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转移癌
貌似肝囊肿实为转移癌
龙源期刊网
貌似肝囊肿实为转移癌
作者:章必成
来源:《家庭医学》2014年第04期
肝囊肿与肝转移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是,肖女士的病情为什么不仅逃过了放射科医生的眼睛,而且让肿瘤内科医生最早的判断失误,差点儿做了错误治疗呢?
肝转移癌一般表现为实质性病灶,中间多伴有坏死,在增强CT上表现为病灶周边强化、中间密度较低,看上去像一个牛的眼睛(称为“牛眼征”)。
但是有少数肝转移癌由于肿瘤出现大量的自发性液化坏死、肿瘤自身分泌囊液或肿瘤内部广泛出血等原因,整个病灶单纯表现为囊性,可类似于肝囊肿或脓肿表现,即为囊性转移癌。
这种独特的转移表现通常见于胃癌、卵巢癌和鼻咽癌等。
肝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疾病,而肝囊性转移癌比较少见,基层医生见得不多,所以极易误诊为肝囊肿。
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仔细追问患者病史。
肝囊肿通常是与生俱来的,生长缓慢;囊性转移癌一般有恶性肿瘤病史,且在短时间内生长迅速。
两者的增强CT表现也有所不同。
囊性转移癌囊壁较厚,部分可见壁结节,囊壁及壁结节均于动脉期明显强化;而肝囊肿的壁极薄,一般观察不到且不强化。
肝囊肿和肝囊性转移癌在治疗上有本质不同。
肝囊肿是良性病变,较小的肝囊肿通常无需处理,较大的病灶可以行穿刺抽液并灌注无水酒精;而肝囊性转移癌则提示病情进展,原先的治疗已经无效,应更换治疗方案。
直肠癌肝转移的化疗方案
3.个体化剂量调整:根据患者体重、年龄、肝功能等因素,合理调整化疗药物剂量。
4.疗效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5.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肝治疗等,提高患者耐受性。
三、化疗方案
1.化疗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选用以下药物组合:
(1)氟尿嘧啶(5-FU)
3.肝功能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五、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摄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2.保肝治疗: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给予保肝药物治疗。
3.心理支持: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六、总结
本化疗方案针对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遵循合法合规原则,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联合化疗、个体化剂量调整、疗效监测及支持治疗等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CF 200mg/m²静脉滴注,第1、2周;
CPT-11 180mg/m²静脉滴注,第1周;
14天为一个周期。
3.剂量调整:根据患者体重、年龄、肝功能等因素,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四、疗效评估及监测
1.疗效评估:每两个周期进行一次疗效评估,根据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指标判断疗效。
2.不良反应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2)亚叶酸钙(CF)
(3)奥沙利铂(OXA)
(4)伊立替康(CPT-11)
2.化疗方案:
(1)FOLFOX方案:
5-FU 400mg/m²静脉滴注,第1、2周;
CF 200mg/m²静脉滴注,第1、2周;
OXA 85mg/m²静脉滴注,第1周;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系由全身各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形成。
由于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血流量异常丰富,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大都可转移至肝脏。
在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的区域,如北美和西北欧等地,继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原发性肝癌的13~64 倍,中国二者较为接近。
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当原发癌灶比较隐匿时亚临床期继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继发性肝癌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痊愈或延长生命的明显疗效,故对继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因无肝硬化,常较后者发展缓慢,症状也较轻。
早期主要为原发灶的症状,肝脏本身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
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增大,肝脏的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如肝区痛、闷胀不适、乏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肿块等。
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
也有少数患者(主要是来源于胃肠、胰腺等)肝转移癌症状明显,而原发病灶隐匿不显。
恶性肿瘤可以向周围组织直接浸润,或侵入淋巴管、血管及体腔,之后癌细胞随淋巴液、血液及各种腔道转移至远处。
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及机体免疫状态。
癌细胞具有阿米巴样活动能力,能自主地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运动;癌细胞之间黏着力下降使其具有易脱落倾向,增加了转移的机会;癌细胞高表达某些整合素可能赋予癌细胞迁移的动力,使其易于穿透基底膜;机体某些黏附分子(adhesive molecule)有助于癌细胞在转移脏器中的滞留;癌细胞表面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高也有利于其浸润和转移。
由于荷瘤宿主大多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转移的癌细胞,一旦癌细胞在远处脏器停留,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使癌细胞自主性无限制生长。
癌细胞的这种恶性生物学特性与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如DNA 倍体或干系水平有一定关系,异倍体的癌细胞较二倍体的癌细胞更易发生转移。
肝脏转移肿瘤
肝脏转移肿瘤肝脏转移肿瘤是指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到肝脏内形成新的肿瘤。
由于肝脏是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也是过滤器和解毒器,所以它容易受到其他器官的转移。
本文将探讨肝脏转移肿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一、病因肝脏转移肿瘤的主要病因是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转移。
常见的原发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肝脏转移肿瘤通常发生在癌症晚期,当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时,其中一部分会进入肝脏,并在肝脏内形成新的肿瘤。
二、症状肝脏转移肿瘤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在癌细胞扩散到肝脏的晚期才会出现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黄疸和腹水等。
肝脏转移肿瘤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肝功能障碍、肝功能不全和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三、诊断肝脏转移肿瘤的诊断通常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肝功能指标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病史询问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疾病进展情况。
体格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肿块、肝大和腹水等体征。
肝功能指标检查可以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扫描、MRI和PET扫描等,可以确定肝脏转移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四、治疗肝脏转移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通常通过切除肝脏转移肿瘤来控制病情。
化疗是一种通过药物治疗来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依托腺苷和卡培他滨等。
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靶点来治疗肝脏转移肿瘤的方法,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索拉非尼、阿帕替尼等。
总结起来,肝脏转移肿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癌症,并且在晚期容易出现症状。
因此,如果出现肝脏区域的疼痛、乏力和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通过手术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肝脏转移肿瘤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转移性肝癌是什么
转移性肝癌是什么医学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至肝脏。
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及机体免疫状态。
转移至肝脏的途径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路和直接浸润四大类。
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各个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
中国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比较接近。
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
转移性肝癌大多是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
转移性肝癌在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晚期其症状和体征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因无肝硬化,常较后者发展缓慢,症状也较轻。
早期主要为原发灶的症状,肝脏本身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
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增大,肝脏的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如肝区痛、闷胀不适、乏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肿块等。
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
也有少数患者,他们主要是来源于胃肠、胰腺等的转移性肝癌症状明显,而原发病灶隐匿不显。
转移性肝癌患者一旦发现肝癌有转移症状,要及时重视起来,要避免病情继续恶化,危害自己的生命健康。
转移性肝癌的出现,表示着肝癌病情的恶化,患者要及时做好防护和加强治疗措施。
①肝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症状:发展慢,病程长,临床表现轻、超多为强回声光团,内有网状结构、彩超检查并不显示丰富的彩色血流,少见动脉频谱、CT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填充,周边向中心蔓延,延迟相像仍为高密度、肝血池扫描阳性。
②肝脓肿转移症状:有肝外尤其是胆道感染病史,常有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常增高、B超可表现低回声占位,有时可见液平、CT可见低密度占位,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现象、必要时行肝穿刺检查,有时可抽得脓液。
③原发性肝癌转移症状:多有肝病背景,乙肝或丙肝标记物常阳性、常伴肝癌,血AFP常明显升高、B超常显示实质不均质光团,部分伴有晕圈、彩超常显示丰富的血流,可测及动脉频谱,阻力指数常大于0.60、CT增强扫描的动脉相常显示增强效应,但静脉相增强效应减弱,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门静脉癌栓几乎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征性征象。
转移性肝癌还能作外科治疗吗?
对 于 大 多 数 肿瘤 来 说 , 肝 转
据病 人术 中的肿瘤分期、术后的
疗 方 案可 能就 完全 不 一样 了 。
结 、直 肠癌 肝 转 移 如果 能 够
风 险 则大 。
结 、直 肠癌 患 者 术后 发 生肝 转移 ,什 么情 况适 合手 术切 除 ?
疗 效 。肝 脏 是 常 见 的肿 瘤 转 移 的 的机 制 目前还 不完 全明确 。
如何及 早发现 肝 转移病 灶?
肺、脑 等转移 ,尤其是伴 有腰背
骨 骼 疼 痛 、胸 部 不 适 、咳 嗽 等 症
器官,以下将 讨论一些转移性肝
癌的外 科治 疗桕关 的问题 。
肿瘤 为什 么容 易发 生肝 转 移?
切 除 率 。 到 目前 为 止 ,手 术 切 除 是 治疗 结 、直 肠 癌 肝 转 移 最 有效 的手段 。一般 来 说 ,肝 功能 良好 , 肿 瘤 单 发 或 者 不 超 过 3个 ,预 计 切 除 后 剩 余 肝 脏 能 代 偿 , 这 样 的
情 况 就 适 合 切 除 治疗 。 当 然 术 前
发 率 高 ,这 与 消 融 治 疗 的 范 罔 比 较 局 限 有 关 。 局 部 治 疗 还 可 以 与
还 需 详 细 评 估 ,最 终 南肝 脏 外 科
休 息 3 4周后才能 手术 。这些 化 手 术 切 除 相 联 合 , 手 术 切 除 比 较 ~
医师 、肿瘤 科医师共 同制定治 疗
致 ,但 总体还是 认为手术切 除前
后 辅 助 化 疗 效 果 更 好 。还 有 些 不 能 切 除 的 患者 经 化 疗 后 ,肿 瘤 缩 小 后 获 得 了 完 整 切 除 的机 会 。 目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发生肝转移还能治吗,治疗方法直肠癌发生肝转移是直肠癌晚期的表现之一,治疗难度较大。
但如果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仍有治疗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营养支持、减轻疼痛、心理疏导等方面。
一、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肝转移比较单发而且结节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对于局限于肝脏的转移效果较好,可以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时间。
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2.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的放疗。
放疗主要是利用辐射破坏癌细胞的生长,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放疗可以联合化疗并使用,但这种方法对于治疗晚期癌症效果较差。
3.化疗化疗是以药物为主要手段进行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肝脏的肿瘤内或肝动脉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同时又能够保持治疗的疗效。
介入治疗一般需要经过专家评估之后才能选择。
二、注意事项1. 营养支持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可以采用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输液等方式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以防止体重过度增加。
2. 心理疏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很多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朋友、家人、医生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3. 减轻疼痛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疼痛,如肝脏内的钝痛、神经痛等。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同时定期进行疼痛评估,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4. 健康生活方式治疗期间需要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并改善治疗效果。
5. 定期随访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以及时了解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治疗的延误。
癌转移肝后治疗方案
摘要:癌症转移至肝脏是一种常见的晚期癌症表现,预后较差。
本文将探讨癌转移至肝脏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癌转移至肝脏的诊断1. 历史与症状:患者可能存在原发肿瘤的症状,如咳嗽、疼痛、体重减轻等。
肝脏转移可能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
2. 体格检查:肝脏转移可能导致肝脏增大、肝区压痛等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4.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可明确肝脏转移的存在、大小、数目及位置。
5. 组织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癌转移至肝脏的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治疗肝脏转移癌的重要手段,可选用多种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的信号通路,如EGFR、VEGF、HER2等。
常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能力。
常用药物有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
2. 手术治疗(1)肝脏切除术:对于肝脏转移癌数目较少、单发或局限性转移,且患者身体状况较好者,可行肝脏切除术。
(2)肝脏移植:对于原发肿瘤已得到控制,肝脏转移癌数目较少,且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行肝脏移植。
3. 放疗(1)局部放疗:对于肝脏转移癌局部疼痛、出血等并发症,可行局部放疗。
(2)全身放疗:对于全身多发转移,可行全身放疗,以缓解症状。
4. 靶向治疗(1)血管栓塞治疗:通过栓塞肿瘤供血血管,阻断肿瘤血供,达到治疗目的。
(2)射频消融治疗: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5. 免疫治疗(1)细胞因子治疗:如干扰素α、γ-干扰素等。
(2)过继免疫治疗:如DC疫苗、CAR-T细胞治疗等。
6. 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辨证施治,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res-base-肝胆外科-转移性肝癌
【疾病名】转移性肝癌【英文名】metastatic hepatic carcinoma【别名】secondary liver carcinoma;继发性肝癌;metastatic liver cancer;肝脏转移性癌【ICD号】C78.7【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1.病因研究进展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诊断研究进展】1.辅助诊断检查进展(1)实验室检查进展:(2)特殊检查进展:转移性肝癌早期常无临床症状,需行影像学检查方能发现。
螺旋CT在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脏肿瘤的诊断中起着主导地位,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能达到95%左右,是公认的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较好的影像学手段,但是,螺旋CT具有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射线量大不宜多次复查等缺点,不利于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
随着B超设备和技术的发展,B超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B超对直径1~3cm肝内局灶性病变均能良好显示,对1.5cm以上的肝脏病灶检出率可达100%。
在原发性肝癌诊断方面,B超的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92.0%,特别是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有独到价值,其癌栓检出率明显高于CT和肝动脉造影。
B超检查无创、经济、使用灵活方便,特别是对高危人群中的肝癌的普查、筛选有着重要作用。
研究认为,B超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于B 超在诊断转移性肝癌方面价值的初步研究显示:B超可以较好地探测转移性肝癌病灶,胃平滑肌肉瘤、乙状结肠和睾丸癌肝转移还有“壁厚型空心征”、“双环空心征”及“囊性实心征”等特异性诊断标志。
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常合并有静脉癌栓,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的发现对于肝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能在短期内检测到新生的门静脉癌栓或下腔静脉癌栓预示患者预后较差。
因癌栓与门静脉内血液界面声阻差大,所以B超能清晰显示门静脉内癌栓情况。
何冰玲等研究显示:B超对门静脉癌栓的检出率达85.3%,其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55.6%)和肝动脉造影(42.4%)。
肝转移癌
本例相当多的朋友考虑肝脓肿,也有人考虑胆管癌,少数朋友也考虑到转移瘤。
这说明肝脓肿、胆管癌(或肝癌)以及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的确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我们就再来探讨一下肝转移瘤的问题。
肝脏是各种恶性肿瘤易发生转移的脏器,为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淋巴腺转移癌,占第二位。
肝转移癌的来源途径1、血行性转移,可经门静脉性及经动脉性转移。
2、近脏器直接浸润。
3、经腹膜种植,其中主要为血行性转移。
原发癌主要为消化系肿瘤、乳腺癌、肺癌等,其中来自胃、胰腺、结肠等门静脉系脏器者约占半数。
另外,肾、肾上腺肿瘤也可经肝静脉产生逆行性肝转移。
需要指自的是,经动脉性肝转移与经门静脉性肝转移其治疗方针及预后有很大不同。
动脉性肝转移时,其肝以外之多已有转移癌存在(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而门静脉性肝转移时,肝转移癌可能为唯一脏器转移(如大肠癌等)。
可分为多发性结节型、结节相互融合成块状之块状型及境界不清楚的弥漫型,因而其病灶小者仅数mm,大者达10cm以上;单发或多发,局限或散在不一。
肿瘤内部产生钙化并不少见,主要见于消化管肿瘤之转移。
临床兼有原发癌症状及转移癌本身引起症状,一般先有原发癌症状,晚期才出现转移癌症状。
少数患者原发癌症状不明显,而以转移癌症状为主诉。
早期无特异症状,有乏力、消瘦、肝区痛,继而为肝大、黄疸、腹水、发热等,血ALP、LDH、GPT升高。
此外,CEA高值有一定意义。
CT表现肝转移癌CT表现因原发癌及病理组织类型不同而异。
一般平扫时,显示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低密度肿瘤结节,也可为单发结节。
多在低密度病变内存在更低密度区域,从而显示为同心圆状或等高线状双重轮廓为其特征。
据统计,这种表现约占45%左右,也有报告占72%。
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境界清楚,于边缘部分可见增强而密度升高,看上去类似肿瘤缩小。
类似环状增强征象于1cm大小转移癌即可出现。
动态增强扫描时,因转移癌不同,可归纳为如下表现:1、肿瘤边缘呈一过性增强。
肝癌转移能活多久
肝癌转移能活多久肝癌在确诊时多为晚期,而晚期通常会出现转移病灶,大部分的患者和家属都会关心,肝癌转移还能活多久?肝癌转移并不代表无药可医,能活多久与多种因素有关系,其中治疗方法是重中之重。
肝癌转移的主要途径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
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
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
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4、直接浸润:肝癌一般较少发生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但偶尔也可直接蔓延、浸润至邻近组织器官,如膈、胃、结肠、网膜等。
CLS生物免疫治疗,延长生存时间5年以上肝癌转移患者通常已经不适宜手术,生理指标不能达到要求。
而放疗是局部治疗,并不适用于晚期出现转移的患者,因为此时患者的全身都存在癌细胞,需要配合全身治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太大,破坏患者的免疫功能,会出现脱发、肿胀、呕吐等副作用,过度治疗往往适得其反。
而近些年巨剑星期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就弥补了传统疗法的不足,安全绿色无副作用,全身彻底清除癌细胞,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可提高1倍。
CLS细胞生物治疗技术是通过提取人体抗击肿瘤的多种关键免疫细胞(CIK细胞、DC细胞),通过体外培养、激活、诱导、增殖,回输到患者体内,从根本上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生长环境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增值,达到杀灭肿瘤和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的治疗方法。
肝癌转移患者可以活多久与患者的心态关系很大,积极乐观的治疗非常重要,选择化疗等治疗方法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对患者的身心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立体定向放疗如何治疗肝转移癌
肝转移癌,是指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液流到肝脏形成的肝内转移灶。
肝转移癌是一种常见的晚期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它利用高精度的定位和定向系统,将高剂量的射线集中照射到肿瘤上,而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立体定向放疗如何治疗肝转移癌立体定向放疗可以作为肝转移癌的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适用于以下情况:1.肝转移灶数量较少,一般不超过5个。
2.肝转移灶直径较小,一般不超过5厘米。
3.肝转移灶位置较隔离,不紧邻大血管或重要器官。
4.肝功能较好,没有严重的肝硬化或肝衰竭。
5.不能接受或拒绝接受手术切除或其他消融治疗的患者。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的步骤如下:1.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肝转移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分布。
2.根据影像学资料,医生和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一个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射线的来源、方向、剂量和时间。
3.在治疗时,患者需要平躺在特殊的治疗床上,身体被固定住,以防止呼吸或其他运动造成的误差。
4.治疗机会自动调整射线的角度和强度,将射线精确地对准肝转移灶,同时避开正常组织。
5.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看到或听到射线,只需保持安静和放松。
6.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立即离开,不需要住院或休息,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的效果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射线剂量和肝转移灶的大小、数量。
一般而言,射线剂量越高,肿瘤越容易被消灭;转移灶越小,局部控制率越高,数量越少,生存期越长。
根据不同研究,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的局部控制率在70%—90%,中位生存期在20—40个月。
与手术切除或其他消融治疗相比,立体定向放疗具有相似或更好的疗效,同时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的注意事项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转移癌虽然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包括:1.治疗前,患者需要接受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符合立体定向放疗的适应证,以及是否有禁忌证或风险因素。
肝脏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例
XY 性染色体排除低分化胆 道 癌(Poorly differenti- ated cholangiocarcinoma),最 后 本 例 确 诊 为 转 移 性 鳞状细胞癌(源于肝 供 体)。 治 疗 方 面:目 前 虽 对 此
类肿瘤的治 疗 方 案 因 人 而 异,尚 无 统 一 标 准,但 决
定治疗方案 最 关 键 的 依 据 之 一 为 肿 瘤 的 来 源,即 肿
瘤来自病人自身还是供体。故辨别肿瘤的来源至关
重要。本例患者通过 性 染 色 体 FISH 最 终 确 认 肿 瘤
来自肝供体 。 本 例 患 者 就 诊 时 周 身 状 态 可 ,PS 评 分
3 讨 论
肝 脏 转 移 性 鳞 状 细 胞 癌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riginated from Live)可 以 来 源 于 结 直 肠[1]、口 咽 部[2]、头 颈 部[3]、食 管[3]、肺[3]、肛 门[4]、肝供体 和 [5] 其 他。 源 于 肝 供 体 的 转 移 性 鳞 状 细胞 癌 (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 riginated from Liver Donor)目 前 国 外 仅 报 道 1 例 。 [5] 肝肾移 植 患 者 极 少 数 病 例 可 在 移 植 后 短 时 内发现肿瘤。主要原因为病人防器官排异接受免疫抑 制,而免疫抑制可导致肿瘤的超常生长。Penn等[6]认 为移植受者特别是有某些肿瘤如淋巴瘤等,另外应用 有关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卡波氏肉瘤等肿瘤的发病 率增加,肿瘤可 为 原 发 性,也 可 为 转 移 性,但 以 转 移 性 肿瘤多见。临床 治 疗 治 疗 此 类 肿 瘤 极 为 棘 手,因 通 常 不清楚肿瘤来自病人或供体。如果病人与供体为不同 性别,性 染 色 体 检 查 可 资 鉴 别;或 如 两 者 不 同 血 型, ABO 血型鉴定亦可帮助诊 断。诊 断 方 面:本 例 患 者 超 声检查 发 现 肝 肿 块。CT、MRI扫 瞄 证 实 存 在 肝 内 肿 瘤。经皮细针肝穿刺活检镜下可见肿瘤由低分化癌细
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1. 引言转移性肝癌是指原发癌症从其它部位转移到肝脏的恶性肿瘤。
由于肝脏是全身最常被癌症转移的器官之一,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日益增加。
本文将对转移性肝癌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定义转移性肝癌是指原发癌症细胞从癌肿原位脱落,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肝脏,并在肝脏中生长形成的恶性肿瘤。
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导致的。
3. 病因造成转移性肝癌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癌症的转移。
常见的原发癌症包括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等。
转移性肝癌的发生也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血液循环动力学等因素有关。
4. 临床表现由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与原发癌症有关,因此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区疼痛、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肝肿大、黄疸等。
5. 诊断诊断转移性肝癌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手段。
5.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肝脏触诊、淋巴结触诊等,可发现肝脏肿大、质地增硬和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5.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
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和肿瘤的位置、大小等信息。
5.3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转移性肝癌。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等。
5.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活检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明确诊断。
6. 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局部消融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6.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方法。
适用于部分局限性的肝转移病例,但由于肝脏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手术切除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患者。
6.2 肝脏移植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肝脏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但由于供体紧缺和手术风险大,肝脏移植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治疗选择。
肺癌肝转移会有什么症状
肺癌肝转移会有什么症状
肺癌细胞在人体中是有着扩散和转移的能力,所以对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存在威胁。
肺癌肝转移也是其中一种转移,带有的症状就是肝脏部位有持续性的疼痛,并且是食欲不振。
肺癌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
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肺癌肝转移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肝脏也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小细胞肺癌及肺腺癌最常见,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
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临床上约有28%-33%的肺癌患者出现肝转移。
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
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晚期肺癌肝转移患者表现为消瘦、肝区疼、黄疸等,血体检可发现肝大,质中或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平等肝转移特征,CEA可持续升高。
清检查除谷丙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外,乳酸脱氢酶及r一谷氨酷基转换酶均可明显增高。
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可无自觉症状,查体无异常发现,有时ALT或AST(谷丙或谷草转氨酶)轻中度升高,B超可有弥漫性不均质改变,应注意与其他肝脏疾病鉴别。
肝癌肝外转移诊断标准
肝癌肝外转移诊断标准
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肝外转移是指肝癌细胞转移到肝脏以外
的其他器官或组织。
肝癌肝外转移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和PET-CT等影像学检查,
用于发现肝外转移的部位和数量。
肝外转移通常会在这些检查中显
示出肿块或病变。
2. 组织学检查,通过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
认是否存在肝外转移。
这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镜下观察细胞
形态和组织结构来确定是否为肝癌的转移灶。
3. 临床表现,肝外转移可能会导致一些特定的临床症状,如体
重下降、乏力、黄疸、腹水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辅助诊断。
4. 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如AFP、CA19-9等的检测也可
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5. 临床综合评估,医生会综合以上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
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肝外转移的诊断。
需要指出的是,肝癌肝外转移的诊断标准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项检查结果,以确定最终的诊断结论。
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标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更新。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与预后评估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与预后评估引言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性肿瘤病变部位,腺癌是最常见的原发癌类型。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和预后评估对于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以及预后评估的相关因素。
1.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原发癌类型肝脏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癌类型是决定其病理特点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原发癌类型包括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腺癌。
不同原发癌类型的转移性肿瘤在肝脏中的分布和病理特点有所不同。
1.2 肿瘤形态学特征肝脏转移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可以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到。
常见的形态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边缘清晰度、浸润情况等。
肿瘤大小与预后评估有关,较大的肿瘤常常预示着较差的预后。
1.3 组织学类型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也是其病理特点之一。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转移性肿瘤对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有所影响。
1.4 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是观察转移性肿瘤组织学类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判断其来源和特点。
例如,通过染色的阳性结果可以判断肿瘤是否为乳腺癌转移。
2. 预后评估的相关因素预后评估是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患者预后进行判断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包括肿瘤分期、病理分级、临床病理特征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与预后评估相关的因素:2.1 肿瘤分期肿瘤分期是预后评估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用的肿瘤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和Child-Pugh分级。
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预后组别。
2.2 病理分级病理分级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学形态学特征,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级,如低分级、中分级和高分级。
分级愈高,预后一般愈差。
2.3 临床病理特征除了肿瘤分期和病理分级,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也对预后评估有一定影响。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可以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类型。
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肝癌类型对于诊断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定义、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细胞的恶性肿瘤。
在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肝细胞癌占据了肝癌的绝大多数,大约占肝癌患者的85-90%。
1. 病因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复杂多样,但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肝炎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会导致肝脏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其他引起原发性肝癌的风险因素还包括肝硬化、饮酒、肥胖、吸烟、遗传因素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长期暴露。
2. 症状原发性肝癌的症状在早期常常不明显,直到肿瘤达到一定大小或者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时才会出现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以及肝区的包块等。
3. 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只适用于早期病例。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缓解症状。
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是指起源于其他部位肿瘤并转移到肝脏的恶性肿瘤。
肝脏是全身最常见的肿瘤转移部位之一,因此转移性肝癌比原发性肝癌更为常见。
1. 病因转移性肝癌的病因与原发癌症的类型有关。
常见的原发癌症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肺癌等。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入肝脏,形成转移性肝癌。
2. 症状转移性肝癌的症状与原发肿瘤的类型、肿瘤数量和肝脏受累程度有关。
常见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腹水、恶心、食欲减退等。
3. 治疗方法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肝癌
【背景知识】
远离原发癌部位在肝脏产生移位状态的癌称为继发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ncer)或者转移性肝癌。
肝脏由肝动脉系统以及门静脉系统两路供血且血供丰富,血液廓清率比较高,是恶性肿瘤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
消化道、盆腔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以转移到肝脏,其中以消化道肿瘤发生转移的比率较高(依次为胆囊癌、结直肠癌、胃癌以及胰腺癌),其次为血液系统肿瘤、胸部肿瘤(肺癌以及食管癌)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肿瘤。
消化道肿瘤中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发生率较高,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因而研究也较多,本章节的讨论主要以结直肠为主。
西方国家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远高于原发性肝癌,我国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相对低于西方国家。
一般年龄增大,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降低。
肝转移的途径包括通过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系统途径转移和直接的侵犯。
肝转移癌的大体病理多呈现弥漫性多发结节,可以散步于肝脏的一叶或者全肝,外观多呈灰白色、质硬或者边界明显,因肝硬化多数伴有血液循环障碍不利于癌细胞转移,故转移性肝癌很少合并肝硬化。
转移性肝癌外科手术后预后的主要取决于原发癌的生物学特性,肝脏受累的程度也是重要因素,肝切缘细胞阴性可能是长期生存的决定因素。
【接诊要点】
初诊时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类似,一般早期诊断困难,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转移性肝癌发展相对缓慢,症状也相对较轻。
肝转移癌通常以以下方式被发现:转移性肝癌与原发病灶同时存在,则主要表现为肝外原发癌引起的症状,如能在原发癌手术前发现肝转移病灶,此时原发癌和转移一般均属于晚期,大多数只是在剖腹探查中发现(如胰腺癌肝转移)。
少部分人出现肝癌症状而求诊,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体重减轻以及腹胀等,而原发病灶尚较为隐匿,此时关键在于检查原发病灶。
原发癌切除之后又出现肝转移灶,则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者肝区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出现一系列症状(早期出现乏力、纳差、消瘦、发热等,晚期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以及上腹肿块),也可在无任何症状在原发癌术后随访时发现。
正常人群的健康查体、恶性肿瘤详尽的术前评估、术中充分探查和术后的严密随访是发现肝转移癌的可能办法。
1.辅助检查
⑴血清学检查
1)肝脏酶谱: 对于肝脏小转移灶,生化指标可以完全正常。
多数转移性肝癌病人肝功能检查多属于正常,晚期病人或者部分病人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GT等可以有升高。
凝血异常和白蛋白降低提示广泛性肝转移。
当血清胆红素不高或者排除骨转移时,AKP升高对诊断转移性肝癌具有参考价值。
2)CEA: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的检测,对于监测术后肝转移的发生十分重要,敏感性可以达到84-93%。
⑵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是目前普查、随访和筛选肝转移癌的首选方法,可以检查出直径约1-2cm 的病灶。
肝转移癌的B超可以表现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牛眼征”以及“靶征”。
术中超声:能够降低干扰,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分辨率。
2)CT:是目前诊断肝转移灶较为精确的方法,CT的优点是扫描切面固定,在病灶观察中可以动态对比,较为客观,敏感性高于超声。
CT的缺点是特异性较差,对于弥漫性、小结节、微小癌灶等敏感性欠佳,可能漏诊部分病例。
3)MRI: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敏感度为64-100%,能分辨小于1cm的病灶,且对明确肿瘤和相邻血管的结构更佳,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高,没有放射线照射和不需要造影剂,缺点是费用较高,对于起搏器植入和某些金属植入患者不适合。
4) 其他的方法包括核医学检查(PET、PET-CT等)、腹腔镜探查、术中手法检查。
2.临床分期
转移性肝癌的临床分期主要目的是有助于制定外科治疗方案以及对预后的评估,国外有Forterner分级以及Gennari分期方法。
我国有学者提出的转移性肝癌临床分期来制定外科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该分期方法把肝转移癌大致分为三期:临床一期:通过半肝范围内的肝切除能够获得彻底的切除的肝单发性或者<3个蛋多发性转移性癌结节,该期可以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有较大的治愈机会;临床二期:可以通过两处以上非同一肝叶内的不规则肝切除而能够获得完全切除的、有限的多发性散在的肝转移和>3个多发性肝转移而能通过半肝切除完成转移癌切除者,该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20%左右。
临床三期(相当于原发癌晚期):无论单发多发以及伴肝外转移者等,均难以通过手术切除肝的肝转移癌,该期中位生存期约半年。
【治疗】
继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上应首先处理原发病灶,当原发癌症能够控制且肝转移灶比较局限时可以考虑行肝转移癌的治疗。
发现肝转移通常提示肿瘤进展,表明原发肿瘤呈播散性态势。
治疗上一度曾存在争议,近年的资料研究证实,转移性肝癌如能够早期发现,手术切除可能获得痊愈或者显著延长患者生存率,因而对继发性肝癌特别是来自结直肠的转移性肝癌的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约有近一半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初诊时就有约10-25%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肝转移,约30-50%的病人在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性肝转移,从而成为结肠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肠癌死亡病例尸检发现肝转移率高达60-70%,结肠癌肝转移发生率高,治疗开展也较多,治疗后的效果也相对较好,研究的比较多,治疗经验相对成熟,因而本节肝转移癌诊治讨论主要围绕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门静脉栓塞、射频消融、乙醇注射以及围手术期化疗。
1.结直肠癌转移的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全身化疗、局部化疗,其他的治疗包括冷冻疗法、射频治疗、无水酒精注射、栓塞等。
一般认为,手术切除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能够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方法。
2.手术指征以及禁忌症
肝转移癌肝切除的手术指征通常包括;通常要求病灶局限于肝脏的某个叶段,但可以考虑扩大肝叶切除;病人一般情况可,能够耐受手术;原发病灶已经获得根治或者没有复发迹象,没有肝外转移病变;肝脏功能可,预计残余肝够用。
一般认为,如果原发病灶未得到控制或者肝脏累及的范围较大,手术之后没有足够正常的肝组织维持功能,则不宜手术。
相对禁忌包括病灶侵犯第一二、肝门或者腔静脉,手术切除困难。
3.术前评估
⑴原发肿瘤的检查和评估:术前应行结直肠镜检查以排除局部复发或者异时相发生的原发肿瘤,血清CEA的检查(对比手术前和术后)。
⑵影像学检查:胸腹部CT用于排除肺部转移灶或肝外腹腔其他脏器转移的可能,有条件可行MRI检查发现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肝脏小转移灶并定位。
⑶腹腔镜检查或者腹腔镜超声检查也有一定意义,术中超声有术中定位和再次明确的作用
⑷术前穿刺增加出血和流体种植播散的风险,应该慎重;
⑸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灶,有人提出了基于评分而采用相应的治疗:①转移灶直径大于5cm;
②结肠癌术后与出现肝转移灶间隔小于12月;③转移灶数目操过三个;④原发肿瘤病灶有淋巴结转移;⑤术前CEA>200ng\ml;当达到上述两项指标时如能手术则预后较佳,当达到三项或者四项指标时预后差;当达到上述五项指标时则在辅助治疗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4.手术方式和原则
⑴简单剜除转移灶与有足够边缘的规则性切除相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⑵非节段性切除因为要顾及邻近残留的正常肝脏血供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对于较小的病灶采用规则性切除比较容易,但是增加了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风险;
⑶手术切除所有病灶并有足够的边缘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巨大转移灶采取非解剖段的楔形切除也有难度;
⑷对于位置不佳的转移病灶(如位于第Ⅷ段顶端的肝左、肝右静脉之间),需要权衡利弊,局部切除可能是一个明智选择,规则性切除往往需要为了一个小病灶而切除较大正常肝组织;
⑸对于较大的转移灶或者多个转移灶宜采用基于Couinaud行规则性解剖切除;
⑹浅表转移灶的切除应该使用IOUS仔细探查排除其他转移灶的可能,IOUS是目前术中探查肝脏转移灶最为敏感的方法,能够了解重要的血管结构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⑺手术前的化疗可能通过化疗来增加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肝切除术后的辅助化疗可能对于某些病灶具有一定意义;
5.并发症
转移灶肝切除术后仍然有比较高的并发症,部分文献报道在20-50%。
肝衰和出血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但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不高。
肝周并发症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胆瘘、肝周脓肿),其他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并发症(切口感染、败血症)以及其他并发症(肺炎、胸前积液、心肌梗塞、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Tips:
1.转移性肝癌的病理组织形态大多数与原发癌相似,但有些病例并不完全如此,可能因为癌细胞分化太差而不能鉴别其原发癌的特征。
2.一般而言,转移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率低于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率。
3.直径大于3cm的肝转移灶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非门静脉供血,结肠癌肝转移灶,一般为少血供型。
4.一般认为,影响转移灶切除预后的因素包括:转移灶的数目和分布、转移灶的大小、切除的边缘、同时转移和异时转移、是否存在肝外转移病变、切除的方式、病人的年龄和性别、原发肿瘤的位置和分期以及术前CEA的浓度等等。
5.肝叶切除是可切除行转移性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只有小部分病人的肝脏转移灶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