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第一课时——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建立动态规律的思想,掌握循环排列规律,培养学习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水平。
1、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
生:他们布置花边.彩旗都是按规律来设计的.
师:小东家呀建新房,今年要装修,小东为他家厨房的墙上和地面设计了图案。(出示课件图案图)同学们,小东布置得有规律吗?今天呀,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图案有什么规律。好吗?
补充课题:
找规律
一、自主观察,发现规律
请看大屏幕,这是东东为他家厨房墙面和地面设计的图案,东东问:小朋友,我设计的图案有规律吗?(先观察一下,再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听,看看谁的发现最多)
师:同意这种看法请坐好,不同意地请举手。(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师边说边继续贴)一串有规律的花贴在黑板上。(这节课谁表现得好,老师就把这些花奖给谁,好不好?)像这样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有规律的排列。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六一”快到了,他们用学过有规律的知识来布置着“六一”联欢的现场。同学们,我们看一下,小主持是怎样布置的呢?他们布置地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它们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出示课件联欢图联欢图有彩旗、花边)
要求:(1)有什么图形?
(2)这些图形的排列有没有规律?
(3)有什么样的规律?
(4)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
2、引导学生找出图案的各个角度的规律。
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循环排序
2024年大班数学教案循环排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数学教材第5章《循环排序》,详细内容包括:循环排序的概念、循环排序的规律、循环排序的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循环排序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排序的概念,掌握循环排序的规律,能够运用循环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循环排序规律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循环排序的概念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发现循环排序的规律。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循环排序的概念、规律和应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循环排序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循环排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b. 如何运用循环排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b. 提问学生,检验学习效果;c.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循环排序2. 内容:a. 循环排序的概念;b. 循环排序的规律;c. 循环排序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找出生活中至少3个循环排序的例子,并说明其规律;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珠子,每种颜色有5个,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2. 答案:a. 例子1:交通信号灯,按照红、黄、绿的顺序循环排序;例子2:四季更替,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循环排序;例子3:星期循环,按照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的顺序循环排序。
第1个:红、黄、蓝;第2个:黄、蓝、红;第3个:蓝、红、黄;第4个:红、黄、蓝;第5个:黄、蓝、红。
二年级数学教案:循环排列规律
二年级数学教案:循环排列规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二、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图片若干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
3、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感受数学的价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循环排列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图形重复出现或依次增加(减少)的规律)的基础上的延续学习。
对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的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不是易事。
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做适当的处理。
首先,情境的导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循环规律的原型,通过学生熟悉的跑步、投篮、跳远等活动,给学生呈现了循环规律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
其次,主题图的呈现方式采用动态式,联系学生熟悉的跳远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出现,让学生感受到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再次,规律的呈现形态多样化,从方阵图延伸出线形、田字格形等等。
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循环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循环规律的内涵,揭示了循环规律的本质,使学生对图形的循环排列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最后,我为学生营造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的氛围,安排了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规律的创造从图形延伸到了图画、汉字、数字等排列,可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动态演示1、师: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开展哪些课间活动?播放录像:跑步打球2、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能不能也从跳远活动中发现一些数学秘密。
接下来仔细观察跳远活动。
播放录像:跳远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一个一个轮流过来跳的。
《找规律——图形排列规律》教案
-图形排列的基本概念:重复、交替、对称等。
-图形排列的规律:颜色、形状、大小、方向等。
-实践活动: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图形排列规律,创作自己的图形排列作品。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掌握图形排列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能够运用对称规律,创作出美丽的图形排列,例如:以一个中心点为对称轴,左右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
2.教学难点
(1)图形排列规律的综合运用:学生需要将所学的规律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创作出具有美感的图形排列作品。
(2)识别生活中的图形排列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图形排列规律的能力。
(3)解决图形排列问题时的逻辑推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找出隐藏在图形排列中的规律。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较为顺利,但在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规律的应用还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非常积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成果展示时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多进行口头表达,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规律,创作有趣的图形排列作品。
举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生需要掌握图形排列中的重复规律,例如:一个红色正方形,一个蓝色正方形,一个红色正方形,一个蓝色正方形,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重复规律。
-学会观察图形排列中的交替规律,例如:一个红色三角形,一个蓝色正方形,一个红色三角形,一个蓝色正方形,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交替规律。
小学数学_《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图形的排列规律》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有较丰富的周期规律的生活体验,如春夏秋冬四季轮换、星期一至星期天交替等等,而教材中的运用规律的素材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去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知识起点,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是规律建构的思维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得数学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体会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探究卡。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知引发(魔术引入,感知规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教师出示魔术箱,让同学们猜猜魔术箱里是什么?)引出彩旗,让学生观察彩旗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思考!请问第四组彩旗的排列顺序是什么?第六组呢?老师要加大难度了!第八组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第十组的第二面呢?第二十组的第三面呢?(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来,老师借机引导方法)老师很好奇,你们为什么不看彩旗就能知道它的颜色呢?你们用了什么好方法啊?生可能回答:其实只要知道每一组的排列顺序,按照规律就可以知道它的颜色了。
循序渐进:大班数学循环排序课程设计教案
循序渐进:大班数学循环排序课程设计教案大班数学循环排序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循环排序符合大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校教育中习惯于用从小到大的方式排序数字,因此循环排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数学运算规律和数学逻辑思维。
2.列举法在大班阶段,对学生进行列举法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字的认知更加深入,对数字具有感性认知和直观感受。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开场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数学知识,如:“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运用可以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我们做饭时需要用到的计量和数学,或者我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看到的数字和数学等等”。
第二步:阶段性知识点讲解1.数字的大小排列首先学生需要明确数字的大小问题,需要用一些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操,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亲手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数字的大小以及数字排序有一定的感性认知。
2.循环排序的理解循环排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教师把它描述、演示得尽可能精确。
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循环排序的方式是,教师可以用课件进行演示,以图形化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循环排序。
第三步:教学重点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使得本阶段教学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循环排序和列举法。
在此要求教师课后给每位学生说一下题目答案和必要知识点,让学生把整个知识体系联系起来,切忌重点后走人。
第四步:演示与示例题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给出一些示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手解题,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验数学的魅力和规律。
三、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互动,尤其要让学生表现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掌握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班数学循环排序课程设计教案的理解和建议。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渐进式地掌握数学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
新人教版小学第四册《图形循环规律》教案
4、调查发现,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图形的形状和颜色排列重复的规律。课前,就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画出变化后的第四组图形,但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根据图形排列的循环变化规律来画的。所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能发现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规律。
作业超市
1、能熟练地发现图形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规律,并根据规律接着画。
2、部分学生能自己创造规律。
作业纸
水彩笔等
组织学生完成作业。
课后评价
1、课件演示,引导发现小狗跳完后,队伍发生的变化。
2、组织猜测验证:小兔、小猴分别跳完后,队伍随之发生的变化。
3、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4、小结、揭题。板书:找规律
能发现队伍变化
能把规律说清楚
找图形变化的规律
1、能发现图形排列的循环变化的两种规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2、在观察、分析、推理中,学会找图形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
“学习设计”备课方案(试行稿)
二年级数学学科设计者: 年4月15日
课题
找规律(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1、《找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探索规律方面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2、找规律在第一学段共出现2次,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已经学习了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即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重复变化。本节课与一年级所学内容相比,图形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即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5、丁凌霄等3位同学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观察、分析能力较弱;张思熠同学几乎没有学习能力,他们都需要多多关注。
“找规律”第一课时——循环排列规律
生2:我们发现了:竖着看,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前面一排的最上面的图形移动到最下面,其他的每个图形都向上移动一个位置……
师:哦!你也很聪明哦!说得完全准确!大家也表扬一下他吧!
师小结:图形持续的重复,依次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规律,我们就把它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用数学去创造美。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到一般规律和循环排列规律的思维联系建立动态规律的思想,实现思维提升。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感受“重复”(复习旧知,直击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在重复中“变化”——在变中发现循环排列规律(学习新知)。
师:小东为他家设计墙上和地面的图案是按什么规律呢?
生:循环排列规律。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两幅图案,按照刚才学过的规律,看一看下一排它应该是怎样排列的?
(水果图案、动物图案课件)
师:如果这样一组图形持续地重复出现,依次改变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就说它是循环排列规律。
大家还想猜吗?老师今天带了几位小朋友,你们看理解他们吗?(课件出示福娃。)按照今天学的规律,谁来告诉下一排他们应该怎样排列?
要求:(1)有什么图形?
(2)这些图形的排列有没有规律?
(3)有什么样的规律?
(4)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
2、引导学生找出图案的各个角度的规律。
生1:我们发现了:横着看,每排四个图形相同,都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仅仅所在的位置不同。第一排绿色的圆到了第二排就成最后一个,其余的三个图形依次向左平移一个位置,红色的正方形排第一个;第二排红色的正方形到了第三排成了最后的一个,其余的三个图形依次向左平移一个位置,同样第三排第一个图形到了第四排成了最后一个。其余三个图形依次向左平移一个位置。
循环排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教材《找规律--循环排列》教学设计教师:王正英设计意图:1.课前交流:由于儿童年龄比较小,好奇心比较强,所以这里教师设计从游戏中导入新课,给学生充分的“养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授的学习打下心理基础。
2.例题教学:由魔术游戏开始新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学会思考,得到“成长”。
3.操作活动:设计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循环排列,进而深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4.课后练习:在本节课练习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玩翻纸牌游戏和设计带有循环排列规律的小手帕,给学生充足的“水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学习内容:教科书115页例1,做一做以及其他几个动手操作的练习。
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发现图性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学习重点:找出排列规律。
学习难点:叙述循环排列的规律课前准备:头饰、课件、作业纸;学生准备各种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感受规律拍手游戏: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仔细观察:(1)x xx x xx x 你能接着拍吗?(学生拍)(2)x xxx x xxx x xxx 这次谁能接着拍?(学生拍)二、新授:探究规律通过游戏展开新课:变魔术1.同学们表现特别棒,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老师先请4位同学到前面来。
(出示动物头饰)谁愿意来?(选4名学生戴上头饰,拍成一行)看着头饰,谁能说一说他们怎么排的?(课件出示)2.老师现在开始变个魔术了。
(1)请大家闭上眼睛。
(变换学生位置)好、睁开眼睛吧,和上次比,他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真是这样的吗?(课件演示)谁愿意再来说一说?(指名2人说)(2)请你再闭上眼睛。
(变换学生位置)好,睁开眼睛吧。
这次和上次比,位置有什么变化?谁还想说?(指名1人讲解,课件演示)(3)如果你是魔术师,下次该怎么排?(请一名同学讲解)大家变得对不对呢?请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设计:第七单元图形的排列规律一、教学目标1.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意义。
2.能通过观察、分析图形的排列、找出相应的规律。
3.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述图形的排列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排列规律的基本概念。
2.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形的排列规律。
3.能准确地描述图形的排列规律。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课前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所学的知识,如点、线、面、图形等的名称、特征等,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图形的排列规律。
2. 课堂教学(1)引入新知识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有趣的图形,或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形,询问学生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出图形的排列规律这个概念。
(2)演示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有规律的图形排列,如下图:△ △△ △△△ △△△△△ △△ △△△ △△△△ △△ △△△指导学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己设计几个图形,并规定某一个图形为“起始图形”,要求找出该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依据该规律将全部图形排列出来。
学生做完后,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拓展应用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出有规律的排列,如书架上的书、餐桌上的餐具、花圃里的花等等,并要求描述该排列的规律。
3.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并进行课后作业布置。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板书辅助。
五、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业的质量等来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采用课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图形中排列规律教案
图形中排列规律教案教案标题:图形中排列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图形中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观察和描述这些规律。
2. 能够应用排列规律解决问题,例如预测下一个图形或填充缺失的图形。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图形卡片或图片。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4. 彩色笔或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系列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讨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
探究(15分钟):1. 分发图形卡片或展示一系列图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排列规律。
2. 引导学生提出他们观察到的规律,例如图形的大小、颜色、方向等。
3. 通过讨论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更多的排列规律。
实践(2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排列规律填充缺失的图形或预测下一个图形。
2. 鼓励学生使用彩色笔或铅笔标记出他们观察到的规律,并解释他们的推理过程。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推理,以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发展。
总结(10分钟):1. 回顾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并让他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排列规律。
2. 强调图形中的排列规律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规律。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排列规律,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发现。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更复杂的图形排列问题,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图形排列问题,并与同学交换解答。
3. 使用计算机软件或在线资源,提供更多图形排列的练习和挑战。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图形中的排列规律。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挑战的图形排列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高中数学循环排队教案
高中数学循环排队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循环排列。
2. 学生能够计算循环排列的种类数。
3. 学生能够应用循环排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循环排列的概念和性质。
2. 循环排列的计算方法。
3. 循环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并提出学习循环排列的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定义循环排列,介绍循环排列的概念和性质。
2. 讲解如何计算循环排列的种类数。
三、练习(20分钟)
1. 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循环排列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应用(10分钟)
1.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循环排列的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交流解决思路。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循环排列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反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循环排列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拓展延伸:
给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循环排列的知识,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应用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循环排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刘献珍)
《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小榄镇九洲基小学刘献珍
教学内容:图形简单排列规律例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找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按照规律继续画图形,学会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2、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
教学过程
复习:开火车
一、创设情境,体会规律
1、出示右边图形: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规律,发现规律。
(从图形中去看形状的变化、颜色的变化、数量的变化,从而找规律,发现规律)
3、出示主题图,并揭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探索例1
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人和物排列的规律
2、汇报结果
(重点让学生说清楚重复排列的内容)
(1)找出彩旗的规律。
(2)找出彩花的规律。
(3)找灯笼的规律。
(4)找人物的规律。
3、小结
4、小练笔:课本P85页“做一做”中的内容。
三、巩固应用
1.课本P86页数学游戏。
2.亲子有规律的游戏。
四、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图形的排列规律
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小学数学二上《图形的排列规律》教案
小学数学二上《图形的排列规律》教案第一课时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提示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设计了“用3个圆片、3个正方形、3个三角形按要求摆”的两个操作活动。
活动(1)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自己摆放、交流、展示不同的摆法来引出活动(2)的素材。
在教学活动(2)时,要加强活动引导,让学生先了解“3×3”的方格,然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调理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3×3”方格中图形摆出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过程。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在“3×3”的方格中摆成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且每一行、每一列又不相同的情况。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游戏“听口令,站成行”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们请9名小朋友上台来,3个小朋友拿圆形,3个小朋友拿正方形、3个小朋友拿三角形,然后只给他们10秒钟的商量时间,看看他们能不能迅速而且有规律的站成一行?(指名学生上台活动)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有关图形排列规律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热身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后面所学的内容充满期待。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活动(1)把图形有规律的摆成一行。
师: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把○□△各三张有规律的排成一行,看谁摆的又快又好。
(学生独立设计,然后在全班交流。
)2. 活动(2)把图形有规律的摆在下面的方格里。
师:小朋友们刚才都摆的非常好,速度也很快,现在我们来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方格,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方格,你发现了什么?生1:这个方格有3行,每行3个格。
循环排序大班数学课程教案设计
循环排序大班数学课程教案设计循环排序大班数学课程教案设计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2、学习简单的循环排序的方法3、寻求排序的规律、开展幼儿观察、比拟、判断、推理的才能,以及解决问题的才能。
活动准备:老师-有关排序的挂图、动物、图形、水果、日用品的卡片多种。
幼儿-常见三色图形的卡片、泡沫拼图、操作册、彩笔、白纸、各种颜色的积木活动重点:开展幼儿观察、比拟、判断、推理的才能,寻求排序的规律、学习简单的循环排序的方法。
活动环节:一、引入课题〔小朋友排排队〕二、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排序〔老师讲解有关排序的概念〕三、拚拚玩玩〔幼儿分组操作,讲评后小结,引出循环排序〕四、完成操作纸内容〔点评〕五、延伸活动〔小小设计师〕活动过程:一、请幼儿排队引出课题:1、男女各站一排观察自己的队伍2、游戏变变变,男女混排,听口令变变变--变成一男一女,请幼儿观察自己是否按要求排的,听口令变变变----变变变第二队一男二女有规律地排好。
老师重复1男1女,1男1女、、、 1男2女、1男2女、、、、加深幼儿排队的印象,也就是排序的概念〔过后请幼儿回到自己座位〕前后衔接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二中二、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1、小动物〔动物的排序实列图示〕也来排队了,看看他们怎么排的?你能发现什么?〔此处稳固排序。
A-B-A-B;AB-AB ; ABB-ABB-ABB 〕请几名幼儿答复老师的问题。
2、再出示图形的排序实列三幅让幼儿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第一组的图片是按什么规律排的?〔颜色〕这一组图片又是按什么排的?〔形状、数量、大小〕老师在指导幼儿观察的同时,幼儿学说排序的概念,同时需要老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究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一〕老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排序,比方:按形状、大小、长短、颜色、或是种类等多种特征排序,可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很美丽,小朋友的手很巧,那我们自己就来玩玩拚拚,看看我们是不是也会呢?看看谁的.手儿巧?谁是最聪明的宝宝?〔二〕幼儿分组操作〔1、积木拚插组 2、各种泡沫图形拼摆组 3、日用品拚摆组 4、动物图片拼摆组 5、水果图片拼摆组〕1、幼儿操作时,老师巡视,给与指导。
二下: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循环排列规律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二、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图片若干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
3、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感受数学的价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循环排列规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图形重复出现或依次增加(减少)的规律)的基础上的延续学习。
对二年级学生而言要透彻的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不是易事。
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材做适当的处理。
首先,情境的导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循环规律的原型,通过学生熟悉的跑步、投篮、跳远等活动,给学生呈现了循环规律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知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
其次,主题图的呈现方式采用动态式,联系学生熟悉的跳远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出现,让学生感受到循环规律的形成过程;再次,规律的呈现形态多样化,从方阵图延伸出线形、田字格形等等。
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循环规律,从而深刻理解循环规律的内涵,揭示了循环规律的本质,使学生对图形的循环排列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最后,我为学生营造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的氛围,安排了“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规律的创造从图形延伸到了图画、汉字、数字等排列,可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
接下来我们就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同桌合作,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设计。
摆好后同桌说一说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1、生摆图案(提供多组活动材料)水果:;文字:东、南、西、北;数字:1、2、3、4;图形:动物:2、生汇报小组1展示,师:说说你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排列的?小组2展示,师:我们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证一下他们组排的对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王萍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
“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特点寻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简单的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自己动手设计出根据循环规律排列的图案
教学方法:
在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后,二年级学生将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必须使用形象的图形以突破重难点。
《标准》中指出:“重
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本课设计注意体现这一要求,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灵活,演示直观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自然生成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开课伊始,通过欣赏有规律的图案引导学生体会图案中的有规律的美。
(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示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图案。
白板展示精美图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暗示今天的学习内容与按规律排列的图形有关)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图形会带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
(板书:图形的排列规律)空出一词的位置。
二、新课教学
1、分析规律
此时交互式白板出示两幅图案(一副按规律排列,一副杂乱无章),请学生选择看上去更加美观的一副。
通过前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很自然就选择了图形排列有规律的一副图形,这时教师提出请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究其规律。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示直观准确,通过应用遮屏功能,去除干扰,使学生发现一组与另一组之间的位置变化规律。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随意拖动,自如改变各个图案的位置,将学
生的猜测进行验证。
整个过程互动性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严密准确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把每组第一个放在最后,其余图案依次向前移动一格,并根据此规律再接着画出一组或几组。
教师总结,揭示课题:同学们,像这样自始至终、循环往复的排列规律就是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并将课题补充完整。
2、感知规律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4种小动物头饰,选择4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由学生自己设计他们的位置,由此生成一组循环排列的图案。
(交互式电子白板清晰展示游戏过程。
电子白板能根据学生的位置生成一组组图形,体现了课堂的随机性,而且因为是由学生自己排列,自己设计的规律,学生有强烈的归属感,感觉是自己的作品,所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台上扮演的孩子还是没能上台的孩子,都积极主动的融入了活动,不知不觉中亲身感受了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教师总结:每一位同学在每一个位置上都停留过,然后又回到最初的位置,这就体现了“循环”的含义。
3、设计规律
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组根据循环排列的图案。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
通过此活动不但使学生对循环排列规律有更加深入的体会,而且能自己设计图案,拓展了知识,学以致用。
实物展台的使用
清晰的展示了学生的作品,教师利用展台的抓图、对比教学等功能,分析学生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直观的展示了学生的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
4、拓展知识
目前为止所有的图案最多只有4个,那么能否设计出5个图案的排列呢?(根据学生随意说出的五个字,生成图片,然后进行循环排列,利用课堂随机的资源,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再认识、再巩固,交互式电子白板能轻松实现课堂资源的随机性和互动性,为学生深入理解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教学反思:
传统的黑板或PPT的教学,无法实现图案位置的随意变换,教学环节设计好就无法改变,图形的组合也死板、固定,要让学生观察出循环规律很不容易,尤其对于反应较慢的学生难度较大。
但是,因为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可以直观的发现位置变化过程,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意排列图形,轻松验证学生的猜测,因此突破教学难点很轻松。
在以下环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更为明显:
1、分析规律——由于交互式白板的自由拖动功能,各个图案可以随意拖动,通过展示,学生很容易发现位置变化的规律。
2、感知规律——学生自己扮演小动物,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规律,在交互式白板上展示课堂随机生成的图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环节,完全是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排列与变化,所
有资源均为生成性资源,学生感觉亲切自然,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该资源还可以保留,作为期末复习的题目。
虽然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相当优异的教学功能,但是低年级学生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需要提前进行训练,一般的学生无法自如操作,所以整堂课缺乏学生的自主展示,只能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弥补。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支撑人与白板、计算机、投影仪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且它还自带强大的学科素材库和资源制作工具库,并且是一个兼容操作各种软件的智能操作平台,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调用各种素材或应用软件教学,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支持了教师的课堂策略的实施。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由媒体整合、内容整合向思想整合层面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必将构筑起“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为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兴起一场效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