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4机械能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章末综合测评4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综合测评(四)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7题为单选题,8~10 题为多选题)1.桔槔(gāo)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取水机械。

其原理如图所示,在竖直支架上安装一根可绕支点转动的长细杆,杆的一端固定磐石,另一端通过长竹悬挂水桶。

取水时人借助自身重力向下拉动长竹,使水桶浸入水中;打满水后,人向上助力提起水桶,忽略桔槔各衔接处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下取水过程,桔槔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向下取水过程,人对桔槔系统做的功等于磐石增加的重力势能C.向上提水过程,人对桔槔系统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机械能的改变量D.向上提水过程,人对桔槔系统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的动能改变量2.(2022·陕西商洛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乘客坐过山车(无动力)从A位置加速下滑到B位置,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在下滑过程中,该乘客的()A.机械能守恒B.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D.重力势能减小3.一个小孩站在船头,按图示两种情况从静止开始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经过相同的时间t(船未碰撞),小孩所做的功W1、W2及在时间t内小孩拉绳的功率P1、P2的关系为()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4.在某次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反手回球,假设网球离开球拍的速度为158 m/s,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网球恰好落在对方的底线上。

不计空气阻力,则网球落地的速度大小最接近()A.220 m/s B.200 m/sC.180 m/s D.160 m/s5.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了2 m时速度达到2 m/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关于该过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手对物体做功40 JB.重力势能增加44 J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4 JD.重力对物体做功40 J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初始时用力拉住b使a、b静止,撤去拉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A.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a、b两物体机械能的总和不变C.a物体的动能总等于b物体的动能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不为零2.关于动能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过程中,外力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单独做功的绝对值之和B.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一定改变C.动能定理只适用于直线运动,不适用于曲线运动D.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3.水平恒力F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该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水平面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l,恒力F 做的功为W1,平均功率为P1;再用同样的水平恒力F作用在该物体上,使该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的方向上由静止移动距离l,恒力F做的功为W2,平均功率为P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4.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A.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负功5.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则()A.卫星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大B.卫星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在A点的重力势能大C.卫星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6.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本身仍具有弹性势能B.弹簧伸长时有弹性势能,压缩时没有弹性势能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个弹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D.火车车厢底下的弹簧比自行车座底下的弹簧硬,则将它们压缩相同的长度时,火车车厢底下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小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 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8.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A.木块的动能一直增大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C.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9.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观光电梯内的磅秤上,电梯以0.1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h高度,在此过程中()A.磅秤的示数等于mgB.磅秤的示数等于0.1mgC.人的动能增加了0.9mghD.人的机械能增加了1.1mgh10.如图所示,ACP和BDP是竖直平面内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A、P、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和D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和B两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A.沿BDP光滑轨道运动的小球的重力势能永远为正值B.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C.两小球到达C点和D点时,重力势能相等D.两小球刚开始从A和B两处无初速释放时,重力势能相等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11.(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θ,物块a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上升h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重力势能减少2mghB.摩擦力对a做的功小于a机械能的增加C.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物块a、b动能增加之和D.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12.(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取g=10 m/s2,则()A.第1 s内推力做功为1 JB.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 JC.第1.5 s时推力F的功率为2 WD.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13.(多选)如图所示,轻放在竖直轻弹簧上端的小球A,在竖直向下的恒力F的作用下,弹簧被压缩到B点.现突然撤去力F,小球将在竖直方向上开始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是()A.撤去F后小球、地球、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弹簧的形变量恢复到最初(指撤去力F的瞬间)的一半时,小球的动能最大14.(多选)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3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开始时,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由静止释放,直至a、b物块间高度差为h,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B.物块b的机械能减少了mghC.物块b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物块a机械能的增加量D.物块a、b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分卷II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15.飞机场上运送行李的装置为一水平放置的环形传送带.传送带的总质量为M,其俯视图如图所示.现开启电动机,当传送带达到稳定运行的速度v后,将行李依次轻轻放到传送带上.若有n 件质量均为m的行李需通过传送带送给旅客,假设在转弯处行李与传送带间无相对运动,忽略皮带轮、电动机损失的能量.求从电动机开启到运送完行李需要消耗的电能为多少?16.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40 N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8 m,求:(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17.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圆桌,桌面中间嵌一半径为r=1.5 m、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圆盘,桌面与圆盘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且两者间缝隙可不考虑.已知桌面离地高度为h=0.8 m,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碟子放置在圆盘边缘,若缓慢增大圆盘的角速度,碟子将从圆盘上甩出并滑上桌面,再从桌面飞出,落地点与桌面飞出点的水平距离是0.4 m.已知碟子质量m=0.1 kg,碟子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ax=0.6 N,g取10 m/s2,求:(不计空气阻力)(1)碟子从桌面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碟子在桌面上运动时,桌面摩擦力对它做的功;(3)若碟子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25,要使碟子不滑出桌面,则桌面半径至少是多少?18.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AB与竖直的光滑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半圆轨道半径R =0.40 m,一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在A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已知物块经过半圆轨道最高点C 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零,物块离开半圆形轨道后落在斜面上的点为D(D点在图中没有标出).g 取10 m/s2.求:(1)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2)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t(结果可用根式表示).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物体下落过程中,有绳子的拉力做功,其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对于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a、b两物体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将b的实际速度进行分解,如图:由图可知v a=v b cosθ,即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故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故C错误;在极短时间t内,绳子对a的拉力和对b的拉力大小相等,绳子对a做的功等于-F T v a t,绳子对b的功等于拉力与拉力方向上b的位移的乘积,即:F T v b cosθt,又v a=v b cosθ,所以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二者代数和为零,故D错误.2.【答案】D【解析】外力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单独做功的代数和,A错;根据动能定理,决定动能是否改变的是总功,而不是某一个力做的功,B错;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力做功的情况,C错,D对.3.【答案】C【解析】由功的定义式可知W1=W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1=F,ma2=F-F f,故a1>a2;由运动学公式得l=a1t=a2t,所以t1<t2;由功率定义式P=可得P1>P2,C正确.4.【答案】B【解析】物块的受力及位移如图所示,摩擦力F f与位移x的夹角α<90°,故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F N与x夹角β=90°+α>90°,故支持力做负功,B正确.5.【答案】B【解析】设A、B两点到地心的距离分别为hA和hB.如图所示,在AB连线上取A′点,使A与A′处于以地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弧上,则A与A′处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相等.另外,卫星由B至A′时,引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故有E pA<E pB.6.【答案】C【解析】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即不发生弹性形变时,其弹性势能为零,A错;弹簧伸长和压缩时都具有弹性势能,B错;由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 p=kx2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C正确;火车车厢底下的弹簧比自行车车座底下的弹簧劲度系数大,所以压缩相同长度时火车车厢底下的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大,D错.7.【答案】A【解析】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则v=v0-gt,小球的动能E k=mv2,把速度v代入得E k=mg2t2-mgv0t+mv02,E k与t为二次函数关系,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对.8.【答案】D【解析】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木块所受的弹簧的弹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时,木块速度增大,当弹力小于摩擦力时,木块的速度减小,所以木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其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弹簧的压缩量逐渐减小,弹性势能一直减小,故B错误;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木块的动能和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故C错误,D正确9.【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1.1mg,即磅秤的示数等于1.1mg,故A、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ΔE k=W合=mah=0.1mgh,故C错误;人上升h,则重力做功为-mgh,可知重力势能增大mgh,动能增加0.1mgh,则机械能增加了1.1mgh,故D正确.10.【答案】D【解析】不管选哪一点为零势能点,A点和B点相对零势能面的竖直高度均相等,所以重力势能相等.两小球到C点和D点时,重力势能不相等.重力势能E p=mgh,具有相对性,如果选A、P、B 三点在零势能参考面上,则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力势能恒为负值;如果选C点在零势能参考面上,则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力势能恒为正值.另外,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在初始和终末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两球从开始运动到达C点和D点时竖直高度不等,所以,重力做功不相等.11.【答案】CD【解析】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有mag sinθ=mbg,则ma=,b上升h,则a下降h sinθ,则a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ag×h sinθ=mgh,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系统机械能增加,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a、b机械能的增量,所以摩擦力做功大于a 的机械能增加,因为系统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摩擦力做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故B错误,C正确;任意时刻a、b的速率相等,对b,克服重力的瞬时功率Pb=mgv,对a有:Pa=mag v sinθ=mgv,所以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故D正确.12.【答案】BD【解析】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故A错误;由题图乙、丙可知,第3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F=F f=2 N,由v-t图象知,第2 s内物体的位移x=×1×2 m=1 m,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F f x=2 J,故B正确;第1.5 s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3 W,故C错误;第2 s内推力F=3 N,推力F做功WF=Fx=3 J,故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故D正确.13.【答案】AB【解析】撤去F后对于小球、地球、弹簧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一开始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小球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当弹力小于重力后,加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即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不断减小,则弹性势能一直减小,故C错误;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开始时弹力大于重力,动能增加,而当弹力和重力相等后,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则在弹力等于重力时刻,小球动能最大,而不是弹簧的形变量恢复到最初(指撤去力F的瞬间)的一半时,动能最大,故D错误.14.【答案】CD【解析】释放b后物块a加速上升,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故机械能增加,选项A错误.对物块a、b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选项D正确.物块a、b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3m)g-mg=mv2+(3m)v2,解得v=;物块b动能增加量为(3m)v2=mgh,重力势能减少mgh,故机械能减少mgh-mgh=mgh,选项B错误.由于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与b 克服绳的拉力做的功相等,故物块b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物块a机械能的增加量,选项C正确. 15.【答案】Mv2+nmv2【解析】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行李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总热量:Q=nμmgΔx由运动学公式得:Δx=x带-x行=vt-vt=vt又v=at=μgt联立解得Q=nmv2由能量守恒得:E=Q+Mv2+nmv2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E=Mv2+nmv216.【答案】(1)160 J(2)-160 J(3)0【解析】如图所示,根据W=Fl cosα可得(1)拉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Fl cos 60°=40×8×0.5 J=160 J(2)摩擦力F 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F f l cos 180°=F cos 60°l cos 180°=40×0.5×8×(-1) J=-160 J(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为W=W1+W2=017.【答案】(1)1 m/s(2)-0.4 J(3)2.5 m【解析】(1)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gt2,x=vt,得v=x=1 m/s.(2)碟子从圆盘上甩出时的速度为v0,则F fmax=m,即v0=3 m/s由动能定理得:W f=mv2-mv02,代入数据得:W f=-0.4 J.(3)当碟子滑到桌面边缘时速度恰好减为零,对应的桌子半径取最小值.设碟子在桌子上滑动的位移为x′,根据动能定理:-μmgx′=0-mv02代入数据得:x′=2 m由几何知识可得桌子半径的最小值为:R==2.5 m.18.【答案】(1)2.5R(2)s【解析】(1)对物块从A点运动C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mg(h-2R)=mv2①由题意物块在C点时,有:mg=m②由①②式得:h=2.5R=1 m(2)设B、D间距离为L,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2R-L sin 45°=gt2③L cos 45°=vt④有②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t=s.。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册章末检测3: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册章末检测3: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

章末自测卷(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其中1~5题为单项选择题,6~8题为多项选择题。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1.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会变化B.合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不变C.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D.所有外力做功代数和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只有合力对物体做功,动能才变化。

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合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不变;合力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就减少,选项A错误,B、C、D正确。

『答案』A2.(2020·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机械能一定不变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机械能不一定不变D.滑动摩擦力只能对物体做负功『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一定增加,不能判断机械能是否变化,故A错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但机械能的势能部分未知,则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无法判断,故B错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物体的势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则机械能有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故C正确;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则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故D错误。

『答案』C3.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质量为m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B.从A到B过程中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C.从A到B重力做功mg(H+h)D.从A到B重力做功mgH『解析』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大小为W G=mgH,故选项D正确。

【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章节达标检测考试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章节达标检测考试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章节达标检测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无特殊说明,本试卷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图中汉墓壁画拓片描绘了汉代人驾车的场景。

当马拉车沿水平路面前进时,下列各力中对车做正功的是()A.马对车的拉力B.车所受的支持力C.车所受的重力D.地面对车的摩擦力2.蹦极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极限运动,弹性绳一端固定在高空跳台,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高空自由下落,则自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A.运动员的速度先增大再减小B.运动员的速度先减小再增大C.绳子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再减小3.如图,某同学在参加引体向上体测,该同学耗时1分钟完成了16次引体向上。

已知该同学的质量为60 kg,完成一次引体向上重心上移约0.6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同学引体向上过程机械能守恒B.向上运动过程,该同学对杠的作用力大于杠对他的作用力C.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约36 JD.该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96 W4.2022年我国成功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的雪车也称“有舵雪橇”是一项非常刺激的运动项目。

如图所示,在一段赛道上,运动员操控雪车无助力滑行,沿斜坡赛道由静止从A 点滑行过B 点,再沿水平赛道滑行至C 点停下来。

已知运动员和雪车的总质量为m ,A 、B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为h ,雪车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运动员及雪车从A 点滑行到C 点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mgh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mghC.轨道对雪车的支持力做功为0D.合外力做功为mgh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 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它对容器的压力为F N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B.滑动摩擦力可以做负功,也可以做正功,也可以不做功C.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D.合外力做功为零,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2.关于功和功率的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W=Fxcosθ可以计算变力做功B.用W合=Ek2﹣Ek1可以计算变力做功C.用W=Pt只能计算恒力做功D.用P=Wt可以计算瞬时功率3.撑杆跳比赛中,用于撑起的杆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其助跑时杆未发生形变,撑杆起跳后杆弯曲程度逐渐变大,到运动员水平越过横杆时,杆竖直且恢复原状.关于撑杆起跳到运动员越过横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人的弹力始终竖直向上B.杆一直对运动员做负功C.运动员越过横杆正上方时速度为零D.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人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沿直线行进。

当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受阻力作用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

此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为W,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为v,符合实际情况的W v 图像为图中的()A.B.C.D.5.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5mg B.Mg+4mgC.Mg+5mg D.Mg+10mg6.轻杆AB长2L,A端连在固定轴上,B端固定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中点C 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AB杆可以绕A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现将杆置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不计各处摩擦力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角速度为109gLB.AB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B端小球的机械能的增量为49 mgLC.AB杆转动过程中杆CB对B球做正功,对C球做负功D.AB杆转动过程中,C球机械能守恒7.一小球从高空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从下落时刻开始计时,不计空气阻力。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检测(四)机械能守恒定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章末综合检测(四)机械能守恒定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章末综合检测(四) 机械能守恒定律A 级—学考达标1.图(a)中弹丸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光滑碗内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图(b)中的运动员在蹦床上越跳越高。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a)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B .图(a)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 .图(b)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减小D .图(b)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机械能不变解析:选B 题图(a)弹丸在上升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选项B 正确,A 错误;题图(b)中的运动员多次跳跃后,在蹦床上越跳越高,机械能增加,所以选项C 、D 错误。

2.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A .4倍B .2倍 C. 3 倍D. 2 倍解析:选D 设f =kv ,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前,有P =Fv =fv =kv ·v =kv 2,变化后有2P =F ′v ′=kv ′·v ′=kv ′2,联立解得v ′=2v ,D 正确。

3.有一种地下铁道,车站的路轨建得高些,车辆进站时要上坡,出站时要下坡,如图所示。

已知坡高为h ,车辆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车辆与路轨间的摩擦力为F f ,进站车辆到达坡下A 处时的速度为v 0,此时切断电动机的电源,车辆冲上坡顶到达站台B 处的速度恰好为0。

车辆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 )A .F f hB .MghC .mgh -12mv 02D.12mv 02-mgh 解析:选D 对车辆由A 到B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 -W f =0-12mv 02,解得W f =12mv 02-mgh ,故D 正确。

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解析:选A 由于大圆环是光滑的,因此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作用力不做功,A项正确,B项错误;小环刚下滑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背离大圆环的圆心,滑到大圆环圆心以下的位置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指向大圆环的圆心,C、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水平拉力F=1000 N拉质量为M=500 kg的大车移动10 m,用相同的水平拉力拉质量为m=50 kg的小车也移动10 m,则两次拉车所做的功相比较( ) A.拉大车做的功多B.拉小车做的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因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知,两车速度大小不知,无法判定2.如右图石块自由下落过程中,由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是10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到B,石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0 JB.由A到B,功减少了10 JC.由A到B,10 J的功转化为石块的动能D.由A到B,10 J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石块的动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时,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通过重力做功来实现4.如图所示,为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图中OA为一段直线,AB为一曲线,BC为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 ) A.OA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B.OA段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恒定C.AB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可能是恒定的D.BC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5.如图所示,在电梯中的斜面上放置了一滑块,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斜面静止.则在该过程中( )A.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重力势能B.滑块所受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C.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D.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小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6.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静止的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 f,使皮带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人对皮带不做功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 f v7.如图所示,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 的运动过程中( )A.小球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小球从b到c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D.到达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8.如图所示,重10 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0.8 m,bc=0.4 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 J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 J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 J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机械能减少9.如图所示,A、B、C、D四图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左侧斜面完全相同,现从同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使之进入右侧不同的轨道:除去底部一小段圆弧,A图中的轨道是一段斜面,高度大于h;B图中的轨道与A图中的轨道相比只是短了一些,且斜面高度小于h;C图中的轨道是一个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的管道,其上部为直管,下部为圆弧形,与斜面相连,管的高度大于h;D图中的轨道是个半圆形轨道,其直径等于h.如果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和拐弯处的能量损失,小球进入右侧轨道后能到达h高度的是( )10.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11.(6分)如图甲所示,把纸带固定在质量为50 g的钩码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钩码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起始点O到各点的距离,并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根据上述数据,在此实验中可以做到以下的几点:________.A.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精确值B.计算在纸带中打下D点时钩码的动能C .计算钩码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D .较准确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12分)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μ为定值),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由伸长量为x 至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12kx 2.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 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落在位置B ,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至位置A ,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位置C 时停止.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该同学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________.(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式:μ=________.三、解答题13.(12分)如图所示,半径R =0.9 m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 与长为L =1 m 的水平面相切于B 点,BC 离地面高h =0.8 m ,质量m =1.0 kg 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 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 /s 2)求:(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小滑块落地点距C 点的距离.14.(16分)如下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 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 的取值范围.15.(12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2:_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2:_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含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非洲大陆上空(左)变成中国上空(右),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云四号”可能经过北京正上空B.“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D.“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2.一个质量为m的小孩从高度为h的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滑梯的倾角为30°,如果滑梯光滑,则小孩滑到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A.mg B.C.D.3.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水平力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和8J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10J B.48J C.14J D.2J4.撑杆跳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田径运动,其过程大体分为助跑、起跳、越杆过程,如图,在三个位置运动员重心离地面高度分别为h1、h2、h3,杆的质量相对运动员质量可忽略,越杆时运动员速度视为零,系统不计能量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状态A 到状态C ,运动员减小的动能等于他增加的重力势能B .运动员在状态B 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等于状态C 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C .运动员助跑时动能不能小于3mghD .从状态A 到状态B 过程中,运动员减小的动能等于它增加的重力势能5.关于力对物体做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B .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D .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总功可能为零6.人站在高坡上,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 的A 点,将一个质量为m 的石块斜向上抛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石块经过最高点B 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石块的机械能( )A .在B 点为mgH B .在A 点为mghC .在B 点为212mv mgh +D .在A 点为212mv mgH + 7.运输人员要把质量为m ,体积较小的木箱拉上汽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 整理制作)《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水平拉力F=1000 N拉质量为M=500 kg 的大车移动10 m,用相同的水平拉力拉质量为m=50 kg 的小车也移动10 m,则两次拉车所做的功相比较( )A.拉大车做的功多B.拉小车做的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D.因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知,两车速度大小不知,无法判定2.如右图石块自由下落过程中,由 A 点到 B 点重力做的功是是( )A .由A到B,石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0 JB.由 A 到B,功减少了10 JC.由A 到B,10 J 的功转化为石块的动能D.由A 到B,10 J 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石块的动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时,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了功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通过重力做功来实现4 .如图所示,为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图中OA为一段直线,AB为一曲线,BC为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 ) A.OA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B.OA段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恒定6 .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 m 的运动员 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静止的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 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 F f ,使皮带以速度 v 匀速向右运动,则 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B .人对皮带不做功C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 mgvD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 F f v7 .如图所示,小球自 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 b 点时 弹簧接触,到 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 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 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 ) A .小球在 b 点时的动能最大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 .小球从 b 到 c 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D .到达 c 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8 .如图所示,重 10 N 的滑块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从 a 点由静止下滑,到 b 点接 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 c 点开始弹回,返回 b 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 a 点, 已知 ab = 0.8 m , bc =0.4 m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 ( )A .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 6 JB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 6 JC .从 c 到 b 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 6 JD .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机械能减少9.如图所示, A 、B 、C 、D 四图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左侧斜面完全相 同,现从同一高度 h 处由静止释放小球, 使之进入右侧不同的轨道: 除去底部 一小段圆弧, A 图中的轨道是一段斜面,高度大于 h ; B 图中的轨道与 A 图中 的轨道相比只是短了一些,且斜面高度小于 h ; C 图中的轨道是一个内径略大 C .AB 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可能是恒定的D .BC 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5 . 如图所示, 在电梯中的斜面上放置了一滑块, 在电梯加 速上升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斜面静止.则在该过程中 ( ) A .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重力 势能 B .滑块所受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增加的机械能C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对滑块做负功D .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对滑块所做的功小于滑块增加的机与于小球直径的管道,其上部为直管,下部为圆弧形,与斜面相连,管的高度大于h;D图中的轨道是个半圆形轨道,其直径等于h. 如果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和拐弯处的能量损失,小球进入右侧轨道后能到达h高度的是()10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 A 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 B. 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 A. 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A.物块经过P 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C .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第Ⅱ卷(非选择题,60 分)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11.(6 分)如图甲所示,把纸带固定在质量为50 g的钩码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钩码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起始点O 到各点的距离,并知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 Hz,根据上述数据,在此实验中可以做到以下的几点: _______ .A .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精确值B .计算在纸带中打下 D 点时钩码的动能C .计算钩码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D .较准确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12 分) 为了只用一根弹簧和一把刻度尺测定某滑块与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设μ为定值 ) ,某同学经查阅资料知: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12由伸长量为 x 至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 12kx 2. 于是他设计了下述实验:第一步,如图所示,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弹簧处于原长时另一端落在位置 B ,使滑块紧靠弹簧将其压缩至位置A ,松手后滑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到达位置C 时停止. 第二步,将滑块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下,弹簧伸长后保持静止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 你认为,该同学需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名称并用符号表示 ) _____ .(2)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 因数μ的计算式:μ= _______ .三、解答题13.(12 分) 如图所示,半径 R =0.9 m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 B 与长为 L =1 m 的水平面相切于 B 点, BC 离地面高 h =0.8 m ,质量 m =1.0 kg 的小滑块从 圆弧顶点 D 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 ,( 不计空气阻力,取 g =10 m /s 2) 求:(1) 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 小滑块落地点距 C 点的距离.14.(16 分) 如下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 轨道连接而成, 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R.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 能超过 5mg (g 为重力加速度 )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 h 的取值范围.是 擦15. (12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 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

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v a=5m/s 的水平初速度由 a 点弹出,从 b 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 8002”后从p 点水平抛出。

小物体与地面a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u=0.3, 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

已知ab 段长L=1. 5m ,数字“ 0”的半径R=0.2m,2小物体质量m=0.01kg, g=10m/s2。

求:(1)小物体从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小物体经过数这“ 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机械能守恒定律》章末检测1. 解析:某个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之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性质等因素无关,故只有 C 选项正确.2.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故A 选项正确;功是能转化的量度,故B、C选项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重力做功,从而动能增加,故D选项正确.答案:AD3. 解析: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但不一定只受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答案:CD4. 解析:OA段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恒定,功率是逐渐增大的.答案:BCD5. 解析: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故 A 选项错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故 B 选项错误;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因此摩擦力做正功, C 选项错误;斜面对滑块的弹力、摩擦力对滑块做的总功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量,因此D选项正确.答案:D6. 解析:皮带之所以能运动起来,是人对皮带的摩擦力充当了动力,故A 正确.摩擦力的大小与阻力相等,故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 f v. 答案:AD1 2 1 2 27.解析: 小球由 a →b 作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势能减少,Δ E p = mg Δ h = mg · 2gt 2= 2mg 2t 2,故选项 B 错误;由 b →c 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接着再做变减 速运动.故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而弹性势能一直增大,选项 C 正确;到达 c 点时球速为零,由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选项 D 正确. 答案: CD8. 解析: 滑块能回到原出发点,所以机械能守恒,故 D 选项错误;以 c 点为参考点,则 a 点的机械能为 6 J ,在 c 点时滑块的速度为零,重力势能为零,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6 J ,从 c 到 b 的过程 中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故 B 、C 选项正确;滑块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能完全转化为动能,故 A 选项错误. 9. 解析: 对 A 、C 轨道,小球到达右侧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小球进入右 侧轨道后的高度仍为 h ,故 A 、C 正确;轨道 B 右侧的最大高度小于 h ,小球离开轨道后做斜抛运动, 小球到达最高点仍具有水平速度. 因此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高度小于h ,B 不正确; 轨道 D 右侧为圆形 轨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小球沿轨道 D 不可能到达 h 高度, D 错误. 答 案: AC10 解析: 设第一个过程 A 到 P 点的距离为 l 1,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α,平均摩擦力为 f 1,到达 P 点速 度为 v 1.第二个过程从 B 到 P 的距离为 l 2,摩擦力的平均值为 f 2,到达 P 点速度为 v 2.由题意可知, 12 l 1<l 2,f 1>f 2. 由动能定理可知, mg l 1sin α-f 1l 1= mv 21 12l 1(mg sin α- f 1) = 2mv 21同理 l 2(mg sin α- f 2) 1 2 1 2由于 f 1>f 2, l 1<l 2,所以 2mv 1<2mv 2,A 选项正确;根据功能关系两个过程中到达 P 点产生热量分别为 Q 1=f 1l 1,Q 2=f 2l 2,不能确定 Q 1、Q 2的大小关系,故 B 选项错误;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可知到达底端时两个过程的速度大小相等,故 C 选项错误;定性画出两个过程的v - t 图象. 图线 1 表示第一个过程的速度图线,加速度逐渐增大;图线 速度逐渐减小,两次的位移大小相同,所以 t 1>t 2,D 选项正确. 答案: AD11. 解析: 由于该实验存在摩擦力,因此无法精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 求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打下各点时钩码的动能,选项正确;由于阻力较小,因此用本实验可以较准确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故BCD 12. 解析:滑块从 A 到 C 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 克服摩擦力做功. 若能求得摩擦力做功以及物体的 位移则可求摩擦力.设法求得滑块受到水平桌面的支持力,则可求得摩擦因数.所以该同学用刻度 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AB 间的距离 x 1, AC 间的距离 l ,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伸长的长度x 2. 12(2) 滑块由 A 到 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kx 21- μmgl = 0 滑块悬挂在弹簧上静止时有 mg =kx 2 由2x 1以上两式得 μ= 1 . 答案: (1)AB 间的距离 x 1,AC 间的距离 l ,弹簧竖直悬挂时弹簧伸长的长度 2lx 22 12 mv 22 22 表示第二个过程的速度图线,加 A 选项错误;但可以利用纸带 B 选项正确;由加速度可求出合外力, C D 选项正确. 答案:》》》》》》》》》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x1x2(2)2lx 2》》》》》》》》》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13. 解析: (1) 设小滑块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 v B ,圆弧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为 F N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1 2 v 2B得 mgR = 2mv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N - mg = m R 联立解得 F N = 30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在 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30 N .12(2) 设滑块运动到 C 点时的速度为 v C ,由动能定理得 mgR -μ mgL = 2mv 2C 12 解得 v C =4 m /s 小滑块从 C 点运动到地面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x =v C t 竖直方向 h =2gt 2滑块落 地点距 C 点的距离 s = x 2+ h 2=54 5 m . 答案: (1)30 N (2) 54 5 m 14解析: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 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gh = 2mgR + 2mv 2 ①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 mg 、轨道的压力 F N .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2v 心力,有 mg + F N = m R ②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F N ≥ 0 ③由②③式得 v ≥ gR ④由 ①④式得 h ≥ 2.5R ⑤ 又 F N ≤ 5mg , ⑥ 由②式得 v ≤ 6Rg由①⑥式得 h ≤5R h 的取值范围是: 2.5R ≤h ≤5R.答案: 2.5R ≤h ≤5R 15.解析:(1)设小物体运动到 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对小物体由 a 运动到 p 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s =0.8m2)设在数字“ 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 2mv F mg 联立①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0.3N 方向竖直向下 R mgL 2Rmg12 mv 2 12 mv a 2 2R 12gt 2 s =vtF ,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