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能所”观与佛教因缘

合集下载

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

2019年第2期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及其局限性谭明冉摘要:学术界关于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尚未有足够的讨论,特别是王夫之以什么样的准则批评佛教"王夫之以儒家的义利观作为批判佛教的标准,从一本万殊、实有、自然和气化的角度攻击佛教的天、性、空、兼爱和因果报应等思想。

王夫之同张载一样,在批佛的过程中,对宗密攻击儒家和道家的言论予以回应。

王夫之明末遗老的民族气节和华夷之辨思想,也不允许他泯除是非、空无所有,及接受佛教的思想。

王夫之对一些佛教概念的误解,特别是他将佛教视为巫术和以玄学解佛的错误,乃是其批佛的局限性。

关键词:王夫之;佛教;空;兼爱;生死自佛教传入中国,儒家学者从不结婚、不忠不孝等方面批判它,但是却很难限制它的传播到了明朝,在朱元璋三教合流的倡导下,佛教又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到了明朝后期,“学佛知儒”之风在学界兴起。

焦竝就曾经说:孔孟之学,尽性至命之学也。

独其言约旨微,未尽阐晰,世之学者又束缚于注疏,玩狎于口耳,不能骤通其意。

释氏诸经所发明,皆其理也。

苟能发明此理,为吾性命之指南,则释氏诸经,即孔孟之义疏也,又何病焉!"血儒佛的合流最终导致狂禅与阳明后学的合流。

这股力量冲破了儒家为社会设立的礼法,在心学的自由学说的指导下,使人们的思想像野马一样狂放不羁。

它最终导致明末的腐朽和不负责任的社会风气,而断送了明朝。

感慨于明亡的惨痛教训,明末遗老一致反对学佛知儒和阳明后学,要求返回礼法之正统。

黄宗羲说:“若必欲闭目合眼,懵憧精神,澄心于无何有之乡,此则释氏之学,从祀者从求之传灯之中矣”。

⑵®王夫之则直接斥王阳明为异端,阳儒阴佛,导致刑戮之民、阉贼之党“充其无善无恶、圆融理事之狂妄”。

⑶"他矢志要澄清儒学中的佛教残余,说:“六经责我开生面"141730这个“新生面”就是还世人一个不被佛老掺杂的纯粹的儒学。

关于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曾昭旭总结为废人伦、昧天理、立空体而废用、以认知心为心、灭欲残生而求涅槃。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一、引言王夫之(1768年-1851年),字子夏,号夫之,江苏无锡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对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理学复兴之祖”。

二、理学的基本观点王夫之的理学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 天人合一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天道所主宰的,而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一部分,应该与天地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他强调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天道的规律,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夫之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然后要顾及家庭,维护家庭和睦;接着要关心国家,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最后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天下人民谋福祉。

3. 以学为主王夫之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

他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他主张以学为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政治家。

三、王夫之的理学思想与现实意义王夫之的理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 培养人才王夫之提出的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挑战。

2. 倡导道德伦理王夫之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在当今社会,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王夫之的理学思想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塑造国家的精神风貌至关重要。

四、总结王夫之的理学观通过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学为主等基本观点,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他的思想对培养人才、倡导道德伦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

王夫之的理学观(实用版)目录一、王夫之其人及其时代背景二、王夫之的理学观念的形成三、王夫之的理学观的主要内容四、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王夫之其人及其时代背景王夫之,字子真,号船山,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生活在明朝末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战乱频仍,民生凋敝。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儒学,寻求改革社会的新思想。

王夫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他的独特理学观。

二、王夫之的理学观念的形成王夫之的理学观念是在深入研究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个人经历形成的。

他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王夫之的理学观以“格致诚正”为核心,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三、王夫之的理学观的主要内容1.“格致诚正”:王夫之认为,格物致知是达到诚其意、正其心的途径。

只有通过观察事物、探究道理,才能达到真诚、正直的境界。

2.“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识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知行应当相互促进。

他反对只知而不行、只行而不知的做法,强调真知来源于实践。

3.“性善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本善,但因后天环境的影响,人性有时会变得堕落。

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向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天人合一”:王夫之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的影响王夫之的理学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格致诚正”、“知行合一”等观念,对明清之际的儒学复兴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的教育理念对近代教育改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王夫之的哲学(第二章)

王夫之的哲学(第二章)

第四章王夫之的哲学王夫之(公元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中年别号姜翁、一壶道人,以髻外史等,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又自号船山老农、船山逸老、船山病叟,学者称为船山先生。

湖南衡阳人。

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夏九月初一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夏历正月初二日,出身于一个日趋衰落的在野地主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受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教育。

青年时代的王夫之,一方面眷恋科举,另一方面又关心动荡的时局,参加“行社”、“匡社”、“须盟”,立志改革社会。

晚明的农民起义风暴,打破了他的“学而优则仕”的迷梦。

明亡后, 1648年他也曾在衡山起兵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永历政权,曾任行人司小官,因而结识了瞿式耜、金堡、蒙正发、方以智。

在永历小朝廷,因弹劾权奸,险遭残害,后经农民起义军领袖高一功营救脱险,回到湖南,过了近四年的流亡生活。

1652年,李定国率大西农民军反攻,收复衡阳上,派人招请王夫之,他进“进退萦迴”,最终未去。

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学术研究,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并由此而展开对整个传统文化的总结、批判工作。

在50岁时自题观生堂联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表达了依托“六经”开创文化新局面的文化理想与不愿做异族王朝之下臣民的矛盾情感与复杂心情。

在71岁时,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政治与学术活动宗旨,自题墓石道:“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表达了一种政治上的失败感与学术方面力不从心感与自谦的情怀。

王夫之的学识极为渊博,在传统的经、史、子、集诸部门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数、医理乃至兵法、卜筮、星象等方面,亦有旁通,而且留心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学”。

一生著述宏富,留下的著作有一百多种,四百多卷,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有十三种之多:《周易外传》、《老子衍》、《黄书》、《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庄子通》、《相宗络索》、《庄子解》、《噩梦》、《俟解》、《张子正蒙注》、《周易内传》、《思问录》、《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夕堂永日绪论》等。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
胡勇;刘立夫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30)4
【摘要】王夫之虽然在世界观上坚决反对佛道的虚空灭寂论,但在认识论和知识论上却全面吸收了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思想,其对"能所"范畴的改造,对"现量"观的创新,都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认识论,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佛学的思想资源,他的认识论不可能达到中国古代哲学的顶峰.
【总页数】5页(P1-5)
【作者】胡勇;刘立夫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9.2
【相关文献】
1.论孟子的认识论——反映论、可知论——兼论从孟子到王夫之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唯物传统 [J], 刘鄂培
2.心气交辅:王夫之对儒佛认识论的辨析 [J], 肖建原
3.王夫之和狄德罗认识论的比较研究 [J], 周泽军
4.佛教量论中的认识论哲学含义——从因明的现量观看晚期大乘佛教的本体观 [J],
宋立道
5.王夫之认识论体系中几对范畴的研究 [J], 杨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夫之

王夫之

精心整理王夫之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

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

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

主要着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王夫之观4.识论9.评王夫之湘西以及郴、永、涟、邵间,窜身瑶洞,伏处深山,后回到家乡衡阳潜心治学,在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在此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着作.王夫之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

刻苦研究,勤恳着述,垂四十年,得“完发以终”,始终未剃发。

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稀有的人物。

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

哲学上总结并发展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

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为客观规律。

又以“絪蕴生化”来说明“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

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由“道器”、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

诸种卷帙繁重,皆楷书手录。

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其藏于家与子孙言者,无几焉。

由此可看出这些书的写作过程是非常艰苦的。

王夫之一生着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春秋稗疏》等。

岳麓书院建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王夫之在康熙二十八年其自题墓石中说“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戊申纪元后三百年十有年月日男勒石”他特别告诫儿子说“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

行状原为请志铭而设,既有铭,不可赘作。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

王夫之认识论中的佛教影响
作 者 简 介 : 胡勇 ( 9 4 ) 1 7 一 ,男 ,湖 南 岳 阳人 ,硕 士 研 究 生 ,从 事 中 国 哲 学 研 究 ;刘 立 夫 ( 9 6 ) 1 6 一 ,男 , 湖 南 东 安 人 ,教
授 ,博 士生 导 师 ,从 事 中 国 哲 学 研 究 。
知 也 , 五 阴 即 所 知 也 ,能 知 即 缘 也 。 夫 知 与 所 知 ,
( 中南大 学 政治 学 与行政 管 学 院 ,湖 南 长沙

40 8 ) 10 3
要 : 王 夫之 虽 然在 世界 观 上 坚决 反 对 佛 道 的 虚 空灭 寂 论 ,但 在 认 识 论 和 知 识 论 上 却 全 面 吸 收 了佛 教 法相 唯
识 宗 的 思 想 ,其 对 “ 所 ” 范 畴 的 改 造 ,对 “ 量 ” 观 的 创 新 ,都 丰 富 了 中 国 传 统 的 认 识 论 , 甚 至 可 以说 , 没 能 现
在船山看来现量虽然不是最高的真理本身是最高真理的显现确实是人可以抵达的最高认的二量论是坚决排斥把所谓的圣人语录至教量当作佛学认识真理佛学意义上的另一途径的圣教量与譬喻量皆假名量不同船山在特别强调了意识中的五俱同缘意识和定中独头意识也可以获得现量的同时肯定了通过听闻佛法真理获得现量至教量的可能
第 3 O卷 第 4期

事 物是 可知 的 ;但 主 体 只 有 同客 体 相 接 触 、相 符
合 ,才 能 形 成 知 识 和 能力 。可 见 ,在 先 秦 的 思 想
家 中就 有 了 明 确 的认 识 主 体 和 认 识 对 象 的 区 分 , 在 苟子 那 里 已形 成 “ ” 的 概 念 。但 先 秦 思 想 家 能 视认 识 主体 为 “ 以知 ” 所 ,视 认 识 的 对 象 或 客体 为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境 界 的功能 , 以说 “ 所 辨不 易 昭而 密难 相 洽 也 ” 。王 夫 之始 终 认 为 , 过 认 识 而 达 到 “ 人 合 一 ” 境 通 天 的
思想发展 , 辨析三教“ 大辨体其至密 ” “ 与 至密成其 大辨 ” 的心理 过程 及其 认 识 论特 征 。王 夫 之 说 :今 “
欲求 天 地之 际 , 岂不微 哉 … …其 分别 之 限 , 清必 宁 必 而不 可 以毫发 杂 者 , 莫辨 于此 际矣 。夫 凡有 际者 , 辨
其将 分 也必 渐 。治之 绍乱 , 之承暑 , 昔可 期而 不 寒 今
可期 也 。大 辨体 其至 密 , 昔之今 为后 之昔 ; 往而 不 无 後 者 , 无後 而 不 往 ; 有 陂 , 亦有 平 也 。则 终古 亦 平 陂 此 天地 , 终古 此 天 地 之 际矣 。然圣 人 岂 以此 悠 悠 者
想成分 。从心理 活动的主客 关系和 认识过程 的境 界高度方面 , 王夫 之以认识和构建“ 境界 思想的心理认识 活动 有”
为核心 , 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 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 的角度取 舍佛 、 道有 结 了“ 提 三教 合 一” 心 理 思 想 成 果 。 的
基金项 目: 中央高校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 目《 明末儒家对佛道思想 的研究及其理论成果》 1S Y 1 ) (0Z B2 。
作者简介 : 肖建原 , 陕西师 范大学宗教研 究中心讲 师, 男, 史学博士 ( 西安
14 3
70 6 ) 10 2 。
王夫之对儒 、 、 佛 道心理思想关 系的辨析
21 0 2年 5月 第 3期 ( 总第 19期 ) 8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  ̄ o h n z o a e cJ u n fZ o g h u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气者理之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王夫之从爱国主义和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立场,探讨明王朝灭亡的原因,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不切实际的异端邪说的流行,造成社会的堕落,国家的衰败。

而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正学”,在社会上却“信从者寡”。

(《张子正蒙注·序论》,以下简称《正蒙注》)由此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说他自己一生都是为了阐扬“张横渠之正学”(《薑文集》自题《墓铭》卷二),“使张子之学晓然大明”(《正蒙注·序论》),以便启蒙人们,反对唯心主义邪说。

王夫之不但继承了张载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还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宋明以来,哲学斗争的中心问题是“气”、“理”与“心”何者是根本的问题。

程颐、程颢、朱熹宣扬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理是第一性的;陆九渊、王阳明鼓吹主观唯心主义,断言心是第一性的。

张载坚持唯物主义,肯定气是第一性的。

张载以“虚空即气”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批判老庄哲学、佛教、玄学的唯心主义斗争中,恢复了唯物主义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但张载以气来概括客观世界的统一体,却未能有力地批判关于世界统一于“理”的唯心主义观点。

王夫之对气作了新的论证,克服了张载学说中的缺点。

王夫之首先明确指出作为物质性的气是普遍存在的,“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读四书大全说》卷十,以下简称《大全说》),自然界和人类的实际内容只是气,气是世界的唯一实体,“气方是二仪之实”,(同上)“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正蒙注》卷一)为了进一步说明气作为物质的实在性,王夫之以物质不灭思想,来论证气的永恒性。

他指出,一车柴,一燃烧就完了,但是产生了火焰,烟和灰,那原来属木的仍归于木,属水的仍归于水,属土的仍归于土,这些只不过人们看不见罢了。

作饭时,有许多水蒸气升起,一定有它的归宿,假若盖紧盖子,就会凝结而不散。

汞遇到火就升华了,好象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其实终究要归于地。

有形的东西都不会消灭,无形的物体更是不会消灭了(《正蒙注》卷一)。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总结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王夫之(385年-433年),字世法,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南朝宋初期著名的士人,以文才和政治才能闻名于世。

其思想主张涵盖了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夫之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他主张重视礼教,认为以礼教作为国家的基本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关键。

他将礼义看作是一种道德原则,应该贯彻于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

他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具备德行才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尊重。

其次,王夫之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他主张将教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建设,应该重视培养人才。

他主张将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传授经典中的道德伦理和知识智慧,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才干。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主张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并提倡学以致用。

此外,王夫之的文化主张反映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他主张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

他提倡对经典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希望通过学习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后代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同时,他也主张文化的创新,认为文化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变革相适应。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教育和文化的思考和贡献。

他主张政治的稳定性和纲常性,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道德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他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个体能力的培养,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既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主张文化的创新和活力。

这些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后世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然而,尽管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他过于强调礼教的作用,对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性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他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但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融合相对较少。

此外,他的政治主张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不足,具体落实上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摘要:从辨析儒家与佛、道思想关系的角度,王夫之提出了“有”境界的心理认识标准。

通过“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认识过程分析,王夫之揭示了佛、道思想入于“空”、“无”的认识论根源和相通于儒家的心理思想成分。

从心理活动的主客关系和认识过程的境界高度方面,王夫之以认识和构建“有”境界思想的心理认识活动为核心,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的角度取舍佛、道有益于儒家道德之学理论建设需要的思想成分,提炼和总结了“三教合一”的心理思想成果。

关键词:王夫之;心理过程;”有”境界之心;佛道一、“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辨析和取舍佛、道论证信仰的心理过程及其认识论,从援佛、道入儒的角度,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王夫之全面总结了儒、释、道求“天地之际”的思想发展,辨析三教“大辨体其至密”与“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过程及其认识论特征。

王夫之说:“今欲求天地之际,岂不微哉……其分别之限,必清必宁而不可以毫发杂者,辨莫辨于此际矣。

夫凡有际者,其将分也必渐。

治之绍乱,寒之承暑,今昔可期而不可期也。

大辨体其至密,昔之今为后之昔;无往而不復者,亦无復而不往;平有陂,陂亦有平也。

则终古此天地,终古此天地之际矣。

然圣人岂以此悠悠者为固然而莫为之主哉?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

终不可使其际离焉,抑终不可使其际合焉……辨不易昭而密难相洽也。

则终古此天地之际,亦终古此‘艰贞’矣。

”①王夫之承认出入于“天地之际”的可能性,出入于“天地之际”的基础是能够认识到天与人蕴涵儒家伦理道德内涵的实有性,这是佛、道在天人关系方面入于“空”、“无”的思想基础。

王夫之认为,“天地之际”的实有性体现在认识天人关系心理过程的细微之处,这是辨析和落实儒家人伦道德于心的认识根源。

儒家圣人不立“莫为之主”的“空”、“无”之心,而是通过细致而超越的认识论分析,构建具有“至密”性认识体系和超越性认识高度,建立在心性道德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然圣人岂以此悠悠者为固然而莫为之主哉?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

王夫之哲学的主要内容王夫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哲学体系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哲学主要内容的概述。

一、气本论王夫之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万物皆由气而生,由气所构成。

这与古代哲学的“五行说”和“阴阳说”都有所不同。

他强调气的不断运动和变化,认为气是永恒不息的,而事物的变化也是气运动的结果。

二、无神论王夫之反对宗教神学,尤其对佛教和道教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认为神灵和灵魂都是虚构的,神灵的存在并不能得到证明。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经验观察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赖神灵的启示。

三、实践哲学王夫之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认为道德修养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

四、历史观王夫之对历史发展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他反对复古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的状态,必须不断向前发展。

五、道德哲学王夫之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价值取向。

他主张“理欲合一”,认为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人们应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

同时,他也强调“以义制利”,认为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社会的公共利益。

六、方法论王夫之强调辩证法在思考中的作用。

他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应该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来认识事物。

同时,他也强调独立思考和怀疑的精神,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思考,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再论王夫之的“知行”观

再论王夫之的“知行”观
再 论 王 夫之 的 “ 知 行 "观
吴 根 友
摘 要 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王夫之的知行观在处理心物、 心理、能所、知行的关系问题上, 基
本上是在 宋明理 学心性论 的思维框架下展开的,但包含 着突破心性论 思维框架 的新思想 内容。在心
性论 的 思维框 架 里 , 他 强调 “ 心 之 实 ”( 仁 性 )的首 要 意义 , 贬低 “ 心 之 几 ”(聪 明伶 俐 的认 识 能力 )
关键 词
王夫之 心物 心理 能所 知行合一
作者吴根友 ,武汉大 学哲学学院教授 (湖北武汉 4 3 0 0 7 2 o
中 图 分 类 号 B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0 4 3 9 — 8 0 4 1 ( 2 0 1 5 ) 0 3 — 0 0 4 4 — 1 1
就认识论问题而言 ,“ 心物 ”关系一直是 中国传统哲学 的主题 。佛教传 人中国后 ,“ 能所 ”关系也成为
的阐述 。如陈贽在 “ 回归真实的存 在 ”的主 旨下 ,认为 “ 广义知行活动在王船 山那里具有双重 的意义 ,它
既是主体完善 自身的方式 ,又是 主体 回归真实存在 的途径 ” 。 ②广义 的知行过程包括知行之辨 、能所之辨以 及主体 与主体 之间 的关 系,这三种关 系都超越 了狭义 的认识论 范围 ,“ 而其 自身就是 回归真实 的存在 ” 。 这种解 读富有新意 ,但似乎又将夫之哲 学过于 当代化了。 上述 三种哲 学史研究 “ 范式 ” ,第一种偏重 于 “ 照着讲 ”的思路。这一思路可从两个侧面来理解 ,一
从而通过这一典型个案彰显 中国哲学 与西方 现代哲 学话语 的共 通性 ,有意无 意地揭 示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 为一种普遍哲学的普遍性 ,与 中国古典哲学在这种普遍哲学 中所处 的位置 。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一:[王夫之]王夫之《读通鉴论》王夫之的主要观点解读王夫之是明清交替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对于后期的思想启蒙有巨大促进作用。

后世之人受到王夫之思想影响的人很多,王夫之思想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可以总结为七点: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要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和人性变化论。

可以说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都是非常新颖的,也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这些观点中有的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思想进行批判,有的是对国家发展的思考,还有对人性的变化进行具体阐述,他的思想包含甚广。

其中的气一元论就是论述原理和物之间的关系,传统思想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先有理而后有物。

但是王夫之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是事实性的存在,是先有物才有理,因为理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的。

这个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让人们对于理和物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而均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这对当时的皇权是一种严重的挑战。

人性论更是对人类的一种解放,他认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人性是能够自主选择改变的,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的。

王夫之的这些观点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思考,这些观点到现在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所以称他为伟大的思想家不为过。

王夫之读通鉴论的深刻意义这本书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蓝本,对于先秦到五代之间的各个朝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其中有对历史规律的探寻,也有对当时人物的批判,他的观点独到,文采飞扬,是史学著作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这本著作体现了王夫之的历史进化的观点,他认为历史是在发展进步的,其中的每一项改革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当时的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人们顺应历史去做而已。

他主张进行改革,对于各王朝的极为痛恨,反对分裂,希望统一,对民间疾苦深为关心。

同时在他的这部作品中,对传统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这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

[能必副所]的认识论

[能必副所]的认识论

[能必副所]的认识论佛教哲学把⼈的认识能⼒称作[能]。

把认识对象称作[所]。

他们认为[所]是由[能]产⽣的,[所]不能独⽴存在。

王夫之对这种谬论进⾏了批判,批出佛教哲学对[能]和[所]的区分并不错,但是他们不承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的主观精神的客观存在。

认为认识的主体创造了认识的客体,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他说;[⽿苟末闻,⽬苟末虑见,⼼苟末虑,皆将捐之,谓天下之固⽆此乎?越有⼭,⽽我末⾄越,不可谓⽆⼭,则不可谓我之⾄越者为越之⼭也。

]意思是难道因为没有听到,看到,想到,某物,就能否认某物的存在吗?越[浙江]有⼭,我没有去越,不能说越⽆⼭,同样也不能说因为我到了越,看到了⼭,因⽽哪⾥才有⼭。

这是⽣活中最起码的常识。

王夫⼦说;[乃以俟⽤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

以⽤乎俟⽤⽽可有功者为能。

]意思是有待去认识的对象,必须确实有其实际存在;要认识客观对象并产⽣效果的认识能⼒,必须确实具有认识的本颔。

[体俟⽤,则因所以发能;⽤,⽤乎体,则能必副其所。

]客观对象有待去认识,正是它引发了主观的认识作⽤,认识作⽤施加到客观寻象之上,并使主观符合客观,这样才算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王夫之驳斥了认为主观精神创造客观世界的荒诞说法,肯定了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

他对认识产⽣的必要条件作了分析,指出;[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知觉乃发。

]感觉器官[形],思虑能⼒[神],和客观寻象[物],三个⽅⾯碰到⼀起才会产⽣知觉。

他⼜说;[⼀⼈之⾝,居要者⼼也。

]但是,[⽆⽬⽽⼼不辨⾊,⽆⽿⽽⼼不知声,⽆⼿⾜⽽⼼⽆能指使,⼀官失⽤⽽⼼之灵已废矣,]肯定⼼的精神活动在⼈的⾝体中居⾸要地位。

但是[⼼]必须依靠感觉器官才能辨别视象声⾳,[⼼]的思唯活动以感觉经验为基础。

这就表明,⽿⽬感觉是进⾏思维活动的必要前提,认识以感觉为开端。

但是感觉能⼒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必须依赖[⼼]的思虑,才能使认识深化。

王夫之看到了这⼀点,他说;[声⾊之丽⽿⽬,⼀见闻之⽽然,虽进求之⽽亦然,但为物所蔽⽽蔽尽于物。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王夫之对儒、佛、道心理思想关系的辨析
肖建原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从辨析儒家与佛、道思想关系的角度,王夫之提出了“有”境界的心理认识标准.通过“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认识过程分析,王夫之揭示了佛、道思想入于“空”、“无”的认识论根源和相通于儒家的心理思想成分.从心理活动的主客关系和认识过程的境界高度方面,王夫之以认识和构建“有”境界思想的心理认识活动为核心,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的角度取舍佛、道有益于儒家道德之学理论建设需要的思想成分,提炼和总结了“三教合一”的心理思想成果.
【总页数】5页(P134-138)
【作者】肖建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9.2
【相关文献】
1.熊十力心理学思想初探——从熊氏由佛入儒的心理学思想路径谈起
2.智(岂页)儒佛关系思想辨析
3.李翱人性论思想的理论特质(下)——"援佛、道入儒以反佛、道的人性论"
4.心气交辅:王夫之对儒佛认识论的辨析
5.智顗儒佛关系思想辨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云:“所其无逸”,言无逸其所不可逸者也;而东莱吕氏为之释曰:“君以无逸为所”。蔡氏喜其说之巧,因屈《召诰》“作所不可不敬德”之文,破句以附会之,曰:“王敬作所”;浮明惝怳,可以为言而言之,背其故,违其利,饰其荣华,使趋新者诧为独得,古之人则以未如之何而惟其所诂;后之人,遂将信为心法而背道以驰。夫君子言之而以动,必其诚然者而后允得所从,如之何弗谨而疾入异端邪?
(《尚书引义》)卷五
《尚书·无逸》首引周公之言:“鸣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其本意是指在位执政的君子,不应贪图安逸享受,应先了解种田的艰难,这样处在逸乐的环境中,也会知道种田人的疾苦。汉儒郑玄对“君子所其无逸”曾注释道:“所,犹处也。君子处位为政,其无自逸豫也”。郑玄明确指出,“所”是指君子所处之职位。王夫之则认为是“言勿逸其所不可逸者也”,即君子不应安于他所不应当的逸乐。但南宋的理学家吕祖谦却在其所著的《增修东莱书说》中,将“君子所其无逸”注释为“君子以无逸为所”,而南宋的蔡沈在《书经集传》中,沿袭吕祖谦的思路,“喜其说之巧”,将《尚书·召诰》中“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一句,“破句以附会之”,曲解为“王能以敬为所”。王夫之认为,吕祖谦、蔡沈等人的解释,将执政君子的“敬德”、“敬业”、“无逸”的思想境界、崇高品质,道德修养 和践履,即人类主体活动直接等同为客观处境(“所”),混淆了主体(“能”)和客体(“所”)的差别,是一种“荣华”之辞,既违古人,又误后学的“异端”之说。王夫之认为,对这种解释,必须给予驳斥和正本。他先用儒家之名实观,指出将“敬”,“无逸”理解为“所”是犯了“名之不得其实”的错误。他说:今以谓“敬”与“无逸”之不可作所,实与名两相称也。乃如曰“敬”与“无逸”之可为所,名之不得其实也。此亦晓然而易知者也。不得其实,且使有实,凿智足以成之,终古而不利用,用之不利,道何所定,而学将奚以致功哉?(同上)王夫之运用逻辑学的“名实”观,直截了当地指出,“敬”、“无逸”与“所”,各有其“名”和“实”,若将此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体,就是“名之不得其实”,“名”不反映“实”,“实”无相应之“名”,名实不当,在实际生活中“用之不利”,更不能弘扬儒门圣道,也不能获得“致功”之效,属于“凿智足以成之”的“浮明惝怳”之言,必须予以破除和摈弃。为了进一步从哲学理论高度阐明“敬”与“无逸”不能与“所”混为一体,王夫之直接引用佛教的“能”“所”之分,对吕祖谦、蔡沈的“荣华”之言,进行入木三分的批评:
乃释氏以有为幻,以无为实。“唯心惟识”之说,抑矛盾自攻而不足以立。于是诡其词曰:“空我执而无能,空法执而无所”。然而以心合道,其有“能”有“所”也,则又固然而不容昧。是故其说又不足以立。则抑“能”其“所”,“所”其“能”,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以立其说,说斯立矣。故释氏凡三变,而以“能”为“所”之说成。而吕、蔡何是之从也?“敬”“无逸”,“能”也,非“所”也明甚,而以为“所”,岂非释氏之言乎?(同上)
二、释氏“能所”三变
王夫之不仅引用佛教“能”、“所”之分的观点批评吕、蔡二人以“无逸”、“敬”为“所”的错误,而且还进一步指出,吕、蔡的思想也同佛教有渊源关系,具体而言,是同佛教“能其所,所其能,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的命题一脉相承,是“吕、蔡明拒”佛教“而不觉为其所引”,即明排佛教,暗窃佛教的学风在此问题上的典型表现。为什么佛教首倡能、所之分,又宣称“能为所”呢?王夫之认为,这是佛教“能所”观发生“三变”的结果,他对释氏“能所”观的“三变”,作了详尽剖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下无定所也,吾之于天下,无定所也。立一界以为“所”,前未之闻,自释氏昉也。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能”“所”之分,夫固有之,释氏以为分授之名,亦非诬也,乃以俟用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而以可有功者为“能”,则必实有其用。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也。(同上)
王夫之虽然肯定区分“能”、“所”,这是佛教首先提出,“释氏著之”,但“能”、“所”之别的观念,在儒学经典中早已频频出现。王夫之旁征博引地说道:
其所谓“能”者即用也,所谓“所”者,即体也,汉儒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思也,所谓“所”者即位也。《大易》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即已也。所谓“所”者即物也,《中庸》之已言者也。所谓“能”者,人之弘道者也,所谓“所”者,道之非能弘人者也,孔子之已言者也。授实定名而莫之能易矣。阴阳,所也;变合,能也。仁知,能也;山水,所也。中和,能也;礼乐,所也。(同上)
一“能所”之辨缘起
王夫之的“能所”观在其哲学认知论的体系中,堪称是与佛教结下殊胜因缘的一个重要命题,并为学者所潜心研究和阐释。王夫之巧用佛学“能所”观,并引入其认知论,决非纯思辨的杜撰之作,而是与理学阵营的学术争论息息相关,带有浓郁的儒佛合一的色彩和机缘。这一机缘,发端于对《尚书·召诰》、《尚书·无逸》中两句话的诠注与解读。王夫之对这一争论,作了扼要概述:
王夫之在这段话中,首先肯定“能”,“所”概念的提出和区分,应归功于佛教,“自释氏昉也”,即佛教最早提“能”、“所”之分,这种“分授之名”,在王夫之心目中,是有哲理的智慧之见,决非毫无依据的不实之辞,“亦非诬也。”王夫之从佛教区分“能”、“所”概念的前提出发,对“能”、“所”概念的内涵、功能作了独具特色的论证。他认为,“所”是有待“能”认知和发挥其作用的外境(认知客体);而“能”是作用于外境并产生认知功效的认知能力(认知主体)。“能”与“所”都是客观存在,作为认知客体的“所”,是“实有其体”的外境,作为认知主体的“能”,是“实有其用”的人类所独有的认知能力。一为体,一为用,皆是“实有”而非虚无。既然如此,体用不可分,客体有待主体认知它,从而成为主体所作用的对象;主体必须作用于客体,通过认知客体,方能展现其认知能力。按照“能”、“所”的各自属性,王夫之明确提出体用不可分,“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即通过作用外境(“所”)以激发和展示主体(能)的认知能力,而主体的认知能力、功效又必须与外境相符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名实各相称”,避免“名之不得其实”的逻辑错误。
王夫之指出,大乘佛教视宇宙万物及其现象为因缘和合、不离“心识”而起的幻相,而性空之理、心识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能所”亦不是真实存在,只是依“心识”而起之幻想,不能执著为实有,必须“空我执而无能,空法执而无所”,“能所”双空,方符合佛门真谛。但佛教又提出“以心合道”之命题,这又承认“能所”之分是显而易见,不容抺煞的事实。佛教为了避免“以心合道”与“我执”(能)、“法执”(所)双空的矛盾,又提出能所相融,能所合一,“能其所”,“所其能”,“能”为“所”的命题,以消除上述的矛盾,这就是王夫之心目中的释氏“能所”观的“三变”。简而言之,王夫之认为佛教先承认能所之分,亦是“以心合道”,此为一变;后又依“唯心唯识”,“以有为幻,以无为实”之理,双空我法(能所),否认能所的真实性,此为二变;合能所为一,此为三变。王夫之对释氏“能所”观的“三变”,是有所取捨的,他认同佛教“能所”之分,指出“释氏为分授之名,亦非诬也”,并援引此观点,批评吕、蔡以“无逸”、“敬”为“所”是“疾入异端”的命题。王夫之依据其元气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承认万“有”的真实性,不赞同佛教“以有为幻,以无为实”,“惟心惟识”,合能所为一的观点,对佛教“能所”观的“二变”,“三变”持批评和否定态度,仅就“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角度而言,王夫之的立论和对佛教的态度,亦是可以理解和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如果从更加广阔的哲学视野透视,佛教在“能所”观上的“三变”,又何尝不具有深邃的哲理和智慧。佛教提出“能所”之分的概念,与现代哲学认知论所提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思想,有相当程度的接近、类似和趋同。就宇宙生成论的角度而言,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这是元气本体论所持的见解,但佛教所说的“以有为幻”,仅是从事物生成、存在、发展、消亡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因缘)而言,才称其为“幻有”,并未否认其客观实有性。如果从认知论的角而言,外部世界,或佛教所说之“境”,并非天然即是“所”,而只是特指进入人们实践活动領域,成为人们所认知、变革的对象,方才为“所”,即王夫之所说“境之俟用者曰所”,由此可见,在认知论领域,“所”并非独立存在,必依赖于“能”而成立,主体与客体,因缘而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是相即不离非一非二的。仅此而言,佛教视“能所”为一,而谓“能”为“所”的观点,也是与主,客体相依而立,彼此互涵的思想是合拍的。主、客或能所之分,是依逻辑而言,主客合一,或能所相合,就关系而论,貌似矛盾,实质属对立统一,其辩证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令人瞩目。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对佛教“能其所、所其能”,能所合一所蕴涵的主体、客体相须而立、互发互作的思想心领神会,在著名的“南镇观花”一案中,给予了形象生动而又深富哲理的阐发:
王夫之“能所”观与佛教因缘
(黄德昌,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王夫之“能所”观的内容、特征的论述和剖析,揭示了王夫之“能所”观与佛教的不解之缘,充分肯定了其“能所”观在认知论、道德论上的地位与价值,展现了王夫之援佛入儒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关键词:王夫之 无逸 敬 能所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传习录 ·下篇》)
王阳明的一位友人,对“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一命题产生质疑,以“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为例,认为花树与我心无关,承认心外有物。王阳明针对友人的发问,运用主体、客体相依互涵的原理,理直气壮地回荅他,你未看此花时,你的“心”与此花没有形成主体、客体或“能所”关系,即花未成为你心(能)之“所”,你心未成为此花之“能”,主体、客体,“能所”关系不成立,人心与花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你的“心”与此花已形成主、客体或“能所”关系,即此花成为你心(能)之“所”,你“心”成为此花之“能”,主体、客体,“能所”关系成立,主、客体相依而立,“能所”相即而成,所不离能,能不离所,“能其所”,“所其能”,故天下无心外之物。平心而论,王阳明、王夫之两位哲学大师,一主心本论,一主气本论,但在认知论上,都与佛教“能所”观结下不解之缘,主心本论者,倡“能所”相合,言“天下无心外之物”;主气本论者,崇“能所”分授,阐实体实用之说。二者立论有异,但授佛入儒,融儒佛为一体,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