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完整课件

新生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具有一些与生俱来 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 射、抓握反射等。
感知觉发展
新生儿的感知觉进一步发 展,能够通过视觉、听觉、 触觉等感知外界事物。
情绪表达
新生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 绪状态。
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的心理特质可能遗传给孩子。 • 环境因素:母体内的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营养因素:母体在孕期的营养状况对胎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 • 干预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进行科学的胎教和早教等,有助于促进胎儿和新生儿心理发展。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年发展心理学》等。
02
胎儿期与新生儿期心理发展
胎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01
02
03
感知觉发展
胎儿在母体内便开始发展 感知觉,如听觉、触觉等,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能够记住在母体内经历的 刺激和事件。
情感发展
胎儿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 绪变化,并对此作出相应 的反应。
情感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中年人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和深沉。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
中年人开始对自我和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寻求更深层次的心理满足。
中年危机及其应对方法
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反思与心理调适
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调适,重新 认识自我和生活,寻找新的生活 目标和意义。
认知变化
精品课程心理林崇德教授心理发展理论ppt课件

60或65岁以后
面对不可避免的身心适应问题
12
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
❖ 环境和教育只有通过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才能 起作用。
❖ 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13
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例如:对于人类来说, ❖ 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 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
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 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 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 认识活动。
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 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 提取的过程。
23
第二节 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是指能为人所觉察到的个体心
活动。
• 概括性
特点
• 自觉性
• 能动性
24
(二)无意识
无意识
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 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
42
个体的主观状态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43
(三) 注意的种类 2. 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
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44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
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45
(三) 注意的种类 3. 有意后注意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46
(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47
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性 意志努力 性质
例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课件(林崇德版本)

场依存性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性格与身心健康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强迫性神经症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敏感多疑 拘谨呆板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到衰 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 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
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
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9.9
3.6
化学奖
人 数
3
10
19
20
16
13
10
(91人) % 3.2
10.9 20.8 22.1 17.6 14.3
11
医学奖
人 数
3
6
18
34
15
13
14
(103人) % 2.9
5.8
17.5
33
14.6 12.6 13.7
总计
人 数
15
34
70
68
53
37
28
(305人) % 4.9
11.1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11第九章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版 老师提供

第一节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 解和认识
一、中年转换期 莱文森40-45岁,婚姻和工作 二、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家庭、工 作、社会责任 三、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古德尔,上有老,下有小,痛苦的转折, 变得积极和乐观。 四、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
第二节 中年期的更年期
更年期——第二个青春期 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明显改 变的时期。
第三节 成年期大脑的可塑性和适 应性
• 脑萎缩和功能下降 前额叶区的萎缩和人的衰老有关,这种萎 缩和老年人工作记忆的下降有关 (O’Connor & Kaplan, 2003)。 大脑和脊髓功能的下降至中年开始出现并 出现下降趋势(Birren, 2002),身体协 调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大脑衰老的过程也伴随着神经递 质数量的变化。
• 乙酰胆碱 • 轻微下降会引起记忆功能下降,过低引起严重 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 • 多巴胺下降,造成计划和动作执行障碍,严重 缺失造成严重的动作失控,如帕金森症 • r-氨基丁酸,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随着年 龄的增加,在脑内的含量会越来越少。
大脑适应
认同危机与情感危机
不少中年人面对的,首先是对 未来生活走向的迷惑和情感上的麻 木。不少中年人事业上工作上基本 稳定了,但干劲闯劲也减弱了,日 子打发着走,也提不起特别的兴趣。 随着这种迷惑而来的是情感上的日 益麻木。这可能导致郁郁寡欢。如 果生活中压力大了,这种迷惑和麻 木还会加剧。 为了抵抗这种心中的忧郁,有 人拼命工作,有人拼命赚钱。有人 将婚姻中的感情麻木和情感向婚外 转移。婚外情,无论是有性关系还 是柏拉图式的恋爱,是中年人面对 的一个大问题。
• 女性更年期 • 平均年龄52岁;10%的40岁开始 • 雌激素的水平大大降低,脸潮红、恶心、 疲乏、快速心跳 • 消极事件/积极事件 • 绝对丧失生育能力对女性有重大意义 • 男性更年期 • 睾丸酮水平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减弱 性驱力,和精子数量,但是个体不会丧 失生育能力。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课件

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霍尔 、 詹森
一因素论
环境决定论 二因素论 华生
施太伦、武德沃斯
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瓦龙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萌芽——1882年之前(准备) 产生——1882年——一战(形成) 分化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演变增新——二战之后
成人心理学的内容
10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比较(动物)心理学
种系心理发展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民族(原始人类)心理学
毕生发展心理学(狭义)
11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8-11)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
四个原因(p12-13): 时间 写作目的和内容 研究方法和手段 影响力
20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三)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13-14)
1 、从 1882 年到一战: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如霍尔、 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比纳等。该阶段为西方儿童心
12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P9)
1、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13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成人期的发展

老化的理论
l老化原因的理论 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
人口老龄化的界定——60岁以上者占10% 或65岁以上者占7% 。
老龄化的社会生活问题:
– 人口基础 – 经济地位 – 居住环境
发展
传统发展观 丧失期: 只有衰退没有发展 消极、 悲观的发展观 主要观点 – 随机体衰老而衰退 – 单向前进 – 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
各种丧失是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人格的变化
• 人格类型 – 成熟型 – 安乐型 – 防御型 – 愤慨型 – 自责型
个性和社会
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
– 交往范围缩小, 人际关系减少 – 有些人际关系在感情上更加深刻 – 人际关系结构更加稳定 – 人际关系的内容变化
成年晚期的依恋 成人依恋一般出现在50岁以后 的成人中晚期, 特别是老年期依恋。 老年夫妻 双方在情感和精 神上互相依赖、 互相慰藉, 即“老来伴” 。
第五阶段: 接受死亡
第二节 成人中期的认知发展
智力发展的最后阶段
智力技巧和实用智力 外显智力和内隐智力
基础过程, 其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 工 和问题解决的组织, 所以又叫智力 技能。 儿童青少年以此过程为主
实用过程, 是智力技能和情境、 知识相联 系的应用, 又叫实用智力。 主导成年期 智 力的发展。
智力活动发展的性质
生命的最后阶段
濒临死亡的心理反应
• 死前的心理活动 – 首先体验到一种分离感 – 其次, 发现自己出现了一个精神实体 – 体验到与长期见面的亲人、 朋友重聚 – 出现回光返照 – 如果复生, 则感觉思想迅速进入他们的躯体– 死亡
对死亡的情绪反应 – 第一阶段: 否认死亡 – 第二阶段: 愤怒情绪 – 第三阶段: 讨价还价 – 第四阶段: 抑郁情绪 –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教材,由林崇德编写。
本教材旨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第一部分: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包括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包括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等。
第二部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首先,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然后,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学习、情绪和人格等。
接着,介绍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等。
第三部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介绍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和评估等。
然后,介绍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接着,介绍工业心理学,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组织行为等。
最后,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第四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
首先,介绍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变量操作和数据收集等。
然后,介绍观察研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和实地观察等。
接着,介绍调查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等。
最后,介绍统计分析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第五部分: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本部分主要展望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首先,介绍心理学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讨论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接着,探讨心理学在教育、医疗和社会领域的发展前景。
最后,总结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阅读《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关系复杂,容易心理疲劳,甚至导致疾病
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1、认识挫折的普遍性 2、淡泊名利 3、不计较小事
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事情
影响效果。 对记忆的侧重点转移,不关注表面细节,注
重实用。例如复述故事会加入很多解释。
人/项
科技人才成功的曲线图
350
328
333
300
294
278
250
255
248
235
218
200
201
150 119 110
100
50
21 0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166
性格的类型论
荣格的类型论
心理学 类型论
威特金的类型论
•外倾思维型(The extroverted thinking type) •内倾思维型(The introverted thinking type ) •外倾情感型(The extroverted feeling type ) •内倾情感型(The introverted feeling type ) •外倾感觉型(The ex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 •内倾感觉型(The introverted sensation type ) •外倾直觉型(The extroverted intuitive type ) •内倾直觉型(The introverted intuitive type )
女性更年期:妇女的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 失的时期,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
男性更年期:性器官开始变化,性官能从旺盛到衰 减的时期.
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变化 感知觉最早衰退,如视敏度,听觉阈限中年 后期随年龄增加程递减的趋势.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 材料不熟悉、间隔时间长、干扰都回忆那种
117
83
63
42
3464
46-50 51-55 56-60 61-65
作出第一项重大发明的人数
做出重大发明的项数
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各方面已经稳定,对自己的看法更加积极
二、人格的变化(多选题) 1、内省日趋明显 2.男性更男性化.女性更女性化. 3.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越来越少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场依存性
(容易受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影响)
场独立性
(独立性强,不易受暗示)
* 身体顺应测验 * 棒框测验 * 镶嵌图形测验
性格与身心健康
精神 刺激 因素
特殊 性格 特征
强迫性神经症
谨小慎微 求全求美 墨守陈规 优柔寡断 敏感多疑 拘谨呆板
癔症
情绪多变 富于幻想 自我中心 易受暗示 容易激动
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完美人格” (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多采用积极的防御机制
4、为人处事日趋圆通
三、职业的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此阶段要获得繁衍感,避免
停滞感。 职业发展表现: 1、中年期工作满意度达到最佳状态 2、工作绩效最好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1、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并存 2、与父母的关系
中年男性与岳父母和父母关系融洽,婆媳关 系,较难处理 3、与子女的关系 失落感—孩子到了青春期或青年期。 4、与朋友关系 数量少,感情深
荣格的观点:
内倾(老年)
(老年)稳定
不稳定(青年)
外倾(青年)
性格与职业
外向型
擅长以人为对象进行活动的工作,更适合与他 人共同协作的工作。 比如:企业家、政治家、教师等
内向型
擅长以物(书类、器械类、动植物、自然等) 为对象的职业。 比如:研究员、技师、会计等
中间型
擅长从事一些协调和执行工作。 比如:医生、咨询顾问、办公室行政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又称成年期,指35-65岁之间.是生理的成 熟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重点内容: 1.中年期的年龄特征 2.记忆力的发展变化 3.创造力的发展 4.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变化 5.中年期的职业发展
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
一、身体变化 外形,内脏器官
二、更年期 更年期: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 和心理变化明显改变的时期。 5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