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笔记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注释及笔记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王如果定要我说,那便来讲讲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的王道吧?”(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
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
(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
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
齐桓晋文之事采用的论证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采用的论证方法
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列举论证的方法
(1)事例:以羊易牛
说明齐逗陆羡宣王具备仁心,他看到牛恐惧发抖,无辜被宰,兴起不忍之心。
(2)语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宣王引用诗句称赞孟子知道自己心意,并令他有所感悟。
语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展到治理国家。
(3)设例: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说明齐宣王虽有仁心却说不能行仁政,不是做不来,只是不肯做。
2、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1)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
意思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2)“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
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3、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1)“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
(2)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3)以“挟太山”与“山拍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分别,从而指出宣王不行仁政,实“不为”而非“不能”。
4、运用递进论证的方法
根据齐宣王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后说明事理,层层递进。
5、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
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到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齐桓晋王之事译文
齐桓晋王之事译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译文:齐宣王就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他们那些个事儿,你能给我讲讲不?”原文: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wàng)乎?”译文:孟子回答说:“孔子那些徒子徒孙啊,都不咋说齐桓公、晋文公那些事儿,所以后来就没传下来多少,我也没咋听说过呢。
要是实在没啥说的,那咱就唠唠称王天下的事儿呗。
”原文: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译文:齐宣王就说:“德行得啥样,才能称王啊?”原文: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孟子说:“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还能称王的,那可没人能挡得住。
”原文: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译文:齐宣王又说:“像我这样的,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原文:曰:“可。
”译文:孟子说:“能行。
”原文:曰:“何由知吾可也?”译文:齐宣王就问:“你咋知道我能行呢?”原文:曰:“臣闻之胡龁(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hú)觫(sù),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译文:孟子说:“我听胡龁说啊,大王您坐在大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您瞅见了,就问:‘这牛要牵到哪去啊?’那人回答说:‘这是要用来祭钟的。
’您就说:‘放了它吧!我瞅着它吓得直哆嗦,就跟没犯错却要被弄死似的,怪可怜的。
’那人就问:‘那祭钟这事儿就不弄了?’您说:‘那哪能不弄呢?换只羊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事儿啊?”原文:曰:“有之。
”译文:齐宣王说:“有这事儿。
”原文: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译文:孟子说:“就您这心啊,足够称王的了。
老百姓都以为您是小气呢,我可知道您是不忍心。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精讲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谈话记录,主要讲述了齐宣王与孟子之间的对话。
根据内容和形式,可以将该文章分为以下三部分:1. 开头至“王请度之”:这部分主要阐述了齐宣王未实行王道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不能,而是因为他不去做。
齐宣王向孟子询问齐桓、晋文称霸之事,表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然而,齐桓、晋文是通过武力而非仁政来称霸的,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
孟子以“臣未之闻也”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2. “霸道”至“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霸道”与“王道”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假仁,而王道则是真正的仁政。
他通过举例和逻辑推理,向齐宣王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仁政,以及为什么应该实行王道而非霸道。
3.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至结尾: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仁政的具体措施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孟子认为,仁政应该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福祉,而不仅仅是满足统治者的欲望。
他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如减轻赋税、关注教育、保障民生等,以帮助齐宣王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王道。
《齐桓晋文之事》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齐宣王未实行王道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霸道”与“王道”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孟子对齐宣王关于仁政的具体措施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整篇文章以问答形式展开,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充分展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智慧。
二、文章赏析《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重要的儒家文献,记录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关于政治理念、仁政和王者之道的深入对话。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视角。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深入探讨了“霸道”与“王道”的区别。
孟子认为,霸道是以力假仁,通过武力和强制手段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王道则是真正的仁政,关注百姓的福祉,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doc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齐桓晋文之事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原文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练习及答案(浙江台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3月)
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三、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齐桓晋文之事(节选)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乙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作文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比喻本文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观点然后就围绕着这个论点,引类譬喻,例举事实,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行仁政,才能服天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缘木而求鱼同时,孟子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就是使人民有恒产,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安居乐业要使百姓不饥不寒这表明孟子讲的仁政有着经国利民的实在内容在艺术特点上,善于辩论是《孟子》的一大特色《孟子》的辩论娴熟地运用了逻辑推理(如类比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之中,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善于运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是孟子散文的又一大特色,他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本文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术而求鱼,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欲以霸道去达到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目的是绝不可能的孟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也与其个人的人格修养有密切的关系,如他自己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在语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晓畅,简洁凝练,不事辞藻,对后世文章语言影响很大。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
《齐桓晋文之事》赏析《齐桓晋文之事》赏析作者: 加入日期:07-06-20赏析:漫谈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程俊英)《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
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这是全篇的章旨。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
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强调战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保护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人民的生活,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
不过,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是行不通的。
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
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
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齐恒晋文之事译文
齐恒晋文之事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的译文如下:
齐宣王问孟子说:“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迹,我能听您讲述一下吗?”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具体事情,因此这些事迹在后世并未广泛流传,我也未曾听说过。
如果大王不一定要听那些历史事迹的话,那我们可以谈谈如何凭借德行来成就王道。
您问:‘具备怎样的德行才能成就王道呢?’我回答说:‘只有真正做到爱护人民,以民为本的君主,其王者之业是无人能够阻挡的。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做到爱护人民,实行王道吗?’孟子肯定地回答:‘可以。
’接着齐宣王追问依据何在,孟子便举了一个齐宣王不忍心杀牛衅钟的例子,以此说明齐宣王内心存在着仁慈与怜悯之心,具备推行仁政的基础。
”
这段对话中,孟子通过引导齐宣王关注施行仁政、保民而王的重要性,从而劝谏他放弃霸道,转而追求更为高尚和持久的王道治国理念。
齐桓晋文之事(完整版)
• 语:告诉。
• 为长者折枝:为长者按摩肢体。枝,同“肢”,肢体。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家的 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 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老,敬爱,后 面两个“老”指老人,幼,爱护,后面两个”幼“指小孩
•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 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焉?”
•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异〕对......感到奇怪。〔彼恶(wū)知之〕他 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隐〕痛惜,哀怜。〔牛羊何择焉〕牛和羊两者 有什么区别呢?择,区别。
•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 王笑而不言。 •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
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 [pián bì]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 之,而王岂为是哉?”
• 肥甘:指美味的食物。 • 轻暖:指又轻又暖的衣服。 • 采色:绚丽的服饰,玩好等。采,同“彩”。 • 声音:指音乐。 • 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 所以:...的原因。
• (孟子)说:“没有关系,Fra bibliotek是体现了仁爱 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 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 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 房。”
•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 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 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 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 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 的原因,是什么呢?”
齐桓晋文公之事原文翻译
齐桓晋文公之事原文翻译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注释一、《齐桓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齐宣王之间关于推行王道、实行仁政的对话。
在这篇课文中,孟子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阐述道德伦理,强调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君主只有实行仁政,关注民生福祉,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
同时,孟子还提到了"霸道"和"王道"的概念。
他指出,齐宣王所追求的霸道并非真正的王道,因为霸道依靠武力和权势,而王道则依靠仁爱和道德。
因此,孟子劝诫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关注百姓的利益和福祉,才能真正得到民心。
总的来说,《齐桓晋文之事》是一篇经典的儒家思想文献,它强调了道德伦理和仁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孟子对于天下一家的理念。
这篇课文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也对于我们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关注民生福祉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老百姓而称王天下,便没有什么人能抵御他了。
"(齐宣王)说:"象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
"(那人问)道:"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
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
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的同情心。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 (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
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第6课《齐桓晋文之事》电子课文
孟子主张实行王政,而齐宣王崇尚武功,一心图霸。
说服宣王放弃霸图,实行王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子通过多次设喻、反复论辩,终于使宣王自愿受教。
孟子设喻浅显、生动而又贴切;层层论辩,则辞锋犀利,令对方不得不认同。
全文气势磅礴,语言流畅,处处引人入胜。
认真品读此文,可以很好地领略孟子雄辩家、语言大师的风采。
6 齐桓晋文之事①《孟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齐桓公、晋文公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
○[道]述说、谈论。
○[无以,则王(wànɡ)乎](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以,同“已”,止。
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保]安。
○[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
莫,代词,没有人。
○[胡龁(hé)]人名,齐宣王的近臣。
○[何之]到哪里之,往。
○[衅(xìn)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
齐桓晋文之事概括文章大意
齐桓晋文之事概括文章大意《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啊,说的是齐国的齐桓公和晋国的晋文公他们的那些事儿呢。
这两位可都是春秋时期响当当的大人物,就像咱们现在的超级明星一样出名。
咱先说说齐桓公吧。
齐桓公那可是个很厉害的国君。
他统治齐国的时候,齐国就像一辆开足马力的跑车,在各个诸侯国里跑得最快。
他为啥这么牛呢?也许是因为他有个很厉害的帮手叫管仲。
管仲就像是齐桓公的军师,给他出各种各样的主意。
比如说发展经济,那时候可没有什么工厂啊,全靠种地、做买卖这些。
齐国的土地就像一个大宝藏,人们在土地上种粮食,粮食多得像小山一样。
然后呢,把多余的粮食拿去和其他国家交换,换来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齐国就这么越来越富了。
还有军事方面,齐桓公的军队那也是训练有素。
士兵们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似的,打起仗来嗷嗷叫。
我想啊,他们肯定每天都在刻苦训练,不像我做数学题,做一会儿就想玩了。
他们可能天还没亮就起来跑步、练功夫,这样在战场上才能打胜仗。
齐桓公带着他的军队到处去征战,把周围很多小国家都收服了,让他们听齐国的话。
这就有点像咱们在学校里,有个特别厉害的孩子王,周围的小朋友都跟着他玩,他说啥大家都听。
再说说晋文公吧。
晋文公的经历就有点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先苦后甜的主角。
他年轻的时候可没那么顺利,到处流亡,就像一个没家的小流浪狗似的。
但是他很聪明啊,在流亡的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就像他的粉丝一样,不管他多落魄都跟着他。
后来呢,他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
他一上台就开始搞改革,就像咱们现在说的要创新一样。
他把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弄得井井有条。
晋国的老百姓都觉得,哎呀,这个国君靠谱,跟着他肯定有好日子过。
晋文公也带着晋国的军队出去打仗,也是胜多败少。
这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儿啊,在当时可真是传遍了各个诸侯国。
其他国家的国君可能一边听着他们的故事,一边羡慕嫉妒恨呢。
“你说他们咋就这么厉害呢?”也许有些国君会这么想。
他们的故事也给其他国家很多启发。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看到成绩好的同学,我们也会想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一样。
《齐桓晋文之事》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 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 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 是折枝之类也。
挟: 夹在腋下。 超: 跳过。
太山:泰山。
北海:渤海。 枝: 枝同“肢”。这句意谓,为年长者按摩肢 体。一说指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说替 长者攀摘树枝。皆பைடு நூலகம்轻而易举之事。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 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 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大过:大大超过。 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 度:用尺量。后一个“度”是“思量”的 意思。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 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 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 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 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 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 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 吧!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 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 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 的,凡事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 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说: “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 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 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 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 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 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 “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 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 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 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 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 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 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 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 《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 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翻译第一部分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无道—没有谈论 是以—“以是”,因 此 无传—没有流传
臣未之闻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何如—如何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 莫之能御也
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宾语前置)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对……感到奇怪。 以……为……—认为…… 5、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这真是什么心理呢?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应该 7、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所以—……的原因 合于王—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
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卸:抵御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 我爱也。 易:换 宜:应该、应当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乃:是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为不用恩焉。 第一个“见”:看见 第二个“见”: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天下可运于掌。 及:推及、推广到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攀登、爬
一词多义
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吝惜。 吴广素爱人 爱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喜爱、喜欢 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清楚、明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贤明的 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述说、谈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义、道理 任重道远 路、道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 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 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 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臣子中, 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 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 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 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 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 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 免他。”孟子又问:“国家没有治理 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 左右扯别的问题。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 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 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 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 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 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 “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 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 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全面研究一下这位 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
8、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 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 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独—“却” 见—表被动 为—是 明—视力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 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 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 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 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 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 干。”
危士臣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朝秦楚 小固不可以敌大 小的势力;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 少的一方;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 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从而刑之 加以刑罚。动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穿。
吝啬 吾何爱一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的原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用来推及到 到了……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儿女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原地区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可以凭借 然后从而刑之 跟随着……
推行仁政 轻而易举 民归若水 前途光明
孟子的论辩技巧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 2.词风犀利,气势浩然,逻辑严谨。 3.设譬取喻,言简意赅,文采焕然。
文言文阅读考点指导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翻译第二部分
快: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痛快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抑:还是 危:使动用法
2、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 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 将以—用来。将:拿,用。 3、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4、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 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 而为之,后必有灾。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 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 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 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 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 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 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 2、借题发挥,先纵后擒。
借助“以羊易牛”,另寻角度,借题点醒齐王,他 之所以没有王天下,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 3、形象比喻,深入浅出。
力举千钧不能举羽 姓挟太山以超北海 征战霸道 缘木求鱼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恩及禽兽不保百 为长者折枝 缘木求鱼 欲以弱胜强 后果严重
• 4、抓住心理,反而击破。
殆:恐怕 若:这样,代词
1、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 以教我。 明以教我—明确地教导我 惛-不明白,糊涂
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 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行之—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盍—何不 本—根本,指实行王道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 “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 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 老人。
分析综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以本为本
•归纳总结•灵活迁移无以,则王乎 同“已”,止 王说 同“悦”,高 刑于寡妻 兴 通“型”,作榜 可得闻与 样 通“欤”,语气词 盖亦反其本矣 通“盍”,何不。通 “返”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通“途” 皆欲赴愬于王 通“诉”,跑来申 诉 无不为已 通“矣”,表示确定语 气 是罔民也 同“网”,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
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省略句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将以衅钟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 然则一羽之不举 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 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句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妻子儿 等到 女 往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 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 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 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 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霸道”
“王道”
措 施 2.谨庠序之教,申之
以孝悌之义
1.制民之产,使民有 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保民而
王
推恩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艺术特色
保 民 而 王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具体措施
• 1找准切入点,激发兴趣。
本文的论证技巧
抓住“以羊易牛”这件事,充分肯定齐宣王的不忍之 心,引起他的共鸣,激起他的兴趣。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 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 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 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 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 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 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 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 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 稷下扩置学宫,招 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 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 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 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 “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 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9、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①吾老② ,以及 人之老② ;幼①吾幼② ,以及人之幼② :天下可运 于掌。 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 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 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 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 易了。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斑 ,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述说,谈论。 不识有诸 不忍其觳觫
之乎,兼词。
恐惧发抖的样子。 代词,表疑问,怎么。
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伤痛、哀怜。
无以,则王乎 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对……感到奇怪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离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敬爱;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爱护;幼儿 权,然后知轻重 用秤称 度,然后知长短 用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