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孟子主旨:通過孟子和齊桓王關於「王道」的對話闡明孟子提倡以仁道統一天下的政治主張。
國君只要具有不忍之心,然後推廣惠及百姓,天下事便可運於掌上。
文中亦充份表現出孟子說服齊桓王的論辯論技巧。
段落大意:一、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
孟子借齊桓王的詢問,引入施行仁政治民,無人能擋。
二、「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的仁術,有「保民而王」的基礎。
三、「王說曰」至最後「王請度之」。
孟子設喻說明「不為」及「不能」的分別,進而鼓勵宣王推恩及百姓,行仁政。
內容分析本文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由開首「齊桓王問曰」至「保民而王,莫之能也」。
這是全文的引子。
孟子一向主張行仁政,反對以武力服人的霸政,但宣王對霸政卻極有興趣,一開始就向孟子請教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蹟。
由於孟子不同意霸道,因此他避開了齊桓王的問題,轉移話題,使宣王難以拒絕,只好抱姑且聽之的態度,提「德如何,則可以王矣?」這種空泛的問題。
孟子趁此機會,立刻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禦」這個中心論點。
由此可見,談話一開始,孟子已掌握了主動權。
孟子引入「王道話題」的方法:(1)避而不答:孟子托辭「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避開齊宣王的問題而不回答。
(2)轉移話題:孟子又巧妙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想談的「王道」上去,婉轉地說:「無以,則王乎?」使宣王難以拒絕。
第二層次:由「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在文中肯定齊桓王可以「保民」,他舉出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推論肯定齊宣王有「不忍」之心,有實行仁政的基礎。
接著又以「百姓皆以為愛也」和「臣固知王之不忍」作對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取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進一步為宣王辯解,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實沒有區別,同樣是「無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為上的矛盾,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釋的困境中。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原文、翻译对照原文:齐桓晋文之事桓公既没,晋人贺姒氏,生子党,母弟晋悼公。
桓公叔带翦楚帅犀首如晋。
齐俘楚归归,齐帅间矢晋,使皐,晋帅叛归怼如。
齐子伯登圉乘入之惠公,其次作治,其叔亦入齐,仕及任事佐乃帅。
惠公薨,齐子东奔晋。
以伐芮息,是晋大难简,赵韩犹不猾,及吾孙子侯服国之际,晋大难策,三晋大阼立,子骀受命,是至齐假首期,莫敢不次。
仲尼行武,闻齐晋之事,门悲遁世塞于国人。
不知异日何后之生,兴兹冀北徼鲁绎,国北宁晋楚斗齐楚。
曾子与孟子曰:“晋之不得力于齐亦蹙。
齐人之不至于东莞亦困。
司寇之政,晋饰其官,鲁不饰其官。
”曰:“庄子家贫,亲授之鼓琴而以为贾市,今人授五侯之师学而以为劒杀,非其德也;授盗贼之道也,贾市之道也。
或之饰面以为场,或之弃之以为污。
是以圣人全法吉。
凡民之所以养其亲也,非重宝财之满廷也,非馈以谷帛也,非居久也。
始自余有一技能以自畜,因市有计幷送之,与通常饭子市舍不迎,使多日不及人也,没有馈贿,无取于人,不几断馈,无所谓道。
故得以閧攻章也。
”曶子换城,仲尼寝之,中行子地死,孔子如之。
何饥之谓饥,曰吴允者。
君子之言:“何若寿者?”曰:“仲尼之谓寿。
”吴人之言:“何骐骥之谓骐?”曰:“季孙之谓骐。
”子曰:“聪明而明讳,不如止。
”译文:《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去世后,晋国贺姒氏生下儿子党,党的母亲是晋悼公的妹妹。
桓公的叔叔带翦楚帅犀首叛投晋国。
齐国俘虏了楚国,并回归。
齐国的将领向晋国射去箭矢,使皐,晋国将领叛投齐国,怼如。
齐国的子伯登进入晋国的惠公之庙,兄弟们一起治理国家。
伯登的叔叔也进入齐国,受到任命并协助伯登统治。
惠公去世后,齐子东奔晋国,并进攻芮息。
这是晋国大难简化之时,赵国和韩国都没有趁机进攻。
及至我孙子当国之际,晋国又遭遇大难。
三晋之诸侯举行大阼立礼,子骀受命为晋国君主。
至此齐国假装臣服,无不顺从。
孔子在外行走,听说了齐国和晋国之事,对门悲感到沮丧遁世,闭门不教国人。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晋文公之事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以下是部分
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桓公问晋文公曰:“楚人役于鄢、郢三年者数十万人矣。
彼其久矣,不可以亡,不可以存。
请与之为寰宇。
”晋文
公许之。
翻译:
齐桓公问晋文公说:“楚国几十万人在鄢、郢做工长达三
年了。
这样久的时间,既不能亡灭,也不能保住。
请我们
把这一整片土地让给他们吧。
”晋文公同意了。
原文:
齐桓公侈出捕五禽,入,见桓子,曰:“天下莫敌桓子之
猷也。
”曰:“臣能教五禽。
”桓子以告戎昭子。
戎昭子
使为弟子之应声。
足以召之,手足皆正。
于是大会五禽,
桓子设人教之,抟与之环者十数人,曰:“谁能令我拜,
宾服之!”群臣莫敢对。
晏于是对曰:“君所赐土田者,
莫有不拜,不敢不拜也。
”桓子骺然然而敬曰:“很好!”
翻译:
齐桓公挥霍浪费地去捕五种禽兽,回来后,见到桓子,说:“天下没有人能敌得过桓子的才智。
”桓子说:“臣能使
五禽做出应对。
”桓子告诉了戎昭子。
戎昭子叫来学生为
五禽做出堪应的声音。
接着他用手召唤,脚步也跟着对齐。
于是召集了许多人,桓子设人教他们,轮流与他们环绕,说:“谁能让我鞠躬致敬,我就奏请效服于他!”群臣都
不敢回答。
晏敢于回答:“君赐予土地的百姓没有一个不
鞠躬致敬的,不敢不鞠躬致敬的。
”桓子感到非常高兴和
敬佩说:“很好!”。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知识要点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知识要点1.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说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2.先秦散文中,使用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独特比喻的是《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章》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谈话。
“以羊易牛”的事例采用比喻的手法。
2.内容顺序:以羊易牛的仁术,不能与不为的区别,反对霸道,仁政的内容。
3.用于反对霸道(称霸必败)的比喻是“缘木求鱼”。
(就好像爬上树去捕鱼一样)成为后世的成语。
4.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内容:①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
②教民:学校教育,孝悌之义。
(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
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
(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论述)6.以“以羊易牛”为例分析孟子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后,即通过“以羊易牛”一事的分析,说明齐宣王有推行仁政之心。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孟子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对话的主动权,时而旁敲侧击,时而单刀直入,时而欲擒故纵,时而咄咄逼人,表现了高超的论辩的技巧。
(简)7.“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典新”“挟泰山以超北海”“缘木求鱼”各自喻义和作用:“明察”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是不为;“挟泰山”说明有的事确实做不到是不能,“缘木”以战争霸道方法统一天下之不可能。
生动形象,令人警醒。
(简或选)。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证论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证论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战国时期先秦齐国散文家齐桓公所著、是一部重要的文字史实书,也是一部重要文学作品,是研究春秋史实、文学及言教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思考齐桓公文之事章的证论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重要的作品。
首先,齐桓公的文字论述显示出他熟练掌握宏观叙事技巧。
其文字由多个特定的框架(称之为“事章”)组成,每一个框架由宏观的
背景描写、详细的叙事、具体的论述内容和明确的结论构成,并且使用不同类型的修辞手法,营造出高度烘托的精神效果。
由此可见,齐桓公在文字论述上非常有技巧,完美地把握住论述的过程和思路,排列出一个严谨清晰的链条,使观众感受到主旨的鲜明、视觉的震撼和思想的启发。
其次,齐桓公分别从道德、法律、外交、教育、宗教等多方面,论述社会、政治以及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这些情况的方法和原则。
并且,以“礼”“义”“忠”“刚”为核心,把具体的
行为规范都贯穿在论述体系中,不仅建立出一套完整合理、清晰明了的价值观,更能帮助读者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促进社会中的良好发展。
最后,齐桓公论述的方式也不乏其他包含其他文学成就的特点。
比如,《事章》里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排比对偶,能够巧妙地提升叙事效果,营造出无穷的细节和色彩,为读者呈现一个连续的动人的文学形象,并引人入胜。
总之,通过全面考察齐桓公《事章》的证论方法,可以发现其中融合了大量的实用、哲学思想,构建出一种丰富而具有指导作用的言教体系,从而赋予《事章》博大精深的文学内涵。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孟子的主要观点
孟子在对话中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仁政 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实 行仁政,而非单纯追求功利和权力。
对读者的建议
深入思考
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孟子提出的观 点和论据,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理
解,形成自己的看法。
实践应用
读者可以将孟子的观点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 系和领导力方面,以更好地理解
和实践孟子的思想。
拓展阅读
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孟子思想的 读者,可以阅读《孟子》的其他 篇章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以获得
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THANKS
感谢观孟子则以“霸道”不可行,劝说齐宣王实行仁政。经 过一番辩论,齐宣王最终被说服,决定尝试推行仁政。孟子感到欣慰,便创作了《齐桓晋 文之事》一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主张。
02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段落一
总结词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孟子则以仁义之道回 应。
详细描述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你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吗?”孟子回答:“ 有,仁义而已矣。仁者爱人,义者知礼。以此修身,则贵为天子,富可敌国。 ”
段落二
总结词
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了如何通过仁义之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来实现。
详细描述
孟子对梁惠王说:“欲贵其身、富其家、治其国、平天下,莫不以仁义为本。仁 者爱人,义者知礼。君行仁义,则天下归之。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仁则失 义,不义则失身。”
目的
旨在提醒统治者关注民生,推行仁 政,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民生凋敝。齐宣王在位期间,虽然表面上国家繁荣昌盛,但实 际上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
齐桓晋文之事的原文
齐桓晋文之事的原文《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一、作品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见。
我为大家预备了《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阅读。
1.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课文原文篇一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2.高一下册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详细内容;2.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王道的治主见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过程:一、#教案# 导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
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作文齐桓晋文之事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作文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从前从前,有一位叫齐桓的人。
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可是却很贫穷。
别的有钱人住在漂亮的房子里,而齐桓却只能住在一间小小的草棚里。
有一天,晋国的国王听说齐桓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就想请他去晋国做老师。
可是国王的大臣们都不同意,因为他们觉得齐桓太穷了,不配做老师。
国王很生气,对大臣们说:"你们怎么这么看不起人呢?虽然齐桓穷,但他很有学问,我们应该珍惜他才对!"于是,国王派人把齐桓接到了晋国。
齐桓来到晋国后,国王让他教书育人。
齐桓教导的学生们都学有所成,成了很有学问的人。
大家都很敬佩齐桓,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有一次,晋国打了一场胜仗。
大将军回来向国王邀功。
可是国王却说:"这个胜利并不是你们赢得的,是齐桓老师的功劳。
要不是他教出那么多有学问的人,我们就赢不了仗。
"大将军听了很不服气,但也没办法反驳。
从此以后,齐桓在晋国受到了很高的礼遇。
国王把他接到宫里居住,给他高高的俸禄。
齐桓也开始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小朋友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会了不要只看人的外表,要看人的内在品质。
齐桓虽然穷,但是他很有学问,最终还是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我们今后也要向齐桓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好孩子!篇2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齐桓晋文之事》的作文。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古代故事呢!很久很久以前,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齐国。
当时齐国的君主是齐桓公。
桓公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君主,他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用现在小朋友们的话来说,就是"超级酷爱学习"!有一天,桓公召集了齐国的大臣们开会。
他说:"我们齐国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文化教育事业还做得不够好。
我想请一些博学多才的大儒来齐国,教导我们的百姓们。
"大臣们都赞同桓公的想法,于是就决定派人去邀请当时最有名的大儒孔子。
过了一段时间,使者们终于找到了孔子,把桓公的口谕转达给了他。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幻灯片1导入新课●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幻灯片3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 2.思想教育目标:孟子的主张●(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 3.能力培养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幻灯片4●重点:●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幻灯片5相关知识补充1、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幻灯片6《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艺术
2012.04周兆梅《齐桓晋文之事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内容是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向宣王阐明行王道、仁政的条件、途径、措施和重要意义,它是孟子散文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能较全面地体现孟子散文的论辩风格。
下面本文将从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外在原因)、内在因素、《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论辩的程序安排等来分析、概括孟子在该篇散文的总体论辩艺术。
一.孟子善于论辩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因素分析(一)诸候谋霸百家争鸣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出生于战国中期。
这是一个诸候列国混战的时代,各诸候都图谋统一天下,故而纷纷变法图强,形成了政治、军事、外交上互相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正如《史记·孟苛列传》云“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于是诸候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激烈的政治斗争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代表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各家学派风起云涌,整个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提出改良主义的主张,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不能不与各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恰如孟子所言“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而当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滕文公》下)所以,孟子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就必须想方设计驳倒论敌而独树一帜。
(二)傲岸梗直聪明机智孟子善于论辩的内在原因:首先在于他傲岸梗直的个性。
他虽是儒家弟子,却从不平静论道,而是随时备战,舌战群敌。
他自己对此都有明确的意识,他说过:“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傲岸自负,可见一斑。
其次,在于他按儒家礼、义行事,坚持理想,决不退让的作风,一身浩然之气,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下)甚至,他对国王之尊也敢于在守礼的范围内顶撞,如他所云“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尽心》下)最后,还得以他自己聪明机智,博学善辩,说话前成竹在胸,论辩时气势逼人。
齐桓晋文之事章(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章(译文)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
’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
’不知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
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
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
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
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
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
《齐桓晋文之事》文章
《齐桓晋文之事》文章《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的对话,涉及到了政治、道德和人性的探讨。
这篇文章反映了孟子对于君主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深刻见解。
文章开头,孟子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引出了“齐桓晋文之事”这一话题。
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称霸天下的,他们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孟子却避而不答,转而问齐宣王是否懂得仁义之道,是否愿意行仁义之政。
孟子认为,齐桓晋文之所以能够称霸天下,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仁义之道,而不是依靠武力和权谋。
接着,孟子深入阐述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
他指出,仁义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如果君主能够行仁义之政,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国家就能够繁荣昌盛。
相反,如果君主不行仁义之道,只顾自己的利益,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
孟子还强调了君主的道德责任。
他认为,君主不仅是国家的统治者,更是人民的楷模和榜样。
君主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君主不注重道德修养,就会导致社会的道德败坏和人心不古。
因此,君主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引导人民行善去恶,维护社会的道德风尚。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制民之产”的主张。
他认为,君主应该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基本权利,使人民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
同时,君主还应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土地制度,使人民能够分享国家的发展成果。
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够信任和支持君主,君主也才能够真正地行仁义之政。
最后,孟子总结了自己的思想,强调了仁义之道对于政治和国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行仁义之政,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君主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只有这样,君主才能够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
《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献,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道德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于仁义之道和人性的深刻见解,以及他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独到思考。
齐桓公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齐桓公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左传》中有一篇名为“齐桓公晋文之事”的篇章,记录了齐桓公和晋文公之间的一段历史事件。
下面是该篇章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晋人惠公之卒也,齐桓公欲发兵取之。
管仲曰:“不可。
晋人将欲成礼而后举丧,不可夺之。
”桓公乃止。
及晋人成礼而举丧,桓公乃发兵击之。
遂败晋师于鞍丘。
晋人请和,约为兄弟。
许之,而晋人不许为己。
晋人重来请之,而又请齐为弟。
齐桓公许之。
于是邹、鲁、薛、卫、郑、曹皆从之,而管仲为之谋。
晋文公问管仲曰:“寡人欲归鲁桓公之女,请以为何礼?”管仲对曰:“以鲁女归之,而自取晋女,为二国之好,民无贰心。
”晋文公乃以鲁女归齐桓公,自取晋女,齐桓公亦以其弟妻之。
译文:晋国的惠公去世后,齐桓公想要动兵取回他们失去的领土。
管仲却向桓公建议:“不可。
晋人将会完成丧礼后才会举行战争,不能打断他们的仪式。
”于是,桓公停止了这一计划。
等到晋人完成了丧礼,举行了仪式后,桓公才动员军队打败了晋国在鞍丘的军队。
晋人请求和平,桓公和晋文公结为兄弟。
桓公同意了,但晋文公却没有对外宣布这个协议。
晋文公再次请求时,还要求齐国成为晋国的弟弟。
齐桓公同意了。
于是,邹、鲁、薛、卫、郑、曹等国都跟着他们的盟友齐国,并由管仲带领策划。
晋文公向管仲问道:“我想将鲁桓公的女儿嫁过来,以此换得鲁国的友谊,你认为应该如何礼遇?”管仲回答:“将鲁公主嫁给他,而自己取晋国的女子,这样两国就会结成好的关系,人民也不会有分裂的心理。
”晋文公便将鲁国的公主嫁给了齐桓公,自己则取了晋国的女子,齐桓公也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晋文公。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资料讲解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齐桓晋文之事幻灯片1导入新课●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幻灯片3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 2.思想教育目标:孟子的主张●(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 3.能力培养目标:研读、鉴赏●(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幻灯片4●重点:●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幻灯片5相关知识补充1、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幻灯片6《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齊宣王說:「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他的想法是齊國雖小,但他亦不至於吝嗇一頭牛,他只是不忍看到牛恐懼的樣子,才以羊換牛。(1.5分)
問:
孟子游說齊宣王行仁政,他鋪排的論點及認為如何才可以達到目標?(8分)
答:
(a)主要論點:
1)
指出齊宣王有不忍之心,可行王道,達到「保民而王」。(1分)
2)
層遞:「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2分)
誇張:「力能舉百鈞而不足舉一羽」、「目能察秋毫而不足見輿薪」。(2分)
類比:「挾泰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類比「不能為」和「不為」。(2分)
(3) 綜觀全文,試分析齊宣王的性格。(8分)
答:
(a)
有野心,想一統天下(想知道桓文之事及如何以王道得天下)。(2分)
(c)
步驟:「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將仁心由近及遠地推廣開去。(3分)
(d)
推行仁政的結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3分)
(5) 試舉出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正反對比手法及說明這種修辭手法的用處。(12分)
答: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2分)
「故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2分)
問:
孟子的游說技巧。(6分)
答:
(a)
因勢利導,轉移話題:孟子知宣王有稱霸天下的企圖,但巧妙地避談齊桓、晉文的爭霸事跡,因勢利導,轉而討論王道仁政。(2分)
(b)
運用類比:孟子以「挾泰山以超北海」和不「為長者折枝」分屬「不能」和「不為」,類比宣王不行王道是「不為」而非「不能」。(2分)
(c)
善用例子:孟子利用不同類型的例證,以加強說服力,如事例:「以羊易牛」;設例:「挾泰山以超北海,為長者折枝」;語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等。(2分)
《齐桓晋文之事章》
①是:这,此。 ②爱:吝啬。 固知:本来就知道。 ③固知 ④然:对,是。 诚有:确实有。 ⑤诚有 褊小:土地狭小。 ⑥褊小 无异:异是动词,奇怪,疑怪的意思。无异就是莫怪的意思。 ⑦无异 ⑧恶:哪里。 ⑨隐:哀痛,可怜。 何择:有什么区别。 ⑩何择
4、(2) 、(2
王笑曰: 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①乎百姓之 谓我爱也。 谓我爱也。”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曰:“无伤②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③ 也。” 他人有心,予忖(cǔn) duó 王说④,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cǔn)度(duó)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之⑤。’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之,于我心有戚戚⑥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注释: 注释:
版本: 版本:
《汉书·艺文志》载有《孟子》是十一篇。 汉书·艺文志》载有《孟子》是十一篇。 现在仅存七篇。 现在仅存七篇。 东汉赵岐注《孟子章句十四卷》 ★东汉赵岐注《孟子章句十四卷》 ★南宋朱熹撰写《孟子集注》 南宋朱熹撰写《孟子集注》 清代焦循编写《孟子正义》 ★清代焦循编写《孟子正义》 现代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 ★现代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及重点总结
孟子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认为君主应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提高个人品德和智慧, 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理念
齐桓公和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他们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当时的 社会制度和政治现实。齐桓公主张以武力征服天下,强调君主的权威和 绝对权力;晋文公则注重文治,强调君主的智慧和策略。
尊重传统
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故事是历史的珍贵 遗产,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这些传统 。这启示现代社会应尊重历史和文化 传统,以保持社会的文化底蕴。
追求和谐
齐桓公和晋文公致力于实现国家内部 的和谐稳定。这启示现代社会应追求 和谐,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实现 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05 结论
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历代统治者和士人
所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孟子的性善论和道德观念对后世 道德伦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形成。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强调个性、 情感和人文关怀,为现代教育的
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04 现代启示
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01
重视民意
齐桓公和晋文公以民意为重,通过赢得民心来巩固政权。这启示现代政
治家应关注民众需求,以民为本,建立良好的民意基础。
02 03
改革创新
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治理国家时注重改革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 国家发展。这启示现代政治家应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
译文:齐桓晋文之事章
译文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我是孔子的学生,从来不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传下来。
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大王一定要我谈,不得已,那我就谈谈用道德的力量征服天下吧?”齐宣王问:“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统一天下呢?”孟子回答:“只要你爱民,这样就能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问:“从哪知道我可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大王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宰了它来祭钟。
’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一样。
’那人问道:‘那么,是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的。
”孟子说:“凭这样的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我当然知道大王您是于心不忍啊。
”齐宣王说:“是的。
的确有这样的百姓啊。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所以就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怪罪老百姓以为大王吝啬。
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大王如果真的怜悯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宰一头牛和一只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啊!我真的不是吝啬钱财小气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的这种不忍心正是仁爱的开始,因为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因此君子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啥心思,我能揣磨到。
’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我只是这样做了,回头再来问问自己,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章开篇,齐宣王向孟子询问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情。
孟子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为由,拒绝直接回答齐宣王的问题,而是转而探讨“保民而王”的可能性。
他认为,只要齐宣王能够施行仁政,就能够称王于天下,而不必通过武力征服。
齐宣王对孟子的观点表示认同,并表示自己有“保民”的意愿。
孟子通过讲述“以羊易牛”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并指出这种不忍之心可以成为推行王道的基础。
他认为,齐宣王可以通过推广这种不忍之心,来实现“保民而王”的目标。
然而,齐宣王对于如何推行王道仍然存在疑虑。
孟子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推理,向齐宣王阐述了推行王道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他指出,推行王道并不难,关键在于齐宣王是否有推行王道的决心和行动。
他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例,说明齐宣王只要有推行王道的决心,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齐宣王对孟子的观点表示认可,并表示自己愿意推行王道。
孟子于是进一步阐述了推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包括“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等。
他认为,只有让人民有足够的财产和良好的教育,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文章的孟子对齐宣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他指出,齐宣王已经有了推行王道的基础和决心,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保民而王”的目标,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阐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推行王道的方法。
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通过生动的比喻、严密的推理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孟子的智慧和口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孟子思想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今恩足以及禽兽(36),而功不至于百姓 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37),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38), 不为也,非不能也。” • (36)“今恩”句以下是孟子的话,省去 “曰”字,表示语气急促。 • (37)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 • (38)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第二个王是动词。
•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9)。以 小易大,彼恶知之(2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21),则牛羊何择焉(22)?” •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 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3)。” • (19)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 • (20)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 (wū):怎,如何。 • (21)隐:哀怜。 • (22)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 • (23)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
起承转合 循渐进
爱与不忍之辩——发端——恻隐之心——起 ↓ ↓ ↓ ↓ 不为不能之辩——推恩——推广善心——承 ↓ ↓ ↓ ↓ 所为所欲之辩——贱霸——霸道危险——转 ↓ ↓ ↓ ↓ 恒产恒心之辩——尊王——王道必胜——合
23
齐桓晋文之事章
• • • • • • 全篇立论的哲学基础:以羊易牛,恻隐之心。 自然流露的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生动形象的例证譬喻:挟山超海,缘木求鱼。 自然形成的篇章结构:发端推恩,贱霸尊王。 至大至刚的强烈气势:浩然之气,铺陈排比。 后发制人的论辩技巧: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43)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 到。 (44)“《诗》云”句:见于《诗经· 大雅· 思齐》,意思 是给妻子作好榜样,推及兄弟,以此德行来治理国家。 刑:同“型”,这里作动词用,指以身作则,为他人示 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家邦:国家。 (45)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总结这三句诗的意思, 就是说把你爱自家人的心,推广到爱他人罢了。 (46)大过:大大超过。 (47)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 (48)度(duó):用尺量。 (49)度(duó):思量,揣度。 (50)抑:选择连词,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 怨:结仇。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42);天下可运于掌(43)。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4)。’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45)。故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 人所以大过人者(46),无他焉,善推其所 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 姓者,独何与?权(47),然后知轻重;度 (48),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 请度之(4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 于诸侯(50),然后快于心与?” •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
• 曰:“邹人与楚人战(61),则王以为孰胜?” • 曰:“楚人胜。” •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 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 集有其一(62);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 哉!盖亦反其本矣(63)!今王发政施仁 (64),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 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 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65),皆 欲赴愬于王(66):其若是,孰能御之?”
• (27)说:同“悦”,高兴。 • (28)“《诗》云”二句:见于《诗经· 小雅· 巧 言》,意思是他人有心思,我能推测它。忖 (cǔn)度(duó):揣测。 • (29)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你这样 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 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 (30)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
(67)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进:前进。于: 在。是:这。 (68)敏:聪慧。 (68)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 守分之心。 (69)放辟邪侈:“放”和“侈”同义,都是纵逸放荡 的意思。“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 (70)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 动词。 (71)制:规定。 (72)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 (73)乐岁:丰收的年头。 终:一年。 (74)凶年:饥荒的年头。 (75)驱:督促,驱使。之:往,到。善,做好事。 (76)轻:容易。
•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王笑而不言。 •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51)?轻暖不足于体 与(5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 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53)?王之诸臣, 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 曰:“否,吾不为是也。” • (51)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 • (52)岂:难道。 • (53)然:这样。则:那么。 • (52)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 • (53)便嬖(piánbì ):国王宠爱的近侍。
(61)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 楚:南方的大国。 (62)集:凑集。这句说,齐国土地合起来约 有一千个平方里。 (63)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 反其本:回到根本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 来。 反通返。 (64)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推行仁政。 (65)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愿意 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66)涂:通“途”。
孟子选读 齐桓晋文之事章
齐桓晋文之事(1) 齐宣王问曰(2):“齐桓、晋文之事(3), 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4),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乎(5)?”
(1)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2)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342年至前324年在 位。 (3)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 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 故以此问孟子。 (4)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 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 (5)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àng):用 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39),何以 异?” •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40),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41),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 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39)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 异:区别。 • (40)挟(xié):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 过。北海:渤海。 • (41)枝: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长者按摩 肢体。一说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说替长者攀 摘树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
(77)赡(shàn):足,及。 (78)奚:何。暇:空闲时间。 (79)盍:何不。 (80)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 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 多。 (81)衣:穿。帛:丝织品。 (82)豚(tún):小猪。彘(zhì ):大猪。 (83)百亩之田:传说古代实行井田制,每个男丁可以 分到土地一百亩。 (84)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áng)序:古代学 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 (85)申:反复教导。 (86)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 (87)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 者对举
• 曰:“有复于王者曰(31):‘吾力足以 举百钧(32),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 察秋毫之末(33),而不见舆薪(34)。’ 则王许之乎(35)?” • 曰:“否!” • (31)复:报告。 • (32)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 (33)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 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 • (34)舆薪:一车薪柴。 • (35)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 赞同。
• 曰:“无伤也(24),是乃仁术也(25)! 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 子远庖厨(26)也。” • (24)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 什么关系。 • (25)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 • (26)庖厨:厨房。
• 王说曰(27):“《诗》云:‘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28)。’夫子之谓也(29)。夫 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 于我心有戚戚焉(30)。此心之所以合于王 者何也?”
•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 (54),朝秦、楚(55),莅中国(56), 而抚四夷也(5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犹缘木而求鱼也(58)。” • 王曰:“若是其甚与(59)?” • 曰:“殆有甚焉(60)。缘木求鱼,虽不得 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 而为之,后必有灾。” • 曰:“可得闻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6)。”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6)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御:抵御,阻挡。
曰:“臣闻之胡龁曰(7):‘王坐于堂上,有 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8)?”对曰:“将以衅钟(9)。”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 地(11)。”对曰:“然则废衅钟与(12)?”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13)。”’不识 有诸(14)?”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15)。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16),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17)。齐国虽褊小 (18),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 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4)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 (15)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àng):足够 用来王天下。 (16)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 (17)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 百姓。诚:的确,确实。 (18)褊(biǎn)小:土地狭小。
•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 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 惟救死而恐不赡(77),奚暇治礼义哉 (78)!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79)! 五亩之宅(80),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81);鸡豚狗彘之畜(82),无 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83),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谨庠序之教(84),申之以孝悌之义 (8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6)。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87),然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