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满江红诵读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40c4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1.png)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感受她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2、引导学生理解《满江红》的词句含义,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秋瑾的思想情感,把握《满江红》的主旨。
分析词句的艺术特色,如用典、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体会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的独特心境和抱负。
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讲授法:讲解秋瑾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词的重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关键语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特殊的英雄——秋瑾。
她不仅是一位英勇的革命者,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满江红》,感受她的壮志豪情!2、作者及背景介绍(1)秋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她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2)这首词是秋瑾在 1903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当时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投身革命,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3、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诗词的情感。
(3)请几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研读词句,理解诗意(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开篇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小住京华”说明作者在京城居住的时间不长。
“早又是”三个字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这几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篱下的菊花盛开,秋景明净如洗。
《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b9b54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a.png)
《满江红》教学设计《满江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一、导入(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二、新授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展示图片)(2)教师总结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
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
《满江红》教学设计
![《满江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0a13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1.png)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岳飞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等。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通过诵读感受诗词的节奏和情感。
4、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满江红》的词句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教学难点(1)感受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诗词中用典、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将诗词中的爱国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的含义和情感。
2、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词句含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词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如《精忠报国》,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氛围。
(2)提问学生:“在你们心中,爱国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词——《满江红》。
”2、作者及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岳飞:通过多媒体展示岳飞的图片和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精忠报国,却被奸臣陷害。
(2)创作背景:讲述当时南宋面临金兵入侵,国家危在旦夕,岳飞满怀悲愤,写下了这首《满江红》,表达了他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壮志。
3、初读诗词(1)教师范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让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诗词,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全班齐读:全班学生齐读诗词,要求读得整齐、响亮、有感情。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cf6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6.png)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3)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了解词的格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
2. 诗歌的主题分析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格律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词含义,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背景,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格律美。
4. 情感体验: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让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收获的感悟。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情况、感悟文章的深度和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的积极性、观点的独到性和合作精神。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8750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1.png)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体会她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2、理解《满江红》这首词的内容和意境,感受其艺术魅力。
3、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通过朗诵深入理解词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习秋瑾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体会词中复杂深沉的情感,理解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的独特视角和内心挣扎。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典故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瑾的处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秋瑾这位革命志士。
简单介绍秋瑾的生平和她在革命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感知教师范读《满江红》,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内容和情感。
请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
3、背景介绍结合历史资料,详细介绍秋瑾创作《满江红》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让学生了解秋瑾作为女性在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她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牺牲。
4、词句解读学生分组,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词的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讲解和强调。
例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句词中,“列”指的是行列,“烈”指的是刚烈。
通过对比,突出了秋瑾虽为女子,却有比男子更强烈的志向和决心。
5、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如“秋容如拭”中的“秋容”、“四面歌残终破楚”中的“楚歌”等。
分析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体会秋瑾的内心世界。
比如,“秋容如拭”描绘了秋天明净的景色,烘托出秋瑾的孤寂和苦闷;“楚歌”则象征着困境和压迫,暗示秋瑾所处的艰难环境。
满江红教案
![满江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ded4365901020207409c37.png)
经典诵读《满江红》教案刘传景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够背诵《满江红》。
2、初步理解词的意思,感受岳飞的英雄气概与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初步培养学生朗读、背诵、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吟诵并熟读会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师生合作背诵《论语》里的句子,营造古典国学的背诵氛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刚才我们诵读了孔老夫子的名言,现在,刘老师要带大家继续穿越时空,来到宋朝。
(板书)(播放ppt)二、初步感知1、师解读时代背景:北宋末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这幅,就是当时的百姓在逃离家乡的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孩子,假如你就是途中那位骨瘦如柴、饥寒交迫的老人,你觉得你的命运会怎样?生谈感受。
2、那假如你是这位正在被敌人欺负的汉子,一个男人,你会怎么做?生谈感受,(※为自己命运而抗争,※太了不起了,在那个朝代,你一定是位英雄。
)3、大将军岳飞(板书)在经历这样的时代变迁时,提笔写下了今天我们要诵读的这首词,它就是满江红。
那你愿意去读一读,了解一下它的内容吗?三、诵读感知1、(自由读)请大家打开你手中的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师范读)我看到有的孩子读着读着,就愁眉苦脸了,遇到问题了是吗?没关系,我也想来读一读,也许我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我最喜欢的就是伴着音乐读,(ppt)3、(生再读)掌声,我先替大家保留,但是我相信通过我的朗读,你一定有新的收获,那咱们小声得再去读一读,愿意配上音乐吗?4、(指生读)大家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那么谁来读给大家听?你准备怎么读?你读下阕5、(评价)他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生评价,我的掌声暂时保留,现在要送给你。
6、(小组读)谁愿意开个头,带领你小组内其他同学一起来读?四、解读岳飞与时代背景1、小朋友读的有板有眼、字正腔圆,不过看了下面这幅图,你一定会有对这首词有新的感受。
我先问问大家,在你的印象中,咱们中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生答:雄鸡。
毕业典礼节目之朗诵《满江红》方案
![毕业典礼节目之朗诵《满江红》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24a3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b.png)
毕业典礼节目之朗诵《满江红》方案第一篇:毕业典礼节目之朗诵《满江红》方案毕业典礼节目方案一、节目名称:诗歌朗诵(满江红》)二、节目大概时长:5.0min~10.0min三、节目大致所需资源:红皮纸做成的红书(稿子)40份;统一服装(校服,班服,定制服);报幕员(1),领诵(A1(),A2(),B1(),B2())四、节目大致流程:(每个步骤完成后大约停0.1秒)1.(0.5分钟)进场,鞠躬行礼,报幕员()报幕2.(0.1分钟)(领诵A1,A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3.(0.1分钟)(全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4.(0.2分钟)(领诵B1,B2)抬望眼(眼向上望)、仰天长啸(气势),壮怀激烈。
5.(0.3分钟)(全体)抬望眼(眼向上望)、仰天长啸(昂脖),壮怀激烈。
6.(0.3分钟)(全体)三十功名尘与土(重音),八千里路云和月(拖长音,重音)。
7.(0.4分钟)(全体)莫等闲(上昂)、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感伤,每字之间停顿1秒左右)。
8.(0.1分钟)(领诵A1,A2)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9.(0.2分钟)(全体)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竖起拳头),何(两倍长音)时灭(铿锵有力地放下石头)。
10.(0.1分钟)(领诵B1,B2)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1.(0.2分钟)(全体)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每字之间停顿0.5秒左右)。
12.(0.3分钟)(全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气势气势)。
13.(0.3分钟)(全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拖长音,每个字1秒左右)。
14.(1.5分钟)重复(8~13)1次。
15.(0.5分钟)退场第二篇:满江红全文朗诵《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满江红》朗诵教学设计
![《满江红》朗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cb203703d8ce2f00662372.png)
《满江红》朗诵教学设计1、找两位同学上讲台,一位同学默写全篇,一位同学把《满江红》这一词牌的格律抄在黑板上。
2、其余同学对照课下注解自由诵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真正弄懂词句意思。
B、读准字音、断对句子。
C、要动动手,把疑难词句的意思写出来,多音字的读音标上,不好断的句子用/着重标出。
词作如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格律如下:(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二、集体诵读,解决浅易问题。
浅易问题有:1、读不准字音。
2、断句不正确。
3、停顿长短不齐。
三、集体诵读,感知语速语调重音。
四、分析内涵,说说读法,示范朗读。
如果没有反复诵读作为铺垫,就进行理性的分析,学生反而会说不清、道不准、析不透。
分析阶段,要给学生营造自由、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大胆争辩,深入透彻地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并且要鼓动学生把他所分析出来的语速语调用准确优美的有声语言传达出来,这个阶段必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独特的朗读。
具体做法如下:1、让学生说说每一句应当怎么读,理由是什么。
有的学生可以用图示的方式把语调的高低变化讲得很清楚。
2、让学生以分析为依据大胆地示范朗读,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学生录音。
朗读一两句即可,不论朗诵成什么样的水平,都坚决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
3、教师要细心地发现学生思想的分歧所在,挑动他们去对抗、去争辩、去自圆其说、去针锋相对。
经典诵读《满江红》诵读设计
![经典诵读《满江红》诵读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1e4d4f27d3240c8447ef93.png)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经典诵读《满江红》诵读设计
一、人员及队形:69人,分别/22人、19人、15人和13人(队形成弧形) 二、诵读过程指导:
男1:一个战乱的年代女1:一位真正的英雄 男2:一段抗金的赞歌女2:一尊不朽的丰碑 男1:“还我河山”志犹在,长剑在手缚苍龙!
是谁在望潇潇秋雨,对天长啸?是谁的
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调渐升高,稍顿,低沉)空-悲-切。
男1:(语速缓慢)靖.-康.-耻.-,犹.
未雪; 臣子恨...(抬右手手心向里),何时灭...
?(右手握拳)
集体:臣子恨,何时灭?(右手手心向里并握拳) 男1:(语速稍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激情,高亢)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集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男1:(语速缓慢,感情适中)朝--天--阙。
(右
手和头一起向上抬) 集体:(语速缓慢,语调依次升高)朝天阙,朝天阙,朝天阙。
(音乐起,《满江红》,男1回归队) 集体:满-江-红(高而缓)
怒-发-冲-冠-(愤怒的,激情的,语速缓慢)凭-阑-处-(低沉),潇潇雨歇。
抬/望眼(激情),仰天/长啸(仰天二字动作:右空...? 感情高。
关于《满江红》教案
![关于《满江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f460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1.png)
关于《满江红》教案关于《满江红》教案 作为⼀名专为他⼈授业解惑的⼈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平的提⾼,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编整理的关于《满江红》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满江红》教案1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导⼊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 1、介绍满将红 《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
这⾸词是谁写的呢? 2、介绍岳飞 PPT展⽰岳飞图⽚:岳飞,抗⾦名将,精忠报国 3、PPT展⽰学习⽬标,学⽣齐读 ⼆.学习新课 (⼀)初读词作,读准字⾳ 发、冠、车、缺、⾎、朝、阙 (⼆)再读词作,知⼈论世,读出节奏 1、了解作者PPT展⽰ 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
从⼩天资聪悟,爱读《左⽒春秋》,《孙吴兵法》。
臂⼒超⼈,⼗⼀岁随⼑枪⼿陈⼴学武艺,成为⼀县⽆敌的枪⼿。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三百⽄,左右开⼸箭⽆虚发的本领。
⼆⼗岁,⾸次从军,带兵⾸战告捷,活捉贼⾸。
⼆⼗四岁,转⼊开封宗泽部,带兵⼀战汜⽔关,⼆战⽵芦渡,清⽔亭⼀仗杀得⾦兵横⼫⼗五⾥,斩获⾦军⼤⼩军将⾸⼀百七⼗五颗,在建康南⾯的⽜头⼭设下伏兵痛击⾦兵,斩⾸三千余,⽣俘三百余,收复了⼤⽚国⼟,岳家军威名⼤振,⼈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达⼀万⼋千⼈。
同年九⽉九⽇,⾼宗在临安召见岳飞⽗⼦,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
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仅⽤⼋天时间,⼀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岳家军,扩充了抗⾦⼒量。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be85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a.png)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领会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主要知识点:介绍《满江红》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
2. 技能点:朗读、背诵、分析诗词。
3. 教学资源:《满江红》原文、诗词鉴赏文章、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
2. 互动讨论: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诗词感悟。
3. 角色扮演:模拟古人吟诵诗词,体验诗词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满江红》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主题。
3.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满江红》,体会诗词韵律美。
4. 诗词分析: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按小组形式排列,方便讨论和互动。
2. 课堂纪律:强调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 小组讨论:分享诗词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词的分析和感悟。
八、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诗词鉴赏文章,拓宽知识面。
2. 课后作业: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细节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补充说明:应详细阐述《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岳飞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ebb25e6bd97f192379e92d.png)
《满江红》经典诵读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有感情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适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3、通过与《小重山》的比较进一步体会豪放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前置预习】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教师激情导题。
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板书题目、作者)2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三、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解决生字词,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让学生通过自己诵读体会词人的感情,从中受到感染。
3、几个学生说出读后的感悟,大家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读出气势,营造氛围。
4、用两个问题梳理全文,分析作品。
问题:①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并说出理由。
②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③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①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评,理清思路,了解情感。
②《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③“还我河山”可概括岳飞一生的追求。
(板书)全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节奏稳健,抒发了岳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满江红》
![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满江红》](https://img.taocdn.com/s3/m/baa5ce46f01dc281e53af091.png)
经典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满江红》探石小学潘裕英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理解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词的思想感情;2、以读促学、以诵促感,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男女生对背《弟子规》。
二、精彩回顾诵读积累的爱国诗词。
三、学诵新词(一)播放视频,谈话引入▲多媒体播放“南宋时期兵荒马乱的场景”1、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假如你是当年逃亡中的一名老百姓,此时你会怎么想?假如你是当年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你又会怎么想?(二)出示课题,明确任务1、引题:大将军岳飞就是在经历这样的时代变迁时期,写下了今天要诵读的这首词——《满江红》2、齐读课题(三)引导自读,了解大意1、自读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词,借助注释和译文了解词的意思。
(四)指导诵读,体悟情感1、师示范诵读。
2、生模仿诵读。
3、指名试读,相机指导关键句的诵读。
4、借助地图,理解词意(1)、出示南宋时期的疆域图(2)、引导看地图,感悟大将军的情怀。
A、我们中国的地图是什么样的?(像只威武的雄鸡!)B、可是你再看看南宋时期,我们中国的疆域仅仅只剩下鸡胸脯那么大,跃飞将军的家乡此时也正被金国侵占者,所以将军岳飞发出怒吼,他在词中写下这样的四个字——“还我江山”(板书)5、默诵词,想象词境默读词,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是从哪儿看到的?(相机引导有感情诵读)6、合作品读词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与同桌合作读。
7、展示交流诵读,引导评价(……听了他们的诵读,你听到了什么?……)8、欣赏歌曲《满江红》,升华情感听了歌曲,你想对岳将军说什么?9、配乐齐诵。
四、汇报总结,诗词联诵——《中华少年》。
2024《满江红》教学设计
![2024《满江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8051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d.png)
《满江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方法与手段目•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录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作者、背景及基本内容,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及典故。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满江红》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能够初步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满江红》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拓展,了解与《满江红》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知识。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岳飞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他忠诚报国、奋勇杀敌的精神品质。
让学生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通过学习《满江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与步骤播放《满江红》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气势。
简要介绍作者岳飞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你了解岳飞吗?你知道《满江红》这首词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010204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节奏和重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全班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整体意境和情感。
03赏析词句,深入理解拓展延伸,提升能力01020304教学方法与手段范读齐读个读030201诵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生平等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主题、艺术特色等分组讨论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图片辅助课件展示利用图片展示诗歌中的场景、人物等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视频资料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课堂参与度01回答问题情况02小组合作与交流03练习题完成情况错误分析与纠正反馈与指导教学经验总结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包括成功的做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重诵《满江红》:诵读教案设计
![重诵《满江红》:诵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907c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2.png)
重诵《满江红》:诵读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满江红》是清代爱国诗人岳飞创作的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诗歌。
这首诗以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浓郁的艺术气息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其语言简练、抒情深挚,表达了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堪称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经典之作。
现在,随着爱国主义热情的普及和推广,适当地将这首诗歌纳入学生诵读训练中,既可以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经典诗歌的文化价值,也可以引导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感情。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目标(1)了解《满江红》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2)掌握诵读技巧,正确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感情;(3)懂得如何诠释这首诗歌中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感。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内涵,让他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3.情感目标(1)在诵读《满江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热情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悟;(2)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养他们的良好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1.教学内容:《满江红》诵读(1)了解诗歌的背景与作者了解岳飞与南宋抗金战争,并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理解其具有的丰富的民族精神。
(2)学习诵读技巧让学生了解诵读的音律韵律及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诵读《满江红》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诗歌的内涵,感悟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感。
辅导学生逐字逐句读诵,使诗歌中的意境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教学活动安排(1)背景知识介绍在正式学习《满江红》诵读前,教师应该介绍学生与这首诗歌的相关背景和诗人的相关情况,为后续诗歌诵读做好铺垫。
让学生先理解这首诗歌的意义和背景,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领悟。
(2)学习诵读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向学生说明如何正确地把握语调、注重节奏、做到声音抑扬顿挫,并抓住词汇变化的重点,体现诗歌的艺术效果。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af2b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8.png)
《满江红》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2.分析《满江红》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感受其艺术魅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满江红》的背景及作者简介。
2.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3.诗歌的朗读、背诵和鉴赏。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语法。
2.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满江红》的作者岳飞,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岳飞是哪个朝代的将领吗?他有什么著名的抗金事迹?二、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满江红》,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和古汉语语法,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诗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纠正发音和背诵。
第二课时一、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2.鼓励学生创作以《满江红》为主题的绘画、书法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三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满江红》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学习心得。
二、课后作业1.背诵《满江红》。
三、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诗歌鉴赏、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表现。
3.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2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5349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7.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教学创意《满江红》是一首词。
作者秋瑾在词作中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教读本文,即以词的文体特点入手,以声律、物象、意格作为读词的根本,以吟词调、读画面、品心怀为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教学重点1.吟诵词作,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难点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教学思路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以声律为窍,学习吟调(二)以物象为骨,感受画面(三)以意格为髓,品味心怀预习要求1. 读标题,读课文,读注释。
2. 朗读课文。
时间安排____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铺垫 (____分钟)1.由《满江红》词导入: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古今许多人都写过《满江红》,很少有岳飞这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
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瑾的词作《满江红》。
2.同学们都知道秋瑾是个女英雄,为革命献身。
针对这首词,我们再做一下补充。
知识卡片1:(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别号鉴湖女侠,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
出身诗书之家。
(2)秋瑾____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3)____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4)____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写下《满江红》这首词抒怀。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5)____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____月____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f7b83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6.png)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1、导入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
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朽,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二、问题导学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满江红诵读设计
《满江红》诵读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
2、新时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二、活动分类:集体
三、人员及队形:34人,分别为18人和15人(队形成弧形)
四、诵读材料及简介:
1、原材料: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简介: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但由于朝廷昏庸,秦桧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岳飞情郁于中,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六、诵读过程指导:
男1:一个战乱的年代
女1:一位真正的英雄
男2:一段抗金的赞歌
女2:一尊不朽的丰碑
男1: “还我河山”志犹在,长剑在手缚苍龙!是谁在望潇潇秋雨,对天长啸?是谁的英雄壮怀,喷薄倾吐?
男2:独上高楼,仰天长啸,望着被雨水冲刷过的国土,一片报国之情充满心怀。
岳飞的一腔忠诚鼓舞着他写下了这篇气吞山河的盖世雄文
合:请欣赏13机电(高考)班集体朗诵《满江红》集体:(激情的,高亢的)《满江红》,(低缓的)岳飞男2:(愤怒的,激情的,语速缓慢)怒-发-冲-冠--(右手抬起与肩齐),凭-阑-处--(手缓缓向外移动)、
(低沉)潇潇雨歇(右手收回)。
(激情)抬/望眼,仰天/长啸(右手和头同时向上抬看天),壮--怀--激烈(手缓缓收回)。
(语速较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抬右手作展望状)。
(语速缓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稍停顿)空---悲-切。
(男2回归队伍)
集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白了少年头,(语调依次升高,稍停顿,低沉)空-悲-切。
男1:(语速缓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抬右手手心向里),何时灭?(右手握拳)
集体:臣子恨,何时灭?(右手手心向里并握拳) 男1:(语速稍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激情,高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集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男1:(语速缓慢,感情适中)朝--天--阙。
(右手和头一起向上抬)
集体:(语速缓慢,语调依次升高)朝天阙,朝天阙,朝天阙。
(音乐起,《满江红》,男1回归队伍,队形恢复弧形)集体合唱:
中华经典朗诵比赛材料:
《满江红》怒-发-冲-冠-(愤怒的,激情的,语速缓慢)
凭-阑-处-(低沉),潇潇雨歇。
抬/望眼(激情),
仰天/长啸(仰天二字动作:右手和头同时向上抬看天)
壮-怀-激烈(手缓缓收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语速较快)。
莫-等-闲-(语速缓慢)、白了少年头(停顿)空---悲-切(一字一顿,低沉、缓慢)。
靖-康-耻-(语速缓慢),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何时二字动作:右手握拳) 驾-长-车-(语速稍慢)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语速加快),笑谈渴饮匈奴血。
(激情,高亢)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语速缓慢,感情高亢)
朝--天--阙。
(高亢)(朝天阙三字动作设计:双手展开高举)。