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的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统一中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通和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一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鼎盛的局面
两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条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确立中央 集权制度 措施
皇帝 最高统治者:称④__________ ,至高无 上,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 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由皇 帝决断 分封制 ,建立由中央 地方:废除⑤__________ 直接管辖的⑥__________ 郡县制
儒家经典为教材
儒学 影响:⑦__________ 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主流
经济上
背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 都掌握在豪强手中,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 重要的经济命脉 经济 目的: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⑧__________ 的控制 五铢钱 内容:统一铸造⑨__________ ;实行盐铁官营;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 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汉武 帝巩 固大 一统 王朝
措施 政治上
背景: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威胁国家统治 董仲舒 倡导者:④__________
儒家 内容:把⑤__________ 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思想上:“罢黜百 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 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太学 推行办法:在长安兴办⑥__________ ,以
作用: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 鼎盛 汉王朝开始进入亡
过程:公元9年,外戚 王莽 ①__________ 夺取政权, 新朝 建立②__________ ,西汉 灭亡 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 会动荡,其政权被农民起义 推翻
“文景之治”
措施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
第12课
※知识梳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过关】(考点夯实过关+中考真题实战)考点一秦统一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1.(2023上·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中)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任嚣为南海郡首任郡尉,赵佗初任龙川县县令,后接任南海郡郡尉,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B.赵佗掌管国家军事事务C.任嚣由朝廷直接任免D.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拓展2.(2023上·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校考期中)“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后来“皇帝”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此称谓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传说的黄帝B.夏朝建立者C.秦朝建立者D.周朝建立者3.(2023上·山东德州·七年级校考期中)翦伯赞说:“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作者的理由是秦始皇()A.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B.主持修建了都江堰C.灭六国,统一了全国D.任用商鞅,进行变法4.(2023上·青海海东·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统一货币的政策。

图中方框空白框处应为()A.圆形方孔半两钱B.刀币C.布币D.蚁鼻钱1.考点夯实过关考点二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楚汉之争5.秦简:“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段材料体现了秦朝()A.兵役繁重B.刑法严苛C.徭役繁重D.赋税沉重6.(2023上·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仔细观察如下图,图中反抗暴秦的历史事件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大泽乡起义D.牧野之战7.(2023上·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期中)《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要点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要点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要点第九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2)原因:①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

②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2)建立者:嬴政(秦始皇)(3)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进入封建社会)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废分封,立郡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立郡县。

(2)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文化上);焚书坑儒(思想上)。

(3)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丞相的职责:行政。

太尉的职责:军事。

御史大夫的职责:监察。

★秦朝的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的标准文字是小篆,后推广隶书。

货币的标准样式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文化措施的影响: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统治。

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长城起至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和焚书坑儒的是李斯。

★秦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

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 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 的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 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 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 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 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法政” 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复习课件
单元介绍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 秦汉王朝经济发达,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 币、度量衡,并加强思想控制。修筑长城,防止匈奴入 侵。 汉朝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 破匈奴,到汉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张骞通西 域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密切了内地与西域各族联系。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这一时期,科技领先,文化繁荣,尤其是造纸术等 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示 意 图
中央设“三公九卿”:太尉、丞相、御史 大夫;地方设郡县,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 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县
秦的统一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定都咸阳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北筑长城(抵御匈奴· 保障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民族关系: 南修灵渠(开发东南岭南· 加强中原与岭南经济文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纵横】【阶段特征】政治上: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王朝走向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思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秦汉时期史学、文学、科学技术、艺术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建构】【考点梳理】第9课秦统一中国(p44)一、秦灭六国——实现统一1.条件:①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②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

③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这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2.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时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

4.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二、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目的:适应,加强(二)内容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2、中央政权机构:由、、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掌控3、地方行政制度:废除(制度),建立由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三)影响1、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三、秦代的统一措施(一)目的:适应(二)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使政令能够在;有利于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凿灵渠 ※影响: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4、民族关系上 ①对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越族地区设郡管理 ②对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影响1、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价秦始皇:功绩:(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灭六国1 、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顺天应人 (顺应历史统一发展潮流和人民的要求) ;②商鞅变法 (主要原因) ;③正确策略;④重用人才。

2 、从公元前230,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 、秦朝统一六国的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2 、文化——统一文字 ( 小篆) 。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 、经济——统一货币 ( 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意义: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三、秦朝疆域四至:北至长城,东至东海,南至陇海,西至陇西 (甘肃西南部和云南北部) 。

一、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 (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给国家)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 ;③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的残暴。

二、秦末农民起义1 、前期:陈胜、吴广农民起义:① 时间:公元前209年;②地点:大泽乡;③直接原因:陈胜、吴广因大雨误期,误期当斩。

④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⑤过程: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⑥结果:失败。

⑦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2 、后期:项羽、刘邦农民起义:①项羽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②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战:①时间:为期四年;②结果:刘邦战胜。

③性质:封建统治者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四、评价秦始皇 ( 评价原则:正反两面,史论结合)1.千古一帝 (功 )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乱局面;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扩大疆土,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单元复习课
一、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 政治
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接受Biblioteka 推恩”建议,建立刺史制度经济
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盐铁和酒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
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 量衡
抑物价
思想
焚书坑儒
尊崇儒术
项目
秦始皇
3.(2022·广东中考)湖北云梦秦墓中发掘的秦律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官府行政法规性
质,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这些
规章制度有助于( C )
A.废除郡县制度
B.巩固分封
C.完善法律制度
D.尊崇儒术
【解析】“秦的大小官府机构都制定有若干规章制度。官吏若有违反,就可构成犯罪”
6.(2022·广州中考)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
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106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B)
A.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根据题干“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
106个诸侯的爵位”可知,汉武帝通过夺去106个诸侯的爵位,削弱了地方的势力,有利
于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
7.(2023·江西中考)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
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C )
A.“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经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4)根据材料思考,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 应该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与沿线各国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 共蠃,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 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 力增强,国库丰盈。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1、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①、政治上,“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②、经济上,将地方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 ③文化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维护北部边境的安 定。
丝路
绸 4、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 之 5、西域都护
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新
“ 疆地区 )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丝绸 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 y u a n d u)
(4)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提到“秦皇汉武” 两 个人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两个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形成秦亡汉兴内种不同的结局?
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宫室、造陵墓,使大批 农民离开土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是滥用民力;而汉武 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东汉衰亡原因 宦官和外戚专政
4、黄巾起义
打击了东汉统治
1、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
沟 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最新人教版中考历史教材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中考历史教材知识点复习——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内容
思 汉武帝接受_董__仲__舒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想 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_正__统__思想
文 在长安兴办_太__学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 化 统治阶级需要的_儒__学__人才
经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五__铢__钱__;实行 济 _盐__铁__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5.秦朝灭亡:公元前_2_0_7_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_刘__邦__率兵直逼咸阳,秦朝 灭亡。 6.楚汉之争: (1)性质:统治阶级为争夺_帝__位__展开的争战。 (2)双方:西楚霸王_项__羽__⇔汉王_刘__邦__。 (3)结果:刘邦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微点拨】陈胜吴广起义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最终推翻秦朝。
考点6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领域
成就
造纸术
西汉发明,东汉_蔡__伦__改进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之一
生活在东汉末年,著有《_伤__寒__杂__病__论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张仲景 和治疗方法,提出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__未__病___”理论,提倡预防

疾病。被誉为“医__圣___”
(4)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有什么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皇汉武”并称的主要原因。(至少回答2点)
(1)①丞相;②地方政府。 (2)秦铜诏铁权是度、量、衡三者中的衡。 意义:解决了各地之间换算的困难,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推恩;刺史制度。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对历代王朝产生深远影响。 (5)秦始皇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汉武帝稳固了大一统,使西汉 出现鼎盛局面,总之他们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七上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

七上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概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是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在汉武帝统治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第9课秦统一中国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秦灭六国1、历史背景:⑴连年战乱影响社会的发展,人民希望结束战争;⑵秦国商鞅变法后实力增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⑶秦王嬴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过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3、影响: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内容:⑴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⑵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社会基层组织,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影响: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三、巩固统一的措施:⑴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作用: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⑵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⑶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作用:便利了经济的发展);⑷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作用: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⑸北击匈奴(蒙恬),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2024年贵州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2024年贵州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3 西汉的建立 “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 统王朝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2022 年 版 课 标 : 通 过 了 解 西 汉 “ 削 藩 ” 和 尊 崇 儒 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 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 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 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的措 军事 临洮、东到辽东

的“万里长城”
影响
扩大了秦朝的疆域,巩 固了边防
知识点2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的灭亡 2022年版课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
起义。
秦的暴 政
(1)赋役沉重: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 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刑罚残酷:法律严苛,刑罚残酷,实行 连坐 (3)文化专制: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 论,实行“焚书坑儒”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中 意义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 疆域 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唯物史观】为什么说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 期战乱的局面是历史的必然
长期的战乱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痛苦 不堪。只有统一才能结束这样的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 生活,社会稳定发展。所以在当时,统一是民心所向, 是时代的大趋势。

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范围为亚、
路 特点 非、欧三大洲;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
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东西
交通要道
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 海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整理2024-2025学年去年金陵十三钗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整理2024-2025学年去年金陵十三钗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 课秦统一中国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称为“三,称为建立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在全国长度、容量、有利于国家对经济便利了经济的发展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比较第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三、秦朝的灭亡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成为富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②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以此为鉴,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启示:“成由俭,败由奢”,汉初统治者政策宽厚、生活节俭,并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由严厉镇压诸侯王“推恩”:分割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经济管控发明新型播种工具四、北击匈奴拓展延伸1.秦汉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2.汉代使儒学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原因(1)大一统的要求:汉初“无为而治”思想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统治者急需一种新思想巩固统治;(2)董仲舒的贡献:他把儒家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4)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社会出现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利用水力三、黄巾起义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一、张骞通西域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秦简九九表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三、司马迁与《史记》四、道教和佛教也吸收社会上的一些神仙使太平道得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拓展延伸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220年】
2.【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 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农耕区域扩大到岭南、河套、河西、 西南夷。 (3)思想:从法家独尊,经历汉初的黄老学说治国,到汉武帝时期形 成各家合流而成的新儒学,占据主流。文学中盛行气势宏大的汉大赋,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气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5.【知识梳理】
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苛) 因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前期:陈 时间地点
胜、吴广
农 起义
人物口号

地位

义 后期:刘
邦、项羽 经过
起义
5.【知识梳理】
原因
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②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李斯、韩非等)③连年战乱,人民渴望实现统一④兼并 战争促进了局部地区统一
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都城
咸阳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 之治
内容 表现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 充盈。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轮 单元过关 夯实基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核心考点 素养提升 聚焦中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项目
中国
同时期的世界
(1)政治:封建社会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
续表
秦代 的中
经 济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 ,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 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解决了各地之间换算的困难,便 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 央集
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一 权制
(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度和 措 交 的道路
统一 施 通
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
措施
水路:开凿灵渠
秦代 中
大权。(2)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的中 央
尉、御史大夫,(“三公” )分管行政、军事和
央集 集 内 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3)
权制
地方行政制度:①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
度和 权 容 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②全国分设乡、里、亭
济发展需求: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

原 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一
秦朝形势图
中 因 (3)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 识图依据:咸阳、桂林郡、象
国 实力最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郡、南海郡等;以咸阳为都城,
(4)嬴政的作用:秦王嬴政招募各国 实行郡县制,北部边疆以长城为
的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续表
(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教学目标
1、识记:学案中基础知识,
重点: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汉武帝的大一统、张骞、丝绸之路、蔡伦。

2.理解: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的作用
3.运用:
(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方面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①政治方面②经济方面③思想方面④军事方面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统一”就是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

意义: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4)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
①历史地看问题: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去看,看他的所为是否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看他的行为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②论从史出:评价历史人物要根据客观史实,从事实中得出结论,切忌把文学艺术作品中虚构的故事当史实来评价历史人物。

③辨别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应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其先进的一面,也要看到落后的一面,不可只强调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近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

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但从从每个班平时课堂对个别学生提问及检测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所以必须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第9课秦朝统一中国
1.公元前221年,秦王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
政治:创立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
经济:统一(圆形方孔铜钱)、统一
文化:统一(小篆、后推广隶书)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边防:防御匈奴、北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统一岭南、兴修(沟通长江、珠江)
4、秦朝疆域:东至、西到、北至、南达
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5、评价秦始皇:
(1)积极方面:
①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军事边防:防御匈奴、北筑长城;统一岭南、兴修灵渠
(2)消极方面:①滥用民力,繁重徭役、赋税②制定了严刑峻法③焚书坑儒
(3)总之,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
..也有大过
..的皇帝。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表现:
①繁重②沉重③残酷④残暴统治。

2、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公元前207年,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公元前207年,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史称
西汉
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
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约;③提倡“以
德化民”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措施:
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1、统一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2、治理黄河,兴修水利。

文化上: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上:反击匈奴,使匈奴从此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外交上: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丝绸之路。

2、意义: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入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3、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
客观原因: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原因: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第13课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都城:开国皇帝:光武帝光武中兴
第14课沟通中西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甘肃和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目的: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4、的设立:公元前60年(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成为
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通过河西走廊,今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作用: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以后开通。

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东汉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 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2、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1、东汉(神医):麻醉药剂“”、“五禽戏”
2、东汉(医圣):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我国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
四、司马迁和《史记》
《史记》记述了从到时期的史事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道教的兴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创始人:
③时在民间兴起
2、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
②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