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课知识点及课标解读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9c167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课知识点法律护我成长是七年级下册政治学习的内容,那么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课知识点一、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1.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1)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党和国家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1)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3)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4)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1.求助有路(1)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敢打官司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94593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5.png)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知识点总结道法第八课是《公正正义》,本篇文章将重点讲述这个课程的知识点总结。
1. 公正正义的含义
公正正义是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础与保障,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守公正正义的原则,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2. 公正正义的体现
公正正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包括诉讼程序、道德行为等方面。
3. 诉讼程序
在诉讼程序中,公正正义是法官行使职权的基本原则,它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当法官在进行审判时,在公正正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4. 道德行为
在社会交往中,公正正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正正义的体现,需要人们在道德层面有所体现。
我们应当在自身的行为中,秉持公正正义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他人,不给别人带来损害。
5.公正正义的意义
公正正义在社会中的意义重大。
只有在公正正义的基础上,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谐的运作状态。
公正正义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6.公正正义的落实
在现代社会中,法治与行政管理等方面都在积极的落实公正正义的原则。
其中,法治是保障公正正义的重要保障之一。
总结
本篇文章介绍了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公正正义的含义、体现、诉讼程序与道德行为、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现代社会中,公正正义已成为社会运作的基本依据,人们需要在各方面遵守公正正义的原则,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245b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f.png)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本中第八课的知识点都讲了什么,你知道吗?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政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ab5c3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1.png)
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推荐文章下册七年级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题热度:初中七年级下册政治教案热度:七年级人教版政治下册教学计划热度:初一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计划热度:七年级政治上册重要知识点热度: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本中第八课的知识点都讲了什么,你知道吗?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的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 政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人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8)知识要点doc
![人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8)知识要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c76a417f8e9951e79b892727.png)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知识要点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1、国家制定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性(或原因)是: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需要得到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即设置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3、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1)家庭保护的含义: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以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其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家庭保护的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的含义: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学校保护的内容: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设施中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
4、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1)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的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社会保护的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如少年宫、图书馆、科技馆等),并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去做工,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说课稿 含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说课稿 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e0aa980866fb84ae55c8d13.png)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说课稿《憧憬美好集体》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内容《憧憬美好集体》。
本框题是在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基础上、让学生聚焦到集体生活,从而激励学生对集体生活进行畅想、为后一框我与集体共成长做好情感、价值观上的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集体愿景的内涵及其作用;理解美好集体的特征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习如何在集体相处中,正确处理班集体中不同的异见、在竞争与合作中,正确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自己生活的集体,树立建设美好集体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生活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美好集体要有哪些良好氛围。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如何在探究、体验美好集体特征中展开思维和情感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四、说学情初中七年级学生,他们对人、对事情有热情,从其内心都渴望建设美好集体的愿望。
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如何建设美好集体没有具体的方法和能力,其责任感强过其责任能力。
同时,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教材中一些概念不太懂加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容易对本框内容不感兴趣。
因此,通过创设情境经验贯穿本课,通过事例激发他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五、说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与设置的情景结合起来,增强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
活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拓展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合作、活动组织能力。
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正,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设问:谁获得了16的感动中国人物的特别奖?播放视频《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设计的意图和效果: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播放视频揭示设问的结果推出中国女排这个美好集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重要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重要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5def6e9b89680202d82548.png)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第一课时憧憬美好集体1.集体愿景的含义及作用重要性。
(1)含义: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1)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3.美好集体的特征、特点(四个表现)。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第二课时我与集体共成长1.怎样建设美好集体?(如何在共建中尽责)?(1)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4)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2.如何在担当中成长?(怎样担当美好集体建设的责任?(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2)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3)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4)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承担责任?(1)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4.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或集体生活我们需要学会什么?(1)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2)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3)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5.怎样做到与集体共成长?一.在共建中尽责(1)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d08f53c850ad02de80418f.png)
4.在民主制定规则的过程中需要“自治”精神,“自治”的表现是什么? “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 誉。 5.怎样担当集体建设的责任(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 (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集体的事务需要每个人去分担,事事都要 有人做;集体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主人。 (2)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集体的事务, 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3)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6.担当集体责任的重要性(作用) 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 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7.勇于担责的体现和重要性 体现: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作用: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 多发展的机会。
第1课时 憧憬美好集体
1.集体愿景的含义及重要性。 (1)含义: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 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共同 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的作用有哪些?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在美 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 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 念。
3.美好集体是什么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 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 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 与排斥。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 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 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集体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合作 学习,共同提高。 4.集体生活合作策略有哪些? (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4)经常自我反思。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8b96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5.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知识点第一节憧憬美好集体1、集体的愿景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什么是集体的愿景?)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集体愿景的作用有哪些?)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的作用?(美好集体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3、美好集体有哪些特征(特点)?(1)有共同的愿景。
(2)有良好的氛围。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④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第二节我与集体共成长1、怎样才能做到与集体共成长?(怎样为建设美好集体作贡献?)(1)在共建中尽责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③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组织领导者。
④民主制定规则,自觉遵守规则,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
⑤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2)在担当中成长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树立主人翁意识。
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⑤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要学会关爱他人,相互帮助;要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2、怎样在共建中尽责(要求)?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③共同商定集体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组织领导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https://img.taocdn.com/s3/m/2847f390ee06eff9aff8072d.png)
第八课优美集体有我在第1课时憧憬优美集体1.★★集体愿景的含义及严重性。
(1)含义:优美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优美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优美集体的作用有哪些?(1)优美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在优美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盛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强自己的生活信念。
3.★★★优美集体的特点?优良集体氛围的表现?优美的集体是怎样的?(1)优美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崇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2)优美集体是填塞关怀与友好的。
(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如何相处)A、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B、不仅有关怀与友好之心,而且有详尽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
C、不以关爱之名行“损害”之实。
(3)优美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A、在优美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
B、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C、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4)优美集体是填塞活力的。
集体成员之间和而例外、相互激励和竞争,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4.★集体生活合作策略有哪些?(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伪饰交流,彼此信任。
(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够。
(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4)经常自我反思。
5.★★怎样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竞争?在集体生活中,竞争不是嫉妒、排斥,更不是敌对,而是以承认、尊崇为前提,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学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学1](https://img.taocdn.com/s3/m/b89d9d455fbfc77da269b1f3.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8课美好集体有我在学案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第一框憧憬美好集体编写人:张洪海责任编辑:周文军【学习目标】 1、了解集体愿景的内涵,知道美好集体的特征,认识美好集体的作用。
2、掌握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形成团队合作的能力。
3、体会美好集体的特征,激发憧憬美好集体的情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美好集体的特征。
难点:创建美好的集体。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认真阅读教材P72——P76页,填一填:1、美好集体的愿景就是集体拥有共同的,向往美好的,承担共同的,认同正确的,形成一致的和。
2、愿景是集体的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
3、美好集体是________、,是充满______与的;美好集体是的;美好集体是充满。
4、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_______ 的作用,同时又避免____________ ;每个人都努力实现____________,而不或。
5、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_____ 、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提高。
温馨提示:完成上述任务后,向他人展示、与他人交流,以明确知识点。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活动一:阅读分享教材P73探究与分享“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集体生活感受”,说一说:1.你经历过类似的集体生活吗?它给你带来了什么?2.设想一下:怎样的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实现共同愿景?3、集体为什么需要共同愿景?活动二:阅读教材P74的探究与分享,结合张聪的集体生活,议一议:温馨提示: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活动,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让每一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张聪一样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为什么?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可能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3、结合小组讨论,张聪的经历体现了美好集体哪一特征?活动三:阅读分享教材P74四幅场景图片小梁的故事,悟一悟:1、如果你是小梁,面对不同同学的态度,你会有怎样的感受?2、你怎么看待四位同学的做法?3、请你猜一猜:那封信里写了些什么?4、你认为还可以为小梁提供哪些帮助?活动四:阅读分享教材P76“志强和秦军之间的竞争”,辨一辨:(1)志强和秦军之间存在竞争吗?如果存在,你如何看待这种竞争?(2)在集体生活中,你是如何处理竞争关系的?(3)志强和秦军两位同学的对话,告诉我们美好集体的哪一特征?【课堂小结构建网络】1、愿景是集体的,是推动集体发展的。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课让我们的耳朵醒来知识要点归纳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课让我们的耳朵醒来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3e64d750e2524de5187e2b.png)
第八课让我们的耳朵醒来1. 学会倾听的原因(P91到93)。
(1)听、说、读、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四种基本技能,但我们花在听的时间比说、读、写都要多。
(2)兴致勃勃地听,谈话者会谈的越来越起劲,越来越有兴趣,从而讲得更加流利、精彩。
(3)倾听是美好关系的赠礼。
别人的心灵是被倾听打开的。
凭借倾听所营造的理解之桥,我们悄悄地叩开了他人的心扉。
(4)善于倾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
2.学会倾听的意义(作用、倾听的魔力)是什么?(1)“善于倾听的人,别人欢迎,自己长智”。
专心倾听别人讲话,是我们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和尊敬,对方也将以热情和感激来回报你的真诚。
(2)倾听会让我们听到更多有益的东西,从而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智慧。
(3)倾听是美好的关系的赠礼。
别人的心灵是被倾听打开的。
凭借倾听所营造的理解之桥,我们悄悄地叩开了他人的心扉。
倾听可以领悟做人的真谛。
3. 我们的耳朵沉睡的原因,①人微言轻的偏见。
生活中我们容易趋附于“强势”和“权威”而忽视“弱势”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胜我一筹的人讲话,我们往往目不转睛,洗耳恭听;而不如我们的人讲话,我们却常常眼皮向上,心不在焉,置若罔闻,不愿意听;②“废话”、“唠叨”的误解。
我们的耳朵沉睡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认为别人的话是废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不如不听,落得耳根清净!其实,“废话”中有宝贝,“唠叨”里关爱。
青春期的心理,让我们容易拒绝别人的“关爱”。
③青少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④受环境干扰以及本身信息质量低下;⑤我们的耳朵喜欢赞美,不喜欢批评。
(6)因为说话的对象与我们的关系不同或说话人的个性或讲话方式我不感兴趣而产生拒听现象。
因为心情不好而拒听。
4. 耳朵沉睡可能造成的危害①失去他人的尊重;②错过许多有价值的东西;③导致人际关系紧张;④信息闭塞。
5. 怎样做才能发挥倾听的作用,展示倾听的魅力?(P99)(怎样倾听?倾听的技巧)(1)专心。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c565b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0.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的学习笔记课题: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一、为什么说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二、怎样建设一个美好的集体?1.美好的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集体建设,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
2.美好的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友爱,乐意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3.美好的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氛围。
4.美好的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共同管理集体事务,为集体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怎样在集体共建中尽责?1.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为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认真对待集体事务,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4.坚持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维护集体团结和荣誉。
四、怎样在共建中尽责?1.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集体建设,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这是建设美好集体的前提条件。
2.制定集体规则。
为了维护集体的秩序和规范行为,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规则和制度。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3.民主选举担负集体责任的管理角色。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与选举和管理集体事务,共同承担起集体的责任。
4.参与集体实践和活动。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集体的实践活动和各种活动,为集体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积极为集体的发展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怎样在担负共同责任中成长?1.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笔记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f38b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4.png)
七年级下册道法第八课笔记一、引言本课主要讲述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作为七年级下册的学生,我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课程重点1.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概念和关系在本课中,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概念,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个人利益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社会利益则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需要学会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利益,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方法在理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之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其次,我们要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和、宽容、包容的心态看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三、课堂笔记1. 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机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种方式。
4. 在面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时,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和、宽容、包容的心态看待问题,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5.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6.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7. 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是双向的,我们要关注社会变化和发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说课稿
![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54a5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c.png)
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八课说课稿一、引言1.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
七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本节课是七下道德与法治第八课,主题为“加强法治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2.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提高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1.内容结构本节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加强法治意识,构建和谐社会。
2.重点难点重点: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加强法治意识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法治观念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采用情景导入和问题导入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探讨1)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对法治观念的讲解,使学生明确法治的重要性,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2)实例分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法治意识。
(4)总结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2.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如课堂讨论时间不够充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课知识点及课标解读
★考点: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①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②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我国专门保护未成人正当权利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对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了哪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家庭保护的内容: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5、学校保护的内容:①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6、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其主要内容:①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③公共场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④禁止未成年人进行营业性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⑤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⑥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等。
7、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家庭:父母每天沉迷打麻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不尽责;学校:老师侮骂、体罚学生。
社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
8、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的原因:自身:青少年的自制力差、明辨是非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弱,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家庭:家庭保护不到位,没有尽到监护、教育孩子的职责;社会:社会保护不到位,没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学校:学校保护不到位,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管不严。
9、为减少、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措施、方法(提建议):①家庭:监护人认真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学校:认真履行学校保护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管。
③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尽到社会保护的职责。
④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查处打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⑤青少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10、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未成年人为免受侵害的维权途径):①与对方协商解决,要求停止侵权;②向有关部门投诉,请求出面调解;③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判决。
11、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谈看法(评析):……行为是违法行为。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保护的有关规定,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利,没有尽到……职责。
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2、判断属于何种保护的方法:以三个门为标准进行判断,即“家门”、“校门”、“法院
的门”。
凡在“家门”内实施保护的主体涉及家庭成员的属家庭保护;凡在校门内实施保护的主体涉及校长教师的属学校保护;凡在法院的门内实施保护的主体涉及法庭的属司法保护,三门以外的都归为社会保护。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9.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10.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13、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青少年受不法侵害或同不法侵害作斗争案例的启示):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律己,拒绝各种不良诱惑。
②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依法维权,如:报警、请律师、寻求法律援助。
③要敢于并善于同不法侵害作斗争,学会自救和求救,要注意方式、方法。
理由: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4、同不法侵害作斗争的好方法: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15、应对灾害、突发事故的方法:①保持镇静、机智应变;②意志坚强,保存实力;③把握时机,及时设法自救和求救。
16、灾害、事故给我们的启示:自身:①树立安全意识,远离危险源;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自救和求救;③珍爱生命,意志坚定。
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开展自救演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