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合集下载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背景《我不挖耳朵》是小班安全教育的一节课程,旨在通过介绍挖耳朵危害,让孩子们了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

2.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

3.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教学内容1.活动一:引入话题,了解孩子们的了解水平。

–提问:你们知道挖耳朵是什么吗?为什么会挖耳朵?–引导孩子们畅所欲言,了解孩子们对挖耳朵的认识程度。

2.活动二:引导孩子们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挖耳朵可能引发的危害,如病菌感染、伤害耳道等。

–提醒孩子们挖耳朵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听力受损。

3.活动三: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卫生习惯。

–引导孩子们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如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外耳道,不要使用棉签等物品掏耳朵。

–教育孩子们要养成勤洗手、勤换洗衣服等卫生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4.活动四: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孩子们要远离危险的物品,如剪刀、刀片等,避免伤到自己。

–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危险情况及时告知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避免危险发生。

教学方法及步骤1.利用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2.通过示范、互动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3.利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巩固教学成果。

总结通过《我不挖耳朵》的安全教育,孩子们能够充分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学会正确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家长也应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一、教案目标:1. 通过安全教育启发幼儿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3.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和器材。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为什么不可以随便用物品挖耳朵;2.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清洁耳朵。

三、教学准备:1. 大型图片或卡片:一只耳朵;2. 相关绘本:如《耳朵有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图片或卡片,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耳朵”。

接着,老师说:“我们的耳朵有洞,可以听到很多声音,但是你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东西挖耳朵吗?”等待幼儿的思考。

引导幼儿回答:“不可以随便用东西挖耳朵”。

2. 讲解:老师告诉幼儿:“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随便用东西挖耳朵呢?”引导幼儿回答:“因为会伤到耳朵。

”老师进一步解释:“是的,如果我们用尖锐的物品挖耳朵,会刺伤耳道,引发感染,甚至可能造成耳聋。

”老师可借助绘本《耳朵有洞》,跟幼儿讲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更加理解为什么不可以随便用东西挖耳朵。

3. 示范:老师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清洁耳朵方法:(1) 用毛巾轻轻擦拭耳廓外侧;(2) 不要用手指或物品插入耳道。

4. 执行:要求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清洁耳朵的动作,可以边示范边提醒幼儿:“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来清洁耳朵。

”5.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环节,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比如模拟医生给幼儿检查耳朵,幼儿回答正确使用工具和方法等。

6. 结束:通过对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和不挖耳朵的原因的教育,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并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游戏环节中对正确使用工具和方法的表现,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通过分组让每组的幼儿模拟展示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评选出最好的一组,并向他们颁发奖状或小奖品,鼓励他们。

我不挖耳朵安全教案示范课

我不挖耳朵安全教案示范课

我不挖耳朵安全教案示范课一、教学目标。

1.了解挖耳朵的危害,培养学生不挖耳朵的习惯;2.学会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挖耳朵的危害;2.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不挖耳朵的习惯;2.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挖耳朵不当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

2.讲解。

(1)挖耳朵的危害。

挖耳朵会导致耳屎被推进耳道更深处,堵塞耳道,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中耳炎等疾病。

(2)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正确的清洁耳朵应该使用湿纸巾或棉签轻轻擦拭耳廓,不要将棉签插入耳道深处,以免损伤耳膜。

3.示范。

老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并重点强调不要用力挖耳朵。

4.训练。

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模拟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总结。

总结挖耳朵的危害以及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并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向家人宣传挖耳朵的危害,并教给家人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挖耳朵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培养了不挖耳朵的习惯。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通过《我不挖耳朵安全教案示范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不挖耳朵的习惯,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学生能够将这种习惯保持下去,让自己的耳朵更加健康。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保护自己耳朵的卫生习惯,避免挖耳朵伤害自己。

2.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分享自己经历和感想。

3.通过游戏、情景模拟、讲故事等形式,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保护自己的耳朵。

2.通过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自觉保护自己的耳朵。

2.如何引导幼儿意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和方式:1.导入:老师展示一个大大的耳朵模型,让幼儿看看这个耳朵有多大,里面有多少小细节。

然后老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耳朵平时都用来干什么。

2.讲故事:老师朗读一篇故事《我不挖耳朵》,讲述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因为挖耳朵不小心伤到了耳朵,导致耳朵疼痛不已的经历。

故事结束后,老师可以跟幼儿讨论,并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平时是否也有不正确的卫生习惯。

3.游戏:老师设计“成语接龙”或其他游戏,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总结和归纳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

4.情景模拟:老师借助手偶、黑板绘画等方式,组织幼儿一起模拟“挖耳朵”的危险情景。

通过这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并引导幼儿知道如何避免伤害自己。

5.反思:在实践中,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平时的卫生习惯,引导幼儿发现不足之处,让幼儿逐渐形成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学后记:幼儿是教育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安全教育方面,幼儿园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课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更好地保护自己。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标题: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险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提高幼儿对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教学内容:1. 挖耳朵的危险性。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照片:挖耳朵的危险情况,和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式。

2. CD或音乐资源:与故事情节或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让幼儿进入安全教育的氛围。

2.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卫生习惯,例如:洗手、刷牙等。

故事讲解:1. 用简单轻松的语言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挖耳朵的故事。

故事情节:小明是一个非常好奇的孩子,他经常喜欢用手指挖耳朵,每次挖的时候都感觉很舒服。

然而,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手指伸得太深,引起了耳朵出血的情况。

小明受了很大的惊吓,非常痛苦。

他后来才明白,挖耳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小心伤到耳朵,就会痛苦不堪。

从那以后,小明再也不挖耳朵了。

教导与讨论:1.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的情节,并与他们讨论挖耳朵的危险性。

提问:- 小明为什么会受伤?- 挖耳朵有哪些危险?-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2. 通过观察图片或照片,让幼儿了解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式。

- 特别强调使用棉签的正确用法,不要将棉签伸得太深。

操作实践:1. 观察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2. 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试着清洁耳朵。

可以使用模型耳朵、肥皂泡沫等进行模拟实践。

总结与延伸:1. 提醒幼儿重视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安全。

2.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了解挖耳朵的危险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相关的安全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不挖耳朵的危害;2.培养幼儿正确的耳部卫生习惯;3.帮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避免耳朵受伤。

教具准备:1.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情景的耳朵受伤图片;2.绘本:《小兔挖耳朵》或类似故事书;3.幼儿专用镜子:让幼儿观察耳朵的卫生状况;4.声音模拟器:模拟耳朵受伤的声音;5.教具:用于示范正确揉耳方法的耳模。

教案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安全提示,如:“不要乱丢垃圾”、“不摔跤”等,并与幼儿讨论这些安全提示的作用及重要性。

2.老师提问:“大家来想想,还有哪里需要我们保护自己呢?”引导幼儿讨论,最终引出耳朵的保护。

Step 2: 讲故事(15分钟)1.老师向幼儿讲述《小兔挖耳朵》等故事,讲述小兔挖耳朵不小心受伤的情节。

2.故事结束后,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中小兔挖耳朵受伤的原因及后果。

Step 3: 制造模拟场景(15分钟)1.老师使用声音模拟器制造一些模拟耳朵受伤的声音,比如耳朵受伤时的尖叫声、哭声等。

2.触发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对这些声音感到不安,并引导幼儿思考这些声音的原因。

Step 4: 介绍耳部卫生方法(2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专用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并询问幼儿他们的耳朵是否干净。

2.教师展示用于示范的耳模,向幼儿介绍正确的保护耳朵方法,如“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不揉搓耳朵”、“耳朵湿润时避免吹风”等。

3.教师示范如何正确揉耳,让幼儿模仿跟随。

Step 5: 整理儿歌(10分钟)1.教师为幼儿整理一首与耳部卫生相关的儿歌,让幼儿一起唱儿歌,并根据歌词回忆课堂学到的耳部卫生知识。

2.要求幼儿自觉、自愿地参与唱儿歌活动。

Step 6: 情景练习(1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耳朵受伤的情景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引导幼儿分析这些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讨论如何避免受伤。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
目录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一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会这样吃教案二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的小手教案三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等妈妈来接教案四
- 1 -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一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我不挖耳朵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
2 / 2。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不能随意挖耳朵的原因。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不要用尖锐物品挖耳朵。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耳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幼儿用书《我不挖耳朵》。

3. 相关安全教育的动画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展示耳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让幼儿说一说耳朵的特点和作用。

2. 基本部分:教师讲解耳朵的重要性和挖耳朵的危害,让幼儿明白不能用尖锐物品挖耳朵。

3. 实践操作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医生,用正确的姿势给病人检查耳朵。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强调不能挖耳朵的原因。

5. 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教师也要反思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掌握安全知识。

六、教学延伸: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关于耳朵的保护知识,提醒幼儿注意耳朵的保护。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耳朵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挖耳朵的危害。

3. 保护耳朵的方法。

九、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耳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耳朵的结构。

2. 情景模拟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十、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师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4. 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前言小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而且特别好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本教案以小班儿童经常犯的不安全行为之一——挖耳朵为切入点,通过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意外。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挖耳朵对身体的危害。

2.能够正确运用安全知识,预防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3.能够把安全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够正确理解挖耳朵的危害。

2.能够正确的预防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教学准备1.黑板2.图片资料(可选)3.实物道具:大鼻涕虫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安全的事情?以引起学生安全意识。

步骤二:教学核心1.介绍挖耳朵对身体的危害。

教师可借助图片或实物道具(如大鼻涕虫)等,通过讲解耳朵内部的构造、挖耳朵导致的危害等,让学生正确理解挖耳朵对身体的危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使用干燥柔软的棉签或清洁纸巾擦拭外耳道即可。

教师要放大声音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或其他工具挖耳朵,更不要把棉签或其他工具伸进耳朵里。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学生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教师可以设计安全小知识问答、模拟交通环境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步骤三: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安全小结,以巩固安全知识。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图片或实物道具等直观形象地向学生讲解危害。

2.互动法: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证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

要求学生记录相关内容,并在下一课中分享给大家。

总结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需要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崇尚安全的自我意识。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保护耳朵健康活动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保护耳朵健康活动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保护耳朵健康活动教案概述活动主题《我不挖耳朵》保护耳朵健康活动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应该能够:•了解耳朵健康为自己带来的好处•认识到挖耳朵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学会保护自身耳朵健康,不再挖耳朵适用年龄3-4岁小班幼儿活动用时30分钟活动准备1.《我的耳朵图册》2.一只大型的仿真耳朵模型3.幼儿专用的棉签、小刷子等清洁用具4.防噪耳塞或插头活动流程第一步:引入活动1.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挖耳朵”的危害。

2.展示仿真耳朵模型,向幼儿阐述耳朵的构造和基本知识,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活动内容1.教师向幼儿讲解挖耳朵的危害,并通过《我的耳朵图册》向幼儿展示健康的耳朵和不健康的耳朵之间的区别。

2.向幼儿介绍如何正确清洁耳朵和保护耳朵健康。

教师可以利用仿真耳朵模型,使用小棉棒、小刷子等清洁耳朵,并向幼儿展示如何正确使用防噪耳塞或插头。

第三步:活动互动1.让幼儿自主操作仿真耳朵,使用幼儿专用棉签、小刷子等清洁用具,了解正确的清洁耳朵方法。

2.让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耳朵健康知识和经历。

3.让幼儿感受到保护耳朵健康的重要性,互相激励。

第四步:活动总结1.教师向幼儿再次强调挖耳朵的危害。

2.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起说出“我不挖耳朵”口号,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健康。

活动效果通过活动实践,幼儿学会了正确保护自己的耳朵健康的方法,理解挖耳朵的危害性,启发了幼儿保护自身耳朵健康的意识,提高了幼儿的生活安全意识。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

2. 培养幼儿保护耳朵的良好习惯。

3. 教育幼儿遇到异物入耳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二、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耳朵的结构图、挖耳朵的工具图等。

2. 教具:耳朵模型、模拟异物入耳的小玩具等。

3. 视频素材:正确挖耳朵与错误挖耳朵的对比视频。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挖耳朵的经历,分享感受。

2.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教具,向幼儿讲解耳朵的结构,让幼儿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3. 情境模拟:设置情境,让幼儿模拟正确挖耳朵的方式,并引导幼儿观察错误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4. 观看视频:播放正确挖耳朵与错误挖耳朵的对比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安全挖耳朵的方法。

5. 互动游戏:设计一个关于保护耳朵的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耳朵的情况。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增加关于耳朵保护的宣传画、提示语等。

3. 后续活动:定期开展关于耳朵保护的跟进活动,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耳朵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保护耳朵的表现。

3. 定期进行耳朵保护的知识测试,评估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活动步骤1. 讨论: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以及挖耳朵可能带来的风险。

2. 展示:使用耳朵模型和模拟异物入耳的小玩具,向幼儿展示耳朵内部结构,并讲解正确挖耳朵的方法。

3. 情景剧:编排一个关于异物入耳的情景剧,让幼儿了解遇到此类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式。

4. 互动问答:设计一些关于耳朵保护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方法1. 图片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情境教学:通过模拟情境和情景剧,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保护耳朵的方法。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一)中班健康优质课教案《我不挖耳朵》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孩子正确的耳朵卫生习惯;3. 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4. 培养孩子的听觉感知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画有耳朵结构和耳朵形象图的课件或图片;2. 一个大耳朵模型;3. 一段关于耳朵卫生的视频。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引入耳朵主题,师生一起唱一首与耳朵相关的儿歌(如《我爱我的耳朵》)。

然后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耳朵是干什么的吗?Step 2:探究耳朵(10分钟)展示耳朵结构和耳朵形象图,让孩子们观察并指出耳朵的不同部分。

通过简单的解释,让孩子们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Step 3:播放视频(10分钟)播放一段关于耳朵卫生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耳朵卫生的重要性,并学习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Step 4:讨论耳朵卫生(10分钟)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保护耳朵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挖耳朵,以及挖耳朵可能造成的危害。

可以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Step 5:模拟操作(15分钟)拿出一个大耳朵模型,让孩子们模拟用棉签挖耳朵的行为,并观察模型上的变化。

然后指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纸巾或耳勺清洁耳朵。

Step 6: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游戏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听声音猜物品。

可以将不同的物品放在不透明袋子里,然后让孩子们用耳朵听出袋子里的物品是什么。

Step 7:总结(5分钟)总结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耳朵卫生习惯,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和家长讨论经常保护耳朵的方法,并画一幅自己的耳朵卫生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了正确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通过模拟操作和游戏活动,增加了孩子们的实践和参与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同时,通过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一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会这样吃教案二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的小手教案三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等妈妈来接教案四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一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安全活动课,快来看看我不挖耳朵教案吧。

活动目标:1、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耳朵谜语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

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安全活动《我不挖耳朵》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3. 教育幼儿遇到耳朵不适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三、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耳朵的图片、挖耳勺的图片。

2. 故事课件:《小猫挖耳朵》3. 耳朵模型道具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耳朵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耳朵的作用。

2. 故事分享:《小猫挖耳朵》,引导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4. 实践操作:邀请幼儿使用耳朵模型道具,演示正确清洁耳朵的方式。

五、活动延伸:2. 环境创设:布置“耳朵健康”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

3. 教学活动:开展“耳朵的故事”主题活动,邀请幼儿分享关于耳朵的经历。

六、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人给他们挖耳朵,以及这样做是否舒服。

2. 讲解耳朵结构:利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幼儿讲解耳朵的结构,让他们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3. 讨论挖耳朵的危害:邀请幼儿谈谈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损伤耳道、引起感染等。

4. 学习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示范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5. 情景剧表演: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在遇到耳朵不适时如何寻求帮助。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小猫挖耳朵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挖耳朵的危害。

2.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耳朵结构和清洁方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的理解。

4. 情景剧法:通过分组表演,培养幼儿在遇到耳朵不适时寻求帮助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掌握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的状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朵清洁习惯的反馈,评估活动效果。

3. 幼儿自评: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我不挖耳朵的幼儿园教案

我不挖耳朵的幼儿园教案

我不挖耳朵的幼儿园教案第一章:认识耳朵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保护耳朵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2. 耳朵的功能:听觉、平衡。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

2. 故事讲解:讲解耳朵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游戏:耳朵捉迷藏,让幼儿体验耳朵的听觉功能。

第二章:挖耳朵的危害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培养幼儿不挖耳朵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挖耳朵的危害:损伤外耳道、引起感染、损伤听力等。

2. 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挖耳朵带来的危害,让幼儿产生直观感受。

2. 故事讲解:讲解挖耳朵的危害和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3. 情景模拟:模拟正确清洁耳朵的过程,让幼儿学会正确清洁耳朵。

第三章:保护耳朵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耳朵。

2. 培养幼儿自我防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耳朵的方法:避免噪声、正确使用耳机、避免耳部损伤等。

2. 自我防护意识:遇到耳部问题时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保护耳朵的方法,让幼儿产生直观感受。

2. 故事讲解:讲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和方法。

3. 情景模拟:模拟遇到耳部问题时如何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第四章:耳朵清洁习惯的养成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使用温水清洗外耳道、避免用力挖耳朵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让幼儿产生直观感受。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清洁耳朵。

第五章:耳朵健康知识问答教学目标:1. 让幼儿巩固所学耳朵健康知识。

2.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耳朵健康知识问答: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关问题,让幼儿回答。

教学活动:1. 知识问答:老师提问,幼儿回答。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耳朵健康问题,并给出答案。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3篇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一)活动名称: 我不挖耳朵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挖耳朵。

2. 提高幼儿对耳朵卫生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对耳朵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

活动材料:1. 绘本或图片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 纸板画或工艺材料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

3. 幼儿医护角色扮演服装和相关道具。

活动准备:1. 准备绘本或图片展示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2. 制作一个大耳朵模型,用于讲解和示范。

3. 准备幼儿医护角色扮演服装和相关道具。

4. 准备幼儿洗手用具和洗手液。

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与幼儿一起观看绘本或图片展示,介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引发幼儿对耳朵的兴趣。

2. 讨论:与幼儿一起讨论耳朵的重要性,以及挖耳朵的危害。

引导幼儿认识到挖耳朵可能导致耳朵感染和伤害。

3. 示范与讲解:使用大耳朵模型,向幼儿示范正确的清洁耳朵的方法,包括正确使用棉签和清洁耳垢。

同时强调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朵。

4. 角色扮演:引导幼儿进行医护角色扮演,其中一部分幼儿扮演医生/护士,另一部分幼儿扮演患者,模拟耳朵受伤的情景,并由医护人员指导幼儿正确清洁耳朵。

5. 给予奖励:对参与角色扮演并积极表现的幼儿给予口头表扬和小奖励,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 总结和小结: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不挖耳朵的重要性和正确的耳朵清洁方法。

7. 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朵的卫生,不挖耳朵,并与他们一起洗手,以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耳朵卫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检查幼儿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了不挖耳朵的习惯。

中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精选3篇(二)教案名称:我是防震小能手教学目标:1.了解地震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学习在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迅速地采取避险措施。

3.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背景平时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需要注重儿童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儿童的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更加需要注重儿童的安全知识。

本教案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园小班学生掌握耳朵的相关知识,避免无意识挖耳朵导致耳朵受伤。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2.让学生明白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

3.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清理耳垢方法。

教学准备1.用于观察耳朵的小灯和放大镜各一份。

2.各种颜色的玩泥,供学生进行模拟挖耳朵练习。

3.显示器或白板,用于播放动画视频。

4.学生个人的比较大的镜子各一个(不超过20个)。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用手捂住嘴巴并吸气的声音,然后用手捂住耳朵并吸气的声音,打比方说这两个声音的区别。

2.让学生说说,如果没有耳朵,我们会失去哪些感觉。

第二步:深入教学1.播放动画视频《耳朵的故事》。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老师用小灯和放大镜观察学生们的耳朵,问学生耳朵里有什么。

4.老师告诉学生正确的清理耳垢方法,可以适当进行演示。

第三步:实践练习1.在课桌上放一些玩泥供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2.让学生拿起自己的镜子,轮流观察自己耳朵,并讨论耳朵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没有耳垢。

3.提醒学生,以后不要再挖耳朵,一定要注意自己耳朵的卫生。

第四步:总结反思1.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反思,问学生收获了什么。

2.老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并给出下次课的预告。

教学评价1.对学生进行观察、提问、模拟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有害行为,需要及时制止和引导。

2.对学生最后的总结反思进行评价,看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次教学的内容,并能够将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3.整理学生反馈的内容,对本次教学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

教学材料1.用于观察耳朵的小灯和放大镜。

2.显示器或白板,用于播放动画视频。

3.学生个人的比较大的镜子各一个。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到挖耳朵的危害;2.培育幼儿好习惯,养成不挖耳朵的良好卫生习惯;3.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呈现;2.讲解纸;3.贴有“不挖耳朵”的标语。

三、教学流程1.引入老师问幼儿:“小伙伴们,你们小时候是否有过挖耳朵的习惯呢?痒痒的耳朵,挖了之后是不是一下子就舒适了呢?可你知道吗,挖耳朵是很不安全的哦!”2.讲解(1)耳朵的结构老师向幼儿们讲解耳朵的结构图,让幼儿们了解到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好东西。

(2)挖耳朵的危害老师用图片和动画呈现,让幼儿了解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伤到耳膜、引起耳道感染、进一步引起炎症等等。

(3)正确认得挖耳朵老师告知孩子们,“耳朵痒痒是由于耳道分泌的耳屎堵塞耳朵所致,假如想解决痒痒的问题,大可不必挖耳朵,可以用纸巾或者耳勺轻轻地擤掉耳屎。

”3.学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不挖耳朵”的字样,激励幼儿们跟着念,并要求他们在班级里也真正地把这个做到。

4.巩固老师再次向幼儿们强调不挖耳朵的紧要性,让他们往脑袋里画一个小小的画面——本身不在挖耳朵的情境,由于我们要做最安全、最健康的小伙伴。

5.反思老师调查幼儿们的反应,看看幼儿长期能不能养成不挖耳朵的良好卫生习惯。

四、教学反思此次课程,本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设计要求,使幼儿在轻松、自若地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注意身体卫生及消防等方面,培育了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本领和安全保护意识。

同时,课堂互动活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促进了小伙伴对园内各类设施的探究和认得,有利于幼儿素养的提高。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2)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 (2)

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课题:小班安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学目标:1. 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挖耳朵。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造成耳朵伤害。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与耳朵相关的知识。

2. 出示一张人的耳朵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耳朵的形状和位置。

二、知识讲授(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例如外耳、中耳和内耳的组成部分。

2. 讲解耳朵的主要功能是听力和平衡。

三、安全教育(15分钟)1. 告诉学生挖耳朵可能会伤害到耳朵,引发感染、出血等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容易出现挖耳朵的情况,例如感觉耳朵痒、觉得耳朵里有东西等。

3. 强调不挖耳朵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耳部清洁,使用正确的方法清洁耳垢。

四、案例教学(15分钟)1.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例如小明因为频繁挖耳朵导致耳朵感染,需要去医院治疗。

2. 讲解案例过程,让学生了解挖耳朵的后果和可能的处理方法。

五、情景训练(10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挖耳朵的危险情景,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安全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法。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简单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促进学生对安全问题的思考。

资源准备:1. 耳朵的图片或模型。

2. 挖耳朵案例的图片或故事。

3.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材料。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能够正确应对挖耳朵的危险情景。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安全隐患。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了解处理耳朵伤害的过程和方法。

备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并且在教学中不要忘记强调安全意识和正确的行为。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

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教案的报告,
600字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我不挖耳朵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小孩子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挖耳朵存在危险。

2.提高小孩子们的安全保护意识,使他们知道用合适的方式清洁耳朵,在清理耳洞时要切记“我不挖耳朵”,以免损伤耳朵。

二、活动内容
1.结合小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看一部有关耳部卫生和安全保护的影片,增强小孩子们对耳朵安全保护的意识。

2.让小孩们一起排队做游戏,重复“我不挖耳朵”,让孩子们能够记住“我不挖耳朵”的重要性。

3.让小孩子们一起绘制关于“我不挖耳朵”的画,让他们的创造力与安全意识相结合,强化他们“我不挖耳朵”的知识。

三、活动结束
1.给小孩子们上午礼物,以赞扬孩子们在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现,以此激励他们能够坚持“我不挖耳朵”的信念。

2.在活动结束时,对小孩子们进行总结,强调“我不挖耳朵”的重要性,让小孩子们牢记我们今天所学到的,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耳部,不要随意挖耳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我不挖耳朵
活动目标:
1、明白耳朵能够听见声音,明白耳朵的重要性。

2、透过教师的讲解以及群众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构成必须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明不聪明。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身旁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貌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样样呢?
三、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能够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就应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交流已有的经验。


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意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时去医院。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游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继续玩猜人游戏。

(游戏玩熟后,能够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游戏的难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