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单元(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上册英语456单元单词

六年级上册英语456单元单词Unit 4.1. cinema /ˈsɪnəmə/ n. 电影院。
2. hospital /ˈhɒspɪtl/ n. 医院。
3. post office /pəʊst ˈɒfɪs/ 邮局。
4. bookstore /ˈbʊkstɔː(r)/ n. 书店。
5. science museum /ˈsaɪəns mjuˈziːəm/ 科学博物馆。
6. excuse me /ɪkˈskjuːs miː/ 对不起。
7. where /weə(r)/ adv. 在哪里;到哪里。
8. please /pliːz/ adv. 请。
9. far /fɑː(r)/ adj. 远。
10. far from 离……远。
11. near /nɪə(r)/ prep. 在……附近。
12. next to 紧邻;在……近旁。
13. supermarket /ˈsuːpəmɑːkɪt/ n. 超市。
14. bank /bæŋk/ n. 银行。
15. if /ɪf/ conj. 如果。
Unit 5.1. bus /bʌs/ n. 公共汽车。
3. taxi /ˈtæksi/ n. 出租汽车。
4. ship /ʃɪp/ n. (大)船。
5. subway /ˈsʌbweɪ/ n. 地铁。
6. train /treɪn/ n. 火车。
7. slow /sləʊ/ adj. 慢的。
8. down /daʊn/ prep. 减少;降低。
9. slow down 慢下来。
10. stop /stɒp/ v. 停下。
11. Mrs /ˈmɪsɪz/ 夫人。
12. early /ˈɜːli/ adj. 早到的。
13. helmet /ˈhelmɪt/ n. 头盔。
14. must /mʌst/ modal v. 必须。
15. wear /weə(r)/ v. 戴。
Unit 6.1. dictionary /ˈdɪkʃənri/ n. 词典。
六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

六年级数学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加法和减法1. 加法运算练习1.34 + 12 = 462.78 + 45 = 1233.56 + 89 = 1454.123 + 456 = 5795.789 + 234 = 10232. 减法运算练习1.65 - 32 = 332.78 - 45 = 333.98 - 23 = 754.123 - 56 = 675.187 - 56 = 131第二单元:乘法和除法1. 乘法运算练习1. 4 × 5 = 202.7 × 9 = 633.12 × 10 = 1204.15 × 6 = 905.8 × 7 = 562. 除法运算练习1.24 ÷ 4 = 62.63 ÷ 7 = 93.84 ÷ 12 = 74.108 ÷ 9 = 125.96 ÷ 8 = 12第三单元:两位数四则运算1. 加法运算练习1.56 + 23 = 792.78 + 45 = 1233.34 + 56 = 904.99 + 11 = 1105.67 + 78 = 1452. 减法运算练习1.65 - 32 = 332.78 - 45 = 333.98 - 23 = 754.123 - 56 = 675.187 - 56 = 1313. 乘法运算练习1. 4 × 5 = 202.7 × 9 = 633.12 × 10 = 1204.15 × 6 = 905.8 × 7 = 564. 除法运算练习1.24 ÷ 4 = 62.63 ÷ 7 = 93.84 ÷ 12 = 74.108 ÷ 9 = 125.96 ÷ 8 = 12第四单元:百分数1. 计算百分数1.将0.6用百分数表示:60%2.将0.25用百分数表示:25%3.将0.75用百分数表示:75%4.将0.8用百分数表示:80%5.将1.2用百分数表示:120%2. 计算百分数的值1.30% = 0.32.45% = 0.453.60% = 0.64.75% = 0.755.90% = 0.9第五单元:图形和面积1. 边长和周长1.正方形的边长为6cm,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24cm2.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5cm,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34cm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8cm、10cm和12cm,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30cm2. 图形的面积1.正方形的边长为6cm,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36cm²2.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5cm,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60cm²3.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高度为5cm,它的面积是多少?答案:20cm²以上为六年级数学练习册的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讲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讲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第二单元,该单元主要讲解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一、数的读法和数字的大小比较在本单元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数的读法和数字的大小比较。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每一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读法,例如123读作"一百二十三"。
同时,我们学会了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顺序,比如9比5大,而6比7小。
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开始进行一些例题的练习,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例如:比较100和200的大小,或者读出一些给定数字的读法。
二、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加法和减法运算。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通过将两个数值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例如,2 + 3 = 5,表示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是5。
而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通过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得到它们的差。
例如,6 - 2 = 4,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结果是4。
我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习题目,掌握了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这些知识对我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和在生活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乘法和除法在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中,我们学习了乘法和除法运算。
通过乘法运算,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值去重复另一个数值多次。
例如,2 × 3 = 6,表示将2重复加了3次后的结果是6。
而在除法运算中,我们可以将一个数值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
例如,6 ÷ 2 = 3,表示将6分成2等份后,每份的结果是3。
通过多个实际例子和练习题目,我们掌握了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些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
四、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本单元的进阶部分,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与前面所学的加法和减法不同的是,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考虑到了正数和负数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正数2和一个负数-3进行相加运算:2 + (-3),我们需要将数轴上的2向左移动3个单位,最终得到-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比 单元测试B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比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题)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 3:4:5,这是一个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3 位,得到的数和原数的比是 ( )A . 1:3B . 3:1C . 1000:1 3.果园里梨树占总数的 512,桃树占总数的 716,梨树和桃树的比是 ( )A . 5:7B . 20:21C . 12:164.同一段路,甲走要 9 小时,乙走要 12 小时,那么甲乙速度的比是 ( )A . 3:4B . 4:3C . 9:12 5.已知五(2)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18,据此,四人发表见解如下:甲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78”;乙说:“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87”;丙说:“男生占全班的 715”;丁说:“女生比男生多 18”.在四人中见解正确的有 ( )A . 1 人B . 2 人C . 3 人 6.甲数除乙数的商是 0.4,没有余数,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比是 ( )A . 0.4:1B . 5:2C . 2:5二.填空题(共5题)7.从甲地到乙地,东东要走 5 分,乐乐要走 8 分,乐乐的速度是东东的 .8.一个比的比值是 8,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扩大为原来的 4 倍,比值是 .9.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 3 cm 和 5 cm ,它们的边长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10.把 25 千克糖放入 100 克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糖与糖水的比是 ,比值是 ;某工厂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 25,那么男工与女工的人数比是 . 11.农场里小白兔只数的 67 与小黑兔的 125 相等,小黑兔与小白兔的只数比是 ,如果小白兔有 210 只,小黑兔有 只.三.判断题(共5题)12.1.8千克与6克的比值是0.3.13. 比的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5,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前项应乘5.14.乐乐身高 1 m ,爸爸身高 175 cm ,乐乐的身高和爸爸的身高比是 1:175.15.买同样重的苹果和梨,买苹果用了6元,买梨用了5元,那么苹果和梨的单价比是6:5.16.妈妈在家炒菜时,按照菜谱放酱油和醋,她用相同的勺子放了 3 勺酱油和 4 勺醋,放的酱油和醋的体积比是 3:4.四.计算题(共1题)17.求比值。
六年级456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456单元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的456单元,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更复杂的语言技能以及更广泛的科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些单元中的知识点:数学:- 分数的加减乘除:理解分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 比例和比例尺:学习如何设置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 百分比:理解百分比的计算和应用,例如折扣和税率。
- 面积和体积:计算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
-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制作条形图、饼图和折线图。
语文:- 阅读理解:提高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写好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掌握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 古诗词欣赏:阅读并理解古代诗歌,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 现代文阅读: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科学:- 物理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
- 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态系统,了解生物的适应性。
- 地球和宇宙:学习地球的结构,了解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 化学基础:初步了解物质的组成,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社会:- 历史事件: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地理知识: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征,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
- 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艺术:- 音乐欣赏:学习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 美术创作: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比第3课时 按比分配

方法二:把比转化成分率,利用分数乘法解答。
浓缩液有:
500 1 =100(mL) 14
1
1:4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14 , 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 4 。
1 4
水有:
500
(mL)
把稀释液的 总体积看作 单位“1”。
回顾与反思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怎样检验计 算结果的正
确性呢?
255×16+1260+15=80(分) 255×16+2200+15=100(分) 255×16+1250+15=75(分) 答:华华得了80分,荣荣得了100分,同同得了75分。
1.按比分配问题的解法: 解法一:把比的各项之和看作平均分的份数,先求出每份 是多少,再解答。 解法二:将比转化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来解答。
2.解按具体量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步骤: (1)将具体量看成一个比。 (2)将总量按这个比分配。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2~ 3题。
4
比
第3课时 按比分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 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 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 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探究点 按比分配问题的解答方法
李阿姨按1 ∶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
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阅读与理解
500 mL是配好后的 稀释液的体积。
=(100) ∶ (400) =( 1 ) ∶ ( 4 )
要看清楚1∶4到底 是哪两个量的比。
答:浓缩液有_1_0_0_mL, 水有_4_0_0_mL。
探索新知
学校把树苗按3∶5分配给五、六年级来栽。 (1)六年级栽树12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20×35=72(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位置和圆的画法。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但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仍然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圆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圆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
提问: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2.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提问: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怎样计算?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圆形物体,测量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为10米,求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第四单元比六年级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比知识点梳理:(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是整数表示,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路程:速度=时间。
(2)比、除法算式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bab a b a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 数或者分数。
注意:比值没有单位。
(5)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整数比,且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①整数化简比: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分数化简比: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变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或者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商,再写成最简比。
③小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变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注意:化简比时,要统一单位,如果比的前项是后项的倍数时,比的后项的“1”不能省略。
(6)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解决应用题时,注意总量要和总分数相对应。
(7)路程一定,速度比和时间比成反比。
(如:路程相同,速度比是4:5,时间比则为5:4)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
(如: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比是3:2,工作效率比则是2:3) 比 前 项 比 号“:” 后 项 比 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号“÷” 除 数 商 分 数分 子分数线“—”分 母分数值扎实基础,我最棒!(一)我会填1.甲、乙两种方砖,边长分别是80厘米、30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4单元综合复习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1-4单元综合复习试题一、单选题1.下面算式的和大于300的是()A.400-199B.104+189C.257+972.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A.1小格B.1大格C.1圈3.上图的铅笔长()。
A.7厘米B.6厘米C.5厘米4.一只大象约重7()。
A.千克B.吨C.克5.估算576+28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700小一些。
C.576<600,284<300,它们的和一定小于900。
6.妈妈要买一台265元的电风扇和一只580元的电话机,大约要带()才够。
A.700元B.800元C.900元7.赵阿姨的网上服装店上午接了228个订单,下午接了295个订单。
今天准备550张快递单够吗?()A.够B.不够C.无法确定8.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做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
A.5分米B.50分米C.45分米9.学校图书室有图书912本,借出了398本,图书室大约还剩()本书。
A.500B.400C.60010.水果店运来了一些橘子和178千克苹果,卖掉132千克橘子后,剩下的橘子与苹果同样重,水果店原来运进了()千克橘子.A.300B.310C.46二、判断题11.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2.在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十位满10时,不需要向百位进1位.()13.在同一把尺子上,刻度1到3和刻度2到4之间的距离一样长,本题说法正确。
()14.测量吴川到北京的距离,用cm作单位比较合适。
()15.一个加数增加20,另一个加数减少20,它们的和不变。
()三、填空题16.测量练习本的厚度可以用作单位,测量上海到杭州的距离可以用作单位。
17.用7、0、9三个数字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18.一根蜡烛长1分米4厘米,燃烧一段时间后长9厘米,燃烧了厘米。
19.少年宫在中山路上,小明和小红都住在这条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有800米,小红家离少年宫有500米,他们两家相距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课件

请观察下图: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 哪些不是,为什么?
G
OG
C
B OB
M
o
D CD
N
GH
H MN
思考: (1)为什么我们的圆画在了不同的位置? (2)为什么我们的圆大小不等?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小组探究
沿着直径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 你会有什么发现?想一想圆是轴对称图 形吗?半径和直径有什么特点?
• o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无数条 ),长度都( 相等
)。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 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 载,墨子在他的一部著 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 一中同长也”。
这个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1000 多年
• o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r
d•
o
d=r+r
r
d=2r
r d(或d 2) 2
说一说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一半 。
0厘米 1 2 3 4 5 6
在一个圆里,直径是最长的线段。
判一判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要小。 ×
想一想,找圆心
我们刚才借助杯子盖、硬 币等物体画出的圆,如何找 到圆心?
圆的认识
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图形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无顶点。
二、探究新知
画圆
用
圆
一、定长 二、定点
规 三、旋转
画
圆
2厘米
012345
圆心
O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 字母r表示。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位置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位置(一)课题:位置课型:讲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
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选择学生感兴的事物,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页的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确定位置的理解,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优质课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情境导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7+42÷6
① ② 480-(32+32÷4)
①
② ③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 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 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 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 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 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x 2x 3
74
解
9x 3
74
x 7 12
x-1x 3 5 10
解
4x 3
5 10
x3 8
2x 7x 9
10
解
9x 9
10
x 1 10
7.
2( - 1 1) ( 3 - 3) 7
53
4 5 10
2- 8 15
9 5 27
3
82
2.
1 3 -5 7 14 8 1 14 - 5 7 38 2-5 38
1 24
1 3 9
3
10
1 1 10 33 9
10 81
1- 4 2 2 25 5 1-2
25 1
10
1- 8 5 3 9 6 16
1- 8 6 3 9 5 16
1- 1 5
4 5
2 (1- 2)
探究新知 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试着说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 序。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 w w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112 233
1 5
2 3
1 5
1 13
探究新知 这个算式中含有几级运算? 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12 233
六年级三四单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能被3整除的是()A. 15B. 24C. 35D. 422. 下列各数中,能被4整除的是()A. 32B. 36C. 40D. 423.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13B. 16C. 21D. 244. 下列各数中,是合数的是()A. 11B. 15C. 19D. 225. 下列各数中,是奇数的是()A. 24B. 25C. 26D. 276.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17B. 18C. 19D. 207. 下列各数中,是两位数的是()A. 45B. 56C. 78D. 898. 下列各数中,是三位数的是()A. 123B. 234C. 345D. 4569. 下列各数中,是四位数的是()A. 5678B. 6789C. 7890D. 890110. 下列各数中,是五位数的是()A. 12345B. 23456C. 34567D. 45678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2的倍数的特点是()2. 3的倍数的特点是()3. 4的倍数的特点是()4. 5的倍数的特点是()5. 6的倍数的特点是()6. 7的倍数的特点是()7. 8的倍数的特点是()8. 9的倍数的特点是()9. 10的倍数的特点是()10. 11的倍数的特点是()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258×72. 计算:456÷123. 计算:789+456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45元,打八折后,小明需要支付多少元?2. 小红有50个苹果,她每天吃5个,请问小红需要多少天才能吃完这些苹果?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2. 简述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B5. B6. D7. B8. B9. C10. A二、填空题1. 个位是偶数2. 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3. 个位是0或44. 个位是0或55. 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6. 个位是0或77. 个位是0或88. 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9. 个位是010. 个位是0或1三、计算题1. 17902. 383. 1245四、应用题1. 小明需要支付36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比》同步练习一、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3:9,则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2. 妈妈买了2.4千克苹果和4.2千克梨,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比值为()。
4.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9:7,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5. 把4:11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6. 已知三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20,这三个数的比是1:3:6,这三个数分别是()、()、()。
二、判断。
1. 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3.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1:3:4,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三、选择。
1. 把39: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13:4B.4:13C.39:113. 甲、乙两人走同一段道路,甲走完用了6小时,乙走完用了7小时,则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A.6:7B.7:6C.12:14四、计算。
五、解决问题。
1. 用一根长为72厘米的铁丝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之比是8:3:1,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2. 已知A、B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
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13:12。
那么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 已知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小山的身高是1米,求爸爸与小山的身高之比是多少?4. 六年级(一)班的班级图书角有一些图书,借出去了32本,借出的图书数量与剩下的图书数量之比是4:7,求班级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图书?5. 一块菜地长是35米,宽是8米,农夫打算以3:5的比例种植西红柿和南瓜,那么西红柿和南瓜分别占地多少平方米?6. 已知今年小红和爷爷的年龄之比是2:7,小华比爷爷小50岁,求今年小华和爷爷的年龄之和是多少?参考答案二、× √ ×三、A C B 四、五、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81立方厘米。
人教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人教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多位数的学习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课本的第四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多位数的概念、读写和比较大小等知识。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于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数字组成。
它们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数字形式,比如我们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
多位数的每个位上的数字都有固定的位置,分别代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这个位置决定了这个数字的大小。
以一个多位数1234为例,它由4个数字组成,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1 × 1000 + 2 × 100 + 3 ×10 + 4 × 1。
二、多位数的读写读写多位数是我们认识和运用多位数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读写方法来理解多位数,并按照要求进行计算。
1. 读多位数读多位数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按照位数的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即可。
例如,1234可以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
2. 写多位数写多位数时,我们需要按照不同的位数将数字分开,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写出。
例如,二百三十四可以写作234。
三、多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字的大小关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更好地应用。
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左到右逐位比较,找到第一个不同的数字的大小关系;另一种是分别计算出各个位上的数值,然后比较数值的大小。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比较5234和5732这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我们可以先从左到右逐位比较,发现第三位上的数字不同(3和2),所以5234比5732小。
或者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各个位上的数值来比较。
5234可以表示为5 × 1000 + 2 × 100 + 3 × 10 + 4 × 1,而5732可以表示为5 × 1000 + 7 ×100 + 3 × 10 + 2 × 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

小屯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科备课教案科目数学班级六(2)课题第三单元方程授课人刘诗丽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重点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划分小屯中心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科备课教案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课本P38-39页例1和及有关练习,完成练习八的T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2、16 + 26 + 36 =29 + 29 + 29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29 + 29 + 29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1出示例1,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310 + 310 + 310教师:求3个310 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10 3或3310提问:这个算式中的310 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多媒体示)指名回答,并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
学生观察回答。
指名读题说题意。
指名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探索1、学生尝试计算 310 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单元教案(版,129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数的读法和书写•认识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理解钟面上的时、分指示1.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写出千以内的数•能够进行千以内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解决生活中与时间、长度相关的问题1.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单元内容的讲解和学习•千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分米和毫米的换算2.2 教学难点•时、分的读写和计算•千以内数的思维拓展和应用能力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用2.教学过程:带领学生认识各种数的读写方式,进行游戏巩固。
3.2 第二单元:数与整百的加减法1.教学内容:整百数的加减法2.教学过程:通过实际物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本质。
3.3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1.教学内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与换算2.教学过程:利用实际测量工具,进行分米和毫米的换算练习。
3.4 第四单元:时钟面的读写1.教学内容:时、分的读写和简单计算2.教学过程:通过时钟面的实际展示,让学生练习时、分的读写和计算。
3.5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1.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前面所学内容2.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本教案基于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5单元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2)》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2)》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用假设的策略,独立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进一步理解用假设的策略,二是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式,深入理解用假设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用假设的策略,能独立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用假设的策略,能独立地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用假设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假设策略解决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四、五、六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部分:
(一)填一填
(1)0.45=()
()
=27÷()= ( )%=9∶( )
(2)3a=4b (a、b≠0),a∶b=( ) ∶( )。
(3)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4)把一块长2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土地画在一张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图上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甲、乙两数的比是4∶5,乙是甲的( )倍,甲是乙的( )%。
(6)有一种手表零件长3mm,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2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7)一幅地图用2厘米线段表示6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量得A、B两城市的实际距离是135千米,这两个城市在地图上的距离是( )厘米。
(8)在7
10
∶
3
5
和
2
21
∶
4
21
这两个比中,能与
2
3
∶
4
7
组成比
例的一个是(),这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的积是()。
(9)改写成数字比例尺(),在一幅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4.2厘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在括号里填“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①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与总价。
()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与时间。
()
③小明的身高与体重。
()
(二)判一判
(1)在比例中,如果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乘积一定是1。
( )
(2)圆的面积和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
(3)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各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了9倍。
( )
(4)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1。
( )
(5) 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与它的表面积成反比例。
( )
(6) 比例尺1∶300就是把实际距离缩小300倍后画在图上。
()(三)选一选
(1)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平面图上,实际距离100米,
在图上是()。
A.1米 B. 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
(2)小红家在学校北偏西65º方向300米处,小亮家在学校
北偏东60º方向300米处。
()离学校近。
A、小红家
B、小亮家
C、一样
(3)已知5×0.2=2×
1
2
,用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中,错误的
是()。
A.
1
2
∶5=0.2∶2 B.2∶5=0.2∶
1
2
C.
1
2
∶0.2=5∶2 D.5∶2=0.2∶
1
2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
的底边长度比是2∶1,那么底所对应的高的比是()。
A.1∶1 B.4∶1 C.2∶1 D. 1∶2
(5)在比例3∶4=6∶8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则第
二个比的后项加上()后,式子仍能成比例。
A.4 B.8 C.16 D.2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表示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B. 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15%。
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
是3∶20。
C. 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
D. 两种相关的量,它们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四)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11.2-9.8= 43 ÷0.1= 3.14×8×5=
5×0.04= 3.5 ×200= (
11
5
-
1
5
)×3.14= 1.1×99= 48.5 +2.5= 8—2.17—4.83=
1.6÷3.2= 1.6×0.5×2=
1
8
+
1
8
÷
1
8
+
1
8
=
(2)解方程:
x+50%=52 4+
1
2
x=132
9
5
x-x=4.8
0 250 500 750千米
栈桥
N
海水浴场
鲁迅公园
人民会堂
(3)解比例
20∶x=4∶35 8∶36 = 24∶x 1.25
0.25
=
x
1.6
二、探索部分:
1、右图是中心小学的平面图
(
1)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
比例尺是()。
(2)邮局位于进中心小学的
北偏()45°方向
()米处。
(3)三中位于中心小学的(
)偏()()°
方向()米处。
(4)如果青岛大学位于中心小学南偏西70°方向 750米处,
请标出它的具体位置。
2、张师傅加工零件个数和所用时间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描出加工零件数量和时间所对
应的点,再把它们按
顺序连起来。
(2)估计张师傅5
分钟加工了()
个零件;加工750个
零件要用()分
钟。
三、拓展应用部分:
(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2)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
4cm
(3)一种药水是按药粉和水的比1∶2500配制成的。
现
在用药粉15克配制成这样的药水,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4)在一幅比例尺是
1
500
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半圆形花坛的
直径是4厘米。
求这个花坛实际占地面积。
(5)在一张比例尺是1:7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
距离是2厘米。
在比例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之间的
距离是多少厘米?
(6)小明家在学校的正东方,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为900米,
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请写出推算过程,并
在图上标注小明家的位置。
)
(7)下面是市民健步行活动的路线图。
本次健步行活动从栈桥出发,向()行()千
米到达人民会堂;再向()偏()55°的方向行1.2
千米到达鲁迅公园;然后向()方向行()千米到
达海水浴场;再向()偏()()°方向行0.6
千米到达八大关;最后向()偏()()°方向
行()千米到达目的地——少儿活动中心。
5∶2,如果从甲库中
取出它的20%放入乙仓库中,这时甲仓库大米比乙仓库还多
12吨,求甲乙两仓库原各有大米多少吨?
北
?
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