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合集下载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宋代文学 第9章~第12章【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宋代文学 第9章~第12章【圣才出品】

第9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9.1复习笔记一、辛弃疾的创作道路1.积极进取的精神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而他傲岸不屈、刚正独立的个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嫉恨谗害和排挤。

2.军人的豪情与词人的气质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

但由于历史的错位,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的雄才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

3.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辛弃疾写词,有着自觉而明确的创作主张,即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用词表现自我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世界。

与虎啸风生、豪气纵横的英雄气质相适应,辛弃疾崇尚、追求雄豪壮大之美。

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

二、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1.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1)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士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

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2)作为英雄壮士,辛弃疾的心态,既不同于晏、欧诸人的从容平和,苏轼的超然旷达,秦、周等人的悲戚哀怨,也不同于南渡志士悲愤渐平之后的失望消沉,而常常是豪情激扬,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江神子·和人韵》等。

激烈难平的怨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

2.心灵世界的拓展(1)辛词有意“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的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形象。

因此其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不仅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

如少年的辛弃疾,“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

”进入中年后,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到了暮年晚景,辛弃疾已是“头白齿牙缺”的衰翁。

9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9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 和辛派爱国词人
辛弃疾,原字坦夫, 辛弃疾,原字坦夫, 后改字幼安, 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 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 稼轩居士, (今山东济南)人。 今山东济南)
第一期(1140-1162)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 第四期(1203—1207) 晚年再起, 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意象的转换
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 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 至柳永、张先、苏轼而为之一变, 至柳永、张先、苏轼而为之一变,他们开拓创造出 与文士日常生活、 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 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 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 苦难、社会现实相关的意象。 苦难、社会现实相关的意象。辛弃疾本就是一个军 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 人,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刀枪 剑戟、戈箭弓矛、铁马、军旗、将军、 剑戟、戈箭弓矛、铁马、军旗、将军、士卒等意象 就自然呈现于笔端。 就自然呈现于笔端。稼轩词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 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再一次出现大的转换。 的意象,使词的意象群再一次出现大的转换。
2、对皇帝的不满和对投降派的愤怒谴责。 《摸鱼儿》: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水调歌头》: 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 北有神州。 《贺新郎》: 叹夷甫诸人清绝。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 词牌名出自汉代张衡的《四愁诗》:“美人 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经典咏流传《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灯火阑珊处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更吹落 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 ❖ 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珊处
辛派词人
南宋中后期,在辛弃疾影响下,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 爱国词派,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其中主要有陈 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1、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是南宋后期重要 的辛派词人,有《后村长短句》。他发展了辛词奔放疏直的 一面,较之辛词更为散文化、议论化,但因议论过多而失之 散漫,终不似辛之精深含蓄。代表作有《贺新郎·送陈真州 子华》、《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和《沁园春·梦浮若》 等。
❖ 辛弃疾以农村自然清新的风景、纯朴恬淡的风 情来抚慰自己在官场上受伤的心灵。从这样对 比的角度看农村生活,农村的所有事物与人都 将被诗意化。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客观上 就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否定。这种创作态度, 是与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相近,而与宋代的山 水田园诗人的创作有一段距离。
❖ 辛弃疾的《清平乐》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 色的农村风俗画:
4、张炎(1248一1320),字叔夏,南宋格律派的最 后一个词人,有《山中自云词》,代表作为《解连环·孤 雁》。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65岁的时候出任镇江知府的时候写的。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词有意“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的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现象。因此其词中的抒情人物的形象不仅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
少年的辛弃疾,是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风生: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念奴妖》)“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进入中年后,经历了人世的危机和宦海浮沉,他已无法点兵沙场,只能在落日楼头,摩挲抚剑,面对友人,弹铗悲歌:“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和泪看旌旗” (《定风波》)、“试弹幽愤泪空垂”(《鹧鸪天》)的失路英雄。被迫退隐以后,更变而为手不离杯的醉翁、抱瓮灌园的村叟。到了暮年晚景,辛弃疾已是 “头白齿牙缺”(《水调歌头》)、“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的衰翁。虽然他仍执着于功名事业,但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狂傲与乐观,而常常陷入失望之中:“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 (《蓦山溪》)稼轩词所展示的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丰满的英雄形象。
英雄的历史使命,是为民族的事业而奋斗终生。辛弃疾的使命感异常强烈而执着:“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满江红》)即使是仁途失意,落魄闲居,也难忘他的历史使命,时刻思念着故国江山;虽华发苍颜,但壮心不已:
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满江红》)。但由于历史的错位,“雕弓挂壁无用”,“长剑铗,欲生苔”(《水调歌头》),只得“笔作剑锋长”(《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破阵子》)的雄才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

第九章 辛弃疾的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的辛派词人
返回
多方面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辛弃疾对词心灵世界的深广拓展。 辛弃疾对农村田园生活和隐逸情 趣的表现。
返回
雄奇阔大的意境,风格多 样化。 出色运用比兴寄托手法。
抒情意象的军事化。
返回
张孝祥
陆游
陈亮
刘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孝祥是 辛派词人的 先驱者,风 格骏发踔厉, 艺术境界别 开生面。
返回
陆游是辛派的中坚人物。陆游 词的主要内容是抒发壮志未酬的幽 愤,词境的特点是将理想化成梦境 与现实悲凉构成强烈对比。
返回
陈词多表现抗战复仇、 救国安民的思想情怀。 陈词以气势见长,直 抒胸臆,语言斩截痛快, 风格雄放恣肆。
返回
刘词的抒情 主人公是自傲自 负、自卑自弃、 狂放不羁、落魄 寒酸的江湖狂士。
返回
章节概貌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辛派词人
辛词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 雅健,确立了“豪放”派。辛派词 人使词既可抒情言志,又可议论说 理。最终确立了词与五七言诗歌分 庭抗礼的文学地位。
返回
辛弃疾写词情 怀雄豪激烈,意境 雄伟壮阔,语言雄 健刚劲,构成了稼 轩词独特的艺术个 性。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
1、全新的意象: 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 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2、以文为词,长于用典 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 等手法移植于词。 词中常用典故曲折见 意。 3、多样化的风格:最能体现他个性的是 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
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功夫。近 来始觉古人书,信 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问松我醉何如?只 疑松动要来扶,以 手推松曰:去!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 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两句用典含义:

第一句张翰思乡典故出自《晋书》,说张翰 见秋风起,想起吴中家乡鲈鱼莼菜便弃官归 乡。辛弃疾用“休说”表示自己有家难回。 第二个典故出自《三国志》之《陈登传》, 说国家大乱之际,许汜求田问舍,被陈登冷 落。刘备更瞧不起许汜。辛弃疾以此表示不 愿为小我谋私利。
《摸鱼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 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 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 殷勤,画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 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 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四、辛词用典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 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 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 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宋文帝元嘉时期未作好充分准备就北伐, 意图建功立业,结果大败,北望追来敌军惊 惶失措。 含义:表示对韩侂胄用兵伐金的担忧。

宋代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宋代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辛弃疾词曲: 羽泉歌手:羽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惊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怎见气吞万里如虎一笑人间万事春风不染白发怎忘寒冬冰秋醉里且贪欢笑廉颇未老乐悠悠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金戈铁马战不休天下谁英雄赢得功名在身后蓦然回首数风流非皇非帝非君非诸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惊弦——《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怎见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春风不染白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怎忘寒冬冰秋醉里且贪欢笑——《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廉颇未老乐悠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南宋中叶最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一生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140-1162)出生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沦陷区济南,从小树立了复仇雪耻的理想22岁时,在济南组织抗金义军2000 人,后归耿京义军,并受重用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奉表归宋,在建康被高宗召见北归时,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辛弃疾闯金营活捉叛徒,率义军一万多人南下归宋。

第二时期(1162-1181)南归后,虽官职卑微,但屡屡上书,提出节约宽民、持久战等主张被视为“归正人”,大材小用,屡屡调任,难有作为后官职升迁,但屡遭诬陷,孝宗淳熙八年(1181)42岁时被弹劾罢官第三时期(1181-1203)隐居江西上饶带湖(其间短暂为官)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宋史·辛弃疾传》)义,筑室“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生活闲适,但不忘北伐,常发而为词闲居二十年:一生创作鼎盛时期第四时期(1203-1207)宁宗嘉泰三年(1203),被重新起用,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四节 辛派词人
一、张孝祥词
1.张孝祥是从东坡到稼轩中间的桥梁。
豪放词代表作《六州歌头》。
2.张孝祥词的旷放风格。如《念奴娇· 过洞庭》
二、陈亮词
1.陈亮字同甫,学者称龙川先生。婺州永 康人。喜谈恢复,屡上书论恢复,平生三 罹大狱。51岁状元及第,不久去世。有 《龙川文集》。
2.“以词为文”。词的特点:强烈的现实 针对性,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和纵横开阖的 议论性。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 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 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
(2)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 无限焦虑。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但 南归后却被投闲置散二十年,“故其悲歌慷慨, 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以词来抒发报国无 门、烈士暮年的悲愤,他的悲愤与国家命运相通, 因此写出整个时代、民族的悲愤,塑造了幽愤难 平的失意英雄形象。 代表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五、辛弃疾词的地位和影响
刘克庄《辛稼轩词序》:“大声鞺鞳,小声铿 訇,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艳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元好问《遗山乐府》:“乐府以来,东坡为第 一。以后便到辛稼轩。”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稼轩敛雄心, 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 《四库提要》:“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 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 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四、辛词的艺术特色
1.境界开阔,气势飞动。自然景物奔腾耸峙;历 史人物奇伟英豪;自我形象雄姿英发。 辛词中的形象气势飞动,意境阔大,带有力度美 和崇高美,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在两宋词史上别 开生面。
2.艺术手法多样,表现力丰富。 直抒胸臆的赋笔,以情感人。比兴手法,香草美 人寄托情志。善于叙事,敷陈铺排,借事遣怀; 善于议论,意气风发。喜作长调,综合运用描写、 叙述、抒情诸种手段,讲究章法收纵开阖起伏,

第九章___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___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此词是刘过仿辛体之作。据说辛得此词后 “大喜,致馈数百千,竟邀之去,馆燕弥 月”。(岳珂《桯史》卷二) 天竺:西湖北山上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 竺三寺。 东西双涧:指西湖灵隐寺的东西两涧。白居 易《寄韬光禅师》:“东涧水流西涧水,南 山云起北山云。”
【本节推荐参考书目】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3 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 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这首词实际上是借游戏为文来发牢骚,表现 政治上失意的愤懑和幽怨。全词以对话构成, 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气势恢弘,气韵沉 雄,词中罕见。 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好酒。“常乘 鹿车,携一酒壶,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 ‘死便埋我。’”达,指对生死看得很轻。
三、辛派词人及其评价
1.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革新精神,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辛词的影响下,同 时或稍后,不少词人与他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倾 向,文学史上称为辛派词人。他们以共同的爱国思 想,借词抒发感慨,发表政见,多为恣肆粗犷的词 风。这些作家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以及南宋 末的刘辰翁等。另外,南宋前期学习苏轼词风的张 孝祥,被看作是辛派词人的先驱,与辛弃疾同时而 词风相近的陆游,也被视为辛词一派。
二、刚肠似火,色笑如花
1.辛词分类。 a) 用雄豪激荡之笔,表现报国的雄心和失意 的悲愤。 b) 登临怀古,抒发忧愤。 c) 运用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手法,表现对时 局的忧虑、对个人遭际的感愤。 d) 表现农村闲居生活情趣,描写农村景色和 农村习俗。 e) 其他感事、抒怀、言情之作。
2.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跳荡的笔势,奇幻的结构以及出奇的幻想、 个性化的夸张和拟人化表现,构成丰富多彩 的艺术世界,这成为辛词最突出的艺术特征, 也是它作为豪放词的根本所在。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摸 鱼 儿
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
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 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 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 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 阳正在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词中表层写 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 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全词情调婉 转凄恻,柔中寓刚。
华发苍颜,仍壮心不已,难 忘他的历史使命。
2.英雄的心态: (1)豪情激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压抑苦闷:“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 转关情。写尽胸中、磈kuǐ磊未全平。”(《 江神子•和人韵》) 激烈难平的幽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 的生命激情,构成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
摸 鱼 儿
• 后来,刘彻果然当了皇帝,立阿娇为皇后 ,也实现了诺言。阿娇娇生惯养,开始有 刘彻的宠爱,也相安无事。但后来,刘彻 身边的女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了卫 子夫之后。阿娇为人骄傲,善妒,又没有 儿子。终于失宠,又因为巫蛊之祸,退居 长门宫。 • 为了挽回汉武帝,阿娇用重金请司马相如 作了一篇《长门赋》,但是汉武帝虽然欣 赏这篇赋,却始终没有回头。
(三)艺术: 1.手法不仅“以诗为词”,而且吸收散 文手段,“以文为词”; 2.语言在保持自身特有的音乐节奏前提 下,大量融入诗文语汇。 (四)成绩:空前解放了词体,增强词艺 术表现力,最终确立词体的文学地位。
• 非辛派词人: 姜夔、史达祖、高观国、卢祖 皋gāo、张辑等人另成一派, 与辛派词人形成双峰对峙的局 面。
注释: (1)建康:今江苏南京。 (2)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 )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3)遥岑(cén):远山。 (4)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 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 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5)断鸿:失群的孤雁。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 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 (今南京)担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时。一 说作于乾道五年(1169)。南归十年,辛
弃疾一直没有施展宏图、复国立功的机会,
他的一腔忠愤无人知晓。词人登高眺远,
表达了英雄失意的悲愤之情。
• 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
尽观赏之胜。(周应合《景定建康志》)
•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
当时宋玉应同。(柳永《雪梅香》)
•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
州严大夫》)
• 将似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皮日休《缥
缈峰》)
• 沈存中《笔谈》谓唐诗多有言吴钩者,刀 名也,刀弯,今南蛮谓之葛党刀。予按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曰:“阖闾既宝莫
耶之剑,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 第二节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
• 第四节 辛派词人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 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
• “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
的人生经历
• 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 的审美
辛弃疾生平
• 意象的转换
• 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
• 多样的风格: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
意象的转换
• 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至 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而一变,他们开始创造出 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 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 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 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本是行伍出身的辛弃疾,有着在战场上横戈杀敌的战 斗体验。他既熟悉军事生活,又时刻期待着重上沙场, 再建武功。因此,当他“笔作剑锋长”时,刀、枪、 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 等军事意象就自然而然呈现于笔端。

考研文学复习44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考研文学复习44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二轮复习44: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一.填空
1、12世纪下半叶,以、、、、和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群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
2、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北宋时的和南渡初年的。辛弃疾登上词坛则拓展出了。
3、张孝祥一方面学苏轼的“ ”,以“诗人之句法”抒发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则学苏的“放”,幷兼融的浪漫精神,以自在入神之笔表现其超迈凌云之气和潇洒出尘之姿。
4、如果说辛弃疾是以文为词,那么几乎可以说是“以词为文”。
5、刘过的《龙洲词》第一次展现了南宋后期特殊的文士群体即的形象精神。
二.简答
1、简述辛派词人的主要创作特征。
2、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
三.论述
1、辛弃疾对词境有哪些开拓?
2、辛弃疾词的主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概述南宋中期辛弃疾的出现,标志着宋词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完成了爱国豪放词思想与艺术的双重开拓和完美结合,开创了婉约词与豪放词并驰、长期共存的新格局。

与陈亮、刘过等联手进行创作,并影响到以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

姜夔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

南宋后期基本上沿着辛弃疾和姜夔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形成了两大创作阵营:一派是辛词的继承人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内容多感时伤世,情调则沉痛悲郁;另一派是姜词的追随者吴文英、张炎、周密、王沂孙等,内容上多抒发凄凉怨情,情调上追求高雅脱俗。

吴文英在艺术上有较大突破、刘克庄在题材上有一定拓展外,南宋后期词坛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

第一节辛弃疾p129、p175一、辛弃疾的生平、创作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

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140-1162)为率众起义,擒贼南归时期。

绍兴3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

22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

率领50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江阴签判。

开始了词的创作,可惜并没有流传下来。

2.(1162-1181)为辗转任职,筹措恢复时期。

《美芹十论》、《九议》,指陈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的大计,切实详明。

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

“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预备江西上饶隐居。

淳熙八年(1181)冬,42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

豪放风格的初成,此期的词作反映了他重整河山的豪情壮志,格调昂扬激奋,雄豪悲壮。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等。

3.(1182-1203)为长期闲居,一度起用时期。

20年间,两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一面赏玩山水田园风光,一面心灵深处不停为理想所激动。

辛词创作的高峰、高产阶段。

此期词作的题材内容不断拓新,表现手法日渐成熟老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4.(1203-1207)为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64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第二年被迫离职,重回故宅闲居。

68岁时溘然长逝,临终前“大呼数声杀敌”。

辛词收束阶段,词作不多,但绝无衰飒之气,处处流露出关心现实、关心国家命运的激情,心高志壮、英伟磊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存词629首于《稼轩长短句》中,是宋代写词最多的词人。

二、词作内容“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比苏词反映了更广阔、更激荡的社会现实,多方面地展示出时代的动乱、民族的危机,更完整地抒写出作者一生的行藏出处和精神个性。

“东坡是衣冠伟人,稼轩是弓刀游侠”。

(谭献《谭词评辩》)“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 抒写爱国主义精神、展示英雄自我形象。

(1)追忆当年虎啸风生的战斗生活,抒发自己抗金北伐、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

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许、并以英雄许人,同时也积极参加了抗金斗争,词中塑造出叱咤风云的少年英雄形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p18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

可怜白发生。

通过对能征善战的将军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报国杀敌与收复中原的志向。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通过追忆少年时的带五十人潜入金人五万人军中抓获叛贼的壮举,抒写了一个豪气干云的英雄形象。

“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豪情飞扬,气冲斗牛(2)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

“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山河破碎、壮志成空,岁月无情地流去,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

在词人的孤独悲哀,痛苦和眼泪中,展现了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189):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

(3)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

词作较之一般的愤世之作,有着更为深刻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

谴责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痛愤英雄豪杰被压抑摧残:“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贺新郎》直接讽刺宋光宗:“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小重山·与客泛西湖》)嘲讽和抨击排挤妒忌自己的群奸小人:《摸鱼儿》(p175):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对耽误了自我风云际会、建功立业的妒贤害能者,进行了尖刻地诅咒。

“斜阳烟柳”讽刺了摇摇欲坠的昏暗王朝。

《鹤林玉露》载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

2.描绘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表现闲适心境和隐逸情趣。

(1)啸傲林泉、遣赏意兴之作,清旷恬淡,活泼灵动,富有乡土气息。

《清平乐》(茅檐低小):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p181)(2)在流连风景与闲适中透露出用世之志和不平之气,显示出其不甘寂寞的英雄本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17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三、艺术成就1. 充实、巩固、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英雄语”、“豪杰词”,至此豪放风格才蔚为大国,正式成派,辛弃疾的创作也成为这一派的代表。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

”(《花草蒙拾》)(1)善于塑造鲜明生动、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词中人物常是慷慨悲歌、雄姿英发的形象。

远大抱负:“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满江红》)矫健身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狂态:“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贺新郎》)他人、古人:“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2)在意象的使用上,有自己的特点。

A 多用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军事意象,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

“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须长剑”“嵯峨剑戟”“却笑将军三羽箭”“边头猛将干戈”“红旗铁马响春冰”“斩将更搴旗”B 词中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满江红》)C 词中的历史人物,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

李广:“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八声甘州》)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孙权:“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应注意豪放并不是辛弃疾词的唯一风格,他的词作其实风格多样。

秾纤华丽:《唐河传》明白通俗:《玉楼春》轻巧尖新:《丑奴儿》婉丽清畅:《念奴娇》缠绵婉约:《祝英台近》寓刚健于温柔:《摸鱼儿》寓庄严于谐谑:《西江月》二.发展词的表现手法,不但“以诗为词”,还进一步“以文为词”。

<1>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

*通俗朴拙的民间口语:“些底事,误人那。

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大儿”、“中儿”、“小儿”、“七八个”*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汉宫春》)“甚矣吾衰矣。

”(《贺新郎》)“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贺新郎》)*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严整的对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2>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189)一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人之典。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句,在用刘义隆典时又套用了霍去病之典,典中套典。

连用典故,并能层层深入: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连用三典:第一典用西晋张翰事,表示自己不愿归隐的事实;第二典用刘备批评许汜事,表示自己不愿归隐的原因——忧国;第三典用东晋桓温事,表示自己不愿归隐的结局——时光飞逝,岁月蹉跎,大志难成,组织在一起,表达得十分深刻。

<3>诗中多议论。

议论性强是南宋初中期词的共同倾向。

*融化于生动的形象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借助于怀古。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径直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