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①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大哥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②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选自《归田录》,题目是编者加。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看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只是微微点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注释:①期:约定时间。

②元方:陈太丘的儿子,字元方,名纪。

译文: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

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

那朋友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

”那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元方说:“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去了。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划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还不精通熟练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1. 《论语》中的句子:“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的翻译:学了
之后时常复,不也是很开心吗。

2. 古诗《登鹳雀楼》中的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的翻译:太阳从山的一边落下,黄河水流入大海。

3. 古文《齐桓公问陈轸于桓公》中的句子:“夫子不言,言必
有中。

”的翻译:孔子不是不说话,只是他说的话都有深意。

4. 古文《伯夷贤周流之歌》中的句子:“心之忧矣,於以修之。

”的翻译:心里很焦虑,只能努力修养来排解。

5. 古文《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扣舷独啸,钟亭何峥嵘。


的翻译:驾着船独自吟唱,钟亭峥嵘壮丽。

6. 古文《六国论》中的句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的翻译:时间过去了,岁月不再回来。

7. 古文《前出师表》中的句子:“臣非不谋懦;度德量力,辅翼王室。

”的翻译:臣子并非不有计划,只是要根据自身才能,辅佐王室。

这些句子是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古文重点句子,通过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背后的意义。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注释及翻译孙权劝学一、1.孙权劝学选自《》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史,记载了从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陕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 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字,吴郡富春人, 时吴国的创建者.2.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3.卿,4.当涂,5.辞,6.务,7.孤,8.治.经,经,指《》《》《》《》《》等书.9.博士,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1但.当涉猎..,.12.见往事...,..见,.往事,13. 蒙乃.始就.学14.及.鲁肃过.寻阳15.才略:16非复:,17更:18刮目相待:刮目1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0孰若..孤:,,21,权谓.吕蒙:22肃遂.拜蒙母:23,士别三日:二、写出自本课的成语:三、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卿言多务,孰若孤?木兰诗一、文学常识及字词1.《木兰诗》选自代编的《》(《四部丛刊》本)卷二五。

这是南北朝时的一首。

2.注音机杼.〔〕鞍鞯..〔〕辔.〔〕头鸣溅溅..〔〕金柝.〔〕阿姊.〔〕霍霍..〔〕可汗..〔〕军帖.〔〕贴.〔〕黄花字帖.〔〕胡骑.()3. 当户4. 惟:5. 何:6. 军帖:7.大点兵7. 爷:8. 愿为市.鞍马:市鞍马9. 辞:10. 溅溅:11. 朝、旦:12. 但.闻:13. 胡骑:14. 天子:15. 万里赴戎机..:戎机:16. 关山度.若飞:度,17. 朔.气传金柝:朔,18. 寒光照铁衣:19. 明堂:20. 策.勋十二..转(zhuǎn):策勋:十二转:21. 赏赐百千强...:百千:强:22. 问所欲:23. 不用:24. 愿.驰千里足:25. 郭:26. 扶:27. 将:28. 姊:29. 理:30. 红妆31. 著:32. 帖.花黄:33.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34.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陋室铭一.作者,字,朝代人。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八哥与蝉对话①鸲鹆②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③而调④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

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曷若⑤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

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

③罗:张网捕捉。

④调:调教。

⑤曷若:怎么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久之能效人言效:________②但能效数声而止但:________③唯数句而已唯:________④鸟俯首而惭俯: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②曷若我自鸣其意哉?(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

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但”:只。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效”在现代汉语里有“仿效,模仿”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4、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作者:郭茂倩编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翻译文言句子(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翻译文言句子(解析版)

17、《短文两篇》——群文阅读学习文言文的必备技能——翻译文言句子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在中考中常以翻译句子的形式被考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

学习时应准确翻译这些句子。

【考点解读】翻译文言句子,几乎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①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式较特殊的句子;③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考查形式主要是: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或: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技法点拨】文言句子的翻译通常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文言文翻译要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翻译文言句子的具体方法如下:1.对。

就是对译,逐字对照翻译。

2.换。

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通假后的字,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为“出名,有名”。

3.留。

即保留,凡是国号、庙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可保留,不必翻译。

如“南阳诸葛庐”中的地名“南阳”,“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人名“陶渊明”,等等。

4.删。

指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并没有实际意义,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5.补。

指增补,就是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重点语句翻译示例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重点语句翻译示例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1总原则: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文字优美。

2一般方法①逐字落实,尤其是关键词的词义。

②结合句意、段意、文意进行全面理解、翻译,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3特殊情况下的翻译方法①当句子中有省略部分时,进行适当的补充;②当出现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等,或者古今词义不变的词语时,照录不译。

③当句中词语语序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时,对其语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重点语句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逐字落实:我唯独喜爱莲花——出于淤泥而不(被淤泥)玷污,濯洗清水而不妖艳……2疑难字词、语境语义:之:结构助词,取消所处短句的独立性,使之成为整句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翻译。

而:连词,转折关系,“但”、“却”……我偏偏喜爱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不(被淤泥所)污染,濯洗(于)清水(之中)却不(显得妖媚)……3修改:我偏偏喜爱莲花(萌芽、)生长于污泥之中却不(被污泥所)沾污,濯洗(于)清水(之中)却不(显得)妖媚,(莲茎)外观笔直,内部通达,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莲花)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只)可以远观却不能够(被)靠近玩弄(的习性)。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逐字落实:莲花的喜爱,同我的人什么人?牡丹的喜爱,应该——很多吧!2疑难字词、语义困惑:之:结构助词,现代汉语“的”。

乎:语气助词,表示猜测语气,不翻译。

3意译:(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相同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4.修改:(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有同样偏爱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吧!。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陋室铭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

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著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注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注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是要你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好处。

”吕蒙开始学习。

当鲁肃来寻阳时,与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部编语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部编语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第一册】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精短文言文选读作者:马千里主编当当【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及词语解释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一句一译及词语解释

《孙权劝学》译文及重点词语解释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初:当初,当时。

谓:告诉。

对……说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今:现在。

涂,通“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辞:推辞。

务:事务。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治经:研究经书。

经:指《易》《诗》《书》《春秋》《礼》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但:只,仅。

当:助动词,应当。

涉猎:泛览,粗略的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历史。

耳:通“尔”,语气词,罢了5.卿言/多务,孰/若/孤?译: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孰若:与……相比呢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7.蒙/乃始就学。

译: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乃:于是,就。

就:本义是靠近,这里是从事,去做。

8.及/鲁肃过寻阳,译: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过:经过。

9.与蒙/论议,译: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论:讨论议:议事10.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大:非常,十分今:现在。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1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另眼相待,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即:就。

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9篇(附译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9篇(附译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9篇(附译文)011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012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

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013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酒的浑浊,丰收年份准备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箫鼓的声音接连不断,春社日已临近了,村民们衣冠简朴,村子中古风尚存。

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也可能随时会手拄拐杖半夜前来叩门。

014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落,化作春泥愿培育更多的新花。

015 活板宋·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编(原文+注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汇编(原文+注释)

第一单元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孙权劝学①(字注)《资治通鉴》预习◎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原文呈现】初,权谓吕蒙②曰:“卿③今当涂④掌事,不可不学!”蒙辞⑤以军中多务⑥。

权曰:“孤⑦岂欲卿治经⑧为博士⑨邪⑩!但⑪当涉猎⑫,见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⑭鲁肃过⑮寻阳⑯,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⑰才略⑱,非复⑲吴下⑳阿蒙㉑!”蒙曰:“士别三日,即更㉒刮目相待㉓,大兄㉔何见事㉕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下注释】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②〔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③〔卿(qīng)〕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当涂〕当道,当权。

⑤〔辞〕推托。

⑥〔务〕事务。

⑦〔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⑧〔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⑨〔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

有《刘宾客文集》。

二、故事背景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可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百般刁难。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刘禹锡看到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在石碑上,立在门前。

三、课文翻译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释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

斯:这。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解释上:动词,长到。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解释何陋之有:即“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归纳1.《陋室铭》开头两句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运用比兴手法,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喻陋室,由虚到实,十分自然地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全文的什么句?有什么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汇总-附重点语句翻译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大哥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注:选自《归田录》,题目是编者加。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看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只是微微点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里。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节选自《刘禹锡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陋室指简陋的屋子,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此篇需背诵。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是我(居于此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满屋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繁杂的音乐搅扰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选自《周敦颐集》。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此篇需背诵。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的莲花,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的茎)内部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幽,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yún),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此篇需背诵。

(1)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会探求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携卷冲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于沙中,会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道寻找石兽,不正是背道而驰吗?
(5)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都以为这是正确的说法。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土,从而形成凹陷的坑洞。

(7)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石头)翻滚个不停,于是就反而逆着水流滚到上游的位置了。

(8)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是背道而驰;到河床底下去寻石头,不更是背道而驰吗?(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道理,而不明白其中另一方面道理的情况也太多了,怎么能仅依据某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