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真理标准

合集下载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

对此,哲学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

多数哲学家认为存在真理标准,少数人则持虚无主义态度,不承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认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关于真理标准的观点有:以圣人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如王阳明把所谓“良知”作为“自家标准”;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的“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如笛卡儿、斯宾诺莎等;以“有用”或“效果”为标准,如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

以上观点都属于主观真理标准论,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费尔巴哈主张,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解决。

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也没有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 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 定另一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是 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
1.逻辑证明的必要性
逻辑证明能够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 遍,上升为理论的形态。如万有引力定律 一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如时空的 无限性 逻辑证明能够给实践以理论根据,给予人 们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 。例如,任何一个 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或建筑师的工程设计。
经典案例呈现
亚里士多德的 “地球中心说” 哥白尼的《天体 运行》与“太阳 中心说” 自由落体定理的 发现

地球中心说
• 亚里士多德––––的“地球中心说: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 、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就符合了圣经上的“上帝创 世说”的需要,为基督教教义提供了依据。于是,亚里士多德 的学说和基督教神学会合为一体了。“地球中心说”成了不容 怀疑的“天启真理”。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和神学统治着整 个思想文化领域,圣经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谁要是宣传同圣 经相反或不同的观点,统统被视为“异端邪说力”。
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 快。”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说法当成不可 改变的真理,没有人敢怀疑它。可是二十多岁的伽 利略却大胆地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怀疑, 一五 八九年的一天,在意大利比萨城的斜塔下。只见年 轻的伽利略带了两个铁球,健步登上了五十多米高 的斜塔顶上。只见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两个铁球大 小一样,重量不等,一个是十磅重的实心球,一个 是一磅重的空心球),他同时张开两手:两个铁球平 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地面上。实验的结果无情地 证明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从 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即在真空中不同重量的物 体自由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
2.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的根本标准: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所决定的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主要内容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主要内容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主要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个哲学辩论的重要议题,涉及到对真理的本质和判断的准则的探讨。

这个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真理的观点:-客观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体意识的影响。

真理是独立于人们的主观判断和感知存在的。

-主观观点:认为真理是主观上构建的,它是相对于个体或社会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自身经验和观念的表达。

-相对主义观点: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真理的内容和价值依赖于不同的文化、时代和个体的观点和价值体系。

2. 真理的定义和特征:-一致性:真理应该与现实或事实相一致,不与其相矛盾。

-内外关联性:真理应该与其他真理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内在的逻辑体系。

-可证实性:真理应该能够通过实证、证据或逻辑推理得到证实。

-公共性:真理应该是可共享的,不受个体的主观意愿和偏见的影响。

-永恒性:真理应该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不会随时间、空间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3. 真理的判断准则与方法:-经验主义:认为真理应该通过观察和经验来验证,依赖于感官的直接感知和经验的积累。

-理性主义:认为真理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获得,依赖于人类思维和推理的能力。

-实用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根据其对实际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共识主义:认为真理可以通过社会共识和集体的判断来确定,真理是通过广泛认可和接受的。

4. 真理的相对性与多元性:-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同的文化和社群有其自身的真理观,真理是相对于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而言的。

-语言相对主义:认为语言结构对于真理的表达和认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可以产生不同的真理。

-观念相对主义:认为个体的经验和观念对于真理的认知和观察有所影响,真理是与主体的主观经验相关联的。

这些内容构成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讨论中,不同的哲学学派和思想家提出了各种观点和理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和观念。

这个讨论不仅对于哲学和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涉及到人类思维、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建构。

第九讲 真理问题

第九讲  真理问题

马克思:“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
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 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 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 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
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真理观
是实践真理观
不是简单的理智主
义意义上的符合论真 理观,不是前康德意 义上的真理观。
实践真理观并不认为真理可
以自动实现。
它认为真理的实现是人的认
识能力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密 切配合的结果,是人们主动 实践的结果。
胡耀邦在党校创办的理论刊物
《理论动态》上发表文章,论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 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两条思想路线的争论,在相当范 围内展开,批评与抵制“两个凡 是”,程度不同地涉及真理标准 问题。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题
为《真理只有一个》的文章,提 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 准。5月10日,《理论动态》刊登 了一篇经胡耀邦审定的题为《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 该文章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 福明所写。
詹姆斯说:“真的”不过是有
关我们的思想的一种方便方法, 正如“对的”不过是有关我们 的行为的一种方便方法一样。
他认为真理是一种性质,其价
值由在实际实践中运用概念所 得的效用来确认。
是否应该区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区分相对真理
和绝对真理。在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于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 程的正确认识,它是对客观世界近似 的、不完全的反映。他们认为,相对 真理和绝对真理是辩证统一的,绝对 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在相对真理 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无数相对 真理的总合构成绝对真理。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和实际结果。

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中,他认为真理的标准在于其实际效果和实际结果,而不在于其理论的正确性或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并分析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决策的影响。

皮尔士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实际效果和实际结果。

他认为一个理论的真理与否应该通过其能否产生实际效果来判断。

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一个理论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对实际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临抉择时,我们应该考虑不同选择的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它们的理论合理性。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事物的真相和价值。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强调实证主义的重要性。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实证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

皮尔士认为科学的真理是通过实证和观察得出的,而不是通过逻辑推理或理论的合理性。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我们应该以实证和观察为基础,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理论,以确保我们的结论是准确和可靠的。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也强调经验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经验和实践积累的知识是我们最可靠的指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依靠我们的经验和实践来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通过经验知识的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还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以实际效果为标准,而不是以规则或准则为标准。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根据行为的实际结果来判断其道德性。

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在于它能否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以实际效果为导向,以确保我们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强调了实际效果和实际结果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中,我们应该考虑不同选择的实际效果,以确保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应该依靠实证主义和经验知识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比较实践标准和实用主义真理标准

比较实践标准和实用主义真理标准

比较实践标准和实用主义真理标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

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

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用主义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影响。

实用主义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五四运动时期,胡适将实用主义传入中国。

实用主义较之其他西方哲学流派更为突出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实际利益和需要,体现了他们讲究实际功效的特性,因而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用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

实用主义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与其经验论密切相关。

它认为认识不是要探寻什么客观真理,而是为了求得适应环境的满意的效果,使生活愉快、安宁和满足。

实用主义也十分强调实践的意义,但它否认实践的客观性,把实践等同于主观经验;否认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把实践的能动性夸大为人的主观随意创造;把实践当作个人生物式地应付环境的行为;把实践取得对个人有用的效界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不考虑认识内容是否和客观相符合。

因此,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即把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等同起来,以真理的价值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本质。

在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 应十分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区别开来。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基础, 并不意味着给它加上一个实用的基础。

实用主义真理观和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和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和新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和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观点。

实用主义真理观强调“真理是有用的”,认为一个观点或理论是否为真,取冠于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实践结果。

这种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言的。

如果一个观点或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成功,那么就可以认为它是真的。

相比之下,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则更加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它认为,真理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受或实践的结果,更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在人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这种观点认为,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人的意识与客观存在相符合或基本相符合的产物。

在对待实践的态度上,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但并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结果只能作为检验真理的一个方面,而不能作为真理本身。

相比之下,实用主义真理观则更加强调实践在确定真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总的来说,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在真理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观点。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的结果和有用性,而新实用主义则更加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认为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人的意识与客观存在相符合或基本相符合的产物。

浅谈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浅谈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理论前沿
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了客观实在的认识 才是真理。这里所讲的其实也是一种“效用”,一种对人民群众 社会实践的效用。另外,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 因此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必 须在实践中经过多次检验,并不断丰富其内容、不断发展。实用 主义也认为“真理是从经验中产生,并随时随刻代表我们各个人 的最有利的反应”,并且“坚持事实与具体性,根据个别情况里的 作用来观察真理,并予以概括。”也就是说真理是随着时间和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此时此地是真理(指有效用的认识) 到了彼时 彼地则可能不是真理(有效用的认识)。这当然不违背马克思主 义。第三,实用主义的实践意义。实用主义注重实际效果、注重 个人进取,反对空谈、反对形式主义,具有重大意义,它能较好地 调动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务实、首创精神。这也正是它能够在美 欧风行一时的主要原因。另外,尽管实用主义本身在本质上是唯 心主义的,但它所主张的方法对我们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是 有借鉴意义的。杜威由他的工具主义出发,指出认识或科学研究 必须经历五个步骤: (1) 感到困难; (2) 寻找疑难;(3) 提出假设; (4) 根பைடு நூலகம்假设推理; (5) 通过行动以检验真理。可见他并不把认识简 单归结为人的思想活动的结果,而认为是困难引发问题而导致 的,最后的检验还要付诸行动。这在客观上促使人们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综上所述强调真理的具体性、相对性,反对静止、僵化的真理 观,把真理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求人们不断探索实验,积极 进取,无疑包含了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它对于反对因循守旧的思 维方式,反对教条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指导我国现代 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但完全可以说,真理必然是有用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就 是真理或理论用做指导实践或行为的价值,亦即真理作为工具的 价值。由此说来,就是工具主义——作为实用主义另一个价值观 结论——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论意义。

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简介

实用主义及其意义简介

实用主义对科学的影响
强调实验和应用
01
实用主义认为科学应该以实验和应用为基础,解决现实问题。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02
实用主义对科学的影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更加关注现
实生活和实践问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
03
实用主义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跨学科的研
究,推动了知识的综合和创新。
实用主义的核心思想
人类需求至上
实用主义认为人类的需求是至高 无上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的价 值应以其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为
标准。
不断探索和创新
实用主义者鼓励不断探索和创新, 认为这是实现人类需求的关键。
客观真理的相对性
实用主义者认为客观真理是相对的 ,随着人类认知和实践的变化而变 化。
02
实用主义的意义
实用主义的特点
03
04
05
1. 重视实践和经验:实 用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 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 正的知识。
2. 强调实际效果:实用 主义者注重行动的效果 ,认为这是衡量行动价 值的唯一标准。
3. 反对教条和绝对主义 :实用主义者反对被视 为绝对真理的观念和理 论,主张思想应随着实 践的变化而变化。
03
实用主义的实践应用
教育领域的实用主义实践
注重实践和应用
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实践和 应用,重视学生通过实践 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适应社会需求
实用主义教育旨在培养适 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强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
多元化评估
实用主义教育采用多元化 的评估方式,不仅关注学 生的成绩,还关注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 指导意义。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
哲学史上有许多关于真理标准的说法,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观点:
1. 符合论:这是一种传统的真理标准观点,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符合论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外部实在性,认为真理是独立于人类意识和认知的。

2. 融贯论:融贯论主张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是否与一个更大的信念体系或理论网络相一致。

根据融贯论,真理是由一个整体的信念系统所决定的,而不是单独的命题或陈述。

3.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认为一个命题或陈述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实践中是否有效或有用。

实用主义者关注真理的实际后果和实践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程度。

4. 共识论:共识论认为真理是由社会或群体所共同接受的观点或信念所决定的。

根据共识论,真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取决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的。

不同的哲学家可能会强调不同的真理标准,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标准可能会更加适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说法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说法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说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引言:真理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于真理的定义和标准,不同的哲学家和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大讨论,探讨不同观点的优缺点,旨在加深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

一、内在标准观点内在标准观点认为真理是由事物本身所包含的属性决定的,与主观主义无关。

根据这个观点,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个人意识和主观情感的影响。

这种观点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为真理是不依赖于个人或社会的独立存在。

然而,内在标准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存在多样性和相对性的事物,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真理标准仍然值得商榷。

其次,人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角度有限,可能无法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无法准确判断真理。

二、社会标准观点社会标准观点认为真理是由社会共识和认可决定的。

根据这个观点,真理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约定和共同信念,是通过社会交流和协商形成的。

社会标准观点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和历史性,认为真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然而,社会标准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真理是否仅仅是由社会共识决定的,是否存在独立于社会认可的客观真理,仍然存在争议。

其次,社会标准观点容易导致真理被主观偏见和权力利益所操控,进而产生误导和错误的结论。

三、实用主义观点实用主义观点认为真理是基于实践和经验的,通过实际应用和验证来确定。

根据这个观点,真理是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和科学方法得出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证实的。

实用主义观点强调真理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认为真理是建立在实际经验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的。

然而,实用主义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践和经验并不总是能够得出确切的真理,因为人的感知和认知存在局限性。

其次,实用主义观点可能忽视了非实证知识和非可验证性的真理,例如伦理道德和美学观念。

结论: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不同观点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内在标准观点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可能无法适应多样性和相对性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实用主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实用主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起源于美国,派生出构成性实用主义、概念论实用主义等诸多分支。

任何理论都不能被国界所束缚,实用主义进入中国不可阻拦。

在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进入中国,因其内在的实用、自由、开放等特征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推崇。

但随后又因苏联托洛斯基一案,实用主义被中国所抨击和摒弃,认为实用主义是反动的帝国主义哲学。

当时的中国受苏联影响很大,苏联对实用主义的反对改变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但是实用主义的反独裁、反教条注重实践和人性等优点决定它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不能因此消失在历史舞台,反而会在特定时代和特定政治需要,根据某一时代人的价值观念而被重新推上前沿,被反复研究和论证。

[1](P.33-35)今天,实用主义积极实用的一面,被人们重新挖掘和肯定,它的实践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被有效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实用主义受到理论重视并发挥了当代价值。

一、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在很多方面,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是相通的。

特别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因其实践性而被马克思主义所包容和吸纳。

曾经的研究者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实用主义,认为实用主义轻视了哲学理论的阐释和真理探究,转向媚俗的一味追求有用。

这种看法难免视角单一,以偏概全。

实际上,实用主义是强调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反对虚无缥缈的思辨哲学,建立有实用价值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真理观,是站在实践基础上否定纯形而上理论研究的新哲学。

[2](P.66-68)哲学作为爱智慧,不应该只是人类的精神装饰,而是应该发挥启迪生活,指导实践的积极作用。

换句话说,哲学的产生目的是应用,一切哲学理论的根基和指向都是现实生活。

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完全契合。

实用主义是人的思想意识、信念等关联的行为活动,名词起源于希腊语实践。

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种思想区别于另一种思想就在于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

实用主义 读书笔记

实用主义 读书笔记

实用主义读书笔记实用主义是一种以实践和效果为思想基础的哲学观点,它强调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实践来检验思想的正确性和价值。

在阅读《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我对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传统的哲学观点中,真理被认为是绝对不变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但是,实用主义者认为,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实践和环境而言的,不同的实践和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真理。

因此,实用主义者主张以实践为标准来衡量思想的正确性和价值,而不是以抽象的逻辑或理性为标准。

其次,实用主义强调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

在实用主义者看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而行动则是实现思想的具体表现。

因此,实用主义者主张通过实践来检验思想的正确性和价值,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这种实践至上的观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提醒我们要注重实践和行动,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最后,实用主义还强调人类的创造性和经验的重要性。

在实用主义者看来,人类的创造性和经验是思想的源泉和动力,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实用主义者也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阅读《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实用主义的魅力所在。

实用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观点,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实践和行动,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注重人类的创造性和经验的重要性,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创造出新的思想和观点。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将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

评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一、实用主义真理观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实用主义”(Pragmatism)这个名词与英语中的“实践”(Practice)或“实践的”(Practical)一样,都是从希腊语中的“行动”一词转化而来的。

因此,从词源上看,实用主义的含义是行动主义或实践哲学。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1839-1914)把这一词引入哲学中来,其主旨在于借助“行动”或“实践”来确定观念的意义。

詹姆斯(1842-1910)把最初由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原则系统地运用于对真理的解释,从而建立起了实用主义“消真入善”的真理观。

从思想文化根源上看,实用主义真理观的产生在西方社会有其广阔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涌动着两大思潮:非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或科学主义)。

这两大思潮既相互纠缠在一起,又相互攻击。

前者具有“唯价值主义”的倾向:强调人的生命、情感、意志、价值和个人体验,而排斥客观性、社会制约性等等。

后者具有“科学至上”的倾向:推崇理性、科学、逻辑和所谓的“客观性”标准,而排斥主体、价值等等。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这两大思潮以扭曲的形式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危机: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和丰富的物质财富非但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现实生活的幸福,反而引起人们之间普遍的利害冲突;以理性为基础的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仅没有保障人的尊严及其个性的发展,反而使人愈加被物所支配;而在自由、平等、博爱、价值等说教的背后则隐藏着各种卑鄙龌龊、道德败坏的行为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欺诈和敌视。

上述两大思潮之所以几乎同时出现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内部,这与资产阶级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以及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有直接的关系。

一方面,作为唯心主义,它拒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故此不可能探寻到真理与价值、人的需要与客观世界的必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作为现代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集中地反映了现代资产阶级已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既要依赖科学技术,又希望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改造世界;既想在“人”的问题上大作文章,又不敢放手提倡人的尊严和解放(因为这首先意味着把劳动者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时又不能坚持科学、特别是关于社会历史方面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2)
1号:有人写 无神论著作 2号,有人跪着 祈求信仰的力量
“走廊”
3号:化学家在 4号:有人在思索 5号:有人在证明形 考察物质特性 唯心主义体系 而上学的不可能性
基本思想:一切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兼容并包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 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 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大爆炸诞生宇宙?
1、真理的绝对性
(1)涵义: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 条件性、无限性。 (2)表现: 其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客观的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二 ,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图 : 华 南 虎 造 假 图 片
2、真理与谬误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的性质是相反的,二者之间是有明确界限的,不能把 二者混为一谈。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把真理和谬误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真理和谬误的区分是很难的,严格说来,二者的 差别仅在于主观和客观符合的程度不同。但不能因此而说真理和 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 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 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 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 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 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 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相 对 真 理 绝对 真理 相 对 真 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用主义哲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用主义哲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用主义哲学一、概述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用主义哲学一直具有重要地位。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实际的应用和效果,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践被重视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本文将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探讨实用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实践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实践,是认识、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真理的验证必须依靠实践的检验。

真理不是脱离实践的空洞的存在,而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确认。

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真理才是有用的、可靠的。

三、实用主义哲学对实践的重视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将实践视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用主义强调的是实际的应用和效果,强调通过实践来验证和确认真理。

实用主义哲学家认为,真理不是脱离实际生活的理论和观念,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的。

实用主义哲学倡导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的实践来逐步发现、确认和推进真理。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在当代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将真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引导个体的行为和选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们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实践、总结,通过实践不断地发现、验证和推进真理。

五、结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理念在实用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弘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将真理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论真理的标准——评析“有用就是真理”

论真理的标准——评析“有用就是真理”

论真理的标准——评析“有用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这是实用主义关于真理的著名命题,由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真正奠基人威廉·詹姆斯首先提出。

他认为:“‘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詹姆斯认为,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利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一种观念是不是真理,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效用。

在这一命题提出之前,传统的真理观往往是“符合说”,即符合认识对象的认识为真理。

但是,“有用就是真理”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它从实用主义的思路出发,对真理的把握立足于其对于人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这是真理标准的转变,从认识论标准转向价值论标准。

一般来说,对于真理的判断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认识论标准与价值论标准。

其中,认识论标准就是“真假标准”,价值论标准就是“对错标准”。

对于人类主体来说,世界上任何事物可分为事实范畴和价值范畴两大类,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人类两种基本的认识,即人类的所有认识均由这两种基本认识及其复合形式所组成。

由于同一认识同时含有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种认识成分,这样,对于同一个认识,人们可以从认识论(即关于事实认识的理论)和价值论(即关于价值认识的理论)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判断,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认识,可以有两个不同标准(即认识论标准和价值论标准)进行判断。

为了区别这两个不同的判断标准及其所得出的结论,通常把“对与错”及“真与假”两个不同范畴严格限定起来:从认识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可以用“真”与“假”来进行衡量,一个主观认识如果不能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本来面貌,那么就是假的,反之就是真的;从价值论的角度,判断一个“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需要要相符合”,可以用“对”与“错”来进行衡量,一个主观认识如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将会产生负向价值效应,那么就是错的,反之就是对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真理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如何确证这种相符合、相一致?这就是检验真理的问题;用什么作为检验的准绳?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真理应当被检验,检验应当有一个标准,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哲学来说都是没有疑义的。

但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问题上,分歧却很大。

所有的唯心主义哲学都是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否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否认客观真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就不承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复杂而多样,这里仅介绍两种常见的、影响较大的观点:第一种,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如在我国古代有人提出“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在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提出以领袖的言论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认为凡是符合领袖言论的就是真理,不符合就是谬误;在西方,有人提出用《圣经》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等。

这些都是主观真理论者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表现。

这种关于真理标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第一,这种所谓的标准没有客观实在性,因为伟人、圣人之言是主观的东西;第二,伟人、圣人之言本身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

如果伟人、圣人的言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即使与之相符也不能说就是真理;第三,伟人、圣人之言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种,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说:凡是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我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胡适就主张这种观点。

他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的。

”①这种关于真理标准的观点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

第一,真理的检验是关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不是一致的问题,这与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人们的经验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第三,在现实社会中,人都是具体的人,各人的地位、立场、经济状况等不I司,对于什么是有用也就会各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就会使得真理的标准变得极为不确定,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实用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
实用主义知识观,简称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派别,其根据怀特海的实用主义思想,认为知识和价值只有在用于实践中才有价值,唯实验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知识仅次于实践知识,以实用主义的事例引导实践,并将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实用主义知识观一般指的是将实践应用为知识的学习来源,这就是所谓的知识贡献和知识应用。

它将知识回归实用,将学习重点放在实践经验而不是理论理念,注重知识的实践性,以及以应用知识推进实践。

实用主义知识观重视实践中知识的应用,如果知识不能直接用于实践,那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实用主义知识观要求必须从实践出发,积极了解实际的世界,并从中掌握实用的知识,从而为实践奠定基础。

实用主义知识观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的能力,它主张要从实践出发,学习实践技能,积极担当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实用主义知识观要求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在实践中积累知识,从而为社会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这就是实用主义知识观在实践上的价值。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标准与实用主义真理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冠宇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
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
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我们要能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
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有事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
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时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实践的。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生产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接着又是从认识
到实践的转换,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
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也是认识
与实用的过程。

在美国文化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以追求最大利益为最高
的追求,“对主体的活动的有效和无效、成功和失败超越了任何文化传统或思想原则,而被当作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

从知识论上来说,知识是不是真理,知识是不是反映了客观世界并不重要,只要这种知识实现了人们的预期目标,使主体获得了满足,那么这种知识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也同其他现代哲学一样,也是在反叛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其他的哲学流派有所不同的是它集中调和了近代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以及现代的各种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在我们的各种理论中就象旅馆里的一条走廊,许多房间的门都和它相通”。

实用主义真理观着重强调知识对人自身利益的关注,用知识对人的有用性来作为衡量知识是不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用威廉.詹姆士的话说就是“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

有用与真理是同一的。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

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

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具有把思想和
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

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