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c79e165f111f18582d05a16.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e58207fa76e58fafbb00304.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第一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表: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的最快的是(秒针),走的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公式: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例题:2时=(120)分3分=(180)秒600分=(10)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读数和写数(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是有一个0或几个0都不读。
(2)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0。
例题:1000读作(一千)2007读作(两千零七)2、数的比较大小(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例题: 1.199>99 199>198第三单元《测量》1、认识长度1厘米的长度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2、公式(1)进率是101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2)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3)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3、进率换算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例题:2厘米=(20)毫米3千米=3000米2吨=(2000)千克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公式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数=和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例题:65+79=144 919+80=999435-322=113 353-123=230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的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总复习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917cd50b4e767f5bcfcea5.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8、(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⑴加法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减法的验算:①差+减数=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a7f2f66bd97f192379e999.png)
一、時分秒1、鐘面上有3根針,它們是時針、分針、秒針,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針,走得最慢的是時針。
時針最短,秒針最長2、鐘面上有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每兩個數間是1個大格,也就是5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小格是1分鐘;秒針走1大格是5秒鐘,走1小格是1秒鐘。
4、分針走1小格,秒針正好走1圈,秒針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
5、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小時。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分鐘。
秒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5秒鐘。
6、公式。
(每兩個相鄰的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1時=60分;1分=60秒;60分=1時;7、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年、月、日、世紀等。
1世紀=100年,1年=12個月二、分數的初步認識1、幾分之一: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幾分之幾: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幾。
2、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的份數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數就越小。
3、比較大小的方法: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就大,分子小的分數就小。
4、分數加減法:①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和分子相加、減。
②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把1寫成與減數分母相同的分數,在計算。
5、分數的意義: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所分的份數作分母,所取的份數作分子。
6、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先用這個數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數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幾份是多少)三、測量1、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釐米、分米)做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幣、尺子、磁卡、小紐扣、鑰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efcb079cc1755270722087a.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https://img.taocdn.com/s3/m/0d9be96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8ac51b76529647d272852e0.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ec78bf76a20029bd642ddf.png)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70ff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1. 数的认识与扩展1.1 自然数的认识与排序:我们通过观察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了自然数的认识和排序方法。
我们能够辨别出相等、多少和多少多等的概念。
1.2 数的扩展:在扩展数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负数的概念,了解了负数的含义和符号的使用方法。
2. 加法与减法运算2.1 加法的认识与计算:我们通过实际情境,学习了加法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掌握了多种加法计算技巧,如进位法和补数法。
2.2 减法的认识与计算:在减法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减法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通过多种减法计算技巧,如借位法和补数法,使减法计算更加灵活高效。
3. 乘法与除法运算3.1 乘法的认识与计算:通过实际情境,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掌握了乘法表的背诵和运用,以及多种乘法计算技巧。
3.2 除法的认识与计算:在除法运算中,我们学习了除法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掌握了除法计算的技巧和策略。
4. 长度、质量和容量单位换算4.1 长度单位换算:在长度单位换算中,我们学习了厘米与分米、分米与米的换算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掌握了换算的技巧和应用。
4.2 质量单位换算:在质量单位换算中,我们学习了克与千克的换算方法。
通过实际称重,掌握了换算的技巧和应用。
4.3 容量单位换算:在容量单位换算中,我们学习了升与毫升的换算方法。
通过实际倒水,掌握了换算的技巧和应用。
5. 图形的认识与分类5.1 点、线和线段:通过观察和绘制点、线和线段,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5.2 角的认识与分类:在角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际观察,掌握了不同类型角的特征和应用。
6. 时钟与时间的读写6.1 时钟的读写:在时钟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时钟的基本结构和指针的运动规律。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e008bfca98271fe910ef99a.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9、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注意: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③写得数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③写得数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中间的0既要向前一位借,又要借给下一位,所以借回来的“10”只剩下“9”了。
如1000-234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公式: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6、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19db2c6c8d376eeaeaa31e6.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9、时间单位换算:(1)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60例如:7时=(420)分想:1时=60分,7时就是7个60,即7X60=420,所以7时=420分(2)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60例如:240分=( 4)时想:240分里有4个60分,所以240分=(4)时(3)70分=(1)时(10)分想:1时=60分,70-60=10分,所以70分=(1)时(10)分10、比较大小(1)当单位相同时,比较数字,数字大的它就大:9秒>6秒(2)当数字相同时,比较单位,单位大的它就大:8时>8分(3)当单位和数字都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例如:6时(>)185分360分11、看图计算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2、时分秒必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巧记:求结束时间,用加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求开始时间,用减法结束时间=开始时刻+经过时刻求经过时间,用减法13、赛跑时,用的时间越短,跑得越快。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3aa54def8c75fbfc77db2e3.png)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9、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注意: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③写得数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③写得数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中间的0既要向前一位借,又要借给下一位,所以借回来的“10”只剩下“9”了。
如1000-234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公式: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6、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9a7f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定义:千以内的数:学生应能熟练地数出千以内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数的组成:了解每个三位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如257由2个百、5个十和7个一组成。
性质:数的顺序:例如,567比500大,但比600小。
数的比较:能够直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例子:说出下一个数和前一个数:如果现在是325,那么下一个数是326,前一个数是324。
2. 加法和减法定义: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的运算。
性质: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a - b = a + (-b)。
例子:计算:237 + 459 = 696,696 - 459 = 237。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300元钱,又买了218元的玩具,你现在还有多少钱?3. 乘法和除法定义:乘法:表示重复加法的运算。
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性质: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a。
乘法的结合律:(a ×b) × c = a ×(b ×c)。
乘法的分配律:a ×(b + c) = a × b + a ×c。
除法的性质:a ÷ b = c 表示a被b除,商为c。
例子:计算:3 × 4 = 12,12 ÷ 3 = 4。
实际应用:如果你有6组小朋友,每组4人,总共有多少人?二、空间与图形1. 平面图形的认识定义: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四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图形。
圆形:所有点到中心距离都相等的图形。
性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2、4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计算:一般先算整百加减整百数、整十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注意进位与退位)
1 / 6
估算:把加数看成接近它的
十、整百的数,再进行口算。
万以内的加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十就要向前进1.
万以内的减法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如果要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的数
9。
加法的验算:(1)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相.(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2)用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
识记以下关系式:
加数+加数=和验算(1)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2)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验算(1)被减数-差=减数(2)差+减数=被减数
7、解决问题: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没有小括号),要从左往左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内的数。
第3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 / 6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10分米, 1分米=, =,
10分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分米=, =, =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 =, =, =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
1000。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 1吨=
第5单元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别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 / 6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一个加数几倍的积
注意事项:“倍”不能作单位名称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可能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计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是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接近它的
十、整百的数,再口算。
3、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
0。
5、笔算乘法的方法:相周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6、解决问题;弄清数量关系,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通过先求一份数再解决问题。
(2)通过先求总量再解决问题。
7、(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
4 / 6
第*单元数学编码
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了解本地方的邮政编码所代表的意思。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含意。
会根据所学的知识用数字编学籍号。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5 / 6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9单元数学广角
借助韦恩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一部分数+另一部分数-重复数=实际总数。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