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到你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
那些可能会毁了你一生的职场谎言
那些可能会毁了你一生的职场谎言作者:陈彤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2日11版她是主管助理,全部门谁的年终奖是多少,她都知道。
她跟我说特别不平衡,因为去年她的年终奖就是最少的,今年又到了该做年终奖的时候,她发现最多的竟然还是去年那个姑娘,在她的眼里,那姑娘一无是处,每天上班就是刷淘宝,玩游戏,而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主管让干啥就干啥,还经常加班加点,甚至要替主管背黑锅,但年终奖垫底。
她问我要怎么让主管知道,这样对她是不公平的。
我说去年他给你最少的时候,你问过没?她说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有一个同事嫌年终奖少去找主管理论,主管直接在群里发了一篇“指桑骂槐文”,大致意思是,不要问公司给了你多少钱,要问你给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
那个同事羞愤之下退群辞职。
我跟她说,我恰巧认识一些老板或者部门主管,当他们想要挤兑走一个员工的时候,他们往往采取让人明显不舒服的方式,比如降薪降职,少发或不发奖金,员工受不了提出辞职,公司就正好省下一笔解约费,也免除了劳动争议口舌是非——是你自己辞职的哦,我没有解雇你哦,你不能告我哦。
她觉得主管应该不是为了挤兑她走,还是去找了主管。
主管说:年轻人不要太在乎钱,要趁年轻多学习多长本事。
她说我不是在乎钱,我是觉得不公平,委屈。
主管又说:如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以后还能干成什么大事儿呢?她无言以对,似乎主管说得还挺有道理。
主管又给她发了几篇“职场小故事”,让她认真学习。
故事里讲到一个计较钱的员工,因为有一家公司多给了仨瓜俩枣就跳槽了,现在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因为他离开的那家公司叫阿里巴巴,他前脚离开人家后脚就上市了。
这个故事说明,人要有远见,要能预判到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和胜利者同行,才能享受到胜利的果实。
先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就说这个结论——和胜利者同行,才能享受胜利的果实。
不一定。
韩信和刘邦一起打天下,享受到胜利果实了吗?算被虐杀的吧?魏征最初和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一拨儿的,他是李世民哥哥那拨儿的,李世民杀了哥哥坐了天下,魏征反倒被重用,又怎么讲?并不是和胜利者同行,就一定能享受到胜利果实。
小心职业生涯发展“七宗罪”
小心职业生涯发展“七宗罪”小心职业生涯发展“七宗罪”当你日日加足马力努力工作时,或许不曾想过,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漫漫长跑中会陷入一些误区。
很多人总在长跑的某一天,突然间觉得很累,停下来回望,或感到自己的一切如同昨日,不曾改变,或发觉曾经的目标和理想越发的遥远,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茫然和恐惧。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茫茫职涯中一只迷途的羔羊……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在研究了数百位职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轨迹后发现,归纳起来,人们普遍存在的职业发展误区有七大类。
这些误区就如同那〃七宗罪〃一样,每个或许并不是那么严重那么致命,但它们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第一罪:安于原地踏步主要发生在那些在职场打滚己久的朋友们身上。
在长年的滚打磨练中,曾经的自信,冒险,勇于探索,都逐一抛之脑后。
在遇到一点阻碍时,他们会主动地自我减压,自我原谅,结果回头一望,多年来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就职于某外企的陈先生,在市场部已呆了将近3年,可还是依然平淡,每每升值加薪都与他无缘。
调查发现其实陈先生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很多时候陈先生的好点子,好方案,在没有向上面通报之前就让他自己否决了,他总是担心这个出错,那个会不切实际。
同样,每次小组共同做大case时,陈先生总是有意无意地逃避承担重要的项目部分,总认为压力大,担心失败。
向阳生涯专家点评:观点:职业规划专家洪向阳-《职业规划岗位资格证书》、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职业规划师这条罪真的很幽默,看似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才会犯,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职业生涯的跑道上这样的故事很多。
有部分人甚至从一开始的职业生涯选择中便与它打上了交道。
向阳生涯专家点评:其实这种情况己经在职场中普及,很多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这是十分盲目的。
职业生涯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此当十字路口而临时,请不要用普通的天秤去衡量。
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一把能够衡量长远发展的尺!第三罪:凡事我听你的我听你的,这句话感觉总像谈恋爱的话语。
没有职场诚信当心职业生涯毁于一旦
没有职场诚信当心职业生涯毁于一旦职秘-职场诚信一名业务水平很高,月收入近万元的业务员,在一次出差回来时把发票弄丢了,于是便在外面买了一张假发票,并在金额上多开了200元,想把买假发票的钱也一并报销。
那张假发票把会计骗过去了,在公司顺利地报了账。
后来,财务人员发现不仅发票是假的,金额也不对,于是便把这件事通报到那名员工的上级经理以及公司的人力资源部。
在上司面前,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希望公司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毕竟只是200元的“小问题”,开假发票也是事出有因,比起他为公司创造的业绩来说,算不上什么。
他表示以后会更加努力,用最好的业绩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最后,这名员工还是被开除了。
虽然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少了他公司的业务或许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对公司而言,没有诚信的人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危险,老板又岂会重用!在职秘看来,很多企业在员工录用和晋升方面,尤其看重人品,如果一个人连基本诚信都没有,不管他多有才华、多有工作经验、多么优秀,相信也不会被长期聘用或晋升。
一、诚信是衡量人品的标尺在工作中,许多员工以为撒个小谎无伤大雅,进而乐此不疲,殊不知对于不诚实、或在金钱使用上有不良的记的员工,老板可能因一时之需仰仗你的才能,但一旦失去利用价值,纵然你才华横溢,也会被逐出门,理由很简单:首先,企业需要的是兢兢业业为公司效力的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诚信、投机取巧的人会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其次,如果一个人在金钱上不守诺言,还能相信他会对其他事情守信用吗?二、言必行行必果一个接受了任务却不努力完成的人,哪个上司会器重?正如一个缺乏诚信和信用的客户,谁会愿意与他合作?工作中,一旦接受了某一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就应努力完成任务。
一企业的领导评价一个员工时说:“找他,靠谱。
”这大概是对该员工诚信和能力最有力肯定了。
工作中,我们承诺的事情就努力去兑现,接受的工作就努力做好,让同事和领导都认可你办事,放心、稳妥、信任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考察”中得以印证。
认识9大葬送你职业前途的陷阱
认识9大葬送你职业前途的陷阱狂妄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就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
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
结果任务未完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完美主义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
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
这样的人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
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
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不懂装懂工作中他们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
”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
”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
专制他们或者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台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
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逃避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
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悲观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
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
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
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有意见,让他难堪。
压抑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
“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他们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
他们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
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表现,甚至威胁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影响你职业生涯发展的四大害人谬论
影响你职业生涯发展的四大害人谬论由于这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当身边99%的人都相信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时,你很难再有勇气去推翻他们,而不得不在职场上逆来顺受,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最终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的失败。
谬论一: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样有长处和短处。
但遗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重点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处上面,却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
而中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也成为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一个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只要这个木桶里的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因此,我们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价值。
特别是这一理论,经过无数培训师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很多人的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于是,“补短”也就成为了很多人怀有梦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会对管理者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
毕竟企业的运营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哪一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要想稳健发展,更强调协同作战,生产、销售、物流、品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必须到位,这样的组织才能360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但这个貌似天衣无缝的理论,如果用在个人职业成长方面,则是对职业发展观念的严重误导!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
在德鲁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
但“木桶理论”却几乎为所有的中国管理者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弥补短处,才能创造更大价值!这种理论在中国企业中被过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企业发展及个人职业成长的教条!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口若悬河的培训师口中,“补短”成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员工,甚至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论”的指示,拼命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却对长处视而不见!看看你身边的人,明明不善言辞,却想通过做销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90%以上都无法在销售方面获得成功,业绩指标平平,内心痛苦不堪,工作两三年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
职业生涯勿听信谣言——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
被歪理邪说困扰着,就可能在职场行进中误入歪门邪道,职业生涯发展就会患有癫痫症。
在职场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工作能力、基本素质甚至工作业绩都不差,但是就是被一种不明不白的恶劣情绪困扰着,被一些社会流行的不良理念束缚看,常常干着一些不看调的事情、毁了自己的职业清名,自己的职场业绩被这些不良行为抵消.出现职业生涯发展时走时停的状态,甚至导致职业生涯发展出现间断,无法连续快进c有人一说职业发展就感叹:畴,什么职业发展,就是混碗饭吃咀:他们只把职业看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致使自己在工作个只是一部会说话的机器,享受不到工作的快乐。
如果能够在职场中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择业的主要目标是在专业上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建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不仅职业会给自己带来快乐,还合推动自己的职此和人生的成长。
有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少必要的认可,常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甚至根本没瞧起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一说到自己的工作就吱声哎气,好像自己受了美大的委屈,这样的人不可能全力以赴为自己的职业未来而各斗.职业发展的时机就合一次次被延误。
有的人一受点职场房难,就感叹自己缺少许景.没有根于、没有靠山,而不是在职业磨难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常常在艰难和挫折面前一败涂地。
人在职场,艰难或挫折在所难免,心理承受力强就不会大在意这些艰难和挫折,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和面对,始终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并在职业愉悦感的驱使下更加努力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推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有的人不能对自己职业状态进行恰当的确认,没有对自我状态进行确切的分析和评价,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对自己没有一个恰当约定位,没有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工作中也难以找到自己确切的位置,要么好高镑远,要么妄自菲薄,难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路路实实贡献自己的力量.难以得到领导和大家的认可.职业发展的个人期望也难以顺利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与反思
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与反思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无论是年轻人刚踏入职场,还是已经工作多年的人,都需要不断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犯下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犯下的一个错误是盲目追求金钱和地位。
对于很多人来说,金钱和地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
然而,仅仅追求金钱和地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当我们只是为了金钱而工作,而没有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时,很容易陷入工作的枯燥和无聊中。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进行挖掘,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其次,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犯下的另一个错误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目标。
有些人可能只关注眼前的工作和待遇,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
他们可能会一直在同一家公司或同一份工作中徘徊,没有积极主动地寻找新的机会和挑战。
然而,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另外,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容易陷入舒适区。
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感到舒适和安逸的状态,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挑战和进步的机会。
许多人在工作中会逐渐习惯了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没有积极主动地追求新的挑战和发展机会。
然而,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突破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保持竞争力。
此外,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而这些因素在职业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选择了与自己兴趣和价值观不符的职业,很容易感到失落和不满足。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选择与之相符合的职业道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忽略了自我反思和调整。
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
2021年影响职场生涯的职场缺陷有什么
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会成为致命缺陷,严重阻碍职业生涯据报道,华德普与巴特勒归纳出12项职场缺陷的行为模式。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
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
但是,身为企业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
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
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然。
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卓越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
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
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
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
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
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
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
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
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分自信,急于成功这种人过分自信,急于成功。
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
职业规划心得:个人能力成长的陷阱
职业规划心得:个人能力成长的陷阱
个人能力成长是职业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追求个人能力成长的过程中,
有时会陷入一些陷阱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和应对方法:
1. 缺乏明确的目标:如果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就会导致在个人能力成长的过程中摸
索不清,难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相
应的学习和发展计划。
2. 没有自我反思:在追求个人能力成长时,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
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如果缺乏自我反思,就容易陷入舒适区,无法真正提升自己的
能力。
3. 只追求短期效果:有些人只注重眼前的成果和效果,而忽视了长期的个人能力发展。
应该将个人能力成长视为一种长期的投资,不要追求短期的成功而牺牲了长期的发展。
4. 缺乏持续学习:个人能力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如果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潮流。
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不断积累新知识和技能。
避免以上陷阱,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实现个人能力的更大提升。
职业中的“马太效应”毁人前程令人深思! 管理资料
职业中的“马太效应”毁人前程令人深思!管理资料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发现没?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XXX怎么运气那么好?工作好、体面、薪水高,周围贵人也多,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帮。
自己呢,总是碰上糟糕的老板,每天忙得要死薪水还是那么低,怎么就没一个好去处。
留神!很可能你已陷入职业生涯的马太效应中了。
到底为什么,在职业开展上,也是好的人越来越好,而差的人却总是霉运连连?Tony毕业于一个二本的工业设计专业,之后去到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每天应付乙方的各种需求,不是在准备加班,就是在加班ing。
一个好好的设计,总是在五花八门的要求下被改得面目全非。
每每想到这里,Tony心里就憋得难受,这完全和他当初设想的不一样,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又有什么意义呢?老板不理解时,自己还要被骂两句。
这样的工作还有什么意思?Tony垂头丧气的辞职了。
之后他在一个摄影工作室工作,当摄影师助理,帮助制作宣传图片和海报。
本来以为在这里会有较大的开展空间,但工作室不比公司,凡事以节约为主,当现有资源难以满足他的设计时,一阵阵的失落又袭上心头。
再接着,Tony好不容易应聘到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做网页设计,可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钱赚得不多,也学不到什么经验,好一点的工程都是由三个资深设计师完成,自己根本沾不上边,有什么意思呢?工作一辞再辞,一挑再挑,不是这里有缺失就是那里不满意,没一份工作能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
"别人的工作都越换越好,工作五年了就有自己的工程或公司,我呢,偏偏运气总是那么差,别说薪水能涨,连个心水点的工作都找不到,我怎么就那么倒霉呢?这日子啥时候能时来运转?"如何摆脱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呢?在Tony的咨询中,向阳生涯CCDM 职业规划导师闫岭与Tony一起,将他的工作经历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罗列出他有意向的开展方向,结合他的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等逐一进行了筛选和分析。
七大误导职业规划的不归路
七大误导职业规划的不归路
1. 盲目追求金钱和名利:过分追求金钱和名利可能会忽略自身兴趣和价值观,最终导致职业不满和失落。
最好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然后将其转化为职业。
2. 盲目追逐热门行业:热门行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每个人的兴趣和才能都不同,应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行业。
3. 避开挑战和困难:避免挑战和困难只会限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4. 不断跳槽追求所谓的机会:频繁跳槽可能会导致职业发展不稳定,应该慎重选择工作机会,并努力在一份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5. 没有长期职业规划:没有长期职业规划容易迷失方向,最好是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计划,定期评估和调整规划,并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6. 完全依赖外部导向:不要完全依赖他人或外部因素来决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自主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7. 忽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忽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容易导致职业和生活质量下降,应该在职业规划中考虑个人的生活需求和兴趣,努力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不是忽悠?
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不是忽悠?为了能够拓展我对于中国职业生涯发展知识的理解,也是为了能够见识中国这个领域内各位专家的见地与知识,我在去年七月左右报名参加了苏州市某个政府机构背书的由上海某个职业生涯规划机构所组织的中国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好像原价是7000多元,然后由政府补贴了一部分,实际上需要5800多元吧,我也不记得了。
且不说这个培训怎么杨吧,在十一月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苏州又举办了类似的职业规划师的培训,不过这次是由苏州本地的咨询机构举办,还是由同样的苏州市某个政府机构背书,还是由政府进行一部分补贴。
其中两位授课的老师与前一次的一样,又新增加了一位苏州本地的某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这样的话,看起来也凑活构成了所谓的职业规划师的认证课程,汗!我看了这前前后后的闹剧,也不知道这个市场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政府到底在背书哪个机构,也不知道背书的哪个机构才是好的,简直是一头雾水。
在这个行业里面,如果我觉得搞不清楚的话,想来更不要说那些已经报名的人,或者将要报名的人了,因此,很多朋友问我觉得怎样,no comments!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事业,本来就处于萌芽的状态,没有所谓体系与标准。
如果要说体系或标准,无外乎是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体系以及理念,这是很实际的,我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是基于国外的系统。
但是,在国内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现在看起来纯粹是为了商业的目的。
非常直接得说,这个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如果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根本无法赚钱,除非改其名为“领导力发展”,或者“关键员工辅导”这些面对企业客户的咨询服务。
如果面向一般散客,生涯规划是肯定不能赚钱的。
但是,生涯规划的理念在发展,尤其在大学生的群体中,某种购买服务的意向已经在开始萌芽。
在这个形式下,某些职业生涯规划的机构,就慢慢转型为培训机构,希望能够去培训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或者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
就好比这几年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培训市场很火热,但是,又有多少合格的咨询师被培训出来呢?又有多少咨询师可以真正去从业盈利呢?是的,当市场被炒做起来后,某些机构就可以曲线救国,不用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靠单纯的培训就可以赚钱,至于培训以后顾问是否可以从业或者繁荣市场,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要注意的陷阱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要注意的陷阱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个人的兴趣、目标以及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陷阱可能会影响你的决策,进而对你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大学生职业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陷阱,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1. 盲目跟风选择专业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盲目跟风。
你可能会听到身边的同学选择某个专业,或者某个行业当前较为火热,而盲目地投入其中。
然而,这种选择方式可能忽视了个人兴趣和潜力的匹配性。
应对策略: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
可以通过与行业从业者交流、实习经历,以及参加专业相关的课程或活动来更好地了解专业,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2. 缺乏职业调研许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容易忽视职业调研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没有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具体内容、发展前景以及薪资待遇等信息,从而导致在职业发展上陷入困境。
应对策略: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职业调研。
可以通过参观公司、与行业从业者交谈、阅读相关书籍和报告等方式,获取关于该职业的全面信息。
同时,积极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职业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忽视个人发展和学习大学生职业规划容易集中在就业和薪资待遇上,而忽视了个人发展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只关注找到一个好工作,而忽略了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和学习的必要性。
应对策略:要关注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学习。
大学时光是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时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社团组织、学术研究等方式,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积极寻找学习机会,如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新技能和获得相关证书,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4. 过于追求完美在职业规划中,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容易导致自信心的不足和决策的犹豫。
应对策略:要保持合理的期望和目标。
【这些心理陷阱会断送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访谈
【这些心理陷阱会断送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访谈迈入职场,心理测试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检验人才的手段。
有些心理问题可以助你马到成功,可有一些却是职业生涯的陷阱。
来看看吧!逃避、悲观、压抑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
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
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
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
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有意见,让他难堪。
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
“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他们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
他们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
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
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表现,甚至威胁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狂妄、专制、完美主义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就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
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
结果任务未完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
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
这样的人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
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
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工作中他们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
”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
”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
职业定位不清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危害
职业定位不清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危害职业定位不清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危害在职场对职业定位不清不仅会让失去方向,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讲讲职业定位不清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危害,下面一起跟店铺了解下吧。
职业定位不清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危害危害一:不能持续性地发展很多人事业上发展不顺利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
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从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始终感觉像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太多的无奈和无助;还有很多入出为金钱或诱惑,把时间用于追逐并非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往往感觉后劲不足。
危害二:不利于资源的累积资源大致可分为人脉、知脉、金脉。
每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定位不清晰,会导致自己积累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职业领域中有个聚焦法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把所有资源集中到一个点,才最容易成功。
有些人多年来涉足很多领域.多知识,但博而不专,每一项能力上都没亩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
现在市场营销都讲究细分,如果经历的行业很多,各种资源收益很少,过于分散时间和精力,就会让你失去原有的优势。
危害三:难于抵抗外界的干扰定位不清晰,很难抵抗体外界的干扰,因为他们像钟摆——样左右摇没有自己的准轴。
这样的人选择工作,往往只能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哪里钱多去哪什么时尚干什么,以至于放弃自己本已不错的职业,弃正投歪。
危害四:用人单位不敢用用人单位不敢招聘你.怕你流失;上司不敢培养你,因为你的心不不敢委以重任。
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也失去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步骤1.评估自我职业规划归根结底要以自身考虑为基础,因为自己是规划实施者,所以规划制定前,首先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估。
评估自我可以从性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三方面入手。
2.分析环境作为职场新人,为了让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实际,就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到你职业生涯发展的害人谬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传统的理论和观念在左右着你的世界观,导致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有些人明知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还仍旧用这些理论激励自己,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寻求理论支撑,以求得心灵上的安慰。
由于这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当身边99%的人都相信其“放之四海而皆准”时,你很难再有勇气去推翻他们,而不得不在职场上逆来顺受,没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最终导致职业生涯发展的失败。
专门写给职场新人的职业成长畅销书籍《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影响你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4大害人谬论。
谬论一: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样有长处和短处。
但遗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重点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处上面,却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
而中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也成为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一个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只要这个木桶里的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因此,我们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价值。
特别是这一理论,经过无数培训师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很多人的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于是,“补短”也就成为了很多人怀有梦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会对管理者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
毕竟企业的运营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哪一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要想稳健发展,更强调协同作战,生产、销售、物流、品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必须到位,这样的组织才能360度构建核心竞争力。
但这个貌似天衣无缝的理论,如果用在个人职业成长方面,则是对职业发展观念的严重误导!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
在德鲁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
但“木桶理论”却几乎为所有的中国管理者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弥补短处,才能创造更大价值!这种理论在中国企业中被过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企业发展及个人职业成长的教条!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口若悬河的培训师口中,“补短”成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员工,甚至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论”的指示,拼命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却对长处视而不见!看看你身边的人,明明不善言辞,却想通过做销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90%以上都无法在销售方面获得成功,业绩指标平平,内心痛苦不堪,工作两三年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
一个人无论有多完美,也不可能成为全才。
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长处。
因此,因人而宜,用人所长,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
同样,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朋友来说,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弥补短处更容易获得成功。
即使你再努力,你也不可能把你的天生短处变成你的强项!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强项比,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你胜算的几率又能有多大呢?不是说补短不重要。
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
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把80%的精力放在优势上面,把你本来具备优势的东西锤炼得炉火纯青,力争达到90分甚至100分,这才是你独步天下的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只需要花20%的精力做到及格即可。
如果本末倒置,那么,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谬论二:干一行,爱一行案例:“……我在内地一个省会城市,毕业后就进入一家银行工作。
当时什么也不懂,看了网上的资料,只知道银行待遇比较好,工作稳定,很多人想进都进不去。
我得到了这个机会,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家里人也都非常高兴……而一旦工作起来,事情就不是我想像得那样美好了。
我做的是柜台工作,工作量巨大,早8点到晚7点,中午20分钟时间吃饭。
中途除了上厕所,时刻都在工作。
一年来,我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节假日休息过,也从来没有休过两天。
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眼睛受不了,不停地流泪。
上班时精神过于集中,怕出错,怕赔钱,还怕变态的客户,精神压力很大。
每天晚上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睡觉。
晚上做梦还是工作,经常从梦里吓醒……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我对这份工作实在是讨厌透顶,只想快速逃离这个地方,哪怕随便换一份工作,只要不待在银行就行。
家里人也在劝我,希望我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
可是,我发自内心地讨厌这份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再坚持下去。
我到底该怎么办?”当很多人没有办法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通常接受到的斥责是“没有职业精神”,并且告诉你要“干一行,爱一行”。
但实际情况却是,当你因为种种的原因而讨厌一份工作时,你实在没有办法“爱”上它。
否则,让这种痛苦的“爱”持续你整个职业生涯,你的全部生活将会在痛苦中度过,你的生活也没有任何乐趣而言。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一样。
如果你只是为了结婚而随便找一个你并不喜欢的人,那么,这种生活将是没有滋味的。
同样,如果你为了生存而找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你注定要牺牲你的个人兴趣。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工作当成乐趣。
正如前文所言。
能够做到这一步,你的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种享受乐趣的过程。
你的工作就不再是被动应付,而是为了享受乐趣而去主动前进。
能够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你想不成功都难。
有人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这也要看情况。
如果你没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倒是有一些可以培养的可能。
但是,如果你实在讨厌那份工作,那么,你是无论也培养不了这种兴趣的。
就像那个人你第一眼看见就讨厌透顶,又怎么可以培养和对方之间的感情呢?另外,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最终的选择都是要在一个方向上坚持几十年。
如果选择了你不喜欢的方向,你可以坚持一两年,但绝对坚持不了一、二十年。
否则,那种痛苦,只有你自己去承担。
谬论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很多人有非常强烈的成功欲望,但这仅仅还不够。
有成功的欲望未必就能成功。
当失败接踵而来时,很多人也会反思,但他们最终反思的结果,不是将失败归因于职业方向的选择,而是归罪于自己的努力不够。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始终相信“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样的古训。
努力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如果不努力,则一定没有回报!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选择!因为,每个人一生所走的路其实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每一条路都适合你。
一个人如果用对了地方,再蠢的人都会变成人才;否则,再聪明的人都会变成蠢材。
我们前文所说的那个例子:舟舟的智商只相当于几岁的小孩子,如果期望把他培养成数学家,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正是这样一位重型先天愚型患者,却是一位无师自通的指挥天才,在音乐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材适用,用人所长,选择适合其成长的道路,才是成功的核心前提。
有了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才会有意义。
相反,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你越努力,那么,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你能“磨成针”,除了要“功夫深”之外,你必须保证你是一根“铁棒”。
如果你天生是一根木棍,到最后,你只能磨成一根“棒槌”。
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选择好正确的方向,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一定要记住:选择第一,努力第二。
不要用“努力”代替“选择”。
否则,只会带你滑向更危险的深渊!因此,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努力,更重要的是,你要认真反思一下:眼前的这条路,到底是否适合你?埋头苦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停下来,看看脚下的路是否适合自己的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即使要努力,也要在适合自己的方向上努力,这样你会走得更快,更远!延伸阅读:前进还是转向,决定你成功还是失败谬论四:先就业,再择业案例:“老师,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两年了……当年毕业时就业压力大,网上和报纸上以及学校的老师都开导我们放下心态,‘先就业,再择业’,我也没想那么多,就随随便便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两年后才逐渐感觉到,我对这份工作非常的不喜欢,成天上班也没劲,纯粹就是抱着应付的心态,两年下来,什么都没有学到……我想转行,可是人家招聘都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简历投了几十份,一份面试通知都没有收到,我现在连找工作的信心都没有了,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究竟要怎么走……”在工作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由于第一份工作入错了行,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虽然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从事一份工作,也不可能一辈子不转行,但对于目前竞争极为激烈、求职者整体竞争力不高的情况下,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超强的纠错能力。
更多的时候,我们遇到的真实情况是,伴随着房价、物价等生存压力的上涨,很多人不得不勉强维持着眼前的这份工作,因为一旦转行,则意味着从头再来,生活的压力将无法承受。
特别是对于那些要结婚买房生孩子养父母的人来说,换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慎重考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到“破产”的边缘。
所以,如果你第一步走错了,以后再想回到正轨上来,则意味着你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大的代价。
现在整个社会、媒体、专家等等各种单位都一直在鼓吹“先就业,再择业”。
这种论调不是今年就有,而是多好多年前就出现了,并且屡屡出现,不绝于耳。
相信当年各位大学毕业时候,也会有很多人相信了这一点吧?管它呢,骑驴找马,先找份工作挣钱填饱肚子再说!这是一种貌似真理,实则荒谬至极的说法!而“被就业”的出现,也说明这种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
有过职场亲身经验的人才会知道,第一份工作绝对不仅仅是养活自己这么简单。
相信现在在职场上发展不顺的朋友,多半也和第一份工作有关系吧?前面已经说过,“男怕入错行”。
第一步错了,以后就会经常犯错。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为什么第一份工作这么重要呢?原因有三:1)、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
具体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举个例子来说,在父母和同学的眼中,A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来不做坏事。
假如有一天他做了坏事,大家都不愿意相信这事是他干的。
再比如,B君平时是一个嘻嘻哈哈、做事不太正经的人,假如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和你说一事,你也不会相信他。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
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你跳槽时,你的新雇主也会通过你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想做策划,就找了一家广告公司。
刚进公司时,因为文笔不错,被安排到了文案的位子上。
而与他同时进去的另外一个人,恰恰因为文笔不好而被安排到了策划的位子上。
后来她屡次想转行做策划,但都是因为前一份工作经验的影响,而始终没有得到转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