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1
刘武教案目标:知识目标: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C.理解)
能力目标:1.通过教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增强理解能力。

2.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复习反射弧及学习兴奋的传导,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
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
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
念。

教案重点:兴奋的传导
教案难点:兴奋的传导
教案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结合
板书设计:
二、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纤维膜上的电位:静息时:外正内负
兴奋时:外负内正
(2)局部电流方向: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3)兴奋的传导过程
2.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突触前膜
(1)结构基础——突触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6 / 6。

近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十五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生物冲刺复习 专题十五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2021年整理)

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2016·全国课标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2016·北京卷,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

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3。

(2015·浙江卷,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4。

(2015·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2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1
第11页
考点4 人脑高级功效
1. 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大脑 调整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脑 脑干 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平衡中枢 脊髓 调整躯体运动低级中枢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第12页
位改变是

(3)乙图是正甲电图位①变一负段电,位假如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当刺激,
当产生兴奋传到a点时, a、b之间电流方向是________;
电流计c指针会发生两次________(填“相同”或“相
反b”→)a方向偏转。
相反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第8页
【变式2】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收缩活
间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
激①可引发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
之收缩。甲 请回答以下问题: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第7页

(1)①、②、③、④中兴奋主要以化学信号分子形式传递

(②填写、编④号);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填写编号①)、。③
(2)右肌肉兴奋时, 其细胞膜内外形成
电流会对
③神经纤局维部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引发③神经纤维膜外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第9页
考点3.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例3】(多项选择)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含有 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快速产生能 传导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经过仪器测 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
示意图,正确是( AC )
A.
B.
C.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D.
第10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大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配套课件

高考生物大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配套课件

25
【跟踪训练 2】(2013· 长沙县一中模拟)当你专心作答试 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D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 皮层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
枢) ⑤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④⑤
18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脑的各部分及脊髓的功能
19
特别提醒: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其余如小脑、脑 干、下丘脑、脊髓均为低级中枢,且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 的调控。
20
2.大脑皮层言语区
21
3.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22
特别提醒:高位截瘫病人受伤部位以上感觉运动都正 常,受伤部位以下无感觉,但低级反射——膝跳反射、缩 手反射、排尿排便反射仍存在。
55
第一步:用 a 刺激神经,观察 c 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 是否收缩; 如果
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 ,
则说明 传出神经元 如果
受损。 ,
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
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 b 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 如果
骨骼肌收缩 骨骼肌不收缩
,则说明 ,则说明
58
【通关训练 2】(2011· 浙江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 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a~b 段的 Na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 段的 Na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 段的 K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 段的 K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49
【跟踪训练 4】(2013· 武汉模拟)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 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生物新攻略总复习京课件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生物新攻略总复习京课件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02
神经调节对生物钟的 影响
神经调节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和 神经回路的活性来影响生物钟。例如 ,当人体处于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时, 大脑会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来调节生 物钟的节律。
03
生物钟对神经调节的 反馈作用
生物钟也可以对神经调节产生反馈作 用。例如,当人体生物钟发生紊乱时 ,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等问题,进而 影响神经调节的正常功能。
特点
疼痛感觉是一种主观体验,需 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排尿反射与排便反射
01
反射中枢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
02 03
排尿反射过程
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传至脊髓排尿中枢,同时上 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在适宜环境下,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传至脊 髓排尿中枢,引起排尿反射。
癫痫与精神分裂症
癫痫
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口 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
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 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 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帕金森病与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主要 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 得僵硬。
阿尔茨海默病
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 、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 痴呆表现为特征。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专题15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1.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 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2.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 (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识记判读类
(1)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点拨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并不 存在从神经纤维“中途”给予刺激的局面,因此在生物体内,兴 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上图中兴奋传递方向应为 A→B (A→B,B→A)
3.辨析下列图示,填出相关内容:
(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刺激前因 K+外流 ,使膜电位表 现为 外正内负 ,此为静息电位。刺激后,因 Na+内流 ,
使膜电位反转为 外负内正 ,此为 动作电位 ,此时兴奋。
传导方向为
(用数字、箭头表示);自然状态下人体内
体结合,可提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若促进Na+ 内流,则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若促进Cl-内流,则引起 后一个神经元抑制。为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某神经元后,引 起该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将电表接于B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此时电表指针的偏 转情况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突触后膜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存在电位差,使电表指针 向左偏转。 (2)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方向, 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兴奋; 若电表指针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乙酰胆碱引起该神经元 抑制。在注入乙酰胆碱的同时不能刺激A神经元,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
(4)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拓展:
①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拓展:
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②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不一样,神经纤维上快。

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单向的特点
3.人脑的高级功能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言语区。

高中生物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高中生物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注意: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高等动物和人) 才有反射活动
1、反射的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特点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 后天训练获得的后天 反射,数量有限 性反射,数量可增加
是否有条件刺激
是否会遗忘 不会(终生性) 会(可建立,可消退)
条件反射的形成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c] S 区:损伤后__病__人__不_能__讲__话__。_____________
[d] H 区:损伤后_病__人__耳_朵__能__听__,__但_听__不__懂__。_____
2.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
学习是_神__经__系__统__不_断__接__受__刺__激_,_____ _获__得__新__的__行_为__、__习__惯__和_积__累__经__验__的_过__程______ 记忆是_将__获__得_的__经__验__进__行_贮__存__和__再__现_ 分为:_瞬_时__记__忆__、__短_期__记__忆__、__长_期__记__忆__、__永_久__记__忆___ 短期记忆主要与_神_经__元__的__活__动_及__神__经__元__之_间__的__联__系_有关,尤其 与大脑皮层下一个_形_状__像__海__马__的_脑__区__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_新__的__突__触_的__建__立__有关。 学习和记忆的关系:相__互__联__系__,_不__可__分__割__
2.当兴奋通过轴__突___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__触__小__泡_向突__触__前__膜__移动,
通过_胞__吐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此时发生膜的融合,即突触小泡的膜
变成_突__触__前__膜__的__一__部__分_,体现了膜的_流__动__性__特点,神经递质经过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9分)信息分子能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内分泌系统分别通过释放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以维持内环境稳态;免疫系统则通过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通过方式释放出来,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电位的变化是。

(3)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每空1分,共9分)(1)神经递质激素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胞吐受体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反射弧(4)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系统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在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突触后膜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下图为一些细胞间的联系,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了兴奋的传导途径是细胞E→神经细胞D→神经细胞C→神经细胞B→皮肤细胞A B.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也能产生反应,属于反射C.相同体积的神经细胞D和细胞E,前者的细胞膜面积和高尔基体的量通常大于后者D.给皮肤细胞A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答案】C【解析】图中皮肤细胞A为感受器,细胞E为效应器,故A错;刺激b点时,可以产生兴奋并传至细胞E处,但该反应的产生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故B错;神经细胞D上有树突和轴突等突起,所以细胞表面积较大,而且神经细胞D能分泌化学递质,所以含有较多的与之相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故C正确;由于兴奋到达a、b两点的时间不同,所以会产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故D错。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案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一册)中第四章“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神经调节与动物的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动物复杂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②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和差异。

2、能力目标①通过实例的剖析,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②通过图片或动画材料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设疑、提问、讨论、探究,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求异思维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②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在本节课中,有部分内容如反射、反射弧等知识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学生应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而“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兴奋的传导”不仅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层层设疑,步步追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学、思考、分析、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并在此充分运用多媒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借助于它们的直观、形象、动态等多种功能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使整个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三、课时的安排:由于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较多,且大多数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本节知识将分成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第二课时为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语言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教学实施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重点了解了激素对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所起的调节作用。

事实上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适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高考生物专题精讲ppt课件(15)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共38张)

高考生物专题精讲ppt课件(15)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共38张)
2020/5/19
3.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2020/5/19
2020/5/19
(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 (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 (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 流。 (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 +,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某部位已经受损 D.刺激b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E不会发生反应
解析 图中的A~E分别代表的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感受器。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 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刺激a点会引起A的 收缩,但没有神经中枢C的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由于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即使正常情况下刺 激a点也不会引起乙电位计的变化和E发生反应。 答案 C
2020/5/19
“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2020/5/19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电位复原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电位复原
离子移动状况
K+外流
Na+内流 Na+外流
离子出入方式
均为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静息电位→刺激→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
传导过程 电流→局部电流回路→作为“新刺激”向前
2020/5/19
2020/5/19
(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 ①方法步骤:电刺激b处,观察________,同时测量__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①方法步骤:先刺激a处,测量________;再刺激______,测量 __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人和动物神经调节

高三一轮复习-人和动物神经调节

易错点分析: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电表两极分别置 于神经纤维膜的
内侧和外侧
电表两极均置 于神经纤维膜
的外侧
测量结果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神 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
针变化如下: 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考 点
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__外__正__内__负__。 4.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__电__位__差___的存在发生电荷移 动,这样就形成了__局__部__电__流___。
5.兴奋传导过程:
刺激→膜暂时性的电位变 化→电位差→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6.电流方向在膜外由 未__兴__奋__部__位__流向_兴__奋__部__位___ 在膜内由__兴__奋__部__位__流向 _未__兴__奋__部__位_ 。
例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 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 导的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若c处无动作电位,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D.电流表①不偏转,电流表②可能偏转两次
4.神经递质综合分析:
1.神经递质产生: 高尔基体、线粒体 2.神经递质类型: 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
3.神经递质释放: 突触前膜(胞吐) 4.神经递质受体: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5.神经递质作用: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6.神经递质去向: 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转移走,而迅
速停止作用。
5.兴奋在细胞间的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教学目的 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植物性神经调整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整(c:理解)。

3.神经调整与体液调整的区分和联系(a:知道)。

教学难点 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整。

教学用具投影仪;脑模型。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投影片:神经纤维传导的投影片;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特点的比较表。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结合直观教学。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在学校生物其次册第九章中,我们学习过神经调整的基础学问,知道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

现在大家先看四组画面。

(演示电脑动画。

) 1.脊蛙的搔扒反射;2.马戏团的狗熊耍杂技;3.经过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4.刚诞生的小猪吃奶。

提问:哪组画面属于非条件反射?什么叫非条件反射?哪组画面属于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回答:略。

)提问:条件反射有什么意义呢?(回答: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简单环境变化的力量。

)叙述:以上我们搞清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那么毕竟什么叫反射呢?(回答: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加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叙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回答:略。

)争论:就缩手反射的反射弧(针刺指尖)分析一下反射弧的五部分。

(由同学完成。

老师小结,归纳板书要点。

)叙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试想: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最终到达效应器呢?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演示反射弧模式图,并借助此图复习神经元结构的学问。

(细胞体、突起、神经纤维,为兴奋传导打基础设伏笔。

)](演示反射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电脑动画。

)提问:依据上述讲解、观看,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上传导时,有的在一个神经元内(主要在神经纤维上),有时需要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两种状况下的传导方式是否相同呢?老师答:不相同。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
明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左后肢无反应但右后肢能收缩,
说明“右后肢→神经中枢→右后肢”的反射弧完整,而“右后肢→神经中枢→
左后肢”的反射弧不完整,说明神经中枢之前的结构正常,左后肢不收缩说明
破坏的是神经中枢之后的结构,即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 规律性应答 ,具有神经系统 的动
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双选)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
考点二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图形解读 返回
考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得传导
解析
神经细胞内 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 Na+浓度比膜外低。静
息时,由于膜主要对 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
Na+大量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
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
考点一
基础回扣 要点探究 命题设计 技法提炼 返回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2019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理. 2019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汇总二、神经调理名词: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到场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纪律性反响。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法。

2、非条件反射:动物议决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布局基础。

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着迷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6、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稳定状态变为显着活动状态或弱活动态变为强活动态。

8、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打仗的部位,突触的布局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膜和突触后膜。

9、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胀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10、大脑皮层: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层。

11、言语区:人类的语言效用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地区有关,这些地区叫做言语区。

12、运动性失语症(say):当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发言.但却不会讲话.也便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13、感觉性失语症(hear):当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发言.(能看、能写、不会听)语句:1、兴奋的传导: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地区的膜电位----外负内正,未兴奋地区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地区与未兴奋地区形成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a.膜外电流:未兴奋区→兴奋区,b.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

②.细胞间的传递(议决突触来传递):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组成。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1)
刘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C.理解)
能力目标:1.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增强理解能力。

2.深化学生对有关研究方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复习反射弧及学习兴奋的传导,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生
物体结构和功
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形式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
最高级形式,生命活动
变化的本身就是物理、化学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间综合的观
念。

教学重点:兴奋的传导
教学难点:兴奋的传导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结合
板书设计:
二、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纤维膜上的电位:静息时:外正内负
兴奋时:外负内正
(2)局部电流方向: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3)兴奋的传导过程
2.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突触前膜
(1)结构基础——突触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过程: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影响胎儿、婴幼儿脑发育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
某人一腺体分泌功能减退,结果骨胳生长停止,体 形较小,但行动敏捷,具有生殖能力,长胡须,此 腺体可能是( ) A.甲状腺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公鸡具有健壮体格,发达鸡冠,艳丽尾羽,高亢 啼鸣,激发这些性状的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
07
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通过拮抗作用,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实现对血糖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分泌
A细胞
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转变为糖原
分泌
B细胞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
生长激素
促进
人体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
促进
机体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
除激素外,CO2、H+、乳酸和K+等也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内脏活动活动区。某一部位损伤将导致相应内脏活动不正常。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一、体液调节
体液
细胞内液
血 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一、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调节反射: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有的,不经过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经过大脑皮层)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②③,属于条件反射的是①④⑤。

①望梅止渴②膝跳反射③眨眼反射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⑤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2).反射弧(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例: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3.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 处,观察现象 B .药物放在A 处,刺激B 处,观察现象C .药物放在B 处,刺激C 处,观察现象D .药物放在C 处,刺激B 处,观察现象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1-4CBCD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的传导(1)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外流(被动运输,不耗能);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被动运输,不耗能);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K+外流(被动运输,不耗能);de段——静息电位,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

(逆浓度梯度,耗能)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①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②主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2)兴奋传递的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例、1.下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2.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4.下图甲、乙是膜电位的测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描述的是图甲的是()①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②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③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④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归纳提升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图甲)。

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如图乙)。

(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 →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5.下图中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丙图是乙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B→AB.C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丙图中物质a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丙图的b如果不能与a结合,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6.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参考:BADBCC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双向传递的C.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所直接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反射弧上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反应都称为反射3.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给a点适当强度的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可从a点传到b点B.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C.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D.刺激a点的强度越大,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就越快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5、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6、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②兴奋由神经到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③注射受体蛋白来增加受体数量,可以缓解该病症状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

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8、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9、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d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b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a 处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中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 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二、非选择题11.(2016·山东莱芜质检)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刺激―→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效应过程―→结果(1)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__,这种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2)突触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序号)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________。

(3)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热时失水过多,引发机体主动饮水这一调节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4)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有关神经末梢可释放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以调节免疫功能,这表明免疫细胞的膜上有________。

人体内的信息分子还有________(举一例)。

12、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图3中A 、B 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

(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

13、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