征
活动1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活动2.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阅读教材图文及辅助的参考资料,总结热带、温带、寒带气候题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2、能够利用气温降水分布图,分析地区气候特点。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利用资料学会分析地图,了解气候地区差异。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建立世界气候分布的空间概念。
3、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学重点重点:1.气候的地区差异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难点:分析归纳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我县最近的天气怎么样?回忆旧知。
利用生活中的不同现象,来找到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展示投影:生活中不同的场景。
不同的地区,为什么景观相差如此之大?教师点题:同学们刚才所描述的其实是指各地的气候。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读图提问:请同学看课本四幅景观图,说说人们在谈论某地的气候时通常会谈及到哪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图片中的文字描述及回顾前两节的学习内容很快得出结论)教师提醒: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一、气候的地区差异结合前面所学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的特征。
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
那么有哪些类型呢?它们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板书: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做一做:1.请同学们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表1、表2。
表表2(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2.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1)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
(2)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大陆的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3)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气候。
(4)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的西岸温带季风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会描述天气和气候。
2、会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4、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学过程:
1、阅读P57图 3.22,对照每幅景观照片和各位同学对自己地区气候的描述,思考下列问题:
(1)人们描述天气,关注的时间是,常用到 __________要素
人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多长?一般只注意哪两个要素?
(2)讨论谈话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3)请概括一下你对气候的理解?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
(4)结合书本中三位同学对气候的描述,尝试描述郧西地区的气候特点:
(5)根据刚才我们对气候的理解和天气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从关注的时间、要素、和特点等方面作比较)
知识小结: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一定特征,一般变化。
(6)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气候的,哪些是说天气的?
昆明四季如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2、气候的地区差异:(重点)
(1)回顾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A、
B、
C、
(2)回顾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A、
B、
C、
D、
(3)阅读书本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完成表1、表2。
表1 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填在下表中
表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把相应的气候类型填在横线上:
主要分布地区
1、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A 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3)此气候类型是 气候。
2、北回归线自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依次穿越的气候类型有:
气
候,
气候和
气候。
3、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山高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大陆
性气候
6、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温带大陆
性气候
第二课时
1、看57页的3幅景观图,说说A图、B图、C图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地气候的
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
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气候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
知识小结:
_____ ________、和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读P60图3.24:
(1)A地位于带;B位于带。
(2)两地的气温各有何特点? A B
(3)两地降水谁多谁少?
(4)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6、北纬40℃~60℃亚欧大陆的东、中、西部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7、读图3.25,回答下列问题:
(1)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导致A坡和B坡降水差异的因素是。
巩固练习:
一、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气候湿润。
二、1、举出一些实例说说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气候异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何影响?当今世界气候的变化趋势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
人类活动
2、“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下列语句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1)两地都位于(南、北)半球。
(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地。
(3)A地的气候特点是
,。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D.受洋流因素的影响
5、我国东北某地区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这里的气候属()。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6.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三、读图题
1.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洋流因素④地形因素
(3)亚欧大陆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与哪个地点相同()。
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 点
(4)这四个点都位于()。
①热带②北温带③南温带④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