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

合集下载

境外上市后私有化转境内上市的案例

境外上市后私有化转境内上市的案例

境外上市后私有化转境内上市的案例私有化的两种模式及案例:以下案例分为两种模式,其中,在境外上市、被私有化与后来在A股上市的主体一致的应该说是南都电源,其他的是私有化后被注入到A股的壳里或整合到A 股整体上市主体里的。

一、模式1:H股(或其他国家上市)——私有化——A股对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实现资本溢价的精彩游戏。

为了将私有化后的H股公司注入旗下的A股公司,大股东们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等运作,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最终使得原来的H股公司能够以远高于私有化时的估值水平注入A股公司。

1、中粮集团完成鹏利国际H股私有化后重新进入A股变身中粮地产鹏利国际是2003年4月被中粮集团私有化的。

当时,香港地产市场人气低迷,进而直接拖累了对地产股的定价。

鹏利国际净资产为1.56港元/股,但股价却仅0.4港元左右,股价较净资产折让了74.36%。

在这种情况下,中粮集团自筹7.1亿港元,另向银行借贷3亿港元,以0.74港元/股的价格购回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41.06%鹏利国际股份。

2006年4月25日,深宝恒(000031)更名为中粮地产,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把已私有化的鹏利国际转移到A股重新上市的思路完全浮出水面,即将鹏利国际的资产分步注入中粮地产。

2、“上实医药”H股变身A股2003年5月23日,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018.HK,以下简称“上实医药”)被其控股公司—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00363,以下简称“上实控股”)私有化。

研究上实控股将上实医药私有化后的一系列运作,我们发现,上实医药的最终归属是上实控股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上实联合(600607)。

按照上实控股的母公司—上海上实(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2005年底确定的十年发展战略:集中发展医药、地产和经贸三大主业,并分别逐渐把三类业务进行整体上市;而上实联合将成为集团医药资产的旗舰,并会被更名为“上实医药”。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境外公司选择通过拆分境内上市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上市门槛和成本,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例如,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在2019年10月成功地将其云计算子公司AWS通过拆分境内上市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募资金额高达28.4亿美元。

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亚马逊在中国市场上扩大业务,还
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另外,英国医药公司阿斯利康也在2020年4月通过拆分境内上
市的方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该公司此前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但通过在中国境内再次上市,可以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加强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

总之,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是一种有效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国内投资者的资本运作,也有助于境外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扩大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 1 -。

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分析

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分析

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分析第一单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案例一、本次交易各方二、本次交易亮点神州信息成立于2008年,是母公司神州数码(00861.HK)分拆出的优质资产,分拆后业务、资产、财务、机构和人员均保持了独立性。

各项财务指标已经远远超过境内IPO的标准。

从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神州信息有寻求直接融资平台,并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强烈意愿。

而2013年IPO暂停,国内一级市场处于严冬期,神州信息拟定了借壳上市的目标。

(一)境外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分拆业务回归A股,境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亦有相关规定神州信息的控股股东神州数码业务分为分销、系统、供应链服务、服务四大分部。

从神州数码分拆去的神州信息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ATM相关业务。

神州数码的服务业务板块仅通过神州信息运作,且神州信息并不运营该板块以外的业务。

因此,本次重组完成后,神州数码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ST太光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

神州数码分拆一事获得了香港联交所出具的确认函:确认神州数码可继续进行分拆神州信息上市事宜;豁免神州数码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下有关保证配额的适用规定。

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和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分别作出了规定。

(二)配套融资的巧妙运用本次重组属于借壳上市,根据证监会《关于并购重组配套融资问题》的回复,借壳上市募集配套资金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例配套融资是用于支付本次交易并购整合费用,即用于偿还上市公司对关联方的长期负债、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中介机构费用、企业迁址过程发生费用等其他并购整合费用等。

(三)商务部对外国战略投资者特事特办神州信息增资扩股过程中,引入了中新创投和华亿投资两家PE基金,其中华亿投资是一家注册在以色列的有限合伙企业,持有神州信息2.93%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其将持有*ST太光2.17%。

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对我国的启示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对我国的启示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国外上市,以获取更多的资本和资源支持。

然而,有时候公司在上市后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导致其不得不主动退市。

本文将探讨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对我国的启示。

1. 退市原因的多样性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业务调整、重组或并购、财务危机等。

这一现象表明,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公司也可能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困境。

对我国而言,这一现象提醒我们,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以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2. 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也给我国市场监管提出了挑战和启示。

在一些国家,监管机构会对退市公司进行严格监管,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我国在市场监管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 退出机制的完善对于国外上市公司来说,主动退市是其退出市场的一种方式,而这一方式需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来保证其顺利进行。

我国也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研究和制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护。

4. 企业治理和内控管理在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问题,而这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我国而言,加强企业治理和内控管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

5. 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也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某些企业可能因为经营不善或者市场竞争压力大而选择主动退市,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对我国而言,这表明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竞争意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

6. 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国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也提醒我们,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避免盲目跟风和投资误判。

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范文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范文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开放,越来越多的红筹架构企业开始考虑回归国内上市。

红筹架构企业是指那些在海外上市,但实际业务和资产主要在中国内地的企业。

这些企业回归国内上市,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红筹架构企业概述红筹架构企业是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现象,这些企业大多在海外上市,但业务和资产主要在中国内地。

这些企业的回归,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红筹企业的回归可以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活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红筹企业的回归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外,红筹企业的回归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三、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动因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动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成熟为红筹企业回归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其次,国内市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红筹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此外,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也更加透明和规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另外,红筹企业回归国内上市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四、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挑战虽然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需要重新适应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其次,企业需要重新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这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此外,企业还需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企业在回归国内上市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与海外市场的协调和沟通问题。

五、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策略和建议针对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市场的沟通和协调,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适应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1. 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政策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

然而,这些企业在海外上市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股价波动、股权争议等,致使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回归A股市场。

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回归A股市场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选项。

2.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2.1 回归条件明确为了加强对境外上市公司的监管和管理,国家制定了《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管理办法》,明确了回归条件和程序,主要包括:公司境外上市前必须在国内设立并运营至少三年、公司必须连续三年实现盈利、无不良诚信记录等条件。

2.2 税收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国家推出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符合条件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回归A股上市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并可享受国家在财税方面给予的支持和扶持。

2.3 发行流程简化为了方便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国家还进一步简化了回归流程。

如在审批程序上中央企业跨境回归A股,只需经过集团公司相关决策程序即可,并取消了证监会对其重大事项的监管制度,简化了行政服务流程,缩短了时间周期。

3. 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市场的意义3.1 市场活力增强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的活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3.2 企业获益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回归国内市场,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增加了业务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3 投资者受益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和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4. 拓展思考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市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境外上市,并且更多的回归A股市场,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投资者和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和价值。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研究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研究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路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无法满足国内企业快速增长的融资需求和受国内政策对某些行业的外商投资限制,许多新兴的企业开始选择在海外上市。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境外上市公司都纷纷在海外进行了私有化退市,进而在国内资本市场谋求上市,这种现象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

然而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过程中选择何种路径回归不仅受相关政策和企业发展境况的影响而且和市场时机有较大的联系。

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路径回归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会有很大不同,所以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路径的选择十分重要,而通过对成功回归的境外上市的企业的回归路径进行分析具有很大意义。

本文选取的案例公司是“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作为成功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一家境外上市企业,该企业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创新性的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回归路径,不同于以往的企业私有化退市以及再上市路径,该企业采用分拆部分资产后内资借壳上市再整体私有化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的回归路径。

采用该种路径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后该公司获得了市值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

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首先分析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常规路径和相关影响因素;其次分析完美世界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原因和完美世界回归国采取的具体路径,并重点分析了完美世界走出自己独特路径的多种影响因素;然后运用相关方法来分析完美世界回归前后的市场反应以及相应的财务效果;最后结合整篇文章的分析,分别从境外上市企业、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完美世界之所以创新性的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归路径,是受市场时机、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国内相关政策以及战略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完美世界成功回归后,其短期的市场宣告效应极其明显,短期内获得了很好的价值及业绩效应,股东也得到了正回报。

从长期来看公司的股价呈现长期波动上升的趋势,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体来说完美世界回归我国资本市场后,该公司的企业价值和盈利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港股退市回a股案例

港股退市回a股案例

港股退市回a股案例港股退市回A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选择退市,然后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过程。

以下是十个港股退市回A股的案例:1. 美年健康:美年健康是中国领先的私立医疗服务提供商,2016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业绩增长乏力,以及中国医疗行业的监管变化,公司决定于2020年退市,并在2021年重新在中国A 股市场上市。

2. 海底捞:海底捞是中国知名的火锅连锁品牌,2019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公司业绩下滑,海外投资者也减持了股票。

因此,公司决定于2020年退市,并在同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3.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1991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策变化,以及香港市场的竞争加剧,中国银行于2001年决定退市,并在同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4. 石药集团:石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制药公司,2001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在国内创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国内药品市场的竞争加剧,石药集团于2019年退市,并在2020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5. 金隅集团:金隅集团是中国领先的建筑材料公司,2005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面临的债务问题和经营困境,金隅集团于2019年退市,并在2020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6. 苏宁易购:苏宁易购是中国知名的家电零售商,2004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电商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苏宁易购于2021年退市,并计划在未来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7. 神州租车:神州租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租赁公司,2014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和盈利困境,神州租车于2019年退市,并在2020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8. 大连港: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运营商,1997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港口行业的变革和市场竞争加剧,大连港于2019年退市,并在2020年重新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报告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报告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报告概述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指的是那些曾经在国内上市,后来选择在境外上市的企业,主动选择回归国内上市的行为。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日益增多,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现状近年来,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日益普遍。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境外上市企业选择回归,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京东、滴滴出行等知名企业。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原因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国内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之一。

随着A股市场的逐渐开放和改革,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国内上市成为了一个较为合适的选择。

回归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利用本土投资者的资源与市场,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2. 资本运作的需要部分境外上市企业选择回归国内上市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本运作。

境外上市企业在境外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估值,回归国内上市可以更好地利用境内市场的估值体系和投资者资源,实现更好的资本运作。

3. 政策支持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对于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回归门槛,减少了回归成本,提高了回归的吸引力。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回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境外上市企业回归的影响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1. 提升市场活力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增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活力。

这些企业回归后,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品种,提高市场效率,增加市场流动性,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对企业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归后,企业需要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

国家对于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的政策
自从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以来,境外上市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企业会考虑将上市地点从境外迁至中国内地。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AB股上市。

近年来,中国领导针对境外上市股票回归A股进行了多项调整,以推动A股市场的发展,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一些相关。

首先,国家逐步取消了异地交易的。

这意味着,A股上市的企业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在香港等境外交易所上市,但股票交易必须在内地进行。

这种的取消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选项,让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回归A股。

其次,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反洗钱和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遏制与洗钱或资本外流有关的风险,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此外,国家还开通了深港通和沪港通,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对A 股的投资。

这种的实施使得内地股票市场更加国际化,有效地推动了A 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可以选择在回归A股之前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符合国家股权结构和管理要求。

通过股权分置,境外上市的公司可以更好地适应A股市场,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路线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上市公司选择回归A股,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长空间。

国家领导不断加强措施,以支持这一发展趋势。

这将大大提高中国的资本市场竞争力,推动更多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

创业板退市恢复上市案例

创业板退市恢复上市案例

创业板退市恢复上市案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创业板市场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然而,创业板市场也存在退市风险,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创业板退市恢复上市的过程和影响。

一、案例介绍XX公司是一家在创业板市场上上市的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一种新型电子产品。

在过去的几年里,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股价稳步上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的经营业绩开始下滑,股价也大幅下跌。

最终,公司因连续亏损等原因被交易所强制退市。

退市后,XX公司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困境。

为了重回资本市场,该公司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经营状况,包括加强内部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拓展销售渠道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财务指标也符合了上市要求。

二、退市原因分析XX公司退市的原因主要是连续亏损和财务指标不达标。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企业连续亏损或财务指标不达标,将会被强制退市。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时,应该关注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避免因退市风险而造成损失。

三、恢复上市过程XX公司为了重回资本市场,必须经历恢复上市的程序。

首先,该公司需要向交易所提交恢复上市申请,并经过交易所的审核。

其次,该公司需要满足创业板市场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包括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

最后,如果XX公司能够通过这些审核和要求,将会重新在创业板市场上交易。

在恢复上市过程中,XX公司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成本,包括改善经营状况、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等。

这些努力和成本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股价,因此投资者在关注XX公司恢复上市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的变化。

四、影响分析XX公司退市后再度上市的过程对投资者和市场都产生了影响。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需要重新评估XX公司的价值和风险,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其次,对于市场来说,XX公司的退市和恢复上市过程也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案例
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是一种常见的企业运作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在国内市场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以下是一个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的具体案例:
某境外公司在其所属行业领域内拥有着较为优秀的技术和品牌,但由于国内市场的限制和竞争,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一直受到了制约。

为了更好地拓展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支持,该公司决定进行拆分境内上市的操作。

首先,该公司成立了一家位于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拥有了原公司在中国的全部资产和业务。

随后,该子公司在中国境内进行了上市申请,并经过了审批和公示的程序,最终成功在A股市场上市。

通过拆分境内上市,该公司获得了以下几点优势:
1. 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由于子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和运营,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规则,提高市场竞争力。

2. 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支持:上市后,该子公司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支持,为其业务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3. 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在中国境内上市后,该子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境外公司拆分境内上市是一种有效的企业运作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红筹架构境内上市专题研究案例篇

红筹架构境内上市专题研究案例篇

红筹架构境内上市专题研究案例篇一、263网络返程投资架构的建立及废止【美国回归】2005年公司拟于境外(美国)申请上市并计划于上市前进行海外私募,鉴于境内对增值电信行业的产业政策限制公司建立了相关境外上市、返程投资的架构;2006年公司拟申请境内首发,废止了该架构。

小兵个人认为这是已披露案例中就红筹问题思路最清晰、处理最彻底、披露最详细的案例,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公司境外上市、返程投资架构的建立1、设立境外上市主体——Net263 Holdings Ltd.:即二六三网络控股有限公司(二六三控股),于2004年11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5年1月该公司的股东为Skyscaler Ltd.(由昊天信业、海诚电讯、智诚网业的全体自然人股东,即李小龙、陈晨等12个自然人100%控制)、TalorNielsen Investment Ltd.(由武汉星彦全体股东100%控制)、Freepivot Ltd.(由利平科技全体股东100%控制)及二六三股份的若干员工。

2、设立NET263 Ltd 及境内外商独资企业:即二六三网络有限公司(BVI263),于2004年3月11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2005年1月该公司的股权结构为:Skyscaler Ltd.持有其76.25%的股份,Bluesanctum Ltd(由李小龙100%控制)持有其15%的股份,Freepivot Ltd.持有其7.05%的股份,Talor Nielsen Investment Ltd.持有其1.7%的股份。

2005年1月17日,BVI263在北京注册成立外商独资企业二六三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二六三信息)。

【为什么要多这一层?】3、二六三控股收购BVI263 100%的股份:2005年1月20日,BVI263的四家股东分别将其持有的BVI263全部股份转让给二六三控股。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二六三控股持有BVI26310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的唯一股东,并间接控制二六三信息100%的股份。

大陆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和上市案例分析

大陆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和上市案例分析

大陆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和上市案例分析标题:大陆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和上市案例分析序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开始选择海外上市作为资本运作和发展战略。

本文将探讨大陆企业海外上市的趋势,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解读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第一部分:大陆企业海外上市的趋势一、背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海外上市为大陆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资金来源和更高的国际化程度,同时也带来了更严格的监管和更高的透明度要求。

二、海外上市的优势:1.资本来源多元化:海外上市可以通过吸引国际投资者、收购国外资产等形式,多元化大陆企业的资金来源。

这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2.获得更高的估值:通过海外上市,大陆企业可以受益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获得更高的估值和更好的市场反应。

3.提高国际化程度:海外上市可以帮助大陆企业提高国际化程度,获取更多国际市场机会和资源,增强竞争力。

三、主要海外上市目的地:1.美国: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大陆企业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例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知名企业就选择在美国上市。

2.香港:香港作为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桥梁,也是大陆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目的地。

例如,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等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

3.其他地区:除了美国和香港,大陆企业还会选择在新加坡、伦敦、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地上市。

第二部分:海外上市案例分析一、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于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其海外上市旨在提高资本实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和增强品牌影响力。

阿里巴巴在上市后迎来了巨大的成功,在募集到的资金支持下,继续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更多的创新。

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在2000年选择在香港上市。

此举旨在加大企业的融资能力,推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并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

退市复核成功案例

退市复核成功案例

退市复核成功案例破产重整经典案例之五:首例退市央企重整成功,长航油运“重出江湖”连亏四年,无奈退市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航油运”)作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专业从事油轮运输业务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并于1997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航运供需失衡、运价持续低迷等原因的影响,长航油运自2010年起陷入持续亏损的境地,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013年 5月 14日长航油运股票被上交所暂停上市,并于2014年 6月 5日被终止上市。

2014 年 8 月 6 日,长航油运股票登陆新三板。

由于长航油运是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第一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因而被称为“央企退市第一股”。

“央企退市第一股”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鉴于长航油运长期亏损,资金严重不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根据债权人天津汇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申请,于 2014年 7月 18日依法裁定受理长航油运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和无锡融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具体负责长航油运的重整工作。

多元化的负债结构法院查明,截至2013年12月31日,长航油运合并报表范围内账面资产总额为137.74亿元,负债总额为157.77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有效资产已设定抵押或质押担保,主要债权人为金融机构,为新破产法实施以来公众公司破产重整案件中公司资产负债规模最大的。

同时,该公司涉及境内外的各类金融性债权和经营性债权,还涉及12万多名股东和3000余名职工,此外,长航油运尚未审结的诉讼案件有9起,负债结构可谓是错综复杂。

稳操胜券的重整计划据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显示,主要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和全体股东让渡股票两部分。

在全体股东让渡股票方面,公司大股东南京油运将让渡其50%持股,其他中小股东让渡其持股总数的10%,全体股东合计让渡股份规模约10.85亿股;在公积金转增部分,以长航油运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4.8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共计转增16.29亿股,但该股份并不向股东分配,而全部用于本次重整。

中概股回归境内资本市场案例

中概股回归境内资本市场案例

中概股回归境内资本市场案例VIE架构拆除拟回归境内资本市场重组简化架构重要假设:境内运营公司从事电商行业或其他非受限行业主要重组步骤:1.创始人将其在境外公司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美元基金,创始人从境外架构中退。

2.境外公司向创始人控股公司转让WFOE部分股权,WFOE 变更成为JV。

美元基金和创始人在JV中持有的股比和之前境外架构在WFOE持有的股比一致。

3. JV收购境内运营公司,VIE协议解除。

4. 境内人民币基金以增资形式进入JV。

VIE架构拆除拟回归境内资本市场(续)重组后架构主要税务考虑:1. 创始人境外股权架构退出间接转让中国境内企业股权的7号公告申报及中国企业所得税税务影响?2. 境外公司向创始人控股公司转让WFOE部分股权的中国企业所得税税务影响?3. 创始人转让中国境内公司的税务影响?4. 重组过程中股权交易对价公允价值的确定?5. 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重组方案?(如创始人控股公司将境内运营公司的股权以股权出资方式注入WFOE,以换取WFOE 新增发的股权)6. 针对不同的行业,其他方面对交易潜在的影响?中概股美股退市后在中国境内市场借壳上市重组简化架构主要重组步骤:1.境内运营公司的相关资产转入WFOE并解除VIE协议;注销境内运营公司2.壳公司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作为置出资产3.境外公司和境外投资人以其在WFOE中持有的100%的股权作为拟置入资产4.置入资产与壳公司置出资产进行等额置换,置出资产与置入资产之间的差额部分,由壳公司向境外公司发行新股、向境外投资人支付现金的形式处理5.向境外投资人支付的现金通过向特定投资人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

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

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

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引言近年来,中概股回归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后选择回归A股市场的现象愈发普遍。

其中,分众传媒的回归案例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有关市场时机与海外上市的经典案例研究。

本文将以分众传媒为例,探讨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一、分众传媒的海外上市作为中国领先的户外传媒公司,分众传媒于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其融资额高达2.25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引领者。

该次上市为分众传媒提供了更多资金用于扩张,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

二、市场时机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对于企业的海外上市和回归具有重要影响。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当时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相比之下,美国的资本市场更加成熟,流动性更高。

因此,分众传媒选择在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正是看中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以及中国广告行业的前景。

选择合适的市场时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和资源扩张机会。

三、海外上市的优势与挑战海外上市为企业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投资者的多元化以及国际化的品牌认可度等。

在分众传媒的案例中,其海外上市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为便利的资金筹集能力,还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资者的目光,加强了企业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触。

然而,海外上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法律和监管环境的差异,包括财务报告透明度、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其次,海外上市还需要应对不同的投资者文化和市场预期,与国际投资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

四、中概股回归的动因中概股回归指的是中国企业选择从海外资本市场回归A股市场。

回归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的提高,使得回归更具吸引力。

其次,海外上市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和成本不断增加,回归A股市场成为一种较为理性的选择。

《2024年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范文

《市场时机、海外上市与中概股回归——基于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市场策略正在经历重大转变。

其中,市场时机的把握、海外上市以及中概股回归等策略,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以分众传媒为例,深入探讨这些策略的实践与影响。

二、市场时机与分众传媒的发展分众传媒,作为一家以数字媒体广告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在市场时机的把握上展现了极高的敏感度。

公司把握了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并凭借其精准的定位和高效的运营模式,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此外,分众传媒也紧跟市场变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三、海外上市的战略选择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扩大市场份额,分众传媒选择了海外上市。

这一战略选择使得公司得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海外上市也提高了公司的国际知名度,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打下了基础。

四、中概股回归的背景与策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中概股回归成为了一种趋势。

分众传媒作为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中概股公司,也面临着回归的选择。

在回归的背景和策略上,分众传媒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优势,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了回归A股市场的目标。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公司的估值,也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

五、案例分析分众传媒在市场时机、海外上市和中概股回归等方面的实践,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公司成功把握了市场时机,实现了快速发展。

其次,通过海外上市,公司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扩大了市场份额。

最后,中概股回归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提高了公司的估值。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如国际市场的政策变化、汇率波动等。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分众传媒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时机、海外上市和中概股回归等策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应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把握市场时机。

其次,通过海外上市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扩大市场份额。

最后,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中概股回归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案例情况】一、南都电源2000年4月,周庆治通过其控制的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Kastra Investments等三家公司实施了发行人在新加坡间接上市的计划。

2005年3月,由于间接上市未能达到预定目的,周庆治对海外上市公司实施私有化并退市。

2008年11月,周庆治直接受让海外公司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至此,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

三家海外公司及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下:(一)Pakara Investments(海外上市公司股东)Pakara Investments成立于1998年5月,授权资本为2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170万新元,注册地为新加坡。

Pakara Investments成立时的授权资本为1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2新元,其中Lee Li Ching、Tan Siew Lee分别出资1新元,各占50%的股权。

1998年6月,Tan Siew Lee、Lee Li Ching分别将其所持Pakara Investments的股份转让给周庆治和章禾,股份转让价款均为1新元。

转让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将授权资本由10万新元增加至200万新元,实缴资本由2新元增加至170万新元,新增资本由周庆治、林旦、许广跃、何伟、杨晓光缴付。

此次转让及增资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的股本结构如下:2004年3月,许广跃与周庆治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Pakara Investments238,000股股份以1新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周庆治,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2007年3月,周庆治与何伟、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27,80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将其所持1,87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王海光;同日,林旦与何伟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4,93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杨晓光与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127,50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王海光。

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Investments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该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二)Pakara Technology(海外上市公司)Pakara Technology成立于1969年7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为15,560,987.00新元,发行股数为7,375.70万股,注册地为新加坡,法定代表人为周庆治。

Pakara Technology原名National Kap Ltd(汉语名为“立华电子”),于1988年7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交易及自动报价系统(简称“SESSDAQ”)上市。

截至1998年11月,National Kap Ltd的授权资本为1,5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952.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1,905.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

1998年12月,National Kap Ltd将授权资本提高至2,000万新元,决定发行1,818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认购818万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实际发行在外股份数量达3,723.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其中Pakara Investments持有818万股,持股比例为21.97%。

2000年1月,Pakara Investments认购National Kap Ltd新发行的3,532万股,本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的实际发行在外股份达到7,25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持有其59.95%的股份,并将其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

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发行后PakaraTechnology股份总数量达到7,375.70万股,此后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数量未发生变动。

2005年2月,Pakara Investments通过现金要约将Pakara Technology私有化并退市。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Technology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三)发行人间接上市、退市基本情况1、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2000年1月,Pakara Technology发布重组报告书,主要内容如下:(1)资本结构及规模调整。

对原有资本进行缩股,原有授权资本由2,000万新元降至200万新元,每股面值由0.50新元降至0.05新元,注销1,675.665(3,723.70×0.45)万新元实收资本。

在此基础上将授权资本增加至2,000万新元,每股面值0.05新元,授权股本达到40,000万股;(2)处理原有资产。

向原大股东Beng Kim Holding Pte.Ltd出售原有电容器及其他电子配件业务,按不低于经审计的账面价值向Beng Kim Holding Pte.Ltd出售所持ASJ Components, Inc 51.2%的股权。

(3)收购电池制造资产。

向Pakara Investments发行3,532万股股份与670.30万份认股权证(每股行权价格为0.258新元)收购其所持Kastra Investments90.86%的股权,当时Kastra Investments持有杭州南都60.53%的股权,而杭州南都持有发行人69.90%的股权。

(4)其他条款:包括其他股东放弃要求Pakara Investments强制收购其所持股份的权利、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公司章程修改、关联交易安排、新股发行安排等条款。

该次重组完成后,Pakara Technology的授权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362.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255.70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持有4,350万股,持股比例为59.95%,其主营业务变更为电池制造业务,发行人实现间接上市。

保荐机构和公司律师经核查后认为,Pakara Investments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

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2、发行人退市的基本情况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其实收资本增加至368.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375.70万股。

至发出现金要约前,Pakara Investments所持股份数量为4,000万股,其一致行动人Tong Xin持有388.5万股,Pakara Technology的发行在外股份数量仍为7,37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实际控制了其59.50%的股份。

2005年1月17日,Pakara Investments发出无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按每股0.085新元的价格收购所有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

至要约结束日2005年2月16日,共有3,221.79万股接受要约(含Tong Xin所持388.5万股),Pakara Investments的持股比例增加至97.90%。

2005年1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同意Pakara Technology退市,并同意Pakara Investments按照新加坡公司法第215条第1款的规定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部分股份。

2005年2月18日,Pakara Technology发布退市公告,宣告于2005年2月22日退市,并将于2005年5月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2.1%的股份,计1,539,100股。

至此,发行人在新加坡退市。

2008年11月,周庆治收购了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

3、三家新加坡公司的注销进展情况三家新加坡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新加坡注销公司主要程序包括:(1)经营期间全部业务的税务清算;(2)CPF(员工社会保障费用)的清算;(3)重新在银行设立清算账户;(4)登报、销户;(5)FM(最后股东会)文件交工商部门,完成全部注销。

目前Kastra Investments的注销手续已办理完毕,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正在进行第(4)阶段的注销工作。

(四)反馈意见的关注问题:请保荐机构、律师就境外上市的经过及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出具专项意见。

律师认为,Pakara InvestmentsPte Ltd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

根据Pakara Technology出具的说明、立杰律师事务所(新加坡)出具的《确认函》及锦天城律师对Pakara Technology的两位董事进行了访谈,并对新加坡交易所网站中进行查询,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不存在因重大违反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方面规定而受到新加坡交易所处罚的情形,锦天城律师认为,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二、怡球资源发行人下属子公司结构图如下:怡球金属熔化私人有限公司是1984年8月18日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的公司,注册地址为马来西亚柔佛州巴西古当市巴西古当工业区格鲁利鲁37、472、474号,主要从事再生铝合金锭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马来西亚怡球授权股本2亿股,已发行81,830,267股股份(每股面值1林吉特),现由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怡球国际持有该公司的全部股份。

(一)马来西亚怡球的历史沿革情况1、设立情况1984年8月18日,马来西亚怡球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名称为“Ye Chiu Metal Smelting Works Sdn Bhd”(译成中文为“怡球金属熔化工厂私人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为“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00林吉特,其发起人为黄崇胜、林忠孝(中国台湾籍自然人,黄崇胜的岳父)、Berhanuddin Bin Jalam(马来西亚籍自然人)和Chew Boon Lean(马来西亚籍自然人)等4名自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