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上学了”的意思。

2.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

3.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词语和句式。

2.培养学生向他人问好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图片:学校、老师、上学、同学等。

2.白板、黑板、笔、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学生第一次上学的情况,引出本课。

2. 学习词语和句式(20分钟)教师用图片和实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来了解词语的含义。

通过语音、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整体验“我上学了”的场景。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在学习完词语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你好”、“老师好”等问候语,并要求学生用这些问候语向他人问好。

3. 学生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让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内问候,并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问候语向同学问好。

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前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候语的使用和正确的语气、语调。

4. 总结(5分钟)教师跟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上学”、“学校”、“老师”等词语的含义,学生向教师询问意思并集体回答,以查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概念。

在学习完本课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今天学到的知识点,直到教师满意为止。

五、作业一、听家长讲述小学教室和学校的场所,并画出简单的图。

二、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有关问候语和词语的练习册等材料,要求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填充一些空白。

六、板书设计我上学了•上学•学校•老师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我上学了”的基本含义和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实物体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细致观察学生的反应,看是否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我上学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上学的情况。

4.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用简单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1. 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上学”。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的教材2.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学习用书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每天上学的场景,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例如,“你是怎么去学校的?”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我上学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注重语音语调。

2.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然后随机选取学生复述所学内容。

3. 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包含“上学”字词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认读,并进行朗读。

2.请学生认真书写“上学”字词,注意笔顺。

4. 情景练习1.让学生描述自己上学的过程,使用句式“我上学……”进行表达。

2.分角色练习对话,“A: 你几点上学?B: 我8点上学。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段对话,描述上学的情景。

2.学生可以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展示上学的场景。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课文《我上学了》,学会了书写“上学”字词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句式表达自己的上学情况。

六、作业布置1.默写写生字“上学”3遍。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活动,相信学生们对于《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书写和口语表达中更加自如地运用相关知识。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所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我上学了》教案

《我上学了》教案

《我上学了》教案《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成为小学生的自豪与喜悦,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汉字,如“我”“上”“学”等。

- 能正确、流利地说出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基本信息。

- 学会唱《上学歌》,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借助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熟悉学校的环境和基本规则。

- 认识并能书写简单汉字,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

2.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使学生在新环境中建立起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创设式、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小组合作探究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我上学了》是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一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刚入学的小学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校园、认识新朋友、学习简单汉字、唱《上学歌》等。

它注重从情感上引导学生接受新的身份,从知识和技能上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简单易懂的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课本中可能会展示校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快乐学习玩耍的场景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对学校产生向往和喜爱之情。

同时,教材中的汉字学习部分选取了最基础、最常用的汉字,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上学路上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小学生们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路边有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树木,学校里有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等。

《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我上学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我上学了》,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纠正读音。

3. 精讲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字词的结构,指导书写。

(3)学生在田字格上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6.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丰富内容重点关注的细节:学习生字词补充和说明:学习生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的学习尤为重要。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字词的认读一年级的学生的词汇量有限,他们对很多字词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在认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跟读;用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让学生互相考读等。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

《我上学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上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际能力,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友好交流。

4. 培养学生基本的自控能力,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

2. 学习基本的课堂礼仪,如起立、问好、排队等。

3. 学习基本的交际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4. 学习基本的自控能力,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际能力和自控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学习。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课堂礼仪和交际用语。

3. 采用榜样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 采用鼓励表扬法,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功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课堂礼仪: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上课场景,学习起立、问好、排队等课堂礼仪。

3. 学习交际用语: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你好”、“谢谢”、“对不起”等交际用语。

4. 学习自控能力:教师讲解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控能力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学校,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快乐时光。

2. 家长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课桌整洁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能够正确地背诵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和情感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学校环境。

二、教学重点1.掌握《我上学了》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表现出相应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学校生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学校的期待和向往。

2. 学习课文1.听教师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音语调的表达能力。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句子意思。

4.学生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情感表达1.演示情感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

2.学生分组进行情感朗读,体验不同情感表达的乐趣。

4. 情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

五、课后作业1.背诵《我上学了》课文。

2.写一篇关于学校生活的小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年级综合实践我上学了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我上学了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我上学了》教案
【活动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学习环境,了解学校的一日常规,适应新的生活。

2.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 照相机、教学用录音机。

2. 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学生参观校园
1. 观看校园视频,让学生感受校园的美丽。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各个角落,了解各室的用途。

3. 组织学生参观食堂、厕所等辅助设施。

二、开展入学教育
1. 师生自我介绍,互致问候。

2. 听教师讲“开学第一课”。

3.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知道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4. 指导学生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5. 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要提高警惕。

6. 制定新学期新目标。

7. 布置作业:准备一个成长记录袋,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准备一个日记本;准备学习用品等。

三、活动总结
以“我上学了”为主题,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描绘美丽的学校,增强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课:我上学了(一)(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活动课:我上学了(一)(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活动课:我上学了(一)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有序数出1-10这10个数,会用数学自我介绍。

2. 结合“数”与“形”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有趣的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能正确用1~10表示物体的数量,并能多角度进行自我介绍。

【教学难点】结合“数”与“形”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是关键。

由于学生的学前教育情况不同,难免有些差异,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1. 导语: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小学校园,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快来说说你现在的心情!2. 小动物们今天也开学了?认真观察图片,讲一讲你看到的动物学校的故事吧!这节课先让我们参观一下可爱的校园吧!(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究—习“方法”任务一:可爱的校园【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用点数法数事物的数量,观察情境图中的形状,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1.课件出示情境图。

数一数,有几只小兔?2. 交流数数的方法:数到最后一只小兔是2,这些小兔的数量就是2,有2只小兔。

3. 用点数法数一数图中其他事物的数量。

4. 观察情境图中物体的形状。

(1)说说这皮球和木桩这两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任务二:认识新同学【设计意图:通过自我介绍,加深同学间的相互认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 课堂上师生互相问好。

2. 介绍你自己,再说说你身边的数学。

3. 小结:介绍自己的时候可以从名字、年龄、自己的特点和喜好这些方面来介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上学了|人教(部编版)一、课程背景这是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主题是“我上学了”,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上学的重要性,学会描述自己的上学过程,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表述上学的过程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自己在上学时发生的事情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起点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前准备1.预习本章内容,了解重点难点2.准备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估方式等2. 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今天上学时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谈论上学的好处Step 2 Presentation1.导入单词:“上学,接送,老师,学生,同学,课本,文具,教室,校园”2.教师讲述自己的上学经历,并询问学生是否有类似的经历3.引导学生复述教师上学时的描述Step 3 Practice1.分组讨论:“你上学遇到过哪些问题?”2.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表述,鼓励他们倾听和询问Step 4 Review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当日所学内容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四、评估方式1.参与讨论,给予学生积极地评价2.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并写出本课程的学习体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以听、说为主,注重学生自我表述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小组讨论环节增加了互动和合作的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自己观点的平台。

但是,笔者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普遍自我表达能力较弱,下一次教学将会加强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上学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所传达的信息;3.能够正确运用“我上学了”这篇课文中学过的词语。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2.能够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录音机。

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前热身1.老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圈,进行简单的课前热身活动;2.老师可利用儿歌、唱游等方式来让学生热身,让学生放松情绪,轻松进入教学状态。

步骤二:导入新课1.老师拿出课本《我上学了》一文,让学生仔细观察;2.老师读一遍课文,让学生跟读;3.老师解释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步骤三:听录音,朗读课文1.老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老师记录发音正确的学生的名字,以鼓励学生重视读音;3.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老师纠正发音错误。

步骤四:理解课文1.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回答;2.老师可以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步骤五:学习生字、生词1.老师为学生介绍并讲解生字、生词的含义、读音、笔画及造词法等知识;2.老师示范如何书写生字、生词,并让学生跟着写。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1.老师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朗读《我上学了》这篇课文,并写出感受;3.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3.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教学中扮演主角,发挥主体作用。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含3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含3课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上学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内容,理解主题。

2.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

3.掌握使用“我”来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运用“我”这个人称代词来描述自己。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学校、老师、同学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展示三个单词卡片,让学生猜猜这节课会学什么内容。

2.学生齐读课文,并解释课文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学校、老师、同学,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学生小组讨论,描述自己在学校的生活。

使用“我”这个代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上学了》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来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2.学习使用“很”这个副词。

教学难点1.表达情感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3.单词卡片:高兴、喜欢、有趣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入新的生字词。

2.学生分组讨论,用“很高兴”,“很喜欢”,“很有趣”来描述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3.师生互动,讨论学生在学校的情感体验。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我上学了》中的结构特点。

2.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结构特点。

2.理解课文主题。

教学难点1.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学准备1.课文《我上学了》2.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教师解释课文的结构特点。

2.按照教材要求,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教师总结教案内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思想。

通过以上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上学了》这篇课文的主题,掌握词汇和句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一年级语文教学。

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

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这是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是优秀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第1篇今天发了新的语文课本,带着孩子们认识了课本,并且讲了第一课:我上学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

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一年级语文我上学了教案第2篇《我上学了》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开端,主要分为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个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帮助一年级新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体会上学的快乐和学语文的乐趣。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下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真实感受。

帮助学生通过图画、视频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减轻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感。

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了解和相互认识,减轻陌生感和不安感,尽快适应新环境。

通过歌谣、看图说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及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倾听的正确方法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2、寓教育于活动中。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开展了做自我介绍、认识班上同学和参观校园的活动,切实帮助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交流合作,不仅尽快熟悉班上同学、班级和学校环境,也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美丽的校园环境及作为一名小学生的骄傲,引导其热爱学校,好好珍惜优良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太”、“大”,熟练读背《上学歌》。

2.借助图片,感知生活的美好,尝试看图说话,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所见。

3.对话,了解学校学习生活的内容,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劳动。

教学过程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1.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我们见到了(哪些人物?),我们参加了(哪些活动?)。

我们认识了(哪些汉字?)。

2.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地方?那个人?那个活动?哪个汉字?)(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进行学生问答,如果有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挑战句群训练。

)二、导入新课,初读儿歌。

1.孩子们,今天早上上学你是快乐的吗?一路上你见到了什么?2.家长每天接送,真的很辛苦,孩子们,你们每天都向家长问好的吗?来我们学校的路上有许多的十字路口,孩子们,要记得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安全,知道吗?谁来告诉老师。

应该怎么看红绿灯?3.《上学歌》孩子们都会读吗?来,会读的同学一齐读一遍。

记得要读整齐,读大声。

三、指导看图,思维训练。

1.老师带读前四行,孩子们跟读。

2.让孩子们说说前四行中分别提到了哪几种物体,并让孩子们在图中找到。

3.认识太阳——孩子们,观察一下太阳,你发现太阳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吗?(太阳圆圆的。

太阳红红的。

太阳在微微笑。

)教师可以适当知道个别学生尝试句群训练,将三句话连贯说出。

4.认识花儿——孩子们,花儿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什么花?它又是什么颜色的?儿歌说花儿在笑,你看出来了吗?假如你是一朵花,你会怎么笑?表演一个。

5.认识小鸟——图上有几只小鸟?小鸟是什么颜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小鸟?来猜猜老师说的是那种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再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中出现的汉字和词语;2.能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上学的乐趣与意义。

教学重点1.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2.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教学难点1.以儿童的视角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2.提高课文理解的细节与深度。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与上学有关的场景和物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上学的情况。

新授环节1.朗读课文教师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次,掌握文章基本语音。

2.呈现课文要点教师将课文抽象成简洁的文字,呈现出课文要点,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教师针对每段课文,分别进行朗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段内容。

4.表达思想教师针对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

综合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时间,开展课堂综合性活动,如作文、表演等。

课堂示范导入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与上学有关的场景和物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论一下。

新授教师首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次,掌握文章基本语音。

然后,教师将课文内容抽象成简洁的文字,呈现出课文要点:•我有一位姓尤的老师。

•我按照妈妈讲的去上学。

•路上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老师让我做善事。

•我期待明天的上学。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每段文字的内容,并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信息。

接下来,教师对每段课文进行分段朗读,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段具体内容。

然后,教师与学生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课文理解的细节与深度。

综合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和时间,开展课堂综合性活动,例如作文,让学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加深对课文思想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课文中的汉字和词语,并且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交流积极,认真思考。

同时,老师也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优质的语文课程。

2024年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2024年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2024年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明确自己的学生身份。

3.初步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深学生对学校环境的了解,培养归属感和集体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阅读兴趣。

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说:“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特别的课文,叫做《我上学了》。

首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共同的名字是什么吗?”学生们好奇地望着老师,有的立刻回答:“中国人!”有的则陷入思考。

教师:“对!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我们最骄傲的身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吧!”二、学习《我是中国人》(1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简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文化和历史。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我是中国人》,注意语气和节奏。

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们要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呢?”学生行为:认真观看地图,听老师讲解。

齐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可能会带有自豪感地读出“我是中国人”。

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A:“我觉得我们中国很大,有很多美丽的地方。

”教师:“你说得对,中国确实地大物博,风景优美。

那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B:“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三、认识学校环境(10分钟)带领学生参观教室,介绍课桌椅、黑板、图书角等设施。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并介绍教室的一个角落或设施。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说说最喜欢教室的哪个部分。

跟随老师参观教室,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

分组讨论,轮流上台介绍自己小组负责的部分。

我上学了教案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案教学设计

我上学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环境、学习内容、行为规范等。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校环境图片3.班级规章制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学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对学校有什么了解?(二)教学内容1.学校环境(1)老师展示学校环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学校环境的认识。

2.学习内容(1)老师简要介绍学校的学习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习目标等。

(2)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3.行为规范(1)老师展示班级规章制度,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行为规范。

(2)学生分享自己对行为规范的认识。

(三)情感培养1.爱学校(1)老师讲述学校的历史、荣誉等,引导学生热爱学校。

(2)学生分享自己热爱学校的原因。

2.尊敬师长(1)老师讲述尊敬师长的意义,引导学生尊敬师长。

(2)学生分享自己尊敬师长的事例。

3.团结同学(1)老师讲述团结同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团结同学。

(2)学生分享自己团结同学的事例。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希望。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培养了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作业布置注重家校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4.不足之处:在情感培养方面,可能有些学生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学校环境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学校有哪些地方可以去吗?比如我们的教室、图书馆、操场等等。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我上学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喜欢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基本规则和秩序。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友好相处,培养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4、教导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

(2)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难点(1)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游戏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学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道具,如书本、铅笔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欢快的儿歌《上学歌》,引导学生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上学了。

(二)认识新同学1、让学生们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如姓名、年龄、爱好等。

2、开展“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三)参观校园1、老师带领学生们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各个场所,如教室、操场、图书馆、食堂等。

2、让学生们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宣传栏等,感受校园的美丽。

(四)学习学校规则1、利用图片和小故事,向学生们讲解在学校里需要遵守的规则,如不追逐打闹、爱护公物、按时上课等。

2、组织学生们讨论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

(五)学习习惯培养1、老师示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让学生们模仿。

2、纠正学生们的不正确姿势,强调保持良好姿势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认识新同学、参观校园、学习规则和培养习惯等。

2、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适应学校生活,快乐成长。

(七)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同学和校园。

2、练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对于一些比较胆小、内向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

(教师)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

(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观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传片,学生欣赏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交流: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教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育1.引言: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

(板书)2.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

(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交流: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

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老师就把它带来了。

(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师:小朋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

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

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啊!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看看小朋友是怎样读书、写字的。

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

对小朋友来说,差不多三个手指并拢那么宽。

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

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

(2)眼离书本一尺。

把文具盒竖起来,放在书本和你的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离课桌一拳。

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

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五、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文教育1.师: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

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

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

4.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与学生不断互动,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我大量采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堂教学活动化。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合作交流。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喜欢展示自己。

我抓住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注重合作交流,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1天地人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

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

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

(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

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

”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

”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

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3.互动活动。

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

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

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

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

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

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

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

“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1)数笔画识字。

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

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