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检测技术要求完整版本
强夯检测技术要求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目录1.适用范围 (3)2.检测依据 (3)3.相关资料 (3)4.检测技术要求 (3)5.交付物要求 (5)6.时间进度 (6)7.附件 (6)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检测依据《强夯施工文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3.相关资料《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厂区试夯检测报告》(第1版);《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试验总结报告》;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版)4.检测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1)强夯施工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的规定。
道路强夯地基处理后检测项目及要求

一、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1.1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检测在强夯地基处理完成后,首先需要对地基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这是因为强夯地基处理过程会产生振动,可能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垂直度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检测除了垂直度检测之外,对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水平度也需要进行检测。
地基的水平度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还关系到地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同样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3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往往有所提高。
为了确保地基符合建筑物承载的要求,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静载荷试验或动载荷试验来检测地基的承载能力,测量结果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4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固结性检测强夯地基处理后,地基的固结性也需要进行检测。
固结性的检测可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静力观测方法进行,以确保地基的固结性符合要求。
1.5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密实度检测地基的密实度直接影响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强夯地基处理后也需要对其密实度进行检测。
一般可以采用土壤密度计或动力触变仪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密实度符合要求。
1.6 强夯地基处理后的质量控制检测除了以上几项主要的检测项目外,强夯地基处理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这包括对处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处理工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要求2.1 检测设备的要求对于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项目,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如全站仪、水准仪、静载荷试验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校准,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检测人员的要求进行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检测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认证,能够熟练操作检测设备,并准确解读检测结果。
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要求范本(2篇)

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要求范本强夯地基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强夯机械施加的巨大冲击力来改善地基承载能力,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强夯地基施工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 地质勘察:在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基的类型、层位、承载能力等情况,以便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2. 环境调查: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管线、电缆等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害。
3. 施工前准备:准备好符合要求的强夯机械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处理,确保机械运行稳定。
二、施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 强夯机械设备:选择合适的强夯机械设备,确保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同时注意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2. 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资源消耗,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
3. 工具和安全装备: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施工。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1. 施工现场围栏: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3. 施工时限控制:严格控制施工时限,避免连续施工时间过长造成设备过热或疲劳,以及施工质量下降。
4. 设备运行监测:定期对强夯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避免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四、应急预案和措施1. 安全风险评估:在施工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保证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能及时有效应对。
2. 应急设备和救援队伍:施工现场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合格的救援人员,以确保安全事故的及时救援处理。
强夯检测技术要求完整版本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0 供施工版次说明编制校核审核审定项目经理日期目录1.适用范围 (3)2.检测依据 (3)3.相关资料 (3)4.检测技术要求 (3)5.交付物要求 (5)6.时间进度 (6)7.附件 (6)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检测依据《强夯施工文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3.相关资料《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详细勘察);《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厂区试夯检测报告》(第1版);《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试验总结报告》;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版)4.检测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1)强夯施工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的规定。
强夯地基处理检测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概况受XXXXXX公司的委托,我院对XXXXXXXX楼地基处理进行检测。
在拟建场地内分三个强夯试验区,分别为试夯A区、试夯B区和试夯C 区(见图1),每个试验区域大小均为24米*24米(即576㎡),其中A区为挖方区、B区为挖填交界区、C区为典型填方区。
强夯试验设计数据如下:试验夯点布置:第一轮主夯点按照6m*6m四角布点加中心插点(即梅花形布点);第二轮主夯点按照6m*6m四角布点加中心插点(即梅花形布点);第三轮普夯点夯点以夯锤圆心按照1.5m*1.5m点阵布点。
试夯能量设计:第一轮主夯点夯击能量4000KN.m;第二轮主夯点夯击能量3000KN.m;第三轮普夯点夯击能量1200KN.m试夯夯击设计:第一轮主夯点单点夯击遍数6-10击;第二轮主夯点单点夯击遍数6-10击;第三轮普夯点单点夯击遍数2-4击;试夯收锤标准:第一轮主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第二轮主夯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cm;夯坑浸水标准:第一轮主夯点夯击完成后进行浸水,每立方米土浸水约0.12方。
二、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12);6、甲方提供的《地基处理图》。
三、检测目的、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是检测场地北区的三个强夯试验区的强夯效果,强夯后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1、强夯有效处理深度: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强夯后地基土的有效处理深度,要求有效处理深度为10m。
2、地基承载力:采用平板荷载试验检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要求承载力f ak≥200kPa。
四、检测方法1、孔口测量勘探点采用RTK放点,采用海南平面坐标系统,高程为85国家高程基准,引测点由业主提供,并经我院验证。
强夯施工标准

强夯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强夯加固地基施工的工程。
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现场周围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有影响时不得采用,必须采用时应采取防振措施。
2 施工准备2.1 主要施工机具2.1.1 夯锤强夯锤锤重可取10~40t,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
夯锤的材质最好为铸钢,如条件所限,则可用钢板壳内填混凝土。
夯锤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φ250~300mm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以利于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迅速排出和起锤时减小坑底的吸力。
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对于砂质土和碎石填土,采用底面积为2~4m2较为合适;对于一般第四纪粘性土建议用3~4m2;对于淤泥质土建议采用4~6m2为宜。
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
2.1.2 起重机具宜选用1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的起重设备。
当起重机吨位不够时,亦可采取加钢支腿的方法,起重能力应大于夯锤重量的1.5倍。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用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2.1.3 脱钩器: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同时挂钩方便、迅速。
2.1.4 推土机:用T3-100型,用作回填、整平夯坑。
2.1.5 检测设备:有标准贯入、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2.2 作业条件2.2.1 应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
2.2.2 强夯范围内的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已经拆除或拆迁,对不能拆除的已采取防护措施。
2.2.3 场地已整平,并修筑了机械设备进出道路,表面松散土层已经预压。
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
2.2.4 已选定检验区做强夯试验,通过试夯和测试,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制定强夯施工方案。
2.2.5 当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周围邻近建(构)筑物有影响时,应在靠建(构)筑物一侧挖减振沟或采取适当加固防振措施,并设观测点。
强夯要求(参考)

强夯的一些要求一、强夯部位及范围按照图纸要求二、强夯标准1、设备要求:强夯法处理路基采用单机夯击能1000 KN •m,夯锤为铸铁锤,锤重大于10t,夯锤设置上下贯通的排气孔,锤底直径2.0 m—2.5 m;起重机选用25t吊车,下落方式为自由落体。
2、夯击高度:强夯施工的设备夯锤锤重、起吊高度应满足各级夯击能要求。
按20t锤重,达到1000kN•m夯击能,强夯落距h=5.0 m 按10t锤重,达到1000kN•m夯击能,强夯落距h=10.0 m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对于渗透性弱的细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4、其它标准: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25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该发生过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台背回填强夯施工中应注意避免对桥面、耳背墙等造成损坏。
二、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样,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点夯的夯击次数用最后两击的夯沉量≤25mm (50mm)控制。
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三、检测指标1、检查强夯点夯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
2、检查强夯的单点夯击能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满足最后两击沉降量≤25mm(50mm)。
3、检测频率:填挖结合部:3点/20米;台背:每侧3点。
4、记录全段满夯后的沉降量。
四、现场管理要求每一处的强夯要求项目部自检人员到位,监理全过程旁站,现场填写强夯施工原始记录。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

强夯地基试验检测方案强夯地基试验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夯击能量促进土体颗粒的重排,提高土壤密实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强夯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
下面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
1. 试验目的强夯地基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地基的夯击效果,并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对后续的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 试验前准备工作2.1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包括强夯设备、振击器、监测仪器等。
2.2试验区域的准备:清理试验区域,移除杂物和表层土,确保试验区域平整,并进行充分的固结处理。
2.3试验方案和要求的准备: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和试验要求。
3. 试验方法和步骤3.1安装监测仪器:在试验区域设置监测点,安装应变计、位移传感器等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土体变形和变化情况。
3.2进行夯击试验:使用强夯设备对试验区域进行夯击处理,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次数和夯击能量的控制。
3.3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在夯击过程中,监测仪器实时采集并记录土体的应变和位移数据。
3.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估试验区域的夯击效果和地基的承载力。
4. 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4.1试验数据的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出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位移差、土体的应变变化等指标。
4.2试验结果的评估:根据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判断强夯地基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编写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等,以便后续工程施工参考。
以上是一份针对强夯地基试验的检测方案,通过对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方法和步骤的详细介绍,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的说明,可以确保对强夯地基试验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这样可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并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1.根据。
本工程场地内存在2m~8m新近回填土区域,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其强度低,压缩性较高,填土厚度不均匀,易产生较大沉降变形。
应在主体桩基础施工之前对建筑物及室外道路回填土深度不小于2.5m的区域进行强夯地基处理。
强夯前施工准备:a.本工程地面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前先清理干净施工场地,清除建筑垃圾,平整场地。
b.强夯前回填土的控制标高根据试夯结果确定。
c.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3.单击夯击能:本工程除特别标注外,单击夯击能取为4000KN.m,有效影响深度为:≥6m。
(施工完毕后分层检测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控制含水量wop±2,同时采用动力触探查明承载力随深度变化的情况)4.夯点的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较大的隆起。
c.不应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5.相邻两遍夯击时间:本工程构筑物场地夯击遍数为四遍:第一.二遍为梅花布点,重锤对地基进行深层处理;夯点间距可取夯墩直径的2~4倍;第三.四遍为低能量(500KN.M)搭锤满夯,处理表面土层及夯坑之间的空隙。
相邻两遍夯击时间根据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情况而定,但砂性土可连续施工。
强夯范围宽出建筑物四周3.0m。
6.技术要求:要求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现场按现行规范原位检测确定,并出示检测报告书)。
检测数量不少于400㎡一个点且不少于三个点。
7.强夯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如设减震沟)避免对场地附近建筑及管线造成不利影响。
8.施工完毕后,要根据规范进行检测,强夯要求严格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执行。
强夯地基检测规范

强夯地基检测规范强夯地基检测规范强夯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振击夯击设备将土壤进行强夯,增加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为保证强夯地基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工作。
下面是强夯地基检测的相关规范。
1. 检测前准备在强夯地基检测前,需进行检测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夯击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要对强夯地基的夯击次数、夯击点的位置等进行合理规划和标记,以便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2. 检测点的选择在进行强夯地基检测时,需合理选择检测点,通常应选择距离夯击点约1米处,且保持一定密集度进行检测。
检测点的选择要避免地基内部的异常情况,如坑洼、石块等,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参数的测定强夯地基检测需要测定一些关键参数,如夯击能量、夯击次数等。
夯击能量可以通过强夯设备的参数来设置和测定。
夯击次数的测定需记录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次数,并在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
4. 检测方法的选择强夯地基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和振动板试验法等。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和需求来确定,同时要注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检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在进行强夯地基检测过程中,需记录并分析检测数据。
要记录每个检测点的夯击次数、夯击能量、地层厚度、地层类型等信息,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评估地基的夯击效果和延伸深度等参数。
6. 检测结果的判定根据强夯地基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判。
检测结果应符合预设的夯击层数、夯击密度和夯击能量等要求,以确保地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7. 检测报告的编写完成强夯地基检测后,需编写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对地基的夯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总结。
检测报告应详细、准确,并符合相关规范。
总结:强夯地基的检测是确保地基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检测点、测定关键参数、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并记录和分析检测数据,最终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强夯地基静载试验规范要求

强夯地基静载试验规范要求强夯地基静载试验就是地基承载力试验。
用针入法试验,普通地基要求大于400千帕(KPa)。
强夯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一般1周左右; 按规范则为: 6.4.2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14~28d。
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
静载试验以单桩竖向抗压为例,标准试验时间25小时。
前期现场准备工作(平台架设,通电情况等)大概6-12小时,试验所需时间根据试验类型和试验方法、试验情况不同也有所区别,以单桩竖向抗压为例,标准试验时间25小时。
1、查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查验数据和施工记载,不符合规划要求时应补夯或采纳其他有用办法。
2、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查验,应在施工完毕后距离必定时刻进行。
3、强夯地基均匀性查验,可采用动力触探实验或规范贯入实验、静力触探实验等原位查验。
查验点数量应场所杂乱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认。
关于简略场所上的一般建筑物,按每4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点;关于场所杂乱的场所或建筑地基,每300m2不少于1个检测点,且不少于3个。
4、强夯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数量,应根据场所杂乱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认,关于场所简略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载荷实验查验点不该少于3个点;关于杂乱场所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添加查验点数。
除了以上几点,地基处理做为建筑建筑物重要过程,关于安全、质量的检测更是要谨慎稳重,施工过程中应严厉依照施工计划来履行,到达施工计划上的要求。
在试夯时也应严厉遵从试夯收锤规范,到达规划要求的影响深度,和收锤规范时才能进行施工。
强夯法技术要求

强夯法1)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实验型施工。
实验性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设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2)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
在缺乏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3.5.4-4预估。
3)强夯的单位夯击能,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碎石和砂土可取1000~5000KN.m/m2,粉土和粘性土可取1500~6000KN.m/m2。
4)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数值:当单位夯击能小于4000 KN.m时为50mm,4000~6000 KN.m时为100mm,大于6000KN.m时为20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5)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
对于渗透性柔的粘性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6)2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一般间歇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7)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建筑结构类型,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
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
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能量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8)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9)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验。
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强夯及冲击压实质量检测方法、标准

强夯及冲击压实质量检测方法及标准
1、大面积强夯,应选择代表性路段进行试夯,以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与工艺。
强夯过程中,每遍每夯点的夯击次数用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控制。
第一、二遍夯沉量不大于10cm,第三遍穷夯重不大于5cm,此外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最后的夯沉量控制值以试夯结果确定,但最大不宜超过15cm。
强夯施工结束后2周应对加固地基质量进行检验。
2、冲击压实地段,在施工前和施工后各检测一遍,用前后数据进行对比以判断冲击压实的质量,并及时调整压实次数及压实方法。
3、强夯及冲击压实质量检测,均采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现场荷载等原位测试方法和室内土工试验方法,强夯地基的检测深度要超过设计加固深度 1.0m以上,冲击压实地基,其检测深度一般为2.0m。
强夯地基每个加固段不小于2处,每处3点,冲击压实地基一般每100m布设一个检测点。
加固范围内质量标准应满足一般路基及高填土路堤的压实标准,湿陷系数小于0.015,当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检测加固地基时,可按下式换算:γD=15.58+0.169N63.5 式中:γD=强夯后路基实际达到的密实度,N63.5=检测击打次数,本路段路床0~80cm N63.5应大于10次/10cm。
强夯试夯技术要求

强夯试夯技术要求
一: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施工必须按下述规程规范进行: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3) 《强夯地基技术规程》(CECS279-2010)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2-2002)
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容重:16kN/m,压缩模量不小于8MPa,单击夯击能3000kN.m,夯击点间距2.5~3.5倍夯锤直径。
三:强夯施工前场区回填素土至781.5m,场区781.5m~782.0m范围及夯坑内回填土料由粉质粘土、碎石组成,碎石粒径不大于100mm,粉质粘土含量70%。
大面积夯填前应试夯,并根据试夯的检测结果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和方法。
四:每层强夯影响深度根据地勘报告确定,影响深度需至第 3 层粉土层。
五: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六、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为独立基础外缘3m,桩承台基础外缘2m。
七、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2013-04-07。
强夯检测技术要求202407

强夯检测技术要求202407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质量持续提升,要求在施工前及施工中的夯实度不断改善,因此,夯检测工程日趋重要。
由于我国本身地质条件的复杂,夯检测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夯检测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重要专业技术。
它是对建筑物施工施工所采用的基础材料(混凝土或其它基层夯实材料)夯实度的检测,其综合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夯检深度:本专业的规定是夯检深度应按照深度超过防水成层深度的2倍;
(2)夯检范围:本专业的规定是夯检范围至少如下:以夯检点的覆盖率不低于80%,且夯检点到边缘、砌体与墙壁的距离不小于500mm;
(3)夯检记录:本专业的规定是夯检项目必须记录夯检记录,以确保夯检工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4)夯检技术要求:本专业的要求是采用符合本专业要求的夯检仪器,以保证夯检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夯检准确性:本专业的要求是,夯检结果的误差应低于3mm,夯检准确性应满足相应施工规范和要求;
(6)夯检质量控制:本专业的要求是夯检应经过夯检工程质量控制主管单位予以审核的,维护夯检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强夯施工技术要求

图2-4 强夯自动脱钩器 1-吊环;2-耳板;3-销环轴辊;4-销柄;5-拉绳
(4)锚系设备
当用起重机起吊夯锤时,为防止夯锤突然脱钩使起 重臂后倾和减小对臂杆的振动,应用T1-100型推土 机一台设在起重机的前方作地锚(图2-3),在起重 机臂杆的顶部与推土机之间用两根钢丝绳连系锚旋。 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30°,推土机还可用于 夯完后作表土推平、压实等辅助性工作。
图1-1 强夯加固地基模式 I-膨胀区;II-加固区;III-影响区;IV-无影响区
pL-地基极限强度;pr-地基屈服强度
3、强夯法加固特点
• 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 • 施工工艺、操作简单; • 适用土质范围广; • 加固效果显著,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 • 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10m; • 土粒结合紧密,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 工效高,施工速度快(一套设备每月可加固5000~10000m2地基),
较换土回填和桩基缩短工期一半; • 节省加固原材料; • 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与预制桩加固地
基相比可节省投资50%~70%;与砂桩相比可节省投资40%~50%, 同时耗用劳动力少和现场施工文明等。
4、适用范围
适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 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 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
1、锤重与落距
锤重M(t)与落距h(m)是影响夯击能和加 固深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 击能量。锤重一般不宜小于8t,常用的为10、 12、17、18、25t。落距一般不小于6m,多 采用8、10、12、13、15、17、18、20、 25m等几种。
强夯处理施工技术要求

强夯处理施工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强夯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2一般规定承包商在编制加固方案和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加固范围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对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或精密仪器设备等,当强夯振动有可能对其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
强夯应在边坡防护、桥梁及其他设施施工前进行。
3强夯施工1、场地整平及标高要求(1)为便于机械行走和施工,强夯场地整平应大于强夯布点范围。
(2)强夯场地的标高,以所夯建筑物的基础底标高,加预留夯沉深度来定。
夯沉深度与地质情况,能级等有关。
2、试夯根据设计指标和地质报告,参照有效影响深度公式、结合实际经验,首先确定试夯能级,然后选择不同的锤底面积、布点间距、施工顺序、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等。
经过夯后测试,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施工控制参数。
有条件时,对含水量较大的地基土。
为能提供各遍准确的间隔时间,最好做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
试夯场地可选在本工程场地内或附近,有经验时也可在工程开始部分安排试夯。
3、强夯施工(1)按试夯确定的施工工艺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先夯击第一遍,记录每一夯点最后两击的沉降差值在设计规定的限值内即可进行下一夯点的夯击。
(3)按规定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第二遍夯击,夯击要求同第一次。
夯击点要布置在上一遍两相邻夯击点的中间。
(4)满夯(或搭夯)一般用点夯时30%~50%的夯击能满布夯击,主要为加固表层松散土体,夯锤搭接上次夯击点1/4直径进行下一点的夯击,直至全部夯完为止。
4质量检验与控制1、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
采用强夯处理地基时,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施工结束后7~14d,粉土地基施工结束后14~28d;采用强夯置换处理地基施工结束后28d。
2、强夯加固地基应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试验对有效加固深度进行检验,检验数量为每3000m2抽样检验9点,其中标准贯入试验6点,静力触探3点。
关于强夯技术参数要求及旋喷桩检测要求

关于强夯技术参数要求及旋喷桩检测要求根据贵方要求,我方现对强夯技术参数及旋喷桩检测要求明确如下:(一)强夯技术参数一、强夯处理范围强夯施工处理范围为非塔楼范围,且离已施工塔楼桩不小于20m、离湖边不小于40m,强夯区域面积约500m2。
二、强夯处理指标设计强夯处理后地基的压实度控制值:交工面以下0~0.5m压实度不小于95%,0.5~1.0m压实度不小于93%,1.0~1.5m压实度不小于90%。
处理后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三、实验施工要求①夯击遍数:二遍点夯,二遍满夯;②点夯夯击能:其中点夯夯击能采用8000kN.m,满夯夯击能采用2000kN.m;③夯点间距:④点夯各点间距5m,呈正方形布置,满夯1/3锤径搭接。
⑤④夯击击数按以下原则现场确定A、根据夯击击数与沉降量确定,暂定8~10击;B、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宜大于200mm;C、夯坑周围不宜过大隆起;D、不因夯坑过深出现拔锤困难。
E、本区域靠近已施工桩,根据场地情况,必要时设置临时简易隔振沟,以消除强夯施工对海堤的影响。
现场具体夯击击数由试夯的夯击击数-沉降量关系曲线(N-S)确定,夯击原则为:在夯击使土体继续密实而不出现土体破坏现象;且夯击过程中夯点周围不应隆起过大(一般要求场地隆起量≤5cm)或夯坑较深出现拔锤困难。
满夯夯沉量无具体要求。
夯击间隔时间点夯夯击间隔期暂定为3天,满夯与第二遍点夯可连续施工。
四注意事项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做好场地排水,如果场地有积水,需先进行场地排水或晾干后再进行强夯施工。
2、夯击时夯坑过深(夯沉量大于1.5m,相邻区域出现较大隆起时),可采取回填较好材料(如砂石、山皮土等)的方式填平夯坑后继续夯击直至达到控制标准的措施处理。
3、为了提高强夯法施工的质量,并保证处理后地基的均匀性,要求对强夯施工遵循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五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1、强夯施工结束7天后对地基处理质量进行检验。
2、在实验区选取2个点采用动力触探检验填土强夯效果的均匀性以及地基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强夯处理检测技术要求
1. 适用范围............................................................................ 3…
2. 检测依据...........................................................................
3...
3. 相关资料........................................................................... 3...
4. 检测技术要求
.3...
5. 交付物要求......................................................................... 5...
6. 时间进度........................................................................... 6...
7. 附件............................................................................... 6...
GB50007-2002 JGJ79-2002
GB50021-2001(2009年版) CECS279:2010 GB50011-2010 GB50202-2002 CECS04:88 JGJ87-92 JGJ 89-92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要求
1.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
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化工物料储运项 目的地基强夯施工的检测。
2. 检测依据
《强夯施工文件》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3. 相关资料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初步勘察);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行政综合区职工公寓、
生活服务楼及停车场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报告》(详细勘察);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项目给水及高压消防水泵站、组焊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 告》(详细
勘察);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办公楼及 厂区试夯检
测报告》(第1版);
《神华陕西甲醇下游产品加工项目场地平整图》;
《神华集团公司榆神工业区清水煤化学工业园动力供应与高纯洁净气体项目强夯施工 试验总结报
告》;
本厂区总平面布置图(D 版)
4. 检测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1)强夯施工的质量检测和验收应严格遵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丄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勺规定。
(2)强夯后的地基检测应在强夯施工全部完成后进行,并满足规范规定的间歇时间。
(3
)强夯检测分3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单元进行,具体分区见附表《检测报告成册表》。
(4
)强夯检测采取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5
)
检测点应选在基础底面设计标咼以上,一般选在整平0.8〜1m处,并根据强夯满夯能级的大小,扰动层厚度,基底标高等因素确定。
(6
)
检测后所有钻孔须用砂土填实。
4.2. 检测项目
强夯后地基检测内容除按规范规定内容外,至少包括以下项目:
(1)强夯后地基压实度
(2
)
地基承载力
(3)压缩模量
(4
)有效加固深度
(5)有效加固深度内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6
)
夯前后各土层、土层各指标分析比较。
4.3.检测手段及数量
(1)检测手段
强夯后地基的检测采用静载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测试、重型动力触探以及钻探
取样和室内土工试验。
(2)检测点布置要求
原位测试检测点(静载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重型动力触探)总的数量要求:
每个单位工程各不少于3点。
每个单位工程1000m2以上的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的每300m2至少应有1点。
原则上,每个单位工程各种试验点数量要求如下:
静载试验:约占以上总点数的20%其中重要设施如动力中心、PP及仓库、PE及仓库、空分、MTO 罐区等可适当增加,其它设施可适当减少。
标准贯入试验:约占以上总点数的35%
瑞利波测试:占以上总点数的40%
重型动力触探:占以上总点数的5%
各标段的每个单元/装置作为一个单位工程,每个标段内所有通道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工程,详见单元装置表
(3)检测深度要求
标准贯入试验、瑞利波、重型动力触探检测深度均应超过影响深度至少2米,影响深度取回填土、0层土、1层土总厚度,以及施工所用夯能应达到的影响深度(对应试夯检测报告)的较大值。
(4)压实度检测要求
压实度试验,地表下0.5米处,压实度不小于90%每1500m2-个点,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
(5)取样及试验
在所有标贯孔内进行取土,土层取样数量及室内土工试验遵照相关勘察规范。
(6)其它要求
检测现场实施前,检测单位应基于规范和以上技术要求,编制检测技术方案,包括检测点布置及工作量等,提交业主审查确认。
对于强夯后不能达到设计要求而需要补夯的区域,检测单位应在检测过程中提出补夯区域的具体范围和位置,补夯后需进行复检,直到合格为止。
44检测报告要求
(1)强夯报告应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进行编制。
强夯必须对全场的处理结果进行整体判断,提出全厂强夯的处理最终结果,并给出满足相应现行国家设计规范,可供设计直接使用的结果。
(2)通过钻探取样和室内土工试验,提供各土层处理后物理力学指标(含水量、孔隙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十字板剪切强度、e-p曲线等),提供分析对比情况,并对处理深度内
的土层加固情况进行分析。
(3)根据检测结果与处理前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了解加固后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4)强夯报告应给出强夯后场地的下沉标高,给出强夯后适宜做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的深度或标高。
(5)强夯报告还应包含工程概况、施工过程、强夯范围图、强夯布点图、强夯工艺及技术参数等有关施工情况。
5. 交付物要求
5.1所有成品报告必须有封面、签署页、目录页等
5.2所有成品报告中文字及制图必须规范,所使用的文字、术语、符号、单位、数字的书写方式必须符合
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5.3附图、附表的要求
5.3.1 成果报告应按要求附加足够的附图、附表;
5.3.2 附图、附表应统一编号,应尽量与报告书统一装订成册;
5.4提交份数
5.4.1 打印拷贝
强夯检测报告,按成册表要求分册出版,每册:
审查版版2套,终版16套。
5.4.2 电子拷贝
所有文件最终版都应提供电子版,电子版应包括可编辑版(MSOFFICE2003软件、AutoCAD2004 软件及图像软件等原格式文件)及不可编辑版(Acrobat Adobe PDF格式)。
要求提供电子版2份,可编辑版和不可编辑分别按两个子目录拷入光盘,提供2份光盘。
终版前应根据业主要求提供电子文件供审查。
6. 时间进度
自强夯施工完成后XX日内完成全部检测,提交检测报告初稿
7. 附件
附件1:检测报告成册表
附件2:I、II、山标段夯能布置图
附件3:试夯检测报告
附件4:初步勘察报告
附件5:场地平整图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