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

合集下载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教案:《分类与计数》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分类与计数》一章。

具体内容包括:1. 分类的定义及分类的方法;2. 计数的基本原理及计数的方法;3. 分类与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类的定义及分类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学生能够理解计数的基本原理及计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3.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分类与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类的定义及分类的方法,计数的基本原理及计数的方法。

难点:分类与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超市商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商品的分类,引出分类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分类的定义:教师通过PPT展示分类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分类的概念。

2. 分类的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分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类的方法。

3. 计数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计数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计数的基本原理。

4. 计数的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计数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的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例题的分类和计数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分类与计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分类与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类与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分类与计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和回顾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分类现象,并说明其分类方法。

答案:例如,超市商品的分类,按照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分类。

2. 请运用计数的方法,计算出教室里学生的数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1.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幼儿将学到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分类概念
•能够按照某种规则将一组物品进行分类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数,统计每类物品的数量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材料
•各类玩具、文具、水果等
•一些小盒子、篮子等
3. 教学步骤与方法
步骤一:引入
让幼儿们看看课堂上的教学材料,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有哪些方法可以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步骤二:分类
让幼儿开始尝试将教学材料进行分类,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将分类好的物品放在小盒子、篮子等容器中,让他们自由决定容器中的物品分别属于哪一类。

步骤三:交流
等到幼儿们基本完成分类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他们说说他们选择的分类方法和每类物品的共性和特点。

步骤四:汇报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类方法,并展示他们整理好的物品,让全班一起观察和讨论。

步骤五:计数
将物品分类好后,开始统计每一类物品的个数,让幼儿逐一数出每一类物品的数量,并写在黑板上。

步骤六:总结
引导幼儿们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他们说说他们学到了哪些东西,看看每一步的练习对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有多大的帮助。

4.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幼儿非常擅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将物品进行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促进,让幼儿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在分类计数的过程中,幼儿们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统计能力,是一次十分宝贵的教育机会。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教案名称: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分类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操作。

2. 能够运用分类记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和统计。

3. 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分类记数问题。

教学资源:1. 图片卡片或小玩具等多种具有分类特征的物品,如动物、水果、颜色等。

教学准备:1. 将教学资源准备好,并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使用图片卡片或小玩具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别的物品,例如动物、水果和颜色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2. 讨论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引导学生找到物品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

3. 教师示范:教师将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并解释其分类的原因和方法。

4. 学生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进行分类操作,并尝试找到合适的规则进行分类。

5. 讨论总结:学生完成分类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各种分类的方法和规则,并分享归纳出的结论。

6. 进行分类记数: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并要求学生根据分类进行记数。

例如,教师出示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水果,要求学生分别计数每种水果的数量。

7. 探究拓展: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物品,并要求学生利用分类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出示红色和蓝色的小球,要求学生分别计数每种颜色的球的数量。

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其他颜色的小球,使学生能够对比和比较不同颜色的球的数量。

8.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类记数的游戏活动,例如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负责分类和记数一种类别的物品。

比赛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结果,并进行讨论。

9. 总结巩固:通过教学活动的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分类记数的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分类记数的表现。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分类记数题目或游戏作为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教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类记数,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班数学学习图形分类计数教案与反思

中班数学学习图形分类计数教案与反思

中班数学学习图形分类计数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线段、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能够分类和命名常见几何图形,并通过简单的图形拼组活动巩固记忆。

3.能够简单地使用计数方法解决问题,如计算一组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圆形等。

1.2 能力目标1.能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2.计数方法的应用。

2.2 教学难点1.适当提升难度,让学生能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计数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在教师简单介绍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类、命名给出的几种图形。

并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些新的图形,组织小组展示,让学生们对图形更加熟悉。

3.2 拓展环节通过游戏、拼图等形式,让学生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巩固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命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计数的方法求解一个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圆形等问题。

在小组或者个人活动中,通过观察、计算以及交流合作,让学生们逐渐掌握计数的方法和技巧。

3.3 环节在学生们完成练习活动后,教师会安排学生小组或者个人进行和汇报,展示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的自主创新和思考。

通过和汇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巩固记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教师针对中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和教具,让学生们在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概念和应用计数方法的技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教师的讲解重点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活动手册》中“分类与计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计数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幼儿能够理解分类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计数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分类与计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卡片、计数器等。

学具:幼儿用计数器、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类与计数场景,如超市购物、整理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分类与计数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例题1:将一组水果图片按照种类分类。

例题2: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每组完成一个分类与计数任务。

练习1:将文具按照类别分类。

练习2:数一数每种文具的个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类与计数》2. 内容:分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

计数:数一数每种物品的个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找出家中的物品,进行分类与计数,并将结果记录在画纸上。

例如:将玩具按照种类分类,数一数每种玩具的个数。

2. 答案:分类结果:按照实际情况记录。

计数结果:每种物品的个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分类与计数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公园捡树叶、分类与计数等,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分类的含义和掌握计数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次数学分类计数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1.学生能够了解分类的定义以及分类的基本特征,学会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能够通过分类的方法,对有限的物品数量进行计数,理解分类计数和数的概念。

3.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1. 活动1:引入与热身(10分钟)教师主持•在课堂上放置几个玩具、图片等物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物品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举例说明简单的物品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材质等等。

引导学生对物品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活动2:讲解与练习(40分钟)教师主持•通过幼儿教育有关数学的绘本“小鸡找妈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数量,什么是分类计数。

•讲解分类计数的意义、实用性和方法。

(1)把不同的物品根据某种规律或特点分类,然后通过分类来确定物品的数量。

(2)分类计数用来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针对幼儿群体,采用实物、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利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对不同的物品进行计数、排序等练习。

•指导学生学会找规律,学会用数字或字母表示不同的物品。

3. 活动3:巩固与应用(30分钟)教师主持•利用在课前准备的物品(如颜色、形状、大小、材质不同的积木、烟花棒、球等),让学生组合、分类、计数,体验分类计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发掘分类计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刷牙时分类计数牙齿、在家中分类计数家具、在教室中分类计数学生等。

4.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由于我没能提前准备好所需物品,导致活动的流程有些混乱,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降低了。

如果再这一节课上前我能再认真准备一下所需物品,就能让活动更加顺利了。

并且,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多花些时间,而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反思字数:99)三、教学效果本次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简单物品分类,对分类计数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练习,最终让学生了解了分类和分类计数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也加深了对分类和计数的理解。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精选3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精选3篇)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分类记数(精选3篇)教案一: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七种基本颜色。

2. 能够用正确的颜色名字给物品分类。

3. 能够简单地完成颜色分类的记数题。

教学准备:红、黄、蓝、绿、黑、白、橙七种颜色的标签卡片,几个具有不同颜色的物品。

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颜色标签卡片,教授并让学生跟读红、黄、蓝、绿、黑、白、橙七个颜色的名称,并进行巩固复习。

2. 准备几个具有不同颜色的物品,将它们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

3. 让学生依次用正确的颜色标签卡片给物品分类。

例如,红色的物品放在红色标签卡片旁边,蓝色的物品放在蓝色标签卡片旁边,以此类推。

4. 练习:给学生出示一些颜色分类的记数题,让他们用正确的颜色标签卡片完成。

(例题:桌子上有4个红色的物品,有3个黄色的物品,你可以用什么颜色的标签卡片进行记数?答案:红、黄)5. 完成练习后,让学生交换答案并互相检查。

教学延伸:1. 将课堂练习变成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颜色分类的记数题。

2.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增加记数的难度,例如使用更多种类的颜色或更多的物品进行分类记数。

教案二:形状分类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出常见的几种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能够用正确的形状名称给物品分类。

3. 能够简单地完成形状分类的记数题。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卡片,几个具有不同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1. 通过展示形状卡片,教授并让学生跟读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名称,并进行巩固复习。

2. 准备几个具有不同形状的物品,将它们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

3. 让学生依次用正确的形状卡片给物品分类。

例如,圆形的物品放在圆形卡片旁边,正方形的物品放在正方形卡片旁边,以此类推。

4. 练习:给学生出示一些形状分类的记数题,让他们用正确的形状卡片完成。

(例题:桌子上有5个圆形的物品,有2个正方形的物品,你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卡片进行记数?答案:圆形、正方形)5. 完成练习后,让学生交换答案并互相检查。

中班数学《按图分类计数》教案

中班数学《按图分类计数》教案

中班数学《按图分类计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分类图形;2.能够正确数数;3.能够将已数过的物品去掉,再数一遍。

二、教学重难点1.图形分类;2.数数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前预热、示范演示、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步骤1. 课前预热(5分钟)老师出示几个物品并让学生分成两组分类,同时要求学生计算每一组的数量,并将数量写在小黑板上。

2. 示范演示(10分钟)老师出示几张图形的图片,然后读出数数规则:先数其中一种图形的数量,然后再数另一种图形的数量,最后将两种图形的数量加起来。

随后,老师让学生分组练习这种数数方法。

3. 小组合作(15分钟)老师让学生分为小组,每组由5-6人组成,然后将多组物品分给每个小组。

接下来,老师出示几幅图片并要求学生按照分类进行计数,并写下运算式。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课堂练习(20分钟)老师让学生进行练习,首先向学生出示新的图形,并让学生自己找到计数规则,然后再进行计数。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5. 课后巩固(10分钟)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课上所学进行分类计数。

同时,老师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答案送到老师的办公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课前预热、示范演示、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图形分类和数数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未来发展中,可以更换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分类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幼儿园中班数学分类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按物体的某种相同特征(用途、颜色、大小、形状)的东西可以归成一类,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幼儿能按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注重幼儿在对物品进行分类的同时,理解物品的用途。

活动准备实物:苹果、梨子、香蕉、皮球、玩具汽车、树叶、篮球;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梨子、香蕉、皮球、汽车。

(教师问:小朋友,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样分?)2、幼儿小组讨论。

可能的分法有:(1)按用途分类。

(2)按形状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苹果、皮球是圆形的,梨和车不是圆形的;我是把用途相同的放在一起的:苹果、梨、香蕉是水果,皮球、车是玩具。

3、以拾落叶的情节出示树叶,树叶大小、颜色不同。

问:我们要把这些树叶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有几种分法?幼儿讨论可能的分法有:(1)按大小分类。

(2)按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说出:我是把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或者我是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4、操作活动。

分积木:启发幼儿按积木的大小、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5、活动延伸:1、幼儿继续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分类的意识。

2、教师可利用日常环境让幼儿学习分类,比如:可以对秋天的落叶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还可以对水果、蔬菜按照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能按照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会根据图形的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幼儿数学启蒙》第四章第三节“分类与计数”。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分类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幼儿能理解分类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10以内的数量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分类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数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模型、动物模型、交通工具模型、计数器、磁性教具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教具展示各种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2. 新课导入(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如何用计数器进行计数,让幼儿理解计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将10个苹果分成两组,使每组的苹果数量相同。

(2)引导幼儿运用计数方法,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组讨论(1)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不同类别的物品进行计数。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布置拓展任务,让幼儿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尝试进行分类与计数。

六、板书设计1. 分类与计数分类方法:按颜色、形状、大小等计数方法:用计数器进行计数七、作业设计(1)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2. 答案:(1)红苹果:3个,绿苹果:2个,黄苹果:5个(2)圆形:4个,三角形:3个,正方形:3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了分类与计数的方法。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分类与计数的基本概念。

2.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3.统计分类后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些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活动一:分类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桌子上放置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体。

教师提出分类要求,如:“请把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请把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等。

幼儿在小组内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分类任务。

3.活动二:计数游戏教师出示一些分类后的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每组的数量。

教师提出计数要求,如:“请数一数,红色组有多少个物体”,“请数一数,圆形组有多少个物体”等。

幼儿在小组内进行计数,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计数任务。

教师邀请各小组展示分类和计数的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5.活动四:延伸活动教师出示一些新的物体,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计数。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请帮助它们把相同颜色、形状的物品分在一起,然后数一数每种物品有多少个。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分类和计数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分类能力和计数能力。

2.通过小组交流、分享,了解幼儿对分类和计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评价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反思1.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否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分类是否准确。

2.幼儿在计数过程中,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计数是否准确。

3.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分类计数》。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分类的概念,掌握简单的计数方法;通过实物操作,让孩子学会将物品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能准确计数各类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孩子掌握分类计数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分类计数任务。

2. 能力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能独立完成计数任务。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理解分类的标准,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分类计数卡片、计数器、小物品等。

学具:每组一套分类计数卡片、计数器、小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引导孩子观察并找出相同类别的商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分类计数的方法,让孩子理解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重要性。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进行分类计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孩子的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孩子分享自己的计数结果,讨论在计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类计数2. 板书内容:分类标准计数方法示例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类计数,记录下来并写出计数过程。

2. 答案:无固定答案,根据孩子的实际操作和记录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将分类计数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场景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让孩子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能独立完成计数任务。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优秀5篇】篇一: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敢于尝试和探索,学习分类和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动板、统计表四份、操作统计表1份、货架4个、蔬菜4种、果4种、学具4种、日用品4种活动重点:1、掌握统计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读懂记录表。

活动过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幼儿:喜欢师:在超市你们都看到哪些商品?幼儿:有苹果、毛巾、水杯、鱼、土豆、猪肉、洗碗精等等。

师: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幼儿:水果放在水果架上,毛巾放在日用品架上。

师: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吗?幼儿:不可以,因为它们不是一类。

师:这里是一个小超市,请你们看看货架上都有什么?幼儿:书、白菜、笔、毛巾等等师:我就是这里的经理,我准备在进点货,想了解一下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怎样摆放更加合理?所以请大家来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师:怎样来统计4个人分为1组,统计一个货架,并把你们统计的结果记录下来(出示记录纸),4个人做一件事不太容易,谁来记录谁来分谁来数选择哪个货架请你们商量一下,选择一名小朋友来做记录,下面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取记录用的纸和笔,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幼儿:准备好了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货架上的物品吧,大家要仔细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个?并且把你统计的数量详细的记录在记录单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统计好了吗?幼儿:统计好了师: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请小朋友们把统计到的数量告诉给老师(提问1、2、3、4组)。

幼儿:上报统计数量。

师:刚才四个小组已经把货架上的物品数量分别的统计出来了,那们就请我们的好朋友在数位板上帮我们统计出来吧!师:老师展示数位板上的统计结果。

师:听音乐,请小朋友分别把同类的物品核对之后放在指定的货架上。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统计出家里的物品,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二: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数字》,具体内容为《分类计数》。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运用计数方法进行数量统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方法,能够将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计数方法进行数量统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类标准的把握和计数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物品进行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卡片、计数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物品分类盒、计数器、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超市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超市里的商品是如何摆放的。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分类的例子?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展示分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分类的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计数器进行数量统计,并记录结果。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3)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六、板书设计1. 《分类计数》2. 内容:分类方法:按形状、颜色、大小等计数方法:点数、串数等例题解析:具体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类计数,并记录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突出分类计数的关键知识点。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的:1.学习将物品按用处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在活动中学习,可以有条理的对物品进展拾掇和整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处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识别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完毕。

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

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

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展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假如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局部就无法显现。

《分类与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假设干,各种图形假设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集体教学活动1、学惯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展分类。

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惯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计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数字》,详细内容为“分类计数”。

通过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分类,使其掌握基本的计数方法,并理解分类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计数方法,能够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分类和计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分类计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分类计数方法,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分类和计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实物(水果、文具等)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超市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都有哪些水果,它们分别有多少个。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以水果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分类和计数。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具、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分类计数,并记录下来。

4. 学生展示与交流(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分类计数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分类计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类计数2. 板书内容:(1)分类计数方法(2)水果、文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分类计数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对家里的玩具进行分类计数,并记录下来。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物,画出它的形象,并进行计数。

2. 答案:(1)玩具分类计数结果(例:车类玩具5个,玩偶4个,拼图3个等)。

(2)动物形象计数结果(例: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有6个,小兔的耳朵有2个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分类计数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_分类计数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_分类计数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_分类计数中班数学教案设计分类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篇一:幼儿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幼儿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活动目标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1、课件-50以内的数2、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展开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1)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2)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分类计数中班数学教案篇二:中班数学活动中班数学活动:彩色气球活动目标:1、学习10以内的分类计数。

2、学习根据线索,判断出对象与物品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1、挂图,学习单。

2、红、黄、蓝色雪花片若干。

3、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通过演示,学习分类计数,感知物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看!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雪花片)师:这些雪花片是什么颜色的?(红色、黄色、蓝色)师:请小朋友猜一猜红色的雪花片有几个?我们用什么办法就能很快地数出红色的雪花片有几个?(把同种颜色的放在一起,而后再一种颜色一种颜色的数。

)师幼一起点数并完整表述:有×个红色雪花片。

二、动手操作,练习分类计数,理解实物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小朋友,请你们从桌子上的小篓子里抓一小把雪花片,分一分,数一数,然后告诉我,你拿了×个×颜色的雪花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
篇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归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归类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通过送蔬菜和水果回家,学会按颜色归类。

3、有参加游戏的兴趣,愿意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红色、绿色、黄色的卡片若干。

各种颜色的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2、装有各种颜色图片的纸制小篮人手一份。

3、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给卡片找家。

1.教师分别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卡片。

提问:这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
2.带领幼儿分别向红、绿、黄卡片问好:红卡片好!(绿卡片好!黄卡片好!)
3.教师出示黑板上的红、绿、黄三个方框,告诉幼儿:这分别是卡片的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三个家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颜色不一样)
4.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个是红(绿、黄)卡片的家呢?谁愿意把卡片送回家?鼓励幼儿边送卡片边大声地说:红(绿、黄)卡片,我送你回红(绿、黄)颜色的家。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把卡片送回了家,卡片宝宝说谢谢小朋友!
二、将水果、蔬菜的图片按颜色进行归类。

1.出示各种水果、蔬菜的图,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水果和蔬菜,请小朋友来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尽量把机会给平时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大声回答。

2.老师:小朋友真棒!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颜色。

现在这些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也想回家了,应该送它们回哪一个家呢?谁愿意来试一试?送的时候要对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说一句话,如:苹果宝宝,我送你回红颜色的家。

3.教师请幼儿说一说:红(绿、黄)颜色家里住着谁?为什么它们能住在一起呢?(提示: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老师:小朋友做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黑板上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篮子,请幼儿观察,说说篮子的颜色。

请小朋友把椅子底下的小篮子拿出来,把里面的各种颜色的图片按要求贴到相应的篮子旁,注意要听清老师的要求,送的时候要说说:××我送你回×颜色的篮子。

2.请幼儿有序地操作。

篇二:幼儿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群计数
活动目标
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
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1、课件-50以内的数
2、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展开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1)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
(2)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
14个棋子,16个棋子,
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
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篇三:中班数学活动分类
中班数学活动:汽车大检查
设计者:cc
一、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

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

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

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各种汽车为活动题材,将“汽车大检查”的游戏贯穿始终。

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
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

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多维分类计数的能力。

2、训练幼儿观察能力及归类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认识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
物质准备:ppt;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红黄两色)图片人手一个;标志图三组:红色与黄色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没有颜色)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分别有红黄两色);
三、活动重点:学习按事物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培养幼儿多维分类计数的能力。

四、活动难点:训练幼儿观察能力及归类能力。

五、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红黄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ppt出示指示灯)提问:①看!这是什么样?(幼:红绿灯)
②红绿灯用来干什么的?(幼:告诉司机什么时候开车、停车)
③红灯要怎么样?黄灯要怎么样?路灯又要怎么样呢?(幼:红灯停、绿
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师:我们来玩“红绿灯”的游戏,请你拿出小椅子下的汽车图片,现在你就是这辆汽车的司机,请看清你的汽车的款式、颜色。

(二)根据汽车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师:刚才陈老师接到汽车公司的电话,要对我们所有的汽车进行检查,但是那么多汽车又忙不过来,我们可以怎么样分批过去检查呢?司机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1、第一次操作,按照汽车的颜色进行分类。

(出示标志图红、黄)
①提问:这两块标志上的颜色一样吗?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转自: 千叶帆文摘:中班数学分类计数教案)?(幼:红色和黄色)
请根据你的汽车颜色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

我们来数数红黄两种的汽车共有几辆。

2、第二次操作,按照汽车的款式进行分类。

(出示标志图:没颜色的各种汽车)①提问:这两块标志上的汽车款式一样吗?他们分别是什么汽车?(幼: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
请根据你的汽车款式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

我们来数数不同款式的汽车共有几辆。

3、第三次操作,按照汽车的颜色、款式进行分类。

(出示标志图:红色、黄色的各款式汽车各一辆)
①提问:这六块标志上的汽车款式、颜色一样吗?他们分别什么不一样?(幼:出租车、公交车、小轿车红黄两色各一辆)
请根据你的汽车款式和颜色把你的汽车停到对应停车场。

②幼儿操作。

③师幼共同验证。

我们来数数不同颜色、款式的汽车共有几辆。

(三)活动结束,点评。

师:各位司机们,把你们的汽车停对地方了吗?(幼:停对了)公交公司的叔叔说了,各位小司机真能干。

分完类后,他们工作就更方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