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对待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总是持有一定的态度,人对这种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原则。
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发展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
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的,即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分析时,在选择方法对被试身心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它可以研究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示.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各体心理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活动产品分析:通过分析活动产品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个案法。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页额下回后方紧靠中央前回的下部,如果这一区受损伤,病人说话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以致丧失说话能力,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后方。它能调整自己的语言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当其受伤后,病人虽然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失语症: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受损伤的病人,不能理解过去已知的文字符号,阅读发生障碍,称为视觉性失语症。
失写症:书写中枢紧靠中央前回,它是管理上肢特别是手的运动区。该区受损伤则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优规律的应答。
反射弧:是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中枢、传
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又可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
第二信号:指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建立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它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内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为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是在后人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人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