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MeGUI压制高清视频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GUI是一个制作x264视频的优秀工具
严格来讲它只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媒体工具集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即图形用户界面
但MeGUI将网络中流行的绝大多数免费开源的媒体工具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拥有良好操作手感而且功能强大的影音制作工具,大大降低了rip各种大码率高清视频源的困难和繁琐度,因此被广泛使用
使用MeGUI的前期准备
在使用MeGUI之前,我们要保证机器中至少拥有以下几个软件
1》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或以上(Vista 的话需要 3.5以上)。
这是微软出的一个免费.NET框架包,MeGUI是基于这个框架包运行的
2》Avisynth 2.5。
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字面意思是avi合成器,总之就是支持avs脚本的软件,MeGUI是需要通过avs脚本来对视频进行处理的
3》各种编码器和媒体工具(安装完美解码
或者终极解码可以省去繁琐的组件安装步骤,其中也包括2》中的Avisynth)
将上面几种必须的组件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MeGUI了
启动MeGUI之后如果不是最新版本则会跳出提示升级的窗口,操作下拉列表Options-》Update 选择需要升级的组件,点右下角Update
如果提示错误无法升级,请检查是否正确安装了Avisynth,然后按照Options-》Settings-》Program Paths-》other 操作,在avisynth plugins 中填入之前安装的Avisynth 2.5的plugins文件夹路径,然后再升级
升级成功之后重启,就是最新版MeGUI和组件了
另外,若需要Nero AAC 编码解码器,则必须自己下载,因为nero这个铁公鸡的版权问题,所以MeGUI并没有提供
下载之后放到megui/tools/neroaacenc 目录中,如果没有就请自己新建一个
各组件安装升级完成之后可以在Options-》Settings-》Program Paths 中设置各种编码器组件的路径
OK,准备工作做完了,下面进入正题
开启MeGUI,整个界面分为三部分:最上边的工具栏、中间的Video encoding视频编码栏、最下边的Audio音频栏
因为MeGUI是基于avs脚本对视频源进行处理的,因此在Video encoding 中输入视频源必须在AviSynth script 中填入视频源的avs 脚本
第一步:生成d2v文件*
*虽说这是第一步,但是并不是在压制所有视频时都需要生成d2v工程文件的,比如流行的mkv、avi都不能够被支持
d2v是DVD2AVI的一种工程文件,可以比较好的处理VOB等包含了mpeg2视频编码的文件,使之易为其它软件识别操作,同时d2v 也支持m2ts等mpeg4/h264编码视频
因为本文是应ly320兄制作DV视频转换的要求写就,因此在涉及到m2ts这种比较普遍的DV摄录格式的时候就花点时间说一说,不感兴趣的人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步
**最新版MeGUI新增加生成dgm/dga/dga 等工程文件,不过在doom9溜达一圈发现似乎还在测试中,因此略过
操作MeGUI下拉列表Tools-》D2V Creator (最新版是Tool-》DG Indexer-》D2V Creator)这里以mpeg2编码的YUANMINGYUAN.2009.ep01.1080i.HDTV.x264 .mpg为例,在Input中填入将要处理的视频源路径,在Output 中填入生成的d2v文件要保存的路径,中间的Audio 可以分离视频源中音频
使用d2v分离音频的优点是,分离出的音频会标示出与视频信号之间的时差,便于合成音轨时音画同步,不过我的经验反而是经常出现一些video/audio的错误,导致不同步,
总之默认即可
之后按右下角的Queue,将工作加入队列
回到MeGUI主界面的Queue标签栏之下,就可以看到d2v在队列中waiting了,如果按下面的start,就会生成d2v文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MeGUI自带的d2v生成功能并不完善,最好的方法是运行megui/tools/dgindex/路径下的DGIndex.exe 按照File-》Open 视频源,然后File-》Preview 等待预览完成,最后File-》Save Project 保存d2v文件
不过使用DGIndex.exe预览生成d2v比较慢,而且涉及到一些参数,初学者只要按照上面生成d2v的建议方法就好
在文章的最后我会稍微提到一些DGIndex的具体方案,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第二步:生成avs脚本*
*再浪费一点时间说些废话^ ^|||
因为MeGUI完全是以avs脚本为主的软件,因此在使用时最好对avs能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其实对于经常压片的人来说,手写avs 脚本已经是家常便饭,一些具体和大众化的参数设置可以在网上找到,这里就只简单说下使用MeGUI自动生成avs脚本
队列完成生成d2v工作之后会自动打开avs creator窗口和一个视频预览窗口
如果是不需要建立d2v文件的mkv等格式文件可以直接操作直接操作MeGUI下拉列表Tools-》AVS Script Creator 打开avs creator 窗口和视频预览窗口
在avs creator窗口中,Video Input处填入相应的d2v文件或者视频文件的路径
如果勾选Crop复选框,则可以操作右边的上下左右四个箭头对视频源蓝窗口中的视频边框进行剪裁,这里主要是针对视频的黑边进行处理的,效果可以在视频预览窗口中
观察到
如果勾选Resize复选框,则可以控制最终生成的视频分辨率;建议同时勾选Suggest Resolution建议分辨率,然后在前一个框中调整像素值——这里请按箭头调整数值而不要直接填写,因为要保证数值为16的倍数——后一个框会自动按照上面Input DAR 所选择的视频标准生成相应的纵向像素值我这里是要将1080i压成720p,因此分辨率在ITU 16:9 PAL 标准下为1280 x 704
更改Input DAR 会对最终生成视频的分辨率有影响,建议保持载入d2v或者视频源后自动检测到的默认值
切换到Filters 标签栏
按右上角的Analyse...按钮,让MeGUI对视频源进行分析
不过熟悉的话不分析似乎也无所谓,直接跳到最后一个标签栏Edit 编写或者修改avs脚本就好
分析之后MeGUI会自动生成一个方案,大多
数可以默认,但要如果Resize Filter 不是“Lanczos(Sharp)”的话请改成“Lanczos (Sharp)”,而Noise Filter 是关于画面除噪的,使用之后效果并不好
下面的Colour Correction 是否勾选有讲究,这要涉及到上面略过的使用GDIndex.exe 预览的内容,是关于色彩矫正方面的,不过影响并不是很大,需要的话最后说明
另外,新版的MeGUI对avs creator工具的Flters标签中同样增加了AVI Source/DSSource 和DGx Source 两种支持dga/dgm/dgv等工程文件的功能,同时如果直接载入mkv、avi等格式文件生成avs脚本的话,同样也会调用这两个标签页中,操作方法与d2v文件生成avs脚本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来到Edit标签栏
这里可以看到已经自动生成的基本avs脚本从上图中可以看到
DGDecode_mpeg2source("E:\圆明园
\YUANMINGYUAN.2009.ep01.1080i.HDTV.x26 4.d2v", info=3)
ColorMatrix(hints=true, threads=0)
#deinterlace
#crop
LanczosResize(1280,704) # Lanczos (Sharp)
如果在ColorMatirx色彩校正语句之后还有#deinterlace语句(反交错语句)的话,请将ColorMatirx语句放在#deinterlace语句的后面,并作如下改动
DGDecode_mpeg2source("E:\圆明园\YUANMINGYUAN.2009.ep01.1080i.HDTV.x26 4.d2v")
#deinterlace
ColorMatrix(d2v="E:\圆明园\YUANMINGYUAN.2009.ep01.1080i.HDTV.x26 4.d2v")
#crop
LanczosResize(1280,704) # Lanczos (Sharp)
这是我很早以前从某位达人那里做的笔记,可以防止画面出现轻微拉丝。
这位达人是谁忘了,这里要感激一下。
如果不是必须通过挂接d2v文件进行处理的视频源,那么可以如下面所示直接使用DirectShowSource 来载入源媒体,后面的数字是帧率,因为这里作为例子的视频是PAL 标准25fps,所以是25 DirectShowSource("E:\圆明园\YUANMINGYUAN.2009.720p.HDTV.x264.mkv ",25)
关于avs脚本语句内容很丰富,有需要的话还可以载入如一些能够做出特效的滤镜等,这里就不详加说明了(其实我也只是记住了常用的几个滤镜和脚本语句而已(≧▽≦))最后按Save即可
第三步:选择和调整编码设置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多,请认真阅读
如下图所示,在Encoder Settings下拉列表中有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编码配置文件,这些文件多是针对一些编码习惯的大众化默认设置
比如x264:DXVA-HD-HQ 是在保证x264编码视频能够比较好的兼容硬件解码的大众化设置;x264:DXVA-HD-Anime_Toons 是针对x264编码的动画片能够较好兼容硬件解码的大众设置;其他还有压制HalfCD 等常见半高清的相关配置,不一而足
而同样为x264:DXVA-HD 编码配置的文件又有Fast、HQ、Balanced、Insane 之分,Fast 编码最快但是在同系列配置里效果最差;Balanced 看词义就知道比较中庸,以平衡画质与速度为主;HQ 速度较慢,画质较好;Insane疯狂模式,囧,效果最好速度最慢……但是MeGUI提供的默认配置尽管众多却太大众化了,并不适合每个人的习惯,因此很多精益求精的压片人会自己调整出让自己满意配置
因此我们这里以最广泛采用的x264:DXVA-HD-HQ 为例,讲解一下x264编码器的具体参数
点击编码配置单右边的Config按钮打开x264参数窗口,其中每一项的改变都会对最
终生成的x264编码视频的效果与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Main标签
对即将进行的压片过程的全局设定,可以控制最后出片的基本码率、质量,以及查看压缩前后片源与出片的对比等
General(全局)设置:
可以规定以何种方式进行压片
Mode(压制方式)下拉列表可以选择多种压片的规定模式:
ABR:平均码率。
在此方式下编码器会对每一帧分配压片人给定的码率。
因为码率固定,所以可以计算出影片的大小,但是这种压片方式效率太低,通常很少采用
1/2/3pass - 1st/2nd/3rd pass:手动多次处理。
其实就是动态码率。
编码器会首先对视频进行一次预处理(1st pass)获得相应的数据,然后在后续处理(2nd pass)中为每一帧分配相应的合理码率,用以平衡出片时体积与质量。
3rd pass同样因为效率不高的原因很
少采用。
Automated 2pass:自动2次处理。
自动进行2次处理的设置,与分别设置2pass - 1st pass 和2pass - 2nd pass 效果相同,选择这个省不少事,因而被广泛采用
Automated 3pass:与自动2次处理类似,但是很少采用
*以上几种压片方式都需要在下边的Bitrate 框中填入相应的码率数值,理论上数值越高,最终出片的画面质量也越好。
在选择手动/自动多次处理时可以勾选Turbo复选框以提高1st pass的速度
Const. Quantizer:恒定量化值。
此方式下编码器会对每一帧的量化值进行计算,尽可能对每一帧都采用相同的质量编码。
这种方式的结果正与ABR方式相反,因为每一帧的复杂程度不可能相同,使得码率也绝不相同,因此无法对最终出片的体积和码率进行预测,适合于重视画面质量却不计较体积的压片者
Const. Quality:恒定质量。
与CQr恒定量化
值很相似,编码器同样会对每一帧的质量进行计算并分配。
不过相对CQr,CQy更智能一些,可以通过固化的公式计算出在保证人眼视觉效果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对动态/静态场景可以采用的合理压缩率。
CQy同样无法预测出片后的体积,但是这种方式的理论效率要比CQr要高,很多针对移动播放器比如PSP、iPOD的压片者都很喜欢使用这种方式
*选择以上两种压片方式需要在下边的Quantizer/Quatily框中填入相应的质量数值,范围在0~64。
理论上数值越低,最终出片的画面质量越好
**无论选择上边哪种压片方式,若是勾选了Lossless复选框,都会直接被判定为无损压缩
Misc(杂项)设置:
这里简单说说即可
Enable PSNR Calculation 与Enable SSIM Calculation 都是用来输出某些压片过程参
数,在出片后查看压缩前后质量对比的,对一般人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开启后反而会降低压片速率,因此建议不要勾选Threads:线程。
针对多核CPU的设置。
可以优化x264编码器在多核CPU上的工作效率。
如果选择默认0,则会为多核CPU自动分配核心数x1.5倍的线程,即双核是3,4核是6。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查看x264命令行可以发现国内著名高清视频制作小组WiKi的很多作品Threads=12,结论是很强大的双4核CPU主机( ⊙o⊙)
Deblocking(编码块处理)设置:
说起来挺复杂但是实际效果不高的设置
两个参数都是用来对画面噪点进行处理的,具体我也不太懂,总之可以参考下面几个著名高清制作小组的参数设置:
WiKi:-2:-1
(违禁词语-已隐藏):-3:-3
ESiR:-3:-3
SEPTiC:0:0
POPGO(动画):0:0
因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参数基本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设置的囧
顺道一说,我的设置是-3:-3 (≧▽≦)
AVC Profiles(AVC特性)和AVC Level(AVC 等级):
挺复杂的东东,就不详细说明了……其实我也不懂,囧rz
普通压片者按照MeGUI主界面上选择不同类型Encoder Settings时候的默认值就好,如果随意更改可能造成视频兼容性问题
比如压制PSP视频时AVC Profiles 需要选择Main Profile,AVC Level 则需要选择Level 3;而高清720p或者1080p一般选择High Profile/Level 4.1
*WiKi以及一些高清小组某些作品也曾选择过High@L5.1
RC & ME (码率控制与动态预测)标签
对编码器在压片过程中参数的精确控制
Rate Control(码率控制)设置:
VBV Buffer Size:视频缓存检验器(以下简称VBV)缓存大小。
在新版0.3.xxx版MeGUI 中,选择不同的Encoder Setting,默认数值大多不同,根据情况默认即可
VBV Maximum Bitrate:VBV最大码率。
在新版0.3.xxx版MeGUI中,选择不同的Encoder Setting,默认数值大多不同,根据情况默认即可
VBV Initial Buffer:VBV缓存初始填充率。
范围0.0~1.0,默认0.9,推荐默认
Bitrate Variance:码率偏移值。
即在平均码率编码过程中瞬时码率可以偏移的倍数。
数值越小处理复杂场景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但是将无法控制文件体积。
范围0.0~100.0,0.0等同于固定码率,100.0等同于固定量化值。
默认1.0,推荐默认
Quantizer Compression:量化值压缩比。
范围0.0~1.0,0.0等同于固定码率,1.0等同于
固定量化值。
默认0.6,推荐默认
Temp. Blur of est. Frame complexity:为时间上相邻的每一帧分配量化值,以限制量化值的波动变化。
范围0.0~99.0,默认20.0,推荐默认
Temp. Blur of Quant after CC:在曲线压缩后对量化值应用给定范围的高斯模糊。
范围0.0~99.0,默认0.5,推荐默认
M.E.(动态预测)设置:
Chroma M.E.:对色度进行动态预测,有利于画质。
默认勾选,推荐默认
M.E. Range:用于控制最大动态搜索范围。
数值越大压缩性能越好,但是影响速度。
范围4~64,默认16,推荐默认
Scene Change Sensitivity:场景变化的敏感度。
编码器检测到场景变化当超出给定值时插入关键帧,插入帧越多画质越好,但是影响速度。
范围-1~100,默认40,推荐默认
M.E. Algorithm:动态预测算法。
可选Diamond(菱形算法)、Hexagon(六边形算法)、Multi hex(可变半径六边形算法)、
Exhaustive(穷举法)。
默认的Hexagon压缩速度块,但Multi hex效率更高,使用更加广泛,因此不是很追求速度推荐Multi hex Subpixel Refinement:子像素优化。
数值越大质量越好,但速度越慢。
可选范围1~9,默认6,推荐默认
Misc(杂项)设置:
Keyframe Interval:关键帧最大间隔。
默认250,推荐默认
Min. GOP Size:关键帧最小间隔。
默认25,推荐默认
Noise Reduction:除噪。
效果不是很好,因此默认0即可
Encoder Interlaced:使用隔行扫描模式编码。
只有片源是隔行扫描(即平时常说的1080i 中的i )时才用到,逐行扫描(即平时常说的720p中的p )的片源千万不要用!默认不勾选
Quant Options(量化设置):
CABAC:自适应二进制算数编码。
非常好的
一种编码算法,禁用可以提高速度,但是很影响画面质量。
默认勾选,当然推荐默认啦Number of Reference Frame:参考帧数。
x264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用来控制DPB (Decoded Picture Buffer)的大小。
范围0~16,数值越大压缩效率越好,默认1*
*
ref(即参考帧数)受到AVC level的限制。
如果遵照Leve 4.1规范,全高度720p和1080p 的ref最大值分别为9和4;但是如果视频的分辨率高度并不是全高度720或者1080像素,那么可以使用更大的数值
最大值公式为maximum ref = 12288 * 1024 / ( width * height * 1.5)
上面这段是我翻译自MeWiki中对ref的一段说明
另外对于ref的取值也影响到硬件解码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段出自doom9牛人对AVC Level=4.1时硬件解码ref取值的结论1080p - Number of Reference frames must be equal to or less than 4
720p - Number of Reference frames must be be equal to or less than 8
Mixed Reference Frames must be false.
B Frames must equal 2
Adaptive B frames must be false
即是说L4.1时,1080p的ref不超过4可以硬解;720p的ref不超过8可以硬解。
同时编码时不能先Mixed,连接的B帧必须设成2,自适应B帧必须关闭
但是在High@L5.1下的[虎胆龙威2]Die.Hard.2.1990.1080p.BluRay.x264-WPi.mk v中
Encoding settings : cabac=1 / ref=5 / deblock=1:0:0 / ...后省略
那么L5.1的1080p,ref可以大于4吗?对此我一直搞不清,欢迎讨论(≧▽≦)
Mixed Reference Frames:混合参考帧。
默认不勾选,推荐勾选
Trellis:对块进行量化。
默认选择0 - None,但是建议选择 1 - Final MB。
开启这个功能需要同时开启CABAC
Psy-RD Strength & Psy-Trellis Strength:对码率失真指标使用Psy算法,以提高清晰度和细节。
操作这两项需要Subpixel Refinement选择6以上,Trellis选择1以上。
默认1.0:0.0,推荐默认
No Dct Decimation:关闭P帧系数阈值。
勾选后会降低码率,但同时也会降低画质。
默认不选,推荐默认
No Fast P-Skip:关闭P帧快速跳过检测。
不勾选会提高速度,但是可能会导致某些场景如阴暗处或者天空出现色块。
默认不选,推荐勾选
Advanced(高级设置)标签:
对前面的设置做更进一步的设定支援
Quantizers(量化值)设置:
对质量编码方式下的量化值进行进阶设定Min/Max/Delta:最大量化值/最小量化值/相邻帧量化值之差。
用以维持画面质量稳定。
默认就好,没有必要尽量不要操作
Quantizers Ratio (I:P / P:B):I帧与P帧以及P帧与B帧之间的量化值系数。
默认就好,没有必要尽量不要操作
Deadzones (Inter / Intra):从来没打开过,不知道如何操作。
默认算了
Chroma QP Offset:色度与亮度之间的量化差。
因为人眼对亮度的变化比颜色更敏感,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该参数来降低颜色细节以提高压缩率。
范围-12~ +12,默认0,推荐默认Credits Quantizer:好像没啥用,难道是摆着好看的?囧rz
Adaptive Quantizers(自适应量化值)设置:Mode:自适应量化模式。
可以自适应均匀分配量化值,能提高暗部细节,但会提高码率。
默认开启,推荐默认
Strength:自适应量化强度。
用以减小低细节宏块的量化值。
默认1.0,推荐默认
Quantizer Matrices(量化值矩阵)设置:
可以从预设的Flat 和JVT 模板中选择自定义量化矩阵,或者选择外部量化矩阵。
默认Flat,推荐默认
Macroblock Options(宏块选项)设置:
允许使用多种DCT块划分方法。
在MeGUI 主界面中选择不同的Encoder Setting会有不同的默认推荐设置,选择默认推荐即可
B-Frames(B帧)设置:
Number of B-frames:并发B帧数。
可以用来提高影片的整体质量。
范围0~16,默认0,推荐2或者3。
不过很多高清制作小组有自己的选择数值,比如在720p中,WiKi和ESiR 经常选择16,(违禁词语-已隐藏)经常会选择3
Adaptive B-frames:自适应B帧。
允许编码器自行选择是否使用B帧。
默认1-Fast,推荐默认
B-Pyramid:B参考帧。
允许B帧作为其他帧的参考帧。
默认关闭,推荐勾选
Weighed B-Prediction:B帧权重预测。
可以提高影片的压缩效率。
默认关闭,推荐勾选B-frame mode:B帧模式。
设置B帧动态向量的预测模式。
默认Spatial,推荐Auto
B-frames bias:B帧倾向。
控制是否更多或者更少地插入B帧,数值越高越容易插入B帧。
范围-100~ +100,默认0,推荐默认
Custom Command Line(自定义命令行):
可以自行写入x264编码命令行
Command Line(命令行):
对x264编码进行操作后的参数命令行都显示在这里
Presets(预设配置):
可以在这里选择、删除、更新MeGUI中事先预设的配置文件。
也可以将自己修改好的配置文件重新命名并保存为新的配置文件。
若是对修改不满意,可以点击Load Defaults 载入默认配置。
全部操作完成之后点击OK回到主界面
第四步:压片和封装
回到主界面,在Video Output 中填入出片
时保存的地址;在File format 中填入出片的封装格式,可以选择MP4、MKV、RAWAVC 等
此时对压缩视频的全部准备工作就做完了,如果希望压缩完视频之后再另行用其他软件添加音轨,就可以点击视频编码处的Enqueue 将视频压缩的工作放入到工作队列中,之后点击Start 便进入到漫长的等待中
若希望同时封装音轨,则可以在Audio Input 中填入所需要加入的音轨所在路径。
这里的音轨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标准音频文件——如AC3、ACC、WAV等,也可以是mkv、avi 等含有音频的视频文件
之后在Encoder settings中选择相应的音频编码器并设置,方法类似于视频Encoder Settings
当然如果音频有延迟不要忘记在Delay框中填入延迟时间,单位ms毫秒
对音频操作完成之后,请点击AutoEncoder,而不是上边的Enqueue,否则只会将压缩音频单独放入到工作队列中,而不能够与视频一同封装了
点击AutoEncoder 之后会跳出Automatic Encoding窗口
Automatic Encoding窗口中
Container下拉列表可以选择最终封装视频的格式
Name of output 可以填入最终封装视频的保存路径和名称
Size and Bitrate 可以控制最终封装视频的大小、码率。
若选择File Size 或Average Bitrate,则封装视频会按照此处给定的体积货码率进行压缩;若选择最后一个No Target Size,则会依照压缩片源视频时选择的配置进行压缩
若要分割最终封装视频,可以在Splitting 中选择或自定义分割的大小:若封装后的视频
体积大于Splitting定义的大小,则按照Splitting分割;否则不分割
若勾选Add additional content (audio,subs,chapters)复选框,则在点击Queue后跳出Adaptive Muxer窗口,可在此窗口下添加其他音轨、字幕或者视频章节,然后按Go,进入工作队列
若不勾选Add additional content (audio,subs,chapters)复选框,则在点击Queue后直接进入工作队列
此时按工作队列界面下的Start,然后打开QQ和老婆老公聊聊天,或者干脆关掉显示器直接把他/她拉出来去压马路放松一下,等待所有的工作完成就好了
结语
基本上使用MeGUI压制x264编码视频的教程就写完了
其实MeGUI是个很容易学习的工具,花一些
时间自己摸索一下就能够基本应用了,所以非常感谢浪费时间看我这篇啰嗦文字的朋友
写这篇教程最麻烦的地方是对x264各种参数的说明部分,虽然自己知道怎么用,但是对具体功能的描述上仍然浪费了不少时间。
然而这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可以选择默认设置的,所以对我来说真的很矛盾啊,呵呵。
不过好在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进行x264视频压缩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压缩配置——比如HD-HQ(即高清720p、1080p等)或My miniCD-TLF或Device-PSP、Device-iPhone等,在x264参数调整窗口中的默认多数是不相同的
我在教程中只是以DXVA-HD-HQ,也就是压制720p/1080p高清视频为例进行的说明,因此必定不能适合所有情况下的视频压缩,还请大家见谅
后面可能还会有一些附录,不过抽时间再写吧,反正还有一层楼被我占住(≧▽≦)
就这样,再次感谢阅读
一些附录
附录①
在对d2v工程文件生成avs脚本的时候,avs creator的filters标签页中有着一个Color Correction复选框,功能是勾选后可以在avs 脚本中调用ColorMatrix函数语句,用以在编码压缩时对色彩进行矫正
Color Correction之所以要考虑是否需要开启开启,是因为有些视频源使用的用的YUV<->RGB色彩空间转换与电脑上常用的各种编码器的YUV<->RGB转换不完全相同,使得出片时在颜色上可能会有些扭曲,而正确调用Colormatrix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是否开启Color Correction调用ColorMatrix 可以依照下面的提示决定
等号两边的色彩空间被认为是相同的
1) I709(ITU-R BT.709) = Rec.709 coefficients
I709(ITU-R BT.709) = Rec.709 系数
2) FCC (almost the same as Rec.601)
FCC (几乎等同于Rec.601)
3) I470(ITU-R BT.470-2) = Rec.601 coefficients [an updated version of Rec.470-6, but coefficients are exactly the same]
I470(ITU-R BT.470-2) = Rec.601 系数[升级为Rec.470-6后,系数仍然完全相同]
4) S170(SMPTE 170M) = exactly the same as Rec.601
S170(SMPTE 170M) = 完全等同于Rec.601
5) S240(SMPTE 240M) = almost the same as Rec.709
S240(SMPTE 240M) = 几乎等同于Rec.709
For ColorMatrix we assume I709 = S240 and I470=FCC=S170, because the error will be very small.
通过ColorMatrix 我们可以认为I709 = S240,I470 = FCC = S170,因为误差非常小============
依照上面的关系,当进行Mpeg4 编码时,可以参考以下结果决定是否对颜色进行校
正
Source Colorimetry--------ColorMatrix
ITU-R BT.470-----------------No
ITU-R BT.601-----------------No
ITU-R BT.709-----------------Yes
SMPTE 170 M-----------------No
SMPTE 240 M-----------------Yes
Yes即需要校正,No则反之
那么如何查看d2v挂接的视频文件的色彩空间参数呢?
回顾之前我提到过的使用DGIndex.exe对mpeg2、m2ts等文件进行浏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同时有一个Information窗口,通过查看其中的Colorimetry信息就可以得到该视频的色残空间
在下图中,视频源的Colorimetry为BT.709,因此需要开启Color Correction
附录②
研究了好久AVC Profiles 和AVC Level,但是
还是一头雾水
恼了,以后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至于为啥这么用不去管了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下面doom9对MPEG-4 AVC/H.264 标准的介绍帖,太长就不翻译了(其实是不会翻译囧)
/showthread.php?p= 674815
还有几张关于AVC Level 的图,看不懂不要紧,在跃动留个底,想找的时候好容易找到\(≧▽≦)/
附录③
WiKi @ HDChina 压制720p视频时(显示在MeGUI x264 Cofiguration Dialog 窗口中的)常用x264 命令行参数(没有显示的参数代表使用了默认值)
因为WiKi 制作的avs脚本中可能还挂有其他特效滤镜,因此这些参数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压制出与WiKi 一样的720p
仅供大家作为参考
program --pass 2 --bitrate 7000 --stats ".stats"
--level 5.1 --ref 8 --mixed-refs --bframes 16 --b-pyramid --weightb --direct auto --deblock -2:-1 --trellis 1 --partitions p8x8,b8x8,i4x4,i8x8 --8x8dct --me umh --threads auto --thread-input --progress --no-psnr --no-ssim --output "output" "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