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十七章 领导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行政职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行政职能

第17章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的意义和特点。

答∶行政职能可以界定为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

(1)行政职能的意义①行政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a.从行政职能角度说,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政府机构来实现;b.政府组织的设置并不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它必须依据行政职能这一最重要的标准。

②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变化是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关键在行政职能没有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实行精简人员、删减机构数目、缩小组织规模的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

③行政职能是确定政府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标准行政职能反映着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实质内容,规定着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究竟管多少、管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指明了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基本的、主要的工作。

④行政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每项行政职能行使都是政府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管理过程。

⑤行政职能的落实情况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行政职能实施的情况,是检验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方方面面的一个依据,也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结果的表现。

(2)行政职能的特点①全方位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行政职能的结构极为复杂。

从横向分析,政府的地位决定了自身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职能涵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控制上。

客体的多元性要求行政职能不应局限和停留在某一方面,从事单一的行为和活动。

从纵向上讲,行政职能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府部门,行使职能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

在具体内容上,行政职能有基本和具体两个层次∶a.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政府的根本职能,主要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两者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b.具体职能具体职能是政府基本职能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部门分解为对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公安、司法等方面的职能,每种具体职能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练习(第17章 第4节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附答案 2020年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练习(第17章  第4节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附答案 2020年秋

2020年秋四川绵阳南山双语学校(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1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个电阻,是因为串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 )A.横截面积增大B.横截面积减小C.长度增大 D.长度减小2.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3.(宿迁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 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 V 。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A .电压表测R 2两端电压B .R 1、R 2组成并联电路C .若开关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D .R 1、R 2电阻之比2∶14.(常德中考)定值电阻R 1、R 2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1>R 2,闭合开关S ,通过R 1、R 2的电流分别记为I 1、I 2,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为U 1、U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 1=U 2B .U 1>U 2C .I 1<I 2D .I 1>I 25.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 ,将其剪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为 ( )A .2RB .RC .R 2D .R 46.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A.一定大于R B.一定等于RC.一定小于R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是一段均匀导线围成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其每边的电阻均为10 Ω,D为AB边中点,CD两点间的电阻是( ) A.7.5 Ω B.15 ΩC.20 Ω D.30 Ω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正确的是 ( )A.R1=8 Ω B.R2=8 ΩC.R1=20 Ω D.R2=20 Ω9.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20 Ω 1.5 A”,乙标有“22 Ω 0.5 A”,现把它们并联起来,则该并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它两端加的最高电压分别是 ( )A .1.5 A 57 VB .0.5 A 41 VC .2 A 35 VD .1.05 A 11 V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AB 之间的总电阻R AB =R 3(3个电阻的阻值相等都为R ),应将 ( )A .S 1、S 2闭合,S 3、S 4断开B .S 1、S 3闭合,S 2、S 4断开C .S 1、S 4闭合,S 2、S 3断开D .S 2、S 3闭合,S 1、S 4断开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 ,R 1=3 Ω,R 2=6 Ω。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权变的领导理论
• 费德勒模型
Ø 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 v 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风格 v 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Ø 假设: v 不同情形下,总有一种领导模式是最有效的 v 领导者不会真正改变领导风格
– 选择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 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影响群体实现目标的过程 • 理论上说,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成为领导者 • 尽管组织中可能出现非正式的领导者,但这些不是我
们研究的领导者
领导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有效的领导者?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早期的领导理论
• 特质理论 (1920s-30s)
Ø 研究关注领导者的特质,也就是那些能把领导者从非 领导者中区分出来的个性特点,但不很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领导有关的最新观点(续)
• 团队领导
Ø 有耐心去分享信息 Ø 信任他人并放弃自己的职权 Ø 明白在什么时候对员工进行干预
• 团队领导者的工作
Ø 对团队外部事物的管理 Ø 对团队工作进程的推动
v 教练,协助,处理纪律问题,审查小组和个人表现, 培训和交流
PPT文档演模板
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 6. 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广博的知识能够使他们做出睿智的决策,并认识到
这些决策的意义 7. 外向。领导者精力充沛,好交际,坚定而自信,很少沉默寡言或离群
•Source: S. A. Kirkpatrick and E. A. Locke, “Leadership: Do Traits Really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May 1991, pp. 48–60; T. A. Judge, J. E. Bono, R. llies, and M. W. Gerhardt,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August 2002, pp. 765–780.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后培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后培优(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单选题1.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绘制出的四条I﹣R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线是()A.B.C.D.2.小刚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他将5Ω电阻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采取的操作是()A.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将电池个数增加3.小金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方案个数是()甲:换用可调节电压的学生电源接入MN乙:两节新干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丁: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接入MN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 关系图线。

其中作图正确的是()四张I UA.B.C.D.6.如图所示是小远同学连接的“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

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两电表的示数都为零B.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C.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7.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或减小误差,下面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A.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C.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8.研究得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牛顿B.帕斯卡C.欧姆D.伽利略9.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B.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C.滑动变阻器改变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D.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10.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024年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堂复习题及答案

2024年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堂复习题及答案
在 Rt△ADB 中, ∵AB2=AD2+BD2,∴x2=(x-1)2+22 ,解得x=52. ∴△ABC的面积=12AC·BD=12×52×2=52.
1 2 3 4 5 6 例7 1 81 92 103 114
D.4
10 3
1 2 3 4 5 6 例7 1 8 91 102 113
章末整合集训
返回知识点清单
5.(1)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AB于点D, CD=___2_.4__c_m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 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5_4____;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斜边长为13cm,则这个三角形的 面积为__3_0_c_m__2 _.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整合集训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整合集训
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知识点 清单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章末整合集训
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2+b2=c2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若∠C=90°,则BC2+AC2=AB2 D.在Rt△ABC中,若∠B=90°,则BC2+AC2=AB2
1 2 3 4 5 6 例7 1 81 92 103 114
章末整合集训
返回知识点清单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10.若 △ABC 的三边长 a , b , c 满足 (a-b)2+|a2+b2-c2|=0,则下列对 △ABC 的形状描述最准确的是 ( C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通过推导得出的规律B.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C.欧姆定律中的I、U和R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D.由欧姆定律变形得U=IR,说明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跟电流成正比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 A2与 A1的示数之差不变D.电压表V 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3.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A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2︰1C.当导体B两端电压为0V时,导体B的电阻变为0ΩD.当导体A和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4.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③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Ω④将Rx从10Ω换成5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5.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6.小伟给学校图书馆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物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物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3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R=,关于这个导出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2.(3分)某同学将一个1Ω的电阻和一个2019Ω的电阻并联后,并联后的总电阻接近于下列哪个阻值()A.1ΩB.2019ΩC.2020ΩD.208Ω3.(3分)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A.减小了导体长度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C.增大了导体长度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4.(3分)如图是小明探究“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U=1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3A”(实际最大阻值略小于20Ω),实验中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为了使这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电路中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应控制的电流最合理的是()A.0~0.6A0.5A B.0~3A0.8AC.0~3A0.7A D.0~3A0.75A5.(3分)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电源,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因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相互接错了,如图所示,则开关闭合后,各仪表将()A.电流表、电压表均被烧坯B.电流表、电压表不会被烧坏C.只有电流表被烧坏D.只有电压表被烧坏6.(3分)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时(电源电压未知),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和开关来解决,下面的四种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B.C.D.7.(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示数之比为4:3.此时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A.3:1B.1:3C.3:4D.4:38.(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厨房天然气安全监控的电路图。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第十七章激励一、教学要点1、解释激励过程。

2、卢因的力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4、需要的性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8、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

9、四种激励方法的基本内涵。

10、关键名词:激励、力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管理的激励职能就是研究如何根据规律性来提高人的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__________,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___________。

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________和__________,人的行为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

6.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7.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尊重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安全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小类,即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和对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

10.需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1.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____________、从而需要的_________是可以改变的。

12.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测试卷(附答案)

图7-22图7-23图7-2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测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7分)1.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0.1 mV ,合 V .经验证明, 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 .家庭中常用的一种灯泡的电阻是1210Ω,若用KΩ作单位,可以写成 KΩ.2.如图7-2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 = R 2 = R 3 = 10Ω。

要使R 2、R 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要使R 1、R 2串联,开关S 1、S 2应 (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3.小辉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7-22所示. 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你这样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 和0~15V )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V 。

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__。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 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 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 越 。

两个电阻R 1和R 2(R 1>R 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 2的电流。

.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进行家庭电路的装修时,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电灯灯座的两根电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 C. 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2.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7-23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S 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 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L 1短路B.灯L 2断路C.电流表烧坏了D.灯L 1断路图7-243.如图7-2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两表示数都变大B.两表示数都变小C.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4.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5.发生电火灾后,产生应该做的是()A.用水灭火 B.用灭火器灭火C.用砂子灭火 D.切断电源并拔打119火警电话6.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5欧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4欧和10欧的电阻各两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A.将两个4欧的电阻串联起来B.将两个10欧的电阻并联起来C.将两个4欧的电阻并联起来D.将两个10欧的电阻串联起来7.张弛同学在做“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的实验时,她将一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但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都不亮,为了检查电路故障,她另取一只电压表将表分别与小灯泡、开关并联时,表的指针均不动;将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表的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A.电源没电了B.小灯泡处开路C.滑动变阻器处开路D.开关处开路8.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根电线,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他去抓两根电线前,零线被助手切断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电路用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B.用测电笔测电时,手不准接触笔上任何金属体C.只有低于220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D.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10.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7-25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ray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1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O图7-25三.实验题(23分)1.(13分)下图7-26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

领导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领导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领导学基础——课后综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 A2、 D3、 C4、 D5、 B6、 B7、 C8、 B 9、 D 10、C 11、B 12、C二、多项选择题1、AB2、CE3、ABCD4、ABD5、BD6、ABD7、AB8、ACDE 9、ABDE 10、AB 11、CE 12、BCDE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B DC B二、多项选择题ABCD ACD ABCDE BD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A D C A D A CB D D二、多项选择题ABCD ABCD ABC第四章一、B、A、D、C、A、C、B二、CE、AB、ACD、ABDE、ABCD、ABE、三、P115、P125、P125、P118、P130、P132、P134、P140、P136、P136、P143、P113、P114四、P113、P114、P119、P124、P131、P136、P137、P126五、P139、P132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一、C、A、B、A、C二、ADE、BC、ACDE、BCE、ABCDE、AD、ABCD、CD、BCE、ABCDE三、P150、P152、P155、P158、P167四、P151、P150、P154、P154、P159、P162、P163、P164、P172、P172五、P169、P175—P177、P161—P162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一、D、C、D、A、B二、ACD、BCE、ACDE、ABCD、BD、ABCD、ABC、CDE、ABCD、ABCD三、P183、P188、P191、P198、P206、P199四、P184、P189、P196、P201、P207、P198、P193、P195、P199五、P197、P186、P194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一、B、A、A、C、A、A、A、A、D、D、B、B、B、A、A、A、D、D、D、D二、ABCE、ABC、ABC、BCDE、ABCD、ABCE、ABC、ABCD、ABD、ABC、ABD、ABC、ABCD、ABC、ABCE、AC、BCE、ACD、ABD、三、P221、P225、P227、P235、P237、P238、P239、P231、P231、P243四、P219、P222、P227、P229、P234、P236、P237、P238、P246、P245、P227、P242、P243五、P224—P225、P225、P232、P234—P235、P245、P247第八章领导选才与用人一、A、B、C、D、A二、ABCDE、ADE、BCDE、ABCD、ADE、ABCDE、ABC、CD、BC、BCDE三、P258、P275、P273、P274、P275、P274四、P257、P258、P261、P263、P266、P281、P285、P259、P270、P279、PP267五、P268、P271、P283—P284第九章领导思维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D、A、C、B、A、B、C、A、C、A、B、C、C、D、C二、多项选择题DE、ABD、ABCE、ABCDE、ABD、ABCD、ACD、ABC、ABC、ABCDE、BCE、ABDE、ABD、AB、ACD三、名词解释1、P292;2、P294;3、P296;4、P302;5、P305;6、P309;7、P320;8、P315;9、P322;10、P323;11、P322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P293;2、P294—P295;3、P297;4、P296;5、P298—P299;6、错P306;7、P311—P313;8、P309—P310;9、P316;10、P319;11、P323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1、P306—P308;2、P310、P323—P326第十章领导艺术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A、A、A、C、D、B、B、C、A、A、C、A、A、B、B、B、A、A、A、B二、多项选择题ABCD、ABCE、BC、AD、ABCD、AD、ACD、ABCD、ABD、AB、AABCDE、ABCDE、ABC、ACD、ABD、ABD、ABD三、名词解释1、P340;2、P342;3、P348;4、P349;5、P352;6、P354;7、P354;8、P355;9、P356;10、P358;11、P359;12、P360;13、P360四、简答题1、P336;2、P337;3、P340;4、P343;5、P344;6、P350;7、P353;8、P355;9、P355;10、P356;11、P334(错);12、P343(错);13、P350(错)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1、P335—P339;2、P341—P342;3、P345—P346;4、P351—P352;5、P354—P355 第十一章领导效能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C、B、A、B、A二、多项选择题CD、ACD、ABCDE、ACDE、BCD、BC、ABCD、BD、BCDE三、名词解释1、P371;2、P377;3、P385—P386;4、P388;5、P389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P371;2、错P371;3、对P373;4、对P374;5、P380;6、错P382;7、P383;8、P389;9、P390;10、P391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1、P378—P379;2、P380—P385;3、P394—P398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一、单项选择题A、B二、多项选择题ABC、ABC、BC三、名词解释1、P404;2、P410;3、P408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P404;2、P405;3、P406;4、P408;5、P418;6、P421—P422;7、P409;8、P411—P412;9、错P431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1、P407—P408;2、P420—P421,P426—P431。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算书《九章算术》中第九章第六题是: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你读懂题意了吗?请回答水深______尺,葭长_____尺.解:根据题意,设水深OB=x尺,则葭长OA'=(x+1)尺.可列方程正确的是()A.x2+52 =(x+1)2B.x2+52 =(x﹣1)2C.x2+(x+1)2 =102D.x2+(x﹣1)2=522.如图,Rt△ABC中,∠BAC=90°,AB=AC,D、E为BC边上两点,∠DAE=45°,过A 点作AF⊥AE,且AF=AE,连接DF、BF.下列结论:①△ABF≌△ACE,②AD平分∠EDF;③若BD=4,CE=3,则AB=6√2;④若AB=BE,S△ABD=12S△ADE,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在△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AD=8,则△ABC的面积为()A.72B.84C.36或84D.72或844.如图,在△ABC中,△C=9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AO,交BC于点E.已知CE=3,BE=5,则AC的长为()A.8B.7C.6D.55.如图,已知钓鱼竿AC的长为10m,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长为6m,某钓鱼者想看看鱼钩上的情况,把鱼竿AC转动到AC′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为8m,则BB′的长为()A.1m B.2m C.3m D.4m6.有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斜边,向外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向外各作一个正方形,称为第一次“生长”(如图1);再分别以这两个正方形的边为斜边,向外各自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分别以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边,向外各作一个正方形,称为第二次“生长”(如图2)……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1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B.2020C.2021D.20227.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正方形A、C的边长分别为4和6,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A.26B.49C.52D.648.要焊接一个如图所示的钢架,需要的钢材长度是()A.(3√5+7)m B.(5√3+7)m C.(7√5+3)m D.(3√7+5)m9.如图,某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在超市门口离地高4.5m的墙上,装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门铃A,如①图所示,人只要移至该门铃5m及5m以内时,门铃就会自动发出语音“欢迎光临”.如②图所示,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走到D处,门铃恰好自动响起,则BD的长为()A.3米B.4米C.5米D.7米10.如图,在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1,在点B的右侧作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BACD,将对角线BC 绕点B逆时针转动,使对角线的另一端落在数轴负半轴的点M处,则点M表示的数是()A.√2B.√2+1C.1﹣√2D.﹣√2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中,∠A=90°,AB=AC,点D为AB中点,过点B作BE⊥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BE=2,CD=5,则DE=.12.如图,在Rt△ABC中,AB=BC=4,以AB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使点D与点C在AB同侧,连接CD,则CD=.13.如图,已知Rt△ABC,△C=90°,BD是角平分线,BD=5,BC=4,则D点到AB的距离是。

第十七章 领导理论

第十七章  领导理论

与有效领导相关的品质和个性特征
智慧 学识和专业知识 统治能力 自信 精力旺盛 承受压力的能力 正直和诚实 成熟 帮助管理者理解复杂的问题和解决问题 帮助管理者制定好的决策和发现提高效率及业绩的办法 帮助管理者影响他们的下属 当面临障碍和困难的时候, 当面临障碍和困难的时候,使管理者有效地影响下属 和坚持不懈 帮助管理者处理他们所面临的许多事务 帮助管理者处理不确定的事情, 帮助管理者处理不确定的事情,制定有难度的决策 帮助管理者行为合乎伦理, 帮助管理者行为合乎伦理,获得下属的信赖和信任 帮助管理者避免自私的行为,控制他们的感情, 帮助管理者避免自私的行为,控制他们的感情, 能容忍下属犯错误
领导者与管理者 领导者就是担负领导职责 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 就是担负领导职责, 领导者就是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 们担负领导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 们担负领导者和管理者双重角色。 管理者就是负责掌管组织资源的使用 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就是负责掌管组织资源的使用, 管理者就是负责掌管组织资源的使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的区别: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1)范围:一般说,管理的职责范围要大一些,而领导的职 )范围:一般说,管理的职责范围要大一些, 责范围相对要小一些。 责范围相对要小一些。但领导者集合与管理者集合的关系是 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 (2)作用:管理者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 )作用:管理者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 运转等,而领导则是为组织活动指出方向、设置目标, 运转等,而领导则是为组织活动指出方向、设置目标,创造 态势、开拓局面等。 态势、开拓局面等。 (3)层次:领导活动具有战略性、较强的综合性,贯穿在 )层次:领导活动具有战略性、较强的综合性, 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 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如果我们把管理过 程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主要的阶段, 程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主要的阶段,领导活动处在 不同阶段之中,集中起来就表现为独立的职能, 不同阶段之中,集中起来就表现为独立的职能,即通过领导 活动,使计划得以实施,使建立起来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转, 活动,使计划得以实施,使建立起来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转, 组织和配备人员,并对各个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和配备人员,并对各个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最终实 现组影响其他人的特定方式,体 领导作风:是指领导者所选择的影响其他人的特定方式, 现在计划、组织、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中。 现在计划、组织、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中。 领导作风会因个人而不同,也因文化而不同。 领导作风会因个人而不同,也因文化而不同。 日本的组织是集体主义取向的,欧洲组织是人文精神取向的, 日本的组织是集体主义取向的,欧洲组织是人文精神取向的, 而美国组织是利益取向的,这直接导致不国度的组织, 而美国组织是利益取向的,这直接导致不国度的组织,其领 导作风的不同。 导作风的不同。 领导理论: 四、领导理论: 1、品质理论 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世纪 年代以前)。 世纪60年代以前 、品质理论——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20世纪 年代以前)。 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 领导品质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效能的高低与领导者的素质 认为领导工作效能的高低与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品质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效能的高低与领导者的素质、品质或 个性特征密切相关。领导者的个人特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关 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键因素。一般说,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为:自信心、责任感、 键因素。一般说,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为:自信心、责任感、 信赖感、决策能力、自律与自控、智力与品德过人、 信赖感、决策能力、自律与自控、智力与品德过人、首创精 合作精神、自我实现程度、组织能力、 神、合作精神、自我实现程度、组织能力、关心与尊重他人 等。

9.第十七章 领导及参考答案

9.第十七章  领导及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 领导一、填空题1.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对最具代表性的五种领导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任务式领导的特点是(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很少注意下属的士气、情绪和发展状况)。

2.管理方格理论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3.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者行为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

4.在管理系统理论的领导方式中,效率较高的是(参与式)。

4.密歇根大学关于领导的研究的两个维度是(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5.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团队型管理)。

6.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任务取向)。

7.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协调人们的关系和活动,使组织成员步调一致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活动,称为领导的(沟通协调作用)作用。

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自由型领导)。

二、选择题1.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团队型管理是指如下那种情形?()A.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非常关心B.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不是非常关心C.更关注人D.更关注工作2.一般而言,公司管理者拥有扣罚迟到员工工资的权利,意味着该管理者拥有()A.强制权利B.奖赏权利C.专家权利D.参照权利3.权变理论具有行为理论没有的特点是()A.管理幅度的宽窄B.领导者行为C.领导者特质D.领导环境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行为理论()A.管理方格B.艾奥瓦大学的研究C.密歇根大学的研究D.领导者参与模型5.管理方格理论中,坐标为(5,5)的是那种管理类型.()A.任务型B.团队型C.中庸之道型D.贫乏型6.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学的领导者行为研究中的两个维度是.()A.定规维度和任务维度B.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C.关心人和关心生产D.民主型和放任型7.下列哪项不属于构建信任文化的建议.()A.分享情感B.工作透明化C.随机应变D.展现实力8.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针对欧姆定律公式I =U R,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B .利用该公式的变形式R =U I,可以测量出导体的电阻 C .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增大D .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都有关系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 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压表示数为2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开关S 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B .闭合开关S ,电压表测2L 两端电压C .闭合开关S ,1L 和2L 组成并联电路D .1L 和2L 阻值之比为2∶13.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电阻线,长度关系是L 1>L 2,串联接入电路后,流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1、I 2;.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I 1=I 2,U 1>U 2B .I 1=I 2,U 1<U 2C .I 1>I 2,U 1<U 2,D .I 1<I 2,U 1>U 24.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阻值会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

图是检测植物叶片含水量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将湿敏电阻R 附着在叶片上,当叶片含水量升高时( )A .电流表示数增大B .电压表示数减小C .电路总电阻减小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增大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灯L 熄灭,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 或电阻R 上,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如果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这个电表一定是电压表B .如果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一定是电阻R 短路C .如果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一定是电灯L 短路D .如果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小,一定是电灯L 断路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中点向b 端移动的过程中(假设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减小B .小灯泡的亮度变暗C .电压表示数不变D .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7.两电阻1R 、2R 的I -U 图像如图所示,若将电阻1R 、2R 串联后接入电路,结合图像的中信息分析可知( )A .15R =Ω 210R =ΩB .通过1R 的电流小于通过2R 的电流C .1R 两端的电压低于2R 两端的电压D .若电源两端电压为3V ,则1R 两端的电压为2V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U 甲∶U 乙=4∶3,当开关S 断开,甲、乙两表都换为电流表时,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为( )A.2∶1B.3∶1C.1∶4D.1∶39.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小明对图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5AB.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2VC.电阻乙是定值电阻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2.5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5A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B.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C.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示数之和不变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二、填空题11.一只标有“8V 4W”小灯泡,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Ω的电阻。

初中数学人教版第十七章经典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第十七章经典试题及答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表示三角形三边长①25,7,24;②31,41,51;③16,8,15;④40,41,9.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在△ABC 中,∠C =90°,∠A =30°,则BC ∶AC ∶AB 等于( ). A .1∶3∶2B .3∶1∶2C .1∶1∶2D .1∶2∶33.边长为7,24,25的△ABC 内有一点D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 A .6B .4C .3D .24.如图,∠A =∠DBC =90°,AD =3,AB =4,CB =12, 则CD 的值为( ).A .5B .13C .17D .195.如图,在水塔O 的东北方向32 m 处有一抽水站A ,在水塔的东南方向24 m 处有一建筑工地B ,在AB 间建一条直水管,则水管的长为( ).A .45 mB .40 mC .50 mD .56 m6.如图,矩形ABCD 中,AB =3 cm ,AD =9 cm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ABE 的面积为( ).A .6 cm 2B .8 cm 2C .10 cm 2D .12 cm 27.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 cm ,高为32 cm ,则桶内能容下的最长的木棒为( ). A .20 cmB .50 cmC .40 cmD .45 cm8.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 cm ,斜边长为13 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15 cm 2B .30 cm 2C .60 cm 2D .不能确定(第4题)(第5题)(第6题)9.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A.42 B.32 C.37或33 D.42或3210.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把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 ).图(1) 图(2) A.90 B.100 C.110 D.121二、填空题11.在Rt△ABC中,∠C=90°,AB=15,BC∶AC=3∶4,则BC=___________.1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 cm,4 cm,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__.13.如图,∠OAB=∠OBC=∠OCD=90°,AB=BC=CD=1,OA=2,则OD2=____________.(第13题)14.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12和5,则以它的第三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15.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60 cm,宽为32 cm,对角线为68 cm,这个桌面_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16.如图,在△ABC中,CE是AB边上的中线,CD⊥AB于D,且AB=5,BC=4,AC=6,则DE的长为_______.(第16题)17.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为边作等边△ABD ,连接DC ,以DC 为边作等边△DCE ,B ,E 在CD 的同侧,若AB =2,则BE =___________.18.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 cm ,BC =8 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_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小强要测量如图所示的河的宽度,他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河对岸有电线杆A ,用目测法在河岸上确定C 点,使AC 与河岸垂直,再在河岸上找一点B ,测得BC =20 m ,目测得∠CBA =60°,这时他说就能计算河的宽度了.你能帮他算出来吗?(结果精确到1 m )(第18题)(第17题)(第19题)C B 河岸20.如图,已知在△ABC中,∠C=90°,D为AC上一点,AB2-BD2与AC2-DC2有怎样的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第20题)21.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小华按下列要求作图:①在正方形网格的三条不同的实线上各取一个格点,使其中任意两点不在同一条实线上;②连接三个格点,使其构成直角三角形,小华在左边的正方形网格中作Rt△ABC,请你按照同样的要求,在右边的两个正方形网格中各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三个网格中的直角三角形互不全等.(第21题)22.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 边上一点. 求证:AD2+AE2=DE2.(第22题)23.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计划在操场东边空地上种植花草,准备购进30平方米的草皮铺一块有一边长为10米的等腰三角形草地,请你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草地的另两边长.24.如图(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棱长为1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成平面图如图(2)所示.(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2)试比较立体图中∠BAC与平面展开图中∠B'A'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24题)2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已知P A=3,PB=4,PC=5.现将△APB绕A点逆时针旋转60°,使P点到达Q点,连接PQ.猜想△PQC的形状,并论证你的猜想.(第25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解析:①④满足条件:各组数据中最大数的平方等于另两数的平方和. 2.A解析:由已知条件可设BC =a ,AC =3a ,AB =2a ,则BC ∶AC ∶AB =1∶3∶2. 3.C解析:∵△ABC 的三边长为7,24,25,72+242=25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S △ABC =7×24×21=84. 又∵点D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设该距离为h ,则21(7+24+25)h =84,解得h =3. 4.B解析:在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D =5, 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CD =13. 5.B解析:由条件可知△AOB 为直角三角形,AB 2=OA 2+OB 2=322+242=1 600, ∴ AB =40 m . 6.A解析:设AE =x ,则ED =9-x ,BE =9-x ,在Rt △AEB 中,32+x 2=(9-x )2,x =4. ∴ S △ABE =21AB ·AE =6. 7.C解析:最长的木棒应为以24 cm ,32 cm 为两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即为40 cm . 8.B解析:设直角边为a ,b ,a +b =17,(a +b )2=a 2+2ab +b 2=289,a 2+b 2=c 2=169, ∴ 2ab =289-169=120, ∴ S =21ab =30.9.D解析:若高AD 在三角形内,由勾股定理可求得BD =9,CD =5,BC =14,周长=42;若高AD 在三角形外,由勾股定理可求得BD =9,CD =5,BC =4,周长=32.10.C解析:如图,延长AB ,AC 与FK ,MG 分别交于点O ,P ,可证明△BAC ≌△CPG ≌△FOB ≌△GLF ,四边形AOLP 是正方形.KJ =7+4=11,KL =6+4=10,所以矩形KLMJ 的面积是11×10=110.二、填空题 11.参考答案:9.解析:设BC =3x ,AC =4x ,则9x 2+16x 2=152,解得x =3.∴ BC =9. 12.参考答案:512cm . 解析:由勾股定理可知斜边为5,由三角形面积相等可求第三边上的高为512. 13.参考答案:7.解析:利用勾股定理依次求出斜边,可得OD 2=7. 14.参考答案:169或119.解析:若12是直角边,第三边长为13;若12是斜边,第三边长为119. 15.参考答案:合格.解析:用勾股定理验证,602+322=682. 16.参考答案:2.解析:设DE 为x ,在Rt △ACD 中,CD 2=36-(25+x )2.在Rt △CDB 中,CD 2=16-(25-x )2. ∴ 36-(25+x )2=16-(25-x )2, ∴ x =2.17.参考答案:1.解析:用SAS 可证△DCA ≌△DEB , ∴ CA =EB =1. 18.参考答案:3 cm .解析:由勾股定理得AB =10,设DE 为x ,在Rt △BED 中,x 2+42=(8-x )2,x =3,DE =CD =3.三、简答题19.参考答案:∵ AC ⊥CB ,∠CBA =60°, ∴ 在Rt △ACB 中,∠A =30°, ∴ CB =21AB . ∵ CB =20 m , ∴ AB =40 m ,在Rt △ACB 中,∠ACB =90°, AC 2=AB 2-BC 2=402-202, ∴ AC ≈35(m ). 答:河宽约35米.20.参考答案:在Rt △BCD 中,∠C =90°, ∴ BD 2=BC 2+CD 2. ①在Rt △ABC 中,∠C =90°, ∴ AB 2=BC 2+AC 2 .② ②-① 得,AB 2-BD 2=AC 2-CD 2. 21.参考答案:略.22.参考答案:证明:∵ △ABC 与△E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EC =DC ,AC =BC ,∠ECD =∠ACB =90°.∴ ∠ECD -∠ACD =∠ACB -∠ACD ,即∠ECA =∠DCB .在△AEC 与△DCB 中,EC =DC ,∠ECA =∠DCB ,CA =CB , ∴ △ECA ≌△DCB ,∠EAC =∠B . ∵ Rt △ACB 中,∠ACB =90°, ∴ ∠CAD +∠B =90°. ∴ ∠EAC +∠CAD =90°. 即∠EAD =90°.∴ 在Rt △AED 中,由勾股定理得 AD 2+AE 2=DE 2.23.参考答案:如图①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即BC =10 m ,AB =AC ,AD ⊥BC 于D .∵ S =21BC ·AD =30, ∴ AD =6 m .∵ AB =AC ,AD ⊥BC , ∴ BD =CD =5 m . ∴ 在Rt △ABD中,AB 2=BD 2+AD 2=61,∴ AB =61(m ).如图②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即BC =BA ,BC 边上的高AD =6 m . ∴∠CBA 为钝角.在Rt △BDA 中,AD =6 m ,AB =10 m , ∴ BD =8 m .∴ CD =CB +BD =18 m .在Rt △CDA 中,AC 2=CD 2+AD 2, ∴ AC =610m .答:当10 m 为底边时,另两边长61m ;当10 m 为一腰时,另一腰长10 m ,底长610m .(第23题 ①)(第23题 ②)24.参考答案:(1)A'C'是最长线段.在Rt△A'C'D中,∠D=90°,C'D=1,A'D=3,∴A'C’2=C'D2+A'D2,A'C'=10.这样的线段有4条.(2)立体图中,∵底面是正方形,∴∠BAC=45°.展开图中,连接B'C',由勾股定理,A'B'=B'C'=5,A'C'=10.(第24 (2)题) A'B'2+B'C'2=A'C'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B'A'C'=45°.∴∠BAC=∠B'A'C'.25.参考答案:△PQ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APB绕A逆时针旋转60°,P到达Q,∴AP=AQ,∠P AQ=60°,∴△APQ是等边三角形,AP=PQ=3.又点B转到点C处,QC=PB=4,∴PQ2+QC2=32+42=52=CP2.∴∠CQP=90°,△PQC是直角三角形.第11 页共11 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附答案解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练习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附答案解析)

第十七章政府补助一、单项选择题1、AS企业为一家粮食储备企业,20×1年3月,AS企业为购买新储备粮从国家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 000万元,贷款利率为5%。

自20×1年4月开始财政部门于每个季度末,按照AS企业的实际贷款额和贷款利率直接与企业结算财政贴息。

AS企业的4月实际财政贴息存入银行。

贴息后实际支付的年利息率为3%,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AS企业20×1年4月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20×1年6月末AS企业收到第二季度的财政贴息应该冲减财务费用B、20×1年4月AS企业因确认财政贴息产生的损益影响是5万元C、20×1年6月末AS企业收到第二季度的财政贴息时应该计入其他收益D、20×1年6月AS企业第二季度收到的财政贴息应该计入递延收益并按月摊销计入营业外收入2、2×11年2月,甲企业需购置一台生产设备,预计购买价款为300万元,因资金不足,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100万元的申请。

2×11年3月1日,当地政府为鼓励生产经营,批准了甲企业的申请并拨付甲企业10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

2×11年4月30日,甲企业购入该生产设备并投入安装,实际购买成本为2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至2×11年6月30日,安装完毕,并立即投入使用,共发生安装费用2万元。

2×13年6月30日甲公司以180万元的价款处置该固定资产。

该设备所生产的存货已全部对外出售。

甲公司对其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采用净额法核算。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3年因上述事项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

A、-25万元B、3万元C、13万元D、73万元3、下列各项关于政府补助的列报,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应当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示“其他收益”,将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B、企业取得的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在利润表的营业外收支项目中反映C、企业取得的冲减相关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在相关成本费用项目中反映D、企业取得的财政贴息,在利润表“营业外收入”项目中反映4、A公司20×7年12月申请某国家级研发补贴。

第十七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七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七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根据第十七章内容,以下哪项不是本章讨论的主题?A.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B. 信息技术的发展C. 传统农业的衰退D.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答案:C2. 第十七章中提到了哪种技术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 蒸汽机B. 互联网C. 电力D. 核能答案:B二、填空题1. 第十七章指出,_________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信息技术2. 根据第十七章的分析,环境保护对于维护_________至关重要。

答案:生态平衡三、简答题1. 简述第十七章中提到的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答案:第十七章中提到,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市场。

2. 描述第十七章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答案:第十七章指出,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得远程工作、在线教育和电子商务成为可能。

四、论述题1. 论述第十七章中提到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答案:第十七章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指出环境的恶化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合理利用资源,可以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繁荣的生活环境。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第十七章内容,分析信息技术如何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并给出具体实例。

答案:第十七章中提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无国界,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和市场,消费者可以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此外,信息技术还促进了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的发展,使人们能够跨越地理限制进行交流和学习。

具体实例包括跨国公司的在线协作平台、电子商务网站的全球交易以及在线教育平台的国际课程等。

领导学第17章7目

领导学第17章7目

领导学第17章7目第一篇:领导学第17章7目领导学第17章7目“日常的具体领导制度”试题第一题概念题(名词解释):日常的领导体制。

答案:日常的领导制度是根本的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

日常的领导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对于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更好地规范领导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页码:325页国防班赖昕 22号第二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一项内容都是属于关于山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具体制度:A.通信征询制度,接待日制度B.报告请示制度,信访制度C.咨询会制度,集体学习制度D.检查反馈制度,报告请示制度答案:选D页码:327页国防班赖昕 22号第三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选项是关于领导者与领导活动参与者关系处理的制度安排:A.接待日制度B.咨询会制度C.信访制度D“直接对话”制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E.咨询会制度答案:选ABCDE页码: 326页国防班赖昕 22号第四题判断题:所谓的“接待日制度”就是由主要的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群众,直接或间接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说法受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答案:不正确,因为“接待日制度”是定期由主要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群众,直接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页码: 326页国防班赖昕 22号第五题:论述题: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国日常的具体领导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许多已经定型化、制度化了。

其中主要有哪几种?答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⑴ 领导者与领导活动参与者关系处理的制度安排。

⑵ 上下级领导之间的联系制度。

⑶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联系的制度。

页码: 326页国防班赖昕 22号参详教材电子版三、日常的具体领导制度日常的领导制度是根本的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

日常的领导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领导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化,对于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更好地规范领导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领导
一、填空题
1.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对最具代表性的五种领导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任务式领导的特点是(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很少注意下属的士气、情绪和发展状况)。

2.管理方格理论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3.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者行为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

4.在管理系统理论的领导方式中,效率较高的是(参与式)。

4.密歇根大学关于领导的研究的两个维度是(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5.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团队型管理)。

6.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任务取向)。

7.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协调人们的关系和活动,使组织成员步调一致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活动,称为领导的(沟通协调作用)作用。

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自由型领导)。

二、选择题
1.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团队型管理是指如下那种情形?()
A.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非常关心
B.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不是非常关心
C.更关注人
D.更关注工作
2.一般而言,公司管理者拥有扣罚迟到员工工资的权利,意味着该管理者拥有()
A.强制权利
B.奖赏权利
C.专家权利
D.参照权利
3.权变理论具有行为理论没有的特点是()
A.管理幅度的宽窄
B.领导者行为
C.领导者特质
D.领导环境
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行为理论()
A.管理方格
B.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C.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D.领导者参与模型
5.管理方格理论中,坐标为(5,5)的是那种管理类型.()
A.任务型
B.团队型
C.中庸之道型
D.贫乏型
6.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学的领导者行为研究中的两个维度是.()
A.定规维度和任务维度
B.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C.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D.民主型和放任型
7.下列哪项不属于构建信任文化的建议.()
A.分享情感
B.工作透明化
C.随机应变
D.展现实力
8.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
9.认为领导行为应该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的是()。

A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B ."途径─目标"理论
C .领导规范模式
D .菲德勒模式
10.某部门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

请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判断属于( )领导类型。

A .贫乏型
B .任务型
C .乡村俱乐部型
D .团队型
三、判断题
1.领导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就是领导者(no)
2.领导者的领导才能是由其人格特质决定的,例如,内在驱动力、智慧、自信等(no )
3.领导特质理论在解释有效领导方面是没有价值的(no )
4. 领导是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行为,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

(yes )
5.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工作绩效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工作成绩表现出来的。

( no )
6领导效率主要取决于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

(no )
7.权变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yes )
8.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有利情境和最为不利情境时,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

(yes)
四、情境论述题
小吴在一家大型的国有铸造企业,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

他所在的是木工间,最近新来了一个车间主任王方,这位领导的到来给整个木工间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小吴他们经常私底下议论,认为王方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木工间的工人就是听他的,些木匠永远会跟他走的。

王方是该公司运输部门木工间的管理员。

他是个大个子,身高1.8米,体重90公斤,嗓音洪亮。

他那高大的身躯,坚定而又刚毅的黑眼睛,和他随和的脾气简直无法相称。

他很少与人发生冲突,对待下属很有耐心,且富有同情心。

他和6位组员负责制造装运铸件的木
箱,销售部门每天都要运送出厂。

这种工作虽然技术性不强,但却是该厂的一个重要部门。

在王方就任之前,木工间是个老大难部门,经常耽误运输,有时甚至达数日之久,虽然调换工人也无济于事,似乎该部门的木工家庭问题也特别多。

王方就任后,立刻发生了变化,数天之内,工作大为改观,耽误运输的事不再发生了。

木工们也都很高兴。

有一天王方正在计划次日所需的木箱,他想:“我得和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只能多干不能少干。

在和新来的副手朱建强一起巡视车间前,我还得问问他家新生婴儿的情况,昨天他在干完了本职工作后请假提前回家的。

问题:
(1)王方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吗?请解释。

(2)你认为木工间为什么能成功?请用领导者相关理论阐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题
有一个应用科学研究所,所长是一位有较大贡献的专家,他是在“让科技人员走上领导岗位”的背景下,被委任为所长的,没有领导工作的经验。

他上任后,只是潜心搞自己的研究,对整个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的申请、经费的来源、职称评定政策等根本不关心。

且对员工也不关心,很少和下属进行沟通,员工的疾苦也不去了解。

之前很多人本以为跟着他可以大干一番,做出几个像样的项目,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在看到此种现象后很失望,感觉到跟着他的话,没什么前途可言。

在成果及物质奖励等问题上则搞平均主义,也不考虑员工对研究所的实际贡献,一些员工特别是年轻人很不满意;所里人心涣散。

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后,聘任了一位成绩显著的家用电器厂厂长当所长,该厂长是一位转业军人,是当地号称整治落后单位的铁腕人物。

新所长一上任,立即实施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包括“坐班制”,并把中青年科技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军训”,以提高其纪律性;在提升干部、奖励等问题上,向“老实、听话、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倾斜。

这样一来,涣散的状况有所改变,但大家还是无事可做,在办公室看看报纸,谈谈天,要求调离的人不继增加,员工与所长之间也经常出现矛盾。

一年后,该所长便辞职而去,并留下了“知识分子太难管了”的感叹。

上级部门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后,又派一位市科委副主任前来担任所长。

该所长上任后,首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然后在上级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把一批有才能、思想好、有开拓精神的人提升到管理工作岗位,权利下放到科室、课题组;奖励、评职称实行按贡献大小排序的原则;提倡“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在
完成指定科研任务的同时,大搞横向联合,制定优惠政策,面向市场。

从此,研究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自然消失,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成培增长,成了远近闻名的科研先进单位。

阅读案例后,回答问题:
运用有关领导理论,分析案例中三位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