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MRI成像参数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价值

MRI成像参数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价值

MRI成像参数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价值作者:金银萍诸绍锋凌迎春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18期[摘要] 目的探讨MRI成像参数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2例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

两组均经MRI成像检查,对比两组的MRI成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径向扩散率(RD),分析FA、MD、R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及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价值。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FA参数降低,MD、RD参数升高(P[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核磁共振;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8-0156-04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imaging paramet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JIN Yinping ZHU Shaofeng LING YingchunDepartment of Radiology,Shaoxing 7th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imaging paramet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Alzheimer′s disease who were admitted to Shaoxing 7th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June 2019 to March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70 volunteer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Shaoxing 7th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 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examined by MRI imaging, and the MRI imaging parameters 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mean diffusion (MD) and radial diffusion (R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 MD and RD with homocysteine (Hcy)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A parameters decreased, while MD and RD parameters increased in the study group (P[Key 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omocysteine; C-reactive protein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与既往头部外伤、不良生活方式、社交缺乏、慢性病、年龄、遗传等存在密切联系,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1,2]。

低场MRI对孤立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低场MRI对孤立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低场MRI对孤立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们对孤立脑转移瘤的鉴别和诊断水平。

方法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或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脑转移瘤患者。

30均作了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MRI的诊断价值。

结果 30例中其中24例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0%。

结论低场磁共振对孤立脑转移瘤的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脑转移瘤诊断磁共振成像孤立脑转移瘤是脑内转移性肿瘤的一种表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孤立脑转移瘤的认识,我院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或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脑转移瘤的低场MRI表现作了观察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5年至今收集了30例孤立脑转移瘤患者。

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58岁。

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20例主以头痛来就诊,4例患者出现小脑失衡,3例出现“三偏征”,3例偏盲。

1.2检查方法 30例孤立脑转移瘤病人均作了MRI平扫及增强检查。

MRI检查的机器为GE Signa Pritfile 0.2Tesla磁共振成像仪。

用SE序列作矢状面T1WI,横断面及冠状面T1WI,F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

层厚8mm,间隔2mm,矩阵256×192,FOV=24cm,NEX=4次。

所有序列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的T1WI增强检查,扫描参数与平扫时T1WI相同。

1.3观察内容对30例孤立脑转移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MR信号强度、造影剂增强情况及邻近结构的改变均作了观察记录。

2 结果2.1肿瘤发生部位 30例孤立脑转移瘤中,20例位于额顶叶大脑皮层和皮层下,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侧脑室体旁,4例位于小脑半球,3例位于枕叶。

2.2肿瘤大小、形态、边缘及轮廓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从2.0-6.0cm不等,肿瘤几乎均呈圆形或椭圆形。

肿瘤轮廓均较光整,无明显分叶改变。

低场核磁诊断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低场核磁诊断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低场核磁诊断脑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低场核磁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低场核磁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应用价值。

结果单发病灶6例,所有病灶直径均未超过3cm,多发24例。

结论脑转移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低场核磁平扫加增强扫描诊断,可提高其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低场核磁;临床应用;脑转移瘤临床医学中,颅内转移瘤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颅内占位病变,其发生率为颅内肿瘤的25~30%,其诊断和治疗是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应用CT和磁共振(MRI),具有较好效果,特别是应用MRI增强扫描使明显提高了颅内转移瘤的检出率[1]。

我院对32例脑转移瘤患者应用低场核磁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低场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4年02月收治的3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完整的脑转移瘤患者。

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为31~82岁,平均年龄为(52.6±1.4)岁。

患者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肺癌转移、甲状腺癌、肾癌转移、直肠癌、黑色素瘤和乳腺癌转移以及白血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颅内压增高的相应体征和不同功能部位受损的相应症状,包括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癫痫,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头痛头昏和脑膜刺激征等。

1.2方法患者行MRI头颅检查。

MRI采用鑫高益公司0.5T的XGY OPER-0.5 MR扫描仪。

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扫描参:T1WI为TR430ms、TE18ms;T2WI为TR4000ms、TE128ms;FLAIR为TR6200msTE108ms;DWI TR280ms、TE138ms;层厚3mm,间距1mm,视野24cm,矩阵256×256;MRI增强扫描采用造影剂钆喷替酸葡胺(0.1mmol/kg)肘静脉注射后行T1WI的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

界面作用 低场核磁

界面作用 低场核磁

界面作用低场核磁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应用于界面作用研究的重要技术。

它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样品中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揭示了界面现象的微观机制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低场核磁共振的原理、应用以及在界面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分析方法,与传统高场核磁共振相比,其工作磁场强度较低,通常在几百高斯到几千高斯之间。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成本低、设备小型化、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界面作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界面作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表征界面上的物质分布和组成。

通过对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可以获取到样品中不同组分的核磁共振信号,从而确定界面上各种物质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这对于研究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

通过观察核磁共振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可以揭示界面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动力学行为。

这对于理解界面现象的产生机制和调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界面上的表面性质和界面活性剂的行为。

通过对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在界面上的取向、构象和聚集行为,从而揭示界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质和界面调控机制。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界面作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表征界面上的物质分布和组成,研究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以及揭示界面活性剂的行为和界面性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界面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信通过对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界面现象,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分析

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分析

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的诊断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疑似垂体瘤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分别通过低场磁共振检查和手术证实。

结果肿瘤直径(11.3±6.5)cm,垂体大腺瘤12例,垂体微腺瘤18例。

垂体肿块样增大17例,上缘均有局限性、不对称性隆突5例,肿瘤呈现T1WI、T2WI均匀信号14例,4例T1WI信号低,7例T2WI信号高。

增强扫描大腺瘤明显强化,微腺瘤低强化。

垂体柄居中者2例,偏移者26例,2例显示不清晰。

低场磁共振和手术证实垂体瘤侵犯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低场磁共振具有无创伤、软组织对比度好,可以完整的显示垂体瘤及周围结构侵犯情况。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垂体瘤;侵犯垂体瘤起源于脑垂体,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其生物学行为可以分为侵袭性垂体瘤和非侵袭性垂体瘤[1,2]。

其中侵袭性垂体瘤类似于恶性,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术前的低磁场共振评价对于手术疗效影响较大。

通过低场磁共振对垂体瘤准确定位和分析,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磁共振室收治的疑似垂体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6岁,平均(41.5±10.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其中男性为颧骨高,四肢肥大,头痛、视力降低,女性表现为月经失调、泌乳,血清泌乳素增高。

仪器:美国GE公司,1.0T1.2 方法患者均行常规的矢状位、冠状位平扫,矢状位扫描平面平行在身体的长轴,冠状位扫描平面平行于垂体柄。

扫描参数:FOV200 mm,层厚为2 mm,时间间隔0.2,T1WI:TR 20 ms,TE 8.9 ms,T2WI:TR4500 ms,TE102 ms。

如有需要采用推注GD-DTPA造影剂,剂量为0.1 mmol/kg,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的T1WI扫描。

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2.50E+07 2.00E+07 1.50E+07 1.00E+07 5.00E+06 0.00E+00 30 40 50 60 70 80
10
8
6
4
2
0 ppm
T2 (microseconds)
高场与低场的区别
高场提供信息 化学位移: 结构测定(功能团) J-偶合: 结构测定(原子的相关性) 偶极偶合: 结构测定 ( (空间位置关系) ) 实验方式 27Al, 魔角旋转: 29Si, Si 2 Al 33S 磁场强度:11.7T及以上 Pros & Cons Pros: 分辨率高 Cons:费用高 操作难度大 费时 Cons:费用高,操作难度大,费时 低场提供信息 弛豫: 动力学(分子的运动性)
稻谷微波 干燥高火 灰度图
处理方式: 未做处理 含水率: 25.14% 高火干燥10s 25.10% 高火干燥30s 23.00% 高火干燥60s 16.12%
农业领域测试案例
稻米100℃干燥过程3种水分迁移
3500 3000
A21 A22 A23
3500 3000 2500
稻谷搞活干燥过程3种水分迁移
食品农业测试
•定性测试 ① 研究水分的分布和水分的流动性 ② 食品及生物体系的干燥及复水过程中水分迁移研究 ③ 食品的保鲜、贮藏、品质及货架期研究 食品的保鲜 贮藏 品质及货架期研究 ④ 食品冷藏、速冻、解冻过程水分迁移研究 ⑤ 惰性气体水合物对于食品保鲜影响的研究; ⑥ 冷冻对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 ⑦ 速冻食品的冻结点,未冻水含量的测定; •含量测试 ① 食品的含水率; ②食品的含油率; ③固体脂肪含量的测试; ④ 食物玻璃态转变温度。 •掺伪检测 ① 地沟油的检测 ② 牛乳、蜂蜜的掺伪检测 牛乳 蜂蜜的掺伪检测 ③ 食用明胶与工业明胶的鉴别

低场磁共振检查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检查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8 0 17 — 3 12 1 6 0 9 —2 2)
膜骨软骨瘤病是 一种起源 于滑膜 组织 的类 肿瘤样病变 , 继发性两大类 , 原发性是 以胚 胎学说为 主, 即残存 胚胎组织活 是关节 的滑膜或滑囊 、 腱鞘 内所 发生 的软 骨性 、 纤维软骨性 或 化 、 生 , 增 引起关节滑膜化生。继发性是指外 伤或炎症 等病变 骨软骨性小体 , 脱落产生游离体 , 继而钙化或骨化_ l 1 。以往对该 引起关节软骨或骨性关节面碎裂 , 刺激关节滑膜化生。本组病 病 的诊断常规采用 x线和 C T诊断 , I MR 检查特别是低场 MR 例 中以继发性为主。 I 对 本病 的研究分析较少 。笔者收集我 院经手术 或关节镜病理 3 I . MR 表现与病理基础 2 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 1 ,结合有关文献 , 6例 总 滑膜骨软骨瘤病 Mm 上表现为滑膜增厚 、 关节内游离体 、 结 报道如下 。 关节积液和关节 的退行性变 。 i rm 等在病理上将本病分为 Mla g 1资 料 与 方 法 三期 : 期 , I 滑膜增生 、 充血 , 滑膜在镜下可 以见到软骨化生或 1 . 1临床 资料 软骨小体 , 关节腔 内可有少量积 液 , 不伴 有关节内游离体 ; 但 收集 20 年 6 2 1 年 6月在我院就诊 患者 1 , 05 月~ 0 1 6例 男 Ⅱ期 , 滑膜增生 、 充血 , 关节 内游离体与增生的滑膜相 连 , 并伴 性 1例 , 1 女性 5 , 例 年龄 2~ 8 , 66 岁 平均 3 .岁 。双膝发病 2 有关节 内游 离体 ; 9 8 Ⅲ期 , 滑膜改变 轻微或没有滑膜 的改变 , 关 例 。1 6例患者均有患病关节疼痛并且 活动时加重 ,关节肿胀 节 内大量游离体 。 软骨结节游离 于关节腔内 , 外层软骨细胞得 1例, 2 关节周 围可触及活动性肿块者 9例 , 功能障碍者 2例 , 到滑液 的滋养 , 5 继续缓慢增 大 , 出现更 明显 的钙化或 骨化 , 偶 例有膝关节绞锁病史 。5 例有 明显外伤史 。病程从 6个月一 0 有骨软骨体侵蚀 关节囊以致破裂而脱出于关节之外 , 2 骨软骨 年不等 。 体可对相邻骨造成压迫性骨吸收破坏 ,并可 出现退行 性骨关 1 . 2检查 方法 节病改变。因此 MR 表现与发病时间及病程有关 。回顾本组 I 本组 病例 均进 行 x线和 MR 检查 。 M I I R 检查 采用 G 1 例患者 , 中 2 x线检查未见 异常 , R 表现为关节滑 E 6 其 例 M I s n .T 导型 M I ia 5超 g 0 R 扫描机成像 , 常规行矢状位及冠状位扫 膜呈结节样增厚 , 其信 号与软组 织呈 等信号 , 同时伴有关节腔 描。扫描参数 : 1 R 3 0 60 ,E 1 3 , T wI 5 ~ 0 msT 6 2ms层厚 4 m, 和关节周围滑囊 的积液 , T a r 关节腔内未见 明显的游离体影。其余 间 隔 l 。" R 3 0 ~ 0 0 sT O m , 厚 4 mm 1 WI 0 0 4 0 m ,E lO s层 2 T mm。 状 1 例 x线表现为患侧关节 间隙或关节周 围 , 1 冠 4 有 枚或多枚高 位 行 T wI R3 0 60 ,E 1 ~ 3 s层厚 4 m扫描 , 1 5 — 0 msT 6 2 m , T m 间隔 密度钙 化或骨化 的游离体影 , 较大者因边缘钙 化或骨化 , 密度 l mm 。 高于中心 。 游离体在 MR 上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等~ I 低信号 2结 果 结节影及 中央信 号稍 高周 围环状低信号结节影 。由于游离体 21X线 表 现 . 形成有先后 , 因此 同一病例游离体钙化或骨化的程度不一致 , 1 6例患者 中有 2例 x线未见异常 ;4例表 现为患侧关间 骨性结节 意味结节存在 时间较 长 ,多见 于 MirmⅢ期 的患 1 la g 隙或关节周围 , 1 有 枚或多枚高 密度结节影 , 大部分结节为均 者。 1 中有 6例可见滑膜轻度增厚 、 4例 毛糙 , 8例滑膜无 明显 匀高 密度影 , 分较大者 中心密度浅淡 , 部 周围环形浓密 , 同 改变 , 呈 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关节积液。 4例有不 同程度的 1 心 圆状。结节大小 不一 , 直径 2 mm~ c 3 m不等 , 形态各异 , 有不 增生退变。 规则斑点状、 圆形、 卵圆形 , 多角形 、 石榴籽形 。l 例 患者均有 33 6 .鉴别诊断 不 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 ,4 1 例关节有不 同程度的增生退变 。 MR 在显示游 离体和滑膜 病变都 具有很高 的特征性 , I 但 22Mm 表 现 . 对 于 Mlrm I 的患 者 , 离体 尚未 形成 , i a 期 g 游 仅有滑膜 不同程 1 例患者中 2例关节滑膜呈 明显结节样增厚 。余均可见 度 的增厚 , 6 x线检查 阴性 ,此 时很难 与单纯慢性 滑膜 炎相鉴 游离体影 , 且游离体数 目 x线多, 较 其信号主要表现有三种 : 别 , ① 单纯慢性滑膜 炎滑膜增 厚较均匀 , 仅局 限于关节腔 内。而 T wI T WI 1 及 2 像上为均匀等~ 低信号结节影 ,尤其在 T WI 2 像 滑膜 骨软骨瘤病滑膜增厚不仅 累及关节腔 ,而且 累及关节周 上与滑囊 内高信号液体影形成鲜 明对照。 1 及 T WI ②T WI 2 像上 围的滑囊 、 滑膜 , 并且 为结 节状增厚 。当关节及其周 围出现 x 中央信号稍高周围环状低信号结节影 , ③与黄骨髓信 号一致 的 光片无法 显示 的软骨性游离体 时 ,需 与色素沉 着绒毛结节性 结节影 。 例可见关节滑膜不同程度增厚 毛糙 。 6 6 1 例伴有不 同 滑膜炎相鉴别 ,该病 由于病 变的滑膜组织 内含铁血黄素的沉 程度的关节积液 ,4例可见不 同程度的关节退行性改变。 1 积 , TWI 在 2 像上具有特征性低信 号 , 且该病易侵蚀骨结构 , 并 3讨 论 且以血性关节积液为特征。当关节 出现骨性游离体时需与增生 31 病 机 制 .发 性骨关节炎及剥脱性骨软骨炎相鉴别 ,前者多发于老年人 , 由 滑膜 骨软 骨瘤病是一种 以滑膜组 织增生为主 ,伴有滑膜 于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脱落所致 , 其体积 一般较小 、 E较少 , 数 t 且 内结缔组织向软骨 和骨组织化 生的一 种关节疾病 。好发 于膝 无典型的环状钙化 。后者是由于关节面软骨下缺血坏死 , 最终 关节 , 其次为髋 关节 、 肩关节 及踝 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 颞颌、 剥脱落入关节腔 内形成游离体 ,该病原发部位可发现骨缺损 指间、 跖趾、 胸锁关节等全身各关节都可见报道[ 2 1 。多见于中年 窝 , 且游离体与缺损窝大小一致 , 目不多而与之鉴别 。 数 男性 , 一般为单关节发病 , 尔对称性发生 于双膝p 本组中发 偶 】 。 综上所述低场 MR 可以提供更多 的关节游离体及关节滑 I 生于双膝关节者 2例( 3 21 ) 1%,/6 。与文献报道相符合网 。其病 膜病变的信息 , 特别是对滑膜软骨瘤病早期 的诊断有着重要的 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 尚不十分清楚 , 一般认为是滑膜化生引起 , 价值 , 为术前明确病变范围和滑膜病变程度提供重要的依据 。 即 当滑膜受到各种刺激 , 如创 伤、 感染 、 胚胎 、 瘤及代谢等因 参 考 文献 肿 素时滑膜 中未分化 的间叶细胞化生为软骨体 ,进而发生钙化 【】 建全 , 1 仲 罗燕 , 杨超 , . 等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 学表现及其病 及骨化。当软骨体与滑膜以宽基或 蒂相 连称为悬垂体 , 当蒂 理基础【 . J放射学 实践 ,0 0 2 ( ) 0 1 14 . ] 2 1 ,59 : 4 — 04 1 断裂后则形成 游离关节腔 内的游离体 。本病 可分为原发性和 [] u eL ue , . u eP l rMDN r oo , e a 2J m agrMDJ m a a a me, .ui R sn MD,t 1 a .

低场强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低场强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低场强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用西门子C!NOVUS 0.35T扫描仪扫描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

结果肺癌脑转移以多发为主(90.9%)、单发少见(9.1%),大部分病灶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所有病灶明显强化,病变形态、信号及质地呈多样化,脑膜及颅骨转移少见(本组分别为4.5%及9.1%)。

结论低场强MRI扫描对脑转移瘤的病理特点的反应是敏感的,能很好的反映肺癌脑转移的病理特点,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是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最佳检查方法。

【关键词】肺癌脑肿瘤转移性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176-02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及肺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肺癌脑转移发生率高[1],所以明确肺癌有否脑转移对肺癌的分期及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9月至2013年9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的MRI表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2例肺癌脑转移病人,男性17例,女性5例,男:女为3.4:1。

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60岁),50岁以上17例(77%)。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失语、精神症状,部分无神经系统症状。

1.2 方法检查使用西门子0.35T永磁型磁共振仪,横轴位T1WI/SE(TR300~428ms,TE11~12ms),T2WI/TSE(TR4500~4720ms,TE108~120ms),T2FIA1R(TR6750ms,TE79ms,TI1900ms)。

层厚5mm,层间距0.5~lmm。

矩阵256×256。

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对比剂Gd—DTPA,0.2~0.4ml/kg,快速静脉推注法,T1WI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参数同平扫。

低场磁共振成像及其应用优势分析

低场磁共振成像及其应用优势分析

低场磁共振成像及其应用优势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8T03:54:25.19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5期作者:蒋怡冰1 李婧2 李景华1 张丰收1 鲍建峰1* [导读] 核磁共振成像是基于身体组织的质子在强静磁场中对高频电磁波的共振吸收。

蒋怡冰1 李婧2 李景华1 张丰收1 鲍建峰1*1.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2.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处核磁共振成像是基于身体组织的质子在强静磁场中对高频电磁波的共振吸收。

磁场的高频电磁波的共振吸收。

这种信号的振幅很低。

它变得当周围磁场的强度增加。

在核磁共振成像的早期,有两个技术概念用于产生一个静态磁场。

两者的可用场强都是有限的。

一种方法是使用C型永久磁铁具有垂直于病人纵轴的静磁场。

这些磁铁很容易制造,并且有很长的使用寿命但非常重。

沉重的重量使其难以在更高的场强下使用这些磁铁很难在较高的场强下使用。

永磁体不能被关闭或消磁。

场是永久性的存在。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电磁铁,病人被安置在磁线圈中,磁场沿着磁线圈运行。

病人被安置在磁线圈中,磁场沿着病人的纵轴运行。

纵轴运行。

这些磁铁比较轻但有很高的能量消耗。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台带有新一代超导磁铁的核磁共振装置被引进到美国。

在1980年代中期,医院引进了第一批带有新一代超导磁铁的核磁共振装置。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用液氦冷却的某些材料接近绝对零度时,显示出欧姆电阻的损失。

它们成为超导材料。

超导磁体使得产生比以前可能的场强多倍的静态场成为可能。

这导致了低场强和高场强系统的支持者之间的讨论。

彼得Rinck恰当地将其称为"场强战争"。

尽管低场强有很好的论据,但由于图像质量更好,超导系统成为了新的标准,在2000年,场强<1.5T的MRI系统的比例约为30%,而现在约为5%。

在这个时期3T系统的市场份额从0%增加到大约30%。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些技术改进被开发出来。

低场磁共振诊断脑部肿瘤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低场磁共振诊断脑部肿瘤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195脓肿分型中阿米巴4例,细菌性36例;脓肿单发21例,脓肿多发9例;病灶位置11例分布在肝脏左叶,20例分布在肝脏右叶,9例分布在肝脏左右叶。

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影像等各类检查有专业医生诊断后确诊为肝脓肿的患者;②心理与精神无障碍能够配合治疗实施的患者;③患者与家属获知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且知情同意书已签订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②心血功能、免疫系统等存在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在穿刺前先借助B 超的影像将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确定下来,需要满足四点①穿刺针经过路径尽肯能短;②穿刺后不容易扭曲,方便固定,不影响患者的活动;③仅2~3cm 经过肝组织;④对周围组织、器脏等不造成损伤。

穿刺置管引流中告知患者仰卧或者向左侧卧于病床上,常规消毒铺巾,适当选择麻醉药物于穿刺点至壁层腹膜进行局麻。

遵照事前确定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在超声探头的引导下,选择18GP TCD 针(15~20cm)和引流管进行操作,穿刺针到达预计深度进行回抽,观察到抽出脓液后迅速套上注射器抽吸脓液10~20ml(抽出脓液需要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药敏检验等)。

穿刺针拔出后再一次在B 超引导下将引流管更换。

在治疗中如果有发现较浓稠、较多的液体,需要运用浓度0.9%氯化钠液体进行多次冲洗。

最后抗生素的使用按照脓液的药敏结果适当的选用。

1.3 观察指标获得患者首肯后对其治疗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该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2 结果2.1 研究纳入的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进行过2次置管引流,其余38例皆只进行过1次置管引流。

2.2 有1例患者肝内出现胆结石需给予相关手术治疗,其余39例患者治疗后体温、白细胞基本正常,B 超显示脓腔已经消失,本次治愈率为97.50%(39/40)。

2.3 患者平均拔管时间(9.18±2.41)d,住院(10.08±3.51)d,术后护理中未见严重并发症。

3 讨论肝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肝脏发生病变后还可能诱发多种严重疾病,对生命形成威胁。

低场磁共振对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脱髓鞘疾病的诊断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51期 3370 引言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s)多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发作时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受损神经呈现多发性硬化,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髓鞘脱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病毒的感染和患者自身免疫力因素。

[1]对于该病变的发现检查,常规检测方法如CT检查病变发现的几率较低。

相反,低场磁共振对脱髓鞘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低场磁共振技术诊断患者脱髓鞘疾病的发病程度,为脱髓鞘疾病的治疗给出科学合理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了2010至2014年四年间140例使用低场磁共振检查的脱髓鞘患者资料,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29岁。

其中20~40岁这一阶段的患者居多,共有72例,约占51.4%。

在140例患者中,发病前存在发病诱因的患者占80例,约占57.1%。

1.2 临床病症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病症是非常复杂的。

在该项研究的140例患者中,运动障碍、视力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等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首发病症。

(见表1)1.3 诊断方法本研究样本中的全部病例都是采用了ASM-060T磁共振扫描机进行颅内T1WI(T1加权像)、T2WI(T2加权像)、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等的扫描。

采用荷兰GYROSCAN 0.5T PHILIPS T5Ⅱ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的有65例患者,约占本研究样本的46.4%;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1.5T MAGNETOM SYMPHONY QUANTUM 型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的患者有75例,约占本研究样本的53.6%。

1.4 脱髓鞘疾病检查标准[2](1)脑白质营养不良。

这种疾病具体表现为:异染性、纤维性和肾上腺等的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智力降低、耳聋、肢体痉挛无力、视力障碍等。

低场磁共振扫描显示为双侧呈现蝶翼状、侧脑室旁白质区片状长T1 长T2信号、后部病变情况要比前部重;见枕顶额叶白质区呈现对称的片状脱髓鞘发生病变,出现长T1 信号长T2信号。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7-05-15T13:41:04.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张武[导读] MRI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陕西省西安航天总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目的:评价低场强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40例膝关节外伤后一周内X线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患者进行低场强MRI检查。

结果:40例患者,其中X线平片及CT扫描均未检出骨的阳性病变。

MRI检出病变位于股骨或胫骨平台外侧髁为18例,位于股骨或胫骨平台内侧髁为11例,位于髁间嵴为11例;检出膝关节积液40例;25例患者均合并半月板后角1~2度损伤,另15例患者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结论:MRI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减少误诊及漏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082-02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病变,由于X线检查的局限性,常规平片检查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往往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1],漏诊及误诊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愈合,也带来了医疗纠纷的隐患,近些年来,MRI检查因其具有的显示骨关节解剖细节且无骨伪影,可进行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本文收集2014年我院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40例,探讨低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膝关节外伤行低场MRI检查的病例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0~60岁,在1周内均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

全部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部分行CT检查为10例。

1.2 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0.35T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技术与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技术与应用

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分析技术与应用陈路平*,高杨文,杨培强(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与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石油化工、多孔材料、生命科学以及聚合物工业领域。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水的“无处不在”与“无孔不入”的特性,以水分子为探针,研究样品的物性特征。

本文介绍了当前低场核磁共振成像与分析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成果展示。

并为低场核磁的应用进展指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驰豫时间,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分析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Low Field NMR and MRILuping Chen*,Yangwen Gao,PeiQiang Yang(Niumag Coporation)Abstract: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nalysis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 agriculture, petrochemicals, porous materials, life sciences, and polymer industries. Low-field NMR technique is a rapi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It's sensitive to analyze sample's physical character for water's nature of pervasive as prob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and advantages of low-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nalysis technology,and finally gave its prospect..Key words : Low Field NMR,Relaxation Time,MRI,NMR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它具有测试速度快、灵敏度高、无损、绿色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品质分析、种子育种、石油勘探、生命科学和橡胶交联密度等领域。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mixed sleep apnea syndrome)等,临床上以OSAS最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甚至导致死亡,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危害。

1.1主要危险因素:1.1.1肥胖:体重超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

1.1.2年龄:女性绝经期后患病增加,70岁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1.1.3性别: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1.1.4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痛、II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

1.1.5咽腔狭窄(主要原因)。

[1]1.1.6咽部肿痛、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颌关节功能障碍及下颌畸形。

1.1.7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史。

1.1.8相关其它病因。

1.1.9家族史。

1.2OSAS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损害。

长期以来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很多患者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

所以说充分认识到此病的危害性十分必要,它包括:1.2.1高血压(晨起性)。

[2]1.2.2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1.2.3左心衰竭。

1.2.4脑血栓、脑出血。

1.2.5癫痫发作。

1.2.6痴呆症、精神异常。

1.2.7肺动脉高压。

1.2.8呼吸衰竭。

1.2.9夜间哮喘。

1.2.10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

低场强磁共振在脑白质稀疏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低场强磁共振在脑白质稀疏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低场强磁共振在脑白质稀疏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稀疏症(cerebral leuko-araiosis,简称LA)的MRI 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

方法本院使用0.4T低场强磁共振收集、分析脑白质稀疏症的MRI表现,并与临床进行分析。

结果脑白质稀疏症在MRI中,T2 加权像呈高信号,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下白质区域,累及额叶、枕叶、顶叶、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常伴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脑萎缩及多发脑梗死等。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脑卒中、反复高血压、进行性痴呆等。

结论MRI 是发现脑白质稀疏症的主要手段,对防治老年性痴呆及提高老年人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白质稀疏症; 低场强磁共振;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2)12The diagnostic value of low field MRI in cerebral leuko-araiosi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erebral leuko-araiosis’ MRI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ontrast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 uses 0.4 T low field MRI to collect and analize the MRI performance of LA, and compare with clinical analysis. Result LA inMRI T2 - weighted images has high signal, the T1-weighted images is equal or low signal, the lesions mainly locate in the white matter area of cerebral cortex, involving the frontal lobe , occipital lobe , parietal lobe , half egg circle center and brainstem , often accompani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ventricular expansion, cerebral atrophy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etc.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mainly mental disability, stroke repeated high blood pressure, progressive dementia, etc. Conclusion MRI is the significant means in the diagnosis of LA ,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vent and cure senile dementia and improve the elderly survival .【key words】cerebral leuko-araiosis; low field MRI; clinical diagnosis脑白质稀疏症(leuko-araiosis,简称L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白质异常改变,多见于脑血管病、痴呆,但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低场磁共振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低场磁共振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低场磁共振初诊及临床证实的39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低场磁共振表现。

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低场磁共振主要表现为梗塞区脑组织T2WI和(或)水抑制像(FLAIR)信号增高,T1WI信号表现不明显,皮髓质交界模糊,邻近脑室、脑池、脑沟略受压等轻度脑组织水肿占位效应。

结论低场MIR能准确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低场磁共振大面积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进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随着低场磁共振检查的普及,对于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生来说,了解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低场磁共振表现更具重要临床意义。

笔者回顾性分析39例经低场磁共振及临床证实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低场磁共振表现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更迅速更可靠更直观的影像学资料。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资料完整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39~78岁,其中39~59岁7例, 60~69岁28例,70~79岁14例。

平均年龄67岁。

静态发病10例,动态发病29例;临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13例,肢体偏瘫肌力0级16例,其中四肢瘫9例,单肢体完全瘫2例,不完全瘫5例;昏迷5例,失语19例,精神障碍8例,偏盲7例,肢体功能障碍20例。

本组39例病人中,经治疗后死亡7人,病死率为17.95%。

2.检查方法使用XGY0.3TOPER永磁型国产低场磁共振机,头部正交线圈,患者仰卧位,头先进,常规序列扫描T1WI、T2WI加权、T2FLAIR,横断+矢状位,矩阵256×256,层厚8 mm。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2 h~6 h内入院检查,39例中7例CT首诊阴性即行磁共振检查。

低场磁共振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低场磁共振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低磁场脑膜瘤价值
脑膜瘤是颅内较常见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5%-20%,其中88%-95%属于良性肿瘤,发病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第2位。本文通过对例脑膜瘤低场磁共振不同序列图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2009年资料完整脑膜瘤患者18例,均在本院做MRI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6-70岁不等,平均45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颅内高压,无局部症状有12例,占80%,有颅内高压,又有局部症状有4例,仅有局部症状2例。有一例小脑膜瘤是因为脑梗塞而检查出来。
因此,随着磁共振的逐渐普及,特别是低场磁共振在县级医院普及,低场磁共振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逐渐体现,与高场磁共振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低场磁共振多序列和增强扫描对脑膜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曾自三,龙莉玲,黄仲奎,等.颅内脑膜瘤的MRI诊断(附63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0):845 847.
2、结果
2.1肿瘤部位和大小大脑凸面3例,额部有2例,大脑镰旁和跨大脑镰有8例,蝶骨嵴2例,后颅窝2例,鞍区1例。肿瘤大小约2-10cm不等,圆形或类圆形。
2.2肿瘤MRI信号特征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5例肿瘤信号不均匀。10例肿瘤周围轻度水肿。增强后全部肿瘤均明显强化,10例肿瘤见明显脑膜尾征。5例肿瘤不均匀强化。
[5]Sheporaitis LA,Osborn AG,Smimiotopoulos JG,et al.Intracranial meningioma.AJNR Am J Neurouadiol,1992,13(1):29-37.
[6]Wallace EW.The dural tail sign.Radiology,2004,233(1):56-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Z)> 20次/h,所有病人均排除了可能引起气道阻塞的鼻咽部解剖变异,相关的咽部气道矢状位、冠状位重组影像上分三部分:
2.4.1.1软腭后区(retropalatal,RP)自软腭至悬雍垂尖,
2.4.1.2舌后区(retroglossal,RG)悬雍垂尖至会厌尖,
2.4.1.3会厌后区(epiglottal,EPG)会厌尖至会厌根部。
7
T2WI 横状位 5mm 3400 134
5
T2WI 横状位 5mm 3000 105
12
T1WI 横状位 5mm 360 21
12
IRFSE 横状位 5mm 3500 75/110 12
T2WI 冠状位 5mm 3000 103
12
T1WI 冠状位 5mm 400 20
7
GRE 冠状位 5mm 250 10
1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危害。 1.1主要危险因素: 1.1.1肥胖:体重超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kg/㎡。 1.1.2年龄:女性绝经期后患病增加,70岁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1.1.3性别: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 1.1.4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痛、II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 1.1.5咽腔狭窄(主要原因)。 [1] 1.1.6咽部肿痛、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颌关节功能障碍及下颌畸形。 1.1.7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史。 1.1.8相关其它病因。 1.1.9家族史。 1.2OSAS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损害。 长期以来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很多患者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说充分认识到此病的危害性十分必要,它包 括: 1.2.1高血压(晨起性)。 [2] 1.2.2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1.2.3左心衰竭。 1.2.4脑血栓、脑出血。 1.2.5癫痫发作。 1.2.6痴呆症、精神异常。 1.2.7肺动脉高压。 1.2.8呼吸衰竭。 1.2.9夜间哮喘。 1.2.10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 1.2.11遗尿。 1.2.12性功能障碍、阳痿。 1.2.13胃食管反流。 1.2.14神经衰弱。 1.2.15糖尿病。 1.2.16肥胖加重。 1.2.17小儿发育迟缓。 1.2.18脑挫伤。 2OSAS的检查方法 2.1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是检查OSAS的主要方法(金标准)。 2.2纤维喉镜检查。 2.3影像学检查。 2.3.1X线 包括头颅正侧位片, 2.3.2CT, 2.3.3MRI,MRI检查是目前观察最好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它利用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成像,对软腭、扁桃体、咽侧壁、咽后壁、 舌根部等结构的大小、形态进行观察,并且做出咽腔各部位的截面积测量。 2.4咽腔狭窄是OSAS的主要病因。睡眠时由于体位的作用和迷走神经亢奋、咽部软组织松弛、软腭(悬雍垂)、咽侧壁、后壁、舌根 等随着呼吸发生颤动,咽腔狭窄由于有效通气量减少而较易发生打鼾,而发生OSAS,软腭肥厚、变长、下垂、腭扁桃体肥大,咽侧壁、后 壁的淋巴滤过增生、肥厚、舌根部的后凸、肥厚以及咽腔的狭窄。肥胖者尤其是颈部短粗、脂肪堆积者发生OSAS的机会更大。根据上海 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江奇新等人对50例正常人和29例临床诊断OSAS患者,口咽腔MRI研究结果和统计学处理,软腭后截面积小于70是 判断口咽狭窄的标准。 2.4.1我院对56例OSAS患者进行了MRI睡眠状态检查 在选择经夜间多导睡眠图并诊断为OSAS的病人56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为45.6±8.01岁,男:45例 女:11例,呼吸紊乱指数
10
3结果
24例病人RP区咽腔完全闭塞,其中3例伴有RG区完全闭塞,8例同时累及RP区,2例显示连续性完全闭塞,1例位阶段性闭塞,中间
隔以含气咽腔,在5例单纯RP区闭塞的病人中有1例显示RG区明显狭窄,最小横断面积仅为6.4m㎡,32例未见完全闭塞,双侧咽侧壁:明
显狭窄的占21例,软腭与悬雍垂尖明显增大11例,舌体厚度及气道未见特殊性。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症(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mixed sleep apnea syndrome)等,临床上以OSAS最为常见,其主 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心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 器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甚至导致死亡,是多种全身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低场核磁共振在OSAS中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15T11:13:18.28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2年第7期供稿 作者: 肖戎
[导读] 长期以来许多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使很多患者延误了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时期。
肖戎 三门峡市中医院(河南省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R8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 5734(2012)7-26-02
扫描范围的软腭水平至会厌根部,在不同方位断面上分别对咽部各段进行测量,记录咽腔最狭窄的具体位置,为了了解咽部的形态学
变化,消除身高、体重原因、扫描条件并加以比较分析判断。
扫描条件:我院利用鑫高益0.4T核磁共振进行扫描
序列 方位
层厚 TR TE 层数
T2WI 矢状位 5I 矢状位 5mm 380 22
4总结
4.1本次统计睡眠状态下狭窄或闭塞的具体部位,16例病人中有8例完全狭窄,有助于睡眠状态下对OSAS的诊断。
4.2低磁场MRI扫描对本病的诊断保证了咽腔组织的一定清晰度,对动态观察及后咽部病变提供了技术依据。
4.3本次观察睡眠状态下利用MRI扫描,最直观、最真实地反映OSAS病人的具体阻塞部位,对临床医师对OSAS病人的认识及治疗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