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第一章:货币的起源1.1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货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货币的演变过程1.2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数字货币货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商品交换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加强、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货币的演变过程:从地方货币到统一货币,再到国际货币体系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货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演变的看法和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起源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二章:货币的职能2.1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衍生职能理解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和作用2.2 教学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货币的衍生职能:价值储藏、世界货币货币职能的实现: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衍生职能,引导学生理解货币职能的作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货币职能的实现过程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职能的理解和看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职能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三章:货币的计量3.1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计量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货币计量的方法和原则理解货币计量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3.2 教学内容货币计量的概念:货币计量是指用货币单位来衡量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过程货币计量的方法和原则:货币单位的选择、物价水平的衡量、实际值与名义值的转换货币计量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决策、经济政策的制定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计量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货币计量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货币计量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计量的理解和看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计量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四章: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4.1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机制理解货币政策在经济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手段货币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机制: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利率政策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机制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看法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五章: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5.1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掌握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理解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效应和挑战5.2 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汇率波动货币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企业融资成本、消费者储蓄和消费行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效应和挑战:通货膨胀压力、经济衰退、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作用和挑战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的理解和看法第六章: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6.1 学习目标理解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流程掌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和职责了解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6.2 教学内容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流程:数据收集与分析、政策目标设定、政策工具选择、政策实施与监控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维护货币稳定、促进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流程,引导学生理解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职责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理解和看法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七章:货币政策的国际比较7.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点掌握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与共性理解货币政策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7.2 教学内容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与共性: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效果货币政策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稳定性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政策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与影响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与共性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国际比较的理解和看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政策国际比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八章:货币政策的评估与反思8.1 学习目标掌握货币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指标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与评价学习货币政策失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8.2 教学内容货币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指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汇率变动等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与评价: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政策影响范围与深度货币政策失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信息不对称、政策制定者的认知局限、外部环境变化等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货币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指标,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与评价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货币政策失误的原因与防范措施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评估与反思的理解和看法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政策评估与反思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九章:货币政策的未来挑战9.1 学习目标了解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变化掌握货币政策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局限性与困境理解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9.2 教学内容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变化:全球化的影响、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货币政策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局限性与困境:政策空间压缩、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国际协调的困难等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数字货币、负利率、宏观审慎政策等9.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政策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局限性与困境学生通过未来货币政策的情景分析,了解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货币政策未来挑战的理解和看法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货币政策未来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十章:货币政策的道德与法律规范10.1 学习目标理解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道德责任与法律规范掌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合规要求了解货币政策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与责任10.2 教学内容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道德责任:公平、透明、责任、诚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合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货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货币的演变过程重点环节2:货币的职能理解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和作用重点环节3:货币的计量掌握货币计量的方法和原则理解货币计量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重点环节4: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机制理解货币政策在经济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重点环节5: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应掌握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重点环节6: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理解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流程掌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角色和职责重点环节7:货币政策的国际比较了解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特点掌握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差异与共性重点环节8:货币政策的评估与反思掌握货币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与指标理解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与评价重点环节9:货币政策的未来挑战了解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变化掌握货币政策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局限性与困境重点环节10:货币政策的道德与法律规范理解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道德责任与法律规范掌握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合规要求全文总结与概括:本教案围绕货币的本质,从货币的起源、职能、计量、货币政策及其实施和效应、国际比较、评估与反思、未来挑战以及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详细内容如下:1. 货币的定义及功能;2.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3. 货币的本质与价值尺度的关系;4. 货币的种类及其特点;5.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 掌握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以及货币种类的相关知识;3. 分析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和价值尺度、货币制度的演变。

重点:货币的定义、功能、种类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导入:(1)讲解货币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及其种类;(3)介绍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3. 实践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分析不同货币种类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4. 例题讲解:(1)货币的定义及功能;(2)货币的本质和价值尺度;(3)货币制度的演变。

5. 随堂练习:(1)判断题:关于货币的定义、功能、本质的判断;(2)选择题:货币种类的识别及其特点;(3)简答题:简述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定义、功能、本质;2. 货币的种类及其特点;3. 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及其种类;(3)简述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2. 答案:(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功能;(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3)货币制度的演变: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数字货币。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第一章:货币的起源1.1 讨论货币的定义: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解释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计价单位的作用。

1.2 探索货币的演变:介绍货币的演变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数字货币。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货币及其特点。

1.3 分析货币的职能:解释货币的五大职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货币在不同职能中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的供应与需求2.1 探讨货币供应:解释货币供应的概念和来源。

分析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2.2 研究货币需求:解释货币需求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分析个人和企业对货币的需求以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3 分析货币市场:介绍货币市场的构成和作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货币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

第三章:货币的创造与流通3.1 探讨货币的创造过程:解释货币的创造机制和货币乘数效应。

分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中的角色。

3.2 研究货币的流通机制:解释货币的流通过程和支付体系。

分析货币流通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3.3 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解释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传导机制。

第四章:货币与经济的关系4.1 探讨货币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分析货币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和影响。

解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经济周期中的协调和配合。

4.2 研究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解释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原因。

分析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4.3 分析货币与汇率的关系:解释汇率和外汇市场的基本概念。

分析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影响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五章:货币的未来发展5.1 探讨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介绍数字货币的概念和分类。

分析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的挑战和机遇。

5.2 研究数字货币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分析数字货币监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讨论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和中央银行的应对策略。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优质教案《货币的本质》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优质教案《货币的本质》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优质教案《货币本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政治经济学》第四章第一节《货币本质》。

详细内容包括货币产生与发展过程、货币本质与职能、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货币本质,掌握货币职能,解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货币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解货币本质与职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货币问题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货币政策认识,树立正确消费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本质、货币职能。

教学重点:货币产生与发展过程、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这些场景中,货币起到什作用?(2)货币是如何产生?2. 例题讲解(15分钟)例1:什是货币?例2:货币职能有哪些?3. 知识讲解(20分钟)(1)货币产生与发展过程(2)货币本质与职能(3)货币形式及其演变4. 随堂练习(10分钟)练习1:简述货币本质。

练习2:举例说明货币职能。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货币产生与发展过程2. 货币本质与职能3. 货币形式及其演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本质。

(2)谈谈你对货币职能理解。

2. 答案:(1)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

(2)货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解其对经济发展作用。

(2)探讨货币在现代社会中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消费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知识讲解4. 课堂小结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确保所选场景具有代表性,能够涵盖货币主要职能。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货币本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4年《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2024年《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2024年《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三大职能。

2. 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引发学生对货币本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货币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货币的三大职能。

3. 例题讲解: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解释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货币的本质》2. 板书内容:(1)货币的定义(2)货币的职能(3)货币的本质特征(4)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货币的定义及三大职能。

(2)请举例说明货币的本质特征。

(3)请分析货币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 答案:(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通用的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

(2)货币的本质特征:稀缺性、可分割性、可替代性、持久性、普遍接受性。

(3)货币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商品交换、衡量经济活动、调节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掌握较好,但在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和作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货币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货币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教学目标】1理.解商品的含义。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3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4理.解货币的本质。

【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2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3认.识商品—货币—货币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1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2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消费者着想的利他意识。

【教学重点】1商.品的含义。

2货.币的本质。

【教学难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本质。

【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分析综合法、比较归纳法、例证法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世博香港馆展出钞票图案记录的香港历史:展览从201年07月6日开始持续了一个月。

以70张钞票配上4段影像来构建一个香港“时间廊”。

看着那些古旧的“港纸”,看着老电影一般的影像,时间仿佛倒流,带你走进那个50港0元“大棉胎”(因钞票面积大而得名)可以买下一条街的老香港。

策划者说:“钞票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档案,因为它上面的图案正是当时社会生活、艺术、文化、建筑的反应。

”(多媒体显示)钞票(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它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同时,个人的生活也离不开钞票(货币),作为消费者,生产、生活必需品大多数需要用钞票(货币)去购买,因此,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货币、商品是密不可分的。

二、知识内容分析(一)商品的含义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判.断一件东西是商品的条件:(1)劳动产品;(2)交换。

分析:(多媒体显示)2商.品的出现。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分析:社会分工使交换成为需要和可能,为商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导致了商品的出现。

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称为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称为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

(1)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第一章:货币的起源1.1 货币的定义:介绍货币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理解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1.2 货币的演变:讲解货币从古代的实物货币到现代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历史变迁。

1.3 货币的职能:介绍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世界货币),让学生明白货币在经济中的多重角色。

第二章:货币的类型2.1 法定货币:讲解法定货币的定义、特点和发行机制,让学生了解国家对货币的控制和管理。

2.2 虚拟货币:介绍虚拟货币的定义、类型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字货币和非实物货币的发展趋势。

2.3 加密货币:讲解加密货币的定义、特点和挑战,让学生了解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货币的最新发展。

第三章:货币的创造与发行3.1 货币的创造:介绍货币的创造过程和机制,让学生了解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

3.2 货币的发行:讲解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管理和调控,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3 货币供应与需求:分析货币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章:货币的作用与影响4.1 货币与价格:讲解货币与价格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货币价值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影响。

4.2 货币与经济周期:分析货币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影响。

4.3 货币与国际贸易:介绍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汇率、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1 货币政策目标:讲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原则,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5.2 货币政策工具:介绍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

5.3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让学生了解货币政策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局限性和挑战。

第六章: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6.1 利率传导机制:讲解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经济的传导过程,让学生了解利率对投资、消费和信贷的影响。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第三节,主要详细讲解货币的本质。

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交换媒介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职能,理解货币的本质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提高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性看待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交换媒介的区别。

教学重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经济学原理》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使用场景,引发学生对货币本质的思考。

2. 理论讲解:(1)货币的定义及发展历程;(2)货币的职能;(3)货币的本质特征;(4)货币与其他交换媒介的区别。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货币本质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货币本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本质。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定义2. 货币的职能3. 货币的本质特征4. 货币与其他交换媒介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深入思考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交换媒介的区别。

2. 例题讲解:解析货币本质的典型例题。

3. 小组讨论: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 作业设计: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货币的本质特征包括:可接受性、稀缺性、持久性、可分割性、可替代性和普遍性。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基础》第三章“货币与金融市场”的第一节“货币的本质”。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三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

2.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货币的本质特征,提高他们对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货币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教学重点:货币的定义、职能以及与其他经济概念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货币交易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货币的定义(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3)货币的本质特征(4)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货币的定义、职能和本质特征。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经济思维。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定义2.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3. 货币的本质特征4. 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定义及其职能。

(2)论述货币的本质特征。

(3)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价值储藏。

(2)货币的本质特征:具有一般等价性、价值稳定性、普遍接受性、可分割性、稀缺性等。

(3)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商品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反映经济状况等。

高中政治《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货币的本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纸(备课人:学科:高一政治)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物物交换石斧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产生
可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本质
(过渡)那么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也就是货币的职能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外作业作业: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是什么?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授商品的含义、属性和货币的本质。

重点是商品的特征和货币的本质。

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章节一:货币的起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让学生理解货币产生的原因。

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演变过程。

1.2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货币产生的原因: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演变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数字货币。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产生的原因。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货币演变的看法。

章节二:货币的职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

让学生理解货币职能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货币职能的变化。

2.2 教学内容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职能的作用:促进商品交换、便利经济活动、稳定物价、促进国际交易。

货币职能的变化:互联网金融对货币职能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五大职能。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职能的作用。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货币职能的影响。

章节三:货币的计量单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计量单位。

让学生理解货币计量单位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货币计量单位的换算。

3.2 教学内容货币的计量单位:元、角、分、厘。

货币计量单位的作用:便于商品定价、交易核算、财富衡量。

货币计量单位的换算:进位、舍入、小数点后位数。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计量单位。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计量单位的作用。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货币计量单位的换算练习。

章节四:货币的发行与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让学生理解货币发行的原则。

让学生掌握货币管理的手段。

4.2 教学内容货币的发行:货币发行权、发行原则、发行规模。

货币管理:货币政策、汇率管理、金融监管。

货币发行的影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稳定。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发行的影响。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货币管理的作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详细内容涉及货币的定义、功能、货币形式的演变,特别是对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货币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2. 学会分析货币在不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认识到货币形式演变的历史过程。

3.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提高其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货币的本质属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难点: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衡量标准和交换媒介的职能,以及不同货币形式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货币发展史,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今中外的货币实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货币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货币?它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 理论讲解(1)货币的定义及功能(2)货币的本质属性(3)货币形式的演变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职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货币使用场景,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货币的本质和演变,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定义与功能2. 货币的本质属性价值尺度交换媒介3. 货币形式的演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四大功能。

(2)举例说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作用。

(3)分析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货币形式的优缺点。

2. 答案:(1)四大功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价值储藏、支付手段。

(2)例: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作为交换媒介,降低交易成本。

(3)金属货币:保值、耐磨;纸币:便于携带、易伪造;电子货币:便捷、安全性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2. 拓展延伸:(1)探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性质及其对未来经济的影响。

(完整word版)货币的本质教案

(完整word版)货币的本质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一目货币的本质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能不能离开钱呢生:略师:是的,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钱的,但是钱只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请大家看着老师手上这张100元的人民币,就这么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够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了解货币的本质。

(板书标题货币的本质)讲授新课:师:我们用货币购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如同学们穿的衣服,用的手机·课本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商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些商品都是劳动产品,都是用于交换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商品的含义是什么?李发秋同学,你来说一下。

学生:略师:李发秋同学回答得很正确,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请大家在书上把商品的含义划下来。

一·商品(板书)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板书)师:学习了商品的含义,那我想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以下两种物品是不是商品呢?第一种是母亲为我们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生:略师:为什么?生:略师:对,那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又是不是商品呢?生:略师:为什么?生:略师:回答得很正确,看来大家对商品的概念已经基本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有关商品的另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商品的基本属性。

2·基本属性(板书)师:在讲解知识点之前呢,我想问一下大家,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我们之所以购买商品是因为它对我们有用,能够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

那你们在买东西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就商品本身而言)生:略师: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些因素,那就是?生:略师:对,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请大家看着教材第5页上面的探究活动一,把材料快速浏览一遍。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生:略师: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呢?同学们一起读一遍。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

《货币的本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货币的本质”。

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特征及货币制度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货币的职能和本质特征。

2. 能够分析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了解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情况。

3.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特征及其职能。

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图片,引发学生对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兴趣。

2. 讲解:(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介绍货币的起源,以及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3)货币的本质特征:阐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信用属性、法定属性等。

(4)货币制度:分析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等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现实生活中货币的使用为例,让学生分析货币的职能和本质。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 货币的职能3. 货币的本质特征4. 货币制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分析货币的职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3)比较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

2. 答案:(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世界货币。

(3)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金银复本位制——双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为保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分析现实生活中货币的职能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

货币的本质教案(试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让学生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货币的定义和起源货币的演变过程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二章:货币的定义和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定义和起源。

2.2 教学内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起源和发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定义和起源。

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三章:货币的演变过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3.2 教学内容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纸币货币阶段数字货币阶段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3.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四章: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货币在储蓄和投资中的作用货币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4.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让学生展望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货币的本质和作用总结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总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未来发展趋势。

5.4 教学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学生作业和考试的表现第六章:货币的职能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6.2 教学内容货币的交换职能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货币的其他职能。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经济学原理》第三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货币的本质。

内容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的演变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货币的本质,掌握货币的定义和职能;2. 能够分析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3.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及其与商品的关系。

重点:货币的定义、职能以及货币演变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货币实物、板书材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国家的货币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货币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问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货币的定义、职能,结合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进行分析;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认真阅读教材,理解货币的本质。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学生跟随教师解题,加深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解答疑问。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定义、职能;2. 货币与商品的关系;3. 货币的演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货币的定义和职能;(2)举例说明货币与商品的关系;(3)简述货币的演变过程。

2. 答案:(1)货币是用于交换的普遍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2)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是商品的交换媒介,商品是货币的价值承担者;(3)货币的演变过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货币本质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

《货币的本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运用货币本质的知识,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性对待货币。

(2)增强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关注和理解,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教学难点理解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形式,如纸币、硬币、电子货币等,然后提问学生:“货币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货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商品实例,如衣服、食品、书籍等,让学生总结出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讲解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产生(1)讲述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物物交换,如一只羊换两把斧子;后来出现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如贝壳、布帛等;最后固定在金银上,产生了货币。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的本质(1)解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2)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如金银、纸币等,强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没有改变。

4、货币的职能(1)介绍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别讲解每个职能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三)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金钱是不是万能的?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获取金钱?(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以及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教案《货币的本质》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教案《货币的本质》

2019内蒙古教师政治教案《货币的本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第二章第一节《货币的本质》。

详细内容包括: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分析货币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今货币图片,引发学生对货币的兴趣,提出问题:“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阐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货币的使用,分析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货币职能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货币本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历程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 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4. 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入探讨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选取;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以及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这两个难点和重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和剖析。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

1.1示范教案(货币的本质教案:货币的本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第11课商品与货币,第一子目货币的产生与本质的内容。

具体包括:1. 货币的产生: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

2. 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 让学生掌握货币的职能,能运用货币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2. 教学重点: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古代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货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货币的职能,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货币的不同职能。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货币的职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 货币的产生: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

2. 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1. 价值尺度2. 流通手段3. 支付手段4. 贮藏手段5. 世界货币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货币的产生过程。

2. 请解释货币的本质。

3. 请列举货币的五大职能,并简要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规划本单元的关键词是“生活”“消费”。

生活必然要消费,消费就是生活。

购买柴米油盐是消费,住房、购车、旅游、健身是消费。

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都离不开俗称为“钱”的货币,用货币去支付,用信用卡去结算,等等。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了货币的古老而现代、有形而无形的神秘面纱,展示了货币产生、演化、发展的历程。

消费必然是与商品和服务连在一起的,商品和服务都是有价格的,所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价格有高低,买卖有贵贱,价格是多变的。

那么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价格变动的规律是什么?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就是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所要回答的问题。

消费是多彩的,消费中有的拮据,有的挥洒,反映的是实力——收入;有的俭朴,有的豪华,有人追求实用,有人追求时尚,有人从众,有人求异,这反映的是一种消费心理——消费观。

这就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里诠释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色调的消费为使青少年学生能真心真情、全身心地投入社会改革、发展和进步的实践,更加有质量地生活,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二、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四、在初步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的基础上探求价格变动的规律,以利于我们将来科学、合理、从容、优雅地进行消费。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9课时):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现代社会“巧妇难过无‘币’之生活”。

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这一课共两节。

第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信用工具和外汇”则从时代和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信用卡、支票、汇票等信用工具和对外消费的支付手段——外汇,扩充了货币的外延,彰显了现代经济生活的时代特征。

谈货币,离不开商品。

这一课还点击了商品和商品的价格等名词。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是以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价格的变化为话题展开的,阐释了价格和价格变动的知识和规律,共分“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两节。

其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节先从供求关系的互动变化中,解释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再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中,从商品的价值量入手,分析了价值是怎样决定价格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策略和经营的启示。

价格是商品的价格,价格离不开商品。

这一课还简单剖析了商品的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等基本知识。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消费及其类型,介绍了影响消费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及消费结构,阐释了恩格尔系数;二是消费观,分析了形形色色的消费观,并从剖析比较这些消费观中提出和倡导了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启示并要求人们做一个理智、优雅的消费者。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从容说课一文不名,使英雄气短;百万英镑,识世间冷暖;金融风暴,使经济衰退;人民币稳定,显大国风范。

为什么货币有如此魔幻般的力量?它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职能?我们该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这就是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所要回答的问题。

这一课以货币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正文部分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归纳了货币的职能,并简单介绍了信用工具和外汇。

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要概念,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亲历现象中,揭示货币的神秘面纱;在演示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中,认识信用工具的用途。

教学重点1.货币的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

3.纸币。

教学难点外汇、汇率;正确对待货币。

教学方法实物、趣闻导入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维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6.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7.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8.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9.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走进新课师“一叶障目”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我们—起来看一下短剧《一叶障目新编》,边看边思考:俊媳妇为什么能轻巧优雅地拿走东西?书呆子为什么是偷东西?这里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是什么?(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短剧《一叶障目新编》:俊俏的媳妇上街在摊铺旁轻巧地拿出五文钱给摊铺的伙计说“香粉一盒”,伙计收了钱很礼貌地递上香粉说:“请拿好,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俊俏的媳妇轻巧地接着香粉,嫣然一笑,优雅地离去。

俊媳妇的书呆子丈夫则拿着所谓的“蝉翳叶”遮在脸上,很迅敏地从摊铺上拿着东西就走。

伙计一把捉住他且大声怒斥说:“你这个读书人怎么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书呆子羞愧万分)师俊媳妇为什么能优雅地拿走东西?书呆子为什么会羞愧万分?生1 俊媳妇是买东西,书呆子是偷东西。

生2 俊媳妇与伙计是两厢情愿,各得所好;书呆子与伙计则是一厢情愿,一得一失。

师为什么俊媳妇是买东西,书呆子是偷东西?生1 俊媳妇是用五文钱换回自己所需的香粉;书呆子既没有用什么东西去换,也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

生2 俊媳妇同伙计双方是有买有卖,是交换;书呆子同伙计之间是无买无卖,简单地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生3 俊媳妇拿出了钱,书呆子没有拿出钱。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都说明了俊媳妇是用货币去购买东西,而书呆子不是用货币去购买东西。

那么,什么是货币?它是怎样产生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

推进新课一、商品想想议议:师商品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红番茄、绿蒜苔是商品,小汽车、小手机、小鼠标也都是商品。

它们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称为商品?是不是在各个不同的表面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它们和游子穿在身上的慈母织的毛衣有什么不同?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 都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创造出来的产品。

生2 都是用来交换的。

生3 毛衣是母亲编织的产品,属于劳动产品,但编织毛衣是送给儿子穿,不是用来交换。

生4 它们都有用,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但一是通过交换得来的,一是接受赠送得来的。

师(小结)大家谈的都很有见地,很有价值,现将大家的观点进行综合归纳: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必须对人们有用,才能进行交换,也才能成为商品,没有用的劳动产品不成为商品。

②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自然物如空气、阳光,虽然有一定的用处,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用于交换,不是商品;像慈母织给游子的毛衣虽然是劳动产品,也有用处,但不是用于交换,也不是商品。

③商品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货币的产生讨论交流:师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大家观察、体会一下发生在19世纪的非洲某一集市上的一个实际片断,思考后面的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必然会出现一般等价物。

(多媒体课件展示19世纪非洲某集市上的商品交换情境:卖牛奶的喊:“买牛奶的拿盐来!”卖盐的人喊:“买盐的拿矛头来!”而卖咖啡的人喊:“买便宜咖啡的拿红珍珠来!”)问题:(1)上述材料中,各自要卖出的是什么?要买回的是什么?交换方式是怎样的?(2)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牛奶,这些人能成交吗?这说明了什么?生1 这里面要卖出的产品分别是牛奶、盐、咖啡,要买回的商品是盐、矛头、红珍珠,进行的是物物交换。

生2 拥有红珍珠的如果需要买回咖啡,当然就能同卖咖啡的人进行“咖啡——红珍珠”的交换,能成交。

如果拥有红珍珠的需要的是牛奶,而卖牛奶的人需要的是盐,卖牛奶的人只会同卖盐的进行交换,而不会同卖红珍珠的进行交换。

这样,咖啡也卖不出,卖红珍珠的人也买不回牛奶。

这应该是“商品——商品”交换的弊端,它呼唤着有一种大家都能接受而又能广泛地拿出去交换的商品出现。

师(小结)①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可用“商品——商品”进行表示。

②一般等价物是人们普遍乐意接受,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出现一般等价物后,商品交换成为“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③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生产商品中人们所耗费的体力和脑力,它是任何商品的生产所共有的。

三、货币的本质讨论交流:师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应有哪些特征?大家讨论交流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 一般等价物应该价值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

聪明的人总不会挑一担出去,又挑一担回来。

生2 一般等价物应易于分割,分割之后绝不会减少价值,又能方便交换。

聪明的人总不会总是整卖整买。

生3 一般等价物应易于保存,且保存中不使价值发生变化。

聪明的人不会保存价值逐渐减少的物品。

生4 一般等价物应易于携带,以利于在较大地区进行交换。

笨重的东西不方便在更大的地区进行交换。

师(小结)作为一般等价物,应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征。

金、银因天生具有这些特征,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二是只有商品才有资格充当货币;三是充当货币的商品是从成千上万种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延伸新课例题剖析:一位美国人到非洲原始丛林旅游,看到水天一色,便想租用部落的独木舟泛游于湖上。

当他拿出美元去租船时,船的主人拒绝了,提出要用象牙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