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尊重自然、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促进人地关系的和谐。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未来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基础。

4.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差异性,理解其在区域防灾减灾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重点•地理信息技术(GIS、RS、GPS)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地理信息技术概念与实际防灾减灾工作相结合,理解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地理信息技术介绍、应用案例视频、图表等)。

•相关新闻报道、研究报告、技术手册等阅读材料。

•GIS软件演示或模拟操作平台(如条件允许)。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实践操作,利用GIS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灾害监测和救援的新闻报道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提问:“这段视频中,地理信息技术是如何帮助进行灾害监测和救援的?你还知道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教学1.地理信息技术概述•介绍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图表和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这些技术的运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灾害监测:利用RS技术进行灾害前兆监测,如地震前的地壳形变、洪水前的地表积水等。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2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2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标解读本节所对应的内容要求为“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基本构成:本条标准中所对应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行为动词”为了解,“行为结果”是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符号意义:“地理信息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种使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际是专指美国版本的导航系统,随着导航系统的研究深入,各个国家先后发展了自己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此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有关自然地理问题”的涵盖面很广,结合本节内容,自然地理问题主要是自然灾害问题,如地震、滑坡等,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研究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受灾位置等。

3.教学资源开发: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有关自然地理问题入手。

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熟知的有关的自然地理问题,如对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4.教学方法:本节内容关于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但是有关自然地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可探究性,且课标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到“探究”,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为讲解-接受教学法结合探究法或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5.育人价值: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需要对有关自然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且自然地理问题的发生具有区域性,学生在进行探究分析时还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特征,找出受灾区域位置,并说出区域环境特点,有利于落实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自然地理问题与人类息息相关,通过对相关自然地理问题的探究,可以使学生能够形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人地协调观培育的要求。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1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1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习目标结合实例列举不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及发生后的各自功能。

学习要点1。

重点: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难点: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遥感技术1。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

与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监测。

3.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灾害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和,适用于陆地、海洋、和,具有、全天候、和的特点。

3.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俄罗斯的全球、欧洲的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4. 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利用安装在手机、、飞机、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和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5. 卫星导航系统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星座,集卫星、短信、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地实现信息传递.三、地理信息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管理、查询、、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与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3。

在防灾减灾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等提供依据。

第六章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六章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信息技术软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学校、社区等实际资源,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5.教学关注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积极的教学氛围。
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学习兴趣较浓,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应注重以下几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原创,切勿抄袭。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2.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灾害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实时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过程。
-预警预报:利用GIS分析历史灾害数据,为政府部门提供预警信息。
-灾害评估:利用GIS分析灾害影响范围和程度,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名师学案】《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名师学案】《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1.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2.掌握主要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重点: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难点: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遥感技术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 或 的光学或 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探测 、获取信息 、周期短、 大、受 条件限制少。

3.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 、 。

(2)快速识别地震等 灾害的影响范围,对 、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含义: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 的地理信息技术。

2.系统组成⎩⎪⎨⎪⎧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3.特点: 、 、 和 。

4.应用通过信号接收设备,进行精确 ,帮助用户发出 ,及时 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 时间。

三、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 、 、 、 、 、 、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功能:⎩⎪⎨⎪⎧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依据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功能 3.应用: 、 ,快速确定 及受灾情况,为制定 ,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 等提供依据。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遥感技术工作示意图。

(1)你是如何理解遥感概念中“远距离的感知”的?(2)在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过程中,遥感与实地考察的传统工作方法相比,具有哪些优势?(3)行驶于亚丁湾海域的某货轮遭遇海盗袭击,其向我护航舰队发出求救信号后,我护航舰队可通过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获取货轮和海盗船的精确位置、航行速度和方向,及时赶往货轮所在海域实施护航?1.2018年6月5日,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H星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C.提供天气预报服务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回答2~3题。

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3.了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4.掌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6.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地协调观: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综合思维:能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差异。

地理实践力: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获取自然灾害信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

本节要点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自主梳理·探新知一、遥感技术1.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优点:探测范围#### 大!!!!,获取信息速度#### 快!!!!、周期短、信息量#### 大!!!!,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等,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防灾减灾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 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 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 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定义: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2.组成: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组成。

3.应用和特点:(1)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速度和#### 时间 !!!!。

(2)具有#### 全球性 !!!!、#### 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4.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中国:#### 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5.防灾减灾应用: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在防灾减灾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具有精准、实时、立体化的特点,可以提供大量的地表信息和环境信息。

在防灾减灾中,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对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地图叠加和影像解译,可以获得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信息,从而确定灾害风险区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灾害应急响应: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快速绘制灾区地图,标注受灾情况、道路交通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指导。

3.灾害后期评估: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灾害后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流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4.公众教育宣传: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地图、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灾害风险区域、防灾减灾知识等内容,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教学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1.高校教育:可以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课程,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应急响应等能力。

2.职业培训:针对相关职业人员,可以开展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应急响应等技能。

3.公众宣传教育:通过组织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培养公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在防灾减灾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积极作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参与意识。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影响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探索欲望。然而,由于地理信息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深入理解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字数不少于1200字。
4.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
-如何提高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果?
-讨论结束后,每组提交一份总结报告。
5.结合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的演示或实践活动,进行课堂展示。要求如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重难点: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工作原理;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
-解决策略: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实物模型展示和实际操作演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
-重难点:利用遥感、GIS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参考教案

“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2.遥感的组成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3.工作原理原理: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装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物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遥感分类——按遥感平台航天遥感•搭载工具: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

•优点: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受天气影响较大,可进行定期、重复的观测等。

航空遥感•搭载工具:飞机。

•优点: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飞行高度和区域。

地面遥感•搭载工具:高塔、车、船等平台。

•优点:于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和摄取供试验研究用的地物细节影像。

4.遥感的特点(优点)与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人力、财力投入少、用途广泛,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5.遥感的应用5.遥感的应用利用遥感可以进行矿产开采监测,土地资源、陆地水资源、海洋资源调查、植被资源等方面调查。

利用遥感可以进行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等方面监测。

利用遥感可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赤潮灾害监测等方面监测。

①灾前和灾中,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②灾后,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③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遥感技术1.定义: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 (1)探测范围大。

(2)猎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4)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3.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难的形成过程,进行精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难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难救援等工作供应强有力的支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定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

2.组成⎩⎪⎨⎪⎧卫星星座——空间局部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掌握局部信号接收系统——用户局部3.特点(1)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2)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4.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关心用户在遭受自然灾难或面临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准时报告位置和受灾状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三、地理信息系统1.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依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2)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供应的地理数据,进行自然灾难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状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难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供应依据。

一、推断题1.遥感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不能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难的影响范围。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4.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依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5.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难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供应依据。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1.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学生不熟悉。

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只有碎片化的了解。

如生活中的汽车、手机导航,电影中的卫星定位,并不了解具体类型。

2.三类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比较专业,学生不好理解。

3.三类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涉及较多的物理知识,跨学科综合性强,学生难懂,直接影响三类技术的应用。

4.地理信息技术多新技术应用,学生兴趣浓厚,可以充分利用。

三、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组成或功能。

2.掌握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2019年夏季,“利奇马”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在灾情预警和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设问、激疑)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直接展示,给学生明确答案)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指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3分钟)找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遥感概念理解,特点分析,3分钟)(一)遥感1. 概念: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根据工作原理理解特点,2分钟)2.遥感特点:“广、大、快、好、强”——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

(根据特点确定应用3分钟)3.遥感技术的应用:(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

(2)识别地震、滑坡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3)广泛应用于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报等。

(小结)(巩固练习,2分钟)(略)(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培养兴趣,1分钟)介绍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培养爱国精神,1分钟)介绍北斗系统(与遥感的概念对比找差异,1分钟)1.概念: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当地时间2018年5月23日,美国夏威夷大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发生多次喷发,黑烟滚滚堪比末日。

炽热岩浆遇到海水,升腾起有毒的烟云,笼罩了整个岛屿。

下面是卫星在火山喷发后不久拍摄到的图像。

读图回答1~2题。

1.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2.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D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②火山灰漂浮速度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④火山灰漂浮的方向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 第1题,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技术获得的。

第2题,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的风向等。

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5题。

3.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C )A.野外测量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B )A.①B.②C.③D.④5.为了选择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D )A.旅游交通图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解析] 第3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第4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层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可。

第5题,车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

面对雪灾,社会各界众志成城。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3.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素材,用于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 设计教室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创新应用。

3. 准备教学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4.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介绍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2. 展示一些因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图片或视频3.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二)新课教学1. 讲授GIS在灾前预警中的应用(包括洪水、地震、台风等的预警)*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的预警案例* 互动环节:请学生讨论预警的重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2. 讲授GIS在灾后救援中的应用(包括人员搜救、物资调配等)*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的救援案例* 互动环节:请学生讨论救援的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案3. 讲授RS在灾后评估中的应用(包括受灾面积、人员伤亡评估等)*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成功的评估案例* 互动环节:请学生讨论评估的难点及可能的改进方向4. 讲授GNSS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包括定位、导航、授时等)* 互动环节:请学生讨论GNSS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5. 讲授大数据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开掘、预计模型等)* 互动环节:请学生讨论大数据技术对防灾减灾的帮助及可能存在的问题6. 总结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三)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内地防灾减灾中,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19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2. 掌握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 能够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掌握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实际应用案例,理解其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准备相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实物模型或教具。

3. 准备防灾减灾的相关资料,包括灾害类型、灾害影响等。

4. 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引出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进而引出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2. 讲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GIS、RS、GP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3. 讲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如何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4. 讲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气象数据等,提前预警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6. 知识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如加强家庭防灾设施建设、学习基本的灾害应对技能等。

7.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更多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案例和应用,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高一地理必修_第一册_《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_第一册_《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3.结合实例,提出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习题进行防灾、减灾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素养目标】综合思维:结合某一种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和地理特征,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所在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怎样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防灾减灾的。

人地协调观: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灾害形成和发生过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有关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救援,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类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课时建议1课时。

实施建议【导入】教材以汶川地震中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情境,展示遥感技术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中创设了两个问题: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这两个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一是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二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实例很多,如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洪区救援被困人员、台风预警预报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教材提供的情境设计为基础,结合本地区学生比较熟悉的救灾案例,创设新情境引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探究。

【遥感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教材中图6.21向学生介绍卫星遥感技术的原理,然后引入教材中的遥感图(图6.22、图6.23),探究利用遥感技术如何对台风“菲特”和北川地震灾情进行监测。

可以请学生分析以下问题。

第一,这两张遥感图片为什么能够展示较大的空间范围?这两张遥感图片是如何拍摄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遥感技术的兴趣,加强对遥感技术基本特点和功能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原文】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定位
1.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综合思维)
2.通过探究讨论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综合思维)
3.掌握一些阅读卫星图片的简单方法以及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工作原理。

(地理实践力)
4.增强学习科学、服务社会的信念,进一步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人地协调观)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遥感技术(RS )
甲 卫星遥感技术原理示意 乙 2008年5月14日四川北川县城遥感影像
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工作环节(图甲)
目标物(电磁波)―――→信息获取遥感地面系统――→信息接收与处理
信息解译与分析遥感应用 3.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如图乙实时监测震后地表事物的动态变化。

4.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

(2)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知识点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1.概念: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4.应用:(1)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

(2)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知识点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基本功能: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应用: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学法指导]
1.遥感是人的视力延伸
2.远距离——不接触地物;
感知——借助安装在飞行器上的设备。

[知识链接]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要包括: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GALLEO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BDS)。

2.电子地图是GIS的一种应用产品,GIS是可以随时修改和更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而电子地图只是把GIS的阶段性成果做成供人们查询的产品。

重点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活动】
2008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属北京国遥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4日接收到四川汶川地区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5米雷达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2)人们通过对该遥感图片的分析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此次地震后灾情进行监测设计方案。

【提示】(1)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

(2)①地震的准确位置;②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个城市、县、哪个镇的破坏程度大,使人们救援有目的性;③公路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哪条路是通的,不通的路段有多长,使人们对救援物资的运输、公路的疏通有方向性;④大型建筑的破坏程度,可以知道水库大坝、大桥、高楼、大型工厂的破坏程度,使人们能预测它有没有潜在的威胁,需不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⑤震区内地形状况,哪里是高山、深谷、陡坡;⑥植被的破坏情况。

(3)获得汶川地震灾区的遥感影像资料,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灾区的遥感图片进行整理、查询和分析,从而确定灾害影响范围、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以及为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提出抗灾、救灾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