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潜台词研究
老舍 茶馆 赏析
• 2、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 突出特点。最后一句话“将!你完啦!” 更是一语双关的潜台词,它点明了一个时 代的终结。
• “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也不十 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 物是经常下茶馆的,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 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 会的变迁,不就侧面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么?”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
一个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
大
小
社
茶
会
馆
茶馆简介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 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 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 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 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从动荡、黑暗和罪恶。
品市井言语 观人物百态
王利发形象分析(语言与个性)
• <1>对难民:
• “别耽误功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 强硬、冷漠
• <2>对巡警、大兵:
•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 • 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 反映的性格: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话 剧: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1939 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龙须 沟》《方珍珠》《茶馆》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 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茶馆》阅读答案
《茶馆》阅读答案《茶馆》阅读答案篇一授课时间月日周星期《茶馆》节选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二)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三)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介绍老舍及作品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
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介绍《茶馆》剧情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史画面。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
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较凝练较集中的一幕。
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
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
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
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
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
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
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着的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了每月给他们送钱。
茶馆台词的解读
学习任务四
吴祥子 哈哈哈哈!松二爷,你们的铁杆庄稼不行了,我们的灰色大褂反倒成了铁 杆庄稼,哈哈哈!(看见常四爷)这不是常四爷吗?
常四爷 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您二 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
宋恩子 您的记性可也不错!混的还好吧? 常四爷 托福!从牢里出来,不久就赶上庚子年;…… 吴祥子 瞎混呗!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
和你的同桌合作,在借助会话“合作原则”及其违背方式解 读台词的基础上,演绎这段对话。
学习任务四
借助会话“合作原则”及其违背方式,从学案上两组台词中任选 一组,在空白处填上你认为符合人物形象的台词,并能说明理由。
唐铁嘴 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 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王利发 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 唐铁嘴 我改抽“白面儿”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 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 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王利发 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 准给你留着! 唐铁嘴 你呀,看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 王利发 没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谁能看不起谁呢?这是知心话吧? 唐铁嘴 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
谢谢
一部话剧,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冲突
人物
台词
《茶馆》台词的解读
学习任务一
思考:在这段台词中,呈现的冲突 是什么?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乡妇端着空碗进来,往柜上放。小妞跟进来。 小 妞 妈!我还饿! 王利发 唉!出去吧! 乡 妇 走吧,乖! 小 妞 不卖妞妞啦?妈!不卖了?妈! 乡 妇 乖!(携小妞下)
解析《茶馆》
解析《茶馆》《茶馆》的主题真的是“葬送三个时代”吗本文的写作主旨是为了批驳有关《茶馆》主题的流行解释的谬误所在。
同时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所谓流行谬误指的是认为《茶馆》的主题是“葬送三个时代”这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
这种说法的潜台词是葬送旧时代、迎接新时代。
这是一种宏大叙事的解读方法它简单地把《茶馆》看作同《龙须沟》、《春华秋实》、《西望长安》一样是为了配合政治需要而写作的。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老舍先生创作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馆》的三个时代背景分别是康梁等人的维新运动失败后的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约为1918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大兵在北平横行霸道的时候约1948年。
在剧本里这三幕是充满没落气息的三个时代来来往往的主要是些旧时代的人物整个作品的基调被涂抹上一层黯淡的灰色调。
如果说它的主题是“葬送三个时代”则作品中狂飚突进的革命英雄和所谓的“正面人物”的寥寥无几则显然使这种说法不太可靠用那个时代流行的庸俗社会学的文艺批评标准来看《茶馆》这部戏缺少“葬送”旧时代、开创新时代应有的革命者主体和荡漾的革命激情。
对于这个问题当初周恩来总理曾敏锐地有所发觉。
1963年7月7日在看完重排的《茶馆》演出之后周恩来总理曾对焦菊隐、夏淳和几位主要演员说他认为《茶馆》的时代背景选取得不够典型应该写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二七年北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谈完这个意见之后周恩来总理特别叮咛了一句“不过请先不要告诉老舍先生这个意见。
要说还是我自己跟他说我恐怕别人代说说不清楚耽误事情。
”1 应该说周恩来作为《茶馆》的特殊读者是带着特定的期待心理去看戏的他努力想从预设的革命宣传立场去寻找《茶馆》宣传革命活动合理性的情节结果自然会发现与他的期待对不上号的地方。
可贵的是周总理没有像1958年7月10日点名批判《茶馆》的一位文化部副部长那样指责北京人艺和《茶馆》2那次致命的点名批判使《茶馆》的第一轮公演偃旗息鼓。
《茶馆》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和修辞作用探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茶馆》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和修辞作用探析学生姓名何英学号200720580106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0701分院(系)人文科学分院指导教师(职称)莫红霞(讲师)2011年5月诚信承诺书本人谨此承诺,本人所写毕业设计(论文)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无任何抄袭行为。
凡涉及他人的观点材料,均作了注释。
如出现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分。
学生签名:年月日《茶馆》中模糊语言的表现和修辞作用探析【摘要】《茶馆》中模糊语言的应用,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有效手段,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戏剧效果。
在《茶馆》中老舍塑造了70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老舍运用模糊语言使得主要人物及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模糊语言的适当运用也使《茶馆》情节发展产生的效果更加扣人心;丰富的潜台词中模糊语言的运用也使作品承载了更多耐人寻味的因素。
此外,《茶馆》中双关、反语、跳脱等模糊修辞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茶馆》更具欣赏价值。
对《茶馆》中模糊语言的分析研究使我们在对老舍语言特点一贯的“俗”、“白”认识之外,从一个侧面窥探出老舍语言深邃隽永、内涵丰富的另一面。
【关键词】《茶馆》,模糊语言,表现,修辞作用The Analysis For Manifestation Of Vague Language And Rhetoric Function In Tea House【Abstract】Tea Hou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vague language is shap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image depicts an effective means of character,can produce a unique and dramatic effect.In the Tea House Lao She created more than70kinds of characters,the use of vague language Lao She makes the main characters and some other minor characters in the image more vivid,plump;vague language makes appropriate use of the Tea House plot development of the effect more people buckle;rich subtext in the use of vague language also makes the work more interesting factors bearing.In addition,the Tea House pun,irony,and so escape the use of vague rhetoric and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force,so that the Tea House more appreciative of the value.Of the Tea House analysis of vague language that we in the Lao language features has always been "vulgar","white"beyond understanding,from a deep side pry out the Lao language meaningful,rich content on the other side.【Key Words】Tea House,Vague language,Manifestation,Rhetoric目录1绪论 (1)2模糊语言的界定 (3)3《茶馆》中模糊语言的主要表现 (4)3.1模糊语言的使用与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 (4)3.2模糊语言的使用与戏剧情节的安排 (5)3.3模糊语言的使用与戏剧语言的潜台词 (7)4《茶馆》中模糊语言的修辞作用 (10)4.1双关 (10)4.1.1语义双关 (10)4.1.2谐音双关 (10)4.2反语 (11)4.3跳脱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1绪论“模糊”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属性,是自然语言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并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浅谈《茶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_职教论文
凝练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含蓄的语言,不朽的成就张孝明——浅谈《茶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凝练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含蓄的语言,不朽的成就——浅谈《茶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摘要:三幕剧《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一大力作,发表于1957年。
这部作品的发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法将旧北京一个茶馆在旧中国所遭受的凄惨遭遇淋漓尽致的勾勒出来,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尽显无遗,取得了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极大成就。
《茶馆》一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紧扣时代的脉搏,将光明和希望的种子拨撒于人们的心田。
在人物的塑造上,老舍先生独具匠心,用较多的笔墨塑造出六七十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各行各业,可谓是一部话剧描写了一个社会。
在语言的锤炼上,老舍先生精心推敲,大胆创新,使人读后既觉得亲切熟悉,又觉得耳目一新,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老舍先生在批判讽刺旧事物的同时,也给予了那些积极进取的或没落的小人物无限的赞美和同情,给了人民以光明和希望。
由此可见,《茶馆》这幕话剧笔法凝练,写作技巧娴熟而自然,语言运用含蓄而恰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其作品以其水平之深,艺术成就之高而闻名于世,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而最能将老舍剧作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便是三幕话剧《茶馆》。
《茶馆》发表于1957年,老舍先生用他那一贯的凝练的笔法,含蓄独道的语言,巧妙的通过对北京一个茶馆——裕泰大茶馆在清朝末年、军阀混战时期、解放之前所遭受的不同的压迫,结果却是相同命运的描写,使旧中国那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那人与人之间的事态炎凉,那不同阶层间的相互欺诈,那血淋淋的一幕幕社会悲剧都跃然眼前,令读者不得不为所描写的人物而或喜或悲,不能不痛斥那人吃人的社会,却又不能不为作者的精湛笔法所折服,为他的艺术成就而倾倒。
中国当代文学 形考5浅谈老舍的话剧《茶馆》
浅谈老舍的话剧——《茶馆》赏析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要形式的舞台艺术。
它于19世纪末来到中国。
它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除了文学剧本创作之外,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
《茶馆》是老舍1956创作的话剧,老舍是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等。
因为老舍生于(1899年2月3日)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把“舒”字拆开,更名为舒舍予,表达出舍弃自我,乐于奉献的意愿。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茶馆》写了北京城里的一个老字号“裕泰茶馆”,通过喝茶的客人讲述了三个时期的故事。
一、康粱维新失败之后的清末;二、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统治的民国初年;三、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把这些市井百姓、三教九流,贩夫走卒等小人物放在茶馆里,用他们的生活变迁来反映社会变迁。
一个茶馆就是一个社会时期的宿影,真可谓是“大茶馆小社会”。
在剧中先后出场的人物中有应时改良以求生计的王利发、实业救国的资本家秦仲义、清宫里的红人庞太监、信洋教的马五爷、贫苦农民康六、说媒拉纤的刘麻子、国民党官员沈处长,女招待丁小宝等等。
这些人物看似隔行隔山,并没什么太多的联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的发展,他们在茶馆里串起了50年光怪陆离的人生故事,折射出半个世纪腐。
茶馆潜台词
茶馆潜台词整理I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得信息量例如:茶客1:谭嗣同就是谁?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这就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得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得问题。
其表达得潜台词含义就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得罪一定不小。
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得漠然态度,她甚至不知道谭嗣同就是谁,也不想去知道她就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习惯了,不管斩谁都就是一种幸灾乐祸得心态.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得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得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得状态.2、说话人提供得信息量大于应该提供得量通过维新派得秦仲义与守旧派得庞太监得一段问候式得对话来分析:庞:哟!秦二爷!秦: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庞:那还用问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修改祖宗得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我早就知道!秦仲义就是新派资本家,而庞太监就是皇室守旧派,两个人见了面礼貌性得问候之后,秦仲义多说了一句话:“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就是秦仲义在问候之后多出得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反映了维新派得不满:问斩了谭嗣同,您们心里高兴了吧.秦仲义利用反讽刺得语气表达了她对晚清政府废除戊戌变法、杀害六君子得不满。
庞太监通过“天下太平了"表达了一个胜利者得姿态,“谁敢修改祖宗得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话得潜台词就是以一个胜利者得姿态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得维新派,别造反,天下还没大乱呢。
老舍通过这样一个对话外得信息量传递给观众得就是当时得时局信息,一个行将就木得晚清政府与蠢蠢欲动得维新派。
质准则下得虚假信息1、彼此明知道就是假话《茶馆》得语言对白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凭无据得话语,特意表现出了质得不合作,以此来表达自己得言外之意.例如第二幕中无赖唐铁嘴想租住王利发得房子与主人公王利发得一段对话:王:福气不小!不小!可就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您留着!唐:您呀,瞧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王:没有得事!都就是久在街面上混得人,谁能瞧不起谁呢?这就是知心话吧?唐:您得嘴呀比我得还花哨!王利发因为知道唐铁嘴抽大烟,就是个无赖,所以不想把房子租给她,以假话住满了为由婉拒了唐铁嘴.唐铁嘴也明白了王得言外之意,直接给挑明了,您就是怕我付不起房租才说得假话。
《茶馆(节选)》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人物分析
请说说王利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私、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但他仍然无 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最后(第三幕中)悬 梁自尽。
主题探究
像这样命运悲惨的,剧中何止他王利发一人!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悲惨的 命运该怪谁?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人民命运的真实写照。是那个黑暗的旧时 代,导致他的悲惨命运。
写作背景
《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清 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 三个时代,北京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字词积累
1.读准下列红字的字音。
戊戌( xū ) 搭讪( shàn) 缧绁( léi ) 咂摸( zā )
沏茶( qī ) 坤角(kūn ) 茶盅(zhōnɡ ) 神龛(kān )
人教版九年级语
1.品味个性化的语言。(重点) 2.感知人物形象——王利发的性格特点。(重点) 3.理解《茶馆》的矛盾冲突以及主题。(难点) 4.领会人物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难点)
走近作者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 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 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内容探究 3.俗话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茶馆》的戏剧
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 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 突。如李三的报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 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本文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 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 来临。
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
分类号:H03 学校单位代码:10446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研究生姓名:岳军学科、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教育学导师姓名、职称:李敏红副教授论文完成时间:2012年4月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 论文《老舍<茶馆> 潜台词的语用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 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 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 学位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
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摘要《茶馆》是老舍先生后期的代表作,代表了老舍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茶馆》语言朴素幽默,其中在人物对白中蕴含着复杂而又丰富的潜台词。
话剧是会话的艺术,作为一部优秀的话剧作品,对于《茶馆》的研究一直侧重在文学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从语用角度对《茶馆》的分析和鉴赏还没有得到重视。
本文尝试从语用角度对《茶馆》中的潜台词进行系统分析,以《茶馆》中蕴含潜台词的人物对白为研究语料,采用演绎法、归纳法、描写法阐述论文观点。
《茶馆》全文分析解析
讨论交流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 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势力及其奴才走狗; 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
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 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
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文中通过众多事件,多侧面、多 角度地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例如: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八 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人火坑,常四爷因 为一句话被捕人狱,还有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等,这些大大小小、形 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显示出晚清末年反动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 立,揭示了那个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
老舍先生自己说,他写这个戏的目的是“葬送 三个时代”。全剧贯穿半个世纪的三个时代,是 旧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 逐渐深入、中国由封建的老大帝国日益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老舍把三个时代发生的 种种事件以及生活着的种种人物,通过茶馆,通 过贯穿全剧的线索人物王利发,巧妙地连接在一 起,写出这些人物在不同时代中的不同命运,从 而揭示出旧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暗示了促使旧 时代灭亡的新的潜在力量。
➢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各是什么 样的形象?
要 求: 先找出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台
词,然后概括其性格特点
王利言:
多说好话,多请安,讨 人人的喜欢
主要活动: 应酬顾客
裕泰茶馆的掌柜
1.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 2.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多说好话,多作揖。
王利发 对李三、康顺子 对难民
浅谈《茶馆》语言艺术
浅谈《茶馆》语言艺术摘要:老舍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京味”,他的语言追求平和幽默。
在他的作品中,多用北京城内外平民化的生活语言,如:多儿化词、多叠音词,并结合了多种修辞手法。
话剧《茶馆》就是通过这些来表现那浓浓的“京味”的。
关键词:儿化词叠音词修辞幽默京味老舍在《茶馆》中使用多种语言技巧来表现人物性格,介绍故事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浅析《茶馆》的语言艺术。
一、带有浓重地方、民族、时代色彩的口语老舍在话剧语言中说的:戏剧语言要给听众以弦外之音,好像给舞台留出一些空隙,耐人寻味。
《茶馆》的语言堪称这个理念的典范。
(一) 赋予地方色彩的儿化词作者对《茶馆》中的儿化词做了统计,共有100余处。
诸如:事儿、哥们儿、早班儿、全村儿、狠劲儿、味儿、煤球儿、照顾主儿、烟泡儿、一会儿、人缘儿、官厅儿、两半儿、铜子儿、叫座儿、小辫儿、干活儿、白面儿、赶明儿、抓早儿、没错儿、洋玩意儿、话儿、词儿、三轮儿、调魂儿等等,俯拾即是。
儿化词是北方语言特色之一,如“赶明儿”、“抓早儿”等在南方是很少有的。
这些词听来亲切、感人,能让人身临其境于北方语言环境中,拉近了读者与人物情景的距离。
(二)大量叠音词的使用据作者统计,《茶馆》中的叠音词有近50处,如:外边蹓蹓、管教管教、遛遛、可怜可怜、算算命、帮帮忙、活动活动、说说理、照顾照顾、硬硬朗朗、表表功、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转转等。
这些鲜明生动的叠音词表现了深刻的内涵。
文中几次提到“溜溜”“转转”“玩玩”“蹓蹓”等动作性很强的词,这些可持续的动作动词重叠表示了该动作的短暂或是轻微,从而更进一步表现悠闲和慢慢悠悠的感觉,与当时多变紧急的政治形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些把老北京人那种随意、悠闲、懒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看尽了他们的可笑与可悲。
“我给你说说看”“表表功”“活动活动”“搜查搜查”等叠音词,把小人物那种贪婪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
浅谈茶馆艺术特色
浅谈《茶馆》艺术特色老舍是我国著名爱国作家、人民艺术家。
他出身于北京一个满族贫民家庭。
二十多岁开始写作,写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许多部小说,也写了不少部话剧。
他以善于描写北京市民与下层人民的生活而著称。
《茶馆》写于一九五七年。
剧本通过北京一家大茶馆的盛衰,截取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和建国前夕三个断面,反映了旧中国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含蓄而深刻地揭示出旧社会行将灭亡,新时代即将来临的历史趋势。
作者以他擅长的精湛的北京话,浓厚的北京味,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使这个话剧独具艺术特色与民族风格。
在《茶馆》中,老舍成功地实践了他一向为自己规定的三个方面的艺术追求:写自己真正熟悉的人和事,熟悉到什么程度呢?熟悉笔下“人物的全部生活”;写作时眼睛要老盯住笔下的人物不放,“不能因事而忘了人”;人物的对话必须是真正性格化的语言,“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
充满“京味”风格的《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顶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话剧精品之一。
其艺术特色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接下来本人就重点从几方面出发浅谈《茶馆》艺术特色。
《茶馆》从全局看,其中的人物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冲突。
手法独一无二,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全剧只有三幕,每一幕写一个时代,表现剧情干净简洁,通过各阶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命运变化,揭示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全剧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主要冲突和中心事件,只是通过以茶馆老板王利发为中心的三个时代、几十个人物在茶馆里的生活片段,不仅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的真实命运,更是表现出一幅气势宏伟的历史长卷,把旧中国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出场人物多达七十几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十多人。
全剧篇幅不长(三万多字),老舍却运用了个性化语言刻画出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庞太监、马五爷、唐铁嘴等一大批个性鲜活的人物。
这种个性化语言不要求具有激化冲突、展开动作、推进情节的作用,只要求它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茶馆》(节选)教案
《茶馆》(节选)教案【导入】老舍先生于1957年用三万字创作的三幕剧《茶馆》分别反映了戊戌变法后的清末、袁世凯死后的民国初年和抗战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三个时代的特征,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话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也是人艺演出场次最多的话剧,常演不衰。
课本节选的第一幕历来被认为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幕,曹禺先生称其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
这一幕究竟罕见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为什么常四爷要说“大清国要完”?(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语言背后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性格心态)问题1:“大清国要完”这句话是很危险的言论,作为旗人和茶馆常客的常四爷为何会毫不顾忌地说出这句话呢?他是在看了哪些景象后才发出的感慨?(方法引导:要读懂潜台词首先要明晰语境,要知道常四爷是如何发出这句感叹的。
我们跟随常四爷下一次茶馆,明白他是在看到了哪些场景,经历了什么事,触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和思考后,他才说出的这句话。
)A.面对二德子的无端挑衅:–“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明确:面对打群架的煞有介事和打手的耀武扬威,常四爷不屑一顾地加以嘲讽二德子等人不务正业,欺内惧外的奴才嘴脸。
反映了当时面对洋人势力的入侵,国内却一盘散沙的社会现状,也说明常四爷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慨以及官府不闻不问态度的批判。
B.面对马五爷的洋腔洋调:“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思考:常四爷为何对出手相助的马五爷有如此态度呢?(旨在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台词背后的深意,为读懂潜台词做出示范)“二德子,你威风啊!”(我在这你威风什么?“并未立起”是不立而威,马的威风可以从二德子忙不迭的请安谢罪,唯唯诺诺连声退出场外以及临走前抢着替马五爷付钱还有众人的瞬间安静可以看出,足见这个吃洋饭的洋教分子的威风。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嘛动不动就讲打?”(一语双关,暗指常四爷所言打洋人的话,奴才心性,虚伪嘴脸,装腔作势。
你怎么绕着脖子骂我呢——浅析《茶馆》的语言艺术
南腔北调 8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名家忆远
二 .“爸爸不是人,是畜生”
《茶馆》的语言具有含沙射影的特性,表现之一 语言“能指”对象,反而从侧面体现出话剧中的人物
是老舍围绕批判旧社会的主题,描写了底层人物在黑 似乎意识到了个人身处旧社会的悲哀命运。污水养污
《茶馆》里的语言虽然批判旧社会不着一字,但 是却处处显示着对黑暗旧社会的痛骂。可以这么说, 《茶馆》的骂法,就像是王大拴骂小二德子乱打人的 骂法,是“绕着脖子”的,不是直截了当地骂。老舍 不同于同时代受文化政策影响的一些作家,他不是通
过直接喊口号的方式直白地表达对旧社会的痛恶、对 新中国的称颂,而是把读者与观众作为创作元素,将 艺术形象与读者、观众的思想联系起来。他没有让“人 物变成剧作者的广播员”[2],而是通过含蓄的艺术语 言,让读者、观众自己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从而“能够以精辟的语言道出深湛的思想和真挚深厚 的感情”[3]。
暗的社会中不得好过、甚至被迫做出背叛人性的事情 鱼,污鱼和污浊的社会融合在一起,如鱼得水。污浊
的艰难生存困境。康六卖女儿的时候,骂自己“不是人, 的社会里容不下像王利发这样“没做过缺德的事、伤
是畜牲”,通过分析话语会发现,他在骂自己的时候, 天害理的事”的人,也容不下像秦仲义这样怀着爱国
其实就是在痛骂旧社会对人的无情压迫。
〔茶客甲、乙上。 王利发 二位早班儿!带着叶子哪?老大拿开水 去!(王大拴下)二位,对不起,茶钱先付! 茶客甲 没听说过! 王利发 我开过几十年茶馆,也没听说过!可是, 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正 喝着茶,茶叶又长了价钱!您看,先收茶钱不是省得 麻烦吗? 茶客乙 我看哪,不喝更省事!(同茶客甲下) 王大拴 (提来开水)怎么?走啦! 王利发 这你就明白了! 在这一场景里,王利发对儿子王大拴说了这么一 句话:“这你就明白了!”到底明白了什么呢?王利 发没有说,后面也没有王大拴的疑问,这反而像是把 问题丢给了读者与观众,去琢磨这“明白”的内容。
论老舍《茶馆》的语言艺术
论老舍《茶馆》的语言艺术一、本文概述老舍先生的《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茶馆》的语言艺术,分析老舍如何通过精湛的语言运用,将这部作品塑造成一个生动的社会缩影和历史见证。
我们需要认识到《茶馆》的语言艺术不仅仅是对话的流畅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更是老舍先生对于北京方言的巧妙运用和对白话文戏剧语言的创新。
老舍先生通过对于北京话的精准把握和巧妙运用,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也让整个戏剧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老舍在《茶馆》中展现了其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他通过对话和独白的形式,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王利发的世故圆滑,还是常四爷的正直不阿,或是秦二爷的豪放不羁,每一种语言风格都与其社会地位和个性特征紧密相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社会揭示。
老舍在《茶馆》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俗语、谚语和歌谣,这些语言元素不仅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这些地道的语言表达,老舍成功地再现了清末民初北京城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得《茶馆》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茶馆》的语言艺术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对白的生动传神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上,更体现在老舍对于北京方言的深入挖掘和对白话文戏剧语言的创新上。
通过对《茶馆》的语言艺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茶馆》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老舍的语言风格与特点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在《茶馆》中,老舍运用了地道的北京话,使得人物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地方特色。
这种语言的使用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也为人物的塑造增添了真实感。
老舍的语言风格中,幽默与讽刺是两个显著的特点。
在《茶馆》中,他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巧妙地运用幽默和讽刺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
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
老舍《茶馆》潜台词的语用研究
《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其中潜台词的语用研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定义、语用特点和作用三个方面讨论《茶馆》中潜台词的语用研究。
其次,潜台词在《茶馆》中的语用有许多特点。
首先,潜台词的语用多样化,具有比喻、暗示和拟人化等多种功能。
老舍通过比喻暗示了国家的腐败、腐蚀和落后状态,拟人化也帮助他更形象地表达他对政治现实的反对。
其次,潜台词的语用多用于政治话语,老舍在描写政治现实时,大量使用潜台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用语比直接的政治话语更有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潜台词研究
《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老舍先生在后期创作的最高成就。
本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角色对话中“不合作”的潜台词,准确理解潜台词的含义,接着分析剧中人物对潜台词含义的体现方式和实效性,以此来重读老舍先生《茶馆》中通过对话的表象所体现出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老舍《茶馆》潜台词含义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言哲学大师格赖斯(Grice)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成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导在语境下剖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理解其“弦外之音”。
会话含义理论需要会话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其达到交流的实际意图,其中的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准则:要求交流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平衡。
(2)质准则:要求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
(3)关联准则:要求双方提供的信息贴切,没有偏离主题的信息。
(4)方式准则:要求双方所表达的信息清晰简洁,以免产生歧义。
量准则下《茶馆》潜台词的含义与“不合作”现象
在《茶馆》的语言对白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对话造成了量的不平衡,产生出超越对话表面意思的潜台词含义,让对方通过对潜台词的含义进行推导来达到目的。
1.没有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量
例如:
茶客1:谭嗣同是谁?
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这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的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的问题。
其表达的潜台词含义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的罪一定不小。
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的漠然态度,他甚至不知道谭嗣同是谁,也不想去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习惯了,不管斩谁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
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的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的状态。
2.说话人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应该提供的量
通过维新派的秦仲义和守旧派的庞太监的一段问候式的对话来分析:
庞:哟!秦二爷!
秦: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那还用问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是新派资本家,而庞太监是皇室守旧派,两个人见了面礼貌性的问候之后,秦仲义多说了一句话:“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是秦仲义在问候之后多出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反映了维新派的不满:问斩了谭嗣同,你们心里高兴了吧。
秦仲义利用反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晚清政府废除戊戌变法、杀害六君子的不满。
庞太监通过“天下太平了”表达了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以一个胜利者的
姿态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的维新派,别造反,天下还没大乱呢。
老舍通过这样一个对话外的信息量传递给观众的是当时的时局信息,一个行将就木的晚清政府和蠢蠢欲动的维新派。
质准则下的虚假信息
1.彼此明知道是假话
《茶馆》的语言对白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凭无据的话语,特意表现出了质的不合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言外之意。
例如第二幕中无赖唐铁嘴想租住王利发的房子和主人公王利发的一段对话:
王: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唐:你呀,看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
王:没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谁能看不起谁呢?这是知心话吧?
唐: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
王利发因为知道唐铁嘴抽大烟,是个无赖,所以不想把房子租给他,以假话住满了为由婉拒了唐铁嘴。
唐铁嘴也明白了王的言外之意,直接给挑明了,你是怕我付不起房租才说的假话。
王利发紧接着以一段违心的假话小心翼翼地搪塞唐铁嘴,真实用意是咱俩都是街面上混的人,底细都清楚,你抽你的大烟,我开我的茶馆,咱俩互不干涉。
用一段体面话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为的是不给唐难堪。
唐也明白王利发的真实意图,用一句不相干的话
“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表明了王利发的精明。
老舍在这要表达给观众的潜台词含义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上充斥的抽大烟的无赖,以至于都影响到了正经的生意人。
2.说话没有凭据
第三幕中丁宝想来王利发的茶馆工作,小刘麻子在从中介绍:
丁宝:我要是过去说一声:“来了?小子!”他们准给一块现大洋
……
小刘麻子:王掌柜,我都替你想好啦!不信,你等着看,明天早上,小丁宝在门口儿歪着头那么一站,马上就进来二百多茶座儿……
王利发眼看茶馆生意每况愈下,准备继续改良,此时正在犹豫用不用丁宝,而丁宝和小刘麻子为了得到这份工作,故意夸大其词,把凭空想象的没有的事说得跟真事样的。
用意就是只要丁宝来茶馆当女招待,生意会越来越好,以博得王利发的同意。
人物对白中的信息不相关
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关联原则规定了对话中所有的信息要紧扣主题,但《茶馆》中的对话明显违反了关联原则,偏离主题,顾左右而言他,用与主题不相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
如第一幕中常四爷施舍给了乡下妇女和小妞一碗乱肉面,常四爷因为随口一说“大清国要完”而被两个官差抓走,小妞吃完了还喊饿。
小妞、乡下妇女、王利发三个人的一段对话:
小妞:妈!我还饿!
王利发:唉!出去吧!
乡下妇女:走吧,乖!
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了?妈!
乡下妇女:乖!(哭着,走出茶馆)
常四爷已经被抓走,没有人再给小妞一碗面了,王利发只能感叹这世道,同时叫母女俩走,但小妞一连串的问话刺痛了所有人的心,其母亲也不忍正面回答卖还是不卖,只回答“乖”。
对话中明显违反了含义理论中的关联原则,其潜台词词的含义是乡下妇女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反映出了当时父母即不愿割舍女儿但又为生活所迫无能为力的现实情景。
老舍通过王利发的一声感叹和乡下妇女一句答非所问的“乖”作为潜台词深刻刻画了晚清政府倒台前凄凉的社会背景。
对话中表达的信息模糊
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要求对话双方所提供的信息要清晰明了。
但在《茶馆》中,对话双方往往故意提供模糊的信息,产生潜台词,让对方对潜台词含义进行推导来将交际进行下去。
1.说话人为达目的而故意说的话
第一幕中康六被世道所逼无奈要卖女儿,希望找个好人家:
康六:到底给谁呢?
刘麻子:我一说,你必定从心眼里乐意!一位在宫里当差的!
康六: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麻子:那不是你女儿的命好吗?
康六:谁呢?
刘麻子:庞总管!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伺候着太后,红得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的!
基于康六的问话,刘麻子没有按照合作原则直接下面回答是庞太监,而是绕了个大圈子才说出是庞太监。
如果刘麻子按照合作原则一上来就说是庞太监,康六肯定就会扭头就走,刘麻子一开始就一直在提供模糊的信息,用富有歧义的语言作铺垫,让康六觉得是个好人家,然后再引出庞总管而不是庞太监。
用模糊的语言消除对方的抗拒心理,希望多获取一点印象分。
2.故意说啰唆的语言
说话人故意用啰唆的语言来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
宋恩子: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笔账不是?
王利发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提出了一连串的话,其中的潜台词含义就是:世道太乱,什么什么都不景气,您当差的就不要难为我这个挣小钱的了。
老舍通过设计这一段对话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老舍的《茶馆》剧中语言朴实精湛,有着丰富的潜台词,让观众对潜台词的含义有着丰富的想象,同时体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本文对《茶馆》的潜台词含义利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合作原则进行了分析,主要解读了其中的四种“不合作”现象。
受话人通过这种不合作现象来摸索其潜台词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