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十二课《手指》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十二课《手指》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8c56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c.png)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十二课《手指》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本文档将为您详细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十二课《手指》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同步练习题目以及答案。
本节课是人教统编版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知识点1. 文学常识•了解《手指》这篇文言文的作者和背景。
•理解文中讲述的“手指”的象征意义和抒情主题。
2. 阅读理解•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能够分析文中的情感色彩及其表达方式。
3. 词语解释•掌握生字词语的字形、字音、字义等基本知识。
•能够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
4. 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感悟性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步练习题目1.请简要描述《手指》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你认为作者通过“手指”这一象征意义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3.尝试分析文中“手指如风筝”、“手指如琴弦”等比喻的含义。
4.解释以下生字词语的意思:触及、颤抖、翦。
答案1.《手指》一文主要描写了手指的种种形态和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出象征和抒情的意义,体现了手指的独特之处。
2.作者通过“手指”这个象征意义传达了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敬重和赞美之情。
3.“手指如风筝”比喻手指的灵活自如,飞快地移动;“手指如琴弦”则表示手指的灵敏,好比演奏音乐的琴弦。
4.解释:–触及:碰到、接触。
–颤抖:微微的颤动。
–翦:剪断、割。
通过以上练习,相信您对《手指》这篇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
希望您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e476c8312b3169a451a4c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知识要点+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一、理解词语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二、内容概括文章通过队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用途的描写,说明他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根根有力量。
三、文章结构层次第一段(1自然段):写人的一只手上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二段:(2-5自然段):写五根手指不同位置,姿态,性格和作用. 第三段:(6自然段):写五根手指如果成为一个拳头,就会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
四、重点语句理解1、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所处的独特位置,受到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态和高傲的特点。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最优美的。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的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五、作者介绍丰子恺。
浙江人。
现代作家名仁,字婴行。
从小爱好美术。
代表作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f8d3ca482fb4daa48d4b8e.png)
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通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加上恰当 的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主题鲜 明,结构清晰严谨,语言风趣幽默。
这是课后第1题哦!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 么作用。 ①大拇指:相帮扶住琴身,抵住喷水口,按住流血 的伤口,顶住要翻倒的重东西,翻书页,揿电铃等。
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作 者概括写了手指哪些特点?
总起句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 带着十根手指, 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 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概括说明作者对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的认 识——姿态、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和所短, 为下文具体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做铺垫。
bó (薄弱)
薄 báo(薄片)
bò (薄荷)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读一读:在日薄. (bó)西山的时候,妈妈已经做好了薄. (báo)饼准 备吃饭,而他还在园子里观察薄. (bò)荷呢!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首先写_一__只__手__上__的__五__根__手__指__各__有__所__长__、__各__有__所__短__。____ 总 然后写_五__根__手__指__不__同__的__姿__态__和__性__格__。________________ 分 最后写_人__群__的__全__体__如__同__手__指__的__全__体__一__样__,__团__结__力__量__大__。 总
两个“最”字突出了 中指的与众不同,是 本段的总起句。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
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338c2a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手指》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爱护自己的手指。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手指有关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手指的重要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手指》(15分钟)•教师逐段阐述课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认识(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手指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指,描述自己对手指的感受。
4. 锻炼表达能力(15分钟)•让学生围绕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整理学生的学习收获,总结课文《手指》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手指的重要性,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手指》相关内容,复述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手指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认识,也会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并爱护自己的手指,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更好地。
2021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课文教材原文(附生字和课后题)
![2021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课文教材原文(附生字和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defdf42af90242a995e5ac.png)
22.手指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撤电铃。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
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搁搁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
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解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22课 手指拓展积累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22课 手指拓展积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78a90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b.png)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拓展积累
与手有关的成语: 得心应手 袖手旁观 爱不释手 信手拈来 手不释卷 形容体态的词语: 窈窕 优美 匀称 苗条 臃肿 消瘦 魁梧
关于团结的谚语: 1.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4.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借景抒情的句子:
1.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 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是荒凉的。没有什么显眼耀目的装饰, 没有人工设置过的一点痕迹,什么都是任其自然,愿意东,就 东,愿意西,就西。
——萧红《呼兰河传》
2.但凡跟着太阳一起来的,现在都回去了。人睡了,猪、 马、牛、羊也都睡了,燕子和蝴蝶也都不飞了。就连房根 底下的牵牛花,也一朵没有开的。含苞的含苞,卷缩的卷 缩。含苞的准备着欢迎那早晨又要来的太阳,那卷缩的, 因为它昨天欢迎过了,它要落去了。
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结末的教训 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 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 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 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 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 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 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 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 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 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 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 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22课 手指 生字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22课 手指 生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9c779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6.png)
返回
拇搔
痒 秽 huì
轧拧 螺纽 扣貌 仓渺 享庸 憎
笔顺:
部首:禾 结构:左右 组词:秽物 秽气 形近字:岁 字义:肮脏。
返回
拇搔
痒 秽 yà
轧拧 螺纽 扣貌 仓渺 享庸 憎
笔顺: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倾轧 碾轧 形近字:扎 字义:圆轴或轮子等在东西上面
滚压。
返回
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认读以下词语。
翘舌音
pēi huò huàn fù chī jiǎo
胚胎 祸患 天赋 痴迷 绞尽脑汁
hēi yī
nà jiǒnɡ
嘿嘿 伊人 安娜 困窘
选自“课中预学单”第1题
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 来的?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 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默读课文,找出你 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 同学交流自己有过什么“发现”。
选自“课中拓学单”活动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 —— 求教老师 ——大胆想象 —— 得出结论 童趣
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并用小标题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部分
段落
小标题
第一部分 1~__2__自然段 第二部分 _3___~_1_3__自然段
概述发现 发现过程
倒叙
第三部分 _1_4__~19自然段
验证猜想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结合表格,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 主要内容?
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概述了自己童 年的发现,再具体叙述了这项发现的经过, 最后讲几年后在老师讲课时验证了猜想。
第13自然段。“我”绞尽脑汁思考“为什么 是九个月”,得出的结论特别天真,充满童趣, 并且“我”还沾沾自喜,觉得还没有人发现这个 道理,十分可爱、有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09f3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展现了手指的独特性和相互配合的和谐美。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情趣,插图形象可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手指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学生对身边的人体器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可能认识不足。
学生对手指游戏和动手操作活动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阅读、表达、动手操作等方面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认识手指的多样性;学会生字词,会用“灵巧”“协调”等词语描述手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关注身体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手指的形状、特点和用途,认识手指的多样性;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诙谐语言,学会用“灵巧”“协调”等词语描述手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手指模型或图片。
3.生字词卡片。
4.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手指游戏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c741f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3.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引发读者对人类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手指的奥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了解其功能和作用,并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幽默风趣的课文容易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手指的奥秘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理解作者对于手指的奥秘的思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体的态度,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手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物学知识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手指的形态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手指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7a659b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5.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手指》教案(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通过观察手指的细微之处,引发读者对人类身体的奇妙和手指的灵活性的思考。
课文语言幽默,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手指的灵活性和人体奥秘的探究欲望尚未被充分激发。
此外,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尚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身体的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状、功能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学会课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语言和细致观察,以及对人体奥秘的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幽默和生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音频,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ced3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a.png)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人体部位的文章,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手指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手指的奥秘,培养学生对身体的认识和爱护。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身边的人体部位有所了解。
但在课文理解、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手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作用。
2.难点:感受作者对手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手指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手指的珍惜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8ab36c7375a417866f8ff8.png)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2-5自然段的构 段方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几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 的,都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最后 写作用。
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 的描述中体会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 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自 然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 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 的表格。
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 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 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写课后小练笔。 边思考边仿写。 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 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学着进行了 创作。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 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 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 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老师给 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 大家仔细观察。
仿写要求:
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 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 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指导仿写
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 五官。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 看非鼻子莫属。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 成,或矮矮的,扁扁的……
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 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 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 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原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77e12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a.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原文1.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 s ā o ]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3.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 y ǎ o ]窕[ ti ǎ o ].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ùi ; ]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yà)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 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 ni 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4.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5.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 mi ǎ o ]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品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a920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3.png)
探究大拇指的姿态。
朗读第2自然段, 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 的句子。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
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 姿态的?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 面,寥寥几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 纸上。
对于“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
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 强弱、美丑之分了。
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团结就是力量。
推荐阅读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 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 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他漫画般简练 传神的语言风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 读一下。
仿写要求:
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 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 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指导仿写
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 五官。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 看非鼻子莫属。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 成,或矮矮的,扁扁的……
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 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 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积累风趣的语言
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 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 示着养尊处优。”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 体会,再抄写下来。
五根手指各有所 长,各有所短。正所 谓“尺有所短,寸有 所长”,取长补短, 才能相得益彰。
练习仿写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 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老师给 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 大家仔细观察。
写课后小练笔。 边思考边仿写。 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bda055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2课,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作品。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五个手指的观察和思考为主线,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五个手指的形态、性格和用途,寓意着人的各个侧面。
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对散文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能够感受到散文的美。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
2.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相关散文作品等,以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22 手指》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22 手指》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0f92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4.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22 手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2 手指》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作者童年的经历为线索,通过讲述十个手指头的故事,展示了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传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作用的深刻寓意。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读。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发现和关注细节,对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理解抽象寓意方面,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注意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合作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的象征意义。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bf5dc102d276a200292ec9.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09e8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9篇篇一:教材分析: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足见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手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教师:请大家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出示“阅读提示”]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
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明确要求:首先,读的时候,把易读错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解决,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相互交流;其次,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好,下面就请大家开始预习)2、出示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过渡:让我们带着“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吧!1、想想作者写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列表格。
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自学,出示表格。
3、汇报交流。
4、快速浏览全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手指特点的?5、学生汇报6、教师小结:抓住手指各自的特点,运用拟人、排比等多种表达方法,语言风趣幽默;在文末直接表达感悟。
四、联系实际,感悟道理1、准备一支笔,一本厚书要求:用任何一根手指去拿这只笔,看能不能拿起来。
用二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2、做了这个游戏后,你认为和文中的哪段话相符,找出来读一读。
3、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教师小结: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a.造房子,既需要房梁也需要椽子、砖块……方有方的好处,圆有圆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e54dd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说课第1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说课稿【说教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
【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所特别关注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3.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这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所以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说教学程序】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
’这是什么”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
接着,我又说:“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个手指,让我们拿出我们的双手叫一叫这些手指的名字。
”学生叫后,我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手指,说说有什么发现。
请几个学生说后,我再导出课题:“我们的丰子恺爷爷也把自己对手指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手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排比的修辞,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突出了食指的作用以及他勤奋卖力、敢于冒 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同时还运用对比 的方法,写出了食指的另一个特征——机敏。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 无爱憎(zē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 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 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大拇指在生活中的具体 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 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 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 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机枪必须请他,打算盘、 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他主干的。”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 有所长,各有所短。”
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概括地写出了五根手 指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领全文,为下文具体的描写做铺垫。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 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 叫他揿电铃。”
作者说以上手指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 并无爱憎在其中。真的在其中没有作者的爱憎吗?
作者偏爱大拇指、食指,对中指和无名指和 小指有所贬抑。
课文主旨
课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不同 的姿态和性格,说明了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 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从而阐明 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 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性格是什么?
大拇指的姿态不美,但却具有吃苦耐劳、 不图名利的可贵品质。
食指没有窈窕的姿态,却具有强硬的外形 特点,以及勤奋、敢于冒险、机敏的性格特征。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作者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 全体,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 表达的主旨,起到了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和性格是什么? 3. 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本文的层次是什么?
一、(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性 格和作用。
三、(第6自然段)作者以指喻人,说明了手指、人没有强 弱、美丑之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
细读感悟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 重点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分述
食指:直直落落 做事机敏 中指:相貌堂堂 养尊处优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无名指,小指:体态秀美 能力薄弱
总结:点明主旨——团结就是力量
团五 结指 力有 量差 大异
课外拓展
小练笔 这篇课文写出了五指的特点,强调了团结的意义。请你
将它改写成一篇童话故事,让五指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如 《五指争功》。
手指舞
中指是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 堂皇的,有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做 事沽名钓誉、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 什么道理?
作者想告诉我们:五根手指虽然都长在手上,但作用和 功劳却各不相同,然而,手指的全体和人群的全体一样,只 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2.手指
整体感知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
要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 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 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 强弱、美丑之分了”。
品读感悟
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只要团结一致,成 为一个拳头,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我们人也一样,只要齐 心协力,发挥各自的长处,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我们要学习手 指的精神,在学校要和同学团结一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美好、温暖、向上的班集体。
层次梳理
总起:各有姿态 各具性格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大拇指:形状不美 最能吃苦
手指舞
手指舞
手指舞
感谢您的观看
201x.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