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

合集下载

回眸历史:三线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回眸历史:三线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回眸历史:三线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

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

从1964年到1980年,贯穿3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

从宏观上看,如果不算1964年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之前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仅从1964年到1980年间,国家对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25.68亿元。

通过三线建设,建成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业交通企业、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基本形成了交通、电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钢铁等生产部门相互配套的体系,并且与地方中小企业连成了一个生产系统,同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生产指挥系统。

从微观上看,在铁路建设方面,从1964年8月中央决定修建成昆铁路、川黔铁路、贵阳铁路等6条铁路线算起,到1980年,三线建设共建成了成昆、湘黔、焦柳、襄渝、川黔、贵昆等铁路线,在使整个西北、西南地区自身连成交通网络外,还使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交通网络连为一体。

同时,还配合铁路建设,建成许多公路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落后的状况,为西部地区的矿产开发、产品流转、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创造了交通条件。

在国防工业建设方面,通过三线建设,我国在重庆地区建成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

在四川和贵州建成了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在四川和陕西建成了战略武器科研生产基地。

在西昌建成了卫星试验、发射中心。

通过三线建设,将东北、华北地区老军事工业企业的一部分搬迁到西部地区建新厂,基本上达到了将重要军工企业“一分为二”的目的。

电子工业形成了生产门类齐全、元器件与整机配套,军民兼容、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体系。

航天工业实现了地区配套,建成了完整的战略和战术导弹科研基地,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射中心;航空工业生产体系也在西部地区形成,在西部地区形成了几个歼击机、运输机生产中心,生产能力占全国航空工业的三分之二。

【学习园地】再谈三线建设历史功绩和“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

【学习园地】再谈三线建设历史功绩和“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

【学习园地】再谈三线建设历史功绩和“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时至今日,仍带给我们巨大启示。

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面临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

从1964年计划和决策开始到1980年,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部署,在包括川、贵、云、陕、甘、宁、青等13个省、自治区的我国中西部内陆腹地,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的三线战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

这场建设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了2050余亿元资金,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左右,安排建设项目1100多个,高峰时期投入人力400多万。

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发展了我国国防工业。

三线建设是我国国防工业的一次大飞跃,建立起了包括电子、兵器、船舶、航空、航天、核能在内的现代国防工业体系,一大批国防生产基础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相继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武器装备生产主要依靠一二线的状况,生产能力占全国的一半多,极大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布局。

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技术装备,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改变了世界大国的核平衡局势。

三线地区成为了我国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并发挥长久的作用。

优化了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

新中国建立之初,现代工业十分薄弱,而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布局上仍然存在着东重西轻的不合理局面。

三线建设的上马,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一次战略性大转移,一批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

至1978年,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达到约19万个,沿海地区约为15万个;中西部地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1793亿元,沿海为1401亿元。

“三五”计划 三线建设成就瞩目

“三五”计划 三线建设成就瞩目

“三五”计划三线建设成就瞩目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6年第5期
“三五”计划的实施贯穿“文化大革命”的前半期,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由经济建设向政
治运动转变,经济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呈现出跌宕起伏的状态。

同时,中国在1960年代连续面临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与中印边界争端的挑战,导致经济建设不
得不考虑战备的需要。

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三五”计划,1964年5月,由国家计委提出,经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

之后依据中共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
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
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具体任务是: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
发展农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强调国防建设,加快三线建设是“三五”计划实施的重要特征。

“三五”计划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同样经历大起大落。

与此同时,国民
经济的增长也经历了第一年的上升和随后两年的全面下滑,到最后两年增长又呈现剧烈波动的
局面。

但是,另一方面,三线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变了过去的工业布局,内地工业
产值的比重上升,当然三线建设也存在投入巨大和效益偏低等问题。

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突破,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发射了第一颗科学试验卫星。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的故事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初期,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加强中国国防力量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包括了大量的矿山、工厂、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故事一:攀枝花建设传奇攀枝花市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曾经是三线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

在攀枝花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中国决定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以满足国内钢铁需求。

攀枝花钢铁厂的建设地点选在了四川省攀枝花市境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在当时的情况下,攀枝花市还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

为了建设这座钢铁厂,几十万人来到了这里,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斗。

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地理环境恶劣、生活设施不足等等,最终在攀枝花市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

故事二:兰州铁路局的奋斗兰州铁路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铁路枢纽,也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之一。

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兰州铁路局的员工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为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铁路技术还比较落后,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兰州铁路局的员工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断地进行铁路修建和改进工作。

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等,最终建成了一条条高质量的铁路线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线建设是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建设过程,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些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精神,也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三线建设对西部发展的贡献

浅谈三线建设对西部发展的贡献

浅谈三线建设对西部发展的贡献摘要: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为解决经济发展和防备侵略战争,中国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使中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还是中国首次的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文中以遵义三线建设为例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三线建设;西部发展;宝贵遗产Abstract: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mid sixty’s to mid seventy’s,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event a war of aggression, in Northwest China in Southwest Sichuan, Yunnan, Guizhou and Shaanxi, Gansu, Ningxia, Qinghai, on a large scale “three line construction”. Three line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 Chinese have a relatively safe strategic rear, or China’s first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left precious herit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line of Zunyi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Keywords:Three line construction; western development; precious heritage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到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三线建设工作感言

三线建设工作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国三线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参与三线建设工作的普通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表达我对三线建设工作的几点感悟。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确保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

三线建设,是指在我国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建设一系列以国防工业为主,兼顾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业基地。

这一决策,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三线建设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

通过三线建设,我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基地,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三线建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线建设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三线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

三线建设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三线建设工作的艰辛与付出三线建设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首先,建设者们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西部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许多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

然而,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三线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其次,建设者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物资匮乏,条件艰苦。

然而,建设者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再次,建设者们树立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协同配合。

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们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为三线建设事业奋斗。

三、三线建设工作的成果与启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三线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三线建设工作成果的几点感悟:首先,三线建设为我国国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一、引言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实施的两项重大战略举措。

这两项计划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目标意义和取得的成就三个方面,探讨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二、历史背景1.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起源于我国进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需要。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正面临着军事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内陆建设大规模的工业设施,以确保国家安全。

2.三线建设的背景大三线建设是指沿着我国西部地区,依次建设包括道路、铁路、机场、工厂、军事设施等的三条重要战略线路,旨在将军事工业设施远离沿海地区,增加军事安全的保障。

同时,这也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西部大开发的背景西部大开发是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通过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西部地区素有“天府之国”、“粮仓”之称,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

因此,西部大开发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

三、目标意义1.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通过建设大量的工业设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工业产能和军事实力。

同时,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了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2.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不仅改善了东部地区的发展条件,也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加强东西部间的交通和经济联系,实现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减少了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3.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大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等,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贵州三线建设略述摘要:贵州的第四次移民浪潮三线建设,对于贵州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还使贵州在经济上得到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在贵州科教文卫、民族团结、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正是致力于此,将贵州三线建设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地解释其历史贡献。

关键词:贵州第四次移民浪潮三线建设研究一、贵州历史上的四次移民浪潮在贵州发展的历史当中,曾经有四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为开放贵州作了极其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开放移民浪潮应当是在在明朝初期,由于为了防范云南蒙元的残余势力而在中国西部地区首次建立布政司,并且明政府把江南人口中的一部分迁移过来进行驻守屯兵,这种称为“屯堡制度”,它为贵州的最初开创和建设打下了最为原始的基础。

第二次移民浪潮则是在清代,但它已经远远不同于先前明代为了戍边而产生的军屯制度的移民性质了,则是一种在积极利益驱动之下,招徕的一批自由移民,他们这些“客民”在贵州进行生意买卖和手工业制造,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次移民潮则是在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为了巩固刚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建立人民政府的新政权,贵州迎来了一大批南下支黔的外省籍老干部及其干部家属。

因此,他们接管了贵州并建立各级人民政府,为贵州的发展也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片力量。

而最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则当属第四次移民浪潮——贵州三线建设了。

二、贵州三线建设决策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变化风云诡谲,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中国也与周边国家关系日益紧张,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纷至沓来,形势极为严峻。

那时候,苏联由于推进大国沙文主义而造成中苏关系紧张,而以前亲如兄弟的关系日益被多起边境挑衅事件所冲淡。

而在南边,由于我国当时还陷入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经济落后之中,当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想借助我国经济困难的窘境和与苏联之间关系破裂之一间隙,并依靠美国的力量来反攻大陆。

在西边,中印边境问题也同样威胁到了当时我国的领土安全,中印自卫反击战的打响也使得当时的形势日益严峻。

三线建设者的奋斗故事

三线建设者的奋斗故事

三线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三线建设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涉及全国十几个省份和地区,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无数三线建设者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不朽的篇章。

一、艰苦创业,开疆拓土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急需加强国防建设和工业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线建设者们肩负起光荣使命,奔赴祖国大江南北的荒山野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建设工厂、研究所、基地等基础设施。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们白天辛勤劳动,晚上加班加点,甚至牺牲了休息时间。

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形成了紧密团结的团队。

二、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三线建设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勇攀科技高峰。

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工作中,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他们不仅在国内取得了重要成果,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无私奉献,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三线建设者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还积极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工作中,他们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奉献、默默耕耘。

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还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传承精神,继续奋斗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不朽的篇章,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扬三线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勇攀科技高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

贵州三线建设略述摘 要:贵州的第四次移民浪潮三线建设,对于贵州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它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还使贵州在经济上得到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在贵州科教文卫、民族团结、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正是致力于此,将贵州三线建设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地解释其历史贡献。

关键词:贵州 第四次 移民浪潮 三线建设研究一、贵州历史上的四次移民浪潮在贵州发展的历史当中,曾经有四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为开放贵州作了极其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开放移民浪潮应当是在在明朝初期,由于为了防范云南蒙元的残余势力而在中国西部地区首次建立布政司,并且明政府把江南人口中的一部分迁移过来进行驻守屯兵,这种称为“屯堡制度”,它为贵州的最初开创和建设打下了最为原始的基础。

第二次移民浪潮则是在清代,但它已经远远不同于先前明代为了戍边而产生的军屯制度的移民性质了,则是一种在积极利益驱动之下,招徕的一批自由移民,他们这些“客民”在贵州进行生意买卖和手工业制造,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次移民潮则是在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为了巩固刚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建立人民政府的新政权,贵州迎来了一大批南下支黔的外省籍老干部及其干部家属。

因此,他们接管了贵州并建立各级人民政府,为贵州的发展也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片力量。

而最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则当属第四次移民浪潮——贵州三线建设了。

二、贵州三线建设决策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变化风云诡谲,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中国也与周边国家关系日益紧张,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纷至沓来,形势极为严峻。

那时候,苏联由于推进大国沙文主义而造成中苏关系紧张,而以前亲如兄弟的关系日益被多起边境挑衅事件所冲淡。

而在南边,由于我国当时还陷入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经济落后之中,当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想借助我国经济困难的窘境和与苏联之间关系破裂之一间隙,并依靠美国的力量来反攻大陆。

在西边,中印边境问题也同样威胁到了当时我国的领土安全,中印自卫反击战的打响也使得当时的形势日益严峻。

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及其时代启示

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及其时代启示

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及其时代启示三线建设是上世纪60至80年代我国一项国防和后方工业建设运动。

福建省在这一时期也进行了本省的小三线建设。

在此过程中,上海对福建进行了支援。

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对福建特别是闽西北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在这一课题上研究成果较少。

①上海对福建的支援包含着以先进带后进,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战略思想,对当下经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在档案梳理和文献互证的基础上,厘清这一时期上海支援福建的历程和特点,总结其历史成就和时代启示,以求深化此课题的研究。

一、上海支援福建小三线建设历程回顾三线建设始于1960年代中期,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后方基地和工交建设战略。

1964年5月-6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二线也要发展军事工业。

根据中共中央要求和部署,福建省开始了本省的小三线建设。

发展内地工业,生产军用、民用产品是小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因福建一直处于战备前线,台海局势的不确定性使得福建工业投资较少,产品品类不全,无法满足军民发展需要。

虽有本省沿海企业内迁,但还是难以改变现状。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拥有大量工厂和雄厚资金,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支1/ 12援全国”的任务。

如1956年上海企业分别迁往福建等地区,其中较大的工厂在1960年迁至福建后,随迁的技术人员就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段沪闽两地合作迁厂经历为上海支援福建提供了经验。

1965年6月23日,福建省计委与上海市经委联合向华东局计委、国家建委、福建省委、上海市委提出关于从上海迁出11个厂支援福建的报告。

1965年底国家建委召开迁厂会议,表示具体工作分别由搬迁企业归属的纺织、化工、轻工三个局进行。

当年10月,福建省就成立迁厂办公室,并确定福建省委迁厂计划。

计划将上海迁往福建的11个厂全部建在山区三线,以“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为建设方针。

在迁厂企业类型上,据统计,上海搬迁至福建的11个企业中,有轻工业迁厂项目7个:静安纺织厂、立丰染织厂、经昌染织二厂、上海勤余针织厂、华光被单厂、锦新丝织厂、上海泰昌胶合板厂。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

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作文园地求职简历党团工会演讲致辞领导讲话总结报告文秘知识合同范本法律文书节日庆典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个人简历入团申请入党申请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文书写作党团工会入党相关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三项建设的历史成就按照中国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我国沿海一带为第一线,中部地区为第二线,内陆地区为第三线。

所谓“三线建设”,就是指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西南(包括湘西、鄂西、四川、云南、贵州)和西北(包括豫西、晋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所进行的规模宏大的国防经济建设。

这项建设,从“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开始酝酿决策,到七十年代末基本停止,经历了15年左右的风雨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当时的世界形势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一)“三线”建设的起因众所周知,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

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中国人民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与此同时,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代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

1964年8月,美国一手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将侵越战争规模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对我东南边境地区及内地进行侦察、轰炸和破坏。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在六十年代以前,党中央制定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靠沙发(苏联)面朝东”,在战略方向上可以专顾美、蒋集团,我国的总体形势还算乐观。

难忘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战场

难忘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战场

文/ 周自福2020年,是国家三线建设创建56周年,也是中国航发红林54周厂庆年。

54年的栉风沐雨、54年的酸甜苦辣、54年的创业艰辛、54年的辉煌成就,这一切,都凝聚着三线人的聪明和才智。

响应号召 扎根深山三线建设是1964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时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为加强战备、建设内地工业基地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54年前,老一辈三线人为了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伟大号召,无怨无悔从激的设战场难忘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祖国大西南的深山峡谷——贵州,在“靠山、隐蔽、分散”的大山里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布下了三线建设“战场”,目的就是一心一意把三线建设好,增强国防力量。

1971年2月,笔者从广州空军部队退伍,来到这个三线建设“战场”(中国航发红林)。

那时的“战场”在大山深处,除了连绵的群山,就是茫茫的丛林,三线建设者们就是要在那里建厂房、修宿舍,艰苦创业。

当时那里交通闭塞,运输困难、吃菜困难、饮水困难、行走困难、住宿困难、办公困难、施工困难……困难,就像眼前的乱石,成堆、成山。

↑1983年12月的红林家属区一隅(李颖 供图)艰苦创业、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中国航发红林的事业,也成为红林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业艰难 虽苦亦甘我印象最深的是,住“干打垒”的房子。

这对人是一种无形的考验。

所谓“干打垒”就是开山放炮、就地取材、用石头、砖瓦以及油毛毡等材料垒砌而成的简易房子。

冬天冷得很,夏天热得很。

一楼住房不但光线差,而且潮湿,二楼的住房虽然条件稍微好一些,但经不住大雨侵袭,经常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屋里的床铺总是扫不净的灰沙;楼房地板是一层薄薄的预制板,有时楼上人在屋内往盆里撒尿的声音,楼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门窗不能关严实,老鼠、苍蝇、蚊子进出自由,弄得大家防不胜防。

水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

山泉水、稻田水、雨水、井水,什么水大家都喝过。

毛泽东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毛泽东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三线建设,是1964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

所谓三线地区,是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的中西部地区。

一线地区是指东部沿海和边疆省区。

处于二者之间的缓冲地带则被称作二线地区。

开展三线建设国家共投入2052亿元的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5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空前壮举。

解密档案终结关于三线建设的口水战关于三线建设是否必要,长期以来存在肯定与否定的口水战,其实看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年的国际斗争背景到底如何。

1994年,尘封在美国档案馆中的一批机密档案已满30年,由于美国历史学家的不懈努力,其中一部分终于被曝光解密,证实1964年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且不仅仅是设想而是变成了具体实施方案。

1963年4月,通过卫星U-2高空侦察机侦察,美国确认中国将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十分惊恐。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

1963年9月,蒋经国到美国,商谈使用空降兵部队打击中国核设施问题。

1964年9月16、17日,也就是美国最后讨论对中国核基地进行袭击的时候,周恩来主持了由军委和国务院负责人组成的第九次中央专门委员会会议,研究是否按时爆炸原子弹。

有人提出推迟到1970年在三线地区建设好第二个核基地以后再进行核爆炸,以免提前遭受袭击;也有人认为早晚都有压力,还是按计划10月爆炸。

9月21日,周恩来给毛泽东写去特急信,附上罗瑞卿起草的请示报告,提出三种方案:一、“今年毛泽东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 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曹永胜 李旭之爆炸”;二、“明年4、5月与空投航弹连续试炸”;三、“推迟爆炸”,到西南的第二批核试验基地建好以后。

略论三线建设在四川的发展及其影响

略论三线建设在四川的发展及其影响

EXPERIENCE区域治理略论三线建设在四川的发展及其影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熊晓雪摘要: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

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的四川省因其独特的历史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幸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

三线建设期间,对四川的工业、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铁路干线的修筑和国防工业建设等。

关键词:三线建设;四川省;发展;影响中图分类号:D2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2-0012-0002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

这次工业布局的重大调整,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给内陆大省四川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

[1]三线建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确保国家安全、改善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与超级大国周旋赢得时间。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所以将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

三线建设在四川的发展改变了四川的经济状况、改变了交通落后的状况。

三线建设能取得如此的成就要归功于大公无私、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者们。

“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留给四川的宝贵财富。

一、总体三线建设情况(一)三线建设决策的形成在20世纪60年代初,风起云涌、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对中国当时的经济战略决策和战略布局产生直接的影响。

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形成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主要表现为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以及美国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展开攻势。

同时中国与周边的国家的关系十分紧张、令人不安。

印度军队在中国的西面不断向中国领土发起大规模入侵,在南面有美军与越南的战争的战火逐步向我国的南大门蔓延,台湾从东面对大陆的军事进行不断骚扰、叫嚷着向大陆发起反攻。

赞美三线建设的优美句子

赞美三线建设的优美句子

赞美三线建设的优美句子三线建设的背景简介三线建设,指的是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应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西部和边远地区建立起一系列轨道交通、电力、通信等重要的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国发展现代工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三线建设的重要意义1.提高了国家安全性:三线建设在中国边远地区修建了众多的军事防御设施,加强了国家的防卫能力,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由于三线建设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进行,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3.加强了国家统一:三线建设拉近了中国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加强了国家的统一,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疆域完整和民族团结。

三线建设的成就与亮点发起三线建设的动力1.近敌情况:中国采取了防御性国策,为应对潜在的敌对势力,加强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确保国家的安全。

2.发展经济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地理条件:中国的西部地区多为高山峡谷和沙漠草原,建设这些地区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2.气候条件:西部地区的气候干燥且变化多端,加之高海拔和寒冷条件,给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线建设取得的成绩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三线建设中修建了大量的交通网络、电力系统和通信设施,打通了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工业化进程:三线建设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兴建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生产线,为中国的现代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居民生活改善:三线建设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线建设的启示与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模范1.决策科学: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的故事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在国家安
全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下,为了加强对西部、北部边疆地区的控制和防御能力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这个计划始于1964年,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

计划
包括修建公路、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并建立工业生产基地、科研机构和军事设施,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包括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等问题。

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线建设带来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线建设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建设贡献了力量。

同时,三线建设也促进了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信心。

今天,三线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中国发展和壮大的一个缩影。

三线建设六金花事迹

三线建设六金花事迹

三线建设六金花事迹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进行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旨在加强国防建设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一战略主要包括了修建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以支持国防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

三线建设的六金花事迹指的是在三线建设中取得的六个重大成就或突出贡献。

首先,三线建设在国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修建地下工程、隧道、军工厂等设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三线建设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三线建设也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成就。

大量的工程建设为中国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推动了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另外,三线建设也促进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通过在内陆地区
建设大量基础设施,缩小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均衡发展。

最后,三线建设也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线建设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影响力,为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三线建设的六金花事迹展现了中国在国防、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地区均衡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有哪些我国的三线建设,利贯当代、功盖千秋,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不少的贡献。

(一)“三线”建设的起因众所周知,全国解放以后,新中国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

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关系的破裂,两国关系日益恶化,后来又发展到边界地区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之战)。

1962年10月,印度在我西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中国人民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与此同时,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队也趁火打劫,加紧对我东南沿海一代进行骚扰和破坏,疯狂叫嚣“反攻大陆”。

1964年8月,美国一手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将侵越战争规模扩大到越南北方,并对我东南边境地区及内地进行侦察、轰炸和破坏。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及周边形势,异常严峻。

本来,在六十年代以前,党中央制定并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背靠沙发(苏联)面朝东”,在战略方向上可以专顾美、蒋集团,我国的总体形势还算乐观。

即使发生了“朝鲜战争”,党和毛泽东也仍然保持着清醒头脑,认为:“美国并没准备在目前发动世界战争。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26页)“说马上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吓唬人的。

我们要争取十年工夫建设工业,打下强固的基础。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26页)基于对形势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充实、提高”,到1964年我国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经济形势好转,因此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热切渴望在即将制定的“三五”(1966――1970)计划中,将尽快解决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这年2月到4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由我国农业、财政和工交三方人员参加的长期规划会议,在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的主持下召开。

其中,谭震林负责研究落实我国5亿亩农田的稳产、高产问题;李先念主持财贸会议,重点讨论我国农产品的收购政策;薄一波主持工交会议。

随后,国家计划委员会根据会议情况,制定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规定我国“三五”规划的中心任务是,一、按不高的标准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即在1970年使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00亿斤左右,人民群众的衣着消费量(包括各种纺织品)达到人均24尺左右;二、兼顾国防需要,解决国防所需的常规武器,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三、加强基础工业对农业和国防工业的支援。

归纳起来就是:吃穿用第一,基础工业第二,国防建设第三。

因此,“三五”计划曾一度被周恩来总理比喻为“吃穿用计划”。

1964年5、6月间,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

5月10日至13日,毛泽东在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的汇报后,对于“把基础工业和国防建设放在后面”流露出了不安情绪,他幽默地说:“两个拳头,一个屁股。

农业是一个拳头,国防是一个拳头。

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做稳。

屁股就是基础工业。

”但他基本上还是同意了这个“设想”。

半个月后,毛泽东在同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人的谈话中,进一步谈了自己的忧虑和不安。

他说:“三五”计划还是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的不平衡问题,要搞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加强战备,着重进行“三线”建设。

国家计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指出:根据目前形势的发展,我国“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强“三线”建设,集中力量尽快把“三线”地区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建设起来,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同时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相应发展轻工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汇报提纲》认为,加快“三线”建设是“三五”计划的核心。

至此,原来的农轻重的顺序发生改变,“三五”计划的制定将把国家的“生存与安全”,放到突出的地位上。

1964年6月6日,毛泽东发表讲话,集中讲了两点:(1)改变计划方法。

他说:过去我们制定计划是学习苏联,首先定下钢产量,然后再计算生产这些钢需要多少煤炭、电力和运输力量等。

钢的产量变小,其他的都跟着减。

这是摇计算机的办法,不符合实际。

这样计算,没把老天爷算进去,国际援助也计划不进去。

因此要改革计划方法,这是一个革命。

他说:这几年我摸索出一些方法,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 [] 为主导”。

按照这个方针制定计划,先看能生产多少粮食,再看需要多少化肥、农药、机械、钢铁,还要考虑打仗的需要。

(2)进行战备。

他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

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打仗。

因此,要搞“三线”的工业基础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

各省都要有自己的军事工业。

有了这些东西,我就放心了。

毛泽东的话,受到与会者的拥护,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这年8月19日,李富春、罗瑞卿、薄一波向中央报告提出: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布点要分散、隐蔽、靠山;一线的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不再新建大中型水库;筹建北京地铁,并考虑上海、沈阳地铁,经批准后纳入1965年和“三五”计划。

这个报告,是和当时党中央、毛泽东的主张和基本思想相一致的。

党中央和毛泽东之所以将“三五”规划的重心向“三线”建设倾斜、调整,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我国确实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国际和周边形势,尤其是“北部湾事件”的爆发,加快了“三线”建设的决策进程;二是我国国内情况也确实很不符合战备工作的实际需要。

当时,总参作战部曾提出一个报告称:如果敌人突然袭击,我国情况相当严重:(1)工业过于集中。

在全国14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

(2)大城市人口多。

全国1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防空问题尚无任何有效措施。

(3)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

(4)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低,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酿成巨大灾害。

这个报告,坚定了党中央进行“三线”建设的决心;三是毛泽东研究总结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由于某些地区没有防空措施,结果招致严重损失和巨大破坏的经验教训。

他对一位主管工业的同志说:斯大林的经验值得研究。

战争初期,斯大林一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尤其是没有重视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工业基础建设,以至战争爆发后十分被动,造成了巨大破坏和损失。

基于以上情况,毛泽东批准了修改后的《汇报提纲》,并于196 5年9、10月间再次召开的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正式做出了“以国防建设第一,加速‘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的战略决策。

从此,国家“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便从“先抓吃穿用”转变为“备战、备荒、为人民”。

1966年,毛泽东对这一方针作过具体解释。

他说:一是“备战”,军队和人民要有吃有穿才能打仗,否则即使有枪有炮也无所用之;二是“备荒”,若遇荒年,地方没有粮、棉、油储备,仅依靠国家的接济,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则困难更大;三是“为人民”,国家的积累不能太多,一则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粮食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二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之用着想。

即在照顾农业、轻工业发展和解决人民的吃穿用的同时,迅速展开“三线”建设,以增加积累,加强战备,增加储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中国能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走出来,是同我国建设的各种防空掩体能大大锐减敌人核攻击的威力,中国已做好充分的反侵略战争的各种物质和思想准备,使来犯之敌有所顾忌有关的。

共和国以“三线”建设为代表的各项国防建设和措施,对核大战的爆发起到了“遏制”作用,从另一方面说明“三线”建设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三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文革”前,仅从1964年下半年酝酿决策并开始建设,到1965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就在西南和西北扩建、续建和新建了300余项大中型项目。

其中钢铁14项、有色金属18项、石油工业2项、化学工业14项、化肥10项、铁道工程26项,同时还建设了一些交通、民航、水利、纺织、轻工、建材等关键性项目。

至七十年代中期,在“三线”地区,我国先后建起了常规兵器、电子、战略核武器以及航空、航天和船舶等30余个工业及科研基地,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工业系统,大大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生存能力、生产能力及战略后勤保障能力和国防实力。

到1975年,我国“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等,均已超过一、二线地区的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武器装备生产主要依靠一、二线的状况,这对加速我国经济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时,在进行“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建设时,我们还着力对西南、西北内地进行了综合性开发,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先后建成了川黔、贵昆、成昆、襄黔、襄渝等十条铁路干线,新增铁路8 046公里;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27800公里;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3 040吨,有力改变了我国内陆地区交通严重闭塞的状况。

先后建成了贵州六盘水、河南平顶山等50多个型水电或火电站68座;开发了四川、湖北、河南油气田8个等。

到1975年,“三线”地区的煤炭产量已从1964年的8367万吨,增加到了21200万吨;年发电量从1964年的149亿度,增加到635亿度。

这一时期,我们不仅建成了著名的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而且还建成甘肃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贵州铝厂等钢铁工业企业9 84家,有色金属企业945家。

另外,从1965年到1975年10年中,我们还在“三线”地区建成机械工业大中型项目124个,逐步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新的机械工业基地。

尤其是新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汽车年产量占当时全国的1/3。

门类比较齐全、产品比较配套的纺织等轻工业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达到较高生产技术水平。

到70年代末,“三线”地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原值达1400亿元,占全国的1/3。

“三线”地区国防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线”地区原来都是各方面发展都极为落后的省份。

比如: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等地,曾是旧中国西南军阀连年混战的地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贵州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云南也没有多少工业。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蒋介石从沿海带去一点工业,解放后初期我们又建设了一些项目,但其工业基础仍然很差。

但仅经过10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就大大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出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其中攀枝花、六盘水、十堰和金昌等,则成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

四川的重庆、成都、德阳、绵阳等,则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航空、轻纺、电力动力设备城市,其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在“三线”地区,以兰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和昆明等为中心城市,形成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