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
浅析按大类招生的弊端及其解决措施
浅析按大类招生的弊端及其解决措施浅析按大类招生的弊端及其解决措施很多高校在本科教育中采用了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即在高考录取时不分专业,按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再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选择专业。
这样可以使专业选择更贴近学生志愿,更能反映社会需求趋向。
由于这种模式与目前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符合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因而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大类招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给分专业后的大学班级管理带来了诸多弊端:一、专业分流导致生源不均衡首先在专业分流时,不可能事先知道最终的专业人数,当一个专业选的人很集中,师资力量、管理、实验设备等都可能跟不上、无法提供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而选择人数少的专业,可能会造成师资、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对学校办学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容易造成研究性、基础性的学科选择的人数比应用型学科少,或者一些前几年热门过、社会上人才过剩、近年来比较冷门的专业,学生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可能选择的人数也少,致使学校不能因选择人数少而放弃这个专业,同时又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班主任的更换导致对学生熟悉程度的降低班主任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个导师,因经常与本班的同学进行交流,较易取得学生的信任,在学生心目中培养较高的威望,能较好的开展工作。
重新分专业后,新任的班主任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大大降低。
首先,新任班主任不得不重新认识与熟悉班级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个性、特长、家庭情况等。
新生进校期间是他们逐渐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也是班主任与同学们建立深厚感情的最佳时期。
而重新分专业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比较适应大学生活,平日彼此交流的机会不多,这将导致新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大打折扣。
其次,学生对新班主任的熟悉、了解到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新班级组建后,面对陌生的面孔很可能学生不愿意主动找班主任谈心。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为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部分本科专业实施专业大类招生。
按照大类招生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将开展专业分流工作。
为做好按大类招生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推进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专业。
鼓励高分考生报考我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识,促进学风建设,提高人才质量。
二、分流对象在学校注册在籍的按大类招生的一年级学生(不含学籍异动的学生)。
三、分流原则1.学生只能在大类范围内进行专业分流。
2.坚持“遵循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高考成绩和第一学期成绩,参考入学以来的行为表现,进行专业分流。
3.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增强专业分流工作的透明度。
4.充分考虑专业布,合理调配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四、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专业分流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及宣传工作,并受理学生的书面申诉。
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X委书记成员:教学管理部部长、学生工作部部长、督导审计部部长、各大类所属专业学院院长、基础课部部长秘书:教学管理部考务管理科长五、分流工作实施要点1.分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划分各专业人数上线,原则上按照专业人数上限确定各专业人数。
2.分流工作通过计算机“大类招生分流系统”实施,学生志愿填报、综合考评成绩计算均在系统中完成。
3.综合考评成绩P计算方法:P=P1×90%+P2×10%对本条规定的说明如下:(1)P1、P2值的说明P1:学习成绩考核分,满分为100分。
P2:德育素质考评分,满分为100分。
(2)P1、P2小于零分时按零分计,高于100按100计。
(3)学习成绩考核分计算公式为:P1=(∑主干课程初修成绩×课程学分)/∑主干课程学分主干课程初修成绩为学生所修第一学期主干课的初修成绩。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利弊探析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利弊探析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采用,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人才,力求与社会需求接轨。
以学生视角,拟从该种培养模式的实行情况入手,阐明其利与弊,旨在寻找大类和专业的平衡点,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卓有成效的推行此种模式。
标签:优势;问题;建议1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简介大类招生,就是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一种招生模式。
分流培养,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经过1—2年的基础课学习,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目前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类别又可大致分为三类:(1)大类招生,专业培养: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运用和施行的招生办法;(2)按院系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招生;(3)“基地班”“实验班”形式(例如我校的孙越崎学院)。
这些实验班不分专业,实施的是“通识教育”。
2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势(1)顺应时代背景,符合社会需求。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专才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大类招生,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缺陷,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志愿的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从容地选择专业,使专业与自身的切合度大大提高。
(3)加宽学生专业基础,使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
而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
高校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高校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阐述了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在专业分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专业选择热门冷门差距明显、专业选择功利化、对重组班级认可度不高及分流后期目标不明确等,并结合学校现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开展系统化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学生工作进社区活动及学风建设活动。
关键词:专业分流问题对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把“宽口径、厚基础、强实力、高素质”作为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开始试点实施大类招生模式。
即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成一个大类进行招生的新模式。
学生入学后,在低年级阶段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阶段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选择专业、分流培养。
大类招生模式的实施既有利于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使专业选择更加自主和理性,为高校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211工程”院校中已有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一半以上的学校试点实施大类招生。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1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具体方式是:学院统一按“经济学类”进行招生,新生入校后前三个学期进行基础通识教育,在大二第一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二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笔者以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探讨大类招生条件下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原则1.1 公平公正原则专业培养对学生思维格局和发展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专业分流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大学生关心的头等大事。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专业分流,在维护全体学生利益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分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志愿优先,双向选择原则大类招生就是让学生在对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给学生一段缓冲和准备的时间,使其更清楚地分析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个性需求,做出专业选择。
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现代经济信息454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李文静1 长春师范大学唐 栋2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摘要:如何将高校大类招生的政策成果实现固化,明晰政策实现时面对的困难,是大类招生政策整体推进的主旨。
这篇文章主要根据高校大类招生改革时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希望可以对大类招生的改革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类招生;改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454-01一、高校大类招生改革的意义(一)高校大类招生改革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根据现当代教育的要求,高校学生应该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也要掌握良好的非专业知识和综合本领,使学生可以增强适应社会的本领。
长时间的发展实践中,很多高校招生依照专业模式,这就存在着设立的专业比较陈旧,专业方向许多相似之处和专业口径有限及其他的问题,而且只重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弱化学生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学习。
比较重要的是,高校的教育常伴随着严重的功利化,对通识教育的进行有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能够加强并巩固学生学习热情传统招生模式下,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选择新生,这是依照学生的主观意愿和成绩的高低来选择专业,很多学生在进入校园一段时间后发现并不喜欢所选的专业,再想转入喜欢的专业又很难,因此这些同学对学习没有热情。
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对于学生实行轻松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只要学生没有违规违纪,大多都可以完成学业,这也使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没有什么挫折,无坚定的目标。
但伴随着现在高校大类招生改革工作的进行,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也就更主观,专业认同感大大增加,学习热情也大大增加。
而且,在大类招生配套的专业分流模式下,分流将学生的成绩好坏作为评判标准,有利于学生更好知识掌握。
(三)高校大类招生改革实践中存在不足目前,我国对于大类招生和专业分流下的院系指导存在断层,没有可操作性的讲解,使很多学生对于大类招生不了解,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大类招生的缺点被一步步放大。
大学专业分流利弊
大类招生利弊大类招生,就是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
进校后,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
近几年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及在此基础上的培养,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一、实行“大类招生”的原因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 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变革,并于2001 年秋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
根据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的理念,先按文科和理科学习基础课,然后按专业进行分流,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为什么国际、国内的一流大学都选择“大类招生”呢?1.“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途径。
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现代社会都需要更多知识面广,调适性强,具有分析、探索、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已经从一次性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
本科教育阶段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专业技能,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不断求索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知识,了解掌握不同学科探索求知和创新求解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和思维活动的特性,从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岗位任务与挑战,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
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1.1背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院大类招生成为了一个趋势。
学院大类招生是指通过学院或学校的集中招生、统一培养和分流机制,将招生对象的分流权从高中学校转移到学院或学校。
学院大类招生不仅有助于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与发展空间。
1.2目标(1)实现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特长的有机结合;(2)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3)提升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发展意识;(4)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分流原则2.1公平原则分流工作要坚持公平原则,遵循学生自愿和适应原则,不得有任何歧视和偏袒。
2.2多元原则分流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掘自身潜能。
2.3适应性原则分流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专业分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目标。
三、实施方案3.1选拔程序(1)自愿报名: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志愿选择;(2)初步筛选:根据学生报名材料的完整性和与专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进行初步筛选;(3)面试与评估:对初步筛选合格的学生进行面试和评估,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测试;(4)分流结果发布:根据面试和评估结果,公布学生的分流专业。
3.2分流标准(1)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专业分流的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评估和分流;(2)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决定其专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个人特点;(3)专业需求和发展前景:学生所选专业的需求和发展前景对专业分流也具有重要影响,应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
3.3分流指导(2)充分信息公示:对于学院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的相关信息,应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公示,向学生提供详细的分流方案、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等信息;(3)个性化分流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分流过程中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选择和发展规划。
“大类招生”有待进一步完善专业分流机制
入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选择,能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日后发展的专业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学科、了解专业,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规划
学业生涯发展方案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案,更有利于实现“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目标。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同样“大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二是按学科大类招生再细分专业时,学生以往的人际关系、成绩档案等面临重新调整,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学校的管理连续性等都
将面临考验,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因此,需要从学生心理引导、教学管理衔接等方面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三是分流后的变动问题,需进一
步细化分流的机制、原则和依据,增强学生在大一阶段对相关专业的认知、认同,并在分流之后进一步精细划分学科专业,以实现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
毕业前,凭着这种不放弃,她已经把自己的公司开到了杭州,目前年营业额上千万元。在川美,像...甘肃:推动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本报讯
(记者 尹晓军)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该省将积极推动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等8所高校向应用技术型
转型,同时,支持其他省属本科院校根据各自实际和发展需要,在二级...
光明日报)“大类招生”,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录取之后,可在本
科前一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入学高校即意味着进入专业化学习状
态,一旦专业选择不当,不但令部分学生学得痛苦,而且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显然,“大类招生”改变了以往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高校专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采取的思考
目前 , 随着 电子 商务 以及计 算机 科 学技 术 的快 速 发 展 ,企 业 加 大 了对 复合 型人 才 的需
1 .计 算 机 专 业 实 施 “ 大 类招 生 、 分 流 培
养” 的 必 要 性
1 . 1减 少 考生填 报 志愿 盲 目性 的基础
求。 然而 , 当今社会 中, 复合型的人才却是极度
可 以不用填报细分的专业 , 只要选择 自己所喜 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很好的采取“ 大 欢 的专业类 , 入学后 , 通过对这个专业类基础 类招生、 分 流培 养 ” 模式 , 从 而培 养 出复 合 型 的 知识的学习, 再结合 自 身的情况挑选感兴趣 的
计 算 机人 才 。
收 入 日期 : 2 0 1 3 — 0 9 — 2 1
的学 生 , 经过 1 — 2年 的基 础课 学 习 , 然 后 在 大 类 学科 学 习的基 础上 , 根 据学 生 的学 习情 况 和 喜 好 以及 社 会需 求再 进行 细 分 , 在与 院 系 的双 向选择 原则 下进 行分 流培 养 。 这样 的模 式在 一 定 程度 上 , 不但避 免 了学 生入 校 前在 选择 专 业 过 程 中的盲 目性 , 同时, 还 有 利 于高 校 培 养 出 更 多 的复合 型人 才 , 顺应 时代 的需 求 。 基于此 , 根 据学 生对 于计 算机 的知识 差 异性 , 探 索 当前
专 业进 行更 深入 的学 习 。 这一 方式在 很 大程度
作者简介 : 尤玲玲( 1 9 8 3 一) , 女, 福建南 安人 , 闽南 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实习研究员 , 研究方 向为教学管理 。
保 山 学 院 学报 2 0 1 3第 5期
上 有 助 于减 少 学 生选 择 专 业 时 的盲 目性 m , 提 高 了志愿 的录取 率 。总 之 , 大类招 生 有效 的 缓 解 了高考 生在专 业选 择 上 的迷茫 和无 措 , 有 利于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积 极性 和学 习兴趣 。 1 . 2 满 足 当今时 代对 复合型 人才 需求 的关键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实践案例
以某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该校采取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运行机制,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该校采取了以下对策:
1、调整学科设置:该校加强了工商管理大类中各个学科的建设,确保每个学 科都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同时,该校还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增 设了一些跨学科课程,如“工商管理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等。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校针对不同学科方向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了财务分析、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对 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加强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同时, 该校还推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为其提供学习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 导。
3、加强校企合作:该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共同制定人 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等。通过校企合作,该校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 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科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 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 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对 人才的要求,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课程建设。 设置多样化的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其次,推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选修不同院系的课 程,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再次, 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大类招生政策下分流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
大类招生政策下分流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钱锐锋;付梦瑶;高蕙雯【摘要】采用自编问卷方式考察了大类招生政策下学生专业分流的时间偏好、影响专业选择因素等内容。
结果表明:(1)大一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为多数学生进行专业分流的时间偏好;(2)自身的兴趣、个人能力、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学科实力为影响学生专业分流的关键因素。
根据调研结果,管窥高校专业分流的实施现状,总结专业分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学生专业选择和高校制定分流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分流模式的优劣根源,探讨专业分流模式的新思路,为以专业特色为主导的高校提出可供借鉴的分流细则。
【期刊名称】《新一代:理论版》【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影响因素;时间偏好【作者】钱锐锋;付梦瑶;高蕙雯【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2.474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国在人才培养与招生政策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改革,由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化培养思路,逐渐转变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培养思路。
这与社会的发展、“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增长密不可分。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不断被推上时代的前沿。
现今对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已有的人才培养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大类招生改革为背景的人才培养、现状、发展对策、培养模式等方面。
在大类招生政策下如何进行人才分流,具体分流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研究背景大类招生政策下的专业分流是指在高招录取阶段将相近专业按学科合并,学生入学进入相应的学科大类学习,在完成1-2年的通识教育后再根据成绩、兴趣和志愿等因素细分到各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学习。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
第37卷第5期2019年9月中国林业教育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1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田明华高薇洋胡明形向燕(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摘要:2016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6个专业划分为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个大类,实施了大类招生,从而使生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为了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方案,做好专业■分流后续工作,2016年底进行了工商管理类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新生专业意愿问卷调查,2017年底又对这两大类学生进行了专业意愿的跟踪调查。
在此背景下,根据专业意愿跟踪调查结果,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认可度、报考志愿的满足情况、报考专业大类的选择依据、开设“专业概论”课程的效果、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以及专业选择的变化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对学习的影响情况、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意向专业的选择及其相关信息餉来源情况、专业分流限定条件和限额方面的意愿、专业分流后续安排方面的意愿等9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最后,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对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模式在满足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大类招生宜尽量扩展所覆盖的专业范围;三是要优化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限定条件,适当放开分流专业的配置人数;四是要提供高质量餉专业分流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分流专业;五是要妥善处理专业分流后续问题。
关键词:本科教育;大类招生;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分流;问卷调查一、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研讨背景自2001年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以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在我国高校招生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重视。
到2011年,几乎所有的“985”高校,半数以上的“211工程”高校,约20%的普通高校,都引入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口切。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类 内“ 冷、 热专业 ” 间不平衡 的现 象总是会 出现 , 由此说 明高 校在实施这种模式时 制定 的分流制度 不够完 善和专业设 置 得不够科学 , 同时也 或多或少地在表明学校的教 师在学生 选
不分专业 的大类招生 培养 ; 第五种 是“ 基 地班 ” 、 “ 实验班 ” 形 式( 例 如我校教 师教 育学院的卓师计划班 ) H ] 。
二、 实施“ 大类招生 。 分流培养” 模式遇到的问题
1 .没有充分认 识 本 校 的实 际 情况 , 盲 目实施 “ 大类 招
育 体制下 , 针对传统人 才培养模 式 的弊 端探 索 出来 的 , 它以
其 在强化基础 教学 、 拓 宽专业 口径 、 培 养复 合型人 才等 方面 的优点逐渐被我 国许 多高校所采用 , 而且采用之后取 得的成
果也是值得肯定 的。但是 , 我 国高校在实施 这种新 型模 式 中
生、 分流培养 ” 模式 。第一 , 在未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源 的情况 下实施 此种模式。 目前一些高校在未具备相应 的师资力量 、
课 程设 置 、 教学设备 等软硬条 件下 , 盲 目实施 “ 大类招生 、 分 流培养” 的模式 , 导致 改革越 改越乱 , 出现似是而非 的情 况 ; 第二 , 未充分认识本 专业 的特点 , 盲 目追求此种 模式。 比如
总地来 说 , 目前我 国高校 实施 的 “ 大类 招生 、 分流 培养 ” 的类别 可以概括为五种 : 第 一种是 在 同一 院系 中不分 专业 , 只按 院系招生 培养 ; 第 二种是 一级 学科 内大 类招 生培 养 ; 第 三种是跨学科相 近专业 大类招生培养 ; 第 四种是不 分院系也
2 0 1 3年 5月 第3 2卷第 5期
大类招生培养下专业分流机制优化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新型工作体系,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开展的工作必须有利于企业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非常重要。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战略能力、内部营销能力、应变能力、改革管理能力、专项技术能力等,能够及时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
在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要求之后,国有企业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分析他们综合能力和素质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计划,并付诸于实践。
国有企业可以定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工作,请业界知名学者或专家担任讲师,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开展知识论坛、行业研究等活动。
三、总结综上所述,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未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也会不断完善,不少领域中的国有企业也将会走下垄断地位,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更可以体现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市场形势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方法的采用上需要有所取舍,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原管理方法为基础进行调整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来。
参考文献:[1]张跃东,江玉兰.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2]王红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02).[3]傅杰锋.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大科技,2012(24).[4]袁建明,伍文生,王敏.国有建筑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09(12).(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是当前国内高校一种主要模式,成为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对地方高校按类招生下专业分流实践的思考
参考文献 :
一
【]a , g e.L o a: h x e ec fHK ad r e 1 i A ns T T dy T eep rn eo U n e — Ln E i l vne o hn 】 ecigE g s hn ,0 5 ( ) ac r iaⅡ. ahn nlhi C a20 ,1 . f C T i n i
北京大学学报 ,0 7 ( ) 20 ,5 . [] 晓燕. 关 5 双语教 学的几 个 问题 Ⅱ. 中国大 学教 学 , 5郭 5 - . ] 20 ,36 . 0 4 1( )
【 课题成果 】
对地 方高校按 类招 生下专业 分流实践 的思考
熊晓燕 , 王训腾
( 重庆理工大学
教务处 , 重庆
405 ) 0 04
摘要 : 目前, 多实行 了按 类招 生的地方 高校都先后进 行 了专业分流的试 点。专业分流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 许 程, 它涉及到学校教 学管理 、 资源配置 、 专业布局 和学生个性 的满足等方方面 面。本文结合 多年 的实践和研究 , 对
一
、
种考试方式相结合 的综合考试改 革 ,在课程教学 中加 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培养 ,使课 程教学更具综 合性和挑 战性 。目前结合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 , 我 们正按计 划完 善配套 的全英语 教学课 件 的更 新建设 、 课程 教 学英 文 网站 的建设 和英 文 教材 的修 订再 版 工 作。 双语和全英语教学教 材直接关系着课程改 革的成 败, 其核心不应是 全盘采 用外文原版教材 , 而应 根据不 同学科 的特 点 ,有针对性 地编写适合我 国国情 和 国际 化需求 的英文教材 。 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 , 要注重营造 英语 教与学 的环境 , 实践全过程 的英语教学模 式 , 对于 优势 学科 , 可率先开展双语和全英语教学 分流 时间 , 专业 宣传介 绍 , 填报 志愿 , 确定分流名单 , 经公示 后上报学校 主管部 门 审定并备案 。 2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普遍提 高。 . 实行按类招生专业 分流 , 减少了学生选择专业 的盲 目性 , 学生入校后 经过 3 4 到 个学期 的学习 , 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 、 可 爱好 和特 复杂的系统工程 , 它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 、 资源配置、 ‘ 长选择 自己心仪的专业 ,激发 了学生对专业 选择的理 专业 布局 和学生个性的满足等方方 面面 。 目前实施按 性思考 ,唤醒了学生 的 自主意识 ,学 习 目的性更加 明 类招 生的各地方高校都先后试 行 了专业分流 ,其现状 确 。由于很多学校都依据志愿加成绩 的方式 进行专业 如何 , 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 分流 , 成绩是第一位 的, 很多学生为 了选择 到 自己满意 按类招 生专业分流取得的成效 的专业 , 习更 加 自觉 主动 , 习积极性 进一步增 强 , 学 学 1 . 各校的专业分流规范有序 。 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 学 习成绩 明显提 高。 在重点大学 的感 召下 ,不 同程 度地开展 了按类招 生专 3 . 了弱势专业的调整与优化 。 促进 学生在所学学科 业分流 的试点工作 ,都根据本 校 的实际情况制 定并实 大类 内进行专业分流 ,按所学 学科所 包含的专业数填 施 了专业分流 的管理 办法或指导意见 ,对专业 分流的 报 志愿 。 一些地方高校规定 : 原则上学生填报专业分流 原则 、 模式 、 依据 、 程序等都作 了明确 的规定 。 于专业 志愿数少 于 2 人 ( 关 0 有些 学校是 1 ) 0人 的专业一般暂不 分流 的原则 : 都坚 持了公 平 、 公开 、 公正原则 , 既考虑社 开设 , 该专业 在第 二年专业分 流时如果仍少于该数 , 则 会需要 , 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原则 。 于专业分流 的模 该 专业在下一年暂停招 生 。专业分流使弱势学科 专业 关 式: 主要 有 “+ ” “ . 2 ” 1 3 三 种模式 , 管是 发展面临萎缩和调整 ,强化 了弱势学科专业 的危机意 2 2 、 1 + . 和“+ ” 5 5 不 那 种模式 ,学 生都要在完成基础平 台的课程后再在大 识。弱势专业只有不 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改革人才培 类 内进行分 流。 关于专业分 流的依据 : 大多依据“ 志愿 + 养模式 , 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 , 注重专 业 内涵 发展 , 提高 成绩” 的方式进行 。关于专业分 流的程 序 : 都包括 了制 专业建设水平 , 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 因此专业 分流对 为拓宽专业 口径 ,为社会 培养 高质量 的应用 型创 新人才 ,为给学生 自主发展提供 更多 的选择 机会 和成 才空 间,近年来许多地方 高校纷纷实行 了按 类招生分 流培养人才模 式改革。学生进校后不分专业 , 按学科大 类培养 , 一至二 年后再 根据个人兴趣 、 特长 和社会需求 等情况选择专业方 向, 进行专业分流 。专业分流是一项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地方高校在面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招生分流制度的不完善、课程设置的短板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以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的发展。
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是当前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学生自身素质不足的情况下,很难做好有针对性的培养工作。
地方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包括学生的学术能力、综合素质、学科特长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和个性化培养计划的制定。
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素质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招生分流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地方高校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当前的招生分流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不统一、分流结果不公平等问题。
为此,地方高校应加强对分流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明确招生分流的评价标准和流程,确保招生分流的公平公正。
建立完善的分流体系和评价标准,确保学生在分流过程中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课程设置的不足也是地方高校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面临的一大困难。
目前,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是按照传统的专业设置而进行,缺乏个性化课程的设置。
为此,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更具个性化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注重跨学科的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北航的大类分流方法
北航的大类分流方法
【实用版1篇】
目录(篇1)
1.引言:介绍北航大类分流方法的背景和目的
2.北航大类分流的具体措施
3.北航大类分流方法的优点
4.北航大类分流方法的局限性
5.总结:对北航大类分流方法的评价和建议
正文(篇1)
北航的大类分流方法是一种针对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培养方式。
这种方法的实施,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北航的大类分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学校将各个专业按照学科大类进行分类,如工科、理科、文科等。
然后,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的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学科大类进行学习。
最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再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就业前景,选择具体的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北航大类分流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让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通过广泛的学科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擅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专业选择。
其次,它能够避免学生在高考后,由于对专业了解不足,而做出的盲目选择。
再次,它能够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然而,北航大类分流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需要学习多个学科,可能会导致学业压力过大。
其次,由于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才确定专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专业深度和就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北航的大类分流方法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改革,它既有优点,也有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分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了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2016级机械类专业分流工作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做好前期摸底和专业宣讲;制定分流依据及原则;按照程序具体分流操作。
标签:高校;大类招生;机械类专业;分流模式
一、我國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最早于2001年北京大学引入通识教育,实施“元培计划”,制定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来校后充分了解专业的情况下在第四学期前确定分专业。
随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分高校也相继出现了大类招生培养。
大类招生主要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通常采用1+3或者2+2的模式进行培养,培养计划主要倾向于一年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再进行专业教育,从而成为专业人才。
各高校专业分流时间各不相同,培养模式也各有差异,但是其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为了适应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随着全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我国高校采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成为教育改革趋势,自“元培计划”后,2002年武汉大学设立部分学院设立大类招生,2007年北大设立3个跨学科专业,2011年复旦大学展开跨院系大类招生,截止目前,“211工程”院校中综合性大学40所,理工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校人才教育发展的新措施,尽管部分重点高校已进入相应改革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模式现阶段还处在实践、探索、发展阶段。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机制还未形成完善、成熟的具体体系,并且不可避免的在学生分流实践中出现问题。
因此,本文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以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6级机械类专业分流实际操作为例,总结分析出更为合理科学的大类招生下专业分流的模式,促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由于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受家长、学长引导以及影响不同,大类招生模式下造成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人满为患,“冷门专业”无人问津,最后造成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任何一个学校专业的发展务必存在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冷门专业、新设专业,如果完全按照志愿进行专业选择,就会导致专业发展的失衡,从而造成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的不平等发展。
2、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按照成绩+志愿的模式进行专业分流,对于部分在大一参加各类学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但成绩一般的学生,若是没有分到理想的专业,会造成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高,出现排斥本专业学习,厌学等甚至恶性循环导致心理问题,最后对大学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尽管辅导员老师通过进行思想教育与沟通,可还是很难使学生恢复之前学习的积极性。
3、专业分流依据程序考虑不周
大部分高校专业分流都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完成的,在学生入学后较少的进行专业宣传,只是告知学生何时分专业,学生对专业情况、专业前景、分流情况了解甚少,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好所选专业,时间仓促,造成学生不了解专业从而盲目跟风。
三、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成功经验
大类招生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它同时会带来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总结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2016级机械类学生的分流工作经验如下:
1、做好前期摸底和专业宣讲
顺应时代高校招生趋势,2016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以机械学院为首实行“大类招生”,根据计划1.5年以后进行专业分流,在2016级机械类专业学生入校后,学院多次通过入学教育、机械大讲堂、高年级优秀学生专业经验交流、机械设计大赛、机械电子大赛、节能车大赛、工业工程改善大赛等活动对新生进行机械类各个专业知识的宣讲和普及。
专业分流意向摸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选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2016级机械类学生共437人,根据招生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8个班、机械电子工程2个班、车辆工程2个班、工业工程2个班,从饼状图的比例可以看出矛盾还是存在的,有的专业人数正合适,有的专业人数可能大大超出,有的专业人数却面临窘迫。
针对此现状,学院对2016级机械类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动员宣讲会。
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各系主任、团委书记、年级辅导员参与主要分流工作,团委书记对机械类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分流指导思想、分流专业级容量、分流工作安排进行具体介绍。
各系主任通过报告会分批进行专业简介、课程体系介绍、专业发展、专业定位、社会需求、师资力量构成、科研教学成果、优势和特色进行讲解,并建立答疑平台,解决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形成的困惑,从而了解专业,结合学生自身爱好及特长选择专业,不盲目跟风、扎堆。
2、制定分流依据及原则
机械学院高度认识到专业分流是高校强化基础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要尊重学生意愿,遵循社会需求,合理专业布局。
因此,机械学
院专业分流制定了“志愿优先、成绩排序,成绩相当、特长鼓励,适度引导、合理调配”的基本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2016级机械类专业分流工作。
(1)志愿优先、成绩排序。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的培养就要尊重人的志愿,因此专业分流就要求建立在学生的意愿、喜好上,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前面一段时间的成绩是对自己努力、喜好的一定反映。
因此,相同志愿条件下比较成绩,择优录取。
(2)成绩相当、特长鼓励。
结合学生志愿的填报,如有几名学生成绩相同,但参与某专业比赛,择优录取。
(3)适度引导、合理调配。
综合考虑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就业资源,结合部分学生的地域、性别,适度进行引导和调整。
确保各专业间师资生源尽可能的平衡发展。
3、按照程序具体分流操作
(1)大一第一学期入校第一个月简单进行大类招生讲解。
普及新生大类招生培养计划、讲座介绍,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前做好分流准备。
(2)大一第二学期末做好专业分流摸底。
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形式,提出10个问题,了解学生专业选择意向、目前对专业分流的想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专业现存危机等。
(3)大二第一学期初第4周~第8周进行专业分流动员,各系老师进行深入专业讲解。
(4)大二第一学期初第9周~第13周学生个人进行充分考虑。
(5)大二第一学期初第14周进行专业分流细则公布,平均学分绩点公布,年级辅导员组织学生志愿填写。
志愿分为四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每位学生至少填写前三志愿,且不能相同,并签字。
(6)大二第一学期初第15周进行专业分流:分流依据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由学生学习课程成绩和奖励加分、违纪扣分等两部分组成,综合考核成绩=学生入学以来平均学分绩点(不含公共选修课)×20×90%+奖励分数-处罚分数。
根究制定的分流基本原则完成分流。
大二第一学期初第16周进行专业分流拟定结果公示。
如有对分流结果不同意见,在规定日期内学生向学院教务处提出申诉,学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处理,最终确定分流名单。
机械学院通过以上的分流模式满意度达到了98.6%,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