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2011-2012期末复习1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重要课程。
在学习管理学概论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经典案例和管理实践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特别整理了以下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的活动,其特点包括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指导性和控制性等。
2.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包括计划者、组织者、领导者、控制者和协调者等,不同的角色对应着不同的管理行为。
3.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工原理、协调原理、权威原理和适应原理等,这些原理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重点关注员工的动机、沟通和领导等方面。
3. 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量化管理学派等,这些理论对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方法。
三、管理学的经典案例1. 泰勒科学管理案例泰勒科学管理案例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来改进管理实践。
2. 霍桑实验案例霍桑实验案例是行为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对员工的激励和参与进行实验,揭示了员工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福特汽车公司案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经典案例,通过实施流水线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方法,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四、管理学的管理实践1.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包括组织分工、权责关系、决策流程和沟通渠道等方面。
2. 领导与决策领导与决策是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领导风格、决策方法和领导行为等方面。
3. 绩效评价与激励绩效评价与激励是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包括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补充:案例分析要求1、三结合:结合具体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结合案例内容2、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3、字数要求:每道问答题的字数应不少于200字。
一、参考案例《光明电子公司的年终考评》光明电子公司是一家拥有500多名员工的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
公司在三个生产车间之外,还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部门。
总经理杨兴华任现职已有四年,此外还有两个副总经理张光和江波,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营及人事。
临近年底,公司总结了全年的工作,各部门的考核也在按常规进行。
这天,杨总经理一上班就面临了两起“火情”。
首先是关于张平辞职的问题。
张平是一车间热处理组组长,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一向工作积极性挺高。
但今天一上班就气呼呼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递上了一份辞呈。
经过了解,张平并非真的想辞职,而是觉得受了委屈。
原因是头天因车间主任让他去参加展览中心的热处理新设备展销会而未能及时完成张副总交办的一批活,受到了张副总的批评。
经过杨总说服后,张平解开了疙瘩,撤回了辞呈。
张平刚走,又来了技术科的刘工。
刘工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刘工向杨总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声称如果继续如此的话,自己将考虑另谋出路。
经过了解,刘工是不满技术科的奖金分配方案。
虽然技术科在各科室中奖金总额最高,但科长老许为了省事,决定平均分配,从而使得自认为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工与刚出校门的小李、小马等人所得一样。
结果是小李、小马等欢天喜地,而刘工却感到受到了冷落。
杨总对刘工作了安抚,并告诉刘工明年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目标管理活动,大锅饭现象很快就会克服的。
事实上,由于年初定计划时,目标制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各车间在年终总结时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送走刘工后,杨总经理开始翻阅秘书送来的报告和报表,结果上个月的质量情况令他感到不安,不合格品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
他准备在第二天的生产质量例会上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用户的几起投诉也需要格外重视。
2011.12管理创新期末复习提纲

《管理创新》期末复习 (2011.6)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判断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4、知识点串连题(1题,15分)5、论述题(1题,15分)6、案例分析题(1题,16分)二、答题要求1、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判断题要求判断正确和错误,如果错误还需改错。
4、知识点串连题,主要是在已知的词汇中选择和知识点相关的词汇,如下例。
5、论述题要结合实际展开论述,并要求各要点标明小标题号。
6、案例分析题首先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重点(一)知识点串连题具体复习范围不在此一一列示,举1个例子。
以下表格中,每一行的第一个空格都是一个知识点,请在每行的后三格中填入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词汇,下述的词汇供选择。
(空格中填入数字标号即可)(2)并购(3)自我超越(4)强强并购(5)联想(6)“三全”管理思想(7)彼得〃圣吉(8)第五项修炼(9)零缺陷控制体系(做这道题的关键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要熟悉,并能把知识点通过一条线串起来,因此学习这门课要求系统的学习。
)(二)论述题1、请对人本化的工作环境进行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举例详细说明。
2、对沟通的基本类型展开论述,结合具体问题能制订相应的沟通方案。
3、请针对影响买方的讨价能力力量的因素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
4、针对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中的“替代品威胁”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
5、请对危机处理时应坚持的原则进行阐述,并结合该理论对目前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评析。
6、提高顾客购买的总价值,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提高顾客购买的总价值呢?并请结合优秀企业实例阐述。
7、若要你负责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能否结合实际提出你的建设思路?8、请结合实际论述企业对外行为自律准则的内容(三)案例分析题( 和网上课堂、形成性考核册上的案例练习类似!)1、组织智障2、危机管理3、绿色营销4、冲突管理5、定制营销案例分析要注意以下问题:1、根据案例所提问题,先阐明理论根据。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

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全文5篇)第一篇: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期末作业考核《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
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
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
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3)选择性。
(4)满意性。
(5)过程性和动态性。
6.简答控制的内涵。
答:(1)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阶段,它将组织的活动维持在允许的限度内,它的标准来自人们的期望。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考纲:名词解释(5个十分)单项选择(20个 20分)简答(6个 40分)论述(2个 30分)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的人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职能:计划与决策(决定组织的目标以及如何最好的实现目标)组织(组织活动和资源以促进目标的达成)领导(指挥员工并将其引导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控制(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有利于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与从事工作或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际技能(与他人相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概念技能(归纳、总结、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成功的管理中什么是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管理的效率(组织资源优化利用的程度——是否正确的做事)管理的有效性(组织资源用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否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1)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泰罗(2)主要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泰罗的管理制度)代替旧的经验式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劳资双方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3)泰罗管理制度:(科、制、科、刺、管)科学的制定工作定额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工作方法科学的选择并培训工人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操作职能相分离6.法约尔的十四条原则(分、权、纪、统、统;个、报、集、等、秩;分、权、主、集)分工、权威、纪律、统一命令、统一行动;个人服从集体、报酬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7.霍桑实验的结论:(工、存、提、要)工人是社会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金钱并不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的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构成的动力,如安全感、归属感、相互尊重和友情,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存在“非正式组织”(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特殊的感情倾向和领袖人物,以一种默契左右着工人的行为)提倡新型的领导风格(新型的领导风格就是通过满足工人的合理需要,加强正式组织内部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鼓舞工人的“士气”,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要关心工人(管理人员应该设身处地的关心下属,沟通感情,让工人能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附:霍桑实验的意义:为管理学者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组织中人的因素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相反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位置,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意义8.需要层次理论:(生、安、社、自、自)生理的需要(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劳动、职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如希望解除生病、失业、破产、意外灾难及养老等经济生活的担忧。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组织与管理组织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组织的结构和设计原则。
管理的概念、职能、层次和管理者的角色等。
3.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和角色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内部角色和外部角色,如决策者、人际关系和传播者等。
4.决策与决策理论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特点,决策理论的主要模型和方法,包括常用的决策树、利益矩阵和期望值等。
5.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个体行为中的需求理论、动机理论和个人决策等。
6.领导与领导理论领导的概念、特点和领导力量的划分。
以及常见的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情境理论等。
7.组织设计和变革组织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如分工、协调和灵活性等。
组织变革的概念、类型和管理方法。
例如,SWOT分析、变革管理模型和沟通策略等。
8.绩效管理和激励绩效管理的概念和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反馈等。
激励理论和方法,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赫德博格双因素理论等。
9.团队管理团队建设的概念和步骤,如团队角色、团队发展阶段和团队决策等。
团队合作和冲突的管理方法。
10.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和功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1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步骤,如环境分析、目标制定和战略选择等。
常见的战略模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
1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流程,如项目目标、项目计划和项目执行等。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甘特图和PERT/CPM网络等。
以上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如果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相信可以在管理学概论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管理学概论是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课程。
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地复习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从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复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复习管理学概论课程。
一、管理学概论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进行协调和调配,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特点包括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
2. 组织的定义和特点:组织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的有序安排和协调。
组织的特点包括目标性、协调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和监督者等,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决策分析、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等技能。
二、管理学概论的理论框架1. 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和福尔莱特等。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科学化管理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的权威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2. 行为管理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和人本主义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麦克格雷戈等。
人际关系学派强调员工的社会需求和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人本主义管理学派强调员工的参与和自我实现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管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和全球化管理理论等,代表人物有邓尼斯和彼得·德鲁克等。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信息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全球化管理理论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挑战和机遇。
三、管理学概论的案例分析1.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管理实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其管理实践体现了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包括创新管理、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等。
2. 中国联通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国联通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其管理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管理理念,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市场化竞争和社会责任等。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第一章一、管理学:1.定义(周三多):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个人发展、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其他:(1)法约尔: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为主要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福莱特: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完成工作。
(3)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
(4)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5)孔茨和韦里克: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3.管理的四个内涵:(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内容:组织内部各种有无形资源,组织外部环境的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4.管理的职能:计划(决策是计划的前提)、组织、领导、控制、创新5.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区分: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重性)6.管理角色的分类:(明茨伯格)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人、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者(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3)概念技能:从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协调关系9.管理学性质:新兴、综合、应用、艺术10.管理学特征: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经济性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最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论。
2.查理·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提出“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欧文(人事管理创始人):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4.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保健因素、激励因素5.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X理论(麦格雷戈):人性本坏,好逸恶劳7.Y理论:人并不懒,关键在于对工作的憎恶8.超Y理论(罗尔斯·莫尔斯):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管理学期末复习

管理学期末复习一1、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高的目标。
2、管理者的十种角色: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者、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3、管理的有效性:效率与效益效率:产出与投入之比。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一求比较经济的达成目标。
效益:目标达成度。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求确立正确的目标,做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
4、管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质内容:协调,将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作用:是有限资源得以满足更多欲望。
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衡量标准: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和效益)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5、为什么建立组织?组织的功能: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
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手段:通过分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通过协作,形成集团力量。
条件:组织成员志同道合、能力互补。
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
组织管理的要点?建立一种机制,建设一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团队,构建一个分工合理、协作关系明确、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个人力量、从而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的组织环境,以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是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实现。
6、组织中为什么要有管理者?组织要发挥群体的力量,就需要有人来组织提出共同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分配各项工作和协调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
管理者与操作者有什么区别?操作者: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事务的人,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管理者: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事务的人,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开展工作。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什么?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凝聚一支能力互补、志同道合的队伍,通过分工协作使组织成员能够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管理学概论复习题(2012.9)一、名词1.管理: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2.管理者:是组织中有权指挥他人活动的人。
3.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近期的执行情况和环境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步向前推移的方法,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
4.组织:是一个由某种共同特征,按照特定结构将人们联系起来的系统。
5.部门化:就是将组织中的工作和人员组编成可管理的单位。
6.人力资源战略: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旨在使企业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
7.集权:是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法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听上级指挥。
8.风险型决策:当决策问题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均能准确知道时,则称为风险型决策,亦称统计性决策或随机性决策。
9.领导者:是实施领导影响过程的人,也就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职能的人。
10.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与群体中大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11.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
12.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可以引导激励人们去实现组织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
13.分权:就是上级把其决策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责任人,以便他们能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自主解决某些问题,完成其工作职责。
14.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5.管理幅度:一个人究竟能领导多少个部门或直接的下级?这个问题被称为“管理幅度”。
16.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二、简述1.管理的概念内涵(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项资源(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2.目标管理的优点(1)增强沟通和理解(2)提高积极性和自律性(3)推进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4)督促按计划付诸行动3.目标管理的任务(1)明确目标,并能具体化(2)明确目标次序(3)合理配置资源(4)有效的测评和控制4.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管理思想现代化(2)管理体制现代化(3)管理方法现代化(4)管理手段现代化5.计划工作的作用(1)指明方向(2)减少风险(3)提高效率(4)提高工作的有效性(5)支持控制活动6.战略管理过程(1)确定组织的愿景和使命(2)分析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3)构造战略(4)实施战略(5)战略结果评估7.影响权力委任心理因素(1)职业偏好的影响(2)对问题主次的衡量(3)对失败的畏惧心理(4)对他人动机的不信任8.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组织结构为变革重点(2)以任务和技术为变革重点(3)以人为变革重点9.克服变革中阻力的方法(1)说服并动员尽可能多的人参加到变革中去(2)进行说服和加强沟通(3)变革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4)认真分析变革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0.管理者受到的社会责任压力(1)法律法规的压力(2)成本的压力(3)竞争的压力(4)公众的压力(5)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11.非正式群体的特点(1)成员以感情为纽带和基础,凝聚力很强(2)有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其威信很高,受到成员们的拥戴(3)有不成文的群体规范,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4)关系密切,信息传递很快(5)具有排他性和自卫性12.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1)准确性(2)经济性(3)适度性(4)例外性(5)控制标准的全面性13.控制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控制的因素(1)人员(2)财务(3)作业(4)信息(5)组织绩效14.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1)既明确了专项任务的承担者,又能得到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2)来自各部门的人员组织在一起,扩大了知识面和经验领域,专业互补,集思广益,有利于专项任务的完成(3)各部门工作容易协调,工作效率可望大大提高(4)各专业人员相互学习,上下沟通,有利于组织成员业务能力和整体配合水平的提高(5)管理技术可以更专门化,有利于管理的有效程度和效率的提高15.权力的委任过程(1)职责的分派(2)权力的委任(3)责任的确立(4)权力的回收16.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1)资金环境的影响(2)人力资源环境的影响(3)物质环境的影响(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1)觉悟环境(2)政治影响(三)技术环境的影响因素(1)生产技术环境(2)辅助技术环境(3)管理技术环境17.计划工作的程序(1)明确组织的定位(2)认识发展机会(3)定义计划目标(4)明确前提条件(5)拟定备择方案(6)评价备择方案(7)选择方案(8)拟定派生计划(9)编制预算(10)将运动计划数字化、货币化18.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领导的能力(2)下级的素质(3)授权的明确(4)计划的周全(5)政策的稳定(6)信息的畅通(7)复杂的程度(8)组织的内聚力19.领导的影响力的构成(一)权力性影响力: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它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适用于09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营销与策划)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是指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012-2013第二学期管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管理学》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2.管理——指的是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3.效率——是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4.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开发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6.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归入三大类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7.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附加模块管理史展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勒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则1)为每项工作的每一组成要素开发一种科学的方法,以代替陈旧的经验方法。
2)科学的挑选、培训、教导和培养工人。
3)与工人合作,确保所有工作都按业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完成。
4)在管理者与工人之间尽量相等地划分工作和职责。
管理者承担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全部工作。
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职权;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任期稳定;主动性;团队精神。
3.官僚行政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4.“行为科学”学派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结论,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1)人的行为和态度是紧密相连的;2)群体因素会显著影响个体行为;3)群体标准会决定个体工人的产出;4)与群体标准、群体态度以及工作安全相比,金钱对于决定工人的产出不是那么重要。
5.定量方法即采用定量技术来改进决策。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管理学的定义是()A. 理论性学科B. 实践性学科C. 技术性学科D. 经验性学科2. 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古代B. 近代C. 现代D. 工业化时代3. 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人B. 物C. 财D. 灵活性4.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全部5. 管理过程包括()。
A. 遵守B. 计划C. 控制D. 部分6. 环境对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内部环境B. 宏观环境C. 经济环境D. 行业环境7. 组织结构分析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 权责关系B. 岗位职责C. 人际关系D. 组织层级8.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在于()。
A. 权力来源B. 决策方式C. 职责范围D. 全面性9. 沟通的主要特点是()。
A. 双向性B. 单向性C. 线性D. 被动性10.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
A. 工作动力B. 绩效考核C. 基本工资D. 手工11. 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
A. 理论创新B. 技术创新C. 方法创新D. 情感创新12.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
A. 学习B. 理解C. 存储D. 分享13. 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是()。
A. 创新B. 质量C. 人才D. 效益14. 管理伦理的核心是()。
A. 诚信B. 责任C. 公正D. 敬业15.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
A. 变革B. 竞争C. 发展D. 创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财以及灵活性。
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调动和利用人的因素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物指的是所有与管理目标相关的物质资源,包括设备、原材料等。
财则是指与管理目标相关的经济资源,如资金、成本、利润等。
灵活性是指管理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包括管理的创新与变革。
这四个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壹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计划: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3、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4、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5、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管理科学:将新出现的一系列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称为管理科学。
7、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
8、管理原理: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
9、系统: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0、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11、管理哲学: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12、决策:我们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比较常用的集体决策方法,便于发表创造性意见,因此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
14、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贰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16、滚动计划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17、管理幅度: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
18、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19、正式组织:设计的结果是形成所谓的正式组织。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导论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
2.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社会制度无关; 社会属性: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管理的规律性艺术性:管理的灵活性3.管理的职能计划:确立目标、制订行动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组织:构建组织结构、进行人员配备、权力配置。
,,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置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如:班级组织委员 ---目标实现要有组织保证领导:指导、协调、激励。
,,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如领导方式;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等。
---最具艺术性的职能控制:检查和监督。
,,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事先、事中、事后---着力于纠偏4.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人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代表第二章:管理演进1.古典管理理论基本观点: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更重要地是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活动和组织。
代表人物:科学管理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这就要求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为此,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四项原则和一些管理制度。
局限性“经济人”假设把人看做是“活的机器”不主张工人参与决策劳资关系对立现代管理之父——法约尔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管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管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国外学者定义管理: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福莱特(1942)2.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管理者的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2)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①技术技能:指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③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4. 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理论主要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②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行为管理理论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其内容为: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c.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注: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1.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权利至上道德观、公平公正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推己及人道德观。
2.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
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 • • • 信息角色 • • • 决策角色 • • •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1.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是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①环境的稳定性:a.环境比较稳定情况下——决策一般由中低层管理者进行;b.环境剧烈变化情况下——决策一般由高层管理者进行。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组织行为、领导与决策、战略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的重点内容。
1.管理学的定义与起源:
-知识社会背景下管理学的定义
-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管理主体与对象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功能与过程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
-古典管理学理论(包括科学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为科学管理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学派与人本主义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理论(包括系统理论与博弈论)
3.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个体行为与个体特质
-个体与工作的匹配度
-组织结构与文化
-组织沟通与冲突解决
-组织变革与创新
4.领导与决策:
-领导风格与领导力
-基本的领导理论(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与情境理论)-决策的定义与过程
-决策方式与方法
-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决策失误
5.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标
-环境分析(包括PESTEL分析与五力模型分析)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管理
-战略实施与控制
6.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评估与绩效考核
-绩效激励与奖励
-绩效改进与优化
7.团队管理与协作:
-团队与团队管理的概念-团队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团队决策与决策质量-团队沟通与冲突解决-团队合作与团队绩效。
“管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 、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2 、管理学是为管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
3 、一般说来领导者都是管理者,但管理者却不一定都是领导者。
4 、人、财、物是管理对象的物质要素,是从静态角度来观察管理对象;产、供、销是管理对象这一物质要素的运动过程,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管理对象。
5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管理对象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有些管理学家把时间和信息也列为管理对象。
二、名词解释1 、管理是让其他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三、简答1 、简述什么是现代管理。
答:1 )是让其他人同自己一起,并通过其他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 )管理是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的过程,来协调所有的人力和资源,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2 、如何理解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强调管理是科学是因为管理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科学管理程序,它是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去研究管理,把管理看成是规律性起作用的领域;把管理看成一门艺术是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去研究管理,把管理看成是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领域;管理是科学,强调的是其原则性,强调管理学是向管理者提供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概念、理论、原则、方法;管理是艺术,研究的是其灵活性,强调对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管理中从来没有一套通用的模式,因为每个企业都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中,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解决所有企业的问题。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是一门艺术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个管理者应当像一个艺术家,把自己的心血同自己的事业融合在一起。
3 、简述管理的“两难处境”.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管理工作中所固有的“两难处境”。
管理者常常面临以下这样一些局面:1 )要把组织内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使之在组织内做合乎目标的运动。
管理学概论2011真题,共6页

2011年同济大学管理学概论一、判断(10个,每个1分,共10分)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权力的分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授权。
6、当一个人以他人的期望为行为准则时,那么他的道德阶段处在惯例阶段。
7、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8、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9、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因此,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
10、决策理论学派是从Barnard创始的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二、单选题(20个,每个1分,20分)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
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A、领导技能B、组织技能C、概念技能D、人事技能2、“管理就是决策”是( )的著名观点。
A、赫茨伯格B、戴尔C、西蒙D、亨利.福特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A、人际关系理论B、官僚组织理论C、团体力学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4、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一原则是()A、统一命令原则B、等级链原则C、统一指挥原则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5、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B、韦伯C、甘特D、泰罗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A、一般管理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C、组织理论D、人际关系学说7、根据费德勒权变模型,下列对领导者有利的情景是()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8、在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中,确定管理风格的两因素是()A、关怀和定规B、关系行为和任务行为C、独裁和民主D、对工作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9、美国“管理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诞生了()A、劳动分工B、人际关系论C、事业部制D、科学管理10、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是30万元,除去固定成本外,该产品每单位成本为4元,市场售价为10元,若要达到6万元销售毛利的目标,该产品产销量应为()?A、3万件B、4.5万件C、6万件D、7.5万件11、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倾向于()A、战略性、非程序化B、战略性、程序化C、战术性、程序化D、战术性、非程序化12、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生理和自尊的需要B、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D、安全和自我表现实现的需要13、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第一学期《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补充:案例分析要求1、三结合:结合具体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结合案例内容2、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3、字数要求:每道问答题的字数应不少于200字。
一、参考案例《光明电子公司的年终考评》光明电子公司是一家拥有500多名员工的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
公司在三个生产车间之外,还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部门。
总经理杨兴华任现职已有四年,此外还有两个副总经理张光和江波,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营及人事。
临近年底,公司总结了全年的工作,各部门的考核也在按常规进行。
这天,杨总经理一上班就面临了两起“火情”。
首先是关于张平辞职的问题。
张平是一车间热处理组组长,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一向工作积极性挺高。
但今天一上班就气呼呼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递上了一份辞呈。
经过了解,张平并非真的想辞职,而是觉得受了委屈。
原因是头天因车间主任让他去参加展览中心的热处理新设备展销会而未能及时完成张副总交办的一批活,受到了张副总的批评。
经过杨总说服后,张平解开了疙瘩,撤回了辞呈。
张平刚走,又来了技术科的刘工。
刘工是厂里的技术骨干。
刘工向杨总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声称如果继续如此的话,自己将考虑另谋出路。
经过了解,刘工是不满技术科的奖金分配方案。
虽然技术科在各科室中奖金总额最高,但科长老许为了省事,决定平均分配,从而使得自认为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工与刚出校门的小李、小马等人所得一样。
结果是小李、小马等欢天喜地,而刘工却感到受到了冷落。
杨总对刘工作了安抚,并告诉刘工明年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目标管理活动,大锅饭现象很快就会克服的。
事实上,由于年初定计划时,目标制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各车间在年终总结时均出现了一些问题。
送走刘工后,杨总经理开始翻阅秘书送来的报告和报表,结果上个月的质量情况令他感到不安,不合格品率上升了6个百分点。
他准备在第二天的生产质量例会上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用户的几起投诉也需要格外重视。
处理完报告和报表后,杨总经理决定到车间巡视一下。
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
之后又到了由各单位人员协作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鼓励他们加把劲,争取早日攻克这几个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拦路虎,并顺便告知技术员小谭,公司将会尽量帮助解决他妻子的就业问题。
此外,杨总又透露了公司已作出的一项决定:今后无论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只要有论文发表,公司将承担其参加学术会议的全部费用。
大家感到倍受鼓舞。
中午12点,根据预先的安排,杨总同一个重要的客户共进了午餐。
下午2点主持了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主管参加的年终总结会,会上除了生产技术科科长与购销科科长为先进科室的称号而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之外,其他基本顺利。
散会以后,同一个外商进行了谈判,签下了一份金额颇大但却让两位副总忐忑不安的订单,因为其中的一些产品本公司并没生产过,短时期内也没有能力生产。
但杨总经理心中自有主意,因为他知道,有一家生产这类产品的大型企业正在四处找米下锅,而这份订单不仅会使这家大企业愁眉轻展,也将使公司轻轻松松稳赚一笔。
(一)分析选择1.光明电子公司宜采用何种组织结构比较合适(C)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2.这种组织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具有哪些特点(AB)A、能够保持统一指挥的优点B、可以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C、适合规模很大或者各种任务分散性很强的组织D、体现了“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基本思路E、有利于提高组织对外的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3.致使张平受委屈的根本原因在于(C)A、张平本人过于斤斤计较B、车间主任安排不当C、张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原则D、张副总经理与车间主任沟通不充分4.刘工程师为什么准备另谋出路?你认为运用哪种激励理论来分析比较合适( C)A、双因素理论B、期望理论C、公平理论D、挫折理论5.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E)A、激励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能促使人们产生满意感的因素B、保健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条件相关的、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感的因素C、激励因素是那些与条件相关的特点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能促使人们产生满意感的因素D、保健因素是那些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容易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感的因素E、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6.根据期望理论,动机水平取决于哪两项因素的乘积(AB)A、期望值B、效价C、需要D、态度E、满意度7.根据公平理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A、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B、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C、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D、无法确定8.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如何注意激励的公平性(ABCD )A、分析不公平感的原因B、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C、改进领导工作作风和方法D、加强教育,引导员工进行全面客观比较E、对员工的奖酬不应该拉开差距9.从管理控制角度来看,杨总经理对青工小王的操作方式进行纠正,这属于(A )A、现场控制B、反馈控制C、前馈控制D、预防控制10.杨总经理通过报告和报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这属于(B )A、现场控制B、反馈控制C、前馈控制D、预防控制(二)分析说明1、张平意欲辞职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领导者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答:张平辞职的原因是张光副总经理违反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教材P142页统一指挥的含义)启示:企业不能政出多门,命令不统一一方面会使下属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会让下属利用领导之间的分歧而逃避责任。
2、 刘工程师准备另谋出路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领导者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答:1)原因是刘工觉得不公平,他不满技术科的奖金分配方案,虽然技术科在各科室中奖金总额最高,但科长老许为了省事,决定平均分配,从而使得自认为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工与刚出校门的小李、小马等人所得一样。
结果是小李、小马等欢天喜地,而刘工却感到受到了冷落。
2)启示:阐述一下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材P224-225),如果员工觉得不公平就会轻则影响工作积极性;重则就会辞职,造成企业的流动率上升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尽可能客观评价员工的表现,越公正的绩效评价越能稳定员工队伍。
3、你认为光明电子公司宜采用哪种类型组织结构?为什么?这种结构从理论上来讲有什么优点?答:作为一家小型的制造企业,公司宜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以便于在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的同时,保证公司的集中统一管理。
因为光明电子公司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企业,公司既有直线部门三个生产车间,又设有生产技术科、购销科、财务科和办公室四个职能部门;公司高层除总经理杨兴华外,还有两个副总经理张光和江波,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营及人事。
优点有:1)权责明确,实现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2)倾向于高度集权;3)有利于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4、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哪些属于控制工作,并请指出其类型。
答:1)送走刘工后,杨总经理开始翻阅秘书送来的报告和报表,这属于反馈控制。
2)在二车间的数控机床旁,发现青工小王在操作时,不合乎规格要求,当即给予了纠正。
这属于现场控制。
3)今后无论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只要有论文发表,公司将承担其参加学术会议的全部费用。
这属于前馈控制。
5、杨总经理一天的活动中,哪些属于既紧急又重要的活动,哪些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活动。
答:1)既紧急又重要的活动:处理张平辞职的问题、处理刘工对技术科奖金分配方案不满意的问题、用户的几起投诉、同一个外商进行谈判。
2)重要但不紧急的活动:明年公司将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目标管理活动,克服大锅饭现象。
解决技术员小谭妻子的就业问题。
《裕隆公司的目标管理与集团激励》被称为“纺织女王”、“汽车皇后”的台湾裕隆汽车集团董事长吴舜文,将东西方管理学说的优点熔于一炉,结合美国的以工作为中心的泰勒学说和以人为中心的行为学派而创造出了吴氏“目标管理”方法,其具体内容是:每年的年度计划,由员工自己提出,经可行性论证后,再分解为每月的目标。
这样一来,员工的达标就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规定,因此工作积极性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上级的督促检查也就会有的放矢,赏罚得当。
这种管理机制既有西方人的科学求实精神,又有东方人的人和气氛;既体现了美国公司的管理原则,又融会了日本企业的以感情为核心的特点,因而实施起来深得人心,也卓有成效。
为了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使每一个员工能够“心悦诚服自动自发地把潜力与智慧、劳力奉献出来”,吴舜文在推行目标管理时,特别强化管理中的民主,以人人参与的合作意识,代替强制妥协,具体说来就是利用人的上进心,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她还特别关心员工的生活,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
“集团激励”就是她在分配问题上的一个大胆的创新。
“集团激励”是把企业的收入公开,定期结算利润,年终再加总计算。
计算时请员工本人参与,让每个人都了解企业投下多少成本,应收回多少利润,哪些应归企业,哪些应按“目标管理”的达标情况分给员工。
通过这样的参与分配,吴舜文就把一人的企业变成了每个员工自己的企业。
企业的兴衰存亡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大家都在关心着企业,积极性自然也就十分高涨了。
吴舜文对员工的关心不仅表现在薪酬高,还表现在居住条件和福利待遇上。
企业的厂房里有空调,工作环境好,就连设在“台元”的女工宿舍也都装有空调机。
员工们上下班有专车接送,有全日供应餐点的福利社,有供阅览进修的图书馆,还有电影院、篮球场、美容室及医疗所等服务设施。
此外对已婚员工如欲购买住宅,可享受无息贷款或免息分期付款;员工有公费旅行;资助员工通过业余进修读高中、上大学或出国留学;设立子女奖学金;建立休假及退休等各种制度等等。
这些措施都深得人心。
吴舜文的这种严格的“目标管理”和“集团激励”等高福利政策,吸引了人才,留住了人才。
员工们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自己的工作,都以自己能成为裕隆的一员而骄傲。
一次,某企业想挖墙脚,在“台元”纺织厂门前贴了一张大红广告,上面醒目地写着“高薪征求熟练女工”,但上下班的女工们都不屑一顾,无一人因其充满诱惑性的条件而要离开裕隆。
(一)分析选择1、吴氏“目标管理”方法在目标设定时,采用的是哪种方式(B )A.由上而下,硬性规定,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和成员B.自下而上,自主制定,然后由上级进行可行性论证C.集体讨论D.无法确定2、吴舜文在推行目标管理时,特别强化管理中的民主,以人人参与的合作意识,代替强制妥协。
这种管理方法是以何种人性假设为前提的(B )A.X理论 B.Y理论 C.社会人 D.复杂人3、下列关于目标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B)A、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相结合的系统管理方式B、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系统管理C、目标管理是一种结果式管理,而不仅仅是一种计划的活动或工作D、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4、采用“集团激励”方法时,吴舜文请员工参与分配,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