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翻译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翻译

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翻译第一篇: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翻译张九龄的《感遇》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张九龄《感遇其七》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原文】:感遇(其七)【唐】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李林甫得势,正直之臣备受排挤。

伊:语助词。

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荐:进奉意。

树:种植意。

【翻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赏析】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

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宾的命运,也映衬了诗人遭排挤的境遇。

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得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以反诘句收束全诗,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而不重视丹橘的行为,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愤怨。

《感遇十二首》中的第二首也依然是托物言志的诗,借歌颂丹橘表达诗人的遭受排挤愤懑的心情和坚贞不屈的节操。

看到本诗,人们很容易想起屈原的《橘颂》。

本诗开篇便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言志之意非常明显。

在南国,深秋时多数树木的叶片都会枯黄凋零,更别说能经受寒冬的摧残。

可是,丹橘却能“经冬犹绿林”。

句中一个“犹”字,饱含着诗人的赞美之情。

那么,丹橘经冬犹绿,到底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是本性的使然呢?若是地理优势造成,也就不值得赞叹了。

因此诗人先用反问句“岂伊地气暖”一“纵”,又用肯定句“自有岁寒心”一“收”,令诗情跌宕起伏,独具韵味。

在古代诗文中,“岁寒心”多指松柏。

诗人在此赞颂丹橘与松柏一样具有忍受严寒的节操,是别有一番深意的。

【阅读训练】:一、(1)简析本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情感思想的手法。

范仲淹词三首赏析

范仲淹词三首赏析

范仲淹词三首赏析豪放词人的抒情小词——范仲淹《苏幕遮》赏析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乍读此词,还以为是某个婉约派词人所作,可仔细一看,作者竟是范仲淹。

没想到擅长描写边塞萧瑟风光,以“塞下秋来风景异”著称的范仲淹竟还写有这等浓丽婉转之词。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用浓墨重彩从大处落笔,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一派际天极地的苍茫秋景:秋高气爽,长空湛碧如洗;落叶飘零,大地一片澄黄。

这两句写秋景而无衰瑟之气,境界高广,实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秋色和绵邈秋波:秋水共长天一色,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这两句极目天边,境界悠远。

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天接水”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夕阳斜映远山重峦,碧天连接秋水绿波。

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之景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二句,景物由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这里“芳草”寄寓着乡思离情,它遥指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游子十分动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恰似无情。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黯乡魂,追旅思”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游子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前后互文对举带有强调意味,而游子羁旅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意思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思。

“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

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

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原文及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宋代〕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译文及注释译文: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铺满残花的石阶上,寒夜一片寂静,只听见那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珍珠的帘幕高高卷起,玉楼空空无人迹。

夜色清淡,烁烁闪光的银河直垂大地。

每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如绸缎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未喝,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残灯闪烁,枕头歪斜,尝尽了孤眠滋味。

算来这相思之苦,积聚在眉头,凝结在心间,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避。

注释: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真珠:珍珠。

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月华:月光。

练:白色的丝绸。

无由:无法。

明灭:忽明忽暗。

欹(qī):倾斜,斜靠。

谙(ān)尽:尝尽。

都来:算来。

赏析此词是一首怀人之作,其间洋溢着一片柔情。

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写秋夜景象,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

一叶落知天下秋,到了秋天,树叶大都变黄飘落。

树叶纷纷飘坠香砌之上,不言秋而知秋。

夜,是秋夜。

夜寂静,并非说一片阒寂,声还是有的,但是寒声,即秋声。

这声音不树间,却来自树间,原来是树上飘来的黄叶坠阶上,沙沙作响。

这里写“纷纷坠叶”,主要是诉诸听觉,借耳朵所听到的沙沙声响,感知到叶坠香阶的。

“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这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

由沙沙响而感知落叶声,由落叶而感知秋时之声,由秋声而感知寒意。

这个“寒”字下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长亭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亭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亭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长亭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长亭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长亭送别[元代]王实甫(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勐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

梦李白二首原文及赏析

梦李白二首原文及赏析

梦李白原文及赏析梦李白二首原文及赏析梦李白二首原文及赏析1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亲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赏析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

开篇以比兴领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李白) 却不可见。

古诗十九首》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 由此引出“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

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的友情深挚。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

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

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 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来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风见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 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恐失坠” 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

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

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将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 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 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苏幕遮》翻译赏析篇一:《苏幕遮》《菩萨蛮》对比阅读附答案赏析苏幕遮住了范仲淹的蓝天、黄叶、秋波、寒烟和浪花上的翡翠。

山反射夕阳,天与水相遇。

香草无情,即使在落日之外。

黑暗国度的灵魂,日夜追逐旅程和思考,除非一个好梦让人们入睡。

月亮塔孤零零地躺着,美酒进入忧伤的心,化作相思的泪水。

当风和日丽,春天还很早的时候,李清照菩萨心情很好。

睡觉有点冷,梅花庙也坏了。

家乡在哪里?忘了吧,除非你喝醉了。

当躺在深水中时,它会燃烧,香味消失,葡萄酒不会消失。

(1)“山映夕阳,天连水,草香无情,夕阳外”,“风柔,日薄,春尚早”这两个词分别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请简要分析这两个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是否不同。

(4分)回答:(1)“山体倒影”三句话:傍晚,夕阳照耀着远处的群山。

蔚蓝的天空与秋水、碧波和忧伤的青草相连。

它先在远处延伸,然后消失在夕阳后的天空中,表达怀旧和离别。

(2分)“风和日丽,春天还早”:春天刚刚到来。

尽管太阳仍然很弱,但风已经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么猛烈。

天气逐渐变暖,使人们感到高兴。

表达了他的喜悦。

(3点)(2)两首诗的主题相同,都表达了怀旧和分离。

(2分)但范词的抒情更直接,(2分与欣赏相结合)李词的抒情委婉含蓄。

(2分结合欣赏)二:(1)夏侃在这两个词中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词都表达了乡愁的主题,但风格不同。

请简要分析一下。

(4分)参考答案(1)采用正反两种书写方式。

“好梦让人晚上睡觉”意味着只有在梦中他们才不会想家。

这意味着晚上很难入睡,并且会有思乡之苦;“月亮塔自立”,说服自己不要爬得太高,这表明你充满了忧郁。

“家乡在哪里?忘了吧,除非你喝醉了”。

只有当你喝醉了,你才能忘记你的家乡。

可以看出,当你醒着的时候,你总是想念你的家乡。

(4分)(2)在范文上,他从大的地方写风景,意境博大而崇高;下侃抒情诗《酒入伤心心,相思泪比》,抒情自然直接;在《李词》中,菅直人以悠闲优美的意境书写了早春起床的感觉;下坎是抒情的。

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古诗《九日送别》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也是著名的送别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1、蓟:jì ,古州名.唐开元十八年置。

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2、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秋风萧瑟。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3、稀:少,不多.相见常日稀。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鞍马稀。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死者尚稀。

——清· 方苞《狱中杂记》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

——《二刻拍案惊奇》【参考译文】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那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大意】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赏析】公元725年前后,王之涣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朝政府在蓟北置州。

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蓟置州不久,王之涣游历此地,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时上官致情携弟子隐居此地.两人相见,唏叹世事.第二日,王之涣辞友还乡,上官致情也将携弟子远行,这首诗便是在这时写下的。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秋风蓟北,草木调零,于此迂僻之地,自然不会有什么朋友.所以诗人才说故人稀.岂但是故人稀,可能就诗中这一位朋友吧!异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乡了,都要走,那谁送谁呢?所谓且送归,可说成同送归吧。

中秋月古诗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最新23篇)

中秋月古诗 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最新23篇)

中秋月古诗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最新23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1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张孝祥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尝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中秋夕独坐望月 2朝代:宋朝|作者:蔡襄万里凄凝魄,幽深在处通。

清流河汉尽,寒入水云空。

踰久方全白,弥高适正中。

开书还自卷,把酒复谁同。

泫叶漙宵露。

吹衣变暑风。

更看庭树影,渐过粉墙东。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歌颂中秋月亮的古诗词 4减字木兰花·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词牌名:减字木兰花|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望月怀远》 5苏轼(宋)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6杜甫(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宵月下有怀》 7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描写中秋节月亮的古诗词 8《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春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苏幕遮·范仲淹》原文与赏析

《苏幕遮·范仲淹》原文与赏析

《苏幕遮·范仲淹》原文与赏析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张惠言评此词谓“此去国之情”(《茗柯词选》),黄苏也认为这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在词里的表现,而不可泛泛作儿女之情看(见《蓼园词选》)。

其实,范仲淹作为一代名臣、杰出的政治家,也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

许昂霄《词综偶评》诧异于“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是不了解范仲淹的丰富人格所形成的偏见。

李佳的见解较为通达,他说:“才人何所不可!”(《左庵词话》)上片写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此四句极写秋天景色的浓烈。

“碧云天,黄叶地”,天、地,高、下相对,有俯仰之势;蓝天,黄叶,绿波,色彩对比鲜明醒豁。

这是从大处落笔,展现了一派际天极地的高远境界。

“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句点明时间已是夕阳西下。

斜阳照映山水,山、水、天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秋色充溢天地。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是一转折,前面所写都是作者身临目遇的实景,而“斜阳外”的“芳草”,则超出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带有想象的成分,是虚景。

古人多以草喻离情别绪。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因此,这里的“芳草”已不是泛泛景语,可视作诗人借以抒情的符号。

言其“无情”,反衬出词人的“有意”。

至此,写景已经向抒情自然过渡了。

下片着重抒情。

“黯乡魂,追旅思”直抒胸臆,似乎是由上片的“芳草无情”逼出,“乡魂”和“旅思”互文同义,羁旅行役的愁思就是对家乡亲人的怀念,这种乡愁缠绕着作者的心,使他黯然神伤。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睡梦可以驱散乡愁,梦里还能够“一晌贪欢”,聊解思乡之情。

但是说“除非”,说明“好梦”不可得。

作者为乡愁所挠,欲睡不能,只得登楼远眺,试图以美景来排遣愁怀。

相见欢古诗赏析

相见欢古诗赏析

相见欢古诗赏析相见欢古诗赏析1遥思当日情浓,梦匆匆。

暗想低回何处伴征鸿。

含泪叹,言辞淡,冷心融。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相见的欢愉竟然会和乌鸦夜半啼哭的凄哀相同。

这个倒是千真万确,世间的事总是在好了一时后滑到了低谷,甚至是直接坠入深渊。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我们古人说的天理循环的道理。

一个声明极高、用了十数年堆起来的声望,可以被一时糊涂糟蹋成一个道貌岸然的小丑;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本来满是希望,一段飞来的横祸,可能留给你只有愣神的份;一个有梦的、有能力的追梦的人,见到了世事百态堕落到了混世的地步;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一个好好的家,一些好好的人,一个美美的生活可能就会被命运设计出来的一个个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闹剧破坏的残碎败落。

以前听人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还不信以为只有自己家才有。

在这难念的经念到我头疼得不行的时候,又听了些朋友的.故事,心里很不是滋味。

记得听人说过中国人的劣根,不担心自己家的牛死,就怕邻居家的牛不死。

我居然也是劣根很重,听了别人的苦,自己的负累居然觉得轻了。

想想其实也并非全然如此,有人和自己一样那不就是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沦落人,也算得上是一种知心,有了知心自己的心锁不就解开了许多。

正月十五刚刚过完,今年年过得早,这个时候离着开学还很远。

能在这个时候回来学校,心思不全然是学习的人大概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有个朋友很有志气,来自重山之中却思量着自己飞翔于四海九州之上。

背负着行囊,怀揣着梦想,独自到了四平小城,无家可归、流浪几日后才被特批回到寝室。

她做得一切为的只是给自己的梦做得真实加上些筹码。

哭笑过后,留给我的是对她的钦佩。

还有个朋友,含泪于破梦之刻,肩头担子重得千斤。

在人前却怎么也看不出她的苦楚,看到的最多也就是怀疑她家境的困难而已。

这样的人我称之为英雄,英雄不一定要经天纬地,英雄需要有一颗英雄的心。

对于第一个朋友我有的是惭愧,我游手好闲二十年还是没有变化,差不多成了啃老族。

对于第二个朋友,我有的还是惭愧,我怎么也没有她那份坚强。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翻译: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

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

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

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

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

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御街行秋日怀旧》赏析:《御街行·秋日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

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

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

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

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词副题为“秋日怀旧”,是词人抒写秋夜怀人之作。

众多著名的词评大家都对此词赞赏有加,认为此词做到了情景交融。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赏析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赏析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赏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赏析《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是由元稹所作的七言绝句诗。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后。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原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翻译】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鉴赏】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

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

诗的中间两句是叙事言情,表现了作者在乍一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的陡然一惊,语言朴实而感情强烈。

诗的首尾两句是写景,形象地描绘了周围景物的暗淡凄凉,感情浓郁而深厚。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此时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于是,看到“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曳不定的样子。

“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

“窗”,本来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

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

“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

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神。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辛弃疾译文及赏析辛弃疾译文及赏析1《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宋代:辛弃疾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译文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

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

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注释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

风月:指美好景色。

莫放:莫唱,莫奏。

管弦:泛指乐器。

萦(yíng)绿带:绿水环绕似带。

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

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赏析此词与《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同一时期,其主旨相近,但又侧重于抒发别情和对被频频调动的不满。

同时因为是用小令写作,风格也特别含蓄蕴藉,体势既整伤又流美。

两年之内,作者因频繁调动而心情十分抑郁,险恶的宦海风波,使作者无法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

现在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

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表达了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起首二句,借聚散兴感,直中藏曲,吐露自己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小满情绪。

作者从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匆匆来往于今江西、湖北等地,简直疲于奔命,来不及有所建树。

对此,作者以一切“二年历遍焚山川”作出形象的概括。

作者被频繁调动的原因是未加明说,只以“不偶然”来点出隐情,更耐人寻味。

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

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

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鹧鸪天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辛弃疾篇1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

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

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⑵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⑶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

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壮岁:少壮之时。

⑷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

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襜:战袍。

衣蔽前曰“襜”。

赏析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

“锦襜突骑”,即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

燕兵,指金兵。

“夜娖银胡觮”,夜里整理兵器(准备天明的战斗),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

娖,通“捉”;胡觮,箭袋。

一说,枕着银胡觮而细听之意。

娖,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_诗词名句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_诗词名句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译文及注释】译文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

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

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

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

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

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

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注释①碧海:传说中的海名。

东方朔《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

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

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

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又做青天解。

宋晁补之《洞仙歌》:1 / 3“青烟幂处,碧海飞天镜。

”②冰轮:月亮代名之一,历来用以形容皎洁的满月。

唐王初《银河》:“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

”③吹到二句:谓秋风把一片秋花吹开了,那明亮的月光犹如白雪。

清辉,指明亮的月光。

④花径二句:捉迷藏,又称逮猫儿,儿童玩的一种游戏。

井梧叶:谓井边的梧桐树叶。

⑤轻纨小扇:即纨扇。

⑥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元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鸾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二句煞拍,说当下心境。

【赏析】“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在苍茫的夜色中,作者抬头仰望天空,中秋月圆,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却触景生情,发此疑问。

通过此句,我们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凉:日月轮回不断,春花秋月年年,这些都只会令他徒增烦恼;是因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

描写秋月里的古诗古诗,描写秋月里的古诗我刚才明明.

描写秋月里的古诗古诗,描写秋月里的古诗我刚才明明.

描写秋月里的古诗古诗,描写秋月里的古诗我刚才明明.《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空云风无力,山上短松山上岸。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发展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当伤感。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例如图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下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恨因薄暮起至,启就是清秋播发。

时见到归属于村人,沙行渡头吴萸。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势故姬归院夜,没红头老将上楼时。

照曝光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无人知晓。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晓月,隐脉白玉盘。

又疑为瑶台镜,飘在白云端的。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孤。

羿昔落下九乌,天人明且恩。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五更反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飘镜之南丹阙,绿烟圣谛清辉播发。

但见宵从海上去,宁知悉向云间没有。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短照金樽里。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唐】李白等待月月布季,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高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存有容》【唐】李白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古诗柳梢青·病酒心情翻译赏析

古诗柳梢青·病酒心情翻译赏析

古诗柳梢青·病酒心情翻译赏析《柳梢青·病酒心情》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黄简。

其古诗全文如下:病酒心情。

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

是多少、长亭短亭。

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赏析】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

他喝了闷酒,醉得有些近乎病态(“病酒”即醉酒,俗谓“醉酒如病”);黄莺鸟的叫声,本来是悦耳动听的,所以博得了“流莺”的雅号,杜甫也有“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

可是对这首词中的主人公来说,却只能“唤愁无限”,听得心烦,却又无法封住那流莺的嘴巴,真是无可奈何(“可奈”即“怎奈”、“无可奈”)!主人公的愁从何而来?细细想来,既不是源于病酒,也不是因为流莺。

伤春?倒有些相似。

你看,“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光阴荏苒,逝者如斯,转眼“又是一年”!春光如许,年复一年,时不我待,触景生情,感到时序惊心,慨叹流年暗换,从而“愁”上心头,“春愁过却病”,美其名曰“伤春”,有何不可?“伤春”一词,不知被古人用过多少次,其实,春本无可伤,可伤者往往是与春一样美好的事物。

总结一下古人的生活经验,春天的本身虽无可“伤”,但它却往往是人们感慨伤怀的诱发物。

王昌龄《闺怨》诗说:“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妇本无愁,所以欢欢喜喜地打扮好。

但她一旦登上了层楼,看到了那一派迎风飘舞的柳丝,于是愁从中来,——她想到了远在他乡“觅封侯”的“夫婿”。

最好的春光,应该与自己的爱人共赏,一旦“共赏”不可得,便触景生情,对景怀人,这就是所谓“伤春”了。

唐人还有这样的诗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对于一个没有心事的人而言,黄莺的叫声是动听的,但是对思妇而言,它阻碍自己梦中到辽西与丈夫相会,所以不惜“打起黄莺儿”。

看来,春天是一个怀人的季节,古人从这里选取题材,抒发感情,不知写下了多少诗词!黄简的这首词,也是这样。

《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今日良宴会》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今日良宴会》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简介《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全诗十四句,作者一口气写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这首诗写客中对酒听歌的感慨,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激心情。

作品原文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作品注释〔良宴会〕‘良’,善也。

‘良宴会’,犹言热闹的宴会。

〔难具陈〕‘具’,备也。

‘陈’,列。

‘难具陈’,犹言难以一一述说。

〔弹筝奋逸响二句〕‘筝’,乐器。

‘奋逸’,不同凡俗的音响。

‘新声’,指当时最流行的曲调。

指西北邻族传来的胡乐。

‘妙入神’,称赞乐调旋律达到高度的完满调和。

〔令德唱高言二句〕‘令’,善也。

‘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

‘唱’古作‘倡’,这里泛用于言谈,‘唱高言’,犹言首发高论。

‘真’,谓曲中真意。

指知音的人不仅欣赏音乐的悦耳,而是能用体会所得发为高论。

〔齐心同所愿二句〕上句说,下面感慨为人人心中所有,下句说,这种感慨大家都没有把它说出来。

〔奄忽若飙尘〕‘奄忽’,急遽也。

‘飙尘’,指狂风里被卷起来的尘土。

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虚。

〔何不策高足二句〕‘路’,路口。

‘津’,渡口。

‘据要路津’,是说占住重要的位置。

要想‘先据要路津’,就必须‘策高足’。

‘高足’,良马的代称。

‘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

〔无为守贫贱〕不要守贫贱,是劝诫的语气,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诘语气相称应,表示一种迫切的心情。

作品译文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幽州夜饮》古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幽州夜饮》古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幽州夜饮》古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幽州夜饮》古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3分)参考答案:(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

(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2分)(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分)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

(2分)(3)表面上感激皇上派遣他来边城为将的深恩,(1分)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怨愤之情。

(2分)译文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赏析:据《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

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河北蓟县。

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

诗中描写了边城夜宴的情景,颇具凄婉悲壮之情,也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对遣赴边地的不满。

全诗以“夜饮”二字为中心紧扣题目。

开始二句描写“夜饮”环境,渲染气氛。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值秋深风凉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

这一切,形象地描绘出了边地之夜的荒寒景象。

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

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

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白居易《夜入瞿唐峡》全诗赏析夜入瞿唐峡白居易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赏析:《夜入瞿唐峡》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这首诗是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自江州司马调任忠州刺史,三月经过瞿唐峡(即瞿塘峡)时所作。

此诗通过描述瞿塘峡之奇险,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

全诗用新颖的比喻创造出崭新的意象。

大凡诗词抒情状物,或含蓄,或直率。

含蓄的结同耐人回味。

但当诗人感情非常激动时,就会喷薄而出,一泻无余,不会再用含蓄手法了。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述瞿塘之险与抒发内心的哀愁,都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堪称为典型的风格直率的作品。

重庆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是其中最险要者。

《太平寰宇记·夔州》:“瞿塘峡在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

连岸千丈,奔流电激,舟人为之恐惧。

”如此危险的地方,晚上行走艰险程度可想而知。

因而此诗首二句直率地感叹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从诗人那沉重的感叹中,读者也会受到感染,想像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旅行,为航行的小舟担忧。

三、四句“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十分形象地揭示瞿塘峡的奇险。

因为水流夹在两山中间,从舟中向上望去,两岸如屏风合在一起,偌大的.天空仅能看到一条白练,一“开”一“合”,两个动词用得极其精警、传神。

《水经注·江水》载:“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足见诗人所言不虚。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性命在此被无情的江水吞噬。

因此过往行人有“船不发声,飨荐神庙”的迷信习俗。

此时的诗人奔波于贬官的途中,政治抱负远未施展,心中本有无限的愁绪,又遇到如此险要的鬼门关,身涉险途,又遇逆风惊浪,前途命运实在难以预卜,所以诗的最后,发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的感慨。

因景生情,恰切地反映出诗人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1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赏析“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在苍茫的夜色中,作者抬头仰望天空,中秋月圆,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却触景生情,发此疑问。

通过此句,我们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凉:日月轮
回不断,春花秋月年年,这些都只会令他徒增烦恼;是因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

此句是写景,却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辉还是他那颗受伤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双人”,曾经花前月下,欣赏这良宵美景,“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只影而今,物是人非,在这如同旧时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会令他“填膺百感”。

词的上片写现实,现实是充满了悲凉,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