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
乡村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乡村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 人才流失问题乡村队伍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人才流失。
由于各种原因,年轻的有能力和有潜力的人们纷纷离开农村,去到城市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乡村队伍长期以来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和专业人才,限制了农村的发展。
2. 毫无激励机制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乡村队伍建设受到了限制。
农民虽然辛勤劳作,但他们很少有回报或提升机会。
因此,缺乏激励措施意味着很少有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或其他相关工作。
3. 技术落后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技术标准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没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方法使得乡村队伍无法应对现代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生产效率低下。
4. 教育水平不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在队伍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
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使得年轻人得到的教育有限。
这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为农村做贡献的机会。
二、解决对策1. 加强青年干部培养计划为了遏制乡村人才流失问题,需要加强青年干部培养计划。
通过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有潜力和能力的年轻人留在乡村投入农业生产或其他相关工作。
同时,依托城市经验,引进新奖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归并支持乡村发展。
2. 创新激励机制为了增强乡村队伍建设,必须创新激励机制。
应该设立晋升通道、薪酬福利等多样化的激励措施,使得从事农业或相关工作的人们有更多回报和提升机会。
此外,通过培训和教育项目等方式,鼓励乡村干部参与创新活动并享受激励措施。
3. 推动科技创新要解决技术落后问题,应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支持来改进设备和工具,并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培训农民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
同时,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 加强教育投入与建设要提高乡村队伍建设质量,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投入与建设。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革,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有效性,也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育程度偏低、专业素养不足、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2.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过于单一,大部分是老干部,缺乏年轻干部的注入,存在着代际交替不畅、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
3.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管理手段滞后。
传统的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模式依然以行政管理为主,缺乏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难以满足多样化治理需求。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干部培训,提高素质。
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2. 创新干部选拔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建立健全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机制,引入更多年轻干部,鼓励他们参与基层治理,推进代际交替,形成积极向上的队伍结构。
3. 推进基层干部管理现代化。
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工具,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推动农村基层干部管理向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结与回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但也是可以解决的。
通过加强干部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和推进管理现代化等对策,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农村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的观点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要不断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和管理,引入更多具有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年轻干部,借助现代化管理工具和手段推动干部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的现代化治理。
只有如此,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推动农村治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可以帮助我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
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
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
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干部素质不高。
一些基层干部
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政策不够了解,
难以有效地推动农村发展。
二、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些基层干部年龄
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和活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年轻干部缺乏经验和能力
的问题。
三、干部队伍流动性大。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相
对较差,一些干部流动性较大,导致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不足。
针对以
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干部培训。
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提高
干部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通过引进新鲜血液和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
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干部队伍管理。
通过
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使其更好地为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提高干部待遇。
通过提高干部待遇,吸引更多的
优秀人才来到农村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第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及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策农村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本人对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我镇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和自身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一)农村党组织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全镇共有基层党支部11个,其中村党支部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3个,近年来,我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达到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抓发展保稳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强。
但是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个别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没体现出来,支部村委搞两张皮,各干各的工作,甚至个别时候村委会独行其事。
二是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新农村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以务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基层队伍中党员难发展,村官难选,村务难管,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是一些农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难开展,难组织,年轻党员外出打工,长期不回,在家党员年老体弱,有的长期生病不能参加。
(二)、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热情不高。
一方面,随着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农村干部不再是“为民做事”的主人,而是“由民作主”的仆人,身上的权力和“光环”已逐渐退去,村干部的心理不再有优越感;另一方面,部分的村组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必要的公益事业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做到让群众满意,内心感到苦闷。
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问题建议

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问题建议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问题建议近日,*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结构不合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三偏”现象,即: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身体偏弱。
目前,*市*名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岁以上*人,占*%,年龄偏大,思想僵化,缺乏敢闯、敢干的竞争意识,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难度较大;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占*%,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缺乏思发展、谋发展的能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不能适应工作要求。
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外出务工,候选资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拔的需要。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稳定性较差。
农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责任,付出与享有的权益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岗位的“吸引力”。
*年以来村支部书记月工作报酬平均为*元/月,远不如外出务工所得,同时养老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把工作当副业、当临时工。
政治出口较窄。
由于干部体制改革、机构精简、编制压缩等因素,村干部的政治出路几乎成为泡影,在*年乡镇党委换届中,享受到“三类人员”进班子政策的优秀村支部书记仅*名。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综合能力较弱。
组织力薄弱。
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化,服务意识淡薄,不能深入实际为群众排忧解难;驾驭能力不强。
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常常在政策“执行者”和村民“当家人”的角色之间摇摆,带头人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
带富能力弱。
缺乏“双带”能力,面对国家的诸多优惠政策,不能根据本村实际,利用集体优势资源,调整经济结构,造成在守业受穷和受穷守业中循环。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不 清 行动上缺 乏 自觉 不 能把农 村党组 织 作 为 整
, 。 ,
、
:
,
靠多方 面 的 努 力 最 重要 的是 把 农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设 好
。
,
”
,
“
,
,
,
,
注 重 实效 上 狠 下 功 夫 切 实 改 变 上 边 压 一 压 下
“
,
该 由班 子集
,
边 抓 一 抓 的 一时紧 一 时松 只 重形 式 不 看 实 效 的 被 动 局 面 要形 成抓 党的基 层 组 织 建 设 的惯 力 真
正 使农村基 层 党 组 织 在 现 代 化建 设 中发 挥 战斗 保 垒作 用
生 社 会 秩 序 不 稳 人 心 混 乱 削 弱 了 党 的领 导 和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给 经 济建 设 带 来损 失 造 成 许 多 消
, ,
神 深 刻 理解 农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设 的 重 要 意 义 对
照 中央 和 市 委 的要 求 找 出差 距 特别 是 思 想 认 识
, ,
、 、 , 。 , , , 、 , , , , , 、 。 ,
向上 级 党 组 织 汇 报 党 建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及 存 在 问 题 引不 起有关 领 导 的重 视 和 支 持
, 。
更有 甚 者 连
。 ,
,
自 己 分管 的党 建工作 的底 数都 搞 不 清 楚 例 如 村 党 支部班 子 的状 况 如 何 ? 班子 内 干 部 的 思 想 动 态
.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虽然我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组织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有很多党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组织失衡,组织形式陈旧,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
2.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缺乏有效联系。
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使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薄弱。
3.党员干部素质不高。
许多党员干部在进入农村工作之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无法有效地为农民服务。
二、对策1.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采取新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党员履行职责和组织活动的参与度。
2.加强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党组织应该注重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发挥好党组织的桥梁作用,引导农民发扬民主、依法执政。
3.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党员干部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努力学习农业技术、农村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农民服务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解决。
只有加强组织机制、改进联系方式和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引领农村实现更好、更快、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支持。
一方面,各级党委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五、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立足群众,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和教育工作,为农民送去关爱和帮助,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创业致富。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

浅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家河乡党委副书记杨建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不断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路子。
下面谈个人几点浮浅认识,供参考。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1、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一是面对村官直选的冲击,部分村党支部表现出不适应,对发挥核心作用不知怎样定位,对自己所要起的领导核心作用缺乏信心,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领导,一味地怨农民不好管,农村工作不好做,怨上级只下任务不给办法,形成老办法用不上,新办法没找到,工作要么行政命令,包办代替,要么束手束脚,放任自流,导致在工作中无所适从,产生畏难情绪。
二是两委会主要成员不团结。
要么党支部只管党务,村委会只管村务,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要么互相争政,工作坐不到一条板凳上,甚或互相拆台,给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三是一些党支部班子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虚、浮、飘”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能很好地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听不到群众的呼声,看不到群众的困难,工作方法简单,遇事不主动与群众商量谈心,更谈不上到群众中汲取营养,获取智慧,工作与群众要求有明显差距。
干部群众互相猜疑、埋怨,勾通困难。
2、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先锋模范作用亟待加强。
一是五六十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人数在各村党支部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青年党员比例较低,党员队伍文化层次低,年龄老化。
二是少数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是党员发展工作缓慢且存在不平衡问题,个别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发展问题上有抵触情绪,“私”字当头,怕培养发展新党员抢了自己的位子,导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四是党支部不注重抓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监督,支部活动不正常,对党员队伍在思想作风、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等方面疏于教育和引导。
五是党员教育内容和方法与现实脱节,缺乏时代感。
灌输的理论让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党员听起来有距离感,组织仅有的学习大多是读读文件、念念报纸,难以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作为领导核心,组织和安排着农村基层的各项工作,是党与农民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因此,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本文以X市X区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形成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以开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好方法。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无论是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还是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素质与能力方面,这支队伍都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工作活力不够,创新意识不强。
它的主要表现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平均年龄偏高,受年代因素影响,他们工作时社会对工作岗位的教育水平要求较低,加之工作后知识更新不及时,所以这个群体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例如,从年龄结构上看,X市X区村书记X周岁以下的X人,X-X岁的X人,X-X 岁的X人,X-X岁的X人,X以上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X%,村书记中X-X岁的人占总数的X%。
从学历结构上看,高中以下的X人,中专、高中的X人,大专的X人,本科的X人,分别占其总数的X%、X%、X%、X%,有X%的人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
受以上因素影响,村书记普遍存在知识储备不足、思想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的问题,带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原动力不足,冲劲闯劲不够,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工作,影响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工作效率有偏低倾向。
第二,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
村书记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奋斗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第一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班子队伍建设问题1、年龄结构老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难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要求。
2、文化素质偏低一些班子成员文化程度不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较弱,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方面能力不足。
3、后备干部培养不足农村年轻人才外流严重,愿意留在农村参与基层工作的优秀青年较少,导致后备干部队伍匮乏,党组织班子后继乏人。
二、组织功能发挥问题1、凝聚力不够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
2、服务能力弱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差距,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导致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降低。
3、引领发展作用不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不能充分发挥引领发展的核心作用。
三、党员教育管理问题1、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农村党员教育大多采用集中学习、读文件等方式,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2、流动党员管理困难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给党组织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3、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存在违法违纪行为。
四、工作机制不完善问题1、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民主讨论和征求意见,导致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群众不满意。
2、监督机制不完善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及改善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不够,自觉性不高。
一些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党委书记的“直接责任人”意识和分管书记的“具体责任人”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
有些领导干部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落实不力。
尽管有些乡镇(街道)党(工)委对上级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了传达贯彻,但抓落实不到位,对后进村班子整顿工作质量不高,有些工作避重就轻,不彻底。
有些领导干部在落实工作过程中,缺乏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导致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缺乏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工作思路单一、方法简单,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与农民需求脱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促进农业发展。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期望,导致工作与农民需求脱节,无法获得农民的支持和认可。
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缺乏人才支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然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改善对策: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
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制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激励干部积极工作。
2.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各项工作。
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是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会霞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8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战斗力的基础。
面对当前新的历史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条件以及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面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必需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笔者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作初步分析,提出对策。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全县部分乡镇部分村的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强,工作出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村党组织书记不熟悉基层党务工作,不会抓党建,有的自己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新,措施不多,办法不活,成效不佳。
还有一些乡镇不注重在村里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人,选人用人视野狭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有些带头人是“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无法树立起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领导组织核心地位。
2、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有待加强。
当前,农村党员的基数十分庞大,且党员队伍中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
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例相对较低,党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有的村党组织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青黄不接。
另外,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与党员队伍实际不相适应。
一是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后继乏人。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趋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二是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管理。
许多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长年不归,不学习、不过组织生活,地方党组织在管理上缺少有效措施。
三是党员年龄严重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村党建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很多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有的甚至没有收入,主要靠到外面找各个部门、以及有能力的乡友们支持一点微薄的资金。
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引言村级队伍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它直接关系着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改善。
然而,在当前中国农村,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人员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不高、廉政建设薄弱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1.执政实务经验严重缺乏:由于长期以来在农村干部选拔任用中过多注重政治表现和行政能力,而忽视了基层执政实务经验的培养,导致不少村级干部对于项目管理、社区服务等具体工作缺乏经验和能力。
2.年龄结构失衡:近年来,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加速,村级干部队伍中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干部对于新业务新科技的适应能力较弱,影响到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能力素质不高1.专业知识欠缺:由于很多农村干部的学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相对匮乏。
在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低下。
2.领导能力不足:村级干部要具有组织协调、团队建设、决策处理等多方面的领导能力。
然而,现实中很多干部对于团队管理和领导技巧了解甚少,尤其是在与外界交流沟通方面表现欠佳。
四、廉政建设薄弱1.权力滥用问题:一些地方农村干部存在着权力寻租、徇私舞弊等问题。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个人利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2.纪律约束不严:一些村级干部监管机制不完善,廉政意识淡薄。
对于违法违纪行为打击不力,并未形成有效的纪律约束机制。
五、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与选拔:应当加大对农村干部执政实务经验和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
考虑到老龄化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利用线上教育平台提供在线培训,并加强对年轻人才的挖掘和引进。
2.建立健全奖惩机制:要强化廉政纪律,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遵守规则和程序;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查处力度,确保廉洁从政。
3.提高工作待遇:适当调整村级干部工资待遇和福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养。
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村级干部发扬实干精神。
六、结论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村级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引言村级队伍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村级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人员结构不合理、能力素质不匹配、薪酬体系不完善以及队伍管理方法滞后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1. 人员数量过剩:目前在一些地区,由于政策导向或其他原因,村级干部的数量明显超出了需求。
大量人员没有工作可做,导致资源浪费。
2. 职业分配不当:有些村级干部之间职责重合、岗位模糊,缺乏明确划分;同时也存在一些岗位缺失,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具体需求。
三、能力素质不匹配1. 教育背景较低: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很多村干部缺乏高等教育背景或者专业知识,制约了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发挥。
2. 缺乏培训机会:即使有些村干部拥有较高的教育背景,但缺乏持续的培训机会和学习渠道。
这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跟上发展步伐,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四、薪酬体系不完善1. 薪资过低:在一些地区,由于财务紧张或其他原因,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这不仅影响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也使得职位变得不够吸引人才。
2. 待遇差异大:目前在农村地区,各个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差异很大。
这种差别化待遇既容易造成矛盾和不公平感,也严重阻碍了团队合作与协调。
五、队伍管理方法滞后1. 缺乏规范化管理:许多村级组织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信息流通困难。
2. 缺少激励措施:除了薪酬问题之外,在激励方面也存在不足。
缺乏激励手段和机制,难以调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改进和优化建议1. 优化人员结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人员数量与岗位设置,避免浪费和重复。
同时,加强对各个岗位职责的明确划分,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教育培训: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供更多高等教育和培训机会,提升村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3. 完善薪酬体系:调整工资待遇水平,确保公平合理;同时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根据不同岗位与绩效给予适当奖励。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炉坑村虽然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当前,我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
现有农民党员中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
据2005年年底统计,全县农村共有党员1150人,其中35岁以下的372人,仅占32.35%;农民党员平均年龄为46.87岁,55岁以上农民党员285人。
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660人,占57.39%。
从数量上看,农民党员仅占全县党员总数的28.94%,而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比例就显得更低了,仅为2.77%。
结构不合理问题的存在,使农民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党性观念淡薄,政治素质不高。
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动摇。
一些农民党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动摇了,不管“主义”,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义,而信奉宗教、迷信,崇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政治信仰荡然无存。
(2)思想道德滑坡。
个别农民党员在脑子里完全淡忘了党员意识,基本上成了“党员不像党员”,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
(3)责任感、使命感衰退。
有的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丧失了以强村富民为己任的责任感,只要照顾,不履行党员义务,行动上的先进性日益减退,甚至在执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坏影响。
(4)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个别农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讲价钱,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三是“双带”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领。
不少农民党员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分析:1.素质不足:部分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2.工作经验不足: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实践经验,对于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3.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服务理念不够先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4.管理水平有限:在乡村治理和项目管理方面,一些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影响基层治理效果。
5.干部队伍流动性大: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较差,一些干部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
对策建议:1.加强培训与学习:实施定期培训计划,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水平,包括现代农业知识、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2.实践锻炼机会: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实地考察、项目实施等方式,提高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村实际工作。
3.推进服务型干部培养:强调服务理念,通过案例分析、典型事例分享等方式,引导基层干部注重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4.加强管理培训:针对基层治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设立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5.提高薪酬福利水平:通过完善薪酬体系和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留住基层干部,提高队伍的稳定性。
6.建立激励机制:设立激励机制,对在基层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7.加强组织引导:通过上级组织引导,推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其在政策执行、工作方向等方面与上级政策相一致。
8.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基层干部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
通过以上对策,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和农民群众。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大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农村的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大力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但是,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是我们搞好农村工作,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当务之急。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1、领导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缺乏应有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群众。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等“家长”式的工作方法,“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往往造成事倍功半。
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宗旨淡化,观念扭曲,逐渐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的动力,思想空虚,不劳动致富,幻想一夜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状况的不纯影响了他们的服务热情,导致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永仁县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党组织带头人事业心、责任感和领村致富能力较强,群众满意率较高。
但面对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发展步入新常态,部分村级组织带头人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一是工作动力不足。
一方面一些村干部思想滑坡,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弱化;另一方面是经济待遇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特别是村级组织带头人的工作原动力。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
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中仍然存在思想僵化、干事保守的群体,对新思想新事物不愿接受,抓党建、抓发展往往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创新创业能力相对匮乏。
三是后备力量不足。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年富力强的党员流动数量越来越大,致使村党组织书记人选选择的范围缩小,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四是经费保障不足。
一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作经费主要来源是村级转移支付,还存在无钱办事的局面。
二、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工作激励机制,激发村级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
二是建立培养提高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重点培育身边典型,积极探索“带头人领办小微企业+农户、带头人创建合作社+农户、带头人创办家庭农场+
农户、带头人成立中介组织+农户、带头人承包工程项目+农户”五种模式的培训,通过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方式,定期组织村级组织带头人参观学习,加快“两高双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步伐。
三是建立组织调整机制,确保村级组织带头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储备”机制,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作风过硬。
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村级组织带头人有钱干事、有钱理事。
同时,要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村级实体经济,提高自我保障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带头人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采取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绩效,使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