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路径探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路径探析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在组织内部,代理人(受委托人)为代表委托人(委托者)行使职权和决策的过程,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任职条件、约束代理人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在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中,应用委托―代理理论,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
第一步,理顺产权关系。
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优化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权限与市场经营权的划分、权利的明确。
同时,建立一个透明、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保护股东权益,激发股东积极性,推进企业治理结构改革。
第二步,完善治理结构。
在本次改革中,要秉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拓宽投资领域,吸收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等股东代表制机制,投资人与生产经营人分开,科学制定公司章程、规章制度。
第三步,优化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从管理手段、管理流程到管理模式的创新。
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激发企业活力,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同时,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和评价体系,提高职工的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步,完善市场机制。
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实现资本的有效管理和配置。
促进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提供知识、技术、管理等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委托―代理理论为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效路径和手段。
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法制化改革、科技创新改革三位一体,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强对改革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力求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3)要完善和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体系。把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构建外部监督机制。发展和规范金融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自我利益驱动来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表现形成持续的跟踪监督。建立和完善经营者人才市场,通过经营者人才市场对在职经营者形成“经理替代”的压力。通过严格的淘汰和惩罚机制,对那些长期业绩欠佳的经营者或经营道德败坏、出卖国有资产利益的经营者,要及时通过市场标准予以淘汰。对有重大经营事故或违法经营的经营者,要追究刑事责任,使之受到严肃惩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把银行的监督作用引入企业的监督体系。
2.规范相关参与者的行为
(1)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股权和股票期权安排等方法让经营者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增强激励,使其权责尽量一致。同时国家应改善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强化公司内部监督。包括: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提高监督效果;强化股东大会的职能;强化董事会、监事会对公司的监督;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健全经营管理者的考核制度等。
为了有效地防范委托代理问题,必须从委托方、代理方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规范代理人的行为而忽略了对委托人的治理。任何单方面的治理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应该建立的是充分考虑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双向均衡制约机制。针对现存的国企代理问题,结合以上论述,要做好国有企业的治理,须做好以下几点:
1.培育负责任的资产所有者
要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问题,必须尽量使股东权责一致,为自己的行为负足够的责任,缩短股东层面上的委托代理链条。考虑到国企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制定不同的方案。
(1)化国有资产股权为债权。国家以价格为标准,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从社会上选择合格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作为代理人来运营企业的资产。国家代表全民与代理人签定规范的契约,规定代理者代理期内应履行的义务,并以代理者的财产作为担保;一旦不能履行规定义务,将以代理者的担保财产来抵偿。这些代理人的身份类似股东,承担了契约规定的风险和责任,获取扣除支付给国家合同收益后的剩余收入,并拥有挑选经营者的权力。但是,由于其用于担保的财产比起企业的国有资产要少得多,不足以承担国有资产严重受损的责任。为了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国家应保留对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否决权,防止出现明显危害国家利益的恶意行为;同时应当保持对企业成分的监督权,一旦发现企业亏损超过租赁人用于担保的财产时,立即制止这些代理人的所有权力与责任,并且没收其用来担保的财产。
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构建
委 托代 理 理 论 是 对 企 业 契 约 理 论 的 重 大 发 展, 研究 的是 现 代企 业 制 度 中资本 所 有 者 和 经 营 者之 间 的委托 代理 关 系以及 由此 产生 的代 理成 本 和代 理 收益 , 经 营 者 激励 约束 和竞 争 机 制 的安 而
1 .委托 人 和代 理 人 具 有 理 性 行 为 能 力 。委
质 的潜 在代 理人 , 越容 易成 为现 实 的代理 人 , 最终
导致 劣质 者驱 逐优 秀 者 。道 德 风险 和逆 向选 择会
大大损 害 委托 人 的利 益 , 这是 为 了获 得 代 理 收 但
托人 和代 理人 都有 通过 签订 契 约取得 分工 效果 的 动机 , 能权衡 得失 和权 责利 界 限 , 是形成 委 托 都 这 代理关 系 的必要 条件 。 2 .委托 人 和 代 理 人 的 目标 函数 不 一 致 。委 托人 和代 理人 都是 独立 的“ 性 人 ”, 理 都追 求 自身
要 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 , 须以产权论 为指导 , 必 调整 国有 经济布局 , 国有企业进行 分类改革 , 对 建立 政府 企业、 特殊 法人企 业和 国有股份 公 司各具特 色的运营模式 , 然后 以超产 权论为指 导 , 理念上 从 把握现代 企业 制度精 髓 , 立有效 的激励机 制。 建 关键词 : 委托代理 理论 ; 国有企业 ; 类改革 ; 分 激励机制 中图分 类号 l4 13 F2.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16 ( 06)7 37 -7 10 .7 X 20 0 4 80 0
维普资讯
国企委托代理体制改革思路
国企委托代理体制改革思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委托代理体制逐渐成为制约国企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因此,国企委托代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委托代理体制的现状国企委托代理体制是指国企为达到某些目标或完成某些业务,向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租赁或购买一些资源或服务,以实现目的的方法。
这种委托代理体制在国有经济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国企代理委托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在选择代理机构或个人的时候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
由于缺少科学的选择机制,经常出现代理机构或个人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国企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二是委托代理体制缺乏科学的奖惩机制和评价体系。
由于缺乏奖惩机制和评价体系,代理机构或个人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国企的长远利益。
三是在代理过程中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分配规则,代理机构或个人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追求更多的收益,而不顾及国企的利益。
以上三个问题反映出当前国企委托代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国企委托代理体制进行改革。
二、委托代理体制改革的思路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科学的代理机构或个人选择机制。
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有实力,有经验,公正客观的代理机构或个人。
同时,要加强监管和评价,确保代理机构或个人服务质量和效果。
二是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和评价体系。
可以将代理机构或个人的绩效等因素作为其评价的标准,对他们的绩效进行评估。
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未达到标准的代理机构或个人进行惩罚。
这样可以促进代理机构或个人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三是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
国企在选择代理机构或个人时,应该明确约定代理机构或个人的服务内容、标准和收益。
代理机构或个人也应该按照协议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成果。
同时,国企应该加强对代理机构或个人的监管,确保其不会为了私利而影响国企的利益。
浅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改革
1.明晰国企产权,减少委托——代理层次。
目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机构,为设计新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外部体制环境。在此基础之上,应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进一步理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国企之间的关系,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站在初始委托人的立场上,为各级代理人设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3.内部人财务控制缺乏力度
由于上述代理模式的内在缺陷及委托代理制下的固有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经营严重偏离国家的目标。我国国有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会计及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体制是代理人主导的人员管理体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代理人服务的,其目标完全是为代理人的管理意志和控制意图服务,在代理人实施的内部控制上可能是有效的,但在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控制上是无效的。并且由于人员管理由代理人主导,造成企业的财务控制制度是一种不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6]
2.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我国的国有企业虽然大部分实现了公司制改造,参照国际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但由于所有者缺位的内在缺陷以及公司治理结构设置中人员交叉任职,造成经营者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集于一身,三权独揽,权利不受制衡,并且打乱了纵向指挥链,引发了严重的公司组织结构问题。
4.退出机制不畅
在国有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国有资产代理人对其控制的股权或剩余索取权难以转让从而不能或难以行使对国有企业的退出权。国有资产难以退出,在浅层次上是受制于国家的控股地位,在深层次上则是与政府的合法性有关。一方面造成一些不称职的代理人(厂长、经理)充斥企业,另一方面经营成效显著的代理人无法获得与之贡献相适应的高回报。由于缺乏激励与淘汰机制,造成代理人普遍实行“寻租”行为。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发展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发展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的代价也很高,主要体现在国有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效率明显低于私营企业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任剑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
莫里斯自20世纪60年代便活跃于西方经济学界,以激励经济理论研究见长。
20世纪70年代,他与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罗斯(Robert Ross)、斯宾塞(Michael Spence)等人共同开创了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并卓有成就。
现在流行的委托-代理的模型化方法就是莫里斯开创的。
莫里斯分别于1974、1975、1976年发表的三篇论文,即《关于福利经济学、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笔记》、《道德风险理论与不可观测行为》、《组织内激励和权威的最优结构》,奠定了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框架。
他开创的分析框架后来又由霍姆斯特姆(Bengt Holmstrom)等人进一步发展,在委托-代理文献中,被称为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方法。
在众多经济学理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性较强。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是股份公司的先天“缺陷”。
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同样也要面对委托-代理问题。
而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现状决定了其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导致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激励与约束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莫里斯教授近期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时对此给予了解答。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评价中国经济学家张维迎和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下,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詹姆斯?莫里斯: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表明我的立场,在英国我更多是被视为一个左派而非右派人士,我认为政府对任意一个经济体而言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个角色是进行监管,当企业家或企业的行为不当时,政府需要发挥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鲁兵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9年第04期摘要: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自发性,趋利性引起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和蔓延,使得国有企业低效率运营,导致腐败丛生和其他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第三次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及时有效的对策,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本文主要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国企改革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委托代理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对策一、委托代理理论概述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委托 - 代理理论中提到的现象委托 - 代理问题,而委托 - 代理问题的弊端是一个股份制公司不可避免的。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Berle 和Means研究范式下,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公司的典型特征,并因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公司股东和企业管理者。
职业经理人控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权力源自于企业主的授权,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委托人对职业经理人的委托目标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致使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国有企业效率低。
众所周知,国家(政府)不能够直接经营国有企业,其对企业的管理体现在委托一个自然人来经营管理,这个委托的经营管理者就是国家(政府)的代理人,此时国家(政府)就是委托人。
但是受委托的经营管理者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往往违反道德原则,甚至无视法规法律,去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将公有的国有资产以各种手段转化为个人的私有资产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严重亏损,甚至破产倒闭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1.委托人不勤勉尽责、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是国家(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经营权的授权者,未对代理人的管理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对代理人侵害国有企业经济利益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遏止;二是当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亏损或者破产清算时,代理人在主观上不能积极主动的去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摘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针对代理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激励契约作为治理机制。
到目前为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还有很长距离,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是明晰和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委托代理中国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仍是其中基本问题之一。
由于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现实地位和作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制度特征,以及改革实践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所遇到的历史性困难,使得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整个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所在。
1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产权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下,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财产关系大裂变”为理论支柱,以法人产权制度为主体,规范企业各方面基本经济关系,从而使产权得以高效运作的制度体系。
现代企业制度是对应于古典企业制度而提出的范畴,本质上它是一个包括丰富历史内涵的概念。
现代企业制度与古典企业相比,区别在于其存在的生产力基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同,因而其产权构造不能不发生诸方面权能社会分解。
在委托—代理制下,财产权利诸方面权能的主题相应多元化,出现了所有者、支配者、管理者之间的目标、动因、利益、权力、责任的差异,相应地便产生了所有权、法人产权、经营管理权之间的分离和矛盾,因而也就特别需要建立相应的不同于古典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最大特征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两权分离的趋势,并作了大量的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伯勒和米恩斯,他们合着的《现代公司和私有制》一书系统地对大公司制度作了统计分析,认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的股权分散更为广泛,两权分离更为明显,同时他们还发现由于股权的分散化,占有少数或不占有股权的专职经理也可控制公司。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持续优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 展的需要,需要不断调整和完 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保 持其持续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加强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督
加强外部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 合规经营。
强化内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审计,防止腐 败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降低代理风险。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 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
完善董事会制度, 提高董事会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
强化监事会职能, 加强对企业财务 和经营管理的监 督
推进职业经理人 市场建设,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
建立有效的激励 机制,激发企业 员工的积极性和 创造力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某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和成效
改革背景:国有 企业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
改革措施:股权 改革、管理层激 励、优化治理结
构等
改革成效:提高 经营效率、增强 市场竞争力、实 现可持续发展等
经验教训:改革 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以及应对
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分析某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 训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企业创新能
力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源自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感谢您耐心观看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计合理的 薪酬体系、晋升机制等方式,激 发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
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加强监 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 式,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 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 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平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 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也要注 重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避免 出现激励过度或约束不足的情 况,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健发展。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Part Seven
结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评价: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监管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率。
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委托代理理论 是研究企业所 有者与经营者 之间关系的一
门学科。
委托代理理论 的核心是解决 企业所有者与 经营者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问
题。
委托代理理论 的基本假设是 理性经济人, 即参与人追求 自身利益最大
Part Five
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发挥董事会决策核心作用 引入外部董事,提高董事会决策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强化监事会职能,加强对董事会和高管的监督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将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强化国有资产审计和评估,防 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 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生福祉。
增强国际竞争力: 通过改革,国有 企业将更好地融 入国际市场,提 升自身的国际竞 争力和品牌形象。
Part Four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过程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和问题
代理成本高:国 有企业委托代理 链条长,代理成 本高,效率低下
优化国有企业的股 权结构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 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资产监管分析
表现 之 一 ,由此 引发 了诸 多问题 ,委托— —代 理是 其 中之 。
一
、
委托— — 代理 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在现实中随处可见 ,但真正 委托——代理 问题乃至其理论的形成 ,则是随股份
制企业的出现而出现的。在股份制形式下 ,企业资 产所 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资产所有人拥有企业资
要建立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四要设计有效的薪酬制度, 企业经营者在追求 自身收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最 使
大利益。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国有资产;监 管;保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 :F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50 (O6 3 04— 3 62 49 20 )0 —05 0
按 照古典 经济 学理论 ,通 过市 场机制 这 只 “ 看 不 见 的手” 的调整 ,经 济社会 能够 达到 帕雷托 最优
产并承担经营风险却不实际经营企业 ,而是将企业 经营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人。经理人受资产所有人委 托 ,代理经营企业 ,获取薪酬却不承担经 营风险。 在 “ 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 。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追 求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由于主体不同,其 目标函 但 数是不一致的。对委托人而言 ,其 目标是实现其企 业的利润最大化 ,使得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本 ,这既取决于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 ,又受其他
程度恰好能够使得委托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这一 目 标也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 。因为现实中信息
收 稿 日期 i20 0 05— 9—3 0 作者简 介 :董恩 刚 (9 5 ,男 ,湖北阳新人 ,四川理工学 院讲 师,现为 111 17 一)  ̄1 1 大学经济学 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社
状态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这是有前提的,要 求市场必须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最起码 的条件是信息完全充分 ,即对经济社会的每一个主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摘要】这篇文章从国有企业转型背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引入三个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路径选择。
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并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在国有企业转型中的应用。
探讨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变革和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最后总结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必要性,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以及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委托-代理理论、改革、管理机制、员工激励、发展趋势、转型背景、重要性、路径选择、应用、激励机制、必要性、启示。
1. 引言1.1 国有企业的转型背景国有企业的转型背景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承担着经济建设的主要责任,起着支柱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国有企业开始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巨大挑战和内部体制机制的瓶颈。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逐渐显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存在着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盈利能力下降等现象,亟待变革和改进。
为了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试图引入市场机制,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国有企业的转型背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和转型,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具体来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的规范化和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与委托—代理理论1.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委托—代理理论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必要性,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
2. 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必要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在效率、管理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因此,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已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2.1 提升效率国有企业制度的转换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效率。
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通常存在着冗杂的层级、决策权集中等问题,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
而现代企业制度注重经济效益和效率,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和权力,可以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2.2 引入市场机制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培养企业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引入内部市场化改革,如股权激励、竞争招标等,国有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 加强治理机制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可以加强企业的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通过建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约束,可以避免腐败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3. 委托—代理理论在国有企业转换中的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即委托人(股东)将自己的权力和资源委托给代理人(管理层)去处理。
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的过程中,委托—代理理论可以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职责分配委托—代理理论强调明确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职责分配。
在国有企业转换中,通过明确股东(委托人)的权力和责任,以及管理层(代理人)的职责和权力,可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2 激励机制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国有企业转换中,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对深化国企改革的启发
匕 探索篇 斓孽 毽
( )依 托 股 权 集 中托 管 登 记 ,切 二
实维 护 非上 市公 司 国有股 东知 情 权、
参 与 权 、 决 策权 和 收益 权
对 国有参控 股 非上市 公 司全 部股 权 集 中托管 登记 ,从 制度 安 排上 促使
门 , 可 以利 用 股 权 托 管 登 记 机 构 的 服 务 ,规 范 国 有 股 权 转 让 时 的 交 易 行 为 , 使 国 有 股 权 流 动 更 加 透 明 , 有 效 地 监 管 股 权 交 易 行 为 。 托 管 登 记 平 台 与 产 权 交 易 平 台 对 接 后 ,还 可 以 充 分 发 挥 产 权 交 易 平 台 的 价 格 发 现 功 能 , 有 利 于 国 有 股 权 的 有 序 退 出 , 确 保 国 有 资 产 的 保 值 增 值 。 在 国 有 股 权 转 让 价 款
制,实现 非上市 公 司信 息披 露和 财务
公开 ,保 障 国有股 东 的知 、参与 隋权
权和 决 策权 ;通 过股 权 集 中托管 登记
机 构 代 理 分 红 派 息 及 有 关 信 息 发 布 等 服 务 ,有 利 于 国 资 监 管 部 门 维 护 国 有 股 份 的收 益 权 。
产权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
委 托 一代理 关系是指委托人 授权代理人在 一定
范 围 内 以 自 己 的 名 义 从 事 相 应 活 动 、 处 理 有 关 事 务 而 形 成 的委 托 人 和 代 理 人 之 间 的权 能 与 收 益 分 享 关 系 。 由于 信 息 的 不 完 全 性 , 委 托 人 往 往 不 知 道 代 理
根本原 因
一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
经管园地JINGGUANYUANDI37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治理问题黄天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摘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完善,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其更好地发展。
国有企业由于存在委托代理非市场化、委托人职权不明等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中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更难束紧,委托治理问题更难解决。
为此,必须要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规范代理关系,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完善代理人激励机制,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关键词:委托代理;国有企业;激励约束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也在不断地深入调整,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产权不明晰、用人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有关,因而解决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可以更好地助力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委代双方都是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有各自的期望效用函数,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在市场交易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代理人一般都处于信息优势,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所以委托人就需要设计契约,诱导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期望的行动,同时通过薪酬体系监管代理人的行为,并满足代理人的目标函数。
三、不完全信息下国有企业委托关系的库恩塔克条件不完全信息下国有企业的代理人的两种行动:a 、b ,其中b 是委托人期望代理人做出的行动,a 不是委托人期望代理人做出的行动。
n 种产出水平表示为X 1,X 2,X n ;行动a 导致Xi的概率为a ;行动b 导致Xi 的概率为b ;U 为代理人的保留效用;X i 产出水平下的薪酬:S i =S (X i )。
委托代理问题中,委托人一般为风险中性,代理人一般规避风险。
委托人需要设计薪酬体系,诱导代理人选择行动b ,V (b )是委托人最大化问题的值函数。
V (b )=i=1n(x i -s i )ib i=1n u (s i )b -c b =Ui =1n u (s i)ib-c bi =1n u (s i )ia-c a构建拉格朗日函数:L =i =1n (x i -s i)ib+[i =1n u (s i )ib-c b -u ]+[i =1n u (s i )(ib-ia)-c b +c a ]L 对S i 求一阶偏导得:-u'+u'-]=01u 's i ++[1-ia ib](1)当参与约束束紧,激励相容约束未束紧,即>0,=0时:1u 'si=s i 为常数,并令其等于S将上式带入激励相容约束中可得:i =1n u (s )ib-c bi =1n u (s )ia-cac ac b所以只有当b 行动的成本低于a 行动时,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此时无论产出如何,委托人均支付相同薪酬(完全保险)。
以国有企业为借鉴改革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改革高校 内部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但十几年的改 革结 果 ,除宏 观 管理 体制 方 面 有所 进 展外 ,高校 内 部体制改革却收效甚微 ,高校发展的低效率状况远 未改 变 ,这 与 当 前我 国提 出建设 世 界 一流 大学 ,大
今 高等 教 育大 规模 的发展 ,我 国高 等教 育 事业 取得
人 信 息 的一 方成 为 “ 委托 人 ” 。作 为委 托人 ,一 般无 法 控 制代 理 人 的 的不 可观 察 行为 ,甚 至 第 三方 也无
法验证 ,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有所花费。这在经济
上是 不合 算 的 。 以无 法依 据 契约来 规 范这 些行 为 , 所 这 就 是所 谓 的委 托 一 代理 中的道 德风 险问题 。 是 当 但 委 托 人 和代 理人 有 着 同样 的 目标 函数 时 ,道 德 风 险
我 国的高 等教 育改 革 , 及 到打破 “ 涉 条块 分 割 ” 的办学 体制 、促进 地 方和社 会 办学 、下放 办学 权力 、
综 观我 国高校 ,作 为 一种 非 营利 组 织 ,主要 的 功 能是人 才 培养 、科学 研究 和 社会 服 务 ,追 求 的事 社会 公共 利 益 。长 期 以来 ,大 学 因为 其 特殊 的功 能
重庆高教
21 年 9 00 月第 2 卷第 3 3 期
以国有企业为借鉴改革创新 高校管理体制
— —
基于委托一 代理理论视 角
李 亚楠
【 摘
要 】我 高等 教育发展进步显著 ,但是在构建世 界一流大学 的道路上 仍然不甚乐观 ,究其原 因 ,高校 的管理体制
存在低效 问题 。本 文从新制度经 济学 中的委托一 理理论人手 ,借鉴国企改革 中出现 的问题 ,研究高校存在 类似 国有企业 的 代 “ 所有者缺位” 问题,是高校发 展低效率 的根本原 因 ,并对高校管理体制 的创新提 出相应 的措施 。 【 关键词 】委托一 代理 ;高校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 改革 ;所有者缺位
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企 业 管 理地方政府管理'98增刊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林海亮 一、代理理论概述1.代理关系的代理效果: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委托代理关系是社会分工与合作深化的结果。
委托代理关系是以追求“分工效果”和“规模效果”为目的的。
分工效果是指持有不同条件秉赋(技能和偏好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通过分工与合作而各自获得的超额效用(或福利)。
规模效果则是指经济主体因其所参与的经济活动的规模的增大而获得的边际效用的增加超过其边际成本的增加。
2.代理关系的代理风险和代理费用代理关系的代理效果是以以下假设为前提的:代理人忠实地为委托人服务。
但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目标函数不同;风险分担不对等;信息不对称;代理结果具有由于技术、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设备简陋,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995年人均资产增加值只有1350元。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很小,全国乡镇工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产因素的贡献,占46.6%,技术与劳动力因素占2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60%—70%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的。
因此,我国乡镇企业很难同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竞争,更难以适应现代经济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第三,乡镇企业效益普遍不高。
追求规模效益是乡镇企业的主要目标,但据有关专家通过MES 测定,我国乡镇企业规模85%以上位于规模报酬递减的不经济区域。
针对以上种种原因,现阶段推动乡镇企业实现最优规模经营的主要对策应是:1.制定合理的政策,调整乡镇企业的规模结构。
政府要对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和需要调整的乡镇企业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实施有利于大型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
另外,还应根据各个产业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调整乡镇企业的规模结构。
如:加工工业(如机械、电器产业)应建立大型成品组装和关键部件生产,将大量零部件分包扩散给中小企业生产,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有效结合和有效竞争的格局;食品制造业应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建立集中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连锁产业,提高食品加工业的连锁效应。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中国国企改革中的实践(精)
《高等运输经济学》课程报告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中国国企改革中的实践任课教师:荣朝和教授博士生:陈宏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报告时间2003年9月1©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及最新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分析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2©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 China 3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一般模型代理风险委托代理理论的新发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经验研究结果委托代理理论的三个新的发展方向利益相关者理论多层委托代理研究多任务委托代理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实证研究出现的问题及几种解释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1976)。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一契约中,能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而被动地接受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个普遍现象,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4©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 China 5代理人效用最大化函数可记为:委托人的目标实现情况可以表示为:,S)max EU(Y,A ,S)A ),Q max EU(F(Q ',代理风险指代理人背离委托人利益的可能性。
产生委托代理风险的原因有三:一是利益的不对称;二是信息不对称;三是契约的不完备。
委托代理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逆向选择;二是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中国国企改革中的实践
《高等运输经济学》课程报告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中国国企改革中的实践任课教师:荣朝和教授博士生:陈宏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报告时间2003年9月1©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在中国国企改革中的实践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及最新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分析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2©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 China 3委托代理关系的一般理论及最新发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一般模型代理风险委托代理理论的新发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命题与经验研究结果委托代理理论的三个新的发展方向利益相关者理论多层委托代理研究多任务委托代理分析委托代理理论实证研究出现的问题及几种解释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1976)。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一契约中,能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而被动地接受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是经济生活中一个普遍现象,股东和经理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
4©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China©copyrights by Chen Hong wei , China 5委托代理理论的一般模型代理人效用最大化函数可记为:委托人的目标实现情况可以表示为:,S)max EU(Y,A ,S)A ),Q max EU(F(Q ',代理风险代理风险指代理人背离委托人利益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特点和公司治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委托代理问题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趋于明晰,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得到强化,委托代理问题得到缓解,但仍然在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上面临一些困难。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理论思考: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和产权特点的原因,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特有的矛盾和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在实践中十分困难,在理论上也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总的来说,现有的委托代理理论是以西方现代企业契约关系和管理制度为基础的,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契约关系和管理制度上均有自身的特点,如果简单套用委托代理理论的一些现有结论,很可能会陷入逻辑的困境。
(一)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
客观地看,在上文所阐述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三条主要弊端中,委托人层级复杂、定位不清和契约关系非市场化更多地是国有企业的特有矛盾,而代理人行为短期化虽然在其他所有制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在国有企业中具有其自身特点。
换言之,国有企业现有的产权和体制特性与这些弊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的固有弊病,势必造成其经济效率的损失,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国家经济安全和就业安置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单纯从经济效率来看,国有企业是无效的。
事实上,关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的确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西方的主流理论中,公共财产管理的低效性和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观点一度被广为接受,并被视为经济制度的固有缺陷。
事实上,公共财产的治理与国有企业管理有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可类比性,例如产权均为公众所有;使用权占有者均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监督难度较大,且直接关系到资源使用和运行的效率等。
从这个意义上讲,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资源管理的研究逻辑可以类比到国有企业治理,既然在信息沟通充分、惩罚机制公开透明且经过占用者公认等前提下,公共资源的治理可以符合经济效率,那么,使用权分配相对更加明确、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业已成型的国有企业完全可能接近经济效率的最优结果。
从理论上来看,经济效率能否实现取决于三点,一是信息传递,即在各个层级委托人之间关于代理人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的信息必须得到充分传递,并且不能失真;二是激励机制必须公开并得到认可,关于惩罚或激励的承诺必须可信,这将直接影响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博弈中的行为;三是监督必须有力有效,这是保证信息真实传递和激励机制切实落实的保障。
显然,这三个关键点并未与国有企业的产权所属直接相关,即并不是产权国有的企业就必然产生或无法克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弊病,产权的特点更多是在技术性的层面上显现其影响。
(二)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缓解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存在弊端的重要外部保障。
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来看,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监督者、委托人、代理人三个体系的重叠。
外部监督的本意在于借助第三方力量,保证委托人和代理人严格履行契约规定的职责和义务,防范其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外部监督相对容易实现,例如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等,都是外部监督的形式,监督人和企业成员特别是代理人利益通常相互独立,使得监督能够实现客观有效。
然而,国有企业产权国有,其社会性较其他企业更加明显,因此与社会接触的边界也更加宽泛,企业组织更容易向社会延伸,这就决定了其外部空间要比一般企业广阔,或者说更容易将各种与企业相关的关系和事物包括监督内部化,导致监督主体丧失独立性。
对于企业代理人体系而言,它又是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人。
三个角色的重叠,使其容易模糊三者之间的角色定位,特别是在承担企业外部监督角色的环节上,可能失去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从而使得这一环节的外部监督流于形式。
一旦外部监督不力,委托代理契约中的约束将会松弛,委托人和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受到惩罚的预期成本下降,不尽职的风险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