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药资源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章节一:中药资源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中药资源的来源和分布。

3. 了解中药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内容:1. 中药的定义与分类2. 中药资源的来源与分布3. 中药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中药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中药资源的来源和分布,展示相关地图或图片。

3. 讨论中药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中药资源的保护措施。

章节二:中药的采集与鉴定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掌握中药的鉴定方法和技巧。

3. 学会正确识别和采集中药。

教学内容:1. 中药的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2. 中药的鉴定方法与技巧3. 实地考察与实践:中药的采集与鉴定教学活动:1. 讲解中药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展示相关采集工具。

2. 介绍中药的鉴定方法与技巧,展示实际操作示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学生进行中药的采集与鉴定实践。

章节三: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2. 掌握中药的炮制方法和作用。

3. 学会正确加工和炮制中药。

教学内容:1. 中药的加工方法与工艺2. 中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 实地考察与实践: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教学活动:1. 讲解中药的加工方法与工艺,展示相关加工工具。

2. 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展示实际操作示例。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学生进行中药的加工与炮制实践。

章节四:中药的药效与药理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

2. 掌握中药的药理机制和作用原理。

3. 学会正确运用中药的药效和药理。

教学内容:1. 中药的药效与作用2. 中药的药理机制与作用原理3. 实际案例分析:中药的药效与药理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讲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展示相关实例。

2. 介绍中药的药理机制和作用原理,进行相关实验或示例。

3.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中药的药效和药理进行临床应用。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资源学》●第一章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要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

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

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或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加工炮制工艺。

民族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药物。

中药资源的特征?(1)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

●第二章我国的气候:我国形成强烈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东部地区季风性显著,西部地区大陆性强烈,温度和降雨变化大。

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

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疏松表层,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北方钙土:甘草、枸杞、麻黄、苦豆子。

盐碱地:罗布麻。

酸性:肉桂、黄连、槟榔。

碱性:甘草、枸杞。

)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高山土壤,水成土壤。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

我国植被类型及特点:荒漠,草甸,沼泽(森林沼泽,灌木沼泽,草本沼泽)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灌丛: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常绿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药资源与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质地、酸碱度、水分状态和肥力水平等均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也对药材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1)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2)土壤酸碱度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土壤生物对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3)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状态,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和比例,施肥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要用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作用。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

第一章:绪论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重要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中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对人体保健发挥作用的物质。

3、自然资源:①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资源4、中药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地道药材: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质量好、疗效高、产量大的药用种类。

②再生性③共存性④多用性⑤可解体性5、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产量(含蕴含量)、资源更新}(1)重要资源调查的技术:传统调查技术:踏查和访问调查法、详查和样地调查法、统计报表、抽样调法现代调查技术: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3S技术(2)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①区划: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②产地适宜性分析:单品种产地适宜性区划、单项地理生态因素区划、多项自然生态区划(3)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实行围栏保护封育)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资源学研究、生物学研究(4)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应以药物开发为中心并进行其他多产品的开发(5)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6)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监测问答题:请你为保护濒危药用动植物提出意见?答:1、要对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和进行产地适宜性分析,这样能因地制宜。

2、可以实行围栏保护封育。

3、合理开发利用研究4、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动植物新资源,这样能取代那些濒危的药用动植物资源。

第二章:传统的中药资源区划及其资源状况1、关药区:野山参、关黄柏2、怀药区: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怀山药3、浙药区: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杭菊花、延胡索、温郁金4、川药区:川芎、川附子、川牛膝、川贝母5、南药区:广藿香6、蒙药区:黄芪、甘草、知母7、维药区:肉苁蓉、甘草、锁阳、阿魏、枸杞8、藏药区:冬虫夏草、大黄、甘松9、海药区: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第三章:中药资源自然属性的构成1、药用植物种类(87%)①藻类②菌类③地衣类④苔藓类⑤蕨类⑥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药用动物种类(12%)3、药用矿物种类(不足1%)第四章:中药资源的应用种类1、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止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3、民族药: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3700多种)(1)藏药(2)蒙药(3)维药(4)傣药(5)壮药(6)其他民族药第五章:我国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三大自然区域:(1)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最为明显(东部湿润)(2)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最为明显(西北干旱)(3)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最为明显(青藏高寒)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垂直性分布1、植物的垂直分布受:山林的水平地带的制约、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地形、基质、局部气候等影响2、中药资源垂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般山体越高,垂直分布的种类越多,种类的构成也越复杂②每一个山地的药用植物垂直分布带谱的基质与该山体所在地的药用植物水平地带分布类型是一致的,在一个山体只能看到它所在的水平地带以北的植物类型③从低温山地到高温山地,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有繁到简,垂直带的高度也逐渐的有高到底④从东部的湿润地区到西北的干旱地区,药用植物的垂直带谱逐渐由少到多,而垂直带的高度逐渐增高第七章+第九章:中药资源蕴藏量和中药资源调查1、①蕴藏量:是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的蕴藏量②产量:是指家种(养)的药用动植物的生产量③单体产量:指一株(只)药用动植物资源药用的平均产量④经济量:是指药用动植物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

第二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对调查的资料应进行分析和验证,保证资料的准 确性。

11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药用植物访问记载表
总号:
采集地点: 植物学名: 生态环境:
标本号:
日期:



土名:
植株量估计:
发育阶段: 市场销售情况及加工处理: 防治的病名和症状: 利用部分:
药方剂量和使用方法:
治疗时间及结果: 使用者或推荐者:
响,因此,在中药资源调查中,必须对土壤进行调查和 分析。
(四)图像资料及其他
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要注意绘制、拍摄各种图
表、照片等这些直观的资料可用于建立数据库和种类鉴
定等。 34
第三节 药用动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一、药用动物资源调查方法
路线统计法
样方计数法
动物资源 调查
捕尽法 固定水域 抱对数量 统计法
20
第二或器官蕴藏量调查(产量的估算)


投影盖度法估算蓄积量 U=X•Y U-样方上药材平均蓄积量(Kg/m2) X-样方上某种植物的平均投影盖度 Y-1%投影盖度药材平均重量(Kg) 样株法估算蓄积量 W=X•Y W-样方面积药材平均蓄积量( Kg/m2 ) X-样方内平均株数(n/m2) Y-单株药材的平均重量(Kg)
28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三、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四)药用植物生物量和药材蓄积量调查


生物量的测定
药材蓄积量的测定 某种药材蓄积量(总产量)= 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根据样方估算)×总面积

采收加工调查
入药部位、采收时间、产地加工方法等。 29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四、样品采集和标本制作 (一)药材样品采集

中药资源学课程设计

中药资源学课程设计

中药资源学课程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对中药资源的认识,介绍其基本概念、分类、起源、资源区划和保护等内容,使学生对中药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授课内容和方式主要内容1.中药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中药资源的起源和演化过程3.中药资源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区划4.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授课方式1.理论授课:通过讲述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介绍中药资源学的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操作、田间实习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实际应用。

教学计划第一章中药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一节中药资源的基本概念1.中药资源的概念和定义2.中药资源的结构和分类3.中药资源的生态环境第二节中药材的分类1.按物候期的分类2.按生长习性和用途的分类3.按药用部位的分类第二章中药资源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第一节中药资源的起源1.中国中药的起源2.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第二节中药资源的演化过程1.中药资源的演化历史2.中国中药资源的地域分布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区划第一节中药资源的地理分布1.华北中药资源2.华南中药资源3.西南中药资源4.西北中药资源5.东北中药资源第二节中药资源的资源区划1.中药资源的分级和管理2.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四章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一节中药资源的保护1.中药资源的濒危和保护2.中药资源的种质资源保护第二节中药资源的利用1.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2.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限制和问题实践操作1.认识中药材的基本属性2.药材基源的调查和研究3.中药材的收获、制备和加工技术实验4.中药材的鉴定与评价实验课程评估1.期末考试成绩2.实验报告成绩3.课堂表现成绩教学资源1.参考书目:–《中国植物志》录取的中草药的概述–《中国药典》2.实验设备:–分离器、微波炉、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3.实验教材:–《中药资源学实验教材》总结本课程主要讲述了中药资源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旨在让学生掌握中药资源的分类、起源、资源区划和保护等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实际应用,达到对中药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的目的。

1 第一章中药资源学绪论

1 第一章中药资源学绪论

• 自然资源:再生性资源如药用植物和药用 动物;药用矿物属非再生性资源。
• 非自然资源:人工栽培、养殖以及利用生 物技术所生产的中药资源。
• 中药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中药资源,还包
民间药(草药)资源和民族药(藏药、蒙药、 维药、傣药、壮药、苗药等)资源。
中药资源现状
• 1983--1988年我国开展的规模最大、历时5 年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普查统 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12807种,其中药用植 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
•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优质种源的繁育 技术、道地中药材规范化与现代结合的保护方法与措施;
• 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中药新资源、 新品种、人工替代品等的综合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学的任务
1、来用科学方法调查中药资源的种类和蕴藏量 ■调查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品质、分布、蕴
人类的主要粮食绝大部分只来自8种植物:小麦、 稻米、玉米、大麦、燕麦、高梁、小米和黑麦。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807种,已利用者不足 10%, 已经人工栽培的植物药约250种,动物 药的人工驯养种类则更少。
4、积极寻找和扩大新品种、新资源 ■从秦、汉到清末,本草著作约有400多种,收
载药物近3000多种。而今已利用进入商品流 通的约1150种,常用800多种,尚有大部分未 被开发利用。 ■现代科学实验结果已经证明,生物亲缘关系 相近的物种,不仅外部形态特征相似。由于 生物的遗传特性,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可能 比较相似。 ■中药资源约有1万多种,尚有大量的草药未被 开发利用。
市貌、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二)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作为中药产业的生产资料,中药资源直接
关系到中药软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 中药保健食品、中药兽药和饲料、中药农 药等多条生产和销售链的正常运作。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第三章 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的概况 第二节 中药的道地药材资源 第三节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一、二节 中药材资源概况与道地药材
资源总数:我国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资源总数约为 13 000种左右,其中药用植物有11 000余种、药用动 物近1 600种,药用矿物近100种。
道地药材:是指经人们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 疗效高,传统公认的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 中国道地药材200余种,属于中药的精华与瑰宝。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九大中药产区与道地药材
东北产区:关药的主产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辽 宁及内蒙北部。
华北产区:北药、怀药主产区。包括辽东、山东、黄 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黄土高原和冀北山地。
华中产区:浙药、江南药及部分南药的主产区。包括 华东、华中的亚热带东部地区。
青藏产区:藏药、川药主产区。特有高原种类。包括西 藏,青海、新疆南缘、甘肃西南缘、四川西部及云南西 北部.
海洋产区:洋药物的主产区。包括渤、黄、东、南四 大海域、沿海、沿岛屿的海岸线。
第三节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的保护
制订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建立药用资源保护区。 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中药材遗
西南产区:川药、云药、贵药的主产区。包括云贵川 重、陕西、甘肃南部及湖北西部。
华南产区:南药、广药、华南药的主产区。包括广东、
九大中药产区与道地药材
内蒙古产区:蒙药、北药的主产区,种类少,分布广, 产量大。包括内蒙古、陕西北部、宁夏和冀北坝上地区。
西北产区:西药、西北药的主产区。包括黄土高原本部、 内蒙古西部、河西走廊和新疆。
传育种工作的发展。 加速科学预测,做到计划生产、合理采收和再生资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中药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与地位:中药资源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完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后上的另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教学及教学实习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对中药资源的在制药、中药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今后从事中药研究及中药工作有一个基础及帮助。

2、知识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新的中药资源寻找及寻找方法及过程;了解中药资源学研究的意义及现代研究的进展。

3、能力要求: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完成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讲授外,还应现代中药资源研究新内容和研究新方法作介绍,要求学生认真作好笔记和完成相关的作业;实习调查时,学生应在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调查方法应用及调查实习报告撰写,分析调查成功经验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认真完成实习报告。

通过具体的资源调查实习,学生具有初步资源的调查方法及手段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习生药学、制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和药物合成反应等课程奠定相关。

学生今后可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中药新药生产、中药学研究、中药药理等相关的工作。

也为学习中药GAP生产技术、中药农业工程、中药新产品开发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在今后的中药研究、开发及从事中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数分配1、要求:掌握中药类植物生长的环境要求、环境特征、环境特性、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中药资源(中药新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熟悉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中药资源与化学的关系;中药资源的保护及更新内容;以选定的教材为基础,讲授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有时还辅以挂图和实物(药材品种、地图等),以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一章)

中药资源学讲义(第一章)

二、气候要素及其指标
(一)气候要素的定义 从各方面反映气候特征的统计量称为气 候要素。 主要气候要素有:光照、温度、降水、 湿度、蒸发、风、云等。 气候要素是随时间、空间而变化的。一 个地方的气候要素需要30余年的观测记录, 才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二)对生物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气候因素
1、光照强度和时间
B 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 在农林生产中,常用活动积温和有效积 温来表示某一地区的热量条件。植物有效 生长的下限温度称为生物学最低温度(生 物学零度)。 温带植物日平均温度5 ℃ ,亚热带10 ℃, 热带18 ℃ 活动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 称活动温度。 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 之差称有效温度。
3、降水资源 全国降水量特点: A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南方大于北方,山地多于平地,沿海大于 内陆。 B 夏季大于冬季(夏季占53.3%,冬季 占8.6%) C 北方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短;南 方全年分布较均匀,雨季长。
(三)我国气候区划
中科院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根据上述指 标和600多个气象站的资料,经过若干次修改后, 完成了三级气候区划,把我国从北到南分为9个气 候带、22个气候大区和45个气候区。 1、一级区划——气候带(按热量状况划分) 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积温值, 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限最低温。 分界线指标:积温在4250~4500为温带和亚热 带分界线指标;以8000℃为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 线指标。 气候带数:在每一带中再分出北、中、南三 带,故把全国分为9个气候带,青藏高原另列为高 原气候区。
B 降水量: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的垂直降 水,在水平面聚集的水层厚度,称为降水 量。计算单位为mm,精确到一位小数。
C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 强度。其单位为mm/d,或mm/h。(常用)

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天目

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天目

《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中药资源学课程名称(英文):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课程编码:01023011 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时数、学分数:48学时2.5学分适用专业:中药学先修课程: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等;后续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药用植物加工学等。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本套大纲是为适应我校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以前大纲编写质量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农业出版社“十五”规划教材《中药资源学》的教学内容,遵循培养目标,适宜于四年制教学需要。

大纲包括理论教学的内容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32学时,在使用时,特别强调与教材的配合。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中药资源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并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加以突出。

以培养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以满足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和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基础,突出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系统性知识的学习,其内容涵盖了不同的理论和技术层面,既包括了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也介绍了该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适应新世纪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基本要求:了解中药资源的概念、萌芽、历史及形成发展,以及国内外天然药物资源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及现状。

了解与中药资源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络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共享资源。

第一节中药资源与中药资源学一、有关中药资源的概念二、中药资源的特性三、研究中药资源的意义四、中药资源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习要求第二节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一、中药资源学的萌芽及历史二、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三、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第三节国内外天然药物资源研究现状一、天然药物资源种类二、我国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三、国外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历史及现状四、新的天然药物寻找研究第四节中药资源信息应用一、专业书籍二、中药资源相关的期刊杂志三、中药资源相关的网络资源重点:把握我国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外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历史及现状。

中医专业课《药资源学PPT》

中医专业课《药资源学PPT》
中药资源学
•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第二章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 • 第三章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 第四章中药资源调查 • 第五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六章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保护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研究中药资源的重要性 •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 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道地药材资源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资源:指的是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包括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
•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 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 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 生药:指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 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 生药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动物、矿 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数量和 质量的变化,可持续利用及资源管 理的学科。
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高山 荒漠土。 水成土壤: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等。
3、我国土壤的分布特征 3.1水平地带性 东部湿润地区由南至北:漂灰土、暗棕壤、棕
壤、黄棕壤、红壤与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西部三北地区由东向西:栗钙土、棕钙土、灰
钙土和荒漠土。
3.2垂直地带性 珠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 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 山寒漠土。
• 各地区道地药材 1、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人参、细辛、五味子、(关)防风、关黄 柏、关龙胆、刺五加、鹿茸 2、华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 母、苦杏仁、甘草
3、西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4、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道地药材 “浙八味”: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杭 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延 胡索) 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药资源与中药资源学一、有关中药资源的概念中药资源(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按照中医理论用于预防、治疗疾病或具有保健作用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广义的中药资源,其来源包括野生动植物,也包括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药用植物和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效物质。

中药资源学(Science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地理分布、时空变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中药资源学的目的是对中药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合理保护,以致永续利用。

中药资源学是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和中药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并兼有管理科学性质的新兴学科。

药物(Medicines):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

其来源有天然性、人工合成性和生物制品性三大类。

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s):是指自然界生长、繁衍、分布、存在着的植物、动物、矿物等保持自然物理、化学特性的药物。

它随各国用药习惯又有民间药、草药、传统药之称。

除直接供药用的天然产品或简单加工品外,它也包括从其中提出的化学药物。

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组成生物体的各种成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而形成的一大类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药物。

生物药物包括生化药物(Biochemical Drugs),生物技术药物(Biotechnology Drugs)或生物工程药物(Bioengineering Drugs)、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中药(Chinese Drugs):是指中医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防治疾病的药物。

曾收载于历代各种药学(Pharmacy)著作中,也是为了区分西药的相对名称。

中药资源学e

中药资源学e

但 在一定时间内,可供人类利用和适于人类
生存,确是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
这里只是想对自然资源下一个较完全的 定义。简言之,自然资源是人类 能够从自然 界获取以满 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 何天然生成 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 结果。或可认为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自自然界的初始
投入。
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予的定义:自然资源就是指自然界生成的 可供我们人类生活与生存所利用的物质与 能量(包括生命部分和无生命部分),统 称为自然资源。他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 属性和运动,将自然资源分为三类: ① 生物资源 ——又称为再生资源或可更 新资源。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包括 一 定生物成分的土壤都具有生物的一般特征, 有发育、繁殖及调节功能 。
数量: 主 要 是 中 药 资 源 的 蕴 藏 量(贮 量 ),年允收量,经 济 量,单株产量,单位 面积产量。 分布: 地理分布,俗称产地。有效物质(成 分)的分布。 时: “时间性”是随时间变化的,一方面可 以 是一些类型的消失,新的类 型的出现,另一
方 面可以是数 量的增 加 或 减少。例 如,日
(3)中药资 源是指自然资 源中,对人体具
有医疗、保健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和。
中药资源学(Resource Scienc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是研究 中药 资 种类:中药资源的种类、中草药品种, 有多少种。
⑪ 在本质上指出了资 源的自然性,即自然 资源是在自然运动中产生的。 ⑫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范畴不是一成 不变的,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 资源的理解在不断加深 ,资源开发和保护 的范围不断扩大,例如,过去被视为外在 的环境因素,如空气、空间和景观等,现 在已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

中药资源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中药资源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⑤ 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
珍稀濒危资源的保护
老虎、野生山参、野生 三七;人工栽培从根 本上挽救了一批珍贵 的药用植物物种。
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中药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中药资源学
◆ 定义: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 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 是中药产业的支柱性学科。 ◆ 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中药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地道药材(anthentic and xuperior medicinal herbals)的特 点、实质及其形成的种质因素和外界因素。“地道药材”是指具有特定 产区的、货真质优的中药材。地道药材的质量是中药行业辨识真伪、控 制质量的传统综合性标准,更突出地理学及生态化学的含意(特定的产 区或集散地)。
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情况、地理位置 和社会背景不同,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发 展也有区别,现大致分为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及独联体国家(前苏联)三个 方面介绍。
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许多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 用药经验,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本国资源未 能得到充分利用,大批资源为发达国家所占有, 自己却沦为制药原料的供应国。许多发展中国家 不仅无力进行本国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就连最基 础的资源普查与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也无能为力。 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正待全面普查和有计划的 开发研究。
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在自然资源的研究方面,前苏联(独联体国家)拥有强大的优势。 全苏药用植物研究所与柯马洛夫植物研究所资源室配合,于60年代完 成了苏联药用植物普查工作,编写出版了《苏联植物原料》、《植物 原料野外调查法》、《苏联药用植物资源及分布图集》(1980)。 1965年创刊的世界性《植物资源》杂志,其中2/3为研究药用植物和 野生植物论文。60年代后,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以寻找 活性成分为中心的筛选工作,发现了不少新的或新用途的药用植物, 其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原理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药资源
一、常规中药材的种类: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

据调查,全国用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中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

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0~90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80种。

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0~250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0~1800种;花类药材600~700种;叶类药材500~600种;皮类药材300~400种;藤木类药材400~50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0~250种。

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0~400种;昆虫类药材300~40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0~60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

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

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

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

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在2000~30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约在3000~4000种。

东北地区栽培(饲养)种类以人参、鹿茸、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柏、防风、龙胆、蛤蟆油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山药、金银花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苓、柴胡、远志、知母、酸枣仁、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贝母,金银花、延胡索、白芍、厚朴、白术、牡丹皮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蝎子、蛇类、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辛夷、独活、续断、枳壳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蜈蚣、龟板、鳖甲、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砂仁、槟榔、益智、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麝香、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枸杞子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

海洋药物以昆布、海藻、石决明、牡蛎、海马等为代表种。

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

我国药材出口历史久远,据记载,自唐宋时代就向外输出药材。

输出的药材品种主要有:
朱砂、人参、牛黄、茯苓、茯神、附子、川椒、常山、远志、甘草、川芎、白术、防风、杏仁、黄芩、大黄、白芷、豆蔻、麝香、鹿茸、五加皮、薄荷、陈皮、桂皮、当归、麻黄、莨菪、樟脑、五倍子及硫黄等。

至今,我国仍是药材出口的主要国家。

我国的中药材出口包括东南亚、日本、苏联、美国以及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出口的各类药材约有500种,其中植物药材主要有人参、甘草、黄芪、桔梗、龙胆、巴戟天、草乌、柴胡、防风、紫草、白芍、当归、党参、丹参、玄参、地黄、黄芩、牛膝、独活、麦冬、三七、苦参、茜草、何首乌、大黄、贝母、黄连、川芎、知母、升麻、玉竹、黄精、天麻、姜黄、白术、苍术、天南星、延胡索、贯众、杜仲、厚朴、黄柏、秦皮、石斛、钩藤、桑枝、竹茹、桑叶、艾叶、十大功劳叶、枇杷叶、淡竹叶、红花、款冬花、金银花、菊花、玫瑰花、密蒙花、蒲黄、松花粉、女贞子、五味子、枳实、枳壳、瓜萎、益智、木瓜、春砂仁、小茴香、乌梅、山茱萸、枸杞子、山楂、酸枣仁、郁李仁、白芥子、木鳖子、麻黄、茵陈、益母草、细辛、瞿麦、锁阳、藿香、香薷、冬虫夏草、茯苓、猪苓、马勃和雷丸等;动物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阿胶、蜈蚣、全蝎、蛤蟆油、桑螵蛸、蜂房、龟甲与鳖甲等;矿物药材主要有赭石、朱砂、鹅管石、自然铜、龙骨和琥珀等。

贵重药材是我国药材中的珍品。

1981年,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工商管理局在关于贵重药材品种的通知中,将麝香、牛黄、人参、三七、黄连、贝母、鹿茸、冬虫夏草、天麻、珍珠、熊胆、枸杞子、杜仲、厚朴、全蝎、肉桂、沉香、山茱萸、蟾酥、金银花、巴戟天、阿胶、犀角、广角、羚羊角、乳香、没药、血竭、砂仁、檀香、公丁香和西红花三十个品种列为贵重药材。

二、民间药的种类:
民间药也称草药,多在民间使用,是中药资源应用的初级阶段,也是商品药材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我国现有商品药材1000余种,仅占全部中药资源的10%以上,其余85%以上的品种都属民间药和民族药。

许多省区对本地民间药作了调查统计:河北的中药资源中,商品药材占13%,民间药占87%;江苏的中药资源中65%的种类属民间药;浙江民间药有1171种,占62%;广西民间药则占80%多。

据中药资源普查,中药资源种类所增加的种类基本上为民间药。

但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的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药理、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

民间药是以实践所产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缺少比较系统的医药学理论。

但是,我国民间药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安徽断
血流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

运用民间单方、验方治疗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

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起,我国各地注重了民间药的发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民间草药已有60种以上加工成中成药及其他制品,如用仙鹤草芽、草珊瑚、矮地茶、羊红膻、山萝卜、鸡骨草、垂盆草和黄毛豆腐柴等。

事实证明,民间草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通过民间药的应用,可为开发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