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调整训练》知识点提要

合集下载

呼吸调节

呼吸调节

1.脊髓:有支配呼 吸肌的运动神经元, 是联系脑和呼吸肌 的中继站。 2.低位脑干: 延髓:产生呼吸节律的基 本中枢。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3.高位脑: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下丘脑等, 是随意呼吸调节中枢。
呼吸运动的随意调节
脑干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属于不随意的自主控制,大脑 皮层通过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直接控制呼吸肌的活 动,可随意控制呼吸运动,使呼吸运动与其他躯体运动相 协调,完成诸如发声、讲话、唱歌等动作。
呼吸障碍的观察
4、声音异常 一、蝉鸣样呼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
物等。 二、鼾声呼吸:见于昏迷、神经系统疾病 5、形态异常 一、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二、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6、呼吸困难
谢谢 再见
窦 神 经
呼吸中枢
(1)外周化学感受器
动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 升高受到刺激
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
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
传入呼吸中枢延髓
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特点:
1.适宜刺激:对PO2↓、PCO2↑、[H+]↑高 度敏感,且三者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有相 互增强的现象。
2.存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前者主 要参入呼吸调节,后者则在循环调节方 面较为重要。
1、正常呼吸:安静状态下频率为16-18次/ 分,节律规则,均匀无声且不费力。
2、异常呼吸观察: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频率超过24次/分,见于发热、
疼痛、甲亢。 呼吸过缓:频率低于10次/分,见于颅高压、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呼吸障碍的观察
深度异常 1、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深而规则
的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 毒症酸中毒。 2、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而不规则的呼吸, 有时呈叹息样。常见于呼吸麻痹,胸肺疾 患,休克病人,也可见于濒死病人

呼吸调节

呼吸调节
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并与缺氧程度 呈正相关: 轻度缺氧时: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兴奋呼 吸中枢的作用,能对抗缺氧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表 现为呼吸增强。 严重缺氧时: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抗 不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可使呼吸减弱, 甚至停止。 特点:①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远不及PCO2和[H+]↑ 作用明显,仅在动脉血PO2<80mmHg以下时起作用; ②当长期高CO2 和低O2 状态(严重肺水肿、肺 心病),中枢化学感受器对高CO2发生适应,此时低O2 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的主要刺激。 若给予高O2吸入会导致呼吸停止。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肌梭和腱器官是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器。 当吸气阻力升高时→呼吸肌本体感受器 兴奋→传入冲动频率→反射性增强吸气肌收 缩力,以克服阻力保证肺通气量。
特征:平静呼吸时作用不明显,当运动或 气道阻力升高(如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明显。
(四)其他反射 1.咳嗽反射 2.喷嚏反射 3.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CO2+H2O→H2CO3→H++HCO3-
3. CO2、H+和低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1)CO2:
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
外周化学感受器+
特点:
①CO2 兴奋呼吸的作用,以中枢途径为主; 但因脑脊液中碳酸酐酶含量很少,故潜伏期 较长; ②CO2 兴奋呼吸的中枢途径是通过H+ 的间 接作用(∵血液中的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③CO2兴奋呼吸的外周途径虽然为次,但 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或中枢化学感受器对 CO2的敏感性降低(CO2 麻醉)时,起着重要 作用。
(二)比奥呼吸(Biot breathing)

呼吸训练知识分享

呼吸训练知识分享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1.呼吸训练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1]2.呼吸训练分类2.1缩唇呼吸2.2腹式呼吸2.3部分呼吸法2.4呼吸训练器3.一般的原则3.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

(背景轻音乐为宜)3.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

3.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

3.3.1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

3.3.2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体位进行治疗。

3.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

3.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3.5.1胸锁乳突肌3.5.2斜方肌上部纤维3.5.3肩胛提肌3.5.4斜角肌4.注意事项4.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给予氧气吸人,维持呼吸的通畅。

4.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痉挛。

4.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

4.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

4.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5.效果5.1增加每分通气量5.2减少呼吸次数5.3减少分钟换气量5.4增加呼吸功率5.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5.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训练法6.1缩唇呼吸(push lip breathing)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法.此方法气道的内压高,能防止气道的陷闭,使每次通气量上升,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降低,可调解呼吸频率。

6.1.1目的缩唇呼吸可协调各种呼吸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又由于通过缩唇形成2 ~ 5 cmH2O微弱阻力,使气道等压点向气道远端推移,从而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和狭窄,降低过快的呼吸频率,吸气与呼气时间被延长,在使患者的气量和肺泡换气增加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增加,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增加潮气量,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改善肺功能。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化学因素 CO2潴留(中枢化学感受器发生适应)与
呼吸功能不全 CO2 增加→呼吸加深加快 1)直接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 2)间接作用-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
2.乏O2的影响 乏O2 - 呼吸加深加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
*临床吸O2 3.H+的影响
H+增加 -呼吸加深加快
1)直接作用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
2)间接作用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与酸碱平衡
肺通气不足:CO2蓄积,H+↑ --呼吸性酸中毒
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 --呼吸性碱中毒
1.肺扩张反射 2.肺缩反射 肺萎陷时引起吸气活动的反射.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
感受器为肌梭。当呼吸肌负荷加重时 (如,哮喘)发生本反射。
(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1.咳嗽反射 2.喷嚏反射
三、化学因素对 呼吸的调节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一)化学感受器
1.外周感受器 2.中枢感受器
(二)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 1.CO2的影响 CO2是调节呼吸的经常起作用的生理性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二)呼吸节律 形成的机理
延 髓
吸气切断机制
脊 髓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吸气→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迷走神经→ 延髓呼吸中枢→吸气转为呼气。又称黑-伯反射

呼吸调息

呼吸调息

辩证选用
自然呼吸---初学或者体质弱者 逆腹式呼吸---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和高
血压 停闭呼吸---神经系统和胃肠疾患 提肛呼吸---低血压和内脏下垂
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气养
调心----练功中的意念要求
调心的概念
掌握并运用特定的心意,即意念内控 的技术与方法来调控身,息,使精气神 渐臻合一的过程。
“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惟脐带系 于母之任脉。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 从脐入,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 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
方法
练功者在意念的诱导下产生更柔和的腹 式呼吸,腹部几乎不动,而想象脐部在 呼吸,形若婴儿在胞胎中的一种呼吸方 法。
胎息法的练习,必须通过长期的功法练习,循
意义
古人认为,胎儿通体柔软,一片生机。 胎儿没有意识活动,没有情绪波动,所 谓“何识何知?何明何晓”(《规中指 南》),没有精、气、神的外耗,所以生 命力最旺盛。功法练习达到“再立胎息” 的境界,就意味着“返婴”,意味着取 得了最佳的功法练习效果。
踵息法 【定义】踵息在这里是指深息的意思,这是结合意守进行深长呼
3、停闭呼吸法
【定义】停闭呼吸法是一种“以意领气” 给合默念字句和有意识地停顿呼吸,以 增强锻练腹式呼吸强度的方法,其练法 有吸呼停法与吸停呼法二种。
3、潜呼吸
潜的两层含义: 一,口鼻呼吸动作小,若有若无 二,看似无呼吸,实际真息在
复习“真息”的概念 息相:在虚极静笃的情况下,呼吸无声,
息相与息法相区别:在高度安静的时候, 出现深长匀细的呼吸。
(复习)标准:深



二、推拿功法中常用的呼吸锻 练法
1、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是呼吸锻练的基础呼吸法,也是呼

蔡_呼吸运动的调节要点

蔡_呼吸运动的调节要点

4. 5%尼可刹米1ml
5. 静脉内注入3%乳酸 2ml(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6. 切断右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再切断左侧迷走神经,观察 呼吸频率和幅度变化。
实验分析
1. CO2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
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PCO2增加, 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 CO2 十H2O→ H2CO3 → HCO3-+ H+ CO2通过它产 生的 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 通过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O2增 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 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麻醉效果的观察
呼吸:深慢而平稳 角膜反射:明显迟钝 肌张力:全身肌肉松弛 皮肤夹捏反射消失。
3. 家兔固定和剪毛
固定用细绳—回收 固定头部要点: 门牙—拉直以使颈部挺 起,便于手术
剪毛:
剪刀贴住皮肤剪毛; 提起毛再剪,易剪破皮肤
4. 颈部手术
颈部正中切口 — 分离 软组织 — 暴露气管 — 钝性分离双侧迷走神 经—各自穿2根丝线备 用 钝性分离气管,底下 穿棉线备用 气管倒T形切口,插入 Y形气管插管,棉线固 定
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 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 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 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 将终止。
呼吸运动是受呼吸中枢控制的呼吸肌节律 性活动,伴随着压力变化而使气体进出呼 吸道。
呼吸中枢通过支配呼吸肌的传出神经(隔 神经和肋间神经),引起相应的呼吸肌收 缩,胸廓顺应扩张,肺内压降低,气流自 气管进入肺而引起吸气;当肺泡扩张到一 定程度时可反射性缩小,进而产生呼气, 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

第三节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指通过采取各种体位,应
用重力使液体流向低处的原理,达到消 耗较少的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将痰液排出 的目的。主要应用于痰量较多而排出困 难的患者。
第三节
体位引流
一、体位引流的方法
1.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确定引流 姿势,从要引流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引流。
2.治疗时机选择:不能在餐后直接进行体位引
5.严重骨骼畸形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
呼吸训练的要点
1.建立膈肌呼吸;
2.减少呼吸频率; 3.协调呼吸即让吸气不在呼气完成前开始; 4.调整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
一、膈肌呼吸
(一)平静时练习膈肌呼吸
方法:1.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体位,如卧位、半 卧位、前倾依靠体位等 2.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 3.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同时腹部鼓起。 4.有控制地用口呼气,同时腹部下陷。 重复上述动作3~5次为一组,休息片刻后再练, 每天至少练习5~6组。使呼吸频率逐渐减少,呼吸 深度逐渐加大到接近正常,并成为固定的自发的呼 吸方式。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
一、膈肌呼吸
(一)平静时练习膈肌呼吸
注意事项: 1.吸气时胸部和胸廓要保持平静; 2.不要让患者过度换气; 3.身体前倾体位更容易诱发膈肌呼吸; 4.在各种体位下(坐、站及活动时(行走、上 楼梯)练习膈肌呼吸。
第二节
呼吸训练的方法
一、膈肌呼吸
(一)平静时练习膈肌呼吸
注意事项: 1.吸气时胸部和胸廓要保持平静; 2.不要让患者过度换气; 3.身体前倾体位更容易诱发膈肌呼吸; 4.在各种体位下(坐、站及活动时(行走、上 楼梯)练习膈肌呼吸。

6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6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二)防御性反射
咳嗽反射:当喉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受到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时,该部呼 吸道黏膜下感受器兴奋,经迷走N传入延髓触发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内异物 分泌物排出。
喷嚏反射:类似于咳嗽反射,不同的是刺激作用于鼻黏膜感受器,传入N是 三叉N,反射效应是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呼出气主要从鼻腔喷出,以清 除鼻腔内刺激物。
2、PCO2↑使呼吸加深加快的作用途径: (1)血液中PCO2↑→刺激颈A体和主A体外周化学感受 器→传入N→呼吸中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2)血液中PCO2↑,血液流经中枢时,经血脑屏障进 入脑脊液,CO2+H2O→ H2CO3 → HCO3ˉ+ H+,H+刺 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以后者的调节途径为主。 CO2↑时H+也↑,比单一CO2的作用强。 因为中枢化学感受器直接与脑脊液接触,非常敏感,
迷走N
切断迷走N或损坏PBKF核时,使吸气切断机制(IOS)兴奋所需时间延长, 即IOS抑制吸气N元的兴奋花费的时间延长,吸气深、时间长,呼吸频率 变慢。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呼吸的节律性运动也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呼 吸中枢的活动既接受来自呼吸器官本身的各种感受器、也接受其它器官 感受器传入冲动的反射性调节以及血液中化学成分改变的传入冲动调节。
三、体液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影响
1、作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血中PCO2↓→ 呼吸减弱减慢,达一定程度,呼吸暂停。一定水平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 是必要的。血中CO2浓度↑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但CO2超过吸入 气20%,引起惊厥,进而出现CO2对中枢N系统麻醉作用,抑制呼吸,甚至死亡。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缓慢膈肌呼吸还可防止气道过早压闭,减少功 能残气量。
膈肌呼吸在体外引流时有助于排除肺内分泌物。
13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体位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 也可采用前倾站位,即自由站立、两手指互握
置于身后并稍向下拉以固定肩带,同时身体稍 前倾以放松腹肌,或身体稍前倾,两手支撑在 桌面。
14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3、缩唇样呼吸训练
指在呼气时施加阻力的训练方法,用于慢支肺 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以适当增加气道 阻力。
减轻或防止病变部位支气管在呼气时过早塌陷, 从而改善呼气过程,减少肺内残气量。
降低呼吸速率
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
22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具体操作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势
– 与体位引流、叩击合用,在患者深呼吸的呼气时采 用,以便将分泌物移向大气道。
50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方法
叩击:
– 治疗者手指并拢,掌心成杯状,运用腕关节摆动在 引流部位胸壁上轮流轻叩30~45 s,患者可自由呼 吸。
震颤:
– 叩击拍打后治疗者用手按在病变部位,嘱患者作深 呼吸,在深呼气时作胸壁颤摩振动,连续3~5次, 再作叩击,如此重复2~3次,再嘱患者咳嗽以排痰。
51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注意事项
避免阵发性咳嗽 有脑血管破裂、栓塞或血管瘤病史者应避免用
力咳嗽,最好使用多次的哈气来排除分泌物。
52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呼吸功能训练操作流程
53
呼吸训练专业知识讲座
评估(初次做呼吸功能训练的患者)
➢ 患者有无胸廓畸形、肋骨骨折 ➢ 气道是否通畅 ➢ 有无心脏疾病 ➢ 身体耐受情况 ➢ 每次训练前询问有无腹泻、反酸、呕

呼吸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之欧阳索引创编

呼吸训练的内容和训练方法之欧阳索引创编

呼吸训练的内容和训练办法欧阳索引(2021.02.02)练习呼吸的办法有很多,主要有:> 1,闻花香:恍如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 2,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收回“咝”声,力求平稳均匀耐久。

>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几多遍就数几多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

如:> 出东门,过年夜桥,年夜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看看这篇<<怎样喊嗓练声>>第一阶段:未曾作声先练气研究资料标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并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坚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抓紧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频频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我们把第一步调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频频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频频数几多次。

呼吸功能训练知识讲解

呼吸功能训练知识讲解

呼吸功能训练技术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活动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间久了患者逐渐习惯于胸式呼吸,但是胸式呼吸可造成呼吸效率低下,增加呼吸困难,进而引发恶性循环。

呼吸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发生恶性循环发生,指导患者进行高效率的呼吸方法。

呼吸训练分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部分呼吸法及强化呼吸肌的训练。

一、目的:呼吸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换气;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二、适应症:1)因胸部、腹部的疼痛所造成的呼吸障碍。

2)肺部胸部扩张受限。

3)胸部、腹部的术前、术后4)原发性、继发性肺部疾患。

5)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造成的呼吸肌肌力下降。

6)肺栓塞。

7)COPD。

8)换气障碍。

9)支气管痊孪。

10)呼吸障碍引起的代谢不全。

11)使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

三、一般的原则:1)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背景轻音乐为宜)。

2)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

3)指导患者穿着轻便的衣服,尽可能的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开始采取膝屈曲的仰卧位,使腹肌放松。

适时选择坐位、立位等其他肢位进行治疗。

4)对患者的日常呼吸方式进行观察评定。

5)对患者进行放松技术的指导,主要是针对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四:注意事项:1)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考虑辅助呼吸法和氧气吸入,维持呼吸通畅。

2)不要让患者努力地呼吸,呼气时必须有意识地放松,若努力呼气,易引起气管内的气流紊乱,增加气道阻塞,易诱发支气管痊孪。

3)训练开始时不要让患者长呼气,这是导致呼吸急促的原因。

4)吸气初期不要让呼吸辅助肌收缩。

5)为了避免过度的换气,做3~4次深呼吸练习即可。

五:效果:1)增加每分通气量。

2)减少呼吸次数。

3)减少分钟换气量。

4)增加呼吸功率。

5)增加动脉血氧分压。

6)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六、训练法(一)缩唇呼吸:1、定义:缩唇呼吸指的是吸气时用鼻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方法。

呼吸训练动作要点

呼吸训练动作要点

呼吸训练动作要点呼吸分三种分别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一)提高和控制正常呼吸的训练身体呼吸分为3部分:下、中、上。

呼吸训练根据其影响的部位分为4组。

1. 下腹部呼吸可以提高膈肌、腹肌和盆底肌肉的协调。

2. 下胸部呼吸可以增加胸廓下部的扩展并提高肋间肌、膈肌和脊固有肌的协调。

3. 上胸部呼吸可以增加上部胸廓的扩展并提高肋间肌和脊固有机的协调。

4. 整体的呼吸运动可以将各呼吸功能进行整合并提高以上3部分的协调运动。

如上所述,正常呼吸情况下,上述3部分在协调状态下进行最佳活动。

一个完整的呼吸训练应包括上肢3部分:下中上3部分在前、侧、后方向的活动。

训练开始之前,评估呼吸模式很重要。

方法是连续按压下腹部,先按压脐下,接着按压一侧,最后在该水平腰部进行按压。

可以在中上胸部进行同样手法操作。

需要评估9个区域。

最后通过在呼吸情况下施加手法将3部分进行比较进而整合。

开始左手放在胸中部,右手放在腹部。

完全吸气时,右手从胸部移到上胸部。

呼气和吸气时双手均进行活动,评估活动范围。

运动受限、不对称或缺失的区域要进行手法促通训练。

本项训练最好的体位是膝位,臀部坐于足跟。

这种体位下脊柱是挺直,胸部和腹部可以自由活动,呼吸效果最佳。

若不能采取此姿势也可以考虑其他姿势如坐在椅边。

姿势选择依个人舒适情况而定。

只要能保持脊柱姿势不变即可。

(二)促进呼吸控制的训练下腹部促进呼吸控制的训练训练A 促进膈肌第一阶段的运动,其中胸骨部膈肌活动最大。

若训练方法正确,脊椎深部固有肌、膈肌、腹横肌和肋间肌会共同激活。

基本体位蹲坐于足跟,脊柱伸直,双臂垂于身体两侧。

运动方法吸气1. 腹部鼓起时,轻微屈曲髋部,保持脊柱伸直状态。

2. 从T12/L1(而不是腰骶段)开始伸展脊柱,继续吸气。

此种伸直可以使中央腱下移。

3. 保持上臂和胸骨放松并睁眼。

4. 注意避免颈枕过伸。

呼气1. 将脐部贴近脊柱来开始呼气。

2. 将颈部和整体脊柱回归中立位。

《运动治疗技术》第九章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的方法)

《运动治疗技术》第九章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的方法)

六、咳嗽训练
(一)咳嗽机制
1.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 2.吸气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 最大的分布。 3.关闭声门,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 4.增加胸内压,这是在呼气时产生高速气流的重 要措施。 5.声门开放,当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 声门打开,即可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
1.准备 患者坐位,垫枕,身体前倾。 患者双手置于下肋后侧 同上述“双侧肋骨扩张”内容。
2.步骤
四、吹笛式呼吸(缩唇呼吸)
1.方法 指导患者缓慢地深吸气,然后让患 者轻松地做出吹笛姿势呼气。 2.注意 患者应避免用力呼气,尽量放松,并 且避免腹肌收缩,因为吹笛姿势下用力或延 长呼气会增加气道的乱流,以致细支气管功 能进一步受限。
注意事项
吸气时胸部和胸廓要保持平静; 不要让患者过度换气; 身体前倾体位更容易诱发膈肌呼吸; 在各种体位下(坐、站及活动时(行走、上 楼梯)练习膈肌呼吸。

二、呼吸肌训练
(一)吸气肌训练 1.横膈肌阻力训练 (1)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 (2)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的沙袋。 (3)让患者进行膈肌呼吸,吸气时腹部隆 起,呼气时腹部下陷。 (4)逐渐延长患者阻力呼吸时间,当患者可以保 持横膈肌呼吸模式且吸气不会使用到辅助肌 约 15分钟时,则可增加沙袋重量。
(三)诱发咳嗽训练
3.气雾剂吸入方法



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 雾化器等,气雾剂有黏液溶解剂、支气管扩张剂, 也可用抗生素类,使水分充分达到气道并减少痰的 粘滞性,使痰易咳出。临床上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或 2%碳酸氢钠1~2ml,沙丁胺醇或氯丙那林0.2~ 0.5ml,每天2~4次,至少在起床或入睡时吸人。 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治疗后立即进行体位 引流排痰效果更好。

蔡_呼吸运动的调节要点

蔡_呼吸运动的调节要点

注意事项
手术中,若遇到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钳夹止血法,压 迫止血法,结扎止血法,烧烙止血法 分离神经时不能用尖的或锋利的金属机械; 实验观察中,在刺激开始、撤除时,应做好标记。 剪辑和打印结果时,尽量把波形压缩,显示变化趋势即可, 不需要每个波的细节。 刺激神经之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刺激电流输出。 神经需刺激时才拉出,不要一直由保护电极勾住,防止神经 干燥。 每一实验项目必须在前一项目对动物的影响基本恢复之后才
通过呼吸,机体从大气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 的O2,排出所产生的CO2,因此,呼吸是 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 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一旦呼吸停止,生命也 将终止。
呼吸运动是受呼吸中枢控制的呼吸肌节律 性活动,伴随着压力变化而使气体进出呼 吸道。
呼吸中枢通过支配呼吸肌的传出神经(隔 神经和肋间神经),引起相应的呼吸肌收 缩,胸廓顺应扩张,肺内压降低,气流自 气管进入肺而引起吸气;当肺泡扩张到一 定程度时可反射性缩小,进而产生呼气, 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6.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后,呈现慢而深的呼吸, (但不是很明显)。 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 射的传入纤维,当切断一侧迷走神经以后, 中断了该侧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道路,肺扩张 反射的生理作用就被消除,故呈现慢而深的 呼吸运动。由于对侧的迷走神经尚未剪断, 对侧仍然存在肺牵张反射,故整体情况下, 慢而深的呼吸不是很明显。
分钟后追加0.2ml,当家兔出现气管中 涌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伴随呼吸明显浅 快时提示模型成功。 2.夹住气管并立即处死动物.
3
动物打开胸腔; 用线在气管分叉处结扎
以防止肺水肿液渗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
气管;小心将心脏及其血管分离(勿伤及
肺),把肺取出,用滤纸吸去肺表面的水 份后称重计算系数。

呼吸学习要点

呼吸学习要点

呼吸一、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

二、呼吸过程:1、外呼吸:⑴肺通气⑵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对运输3、内呼吸:组织气体交换。

三、生理意义:使机体及时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把CO2排出体外,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呼吸过程任何一环发生障碍,均可导致缺O2和CO2堆积,以致影响新陈代谢正常进行,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所以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生理活动之一。

第一节肺通气一、呼吸道的功能特点1.功能①通气作用②加温和湿润作用③防御作用2.呼吸道口径的调节①迷走神经②交感神经③炎症化学物质二、肺泡(一)肺泡和呼吸膜1.肺泡的结构I型细胞(又称扁平上皮细胞)Ⅱ型细胞(又称分泌上皮细胞)2.呼吸膜:肺泡气体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组织结构,由六层组成:①单分子表面活性物质层②液体分子层③肺泡上皮层④间质层⑤毛细血管基膜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呼吸膜厚度0.2~0.6um有昝于气体交换。

(二)肺泡表面张力:呼吸膜液体分子层的液体表面有趋于缩小至最小面积的力。

(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1.来源:Ⅱ型细胞分泌2.性质:二软脂酰卵磷脂(DPPC)3.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吸气时肺泡过度扩大,呼气时肺泡过度缩小,维持肺泡容积相对恒定。

4.意义:①有利于肺泡的扩张②有利于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③减少肺间质中组织液的生成三、肺通气动力(一)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1.平静吸气①吸气(主动)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胸腔扩大(三)用力吸气:在平静吸气基础上,其它呼吸骨如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等也参加收缩使胸腔进一步扩大,从而增加吸入气量。

②呼气(被动)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胸腔缩小2.用力呼气吸气、呼气均为主动①吸气时,还有吸气辅助肌参与②呼气时,肋间内肌,腹肌参与(二)肺内压的变化:1.吸气时,胸腔扩大,肺扩大,肺内压暂时下降(<大气压),气体入肺,至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2.呼气时,胸腔缩小,肺缩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大气压),气体出肺,至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呼吸训练重点技术

呼吸训练重点技术

第十二章呼吸训练技术第一节基本知识一、概述呼吸训练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手术后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期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维持正常呼吸和胸廓、呼吸肌、肺组织、气道、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有密切旳关系。

任何一种环节浮现异常都可以导致通气或换气旳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新陈代谢旳正常进行,严重时将危及生命。

(一)解剖与生理学方面旳根据维持肺通气量旳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变化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旳变化,从而引起肺泡旳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

这些肌群重要为膈肌、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

1.膈肌(1)解剖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呈向上旳穹隆状,封闭胸廓下口,构成胸腔旳底部及腹腔旳顶部。

(2)神经支配C3~C5神经纤维构成旳膈神经。

(3)作用膈肌收缩时,膈顶下移,同步肋骨向外、向上移动,从而增长胸腔旳容量。

(4)活动度正常活动度约为1.5cm;深呼吸时可达7~8cm,甚至10cm。

2.肋间肌(1)解剖位置肋骨之间,由肋间内、外两层肌纤维构成。

(2)神经支配T1~T11神经纤维。

(3)作用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前端拾起,使胸廓向上、向外扩展,胸腔旳前后径扩大;肋间内肌收缩时,肋骨下降,胸腔缩小。

(4)肋间肌在安静呼吸时不起重要作用,只有在深呼吸时才起作用。

3.辅助呼吸肌(1)构成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等。

(2)作用可抬高和固定胸廓于最大前后径位置,并能提高膈肌旳呼吸功能。

(3)在安静状态下,辅助呼吸肌不收缩,只有当呼吸困难时,才开始收缩,以便在原有呼吸肌收缩旳基本上进一步强化呼吸效应。

4.腹肌(1)构成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腹直肌。

(2)神经支配T7~L1神经纤维。

(3)作用收缩时压迫腹腔,把胸廓向下拉。

(4)肌电图眼镜表白,无论是正常人或患者,在安静呼吸时或在轻度用力呼吸时,腹肌均不活动。

只在深度呼吸时,腹肌才增添辅助呼吸作用。

呼吸在一定限度上可受意识支配,因此可以进行积极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调整训练》知识点提要
一、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
人的本能式呼吸要么是胸式呼吸,也叫浅呼吸,要么是腹式呼吸,也就是单纯横膈式呼吸,要么是胸腹式呼吸即深呼吸。

有控制的胸腹式呼吸方式是口语交际中较为理想的呼吸方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这种呼吸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吸气量大。

吸气时,两肋展开,横膈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因而进气快,部位深,气量大。

便于控制。

呼气时,吸气肌肉群仍要工作,用两肋展开和小腹内收“拉住”呼出的气流,有控制地将气流均匀、平稳地呼出。

这是有控制的胸腹腔联合呼吸方式训练的关键。

调解自如。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因情因景、因实际需要自如地调节用气,使快慢、长短、松紧、上提、下松等多种气息状态,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而运动,从而引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形式,以达到理想的口语艺术表达效果。

二、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的获得方法
1.调整身心状态。

在进行有控制的胸腹式呼吸训练的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心理状态方面,一个人内心状态如果是积极的、振奋的,神经传导就快,口语表达也就顺畅。

反之,一个人内心状态如果是消极的、应付的,神经传导就迟钝,口语表达也就呆滞。

因此,无论在用气发声的整个训练过程中,还是在各种口语交际中,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身体状态方面,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或用气发声时,全身肌肉应相对放松,呼吸器官要舒展自如。

具体作法是:头正、肩松、腰直、脚平。

2.吸气训练
练习吸气时,要注意学习深吸气的方法,做到气沉丹田,蓄气量大。

具体训练方法:
闻花香。

在意念上,面前放置一盆香花,双脚自然站立或采用坐姿(不要坐满,最好只坐椅子的1/2)胸部自然挺起,两肩不能耸起,用鼻子深吸一口气,将气吸到肺底,要吸得深入、自然、柔和,感觉两肋渐开,气吸进肺底,腰带周围涨满;控制一两秒钟,再用嘴缓缓呼出气流。

抬重物。

意念上准备抬起一件重物,先要深吸一口气,然后憋足一股劲。

这时,腹部所产生的感觉同时有控制的胸腹联合的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相似。

半打呵欠。

不张大嘴地打哈欠,软腭向上抬起,槽牙打开。

3.呼气训练
通过训练,让呼吸稳劲自如、富于变化,也就是学会有控制地均匀平稳地呼气。

具体训练方法:
吹空瓶练习。

模仿撮起双唇吹响空瓶,气息要均匀而缓慢地流出,呼气时间逐渐延长,达到25-30秒为较好。

体会两肋逐渐收缩,腰带周围渐松,直到一口气呼完。

练习中注意要快吸慢呼。

数数练习。

一口气从1数到30,顿挫用力,声音要规整、圆润,不感到挤压、力竭,数数练习的目的是锻炼控制气流呼出的能力,切记数数当中偷偷吸气。

贯口练习。

借用相声艺术中“贯口”的方式,选择较长的地名、人名或菜名等进行快速朗读,要求合理呼吸,朗读时不结巴、不卡壳,达到发音清晰,快而不乱的效果除上述一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喊人名练习、朗读短诗、朗读长句和绕口令等方式进行综合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