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的目的
《资产管理的目的》课件
![《资产管理的目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8646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f.png)
案例二:某企业的资产管理改进
总结词:改进提升
详细描述:该企业在原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引 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员工培训等手段。
案例三:某企业的资产管理创新
总结词:创新发展
详细描述:该企业通过创新性的资产管理方式,实现了资产的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资 产证券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以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如 RFID、条形码等,实现资产信息的 快速录入、查询和跟踪管理。
资产管理软件
选用适合企业需求的资产管理软件, 如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企业资源规划 软件等,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 确性。
资产管理组织和人员
资产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组织或部门,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以确保资 产管理的有效实施。
资产利用不充分
资产利用不充分,存在闲置和 浪费现象,无法充分发挥资产 的价值。
风险管理不足
对资产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 效的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
解决方案和建议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 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资产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资产管理意 识和技能。
资产管理培训
定期开展资产管理培训和知识分享活动,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 水平。
CHAPTER
04
资产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资产数据不准确
由于资产信息记录不完整或错 误,导致资产数据不准确,影
响管理决策。
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
缺乏统一的管理流程和标准, 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容易 造成资源浪费。
2024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7791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png)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二)一、目的和范围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和保护,提升资产的价值和利用率。
适用范围为公司内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维护和报废等工作。
二、固定资产的购置1.公司内各部门需要购置固定资产时,必须提前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购买。
申请内需包含资产类型、规格、数量、用途以及预计使用年限和预算等信息。
2.购置固定资产的原则是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限制,在市场上寻找具有合理价格和质量保证的产品,并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
3.购置固定资产的支付款项应当通过银行转账或支票等形式,确保款项安全、准确到账。
三、固定资产的登记和台账管理1.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进行登记。
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供应商、购置价格、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等信息。
2.对于二手、捐赠及处置资产,也需要进行登记,登记时应标明相关信息并记录其清理处置的过程。
3.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台账,定期对台账进行核对和盘点,确保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1.固定资产必须按照规定用途和使用年限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改变其用途。
对重要设备和高值资产,应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并确保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2.固定资产的保管地点应选择安全、防灾、防盗的场所,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确保固定资产的保护。
3.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负责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资产的正常运转。
对于维修、更换和报废等工作,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规定程序操作。
五、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折旧1.固定资产的维修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维修档案,包括维修日期、费用、维修单位和维修内容等信息。
对于重大维修和更换,需提前编制维修计划并报批。
2.固定资产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计提年度折旧,折旧费用计入各部门的费用预算。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折旧法,具体方法根据资产的使用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
企业 加强资产管理 意义和作用
![企业 加强资产管理 意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7691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f.png)
企业加强资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一、意义1.保障企业资产安全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财务资源,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
加强资产管理可以保障资产的安全,防止因为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资产流失或损坏,保障企业正常的运营。
2.提高企业效率良好的资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率,降低资产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资产管理,企业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和运用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
3.提升企业形象企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加强资产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作用1.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在企业中建立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的登记、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杜绝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提高资产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使用资产管理软件、RFID技术等手段,对资产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监控,实现动态跟踪、自动识别等功能,提高资产管理的技术水平,提高资产管理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
3.优化资产管理策略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资产管理策略,包括资产的配置、更新、维护等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4.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企业需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管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资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做到精细管理和精准操作,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企业加强资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在提高企业效益、降低风险、提升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健经营。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资产管理计划
![资产管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fa213c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4.png)
资产管理计划一、引言资产管理计划是指针对特定资产,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维护和增值的管理方案。
本文将围绕资产管理计划展开详细论述,介绍其定义、重要性、组成要素以及实施步骤等。
二、资产管理计划的定义资产管理计划是为了满足资产所有者对资产管理目标和需求的要求,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和计划,对资产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
它旨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使资产价值最大化。
三、资产管理计划的重要性1. 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合理管理和有效运营,能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延长资产寿命,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资产价值。
2.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科学管理,能够对资产的维护、保养和更新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因疏忽或延误带来的额外费用。
3. 强化风险控制:合理制定资产管理计划,能够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风险损失。
4. 提高决策效率:资产管理计划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和数据分析,为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精确性。
四、资产管理计划的组成要素1. 目标与策略:明确资产管理计划的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包括资产增值、风险控制、运营成本和资产利用等方面的目标。
2. 资产清单:记录和归纳所管理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资产种类、数量、价值、规模等。
3. 工作计划:制定对资产进行维护、保养、更新等工作的详细计划,包括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责任主体等。
4. 风险评估:对资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5. 绩效监控:建立与资产管理目标相一致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资产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6. 规章制度:制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资产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五、资产管理计划的实施步骤1. 资产管理需求分析:了解资产所有者的管理目标和需求,明确资产管理计划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任务。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6e0044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9.png)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与意义目标与意义资产管理系统是指一种用于记录、跟踪和管理组织资产信息的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旨在提高组织对资产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并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战略规划、预算控制和决策制定。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它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资产情况。
通过建立资产数据库和实施相关的流程和控制,组织可以准确记录和跟踪所有资产的信息,包括其类型、数量、价值、位置和使用状态等。
这样一来,组织能够实时了解到自己拥有哪些资产,并能够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决策。
第二个目标是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资产的调配和利用,减少闲置和过剩,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价值。
通过实施资产追踪和维护计划,组织可以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延长资产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有关资产使用情况和运营成本的数据,帮助组织进行成本分析和预算控制,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成本管理。
第三个目标是加强组织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组织确保资产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通过对资产的完整记录和跟踪,组织可以准确核实资产的来源和使用情况,避免资产的非法流失和滥用。
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有关资产价值和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帮助组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可以帮助组织核实和管理自己的资产,避免资产的丢失、滥用和浪费,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价值。
它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帮助组织进行规划和预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成本的有效管理。
它可以加强组织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组织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减少面临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资产信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以及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加强。
图书馆图书类资产管理制度
![图书馆图书类资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42f3c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4.png)
图书馆图书类资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图书馆图书类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制定本制度。
二、资产管理的范围图书馆图书类资产管理范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光盘、影视资料等各类纸质和电子文献。
三、资产管理的目的1. 规范图书类资产的采购、入库、借阅、损耗、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2. 提高资产利用率,满足读者需求,提升服务质量;3. 强化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四、资产的分类1. 图书资产:包括中文图书、外文图书、古籍文献等各种类型的图书;2. 期刊资产:包括各类学术期刊、专业期刊等;3. 报纸资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报纸;4. 光盘资产:包括电子书、音像资料等;5. 影视资料:包括各种类型的影视资料。
五、资产管理的责任人1. 图书馆馆长负责整体资产管理工作;2. 图书馆副馆长负责具体资产管理的落实;3. 图书馆资料部门负责具体资产管理工作;4. 各部门负责自己管理的资产。
六、资产的采购1. 财政资金采购:图书馆每年根据需求编制资产采购计划,向财政申请经费;2. 捐赠资产采购: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物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管理;3. 自行采购:允许图书馆自行购买所需图书。
七、资产的入库1. 资产入库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确保资产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2. 入库后,需要登记入库清单,建立资产档案,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八、资产的借阅1. 读者借阅资产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并在借书登记簿上签字确认;2. 借阅期限一般为一个月,逾期需要按规定缴纳罚款;3. 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资产的借阅和归还登记工作。
九、资产的损耗和维护1. 资产损坏或灭失需要及时报告馆长,并做好损坏或灭失资产的记录;2. 对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资产的完好。
十、资产的报废和处理1. 资产报废需要经过相关审批程序,确定报废资产后需要做好记录;2. 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资产,可以捐赠、销售或作为废品处理。
资产管理制度目的
![资产管理制度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43f29c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5.png)
资产管理制度目的企业的资产管理制度首先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
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
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资产保护机制,包括对资产的准确核算、定期盘点、防范资产损失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其次,资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地规划资产的使用和配置,合理地安排资产的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可以有效地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资产管理制度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规范企业行为。
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起到了引导和规范作用。
包括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规定,都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内部行为的规范和监督,避免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此外,资产管理制度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良好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显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对资产的重视程度,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最后,资产管理制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制定。
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规范管理和全面统计,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领导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结构、使用效益等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决策制定提供参考和支持。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形象和提供决策支持等多方面。
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完善和改进资产管理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利用。
资产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回复
![资产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6d166e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6.png)
资产管理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回复资产管理工作目标:1. 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司资产。
资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公司的资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这包括对资产进行细致的管理,制定并实施保护措施,以及监督资产的使用情况。
2. 有效管理资产估值。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公司资产估值和价值变化的情况。
这是为了确保公司的实际价值和财务状况能够正确反映在财务报告中。
3. 确保资产的有效运用。
除了保护资产以外,资产管理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确保资产能够得到有效运用。
这包括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资产的长期耐用性,以及及时更新和升级资产,以符合公司的业务需求。
4. 最大化资产价值。
资产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目标是尽可能地增加资产的实际价值。
这包括发掘并挖掘潜在的价值,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以及尽可能地减少资产的损耗和浪费。
资产管理工作计划:1. 制定一个完整的资产清单。
资产清单是资产管理的基础,包括所有资产的详细信息和估值等。
制定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资产清单是资产管理的首要任务。
2. 制定并实施完善的资产保护措施。
资产保护措施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安装安全设施、定期维修和保养等。
制定并实施完善的资产保护措施是资产管理的核心任务。
3. 全面监督资产使用情况。
监督资产的使用情况,了解资产新陈代谢的过程,并针对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4. 及时进行资产更新和升级。
针对不同的资产进行周期性的更新和升级,确保资产能够及时更新,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5.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资产的效率和生产率,减少损耗和浪费。
简述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简述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4b0334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b.png)
简述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是指银行对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有效管理和运用策略。
其目的是确保银行能够保持足够的现金储备,以满足日常运营和支付要求,同时最大化现金资产的收益,并管理风险。
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包括:
1.流动性原则:确保银行具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日常业务和客户需求。
优化现金流决策,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支付存款和贷款,有效管理现金储备和流动性风险。
2.安全性原则:保护银行的现金资产免受损失和风险。
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合理分散投资风险、做好内部控制和合规要求,并持续监控和评估资产质量和风险水平。
3.收益性原则:最大化现金资产的收益。
银行应通过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优化现金资产的收益率,并平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4.资金成本原则:有效管理和控制银行运营的资金成本。
考虑到市场利率、借贷成本和融资成本等因素,优化银行的资金结构和融资策略,确保资金成本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5.监管合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履行合规义务。
银行应遵循监管机构的规定和要求,包括资本充足率、偿债能力和资产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合规。
资产管理是做什么的
![资产管理是做什么的](https://img.taocdn.com/s3/m/02b72d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b.png)
资产管理是做什么的资产管理是为个人或机构管理其资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涉及到对资产的获取、保护、增值和分配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和最小化的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金融领域中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和职业。
资产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金融资产、不动产、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形式的财富。
个人资产管理主要围绕着个人的财务状况、目标和需求展开。
而机构资产管理则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战略定位、投资规划、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因素。
资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产增值。
资产管理者需要根据资产拥有者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采取适当的投资策略和配置方式。
他们会通过研究市场行情、经济数据以及各种投资工具的特点和潜在风险来做出投资决策。
他们还会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来进行风险控制,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资产管理的过程通常包括资产评估、目标设定、资产配置、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估等环节。
在资产评估阶段,资产管理者会对资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包括评估其价值、收益潜力和风险水平等。
在目标设定阶段,资产管理者会与资产拥有者充分沟通,了解其长期和短期的财务目标,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然后,在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阶段,资产管理者会根据评估结果和目标设定,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和投资工具进行投资。
投资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投资风格、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为了控制风险,资产管理者会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多元化投资、资产配对和停损策略。
最后,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资产管理者可以评估投资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资产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的概念,它在实践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富,实现财务自由。
对于机构来说,资产管理可以为公司提供优化投资、降低风险和增加收益的有效方法。
然而,资产管理并非没有风险。
资产管理者可能面临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
资产管理目的和意义
![资产管理目的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ecbc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b.png)
资产管理目的和意义
企业资产管理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资产本身的关注,而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
其目的在于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定和高效增值,为企业创造持久的价值。
同时,它也是企业稳健经营、规范管理的基础,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对于企业而言,资产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因此,资产管理的意义重大,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有效的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资产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
因此,良好的资产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从上到下形成共识,共同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企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企业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的参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多重目标。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并持续优化资产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价值。
1。
3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3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44a1e3452b160b4e777fcf02.png)
三、经济建设目标
(一)资源有效配置 通过国有资本的投入管理能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各产 业部门的协调发展;通过国有资产存量优化重组能产生最大 经济效益;通过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安排国有资产投资,可 调整产业结构。 (二)经济成长 国有资产投入管理、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 可以促进财力的有效利用;扩充资本存量和改进资本质量, 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的目标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所获 得的投资回报,包括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产占用费 等收入形式的总称。收益管理是指将国有资产收益在各利益 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目标: 1.合理确定国有资产收益在国家、企业之间的分配比例。 2.确保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占有使用者获得收益。 3.合理使用企业留利。
13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1.确保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2.实行制度管理和预算管理。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1.维护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2.实现国有资源的产业化。 3.有序开发资源。
14
2
二、社会目标
(一)社会进步 加强国有资产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管理、有助于提高国民 素质、改善人们社会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二)社会安定 国有经济发展可以创造更多财富,从而为社会保障事业提供 更多资金;国有企业的壮大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三)社会公平 通过采取国家战略促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等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差距、提高社会公平程度。
1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总目标
一、政治目标
(一)为国家履行 政治职能提供物质基础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入的管理,可以为国家履行政 治职能提供物资保证;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可 以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利益。 (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壮大国有经济实力,可以巩固社会主义 公有制。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的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0de226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7.png)
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统一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和处置工作,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制定下列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括所有的固定资产,不论其价值高低,均必须按照本制度规定管理。
三、管理责任1. 公司董事会负责全面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政策,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公司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及相关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本制度。
3. 财务部门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管理计划和预算,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
4. 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实际的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登记、保管、使用、检查和报废工作。
四、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清查1. 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对公司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包括资产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账面价值等基本信息。
2. 每年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固定资产台账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对资产进行编号,并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表中进行登记和修正。
3. 对于固定资产的变更、转移或报废等情况,应及时登记在账面价值表中,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固定资产的采购和验收1. 固定资产的采购应按照公司的采购程序进行,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需求评估,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 对于到货的固定资产,需要由物资管理部门进行验收,核对资产的品名、数量、规格和质量等信息,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 对于质量不合格或数量不足的情况,应及时退货或补货,并填写采购验收单。
1. 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资产,不得私自借用、挪用或出租资产,必须按照规定使用。
2. 固定资产的保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资产的完好和安全。
3. 对于新采购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检查确认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
七、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1. 固定资产维修和保养应按照规定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或改造。
资产管理题库(附答案)
![资产管理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37d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4.png)
资产管理题库(附答案)1. 什么是资产管理?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运用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
资产管理旨在最大化资产价值,降低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
2. 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资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实现以下目标:- 最大化资产价值- 降低风险-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3. 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资产管理对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要,原因如下:- 有效的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提高财务状况,保护资产价值。
- 资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规避风险,降低投资损失。
- 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长期的财务目标。
4. 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合理配置资产组合。
- 分散投资: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资产,降低投资风险。
- 目标导向:根据个人或企业的财务目标,制定明确的投资策略。
-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资产组合的表现,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目标进行调整。
5. 如何评估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估资产管理的绩效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 回报率:评估资产组合的投资回报率。
- 风险调整回报率:根据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评估其回报率。
- 波动率:评估资产组合的价格波动程度。
- 资产配置有效性:评估资产组合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
6. 资产管理的挑战有哪些?资产管理面临以下挑战:- 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资产组合的表现。
- 风险管理:要平衡风险与回报,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 资产流动性:要确保资产的流动性,以满足资金需求。
- 技术和信息:要掌握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7. 资产管理的实施步骤是什么?资产管理的实施步骤包括:1. 设定财务目标:明确个人或企业的财务目标和投资需求。
2. 分配资产: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将资金分配给不同类型的资产。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的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015fd8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f.png)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目的一、制度目的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保管、处置等流程,保障公司固定资产的安全和价值,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浪费,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在公司购置、使用、保管和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公司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具有一定使用寿命并价值较高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办公用具、计算机设备等。
四、固定资产的购置1. 固定资产的购置必须经过相应的批准程序,并且必须符合公司的预算和计划。
2. 购置固定资产的部门需提供相关的采购申请,明确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预算金额等。
3. 购置固定资产的部门需与财务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购置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购置固定资产需进行多方比较,选取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并签订正式采购合同。
5. 财务部门对所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账登记,并进行资产编号和标识。
五、固定资产的使用1. 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按照其设计用途和技术规格进行使用,严禁私自改变用途或进行改装。
2. 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需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固定资产的借用和领用需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填写借用和领用手续。
4. 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
5. 固定资产的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损坏需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记录和报账。
六、固定资产的保管1. 公司各部门必须建立详细的固定资产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使用部门、价值等。
2. 固定资产的保管人员必须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不得私自出租、抵押或转让。
3. 固定资产的大修和保养需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确保施工单位的资质和质量。
4. 固定资产的保管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盘点,及时发现和报告固定资产的盘亏和盘盈情况。
明确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资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3901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c.png)
明确资产管理制度一、资产管理制度的定义资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制定和执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了对所有资产的登记、盘点、评估、保管、使用、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行为,避免资源浪费和滥用,确保企业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登记和分类资产登记是指将企业所有的资产进行记录和分类,包括资产的名称、型号、数量、价值等信息。
对资产进行分类,有助于统一管理和使用。
2.资产盘点资产盘点是指定期对企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点和核对,以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和实物的一致。
3.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对企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正常使用价值和残值,有助于对资产的处置和保险。
4.资产保管和维护资产保管是指对企业资产进行安全保管和定期维护,以确保资产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5.资产使用和处置资产使用是指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利用,确保资产的最大化效益。
而资产处置则是指对企业不再使用的或者作废的资产进行处理,包括报废、出售、转让等方式。
6.资产监督和审计资产监督是指对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资产审计是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活动进行审计,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资产管理制度的实施资产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合作和支持,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
2. 培训和宣传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资产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
3. 强化监督和检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对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加强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资产管理的数据库和系统,便于对资产的实时监管和管理。
资产管理制度的监督资产管理制度的监督是保障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最新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c25b7c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d.png)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最新
对于各个组织、公司和机构来说,资产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资产管理合法、透明、高效的核心手段。
以下是最新的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1.资产管理的目的:资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价值,降低管理成本,并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2.资产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按经济性质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经营资产、非经营资产等。
3.资产管理的责任:单位领导是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层次领导要切实履行资产管理职责,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采购、登记、折旧、评估、盘点等工作。
4.资产管理的流程:包括资产采购、资产登记、资产调拨、资产维护与保养、资产盘点、资产清理等各个环节,要求全程记录数据并及时更新资产清单。
5.资产管理的监督: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对于资产管理违规、漏洞、安全等问题进行监督和纠正。
6.资产管理的安全:应配备专人对资产的安全进行防范。
对于重要资产,应制定监管制度,加强防盗防火等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
7.资产管理制度的修订: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调整,资产管理制度应及时修订,并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审批和发布。
资产管理办法
![资产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4169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资产管理办法简介: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资产价值,并确保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本文将介绍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并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
一、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资产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所持有的各种资产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配置、运营和监督,以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资产管理的范围涵盖了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以及知识和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
二、资产管理的原则1. 风险控制原则:资产管理应注重风险控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降低各种风险对资产价值的影响。
2. 收益最大化原则:资产管理应力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化资产的收益。
3. 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资产管理应确保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便及时满足资金需求,并避免投资风险。
三、资产管理的步骤1. 确定目标:资产管理的第一步是明确管理的目标,包括资产增值、风险控制、流动性等方面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考核体系。
2. 资产调查与评估:对现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包括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使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并建立资产清单和价值评估报告。
3. 制定资产配置策略:根据资产的风险特性和市场状况,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包括资金的分配、投资标的的选择等方面。
4. 资产运营与监督:按照资产配置策略,进行资产的投资运营,并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及时调整资产配置,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5. 风险管理与控制:建立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以预防和控制资产价值的下降。
6. 评估与改进:定期对资产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制定有效的资产管理策略1. 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避免集中投资带来的风险,同时利用各种投资工具和资产类别来获得更好的回报。
2. 灵活的资产配置:根据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
资产管理运营类事项
![资产管理运营类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83f2a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3.png)
资产管理运营类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对公司资产的全面管理和运营。
资产管理的目的是最大化资产的价值,减少风险,并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在资产管理运营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事项繁多,下面将详细介绍资产管理运营类事项。
在资产管理运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资产清查和评估。
资产清查包括对公司所有资产进行清点和分类,确保资产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资产评估则是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包括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潜在价值。
这些信息对于资产的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公司更好地制定资产配置和配置策略。
在资产管理运营中,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项。
合规性是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司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规范,包括资产管理相关法律、财务法规等。
只有在合规的基础上进行资产管理运营,公司才能避免因违规而带来的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
在资产管理运营中,风险管理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资产管理涉及到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降低风险,资产管理者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在资产管理运营中,资产配置和配置优化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资产配置是指按照资产管理目标和风险偏好,合理分配不同类别的资产比例,以实现最优的资产组合。
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公司可以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提高资产的价值。
第五,在资产管理运营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事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包括资产数据库管理、风险监测系统、投资组合管理系统等。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资产管理者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营资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资产管理运营类事项涵盖了资产清查和评估、法律合规、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配置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
在资产管理运营过程中,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和运营策略,确保资产的安全、稳定和增值。
资产控制的目的和作用
![资产控制的目的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bdc2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7.png)
资产控制的目的和作用在21世纪,资产控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策略和战略,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很多好处。
资产控制能够优化企业的资产配置,使得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各类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在2023年的今天,资产控制的目的和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
首先,资产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增值企业或个人的资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和个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如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等等。
通过资产控制,企业可以明确自身资产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分配方案,从而保护和增值自身的资产。
而在个人领域,资产控制可以帮助个人保护和增值个人财富,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其次,资产控制可以有效地规避和减少风险。
企业和个人必须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等。
通过资产控制,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规避或减少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风险分散等方法降低风险,避免单一投资带来的损失;而在个人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渠道,如股票、基金等,实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再次,资产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是指不必为生活所迫而工作,而是可以通过投资和其他活动获取足够的财富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通过资产控制,企业和个人可以合理地配置和投资自己的资产,实现自身的财务目标和梦想。
最后,资产控制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和个人要考虑到未来,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资产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资产的控制和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地球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综上所述,资产控制在2023年的今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策略和战略,更是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实现财务自由、通过规避风险保护自己的资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重视资产控制,合理掌握自己的资产,实现更好的生活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Productive)
- 意味着生产SYSTEM效率提到最高。 - 追求故障 Zero, 不良 Zero, 灾害 Zero
M (Maintenance)
- 面向生产SYSTEM的LIFE CYCLE整体用效率极限追求 维持生产经营体的‘理想状态’的活动。
TPM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
Old Attitude: 过去的态度:
实施
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向厂商及有关单位反馈
设备的维护管理
一级保养:
- 目的:保持设备的基本条件 - 内容:
• 检查潜在缺陷; • 排除微小缺陷; • 培养异常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
二级保养:
- 目的: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消除隐患; - 内容:
• 监督和指导设备的日常维护; • 定期检查、调整、修复; • 一级保养的清理、润滑。
“I operate, you fix.” “我操作,你修理。” “I fix, you design. ” “我处理,你设计。” “I design, you operate.” “我设计,你操作。”
TPM Attitude: TPM态度:
“We are all responsible for o ur equipment.” “我们所有人对我们的设备负责。”
设备管理的心智模式转变
只要是设备,反正是要出故障的 设备一定要定期大修的 操作与维修是独立的 设备只要运转,就是好设备 会救火的才是英雄
传统心智模式的变革
设备是会发生故障的
改变心智模式:“故障”是由于人的思
维方法和行为上的错误而引起的
结论:故障是可以预防的,人们可以通
过自己的行动,促使设备实现“零故障”
设备的维护管理
设备使用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的操作、使用规
程及点检计划,落实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责任。岗位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规程:
(1) 新设备启用前,设备启用部门必须对设备
进行编号,建立设备技术规程,报设备部门审批后 实施。设备启用部门按设备编号规则编制设备编码,
并报设备部门审核后,在设备信息系统中登录;
提前 治疗
故障维修 提前对策 预防保全
预防保全
延长寿命
TPM就是预防医学在设备维护中的体现
突发损失与慢性损失
不 良 率
突发损失
●为要使它降低到原
来的水平,需要进 行复原的对策。
●为要使它下降到极
慢性损失 极限值 时 间 限的状态,需要进 行革新的对策。
慢性损失的背景
.效果不佳 感到绝望 .未见好转 .未采治本之策,墨守成 B 不采对策 规,因循苟且 .未能确实定量掌握,对损 C 未采对策 失大小无具体概念
设备的维护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四会
会使用:熟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产品工艺要 求,按工艺规程选择各项参数,正确使用设备 及工器具 会维护:经常清扫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会点检:要按点检的标准、方法要求,检查所 规定的项目 会排除故障:会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排 除简单故障;会调整设备,纠正设备系统误差
Time-base的时代
Q C C Z D 活 动 K J 活 动
Condition-base的时代
日本的小集团活动
(1962)
(1965)
(1969)
零 灾 害 活 动 (1973)
TPM的意义
T (Total)
- 综合效率化,代表生产SYSTEM的整个LIFE CYCLE所 有部门,全员参与的意思。
保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保全标准的设定 保全实绩的记录和保全情报系统,保全效果测定系统的构筑 故障解释手法的研究,重大故障的复发防止活动的实践 预备品,器工具,技术资料的管理
设备维护的主要任务
建立系统管理
工具管理 设备评级 维护计划 润滑管理 维护成本管理 备件与供应商管理 故障停机对策 维护标准与流程 预见性维护
标准管理
- 操作标准审核 - 维护标准审核 - OPL审核
技能开发
- 培训 - 维护指导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 自主保养 润滑管理 事后保养 预防保养 定期点检 整备基准 发现不正常部份 工程计划 点检记录 备品管理 管理基准 零件架 使 用
清扫点检 给油基准
发现不正 常部位 贴上标笺 取下标笺 记 录 教 育 请 求 修理书
A 已采对策
知道发生
慢 性 损 失
不知道发生 .对慢性损失茫然不知,毫无概念
以临时停机、速度损失、修整损失、 暖机损失等最为常见。
慢性损失的原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 因 发 生 原 因 发生原 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发 生 原 因
发生原因
把 之 原
握 因
(单一原因)
(复数原因)
(复合原因的组合)
很难整理出发生之原因
操作与维修的技能分担
目标 手 段 分 类
正常运转
实 老化防止
施 活 老化测定
动 老化复原
分 担 运转 维修
◎ ◎ ◎ ◎ ◎ ◎ ◎ ○
维 持 活 动 设 备 综 合 效 率 90 % 以 上
日常保全
正确操作 准备交替调整 清扫 · 潜在缺陷的找出 · 措施 加油 拧紧 使用条件, 老化的日常检查 小维护 定期点检 定期检查 定期维护 倾向检查 不定期维护 情况的早期发现和确定迅速的措施联络 突发修理
设备维护职能的历史演变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事后保养:Breakdown Maintenance 1951年 预防保养:Prevention Maintenance 1957年 改良保养:Corrective maintenance 1960年 保养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 1971年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设备的维护管理
三好
用好设备:操作者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 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精心保养设 备,文明操作设备 管好设备:操作者要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 保证设备的附件、仪器、仪表及防护装置等 完整无损;设备启动后,不能擅自离开操作 岗位,人走机停 修好设备:操作者要配合维修人员修理设备, 维修人员要按计划修好设备
突发故障 复旧工程 复原工程 故障记录 故障分析 再发防止对策
在库确认 发订单 货 YES 进货检查 进
退
MP信息 对初期流动管理的反映 建立初期管理
货
设备维护的使命
通过重新设计、更改参数、改进维护操作延长设备寿命
避免重复发生的故障 “0”故障停机 通过改进MTTR减少成本损失 对新设备或者新施工提供预防性指引 进行基于时间的维护费用的跟踪 根据设备级别、备件交货期、维修计划决定的备件库存以及 备件标准化 - 对设备或者部件评级 - 推动运作团队的日常维护 - 提升维护系统的效率
设备的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四项要求”
整齐:设备的附件、工具及工件应放置整齐, 定位定量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黄袍、无垃圾、无 杂质;各滑动面、丝杠、齿轮、齿条等处无 油污、无碰伤、无锈蚀;各部位不漏油、不 漏水、不漏气(汽)、不漏电 润滑:按时、定量、定点、定质加油和更换 油脂,保证油液清洁、油路畅通 安全:没有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目的
零零零 不损故 良失障
设备寿命周期管理
前期管理 后期管理
验收
安装调试 初期运行 及信息管理 维修记录 实施
采购
计划工程
经 营 规 划
设备规划
运 行 使 用
计划 维检 护查
计划 项大改 修修造
造型
方案讨论 设
方 案 决 策 信 息 备 初 期 状 态 信 息 设 备 规 划 信 息
设备的维护管理
(2)设备使用、维护人员必须按各自岗位的要
求,切实做到“三好”、“四会”,严格遵守“设 备维护四项要求”、“设备操作五项纪律”及“设 备使用六不准”等有关规定; (3)从事锅炉、压力容器、起重、电气、焊接 等作业的特殊工种的岗位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必须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维护)。
传统心智模式的变革
设备只要运转,就是好设备
改变心智模式:运行的设备 ( 设备功能与
精度 ) 应是能够通过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设 备,而不仅仅是能运转的设备 结论:设备要通过良好的维护(保养)、 不断的改善(改良)及正确的操作,才能
满足产品质量持续提高的要求
Thank You
稳定故障间隔
维修部门的作用
本来业务的保全活动
- 以老化测定和老化复原为中心的活动和定期保全,预知保全,改良保全等相 比是技术, 技能要求领域的主力
运转部门的自主保全活动支援
设备的机能,构造,部品名称,不分解的话就不能进行不好部位的重点指导 螺丝等的连接处的相关教育指导 润滑,油料种类的统一,加油基准的作成指导 (加油介绍,油种,周期) 点检技能的教育指导,点检技能的作成指导(POINT,周期) 老化,基本条件,缺陷等不合理工程的迅速处理 发生源,困难改小对策,效率化等改善活动的技术援助 日日活动(对于现场,现物会议,保全等邀请事项的听取)实践
TPM8大支柱活动
TPM
个 别 改 善 活 动
FI
自 主 保 全 活 动
AM
计 划 保 全 活 动
PM
间 接 办 公 活 动
A&S
品 质 保 全 活 动
QM
实 施 教 育 训 练
E&T
初 期 管 理 体 制
IM
环 境 安 全 活 动
HSE
5S活动
TPM四个阶段
预知设备寿命 定期复原劣化 延长设备寿命
设备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