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信念

——捧着一颗心来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少年的“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雄”赖于优质的教育,而优质的教育则主要赖于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则赖于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然而,当下,因为我国教师的待遇较差,社会地位不高,很多人不愿意当教师,但是从客观事实来看,确实有诸多主观上不愿意当老师的人由于某些原因最后依然走上了教育岗位。对于教师收入低的情况,在此不做论述。但是对于这些已经走上了教师岗位的教师,无论他们是由衷热爱教育事业的,或者是迫于生计的,都应该树立起一种科学正确的教育信念,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乎着少年的未来,也就是祖国的未来。

一、教育与教育信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单指学校教育。“我以为教育应该指学校教育而言。所以教育是用学校做工具,把旧有的知识系统传授给继起的青年,是他们养成一种适合与既成社会的人格,以维持和发展这个社会。”(加注,圈一,叶圣陶,《教育与人生》)关于“教育信念”的概念,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看法,《教育学大辞典》中将教育信念界定为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之

类较为宏观、抽象的事物)的确认和信奉。在此,为了论述方便,笔者将“教育信念”通俗地界定为“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主张以及开展教育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原则。

二、教育信念的重要性

教育知识与教育信念都是教师素养的构成要素,笔者认为,教育知识与教育信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果把教师素养比作一台计算机的话,那么教育知识则是其硬件部分,而教育信念则是其软件部分,一个教师,如果缺少扎实的专业知识绝对会步履维艰,教育活动难以展开;如果没有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那他的教育结果不仅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相反还可能阻碍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和祖国未来的发展。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定如同一台性能良好的计算机一样,硬件和软件齐全,二者协调配合,彼此促进,教育事业才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丰硕成果。而当今我们的教师们,他们的专业知识尽管并不十分扎实,但是尚且够用,然而他们却并未如我们预期的那般成为优秀的教师,培养出能担得起祖国发展复兴大业的少年来。这很大程度是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没有正确的教育信念,他们就不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着“百年树人”的重大责任;没有正确的教育信念,他们就不知道怎样的教育学生乐于接受;没有正确的教育信念,他们就不知道怎样才能和学生成为朋友。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势在必行,极为迫切。

三、培养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

笔者认为,正确科学的教育信念包括“相信教育可以塑造人生”和“捧

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两部分。

(一)重视教育作用,奠定人生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与人生》一文中指出,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大致有下列三点:

1.以教育认识自己,即通过教育对主体的自己(自我)和环境的自己(外物、客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认识客体的环境和自我主体的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相当的学识能力,才能辨别是非、分清黑白。这当然是教育的责任了。”

2.以教育革新自己,革新自己一方面是铲除一切诸如虚荣心、懒惰心等障碍物,另一方面是革新过去的错误观念。“要铲除一切障碍物,革新过去的错误观念,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

3.以教育成就自己。教育使人明晰自己的所长和所好,人应当根据自己的所长和所好来成就自己。

由上可见,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几个一点一画的字”(叶圣陶《教师问题》圈2),而是肩负着使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的崇高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信念:“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相信通过优质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学生的人生奠定知识和道德基础。”拥有如此这般信念的教师,必然知道优质教育的促进作用,也必然知道恶劣教育的阻碍作用,所以,这样的教师必然会秉持着正义的信念,坚持优质的教育,拒绝恶劣教育。(二)捧着一颗心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倾心祖国的教育事业20余年,20年来始

终秉承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无私的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祖国的少年、祖国的未来奋斗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如今这样的“一颗心”仍然是教师们需要的,(且不谈“带不带半根草去”,物质回报是需要的,因为这毕竟是“饭碗”)。但是,这样的“一颗心”该是怎样的一颗心呢?笔者认为,这颗“心”,应该是一颗尊重的心,一颗负责的心,一颗爱护的心,一颗交流的心。

1.一颗尊重的心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与他们交朋友,“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圈3)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这样,真正的把学生当做朋友,无论是小朋友、中朋友、还是大朋友,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是小屁孩和涉世未深的小家伙。只有怀着这样一颗尊重的心,才不至于像老夫子那样只会拿着戒尺,板着面孔教训人,就不会发生那样令人惊悚的“罚站学生被冻死门外”的惨剧,才可能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好学生书本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得到学生难得的、珍贵的、纯洁的信任和尊敬。

2.一颗负责的心

责任感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尤为需要。有些老师不是由衷的接受教师之一职业,仅仅把它当作为了生存不得不

“屈尊降贵”“委曲求全”把持的一个“饭碗”,而不顾学生那些热切的注目逐渐由期待变成了绝望,也不顾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最初的信任逐渐变成了无奈的叹息。仅仅是遵从着自己的心意,上完课就走人,学生的情况一概不知,甚至于上了半年课,还不认识自己的班上的学生。尤其是某些大学里的辅导员(当然是个别现象),一年下来,也就认识那可数的几个班干部,班上的其他学生甚至都没见过辅导员几面。这样的教师实在是不配“人民教师”这一寄予了殷切希望的称谓。我们有句的俗语叫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用来贬斥那些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人。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做事尽职尽责。撞钟和尚的职责就是撞钟,那么即使他明天就不再做和尚了,他依然要坚持撞好最后一天钟。这难道不是值的褒扬的尽忠职守吗?这难道不足以让一些不负责的教师汗颜吗?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日老师育一日人”,那祖国的教育事业虽不至翻天覆地,但至少也会有重大的可喜变化。

3.一颗爱护的心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都是家庭的未来。而所有的孩子则是祖国的未来。教师也有自己的孩子,我们不能强求老师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我们只是希望当教师的,看到学生顽皮时,想想自己孩子的顽皮,看到学生贪玩时,想想自己孩子的贪玩,这样,就不会瞪起那可怖的双眼,就不会扬起那伤人心的巴掌。把每一个学生都看做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满脸微笑注视着他们慢慢成长,如同望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似的。孩子,学生,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