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五单元第1课_朝鲜战争_作业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1课 朝鲜战争

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后, 大批朝鲜、韩国民众由于战争而离散。
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首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与A、①③④B、②C、②③D、②③④2、报载, 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 工人就是战斗员, 开快机器, 多做一件活, 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 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 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 先后生产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 并不断改进技术, 提高质量”。
上述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 B.解放战争时 C.抗美援朝时 D.大跃进时3、下列事件对美国侵略扩张给予有力打击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朝鲜战争失败③北约组织的发展④侵越战争失败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朝鲜在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分裂,是因为( )A.日本对其实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 B.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C.朝鲜人民不愿和平共处 D.美苏军队的分区占领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人民的选择 B.美苏冷战的结果C.联合国的决议 D.日本对朝鲜的分而治之6、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句话说明( )A.美国承认失败B.中国取得胜利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朝力量增强7、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派兵参战主要是因为( )A.美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东北地区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美国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D.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8、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 含答案 精

第1课朝鲜战争问题导学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与冷战格局的关系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
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
——《世界当代史》材料二至于太平洋其他地区(朝鲜、台湾)的安全,我们必须认清,没有人能保证这些地区不受攻击……如果发生这种攻击……首先必须依靠受攻击者的人民起来反抗,然后再依靠整个文明世界根据《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声明材料三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
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1)根据三则材料分析说明美国对亚洲的一系列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历史因素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分别指什么?(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
朝鲜半岛“热战”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重点的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冷战初期,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加上亚洲是美、苏势力范围的真空,于是冷战中出现了“热战”。
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间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
美国对华“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
2.直接原因: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
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立即断定是苏联人下的进攻指令,而且可能是一次广泛的苏中联合攻势的开端。
当堂检测1.朝鲜战争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A.苏联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作战B.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C.朝鲜人民军占领韩国的大部分领土D.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2.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派遣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A.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联合消灭韩国C.要建立亚太地区的新秩序D.在美苏之间建立第三种力量3.面对朝鲜战争的结果,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1《朝鲜战争》 Word版含答案.pptx

【答案】 A 5.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 组 成 (%)( )
国家 陆 海 空
学无止 境
军军军
其他盟国 9.5 6.6 0.9
(除韩国) 8 6 7
美国
50. 85. 93. 32 89 38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 年)6 月 25 日,朝鲜北方 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 北方迫使朝鲜南方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 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 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 大 博览》 材料二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南方 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它们在哪一历史要素上有相同的记录? (2) 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 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之 处?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 突出特点? (3) 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 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存在怎 样的不足之处? 【答案】 (1)朝鲜战争(或朝鲜战争的 爆发)。战争爆发的时间。 (2)不同: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 划了这一进攻;材料二、三认为,朝鲜南方 军队在美国的支持或预谋下发动内战。特 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 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答美苏冷战、美苏对抗也可)
A. 双方势均力敌 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 C .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 【答案】 C 9.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和装备 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 主要原因是( )
2022-年至2022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1课 朝鲜战争(人教版)

2022-年至2022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人教版)选择题从1953年到1963年的11年中,美国向南朝鲜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达26.89亿美元,占同期美国全部外援的十分之一强。
美国对南朝鲜经济援助的真实意图是A. 遏制中国B. 加强南朝鲜经济C. 与苏联对抗D. 统一朝鲜半岛【答案】A【解析】此时美苏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援助南朝鲜显然是通过控制南朝鲜遏制社会主义国家,A正确;B和D显然不是美国的目的;美国的意图是遏制中国,C错误。
选择题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A. 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 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 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内战D. 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中国史学界认为朝鲜战争时美苏冷战的结果,由于朝鲜半岛局势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A、B和C均不是中国史学界观点。
选择题《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④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A【解析】②③④说法都是正确的,①说法不正确,维新派主张以英日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实现民主共和。
选择A正确。
选择题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
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5.1《朝鲜战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全套规范训练第五单元 第1课《朝鲜战争》(含详解)

第1课朝鲜战争(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写道:“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制。
”此人最有可能是站在下列哪个国家政府的立场上()。
A.苏联B.伊拉克C.美国D.朝鲜解析这段材料认为朝鲜战争是由苏联造成的,因此此人是站在美国的立场一边的。
答案 C2.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因素是美国()。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的决议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解析美国组织所谓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略,使朝鲜战争由内战变成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答案 D3.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派遣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维护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B.联合消灭韩国C.要建立亚太地区的新秩序D.在美苏之间建立第三种力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人民赴朝作战的原因,当然目的是多方面的,有打击美帝国主义嚣张气焰的目的,也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捍卫中朝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 A4.面对朝鲜战争的结果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说明()。
①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③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美国放弃了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理解能力。
朝鲜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东亚霸权主义的失败,打破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美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美国至今都不会放弃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
答案 A5.“冷战”与“热战”的关系是()。
A.“热战”是“冷战”矛盾激化的产物B.“热战”本质取代了“冷战”C.两者是同时存在,互相矛盾D.两者形式和目的都不一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冷战”与“热战”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产物。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5.1朝鲜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1课朝鲜战争一、选择题1.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使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④属于朝鲜战争的历史意义,但不属于对中国的影响,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B2.某同学从下图中汲取了以下历史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美国代表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A.美国被迫放弃霸权政策B.美国被迫接受了不愿接受的事实C.美国的战略企图被打破D.宣告了美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结束解析: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使其霸权政策遭受沉重打击,但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战略没有改变。
答案:A3.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C.兄弟同心,外御其侮D.唇亡齿寒,保家卫国解析: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派出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故选D项。
答案:D4.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后,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
通过前两次战役取得的成果是( )A.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B.基本上把美军赶出朝鲜半岛C.中国人民志愿军控制了制空权D.帮助朝鲜方面控制了制海权解析:通过前两次战役,志愿军解放了平壤,把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此后双方的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答案:A5.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与装备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美军和“联合国军”对地形不熟B.苏联暗中帮助朝鲜C.中朝两国人民的正义斗争D.中国的大力援助解析:对抗霸权主义的最大力量来自正义的人民,中朝两国人民的英勇作战,是美国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1课 朝鲜战争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1. 1948年8月,美国扶植成立大韩民国
2. 1948年9月,苏联扶植成立朝鲜
3. 朝鲜内战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迅速攻占汉城,并占领南部大部分地区
●美国操纵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 1950年10月—1951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互有攻守
2. 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
3. 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
3.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后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最新人教版选修三 5.1 朝鲜战争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5.1 朝鲜战争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二战后,朝鲜半岛出现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 )A.二战后国际会议安排的结果B.社会意识的差异造成的C.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D.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的结果答案 C解析南北朝鲜分别是在美军和苏军占领区的基础上成立的,南北政权分别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扶持。
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实质上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
2.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答案 B解析德国分裂是由于战后美苏对抗引起“柏林危机”,后来柏林墙修建,导致德国分裂。
朝鲜也是类似,战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为界实行分区占领。
二者都是由于战后美苏矛盾激化对抗,导致分裂。
3.美国组织“联合国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根本意图是( )A.制止局部战争的升级B.维护朝鲜的分裂局面C.遏制苏联并包围中国D.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答案 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故选D项。
4.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出兵朝鲜的最主要原因是( )A.金日成的紧急请求B.苏联的授意C.发扬国际主义精神D.美国的干涉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答案 D解析A项为直接原因,C项为影响,B项表述错误。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故选D项。
5.“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这句话所指的战争是( )A.越南战争B.朝鲜战争C.海湾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答案 B解析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美军在对外战争中的第一次失败。
6.如图为美苏冷战格局下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仪式,从图中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克拉克是“联合国军”总司令②朝鲜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宣告结束③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④韩朝双方以北纬38度为军事分界线⑤日本在双方停战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 B解析回顾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国内形势,可排除⑤,当时日本经济才刚刚开始恢复,作为法西斯战败国不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与练习:第五单元 第1课 朝鲜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朝鲜战争[课标要求]了解朝鲜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1)原因: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2)概况①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南部:在美国支持下成立大韩民国。
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3.战争爆发和扩大(1)爆发①时间:1950年6月。
②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军节节败退。
(2)扩大①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②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误区警示] 美国介入朝鲜内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苏联,虽然苏联担心与美国直接对抗会危及自身安全,没有参战,仅提供了军事援助和外交声援,但仍能说明朝鲜战争也是“冷战”产物,是“冷战”背景下的“热战”。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误区警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既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其霸权政策。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主题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抗美援朝1.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1)美苏争霸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逐渐形成冷战格局,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朝鲜战争是冷战在亚洲的具体表现。
(2)朝鲜半岛两个各自为政、互相对立的政府围绕着国家的统一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3)美国粗暴地干涉朝鲜内政,并盗用联合国名义,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来扩大侵略战争。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2:5.1 朝鲜战争练习

第1课朝鲜战争基础巩固1.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④包围和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美国侵略朝鲜,既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是其霸权主义的需要。
答案 D2.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爆发了一场战争,参与国多达18个,关于这场战争的称呼,中国称之为() A.祖国解放战争B.韩国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韩战解析A、B、D三项是国际上的称呼,中国参加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因此答案为C项。
答案 C3.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见下图),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
其主要客观原因是()①“联合国军”装备落后于苏式装备的志愿军②配备了苏式武器的中朝军队战斗力空前提高③美军指挥官和士兵轻敌④战术上,美军采用分兵冒进是错误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赴朝作战的志愿军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国,而且志愿军赴朝后,苏联也未能及时兑现承诺,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客观原因就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轻敌和采用了分兵冒进的错误战术。
答案 B4.1950年11月,天津工商界举行大游行(见下图),这次游行是为了()A.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B.声援抗美援朝运动C.庆祝公私合营的实行D.拥护镇压反革命运动解析从图中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判定B项正确。
答案 B5.面对朝鲜战争的结果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说明()①朝鲜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③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美国放弃了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③④解析朝鲜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东亚霸权主义的失败,打破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美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美国至今都不会放弃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五单元第1课_朝鲜战争_作业

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美国视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是()A.西欧诸国B.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C.中国D.苏联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分析、判断、解读能力。
二战结束后,东欧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要称霸全球,就必须跨过社会主义阵营这个门槛。
A项西欧诸国为资本主义国家,C、D两项表述不全面。
所以选B项。
2.下列关于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说法不正确的是()A.阻止中国解放台湾B.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C.美苏战略重点在东亚D.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A正确。
B、D是入侵朝鲜的直接影响。
二战后,美苏战略重点在欧洲,故C表述不正确。
3.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并担当主力B.韩国反对盟军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D.朝鲜在战争中是非正义一方解析:选A。
由美军在联合国陆、海、空军所占的比例可知,“联合国军”实际上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产物,本身就是对朝鲜内政的干涉。
4.(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
……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您(指毛泽东)肯定地说,在由于朝鲜事件而出现新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将会出现极大的不满情绪,因为国内非常渴望和平。
……这个问题只能由中国同志来决定。
”该致电表明()①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朝鲜②中国决意参加朝鲜战争③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台湾而不在朝鲜④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在东亚A.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根据电报的内容可知,斯大林催促中国出兵朝鲜,反对“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①正确。
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台湾,斯大林说,中国由于朝鲜问题可能“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③正确。
高中历史 专题五 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一冷战阴影下的局部“热战”一、选择题1.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下列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的是朝鲜战争( )A.是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是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是李承晚发动的内战D.是当时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要从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性质入手,另外,从立场上看,要为我国现在史学界所接受。
朝鲜战争是当时美苏冷战和朝鲜半岛内部矛盾激化的结果。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
对20世纪50~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 )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答案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
同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形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这是战争带来的结果。
审题时应注意时间限制,两极格局在20世纪80年代尚未结束,两国之间也没有签署和平条约,韩国与中国建交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在朝鲜没有保持军事力量。
3.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之所以通过了谴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主要原因是当时( )A.联合国受美国操纵B.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C.联合国不能主持国际正义D.中国代表未能出席安理会的表决答案A解析联合国通过谴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明显是不公正的,而这是美国操纵联合国造成的后果。
故A项符合题意。
4.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越南地区实施控制,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其主要意图是( )A.抢占越南地区的石油资源B.为了控制印度洋地区C.建立远东包围圈D.稳定资本主义大后方答案C解析控制越南,再加上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朝鲜和日本,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既可以封锁中国,也可以防止苏联势力在远东的扩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五单元第1课_朝鲜战争_作业2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出现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A.二战后国际会议安排的结果B.由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C.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D.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的结果解析:选C。
韩国和朝鲜分别是在美军和苏军占领区的基础上成立的,南北政权分别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扶持,因此,朝鲜半岛的分裂实质上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
2.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韩国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美国随后的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解析:选D。
杜鲁门担心韩国的失败会导致共产主义向世界范围扩展,所以要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思维,故D正确。
3.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A.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B.美国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美国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解析:选D。
美国纠集“联合国军”进行干涉从而使朝鲜内战扩大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4.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后,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攻势。
通过前两次战役取得的成果是() A.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B.基本上把美军赶出朝鲜半岛C.中国人民志愿军控制了制空权D.帮助朝鲜方面控制了制海权解析:选A。
通过前两次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了平壤,把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此后双方的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人教版选修3:第5单元 第1课 朝鲜战争 作业

第五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写道:“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制。
”此人最有可能是站在下列哪个国家政府的立场上( )A.苏联B.伊拉克C.美国D.朝鲜解析:选C 此人披露了苏联人的这一计划,可能使苏联在外交上陷于被动,可见不可能和苏联政府保持一致立场,排除A项。
B项和本题没有任何联系,也可排除。
C、D两项比较,C项是最佳选择,故选C项。
2.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B.南朝鲜反对盟军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解析:选A 联合国军的出现实际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产物,军队主要由美军构成。
故选A项。
3.“在20世纪中期发生的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冲突中,一方自称是一次联合国主持下的警察行动,另一方的数十万军队采用了志愿军的微妙措辞。
”这一冲突是( ) A.美苏双方于远东的直接交战B.美苏冷战出现的第一次高潮C.北约与华约全面对峙的产物D.冷战全局背景下的局部热战解析:选D 由“一方自称是一次联合国主持下的警察行动”“另一方的数十万军队采用了志愿军的微妙措辞”分析可知题干叙述的是朝鲜战争,故本题选D。
4.对下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C.兄弟阋墙,外御其侮D.唇亡齿寒,卫国保家解析:选D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D项符合题意。
5.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人民的行动是正义之举,其依据包括( )①美国对朝鲜的侵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②苏联赞同中国出兵朝鲜③美国在朝鲜从事的战争是地地道道的侵略行为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战争性质的认识。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 朝鲜战争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

第1课朝鲜战争[课标要求] 了解朝鲜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1)原因: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
(2)概况①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南部:在美国支持下成立大韩民国。
2.美国的霸权政策: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
3.战争爆发和扩大(1)爆发①时间:1950年6月。
②初期战况: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军节节败退。
(2)扩大①表现: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②性质: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误区警示] 美国介入朝鲜内战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苏联,虽然苏联担心与美国直接对抗会危及自身安全,没有参战,仅提供了军事援助和外交声援,但仍能说明朝鲜战争也是“冷战”产物,是“冷战”背景下的“热战”。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误区警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既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安全。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①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其霸权政策。
②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对美国①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②在战争中和战争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主题一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抗美援朝1.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1)美苏争霸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逐渐形成冷战格局,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朝鲜战争是冷战在亚洲的具体表现。
(2)朝鲜半岛两个各自为政、互相对立的政府围绕着国家的统一展开了尖锐的斗争。
(3)美国粗暴地干涉朝鲜内政,并盗用联合国名义,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来扩大侵略战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5.1 朝鲜战争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第5单元第1课朝鲜战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主要原因有()①仇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③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④包围和封锁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美国侵略朝鲜,既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是其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的需要。
2.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美国()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解析:选D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决定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使朝鲜战争从一场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故选D。
3.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队,并担当主力B.韩国反对盟军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D.朝鲜在战争中处于非正义地位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
联合国军的出现实际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产物,军队主要由美军构成。
4.观察朝鲜战争中双方使用的战斗机图片,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双方势均力敌B.朝鲜南北双方完全依靠外来支援C.战争某种程度上是美苏对抗的反映D.美国战机性能优于苏联战机解析:选C本题考查朝鲜战争在美苏冷战格局中的地位。
在战场上使用了美苏双方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说明双方都关注这场战争,是美苏对抗的反映。
5.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指挥官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这句话说明()A.美国承认在战争中失败B.中国取得胜利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朝鲜力量强大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由美军指挥官所说“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可知,中国经过抗美援朝后,力量及国际地位都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美国视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是()
A.西欧诸国
B.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C.中国
D.苏联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分析、判断、解读能力。
二战结束后,东欧在苏联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要称霸全球,就必须跨过社会主义阵营这个门槛。
A项西欧诸国为资本主义国家,C、D两项表述不全面。
所以选B项。
2.下列关于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B.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
C.美苏战略重点在东亚
D.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A正确。
B、D是入侵朝鲜的直接影响。
二战后,美苏战略重点在欧洲,故C表述不正确。
3.以下是进攻朝鲜时“联合国军”的兵力组成
A.美国操纵“联合国军”,并担当主力
B.韩国反对盟军
C.多国军队组成说明战争的正义性
D.朝鲜在战争中是非正义一方
解析:选A。
由美军在联合国陆、海、空军所占的比例可知,“联合国军”实际上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产物,本身就是对朝鲜内政的干涉。
4.(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如果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而不是进行一场认真的较量……显示出自己的力量,那么中国就得不到这些让步。
……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您(指毛泽东)肯定地说,在由于朝鲜事件而出现新战争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将会出现极大的不满情绪,因为国内非常渴望和平。
……这个问题只能由中国同志来决定。
”该致电表明()
①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朝鲜
②中国决意参加朝鲜战争
③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台湾而不在朝鲜
④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在东亚
A.①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根据电报的内容可知,斯大林催促中国出兵朝鲜,反对“中国只是消极地等待”,①正确。
当时中国的战略重点在台湾,斯大林说,中国由于朝鲜问题可能“甚至连台湾也得不到”,③正确。
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目的是()
A.防止美国吞并朝鲜
B.帮助朝鲜统一朝鲜半岛
C.同美国争夺朝鲜半岛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解析:选D。
美国对朝鲜的战争,既干涉了朝鲜内政,又干涉了中国内政,还危及了中国的安全。
6. 对右图漫画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冷战遏制,剑拔弩张
B.美苏争霸,殃及池鱼
C.兄弟同心,外御其侮
D.唇亡齿寒,保家卫国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力。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
7.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兵力和装备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最终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对地形不太熟悉
B.苏联对朝鲜的暗中支持
C.中朝两国人民的抗争
D.中国的大力援助
解析:选C。
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非主要因素,朝鲜战争中美国的侵略性,中朝两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8.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
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
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
这场“别国的战争”指的是()
A.朝鲜战争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巴勒斯坦战争D.美苏冷战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从时间“1950年6月到1953年底”可看出是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大批物资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地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
“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
——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材料二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
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
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
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
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
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
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的答案在材料中是很明显的,认真阅读材料即可答出;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准确把握朝鲜战争和当时国际格局的关系。
第(2)问第一小问的答案在材料中也是很明显的,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第二小问要结合朝鲜战争的影响去分析论证。
答案:(1)研究角度:对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
关系:从战争的起因看,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从战争的过程看,朝鲜战争是从内战扩展到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之下的热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进一步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和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
(2)标准:一种标准是以某种“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另一种标准是取决于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论证:中国人民志愿军把美韩军队打退到“三八线”以南,扭转朝鲜战局局势;美国并没有达到侵占整个朝鲜半岛的目的,这是中朝军队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