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培优(含解析)之陆地和海洋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及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当地时间2017年6月12日,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图1为巴拿马共和国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巴拿马共和国地跨()A. 亚洲和欧洲B. 亚洲和非洲C. 北美洲和南美洲D. 大洋洲和北美洲(2)宣布两国建交这一天,最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答案】(1)C(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巴拿马跨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穿过巴拿马中部,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故选C。

(2)根据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6月12日最接近夏至日。

故选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2)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2.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

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A.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C.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D.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答案】 C【解析】【分析】解:阿尔卑斯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故答案为:C【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一带一路”中“一路”是指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海域。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④附近,没有板块边界穿过的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位于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附近的是()A.南极地区B.巴西C.澳大利亚D.中东地区【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处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②处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③处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④处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没有板块边界穿过的是②附近。

(2)从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和海域来看,南极地区、巴西、澳大利亚都不在此路线上。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

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将于2018年6月在荷兰海牙收官,船队将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

读“环球帆船赛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本次环球帆船赛依次途经的大洋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2)关于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的叙述()A.在低纬度地区停1次B.经热带地区3次C.跨越北回归线2次D.跨越南极圈1次【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本次环球帆船赛从从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最终到达荷兰海牙。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含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随着全球变暖和冰川变暖,北冰洋沿岸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可以通航。

下图示意一轮船从诺姆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诺姆港临近的地理分界线是()A. 北冰洋和大西洋B. 欧洲和北美洲C. 亚洲和欧洲D. 亚洲和北美洲(2)该轮船执行航行任务的时间应选择在()A. 1-2月B. 4-5月C. 8-9月D. 11-12月(3)北冰洋沿岸通航期间,轮船可能遇到的最大危险来自()A. 暴风雪B. 冰山C. 严寒D. 巨浪【答案】(1)D(2)C(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诺姆港位于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2)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

5、6月和9、10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为暖月。

(3)由于气候严寒,北冰洋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的漂移、断裂、融化。

在北冰洋周围的各边缘海,有数不清的冰山,成为北冰洋沿岸航行的最大危险的障碍。

故答案为:(1)D;(2)C;(3)B。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主要的海峡、北极地区的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北极地区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

2.世界大陆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等六块大陆。

下图是“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面积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B. ②大陆全部位于温带C. ③是被称为“高原大陆”的非洲大陆D. ④大陆全位于北半球【答案】 A【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各大陆的平均高度和面积大小,①是面积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②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③是北美洲大陆,④大陆是有“高原大陆”称号的非洲大陆,跨了南北半球,故选A。

【点评】大陆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与岛屿相对且有别于“洲”。

初中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知识点

初中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全在东半球)。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

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亚欧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两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两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两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两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初中地理培优(含解析)之陆地和海洋含详细答案

初中地理培优(含解析)之陆地和海洋含详细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2018年7月,某考察团从上图中M地出发,按图示路线不跨越任何大洋到达N地,下图是他们沿途考察的四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考察团所经地区()A.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通过亚欧洲界地中海C. 跨越三大洲、连接两大洋D. 横穿西亚的石油海湾(2)考察团所经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对应正确的是()A.比尔马一④B.上海一②C.拉萨一①D.亚历山大一③(3)考察团沿此线考察过程中()A.到比尔马附近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B.到亚历山大附近看到载歌载舞的黑人兄弟C.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D.到上海附近看到大面积落叶阔叶林【答案】(1)A(2)B(3)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题意可知考察团所经地区所跨的经度为12°W-120°E,纬度7°N-29°N,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A正确;没有通过地中海,故B错;跨越亚欧两大洲、没有连接两大洋,故C错;没有横穿西亚的石油海湾,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A。

(2)读图可知,比尔马位于非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亚历山大属于地中海气候;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属于高山高原气候;④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比尔马位于非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会遭遇暴风雨天气,故A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D错;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故C正确·;亚历山大属于地中海气候,属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白种人,故B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点评】(1)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最新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B. 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C. 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D.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答案】 C【解析】【分析】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没有穿过欧洲。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学生还应记住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口诀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 2018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奠基。

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2)南极科考站建设一般选择在1-2月份进行,因为期间()A. 食物充足B. 水源丰富C. 对环境破坏小D. 气温高、白昼长(3)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A. 便于开采地下矿产B. 捕获更多的极地动物C. 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D. 为向南极大陆移民做准备【答案】(1)A(2)D(3)C【解析】【分析】(1)南极洲周围相临的海洋有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读图可知,罗斯海站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故选A。

(2)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寒带,1-2月是南极洲的极昼时期,同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对开展工作是最有利的时间。

故选D。

(3)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所以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专题练习(含答案)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A. 亚洲、北冰洋B. 大洋洲、北冰洋C. 亚洲、太平洋D. 非洲、太平洋【答案】 C【解析】【分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面积约18000万平方千米,比世界上所有陆地面积还要大。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上共有7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共有4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读世界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经线、纬线描述正确的是()A. 圆圈表示纬线B. 所有经线不等长C. 指向北极点的直线表示纬线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2)点A的经纬度位置是()A. 60°N,90°EB. 60°S,90°WC. 60°N,90°WD. 60°S,90°E (3)沿地球自转方向,40°纬线依次穿过()A. 亚洲欧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B. 欧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亚洲C. 北美洲太平洋亚洲欧洲大西洋D. 欧洲亚洲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4)下列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 有“白色荒漠”之称B.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 海洋环境没有受到污染D. 资源匮乏,无科考价值【答案】(1)A(2)A(3)D(4)B【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圆圈表示纬线,故A正确;所有经线等长,故B错误;图中指向北极点的线表示经线,故C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D错误;故选A。

(2)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点A的经纬度位置是60°N,90°E。

世界地理之海洋与陆地有哪些

世界地理之海洋与陆地有哪些

世界地理之海洋与陆地有哪些在外太空中看地球,它就是一颗蓝星,蓝,源自于海洋,加上缭绕的云烟与广袤的土地,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地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地理之海洋与陆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洲,大洋大陆:指地球表面面积广大的大陆块;半岛:指陆地延伸进海洋的部分;岛屿:指与大陆分离,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洋:面积广大且包围大陆的水系;大洲:大陆主体部分及及其周围岛屿的合成,根据地理条件人为划分的区域;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1、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陆半球不是北半球,水半球也不是南半球。

3、陆地有大洲(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大陆、岛屿、半岛,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世界有七个大洲,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七大洲大小顺序是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洲、大洋。

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是亚洲。

5、世界有四个大洋,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跨经度最大是北冰洋。

6、各大洲分界。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7、七大洲的半球分布半球主要分布的大洲东半球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北半球亚、欧、非、北美洲各大洲的分界线:1.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亚北美:白令海峡;3.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4.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面积比较:1.太平洋:18000平方千米2.大西洋:9300平方千米3.印度洋:7500平方千米4.北冰洋:1300平方千米世界地理之最: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米2.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国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3.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500万平方千米4.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5.流量最大的河流:亚巴逊河(南美洲)入海流量每秒11万立方米,占全球入海流量的1/56.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南美洲)700万立方千米7.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37千克/立方米8.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加拿大边界)8.24万平方千米9.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欧洲)37.1万平方千米10.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1620米11.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979米12.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洲)560万平方千米13.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777万平方千米14.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亚洲)300万平方千米15.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西部)-392米初中地理知识点:海陆的变迁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 2017年3月我市长岛县北部海域发生多次地震,相关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相关资料可以用来()A.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B.估量长岛地震对海洋捕捞业造成的损失C.揭示长岛地震造成的海平面升降情况D.明确该段时间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2)以下是同学们对这些地震的看法,其中比较合理的是()A.地震是岛屿分布不均引发的B.地震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有关C.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相对集中D.地震震级大小与发生的日期有关【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图中的数据列举了长岛3月发生地震的日期和级别,可以研究这一段时间内,长岛地震发生的位置、日期和级别。

由于时间仅集中在3月内,因此无法研究长岛地震发生的历史规律与原因;地震仅列举了日期和级别,因此无法估量长岛地震造成的捕捞业损失和海平面升降。

(2)从资料可以看出,地震集中在长岛附近,地震发生地点分布相对集中。

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地壳活跃程度有关,与岛屿分布无.关,地震震级也与日期无关。

长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远离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所以与这两个板块碰撞无关。

【点评】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世界上两大著名火山地震带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当活跃。

2.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大洲都为发达国家B.②大洲落后主要在于其资源贫乏C.③大洲内河航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D.④大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2)四大洲中气候复杂多样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2)D【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

北美洲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其中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非洲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之称;欧洲内河水运发达,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得,①是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欧洲,④是亚洲,其中北美洲和亚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气候复杂多样。

【点评】(1)欧洲西部虽然较长的河流不多,但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形成了便利的内河航运网,内河航运发达。

自然原因:欧洲西部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地形以平原为主,使河流流速小,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本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终年通航。

社会经济原因:本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众多,人流与物流量大。

(2)由于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导致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11种,亚洲就有9种,除了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外,其他的气候类型都有。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

3.下图中的甲、乙两国,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 甲、乙两国的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乙国位于非洲,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故B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行山间高原,虽纬度低,但海拔高,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故C正确;乙国不在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即赤道附近地区,该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以及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4.地理课上,同学们讨论海陆变迁的问题,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A. 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B. 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C.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D. 喜马拉雅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答案】 B【解析】【分析】解: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

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5.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不仅注重防灾教育,进行灾害应急演练,日本家庭还备有地震应急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B. 日本山地多C. 日本地处喜马拉雅地震带D. 日本是个岛国(2)下列物品不可能出现在地震应急包中的是()A. 简易急救包B. 化妆品C. 瓶装水和食品D. 求救哨和手电筒(3)日本人下列生活习惯与地震灾害频发相关的是()A. 住轻质木板房B. 穿和服C. 吃寿司D. 优先乘坐公交出行【答案】(1)A(2)B(3)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日本多震原因及应对措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故其多火山地震。

(2)化妆品不是地震应急物品,简易急救包、瓶装水和食品、求救哨和手电筒都是地震应急物品,故选B。

(3)住轻质木板房,可以减轻地震造成的房屋倾倒造成的二次伤害,适应了地震灾害频发的特点。

故答案为:(1)A;(2)B;(3)A。

【点评】(1)该小题考查日本多地震的原因,难度小,需结合世界上地震带的分布及日本的位置特征去解答。

(2)该小题考查地震的急救措施,是基础考点,难度不大,牢记解答即可。

(3)该小题考查地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难度不大,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解答即可。

6.(临沂)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图5)”,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B. 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C. 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D. 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答案】 C【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7.(昆明)如图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A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B. B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 C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D. D海域缩小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答案】B【解析】【分析】A、A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故A不符合题意;B、 B马来群岛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故B符合题意;C、 C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C不符合题意;D、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8.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 C【解析】【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读图可知,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③是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④是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不是洲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大洲之间多以海峡、运河或海域作为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9.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最大地震是8月19日在斐济群岛地区发生的8.1级地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 现在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够精准预测C. 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D. 地震发生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2)据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是()A. 亚洲太平洋B. 大洋洲印度洋C. 亚洲印度洋D. 大洋洲太平洋【答案】(1)A【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A正确;现在科技水平虽然很高,但地震也不能够精准预测,只能是大概的预测,故B错;地震和火山是地球的(内力作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的运动有关,故C错;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更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D 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是大洋洲,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ABC不符合题意,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当地震发生时,要学会自救。

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