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合集下载

论文 沥青混凝土AC-16

论文  沥青混凝土AC-16

定魏工程AC-16I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管是高速还是普通公路对沥青混合料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如何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等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沥青混合料路面作为一种路面结构形式,以其行车舒适、噪声低、易于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中。

但是国内的沥青路面普遍存在工程的耐久性和早期损坏两大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有各个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而作为面层,它是为行车提供安全、经济、舒适的服务,并直接承受汽车荷载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沥青面层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搞好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要综合考虑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疲劳性、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等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1)强度高,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因此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2)高温稳定性好,沥青混合料是种典型的流变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温度的升高的降低,所以在夏季高温时,在重交通重复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这是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3)低温抗裂性好,沥青混合料不仅应具备高温稳定性,同时还要具有低温抗裂性,以保证路面在冬季低温时不产生裂缝;(4)耐久性好,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中,长期承受自然因素的作用,为保证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必须具有较好的耐久性;(5)抗滑性好,即应具有良好的微观粗糙度和宏观粗糙度,以保证在路面潮湿时,车辆能高速安全行驶,并且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其抗滑能力不致很快降低;(6)施工和易性好,要保证室内配料在现场施工条件下顺利的实现,沥青混合料除了应具备前述的技术要求外,还应具备施工和易性。

[1]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矿料与石油沥青加温拌和而成的,其具有良好密实结构,强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混合料的粘聚力和内摩阻力,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按标准压实后的剩余空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剩余空隙率为3%~6%,为I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另一种剩余空隙率为4%~10%,为Ⅱ型半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AC-16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检测报告

AC-16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1、原材料本次试验粗细集料、沥青经检验,其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我国现行规范技术要求。

⑴沥青沥青为施工单位提供的70#重交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检验结果如表1表1 沥青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73 60~80 延度(5cm/min,15℃),cm >100 >100 软化点(环球法),℃49.3 >45⑵集料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由委托单位提供,其公称最大粒径是19㎜,为0~5㎜、5~10㎜、10~19㎜、矿粉四档,其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

表2 10~19㎜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压碎值,% 17.4 ≤30 洛杉矶磨耗,% 21.6 ≤35毛体积密度,g/cm3 2.697 ≥2.45 吸水率,% 0.26 ≤3.0 针片状含量,% 6.8 ≤20﹤0.075㎜颗粒含量0.5 ≤1表3 5~10㎜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视密度,g/cm3 2.702 ≥2.45状含量,% 1.8 ≤3表4 0~5㎜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视密度,g/cm3 2.715 ≥2.45 状含量,% 2.1 ≤3表5 矿粉性能检测结果2、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⑴级配设计参照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调整级配如表6及图1所示表6 AC-16 沥青混合料级配调整表图1 AC-16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曲线3、最佳油石比确定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⑴试件成型马歇尔试验时选取3.6%、3.9%、4.2%、4.5%、4.8%五个油石比,每组四个试件,试件双面各击实75次,尺寸均为ф101.6×(63.5±1.3)mm。

⑵马歇尔试验①物理指标测定按上述方法成型的试件,在室温静置12h后测定其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物理指标。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三)马歇尔试验
• (四)最大理论密度测试
• (五)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
• (六)根据最佳沥青用量(油石比)进行
检验试验
• (七)试验报告
.
4
(一)基础材料试验
• 1、抽样原则 • 2、单质材料试验: • ①沥青性质试验 • ②集料性质试验
.
5
1、抽样原则(主要涉及料场取样)
• 在料场取样应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 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 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 等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总之务必使抽样 样品具有代表性(满足JTG E42-2005)因 为样品对筛分结果影响很大,从而影响矿 料级配。
.
15
AC-16集料禁区界限
禁区内筛孔尺寸 (mm) 0.3
0.6
1.18
2.36
下限 15.5 19.1 25.6 39.1
上限 15.5 25.1 31.6 39.1
.
2
AC-16配合比设计过程
•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 二、生产配合比设计 • 二、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
.
3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
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供拌
合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 (一)基础材料试验
• (二)矿料级配
指标要求 不大于25 不大于25 不小于2.6 不大于2 不大于10
试验结果 14.5 12.5
2.685∕2.715 1.9∕2.4 9
试验方法 T 0316 T 0317 T 0304 T 0304 T 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 不大于12、18 11∕11.9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

沥青混合料目标f配合比设计(AC-16)(2016.1.21)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4、5、6、1、细集料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简述二、设计依据为高砚山碎石场,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1、工程地点:2、粗集料所采用的粗集料比较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成分少,其规格分为:A 料(10~15mm );B 料(5~10mm );所有粗集料均为高砚山碎石场生产,经检验以上各种规格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所采用的细集料较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颗粒级配适当。

其规格为:0~5mm ;产地三、原材料产地及检测结果2、公路等级:3、荷载等级:4、气候区分:5、其 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施工图设计》所采用的矿粉由沥青拌和站回收粉,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本路段依据气候分区为1-4区,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广东茂名石化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的标号等级为:70号道路石油沥青(1-4)(A级品),经检验该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2、矿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及AC-13级配范围要求,采用计算机合成确定各矿料的配合比例,按拟定的最佳油石比,经过反复试验、比较使设计级配尽量与目标配合比级配一致,最终提出矿料掺配比例为:A料(5~15mm):B料(5~10mm):细集料(0~5mm):矿粉=38:24:32:6;为防止施工时出现严重的离析现象、适当降低了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用量,同时在满足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0.6mm筛孔及其相邻筛孔的通过量,使合成级配曲线呈“S”型,符合规范及设计建议的矿料级配调整原则。

AC-16路面配合比

AC-16路面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
拟用部位:路面面层
设计项目:AC-16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样品来源:组成材料:
沥青:鄂尔多斯亚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SBS I-C
矿料:山西柳林
(10-20)mm (5-10)mm
(3-5)mm 石屑
矿粉
二、配合比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三、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技术指标:
沥青的技术指标表一
集料的密度指标表二
2、矿料级配设计:
将组成的各矿料进行筛分,结果见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试验报告表图,经过配合比设计符合中粒AC-16C矿料级配,各矿料组成比
例为:(10-20)mm:(5-10)mm::(3-5)mm:石屑:矿粉
= 42:17:12:28:1
3、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按规定选定五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三。

根据表三的试验结果绘制了沥青用量与沥青混合料各物理指标的关系图,见图二。

在沥青用量与各指标的关系图上,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沥青用量OAC1=4.50%,根据规范要求确定OAC2=(4.28+4.81)/2=4.54%, 按OAC1=4.50%在关系图中求取的沥青用量能涵盖沥青饱和度要求范围,见图二。

所求得OAC=(4.50+4.54)/2=4.52%。

四、马歇尔试验结果:马歇尔试验结果表三
根据试验结果及规范推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为4.52%。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制单位亚雪公路C16标段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委托试验单编号: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高速公路管理处工程名称: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受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承担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改性沥青路面AC-16C型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兹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1.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3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原材料性质分析高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C-16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试验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提供,其中3种石灰岩碎石、1种石屑,产地均为石料厂,矿粉产地为偃师市香山水泥厂,沥青为克拉玛依的A-70#沥青,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加入德国生产的多美克斯改性剂,并跟未加改性剂的混合料性能进行比较。

2.1 沥青本次所用的克拉玛依的A-70#沥青由委托单位提供,沥青检测由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进行,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0.981。

2.2 矿料在上面层AC-16C粗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中,采用的矿料包括3种粗集料、1种细集料和1种矿粉填充料。

2.2.1 粗集料3种石灰岩碎石粗集料的规格分别为:小10mm~20mm、5mm~10mm、3mm~5mm,粗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粗集料技术性质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粗集料的质量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使用粗集料质量的技术要求。

2.2.2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屑,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下表2。

2.2.3 矿粉矿粉为石灰岩矿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矿粉技术性质3.AC-16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照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AC-16C粗型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4.5%、5.0%、5.5%、4.85%,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表3-2: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8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 23 : 25 : 25 : 23 :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 (ac-16)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 (ac-16)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分项工程:SBS改性沥青下面层级配类型:AC-16CⅠ-C改进型试验日期:2013年12月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一、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依据1、至快速通道改建工程AC-16C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原材料检测与确定1、沥青:采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BS I-C改性沥青;2、集料:采用水泥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碎石,经过二次筛分,1仓(0-4mm)2仓(4-7mm)3仓(7-11mm)4仓(11-18mm)共计4仓。

4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70,表观相对密度为2.719。

3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39,表观相对密度为 2.687。

2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 2.608,表观相对密度2.662。

1仓表观相对密度为2.695,毛体积相对密度2.642。

3、填料:采用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石灰岩矿粉,矿粉表观相对密度为2.837。

三、沥青混合料试验1、混合料级配试验:4仓:3仓:2仓:1仓:矿粉=5:7:24:21:7:33:3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在确定目标配合比为4.8%基础上分别配制了4.6%,4.8%,5.0%,三组油石比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

3、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选定:分别测定了三组试件的密度,稳定度,流值。

并计算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粒料间隙率,饱和度。

试验结果整理如下:a1=4.8%a2=4.8%a3=4.8%a4=4.7OAC1=(a1+a2+a3+a4)/4=4.78%OAC max=4.8%OAC min=4.6%OAC2=(OAC max+OAC min)/2=4.7%且OAC min<OAC1<OAC maxOAC=(OAC1+OAC2)/2=4.7%由试验检测结果可以得出最佳油石比为 4.7%,因为施工设计图纸注明为提高沥青面层密水性,优化路面粘结性和对水的稳定性,施工时油石比应较设计油石比增加0.1-0.2%,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8%。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制单位亚雪公路C16标段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1.AC-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1.AC-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AC –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处搅拌厂负责人:审核:试验:吉林市市政工程检验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4月17日试验项目:AC-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委托单位:吉林市市政设施管理处搅拌厂试验单位:吉林市市政工程检验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市政工程检验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4月17日1.试验依据1.1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92-961.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2.单质材料试验数据汇总2.1 AH —90沥青2.2碎石碎石(5~16mm)试验数据汇总表二石屑试验数据汇总表三2.3矿粉表观密度:2.596g/cm33.矿料合成计算3.1矿料级配合成计算表四3.2矿料合成曲线表五4.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六5.最佳含油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a1=5.5 a2=5.0 a3=5.2OAC1=(5.5+5.0+5.2)/3=5.2OAC1所对应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OAC min=5.0 OAC max=5.3OAC2=(5.0+5.3)/2=5.2OAC=(OAC1+ OAC2)/2=5.2即最佳含油量为5.2%,对应的最大干密度为2.388g/cm3。

6.生产要求6.1沥青混合料生产产生的粉尘,依据试验结论不能做填料。

6.2热料分仓要通过筛分确定各仓矿料比例。

6.3首批混合料需做稳定度和流值验证。

6.4不同进场材料要进行颗粒分析,以便控制材料质量。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简述——二、设计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施工图设计》三、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四、原材料产地及检测结果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说明1、所采用的粗集料比较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成分少,其规格分为:A 料(11~19mm );B 料(6~11mm ):C 料(3~6mm );所有粗集料均为江苏交通自建料场生产,经检验以上各种规格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所采用的细集料较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颗粒级配适当。

其规格为:0~4.75mm ;产地2、粗集料为江苏交通自建料场,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所采用的矿粉由平坝高祥瓷粉厂生产,是由石灰岩磨细所得,泥土杂质已除净,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本路段依据气候分区为2-4区,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的标号等级为:90号道路石油沥青(1-3)(B 级品),经检验该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矿料设计规定级配范围2、矿料配合比设计根据目标配合比生产热料分级后,各矿料筛分试验结果及AC-16级配范围要求,采用计算机合成确定各矿料的配合比例,按拟定的最佳油石比,经过反复试验、比较使设计级配尽量与目标配合比级配一致,最终提出矿料掺配比例为:A料(11~19mm):B料(6~11mm):C料(3~6mm):D料(0~3mm):矿粉=30:17:22:27:4;为防止施工时出现严重的离析现象、适当降低了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用量,同时在满足空隙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了0.6mm筛孔及其相邻筛孔的通过量,使合成级配曲线呈“S”型,符合规范及设计建议的矿料级配调整原则。

ac-16型沥青混合料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ac-16型沥青混合料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ac-16型沥青混合料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AC16型沥青混合料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摘要在道路建设中,AC16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 —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2005)2 、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 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 %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 %、4.5 %、5.0 %、5.5 %、4.85 %,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表3-2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 4.85%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23 : 25 : 25 :23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16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道路路面材料,其混凝土部分配合比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交通流量、地面基础情况等。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说明:
1. 沥青
一般采用中粘度沥青,其含量通常为5%~6%。

2. 矿料
矿料是沥青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由粗集料和细集料组成。

常用的粗集料是碎石、砾石等,其粒径应在10~20mm之间;而细集料则是沙子、矿粉等,其粒径应在0.075~5mm之间。

一般来说,粗集料和细集料的配合比在2:1~3:1之间。

3. 水
水的用量与矿料和沥青的含量有关,一般为2%~3%。

4. 添加剂
为了提高AC16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常常加入一些添加剂,如沥青稳定剂、增强剂、防水剂等。

添加剂的含量通常在0.1%~0.3%之间。

总之,AC16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水稳定性检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 劈裂试验
• 3、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小梁低温弯曲蠕变 试验
• 4、渗水系数检验:渗水系数 • 5、抗滑性能测试,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
1、高温稳定性检验:动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
• ①成型:
• A、试样总量计算:m=1.03γf×(30×30×5) (g);
• B、装模时注意周边插捣,中间高两边低; • C、混合料压实温度为石油沥青120~150℃,改
性沥青140~170℃ • D、轮碾成型机温度控制在100℃,压力为
• ②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为2级,不满足要求, (造成混合料水温定性差);
• ③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偏大(此颗粒容易破碎, 增大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嵌 挤能力,对车辙、路面成效影响均较大;能够嵌 所紧密形成稳定骨架的是表面纹理较粗,破碎后 带有尖棱角的方形颗粒)。
• 针对粘附性较差,决定在下一步的混凝土 配比中,使用消石灰代替部分矿粉。(当 然改变性能的方法还有很多,使用水泥或 剥落剂,或者用改性沥青代替石油沥青等)
14.5
4、检查OAC所对应的指标是否符合 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AC-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标试验技术标准
试验指标
空隙率 (%)
稳定度
流值
(kN) (mm)
沥青饱 和度 (%)
技术标准 3~5
不小于8
2~4
65~75
(六)根据最佳油石比进行检验试验
• 1、高温稳定性检验:动稳定度试验(车辙 试验)
破碎,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 ③水温25±2℃,浸没混合料; • ④加表面活性剂,气泡充分排出; • ⑤称量水中时,若倾斜入水时,切忌混合
料与空气接触,否则必须重新抽真空。

公路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公路工程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由于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公称最大粒径为19mm,因此粗集料使用10~20mm和5~10mm两种碎石。

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AC-16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设计说明1、本次试验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及《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等进行。

2、 AC-16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如下:2.1 沥青:江苏宝利A-70#沥青。

2.2 骨料:三才合成碎石厂碎石。

2.3 填料:石灰石矿粉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3、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所有集料均为水洗筛分。

4、在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成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为 160-165℃、成型温度为 150-155℃。

5、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

6、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采用双面击实75 次成型试件。

7、试验结果:经过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相关验证试验,确定AC-16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 4.9%。

其各种指标见有关设计图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二O 一一年三月十日一.原材料试验各种热料仓矿料密度试验结果二、 AC-16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热料筛分试验及矿料组成级配:各种矿料筛分试验及矿料组成级配三、 AC-16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比试验2、根据上表数据, AC-16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确定图如下`从上表及图中结果求取最佳OAC :1、从图中选取毛体积密度峰值,稳定度峰值,目标空隙率中值及饱和度中值所对应的油石比 a1,a2,a3及 a4,取其平均值即 OAC1=(a1+a2+a3+a4)/4;2、再取其共同范围即 OAC2= ( OACmin+ OACmax) 3 、然后得到最佳油石比OAC=(OAC1+ OAC2 ) /2 由上图可知, OAC1=(4.9+4.9+4.9+5.0)/4=4.9 OAC2=(4.7+5.2)/2=4.9OAC=(OAC1+OAC2)=(4. 9+4.9)/2=4.93.AC-16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OAC=4.9%,其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2)AC-16 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经过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 AC-16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为 4.9%,残留稳定度 88.9%,冻融劈裂 TSR=91.6,动稳定度 1657 次/mm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AC-16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AC-16C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高速沥青路面标抗滑表面层AC-16C目标配合比报告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段工地临时试验室二○年月高速沥青路面抗滑表面层 AC-16C目标配合比报告1、依据规范和要求1.1、《双永高速路面设计图纸》;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混合料的类型2.1、沥青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级配类型采用AC-16C型,属于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3、表面层层位特点及设计重点3.1、表面层是与行车直接接触的层面,因此,抗滑性要求表面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表面有一定的粗糙性;但从微观上看,表面层还必须有一定的封水性能,防止水从路表面渗入下层造成水损害,这就要求表面层表面平整、密实。

在一定程度上,密水性与构造深度是互相矛盾的。

因此,在保证混合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同时保证构造深度与渗水满足设计要求,成为表面层配合比设计的重点之一;另外,本项目所处地区夏季温度较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冬季不太冷,并且有可能出现重载交通路段,如何提高抗滑表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也是上面层的设计重点。

4、原材料试验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

该配合比通过测试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

4.1、沥青通过对该区域沥青路面发生早期损坏的情况分析,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是水损害问题,而改性沥青在提高与集料的粘附性、粘结力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本项目采用上海春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I-D级),所检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实测指标与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SBS改性沥青(I-D级)试验指标与技术要求4.2、集料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是决定混合料强度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颗粒形状不仅影响混合料的构架,也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与抗疲劳性能等材料特性,此外,集料与沥青的粘附等级对混合料强度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优质的集料是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
1、级配设计:对10-2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7:30:11:18:4。

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4.0%、4.5%、5.0%、5.5%、4.85%,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见表3—2:
表3-2: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8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
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 23 : 25 : 25 : 23 : 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
沥青砼路面维修工程
Ac-16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