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区别
战争中的战争法与国际法
![战争中的战争法与国际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b3fe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0.png)
战争中的战争法与国际法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战争法与国际法则是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探讨战争中的战争法与国际法,并分析它们在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一、战争法的概念与作用战争法,也被称为国际人道法,是规范战争中冲突双方行为的法律体系。
其目的在于减少战争对平民和非军事目标造成的伤害,并保护战争中的受害者。
战争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区分战争行为的合法性、尊重人权和人道主义原则等。
战争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平民:战争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保护平民免受伤害。
按照战争法的规定,战斗双方需要遵守一系列限制性规则,以确保平民、红十字会人员、囚犯、儿童等特殊群体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 限制武装部队的行为:战争法限制了武装冲突中的暴力行为。
例如,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毒气等对战场和平民造成无差别伤害的军事手段。
3. 保护文化财产:战争法要求各方尊重文化财产,包括历史遗址、艺术品和古董等。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世界遗产和各国的文化遗产。
4. 挽救战争中的受害者:战争法为战争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和援助机制。
例如,人道主义组织有权进入冲突地区,向受伤者提供医疗援助和人道主义支持。
二、国际法与战争法的关系国际法是一套规范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国际法与战争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战争中的法律框架。
1. 《联合国宪章》:作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国家之间的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等基本原则,对战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根据宪章,战争只能在自卫或经过安全理事会授权的情况下进行。
2. 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对战争中的人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国际人权法,所有人都享有基本的人权,无论是否处于战争状态。
因此,战争期间也需要尊重人权,保护受害者的生命和尊严。
3. 国际人道法与战争法:战争法是国际人道法的一部分,在国际法中占据重要地位。
法学与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和人道救援的规范
![法学与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和人道救援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e56f2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2.png)
法学与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和人道救援的规范法学与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和人道救援的规范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战争行为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和伤害变得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战争对民众的影响,保护受战争威胁的人们的生命和尊严,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国际人道法这个重要的法学领域。
本文将会对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和人道救援的规范进行探讨。
一、国际人道法的背景与发展国际人道法源于国际人道主义的原则,旨在保护战争中的受害者和无辜民众。
该法学领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当时红十字运动的兴起促使了人道法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社会对人道问题的关注增加,国际人道法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二、战争行为的规范1.原则性规范国际人道法对战争行为有一系列的原则性规范,例如“区分原则”和“无必要破坏原则”。
区分原则要求在冲突中区分军事目标和平民非军事目标,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平民的伤亡和财产的破坏。
无必要破坏原则要求在进行军事行动时,应避免对与冲突无关的目标进行不必要的破坏,保护文化财产和环境资源。
2.禁止性规范国际人道法还对某些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例如无差别攻击、使用化学武器和针对民众的恐怖行为等。
这些禁止性规范旨在保护战争中的平民和非参战人员,尽可能减少他们受到的伤害。
3.国际人权法的关联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相辅相成,共同规范战争行为。
国际人权法要求各方在冲突中尊重人权,尽量保护受害者的权利。
同时,国际人道法补充了一些国际人权法中的空白,特别涉及到战时情况下的特殊规定。
三、人道救援的规范1.权利与义务国际人道法赋予了受灾民众接受人道援助的权利,并规定了救援组织提供援助的义务。
救援组织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必须遵守国际人道法的规范,保障援助的透明度和效果。
2.访问与保护国际人道法要求各方允许人道救援组织进入冲突地区,为受灾民众提供必要的援助。
同时,为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国际人道法还规定了对救援人员和设施的特殊保护措施。
大一国际法知识点汇总
![大一国际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ba45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3.png)
大一国际法知识点汇总一、概述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其作为国际社会秩序的基石,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供了法律规范。
本文旨在对大一国际法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讲解。
二、国际法的来源和性质国际法的来源主要包括国际公约、国际习惯和一般原则。
国际法的性质是针对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三、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
国家是国际法的主要主体,而国际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法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四、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包括主权平等原则、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原则、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原则等。
这些原则对各国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国际法的争议解决机制国际法的争议解决机制主要包括国际司法机制和非司法机制。
国际司法机制包括国际法院和其他国际仲裁机构,而非司法机制则主要通过谈判、调解和协商等方式进行解决。
六、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是指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国际法律体系。
它包括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件,以确保人权的普遍性和保护人权的尊严。
七、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是为保护战争中的受害者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它主要包括日内瓦公约、海牙公约和以香港为中心的一些机构和国际组织,并规定了战争中的行为规范和保护规定。
八、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和国际金融法等方面的规定,为各国的经济交流创建了稳定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
九、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环境问题的法律体系。
它涉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规定,为国际社会的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
十、国际刑法国际刑法是调整国际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
它主要包括了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以及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协定,以确保国际犯罪得到追究和惩罚。
结语国际法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本文仅对大一学生所需要了解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了简要的汇总。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研究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1554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0.png)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这两个领域旨在保障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利,在实践中经常发生交叉和重叠。
本文将探讨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联系和区别。
首先,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是有区别的。
国际人权法旨在保障个人在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能享有基本的人权。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时期,人们都有权利受到保护。
而国际人道法则面向的是战争和武装冲突,旨在保护受战争影响的人民。
因此,国际人道法主要适用于冲突地区,而国际人权法则普遍适用于全球。
其次,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适用主体也有所不同。
国际人权法主要将责任归于国家,要求国家保护和尊重人权。
然而,国际人道法更关注在冲突中对战争受害者的保护,主要针对的是冲突各方,包括武装组织和国家。
这种分工反映了两者的不同定位,国际人权法更强调国家责任,而国际人道法重在促使各方遵守战争规则。
再者,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之间的联系不可忽视。
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目标和适用范围,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
例如,国际人道法中的《国际人道法四公约》明确禁止虐待俘虏和平民,这既是基于人道原则,也涉及到对人权的保护。
此外,人道法和人权法在处理战后调查、司法追究和赔偿问题时也存在交集。
因此,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结合可以为保护战争受害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然而,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也存在一些争议。
其中一个争议涉及到两者在冲突中的优先级。
一些人认为,国际人道法应当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在冲突中保护被战争影响的人民的生命和尊严至关重要。
但也有人认为,国际人权法应当与国际人道法同等重要,因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障人权,即使是在冲突中。
这种争议也反映了不同观点和背景的人们对于人权和人道的理解和强调。
在适用问题上,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和实际情况。
法官和决策者在适用这两种领域的法律时,应该综合考虑其目的、原则和适用条款,以及特定的背景和环境。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范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ef26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c.png)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战争是人类社会最可怕的灾难之一。
然而,战争却难以避免,也难以完全根除。
针对战争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和苦难,国际人道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范,旨在对国际人道法的相关规定和适用范围进行简要介绍。
一、国际人道法的概念和渊源国际人道法是指国际法中保护国际武装冲突中非军事人员的法律体系,也称之为国际人道法律制度。
它主要是规范主体(包括战争各方等)在武装冲突中行为的基本规范(包括武装冲突的具体规则、防止和惩治战争罪等规范),旨在保护处于战争环境中的人的基本权利。
国际人道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7世纪的“华盛顿公约”以及1874年的第一次日内瓦公约等。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武器的发展和战争的残酷性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战争规则和战争罪行的审视变得更加深刻。
1949年,国际惯例和公约构成的日内瓦公约四个附加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国际人道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二、主要的国际人道法规范1.国际人道法的核心规范:日内瓦公约和附加议定书日内瓦公约和附加议定书是国际人道法的核心规范,既包括了武装冲突中受保护人员的地位和对其的保护、红十字运动的地位和任务等规定,也规定了各方应当遵循的战争规则,包括禁止攻击平民、禁止劫持、禁止虐待俘虏、禁止使用无差别的武器、对伤病员的保护和救护等。
2.国际刑事法庭的规范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是指1998年7月成立,具有独立性和独立经费的国际法院。
它的任务是处理最严重的国际罪行,包括种族灭绝、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ICC的规范旨在惩治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等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3.国际习惯法的规范国际习惯法是指一些既定的、被普及认可应当遵循的国际惯例,这些惯例可能来自于大量国家的行为和实践,也可能来自于国际海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活动。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定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47dd2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定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规定在国际法中,国际人道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领域,旨在保护在武装冲突中的个人、非武装平民以及处于困境中的人群。
为了确保人道原则在战争中的遵守,并对那些违反这些原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国际社会形成了一系列国际人道法法规。
本文将对国际人道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法规进行汇总阐述。
一、人道法的基本概念国际人道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战争法和人权法的交叉领域。
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在武装冲突中的个人、平民以及受困人群的权益,同时规范冲突当事方的行为。
人道法的核心原则包括区分原则、禁止不必要的破坏和避免任意暴力,旨在减少战争对平民的伤害,并确保人道原则在战争中的尊重。
二、国际人道法的主要法规1.《日内瓦公约》《日内瓦公约》是国际人道法的核心法律文件,共有四个公约,分别于1864年、1906年、1929年和1949年分别通过,旨在保护在武装冲突中的伤员、病员、战俘以及非参战平民的权益。
这些公约规定了战俘、非参战人员的待遇、红十字组织的地位和保护,被广泛认可并作为国际人道法中的基本法规。
2.《国际人道法附加议定书》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日内瓦公约》,国际社会于1977年通过了两个《国际人道法附加议定书》。
其中第一个议定书着重规定了非国际冲突中的人道法规定,包括对非国际冲突中不参战人员的保护和禁止使用特定武器。
第二个议定书则进一步强调了国际冲突中的人道法规定和保护对象。
3.《救助战争受害者公约》《救助战争受害者公约》于1949年通过,重点规定了冲突中受害者的保护和救助措施。
该公约确保了战地医疗人员的安全,规范了救护工作人员及其设施的使用,以便提供医疗服务并对伤员进行救援。
4.《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于1997年生效,旨在禁止使用、生产、贮存和传播化学武器,确保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该公约规定了有关化学武器销毁、禁止使用和检查等程序,并设立相关机构来监督其执行。
【最新推荐】人权法和人道法的关系探究-精选word范文 (5页)
![【最新推荐】人权法和人道法的关系探究-精选word范文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622c3d92cc58bd63186bd6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人权法和人道法的关系探究一、人权法和和人道法的定义与历史起源(一)二者的定义及比较人权法和人道法是国际法的重要分支。
人权法,一般是指促进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普遍尊重和实现的国家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等:人道法,则主要是指在战争或武装冲突期间保护伤、病员、平民等战争受难者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等。
由此可知,人权法法律制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愿望的完全实现,给人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是促进个人生活美满、幸福的法律:人道法的法律制度和最终目的是在发生武装冲突的情况下,保护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即战争受难者)免受痛苦和威胁,并尽可能保护人的环境和财产和现状不受武装冲突破坏。
但并不能简单认为人权法是一般法,人道法特殊法。
(二)二者的历史起源人权法的发展主要归因于法西斯邪恶势力对人权极端严重的侵犯,同时还归因于这样一个信条:如果国际联盟时期存在一个有效的国际人权保障体系,那些对人权的侵犯、或许甚至连战争本身都不会发生。
习总的来说,残酷的战争以及对于一个维护国际和平及保护人权的健全国际体系的渴求已经为世人深知。
于此不同的是,人道法的诞生是在1864年,以当时的《日内瓦公约》为主要标志人权概念并未得到广泛关注,所以其产生的价值层面因素更多的是出于对残酷的战争中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类苦难的减轻,故也被称之为战争法,又随着战争含义的变化而被称之为武装冲突法。
因此,尽管人道法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人权的作用,但其最初法律的核心价值体现的人道主义这种道德理想,而不是立足于个体的人权,但人权法的核心价值却承认个体的人权。
二、人权法和人道法的法律渊源及监督机制(一)法律渊源国际习惯法是人权法和人道法的主要渊源,但是习惯法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明确性,需要大量的判例、事实等进行证明,鉴于许多有关二者的国际公约已经将这些国际习惯法以系统的成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下主要介绍有关二者的条约渊源及其特点。
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
![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c7c194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7.png)
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国际人道法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武装冲突和其他人道危机的伤害而制定的一套法律规范。
它旨在减轻战争的苦难,确保人们在冲突中受到恰当的保护和援助。
国际人道法的重要性和意义不断凸显,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国际人道主义行动已成为应对人道危机和维护人类尊严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当今世界的重要意义。
法律,作为一种人类社会行为规范和约束力的体现,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至关重要。
它通过确立法律框架和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赋予国家机构以执行和维护法律的权力。
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适性使其成为维护人类权益和社会正义的重要工具。
在国际关系中,国际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规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为,在国际层面上强调了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
然而,在国际社会中,冲突与人道危机无处不在。
武装冲突、自然灾害、难民危机等人道危机给无辜民众和弱势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国际人道主义行动的目标就是在这些危机中提供紧急援助和保护,以减轻苦难并恢复尊严。
然而,人道主义行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往往面临挑战,这就需要法律的支持和调整。
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国际人道法是维护人道主义行动的基础。
它确立了救援、保护和援助民众的规则和原则,为人道主义组织和工作者提供了行动的法律依据。
其次,法律为人道主义行动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机制。
它规定了冲突中民众的保护原则,禁止使用和制造危害性武器,并确保人道主义人员的安全和尊严。
再次,法律为国际人道行动提供了监督和执法机制。
国际刑事法庭、赔偿机制和国际人权机构的存在,使得侵犯国际人道法规定的罪行能够追究责任并获得公正审判。
最后,法律具有制约和引导人道主义行动的功能。
法律规定了救援和援助的原则,确保人道主义行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在当今世界中,法律与国际人道主义变得更加紧密,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样化的挑战,人道主义行动面临着更大的复杂性和困难。
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区别
![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1e9849d52ea551811a6878e.png)
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区别摘要: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主要作用和根本宗旨都是在努力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其主要区别在于法律渊源、内容、保护对象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国际人权法人道法区别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国际公法的两个分支。
国际人道法是一套由条约或习惯确立的国际规则,专门解决在国际性武装冲突或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直接产生的人道问题。
它保护那些受到或可能受到武装冲突影响的人员和财产,限制武装冲突各方自行选择作战方法和手段的权利。
国际人权法即人权的国际保护,一般是指促进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普遍尊重和实现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1]关于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的关系,在国际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广义的国际人道主义法看,它包括人权法,人权法只是代表一般人道主义法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
另一种观点正相反,认为人道主义法是派生于战争法的法律。
而人权法是构成和平法重要部分的法律,优先于国际人道主义法。
[2]但是从这两种法律逐渐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这种联系和作用还在发展。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主要作用和根本宗旨都是在努力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
其主要区别在于:一、在历史和法律构成方面的渊源不同国际人道法先于国际人权法而产生,如若以国际条约或公约作为国际人权法的标志的话,则和平时期的人权要从《世界人权宣言》开始,也就是说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
而国际人道法的历史则要长得多,因为从历史上看,战争法是国际法中最为悠久的部分。
国际人道法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主要条约渊源是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及其1977年的《第一附加议定书》。
它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主要条约渊源是《日内瓦公约》之共同第3条和1977年的《第二附加议定书》。
关于国际法院与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实施
![关于国际法院与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027e55256c85ec3a87c2c57d.png)
关于国际法院与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的实施一、前言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指的是在联合国主持下通过的9 项核心国际人权公约及其议定书。
长期以来,联合国一直致力于促进核心人权公约在国内和国际社会两个层面得到实施。
从国内层面来讲,公约的实施是指缔约国在国内采取纳入或转化的方式将公约并入国内法,并保证这些国内法的执行; 从国际层面来看,公约的实施主要是指通过公约自身所建立的实施监督机制,保证缔约国能够切实履行公约义务。
但除此之外,公约的实施还包括其他促进公约权利得以实现的机制,比如作为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的国际法院,曾在案件中涉及核心人权公约的解释和适用问题。
这些解释和适用,连同条约机构的监督机制和缔约国国内的履行措施,共同促进了核心人权公约的实施。
国际法院有权受理与核心人权公约实施相关的案件,是由于一些公约中包含了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的条款,而国际法治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将案件提交国际法院。
此外,很多国际法院的法官曾从事过人权相关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国际法院妥善处理与人权公约实施相关案件的能力与信心。
虽然国际法院并非专门的人权法院,但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它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及实践经验为核心人权公约的解释和适用提供权威法律意见。
这些法律意见不仅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要优于专门的公约实施监督机构,而且在效力方面也要强于后者,因为国际法院作出的判决会对争端当事国产生法律拘束力。
本文根据案件所涉主题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 第一类案件涉及核心人权公约实施的一般国际法问题,包括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人权公约在特殊情形下的适用、对一切义务( obilgations ergaomne) 、人权违反案件中的个人赔偿问题等; 第二类案件涉及核心人权公约具体条款的解释和适用问题,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民族自决权、禁止任意逮捕和拘禁的权利、公正审判权、《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的适用、《禁止酷刑公约》中或起诉或引渡条款、核心人权公约中的争端解决条款等。
了解国际人道法战争和冲突中的人权保护规定
![了解国际人道法战争和冲突中的人权保护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7687c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5.png)
了解国际人道法战争和冲突中的人权保护规定国际人道法是一套规范国际武装冲突和战争中各方行为的法律原则和规定。
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类在冲突和战争中的尊严和权利,确保战争中的行为符合人权保护的准则。
在本文中,将介绍国际人道法中与战争和冲突中的人权保护相关的一些规定。
一、分类法和非国际武装冲突的规定国际人道法将冲突分为国际武装冲突和非国际武装冲突两种情况。
国际人道法对于这两种冲突有着不同的规定。
1. 国际武装冲突的规定在国际武装冲突中,国际人道法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规定:a) 保护平民:在冲突中,平民的生命和尊严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并禁止对平民进行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b) 保护俘虏:战争期间被俘虏的人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他们不能受到酷刑等不人道待遇。
c) 禁止使用违禁武器:国际人道法规定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其他残酷、不人道的武器。
d) 人道待遇:国际人道法要求各方在冲突中采取措施确保被控制的区域内的人道待遇,包括提供食物、药品和医疗保健服务。
2. 非国际武装冲突的规定对于非国际武装冲突,国际人道法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规定:a) 保护平民:与国际武装冲突类似,国际人道法要求在非国际武装冲突中,平民应受到全面的保护。
b) 保护受害人:法律规定在冲突中受到伤害或遭受虐待的人应得到适当的积极照顾和保护。
c) 禁止进行酷刑和虐待:国际人道法强调禁止对任何人实施酷刑和虐待,无论其身份和地位如何。
d) 保护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任何一方都不得攻击、损害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这是国际人道法的一项重要规定。
二、对于战争犯罪和国际人权法的补充国际人道法不仅仅关注战争和冲突中的人权保护,也补充了对战争犯罪的规定,并与国际人权法有一定关联。
1. 战争犯罪的规定战争犯罪是指在冲突中涉及的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包括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使用化学武器等。
这些行为都被视为犯罪,并受到国际刑事法庭的追究和惩罚。
2. 与国际人权法的关联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国家法名词解释整理笔记
![国家法名词解释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72300e44693daef5ef73da4.png)
1.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主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国际不法行为:国际法主体所做的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
一般国际不法行为:违背一般国际义务的行为(侵害别国侨民合法利益,侵犯外交代表的特权和豁免,损坏边界的界桩等)国际罪行:违背对国际社会根本利益至关重要的国际义务,以致整个国际社会公认违背该项义务是一种罪行的行为(从事侵略战争、破坏和平、灭绝种族、贩运奴隶、贩运毒品、从事海盗活动等)3.国际损害责任:国际法主体在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4.人权:各国公认的并负有法律义务应予以尊重和保护的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个人人权:泛指每个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集体人权:泛指每一国家、每一民族以及以每一种族、宗教、语言为特征的少数人团体以全体成员的名义享有的权利,包括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5.国际人权法:国际社会促成其成员保障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缔约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每一缔约国与其领土内和受其管辖的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人民享有权利,国家承担义务)6.国际人道法:武装冲突和战争期间保护平民、战斗员以及战争和武装冲突受难者的原则、规则和制度7.国际人权保护:国家和国际组织根据国际人权条约,为实现基本人权的某些方面承担特定的或普遍的国际合作义务,并对违反国际人权条约义务、侵犯人权的行为加以防止和惩治的活动8.国际人权标准:国际人权条约规定或联合国大会决议宣示予以尊重、促进和保护的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两大类)9.难民: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受迫害而留在其本国以外,并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而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10.条约:国际法主体之间按照国际法所缔结的确定其相互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造法性条约:缔约各方为创立新的行为规则或确认、改变现有行为规则而签订的条约(通常是多边的、开放性条约)契约型条约:缔约国之间为在某一具体事项上确立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而缔结的条约11.公约:通常是多国就某一重大问题举行国际会议而缔结的多边条约,内容多系早发型的行为规则和其他制度12.条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重大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问题达成的协议13.协定:适用于具体问题的国际协议14.议定书:补充议定书:辅助性的法律文件,解决更为具体的问题,通常附在正式协议后,诸如对公约的特定条款的解释、保留意见等附属事项独立议定书:本身是一个条约,需要单独批准15.宪章、盟约、规约:建立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议,国际组织的组织章程,一般属于多边条约性质16.换文:当事国双方通过外交照会,解决双方具体问题的协议17.宣言:两国或数国会谈后就某一重大问题召开国际会议后发表的含有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声明,若不包括具体的权利义务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条约18.联合声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法主体就同一事项发表各自的声明并同时生效19.缔约能力: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20.缔约权: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代表国家行使缔结条约的权限,由国内法决定。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主义的法律框架与主要文件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主义的法律框架与主要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f16a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1.png)
国际人权法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 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国际人道主义法
本报告将涉及《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等国际人道主 义法的主要规定和实践情况。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联系与区别
国际人权法认为各项人权是相互依 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同等重要。
国家义务
国家有义务尊重、保护和实现人权 ,包括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 。
国际人道主义的法律框架
01
02
03
人道原则
国际人道主义法强调在武 装冲突中保护人的生命和 尊严,禁止或限制使用某 些武器和作战手段。
中立性和公正性
国际人道主义的实施与监督机制
国际人道主义的实施
国际人道主义通过国际公约、宣言和行动计划等方式实施。 这些文件规定了各国在战争、灾难和其他紧急情况下保护人 权的义务和责任。
监督机制
国际人道主义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红十 字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这些机构负 责监督各国在紧急情况下的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工作,并推 动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主要关注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如《 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 权利国际公约》。
发展阶段
深化阶段
强调权利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依存性 ,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如《 儿童权利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 形式歧视公约》等。
逐渐关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如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人道主义法适用于所 有冲突方,不偏袒任何一 方,确保公正和人道地对 待所有受冲突影响的人。
国际人权法与人道法
![国际人权法与人道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9432177375a417866f8fd8.png)
人权的政治性和超政治性
人权的政治性
是指人权受政治的决定和影响。
人权的超政治性
主体的超政治性,即人不论其性别、种族出身信仰 等区别。国际文件反复重申。
人权等内容方面的超政治性。生命权、禁止奴役、 强迫劳役禁止有溯及力的刑法等,即使在社会紧急 状态、国家危难和战争等局势要保证。
人权所表达的内涵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开篇即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 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 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 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1776年6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权利法案》第一条宣布:“一切人 生而同等自由、独立,并享有某些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在他们进 入社会的状态时,是不能用任何契约对他们的后代加以褫夺或剥夺 的;这些权利就是享有生命和自由,取得财产和占有财产的手段, 以及对幸福和安全的追求和获得。”
素朴的或者直觉的人权观。 片面的或者差别的人权观。 全面的或者平等的人权观。 协调的或者综合的人权观。
人权法与人道法的概念
法律是人权的坚实的内核。 人权法是保护人权的法律规
范。 人道法是指适用于战争和武
装冲突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人权法与人道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都是保护人的尊严。 规定在国际条约和习惯法中。
在理论上,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洛克和孟德斯鸠。
在制度上,最先是英国16宪法的事美 国1776年,《弗吉尼亚宪法》。
二、无罪推定
含义:刑事被告人在未经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 机关依法判决有罪之前被视为无罪。
是针对封建社会的有罪推定提出来。最早见于意 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和刑罚》;在法 律见于法国《人权宣言》,后于《世界人权宣 言》。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原则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0b94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1.png)
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原则国际法是国际社会共同遵守和认可的法律规范体系,旨在规范各国之间的行为和解决争端。
其中,国际人道法原则作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人类的生命、尊严和基本权利。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际法中的国际人道法原则。
第一,国际人道法原则保护生命权。
人道法原则认定,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不容侵犯。
根据《日内瓦公约》,在战争状态下,各方冲突方必须尊重平民和战俘的生命权。
这一原则也被广泛应用于与战争无关的情境,例如保护民众在自然灾害和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中的生命权。
世界各国通过制定国内法或国际协约来保护生命权,以确保其普遍适用性。
第二,国际人道法原则禁止酷刑和不人道对待。
根据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规定,任何形式的酷刑、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对待都是违反人道法原则的。
这些原则反映了人们对人类尊严的基本认识,是对人权的保护和尊重。
同时,国际法还规定了国际刑事法庭等机构,用以处理和追究行使酷刑或不人道对待的责任人。
第三,国际人道法原则保护受到冲突影响的人群。
冲突导致的人道危机常常使平民成为受害者。
国际人道法原则要求各方冲突方保护和提供援助给战争中的无辜平民,包括提供足够的粮食、医疗和庇护。
此外,该原则还规定了一系列禁止行为,例如集体惩罚、强制转移人口和非法抓捕。
第四,国际人道法原则保障人道行动的开展。
人道行动是指在战争、冲突或灾害等情况下,由政府、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实施的援助和救助行动。
国际人道法原则要求各方冲突方在人道行动开展中,给予人道工作者和救援人员必要的保护,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地开展工作。
这一原则的目的是确保人道援助能够有效地提供给最需要的人群。
第五,国际人道法原则规定责任和惩罚。
根据国际人道法的规定,各方冲突方应对违反国际人道法原则的行为负有责任,并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例如,通过国际刑事法庭等机构对犯下严重违反人道法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
这一原则的目的是防止战争罪行和人权侵犯的再次发生,并确保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公正惩罚。
法律与人权的核心知识点
![法律与人权的核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03d3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1.png)
法律与人权的核心知识点人权是指人类因为其作为人类的共同属性而具有的一切基本权利和自由。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集合,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和人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这是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旨在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法律与人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国际人权法、公民权利与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死刑和酷刑禁止、性别平等、少数群体保护等内容。
一、国际人权法国际人权法是指由国际组织制定或批准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旨在保护并促进全球人权的实现。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权宣言》,它规定了普遍适用的基本人权,并成为国际人权法的基石。
其他重要的国际人权法律文件包括《国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和《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
二、公民权利与自由公民权利与自由是指个人在法律保护下所享有的诸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权利、个人自由等权利。
在一些国家的宪法中,这些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例如,美国宪法规定了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并禁止残酷和不人道的对待。
三、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是指个人享有的教育、健康、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权利。
这些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被纳入了一些国家的宪法中。
例如,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认为,每个人都有享有教育的权利,国家应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四、死刑和酷刑禁止死刑和酷刑属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受到国际人权法的严格限制。
目前,全球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认识到这是对人权的巨大侵害。
酷刑也被国际人权法明确禁止,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酷刑或其他残酷、不人道的待遇。
五、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在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
尽管在很多国家中,男女平等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但在实际生活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因此,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促进性别平等。
六、少数群体保护少数群体包括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方面的少数群体,在很多社会中经常面临歧视和迫害。
普世价值视野下的国际人道法——从国际人道法与人权法交融的角度
![普世价值视野下的国际人道法——从国际人道法与人权法交融的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65ec8c83d049649b665878.png)
道 主 义 , 注 和 保 障 生 命 的 价 值 和 尊 严 。普 世 价 值 不 可 关 能 是 全 球 所 有 民 族 和 国家 中所 有 人 在 全 部 的 价 值 观 念 上
高 度 趋 同 的 人 类 价 值 体 系 , 是 一 种 “ 线 价 值 ” 即 在 而 底 , “ 低 的 最 大 化 ” 础 达 成 的 基 本 价 值 共 识 [ 。 14 最 基 3 9 9年 3
抽 象 单 一 的 , 于 主 体 自身 的 多 元 化 , 得 以 人 类 为 主 体 由 使
的 价 值 必 然 也 是 多 元 化 和 动 态 性 的 , 们 之 间 既 不 会 相 它 互替代 , 也不 会 完 全 重 合 , 也 进 而 决 定 了 普 世 价 值 只 能 这 是 相 对 的 和 有 条 件 的 。如 果 放 弃 把 普 世 价 值 界 定 为 适 用
日内 瓦 四 公 约 的 共 同 第 3条 、 名 的 “ 顿 斯 条 款 ” 规 著 马 就
定 , 既 有 的 国 际人 道 法 协 定 所 未 包 括 的情 形 下 , 民 和 在 平
于 一 切 时 代 、 切 社 会 和 阶 级 价 值 的乌 托 邦 概 念 , 只 是 一 而 从 在 较 长 时 间 范 围并 且 只适 合 于 大 多 数 人 和 国家 的 文 化
第3 2卷 第 5期 南都 学坛 ( 文社会 科 学 学报 ) 人 V 13 o5 o. 2N . 20 1 2年 9 月 A a e i F rm o a d ( ora o eH maie n oi cec s cd m c ou f n u Jun l fh u nt s dS c l i e ) Sp 2 N t i a a S n e . 0 1 2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比较研究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3983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0.png)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的比较研究在当今世界,人权和人道问题备受关注。
国际社会采取了各种手段来维护这些价值观,其中两个重要的法律框架是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
虽然这两者都致力于保护人类的尊严和福祉,但它们在目标、适用范围和操作上有所不同。
首先,国际人权法旨在确保所有人的基本权利,无论他们的国籍、种族、性别、宗教或其他身份。
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权利等。
国际人权法通过国际公约、宣言和其他法律文件来约束国家行为,并赋予国家责任保障人权。
例如,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本。
相比之下,国际人道法更注重保护人们在冲突和战争中的安全和福祉。
它主要适用于武装冲突时的行为规范,旨在减轻人道危机的影响,保护平民和各方冲突者免受伤害。
国际人道法主要由四个公约构成,即《日内瓦公约》和《海牙公约》,这些公约规定了战争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保护非战斗人员和战俘的权益。
此外,国际人道法还涉及人道援助和战争受害者的保护。
虽然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在理念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实际上,这两个领域的法律和原则有很多重叠之处。
例如,在武装冲突中,国际人权法适用于非冲突居民,而国际人道法适用于各方冲突者。
另外,国际人道法在处理武装冲突后的重建和恢复过程中也会适用于保护和维护人权。
此外,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都有一套通过国际机构和法院来实施和监督的机制。
例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是负责监督国家人权状况的机构,而国际人道法由国际人道法院和国内法院来适用和审判。
这些机构的存在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诉讼和申诉的渠道,确保他们能获得公正和合法的保护。
尽管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为保护人权和人道提供了法律框架,但它们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国际人权法因其可适用性较广,存在国家主权和文化差异等问题。
而国际人道法则受制于武装冲突中各方的识别和遵守情况,也许无法完全防止人道灾难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区别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共同之处在于,
他们的主要作用和根本宗旨都是在努力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
这是一篇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区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之间的区别,在于法律渊源、内容、保护对象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
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国际公法的两个分支。
国际人道法是一套由条约或习惯确立的国际规则,专门解决在国际性武装冲突或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直接产生的人道问题。
它保护那些受到或可能受到武装冲突影响的人员和财产,限制武装冲突各方自行选择作战方法和手段的权利。
国际人权法即人权的国际保护,一般是指促进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普遍尊重和实现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1】关于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人权法的关系,在国际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广义的国际人道主义法看,它包括人权法,人权法只是代表一般人道主义法的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
另一种观点正相反,认为人道主义法是派生于战争法的法律。
而人权法是构成和平法重要部分的法律,优先于国际人道主义法。
【2】但是从这两种法律逐渐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且这种联系和作用还在发展。
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主要作用和根本宗旨都是在努力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
其主要区别在于:
一、在历史和法律构成方面的渊源不同
国际人道法先于国际人权法而产生,如若以国际条约或公约作为国际人权法的标志的话,则和平时期的人权要从《世界人权宣言》开始,也就是说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
而国际人道法的历史则要长得多,因为从历史上看,战争法是国际法中最为悠久的部分。
国际人道法适用于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主要条约渊源是1949年的《日内瓦公约》及其1977年的《第一附加议定书》。
它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主要条约渊源是《日内瓦公约》之共同第3条和1977年的《第二附加议定书》。
而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渊源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盟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灭种公约》(1948年),《消除种族歧视公约》(1965年),《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1979年),《禁止酷刑公约》(1984年)以及《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
主要的地区性条约包括:《欧洲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1950年)、《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1948年)、《美洲人权公约》(1969年)以及《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1981年)。
【3】
二、具有不同的内容
国际人权法的含义更为广泛,它包括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所应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而国际人道法则一般限于战争或武装冲突时交战国、中立国、参战人员以及平民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也被称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如有关国际人道法的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内容,包括战斗人员一旦由于生病、负伤、沉般或主动放下武器,就必须被给予战俘地位,受到人道主义待遇,不得使用生物、化学、细菌武器及某些类型的枪弹,占领国在占领领土内必须保障平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等。
国际人道法不仅涉及到人权内容,而且包括海牙公约等一系列战
争法的规则。
【4】同样,国际人权法也涉及到了不受国际人道法调整的和平时期生活的某些方面,例如,出版自由、集会权、选举权和罢工权。
三、具有不同的法律保护对象和约束对象
国际人权法所关注的,是违反人权的行为,保护个人免遭政府专横行为的影响。
国际人道主义法所关注的则是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受害者。
国际人道法约束武装冲突的所有参与者:在国际性冲突中,所有相关国家都必须遵守人道法;而在国内冲突中人道法既约束政府,也约束与其交战的团体或相互作战的各个团体。
因此,国际人道法规则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非国家参与者。
国际人权法就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设定了一些约束政府的规则。
【5】虽然越来越多人认为,非国家参与者,特别是当它们履行类似政府功能时,也应遵守人权规范,但是这个问题仍然有争论。
四、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时期
从两种法律适用范围来看,国际人道主义法所保护的是特殊条件下的特殊群体的生存权,国际人权法适用范围是除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的以外的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国际人道法适用于武装冲突发生时,而不论该武装冲突是国际性还是非国际性。
由于国际人道法针对的是一种特殊情形——武装冲突,因此,不允许对其规定进行任何克减。
国际人权法原则上在任何时期均适用,既适用于平时也适用于发生武装冲突的局势。
然而,一些国际人权法条约允许政府在公共紧急情况危及国家存亡时克减某些权利。
但是,此克减必须与即将发生的危机相称,其提出不得基于歧视,并且不得违反包括国际人道法规则在内的其它国际法规则。
某些人权是决不能予以克减的。
特别包括生存的权利、禁止酷刑及不人道处罚或待遇、奴隶及奴役,以及法律原则及法律没有追溯效力。
这是各国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冲突或内乱时都必须尊重的权利,被喻为人权的“核心”。
【6】
五、执法主体和效果不同
国际人道法的执法主体包括参加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国家、武装力量,以及参加救护的组织及个人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各国红十字会,主要任务则是为了保护和救助。
国际人权法的执法主体是各国政府,主要是靠主权国家政府的意志,靠国际社会道义上的力量,靠国际社会的鼓励、规劝、监督、批评、谴责和制裁等。
国际人权法执行机构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正义或制裁非正义。
从两种法律的最终效果来看,国际人道主义法是在武装冲突或其他暴力发生的情况下,保护人类免受威胁和危险,以保护人的安全和尽可能地保护人的生活环境,因此,被认为是“维持现状”法律。
而国际人权法,则是通过在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愿望的完全实现,给人的个人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一个国际保证,因此,被认为是“促进人们共同幸福”的法律。
【7】
目前,在国际社会中,国际人道主义法在对人保护方面已自成一种体系,有自己的法律基础、适用范围和执行机制。
它的规则,在发生武装冲突和其他大规模暴力行为时以特殊方式对人实行保护,是必可少的。
没有国际人道主义法,保护将是不充足、不完全、同时也不符合人们的需要。
再者,依据国际人道主义法所做的工作,同样也促进和体现对基本人权——生命权、生存权和安全权——的尊重。
【8】红十字国际大会在积极推进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同时,多次宣布对人权法的关注,并敦促本运动通过参与消灭种族主义、种族歧视、酷刑的努力以及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来开展并扩大这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