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
2.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塞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所表现出的豁达心态。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难点:分析塞翁面对顺境与逆境的心态,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
学生自由发言,谈论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a.塞翁失马后,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应是什么?b.塞翁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c.塞翁的马为什么又回来了?4.品词析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智者见机,愚者见难”等。
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5.情境体验学生分组表演塞翁失马的故事,体验塞翁面对顺境与逆境的心态。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并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一寓意。
7.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故事寓意的感悟文章。
教师挑选优秀文章,进行展示和点评。
8.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延伸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逆境与顺境的寓言故事,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师组织一次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塞翁失马故事的寓意,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培养积极的心态。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情境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深刻含义,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探讨: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塞翁失马的事情,结局如何?2.教学难点补充:分析塞翁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心态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学会珍惜现在,懂得福祸相依的生活哲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汉语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作者及背景。
(2)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翻译难点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知识点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 运用课文中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感悟的文章。
3.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塞翁失马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1. 故事内容的理解。
2. 词语和句式的学习。
教学难点:
1. 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 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课文《塞翁失马》的文本。
2.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塞翁失马》的故事产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三、词语和句式学习(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故事道理的探讨(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塞翁失马》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故事中的道理,同时学习了相关的词语和句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设计教你如何编写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塞翁失马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塞翁失马》的内涵,学会深度解读。
2.了解和掌握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义及用法。
3.学会通过课文及作文的形式表达个人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理解《塞翁失马》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教学重点:1.理解《塞翁失马》的深层内涵。
2.掌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成语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作文表达能力,通过作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四、教学难点:1.深度解读《塞翁失马》。
2.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深层内涵。
3.如何将个人对人生的思考通过作文表达出来。
五、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法。
2.小组讨论法。
3.课文朗读法。
4.作文讲评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及文字描述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该故事的基本内容和一些细节。
2.主授:通过阅读及讲解课文《塞翁失马》,注重学生对文章中隐含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及用法。
注重对人生价值观的讲解和探讨,让学生对整篇文章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作文写作作铺垫。
3.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度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整合:通过回收和汇总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交流和总结,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生活实践的能力。
5.作文:通过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独立写作。
教师依照作文的类型,逐一进行讲解和评价,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如何表达个人思考。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出勤、上课纪律、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及表现进行评分。
2.作文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数量、质量、思考深度、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其他:学生对故事中人生价值观的理解、思考,教师也将做一个总结,给学生进行点评。
八、教学资源:1.课文《塞翁失马》。
2.多媒体PPT和视频。
3.相关图片、文献资料。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成语“塞翁失马”的由来及寓意。
1.2学会运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1.3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成语故事。
2.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2培养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及故事背景。
1.2学会运用成语进行造句。
2.教学难点:2.1理解成语故事中的哲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塞翁失马”这个成语吗?它有什么寓意?2.故事讲解2.1讲解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2分析故事中塞翁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其寓意。
3.成语寓意解析3.1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成语寓意的理解。
4.成语运用4.1让学生结合故事,尝试用成语“塞翁失马”进行造句。
4.2教师挑选优秀句子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5.案例分析5.1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成语寓意进行分析。
5.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6.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对成语“塞翁失马”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2.收集其他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成语“塞翁失马”的寓意。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塞翁失马》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塞翁失马》的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并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表达某种现象或观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辩证法思想,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塞翁失马》的故事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相关成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成语卡片,让学生说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引出今天的课文《塞翁失马》。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生字词,并对课文进行翻译。
3. 学习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塞翁失马”的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4.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角色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拓展: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述课文内容,并运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
7. 板书设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塞翁失马》的故事,对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分角色朗读和讨论环节,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学生朗读时,可以更加注重情感的把握和表达,以及课堂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
塞翁失马教案设计
塞翁失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和运用。
2.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1.成语“塞翁失马”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
2.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塞翁失马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塞翁失马的故事或成语。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
三、课堂讲解1.老师讲解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和来源。
2.老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
四、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与“塞翁失马”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
2.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案例分析案例:案例一:小明考试没考好,心情沮丧。
妈妈安慰他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二:小华的自行车被偷了,他很生气。
爸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自行车丢了,也许这是提醒你以后要更加注意保管物品。
”五、小组讨论a.成语“塞翁失马”在生活中的运用。
b.如何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
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分享。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如何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七、课后作业2.家长协助学生搜集关于“塞翁失马”的故事或成语,与孩子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1.讲解成语时要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运用。
2.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课后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成语“塞翁失马”的含义和运用。
课堂讲解:老师:“同学们,成语‘塞翁失马’的故事你们都听过了,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个成语的核心含义是什么?”学生A:“老师,我觉得‘塞翁失马’的意思是事情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坏事情也可能带来好结果。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状元与乞丐》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学习课文有很多种办法,但是都必须以读为先。
下面我们先各自用三分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下面考考你们的字词的读音怎么样。
看大屏幕单个字注音,找生读。
下面请男女生各派一位代表,比比谁读得好。
找生评价。
师范读,生齐读屏幕上投出抽掉标点的故事原文,请同学们朗读。
让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
三、合作探究:字词解决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小组来合作一下,用六分钟时间自由探究课文,课件出示: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清全文意思。
学生听老师讲故事后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划出关键词语,并能用正确的音调读出来学生借助工具书串译课文内容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3、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情节?4、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明白之处可以提出来讨论。
)师把握:先四分钟各自探究,再用两分钟四人小组交流。
师检查探究的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解释。
看来大家对字词的理解十分到位,下面请谈谈对课文初步探究的结果。
板书: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福--祸--福这些情节之间是不是独立存在的呢?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得马的原因是由于失马,正是因为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才能带回来胡人的骏马,正是因为塞翁的儿子爱好骑马才折了髀,如果没有胡人大入塞,父子俩还用保命吗?所以说这祸福之间的转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也就是说这篇寓言的寓意是:板书:祸与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的。
有谁能猜一猜老师刚上课时为什么要讲那个故事吗?福与祸、好事与坏事的.互变是有先决条件的。
故事中的阿大勤奋苦读才战胜了命运,阿二不思进取才落得可卑下场,所以,我们面临挫折、困难和失败时,一定要相信它们只是暂时的,努力会改变这一切;顺利时也不要沾沾自喜,不努力有可能变坏事。
四、讨论总结:五、布置作业: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初中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塞翁失马》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翻译、归纳、总结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2)懂得事物福祸相依的哲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解释。
2. 对文章寓意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塞翁失马》的故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寓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文言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殊词汇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故事案例,理解事物的福祸相依。
(2)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翻译与讲解:(1)教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翻译和讲解。
(2)解答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不解之处。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文言文运用能力和对文章寓意的理解深度。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
塞翁失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理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
(2)采用辅助教具、多媒体资源等,活跃课堂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
(2)培养学生勇于迎接挑战,善于寻找和利用机遇。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装备。
2.教材准备:课文《塞翁失马》。
3.课外准备:复印课文材料、小组活动指导册。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马场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塞翁养马的环境,并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有时候是不是很难界定?”3.教师呈现故事背景:“古代的时候,有位老人在大草原上养马,一天他的马逃走了。
”4.教师问:“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提醒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2 小组活动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教师发放小组活动指导册,让学生根据指导册的要求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问题整理等活动。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Step 3 默写与讲评1.教师要求学生默写故事的情节,然后进行互检。
2.教师展示一份默写漂亮、成绩理想的同学作业,并进行赞扬和肯定。
3.教师对默写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点评,并帮助学生纠正。
Step 4 讲解故事寓意1.教师讲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意,指导学生理解。
3.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引导学生体会塞翁失马的哲理。
Step 5 拓展活动1.教师分发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塞翁失马的例子,进行资料收集和展示。
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讨论。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理解《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故事的背景情节。
关于淮南子塞翁失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淮南子·塞翁失马》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淮南子·塞翁失马》。
(2)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淮南子·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
(2)学会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归纳总结成语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淮南子·塞翁失马》。
(2)理解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通过故事理解成语的深刻内涵。
(2)将成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淮南子》及其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来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淮南子·塞翁失马》。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因果关系。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
(2)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5. 练习巩固:(1)教师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2)学生互相批改,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实际意义。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淮南子·塞翁失马》。
2. 运用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如何运用这个成语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含义及运用,为下次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塞翁失马》教学案(通用4篇)
《塞翁失马》教学案(通用4篇)《塞翁失马》教学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直译和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2、学会分析故事情节,改写、编写寓言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寓言中学会辨证地看待祸福得失等做人、思维的方法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从寓言中获得人生启示难点:编写寓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抢答: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2. 导入新课: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六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二、自主学习之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容易读错的字词:2.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
文言虚词有:3、再读课文,弄懂文中词语的意思亡:父:吊:何遽:居:将:引弦:折其髀:4、翻译这则寓言5、积累:请根据上句补充下句:(你还能找到类似的短语吗?试试看)鹬蚌相争————螳螂捕蝉————塞翁失马————三、合作学习之研讨赏析1、分析情节,研讨问题:这则寓言的线索是什么?2、请根据线索用文中的原句概括故事情节。
3、根据情节概括寓意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寓意:启示:(最好能做到角度新表达佳):四、继续学习之质疑、反思1、你学了这课后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3、你觉得这堂课自己的表现怎样?你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新方吗?如果有,请你总结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4、发挥你的才华,编写一则小寓言,比比谁的故事好看,寓意深刻。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塞翁失马》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对故事中的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塞翁失马》的主题。
(2)简介故事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解释其含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思考和领悟人生哲理。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知识点掌握: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成语和典故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塞翁失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3. 成语和典故的参考资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或写作任务。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网友来稿)共3篇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网友来稿)共3篇《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网友来稿)1《塞翁失马》教学设计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中提出了一个论断:“新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教学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和兴趣爱好,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效果。
本篇文章旨在分享一篇题为《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的文章,让教师们掌握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1. 课程设计背景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塞翁失马》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经验。
通过讲解这篇寓言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中的变化和转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故事,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的含义及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能够理解生命中的变幻无常,认识到学会应对变化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生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质。
3.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研读本篇寓言故事,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本篇故事,买来纸和笔,准备上课时做笔记。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PPT播放相关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个远古的小山村——新上村。
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又惊奇又好奇地看着屏幕上的场景。
(2)讲授接下来,教师让学生通过PPT和课件ppt,认真阅读《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故事,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和哲理。
(3)讨论教师分组安排学生,让他们就故事中的某一细节展开讨论和思考,逐层递进。
比如:你会怎么应对世间的变化?变化对人有哪些影响?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还要使学生体验到思考的乐趣和发现的快乐。
(4)课堂小结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寓言故事,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再次强调故事中的哲理,并让学生围绕课堂主题进行总结。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1.1 导入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塞翁失马的趣味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1.2 引发思考: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塞翁失马的寓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1.3 引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塞翁失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知识点讲解2.1 词语解释: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塞翁”、“失马”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2 句子解析:分析文中的关键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3 课文翻译: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梗概: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包括塞翁的骏马丢失后的一系列事件。
3.2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塞翁、邻居等,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3 寓意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如事物的好坏不是绝对的,逆境中也可能隐藏着机遇等。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和寓意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故事中的道理,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中的寓意理解,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5.2 教学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通过故事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6.1.1 课件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分析、寓意探讨等6.1.2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粉笔用于书写6.1.3 教学录音机用于播放故事音频,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通过趣味故事引入《塞翁失马》的课题7.1.1 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兴趣7.1.2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激发学习欲望7.1.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塞翁失马》,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7.2 知识点讲解: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7.2.1 解释重点词语,如“塞翁”、“失马”等7.2.2 分析关键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修辞手法7.2.3 逐句翻译课文,确保学生理解课文意思7.3 故事梗概与人物分析:介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7.3.1 讲述故事梗概,包括塞翁失马后的一系列事件7.3.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塞翁、邻居等7.3.3 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7.4 寓意探讨: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7.4.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物的好坏不是绝对的7.4.2 引导学生探讨逆境中也可能隐藏着机遇的道理7.4.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7.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解题思路7.5.1 强调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7.5.2 强调寓意探讨的重要性和方法7.5.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顺境和逆境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塞翁失马8.1.1 书写“塞翁失马”四个大字,作为课题8.1.2 在旁边书写“故事情节”、“人物分析”、“寓意探讨”等关键词8.1.3 在每个关键词下方书写对应的解释和说明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写作9.1.1 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顺境和逆境9.1.2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寓意,写一篇关于顺境和逆境的文章9.1.3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举例说明自己在顺境和逆境中的体验和感悟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10.1.1 反思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10.1.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紧凑有趣10.1.3 反思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寓意10.2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活动建议10.2.1 提供其他有关顺境和逆境的故事或文章,供学生阅读和思考10.2.2 建议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辩论赛、小组讨论等10.2.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顺境和逆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塞翁失马》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环节需要特别关注。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故事来领悟人生哲理,培养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2)懂得珍惜和感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塞翁失马》。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意。
(2)学会通过故事来领悟人生哲理,培养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学习。
3. 相关故事素材: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塞翁失马》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领悟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思辨能力。
4. 应用与拓展:(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或写作练习。
(2)教师提供相关故事素材,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拓展视野。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看待事物的变化,学会辩证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塞翁失马》故事道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塞翁失马》的故事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中的道理。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造句。
(2)学生表演《塞翁失马》的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5.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其他类似的故事,如《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等,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2. 组织一次故事比赛,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塞翁失马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2.理解命运的变幻无常,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态。
4.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成长。
二、教学准备教师:PPT演示、故事书籍、涂鸦板/黑板、书写工具。
学生:教材、作业本。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塞翁失马故事的好奇心来开展这个主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你们知道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2.认知故事(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PPT演示或故事书籍来介绍塞翁失马的故事内容,讲解其中的情节。
故事中,塞翁的马先失后得,原本被认为是一种不幸,但后来却变成了一种幸运。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3.讨论交流(25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他们的想法和观点汇总到涂鸦板/黑板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看到一件事是幸福的,而另一些人看到同样的事是不幸的?-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 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塞翁失马类似的事情?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你认为乐观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作用?4.分享感悟(20分钟)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塞翁失马类似的经历,以及他们的感悟和体会。
鼓励学生彼此倾听、互相理解,并表达对分享者的赞赏和鼓励。
5.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塞翁失马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和心态,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塞翁失马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思考和交流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此外,学生也从分享中获得了鼓励和正能量,培养了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塞翁失马》教案
《塞翁失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塞翁失马》的故事情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积累文言实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生活智慧,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一段与“祸福相依”相关的视频或讲述一个类似的小故事,引入《塞翁失马》的主题。
2. 初读文本(10 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停顿。
-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 合作探究(15 分钟)-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及通假字。
- 分析塞翁和众人对“祸”“福”的不同看法,探讨其中蕴含的道理。
4. 角色扮演(1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塞翁失马》的故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5. 课堂小结(5 分钟)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加以补充。
6. 布置作业(2 分钟)- 背诵《塞翁失马》。
- 搜集其他与“祸福相依”相关的故事或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小组合作情况等,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翁失马》学案七上语文使用时间:第周第课时执笔人:备课组长: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
2、加深对寓言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3、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二、教学的重难点1、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
3、对“福祸相依”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
三、教学方法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多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堂导学1、我来注音塞()翁失马此何遽()不为福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吊()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我来释意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我来翻译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④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⑤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⑥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我来说寓意你能说说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试一试。
5、联系生活,谈体会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你是否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想一想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温馨小提示: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 1、古今异议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人皆吊之() 2、一词多义暮而果大亡其财()不筑,必将有盗。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将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3、词类活用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智.子疑邻。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 4、重要字词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为福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5、翻译古文的翻译,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不筑(修筑),必将(将要)有盗(盗贼)”;有的用换字的方法解释,如“居(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天雨墙坏.()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人皆吊.()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塞翁失马》教学设计定安县翰林初级中学唐甸玉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文。
3、翻译、疏通文意。
4.分析故事情节,复述故事内容5、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句话老师特别喜欢,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起去认识一位超级棒的老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引入课题,板书题目:塞翁失马。
二、朗读课文。
那么超级棒的老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在那里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文言文,只有通过多朗读,才能理解它的主要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为大家朗读一下。
(谁呢?可以个人读、两个人读、组合读,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和轻重音好吗。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和做好点评。
三、学习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学习这篇课文呢?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1、第一组:交流合作,给重点字词注音,并板书。
塞()翁失马其父()曰父子相保()此何遽()不为福乎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此独以跛()之故堕()而折()其髀()2、第三组:合作探究,解释重点字词。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其父(老汉)曰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居(经过)数月此何遽(怎么就)不为福乎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3、第二、五组:合作探究,理解重点句子。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4、第四组:复述故事情节。
5、我们能否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一下故事情节呢?合作探究。
(失马——得吗——堕马—祸——福——祸——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6、讨论:一般人看来什么是福,什么是祸?老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在哪里呢?7、第五组:合作探究:说说文章告诉你的道理。
*祸福相依,好坏共存,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
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吧坏事变成好事。
*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处之泰然,处逆不惊。
8、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四、背诵课文。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
2.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3.了解我国古代寓言,提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马上坐好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状元与乞丐》。
话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财主,中年时得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满月时让算命先生预测他们的前途,算命先生算出阿大将来是个乞丐而阿二会是个状元。
又惊又喜的财主决定善待阿二而抛弃阿大,于心不忍的管家将可怜的阿大偷偷地送给了一个穷的教书先生。
从此,阿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居生活;阿大则在教书先生家挨冻受饿、艰难生存。
到了上学年龄,阿二一见书就头疼,财主心想反正他会成为状元也就没有强逼;阿大则在给书院扫地之余跟着教书先生勤奋的读书。
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回答得不错,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呢?同学们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刚才的几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见解,都很有见地。
相信学了《塞翁失马》这则寓言后,大家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塞翁失马课件出示:课文选自于《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写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学习课文有很多种办法,但是都必须以读为先。
下面我们先各自用三分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下面考考你们的字词的读音怎么样。
看大屏幕单个字注音,找生读。
下面请男女生各派一位代表,比比谁读得好。
找生评价,。
师范读,生齐读屏幕上投出抽掉标点的故事原文,请同学们朗读。
让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
三、合作探究:字词解决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小组来合作一下,用六分钟时间自由探究课文,课件出示:1、借助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清全文意思。
3、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情节?4、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明白之处可以提出来讨论。
)师把握:先四分钟各自探究,再用两分钟四人小组交流。
师检查探究的情况。
课件出示词看来大家对字词的理解十分到位,下面请谈谈对课文初步探究的结果。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寓言的意思,并说说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福——祸——福这些情节之间是不是独立存在的呢?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得马的原因是由于失马,正是因为马跑到了胡人的住地,才能带回来胡人的骏马,正是因为塞翁的儿子爱好骑马才折了髀,如果没有胡人大入塞,父子俩还用保命吗?所以说这祸福之间的转变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也就是说这篇寓言的寓意是:板书:祸与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变的。
有谁能猜一猜老师刚上课时为什么要讲那个故事吗?福与祸、好事与坏事的互变是有先决条件的。
故事中的阿大勤奋苦读才战胜了命运,阿二不思进取才落得可卑下场,所以,我们面临挫折、困难和失败时,一定要相信它们只是暂时的,努力会改变这一切;顺利时也不要沾沾自喜,不努力有可能变坏事。
四、讨论总结: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由此引申出成语,板书:“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展示课件九)在我们生活中,你认为好事(坏事)能变成坏事(好事)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应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学生思考,合作交流,择优回答,教师评价。
五、布置作业: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知识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寓言的寓意;2.过程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标的。
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
1、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算命先生引入本课教学。
2、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也有这样一个“善术者”,看看这个人是否也很神奇。
二、师生互动研讨课文活动一:根据课下注释,了解刘安及《淮南子人间训》活动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过渡: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
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
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
1、分小组朗读课文。
一生读,其余三人纠正。
2、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2、3、老师范读,学生再读。
要求读得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3、重点句: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重点字词:5、其父(fǔ)曰父(fù)子相6、其马将(jiāng)胡骏马而归使关羽将(jiàng)三万兵至益阳堕而折(shé)其髀损兵折(shé)将活动三:再读——通文意,析情节7、1.通文意: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